全球及主要国家制造业、服务业比重

合集下载

各产业占gdp比重增长趋势

各产业占gdp比重增长趋势

各产业占gdp比重增长趋势各产业占GDP比重增长趋势引言: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总价值的量度。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

GDP的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工业、服务业及其他领域的增加值;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值;三是净出口的增加值。

不同产业对于GDP的贡献不同,各产业占GDP比重的增长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对各产业占GDP比重的增长趋势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一、农业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农业曾是最主要的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小。

尽管如此,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然重要。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仍然是最主要的支柱产业,直接或间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可持续的粮食供应。

因此,在各国农业产业占GDP比重的增长趋势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方面,在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农业产业占GDP比重相对较高。

这些国家的农业产业发达,劳动力大量占用,农产品供求相对稳定,因此农业产业可以持续地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例如,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占GDP比重一直以来都较高,近年来稳定在17%左右。

这主要得益于印度庞大的农村人口和相对较好的农业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农业产业占GDP比重相对较低。

这些国家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农业产业相对来说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对GDP的贡献较小。

例如,美国是一个以现代工业体系为主导的经济体,农业产业占GDP比重在近年来一直维持在2%以下,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全球范围内,农业产业占GDP比重的整体增长趋势相对平稳。

尽管农业产业比重在全球各国经济中的下降,但是农业产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也在提高。

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如高效农业机械化、农作物的基因改良、农业生产的数字化等,使得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我国产业结构转变趋势

我国产业结构转变趋势

我国产业结构转变趋势我国产业结构转变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大势所趋。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产业结构调整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从计划经济时期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由以重工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重要历程。

本文将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趋势,以及这一趋势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作为一个发展中经济体,我国产业结构具有一些特殊性和特点。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

以制造业为例,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大的,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我国产业结构中混杂着高端和低端产业。

虽然我国在一些高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我国也仍然存在大量的传统产业,如煤炭、钢铁、石化等。

第三,我国服务业的比重逐步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就业增长和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四,我国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明显。

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先进,以高新技术行业和服务业为主。

而中西部地区则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滞后。

这些特点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趋势1. 服务业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将不断增加。

服务业具有覆盖面广、就业强、创新性高等特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愈发显著。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的增速明显快于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这一趋势将在未来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的比重将会继续提高。

2. 制造业结构将升级优化虽然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传统制造业的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等问题已经逐渐暴露出来,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

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影响

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影响

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影响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各个产业所占比重的分配情况。

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探讨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1. 第一产业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上升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同时,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这种趋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尤为明显,如美国、欧洲等地的农业和制造业份额在国民经济中持续下降,而服务业份额不断增加。

2. 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随着科技进步的推动,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高技术产业不仅具有高附加值和创新能力,还能提高整个经济的竞争力。

尤其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3. 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制造业逐渐向服务业转型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个明显趋势。

制造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很多传统制造业转移到低成本地区;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

而服务业则具有较强的内需和刚性需求,且不易受到外部竞争的影响。

因此,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方向。

4. 产业链全球化发展全球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产业链的全球化发展势头迅猛。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产业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交叉分工,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合作和竞争。

这种全球化发展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提高,还加深了国家和地区间的互动与合作。

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1.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影响。

过去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导致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过时,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力。

中国在国际分工上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分工上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分工上的地位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分工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在国际分工中所扮演的角色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国际分工上的地位,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发展状况。

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其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机械设备等。

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规模经济效应明显。

这使得中国能够以较低的价格生产大规模、高质量的产品。

因此,许多国际品牌选择将生产基地设在中国,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三、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全球价值链是指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环节,包括研发、设计、生产、物流等。

中国承担了许多制造环节,特别是组装和加工环节。

这使得中国能够从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然而,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仍然较低,缺乏核心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这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也是中国在国际分工中需要改善的方面。

四、中国的服务业发展除了制造业,中国的服务业也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服务业占GDP比重不断增加。

中国的服务业包括金融、电子商务、旅游、咨询等多个领域。

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例如,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等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的服务业发展为国际分工带来了新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五、中国的投资和对外援助中国在国际分工中不仅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参与者,还是全球投资和对外援助的主要国家。

中国通过投资和援助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全球产业链的发展。

中国的投资涵盖众多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等。

同时,中国还通过对外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

这些举措加深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互动,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研究xx商务局综观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已经进入名副其实的服务经济时代;从国内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一、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现状(一)服务业发展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也就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层次不断向前推进发展的。

在农业经济时代,以满足人的最基本需求——解决温饱问题为特征。

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进入以满足人的住行用等日常生活需求为主的工业经济时代。

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逐渐进入以满足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为主的服务经济时代。

三次产业演进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在三次产业演进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在低收入国家,三次产业按比重的排序是一、二、三,第一产业占大头,三产比重低于30%;而在发达国家,三次产业排位的顺序是三、二、一,第三产业占大头。

当前,多数发达国家服务业已经达到三个70%的水平(即: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70%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70%以上,经济增长的70%来自服务业增长)。

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

2007年,全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33%。

(二)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

总体上看,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世界经济呈现出“三产化”趋向和“三产推动型”的重要特征。

市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和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谁能够抢占这些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全球500家大企业,前10席中三产就占7席,前10个行业257家公司,三产占59%。

全球500强企业中,从事服务业的企业达56%,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最具活力的增长引擎。

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取得了显著成就,2007年,人均GDP已经达到2500美元。

服务营销课后答案及总结

服务营销课后答案及总结

第一章1.社会经济完全建立在服务基础上是否可能一个国家大量依赖进口以满足对商品的需求是不是一种经济劣势的表现答:社会经济建立在服务业基础上是有可能的,例如美国经济的组成部分中私营服务业占GDP 的2/3以上,大多数较为发达的多加服务业站GDP的比重再2/3~3/4之间.位于加勒比海西部的开曼群岛,服务业在国家经济比重占到95%.巴拿马也站到了80%.2.服务业在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P9 图答:服务市场受到政府政策、社会变迁、商业趋势、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化的影响.这些力量形成一股合力,正在重新塑造需求、供给和市场竞争的格局乃至消费者的决策风格.政府政策:规章制度的变化、私有化、保护客户员工和环境的新规定、在服务方面的新贸易协定.社会变迁:不断提高的消费者期望值、更加富裕、更多人缺乏时间、人们越发希望购买体验而不是实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拥有计算机手机和高科技设备、更加容易获得信息、移民、人口数量渐增老龄化加剧.商业趋势:增加股东价值的推动力、强调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和销售创造服务增加值、战略联盟家外包现象加强、专注于质量和顾客满意、特许加盟的发展、非营利机构强调营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带宽增大、集成的移动设备、无线网络、软件运行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全球化:更多公司开始跨国运营、国际旅行增加、国际企业合并和联盟、客户服务的离岸外包、外国竞争企业入侵国内市场.3.服务营销的独特之处是什么为什么它需要特定的方法、概念组合及知识体系答:大多数服务产品无法盘存、无形元素往往主导价值创造、服务难以被形象化和理解、顾客可以参与到服务的联合创造过程中、人是服务体验的重要部分、营运的投入与产出往往不可控制性更大、时间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分校可以通过非现实渠道进行.因为其背景和任务常常在重要方面有别于制造行业.作为成功的营销管理者,不但要了解关键的服务概念和工具还应该懂得如何有效的运用这些概念和工具.4.“从事服务事业的服务管理者制定营销战略只要考虑4P就足够了”如何反驳这种观点,请举例说明.答:服务和商品的主要差异:大多数服务产品无法盘存、无形元素往往主导价值创造、服务难以被形象化和理解、顾客可以参与到服务的联合创造过程中、人是服务体验的重要部分、营运的投入与产出往往不可控制性更大、时间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分校可以通过非现实渠道进行.因为服务有以上差异,若想要体现服务工作的独特性就应该把4p扩张为8p.5.服务操作投入和产出差异大所带来的问题对哪些服务业影响最大对哪些服务业影响不显着原因是什么答:对住宿餐饮业影响较大,对零售批发业影响较小.与众多服务类产品不同,制造业产品在到达最终端客户手中之前,生产条件是可控的,并且要通过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然而当某种服务类产品被生产出来并直接交付消费者使用是其最终“装配”必须是适时进行的.服务执行的差异存在于不同的雇员、同一雇员的不同顾客甚至一天的不同时间.这些因素都可能是的服务机构难以改进生产效率、控制质量和确保交付的可靠性.6.为什么时间在服务业中这么重要答案:许多服务是顾客在现场实时传递的.今天的顾客是历史上对时间敏感度最高的,他们常常来去匆忙,并尽量避免浪费时间成本.比如前往某地不愿乘公交车而是出租车,或者是花钱让某项必须完成的工作进行的更快些.顾客另外还关注提出服务要求和得到最终产品的时间间隔有多长.7.请解释并举例说明这几个名词对服务营销的重要性“半个员工”“兼职营销人员”“价值主张”答:“半个员工”:如果顾客顾客积极地参与并联合创造服务产品.不仅可以使自身得到好的体验和结果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进而降低顾客所支付的价格.“兼职营销人员”:虽然服务企业只有少数人在正式的营销岗位上工作,但是所有那些工作职位在某种程度上与顾客相关的人都直接接触或通过制定流程和政策影响顾客的体验.“价值主张”一揽子具体的收益和解决方案,既强调与竞争手段相关的关键差异,又能指出如何把价值传递给目标顾客.8.自助服务技术的发展是如何影响服务营销战略制定的哪些因素决定了顾客是否选择使用自助服务技术答:智能机器、电信及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发展使服务营销者应该系统各个部门和专家一起研发对使用者更加方便的网站、设备、场所和系统.方便性、多样性、新鲜性、娱乐性、日常性.9.与制造业相比,为什么服务业中营销、运营和人力资源这三个部门职能需要更紧密的联系起来请举例说明.答:运营在服务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一线部门作用,负责管理通过设备、场地和体系来传送服务以及众多与客户接触的一线员工的任务.人事部负责界定工作职能、招募、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HR管理者能够同营销人员一起确保员工具备技能并得到培训,能对外界传递有效信息.不同职能部门活动的整合正式服务业规则所在.这三项职能力的任何一项出了问题都将消极的影响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执行情况并导致消费者不满.10.“营销组合”表明营销管理者是各种要素的组合者,当我们运用8P来制定服务营销策略时,这种视角是否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秘诀答:8P代表这在一个竞争市场环境里面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制定可盈利的持续性战略所必备的要素.可以把这些要素看做支撑服务营销的八大杠杆.我们可以形象的把8P比喻成赛艇比赛中的8名选手,或是一艘由8名画手驱动的赛船.为了取得整体效率8名划手都必须配合队友来划桨前进,并听从坐在船尾的舵手的指挥.任何服务行业要在竞争中取胜也必须在8P的要素见产生协同效应和整合能力.在一个服务组织里营销者如果脱离了其他部门的管理者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事实上三项管理职能对满足服务顾客需求起到重要的作用.分别是营销、运营和人力资源.第二章1.请举例说明服务业四大类别的差异,并解释每一类所面临的服务管理挑战.答:人体处理:针对消费者自身的服务,例如交通饮食住宿医疗保健美容等.要获得这些服务,消费者必须亲身进入服务系统.服务管理者应该从顾客的角都认真考虑服务流程及其产出.物体处理:是顾客要求服务组织为某个事物提供的有形服务.是针对目标物品整个使用寿命的一系列增值活动.相对于人体处理类型的产品而言,系类服务要求顾客亲身参与的程度要低很多.脑刺激处理:这类服务特指针对人们思想的服务,例如教育新闻和资讯专业建议心理治疗娱乐及某些宗教活动哦等等.顾客许并不需要亲临服务场所,他们只需要在思想上接受的信息进行分析即可.信息处理:信息是服务产品最无形的类型.但它通常可以被转化成为更持久的有形产品.如新建报告图书光碟等等.高度依赖信息的有效收集与处理的服务包括金融服务会计法律营销研发管理咨询等等专业服务.2.请解释服务消费的三个阶段模型.答:服务消费可以被分成三个主要的阶段:购买前阶段、服务接触阶段与购买后阶段.购买前阶段:感知需求、信息搜寻确定需求、寻找解决方案、确认可选择的服务产品和供应商评估可选择的服务产品、回顾供应商信息、借助第三方进行信息回顾、通服务员工讨论服务选择方案、从第三方或顾客那里得到建议和反馈服务接触阶段:从所选择的供应商那里获得服务货进行自助服务购买后阶段:评估服务绩效、预测未来购买趋势3.请举例说明搜寻、体验和信赖的特征.答:搜寻特征可以帮助顾客在购买某产品前对其进行评估.体验特征指当顾客无法在购买前评估服务特征时,他们就必须体验该项服务,从而了解他们获得了什么.信赖特征是顾客即使在购买和使用后也无法有效评估的.因为顾客在此类情况下只能信任服务供应商提供了特定的服务并且将会产生服务收益.4.请解释为何服务比实体产品令顾客更难以评估.答:因为顾客本身缺乏相关的培训和专长,比如心理咨询外科手术法律建议以及各类咨询服务等.5.为什么顾客感知风险构成了挑选、购买和使用服务的重要方面企业应该如何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答:感知风险对于那些在购买与消费后仍难以评估的服务而言尤为重要.初次使用服务的顾客通常会体会到更多的不确定感.管理良好的服务公司总是不遗余力的降低顾客购买他们产品的感知风险.提供服务质量保障退款服务保障设立直观的安全保障程序通过宣传册网站和视频资料让潜在顾客预先了解该项服务鼓励潜在顾客购买前光临服务场所...6.顾客期待是如何形成的请应用你最近经历的服务体验来说明顾客渴望的服务与恰当的服务之间的区别.答:顾客期待包挎渴望的服务、恰当的服务、预期的服务以及介于渴望与恰当之间的可以接受的服务区域.8.请阐释高接触性和低接触性服务生产系统的区别,并说明两者中顾客体验的性质有何区别.答:高接触性服务意味着顾客与服务组织间的互动贯穿整个服务过程,顾客与服务供应商的互动是具有实物性和有形性的.低接触性服务涉及极少甚至完全没有任何顾客与服务供应商的实质接触.第三章复习题:1、附加性服务能增加更多的附加性要素或提高服务表现的层次,增强核心服务能力,为潜在客户提供可见价值并使服务供应商能够提高价格.在实物产品上同样适用,例如售后服务,附加性服务和营销战略属于包含关系,附加性服务包含于营销战略当中.2、见于63页图3-43、找不到.4、有三种方法:1,随意的顾客体验,伴随高度的变化性;2,由各服务供应商提供的稳定而相似的普通品牌化的顾客体验,唯一不同的区别是品牌的不同;3,品牌化的顾客体验,顾客体验以特定、有意义的方式进行.而万豪集团和他的子品牌在给予顾客的体验方面都有所不同,因为具体的顾客群体细分是按照具体情况而定的,同一个顾客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需求,品牌的延伸战略是为了鼓励顾客继续在品牌家族里消费.5、所有特定航班的乘客都是接受同样的核心产品服务,但绝大多数附加性服务要素在本质与外延上差异极大,无论在所提供的地面还是在空中服务方面都是.为了在产品、定价、营销沟通上集中精力,每项服务的管理与开发职责都交与相互独立的管理团队,所以品牌化策略帮助营销人员在顾客心目中建立特定的服务形象,并能更加清晰地体现服务价值的本质.6、附近性服务基本可以归为8类:信息服务、订单服务、账单服务、付账服务、咨询服务、接待服务、保管服务、特殊服务.以这8类作为围绕花心核心服务的8个花瓣,称之为服务之花.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一个设计良好和管理优良的服务组织,服务之花的花瓣和花心呈献鲜活健康的状态.当顾客觉得不满时,可以反思是由于其核心服务的缺陷还是对其某项或多项附加性服务不满.7、找不到.8、根据研究,有三个主要的要素对新服务的成功贡献最大:1、市场协同效应.2、组织要素.3、市场研究要素.缺少其中一种要素,都难以成功本章重点:•服务的定义通常取决于行业的特性,例如医疗保健或交通运输,根据行业特性向顾客提供核心利益和解决方案.••核心产品的传递通常都伴随着其他一系列与服务相关联的活动,将其统称为附加性服务.它们能拓展核心产品的效用,并且为顾客的服务体验带来更多的价值,使其与众不同.核心产品随着行业的成熟与竞争的加剧而成为标准商品.追求竞争优势通常强调附加要素的服务表现••核心产品,就是提供顾客所寻找的,能提供解决主要问题功能的服务要素,如交通运输,管理咨询,维修服务••附加性服务能增强核心产品,在促进后者功效的同时强化其价值与吸引力.附加性服务的范围和层次通常在核心产品与相似产品竞争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区分与定位服务产品.••对于各种产品都分别赋予不同的品牌策略,可以让企业有效地向目标市场传递与某一特定的服务理念相关的体验与益处.简单来说,品牌化策略帮助营销人员在顾客心目中建立特定的服务形象,并能更加清晰地体现服务价值的本质.第五章一、复习题:1.收益管理在创造价值中是重要的,因为它能保证企业更好地运用它的设备和后备生产力,来服务更具支付能力的市场群体.2.三种定价方法是:基于成本的定价,基于价值的定价,基于竞争的定价,公司必须对它的成本、为顾客创造的价值以及竞争者的定价策略有很好的了解,才能整合制定最佳价格.3.服务的定价单元可根据具体行业具体分析,根据目的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可以追求顾客群体最大化,也能通过折扣来扩大用户规模.4.服务都是具有地点性和时间性,而竞争者的服务产品有它们自己的一系列相关的货币与非货币成本,以致有时在进行竞争性比较的时候,企业实际收取的服务价格反而变得次要.5.消费者总成本也包括一些非货币成本,如时间、精力等,价格只是总成本的一部分,在超员预定时,公司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也不会白白地使顾客忠诚度下降.6.非货币成本反映了顾客寻找、购买和使用某项服务相关的时间、精力与不便等因素.非货币成本有4类:时间性、身体性、心理性和感官性.非货币成本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交换价值的感知.7.收益管理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帮肋我们管理顾客的需求并且根据不同顾客群体的感知的价值进行定价.从良好的管理系统中获益最多的是服务定价.8.道德和公平能帮助公司将收益管理与顾客满意度、信任度和忠诚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若潜在消费者对定价感到不公平,则购买服务的热情将大减.9.首先设定请晰、合理、公正的价格计划表和价格篱笆,使顾客了解设计的理念,并且理解对于公司而言它们很难避免,因此也是公正的.10.P13211.此项服务的收费应当是多少定价的基础是什么应当由谁来收费应当在何处收费应当在何时收费应当如何收费应当如何向目标市场传达服务价格大纲:1.定价目标:创造收益与利润,顾客需求,扩大用户基础.2.三种服务定价方式:基于成本的定价,基于价值的定价,基于竞争的定价基于成本的定价:设置价格相对于财务成本问题:定义成本,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定价的影响成本分析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对于有巨大的可变化成本和/或半变化成本如很多专业服务公司的服务公司非常有效.ABC 基于活动的成本计算管理系统对于复杂的产品线,那些需要分享基础设施的服务产品更有效.基于价值的定价:四种广义分类的价值体系,A价值在于低价格,B价值是我对服务产品的需要,C价值是我付出后得到的回报,D净价值:=顾客的感知收益-感知成本加强总价值与降低不确定性、关系定价、低成本领导者以及价值感知管理有关.3.商业模型:是一个可以运作的构架,通过合理的定价,销售可以转化为收益,成本得到了回收,企业的所有者得到了创造出来的价值4.非货币成本时间性、身体性、心理性和感官性.降低非货币成本的方法:与运营专家合作,减少完成服务购买、传递与消费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在服务的每个阶段,通过取消或者重新设计那些令人不快或者不方便的服务流程,进行顾客教育使其了解服务内容,并且再次训练员工让他们变得更为友善、更能帮助顾客、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服务心里成本.通过建立更为令人愉悦的视觉环境、降低噪音、安装更舒服的家具和设备、消除令人讨厌的气味以及类似的行为来降低令人不快的服务感官成本.建议顾客采取各种方式以便降低相关的货币成本,包括为合作供应商提供折扣如停车或者在以前需要个人上门服务的项目上,改为通过邮件或网络来提供各项服务.5.收益管理:涉及按照不同的市场群体的预期需求级别来设定价格,对价格的灵敏度最低的市场群体将被企业优先分配其服务能力,因为他们能支付最高的价格;其他的顾客群体将接受逐步降低的价格.因为高支付能力的顾客群体总是在接近实际消费时才订购服务,因此公司需要采取有计划的行动以便能为他们储备自己的服务能力.而不是采取与其他顾客群体一样“先到先服务”的原则6.价格刚性:价格大的变化只能对需求的变化有较小的影响.价格弹性:价格的小变化便能引起需求较大的变化.价格弹性=百分比需求变化/百分比变动价格7.价格篱笆:实体性篱笆:基本产品,设施,服务水平非实体性篱笆:互动特征:时间预订或预订,预订或预订的位置,灵活性的票使用消费特征:时间和持续时间的使用,位置的消费购买者特征:频率或体积的消费,组成员,大小的客户群体8.服务定价与道德•收益管理的公平问题:设计清晰、合理、公正的价格计划表和价格篱笆..•使用高额的公布价和框架篱笆作为折扣.•向顾客交流收益管理的顾客收益.•利用捆绑来“隐藏”折扣.•照顾忠诚的老顾客.•使用服务恢复来弥补超员预订给顾客带来的损失.•在保留预订与接受赔偿之间给顾客一个选择机会.•在事先提供有效的顾客通告,让他们了解到他们可能有的其他备选方案.•如果可能,提供替代性服务以便取悦顾客.9.定价策略的7个问题:复习题1110.定价的具体基础:捆绑定价,折扣,谁负责收费,在何处收费,何时收费.第六章1.服务传播的目标主要是帮助企业建立有力的品牌形象,以及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对服务产品的可靠感、信任感和安全感.区别于实物产品,服务产品的无形性、生产过程中消费者的参与程度、与顾客接触的服务人员的作用、评估多种服务的困难性、以及平衡需求与攻击的必要性等因素.服务传播必须克服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广告B.销售促销C.说明材料参考图6—1.人员销售:让潜在消费者了解企业及其提供的服务;广告:帮助消费者形成对产品的感知与认识,并说服消费者进行购买;公共关系:引起消费者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关注,增强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B.人员销售:教育并说服消费者形成对某一品牌或产品的偏好;广告:提供服务产品信息和帮助其了解产品特征和性能方面的信息,增强消费者对其提供的服务的信心;公共关系:增强消费者在产品上得到的优越感..滑雪场:宣传手册的时效性大于网站;B.商学院:网站的时效性大于宣传手册;C.健身中心:宣传手册的时效性大于网站;D.在线代理商:网站的时效性大于宣传手册.5. 参考P155消费者通常认为来自其他顾客的推荐要比企业的促销活动更可靠,更能影响人们的购买决策,口碑传播的广泛性和内容同消费者的满意度息息相关.口碑营销管理:1.服务员工对顾客满意度有重要影响,所以要提高服务员工的素质,提高顾客与员工互动质量衡量标准;2.关注顾客情绪,在顾客刚开始出现不满时,采取得当的服务补救措施.口碑营销运用:1.引荐其他购买者和专业人士;2.策划激动人心的促销活动;3.实行推荐奖励计划;4.开展促销活动;5.提供并公布相关正是信息来促进口碑.6.参考P153随着技术方面的进步,消费者能够自己决定如何、何时获得产品信息,以及由谁来向他们提供这些信息,从而降低了大众媒体的有效性.而许可营销是鼓励消费者主动参与、主动了解企业及其产品的更多信息,获得有用的信息.在许可营销模式中,通过与明确表示愿意接受特定信息的顾客群体建立联系,可以使服务企业同顾客之间建立起更有力的关系.7.病毒营销的优点:1.花费低廉,几无成本;2.几何倍数的传播速度;3.高效率的接受缺点:1.营销对象有很强局限性;2.实际效果受公司规模制约;3.对于营销方案的创意要求较高;4.不正确的使用会违反公共道德、误导大众,产生负面效应.运用病毒营销:1.不能直接发纯商业广告;2.服务是消费者能接受的;3.不要欺骗顾客;4.创新,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5.要有质量要求,不能乱发.8.博客演变成为一种新型的网上社交模式:分布广泛而又相互关联的交流网站几乎涵盖所有可能的话题,包括顾客的服务体验、他们推荐或者不推荐的服务企业名称等.顾客对企业及其产品的情绪会直接呈现在其博客上,并有可能广泛传播,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9.参考百度的在线营销的方式:平台营销;2.信息平台营销;3.视频营销;4.互动营销;5.论坛营销;6.博客营销;营销A.B2B平台营销;b.论坛营销;c.信息平台营销课程大纲:1.参考表6—1 无形性产品带来的四大问题:抽象性、一般性、不可查找性、情感的不可知性。

全球三大产业变化趋势

全球三大产业变化趋势

全球三大产业变化趋势全球三大产业变化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个行业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从传统的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崛起,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全球三大产业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全球三大产业变化的趋势,即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产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包括农田耕种、林业、养殖业等各种农业活动。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第一产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升。

例如,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得植物能够抵抗病虫害和逆境条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精确。

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变得更加便利。

农产品的跨国贸易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使得农业生产者不得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

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因此,未来的农业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产业(制造业)是指以原材料为基础,通过加工和制造来生产产品的行业。

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全球化的推进,制造业正在发生着重大的转变。

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逐渐转向高附加值的产业。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境规制的加强,发达国家的传统制造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本土的制造业正从低附加值的产业转向高附加值的产业。

这些高附加值的产业包括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

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生产链的形成促使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整合。

企业之间的竞争正从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产业链上的合作和竞争。

例如,汽车、电子等行业的供应链整合使得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变得更加紧密和高效。

因此,未来的制造业将更加注重创新、合作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服务业)是指非物质性劳动的产业,包括零售、金融、教育、健康等各种服务活动。

数字化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数字化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数字化(digitalization)与服务化(servitization)正在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从服务化方面来看,2012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5%,首次超过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此后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2015年这一数字首次超过50%。

2015—2019年,我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位居第一。

2 02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3869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2.8%。

服务业还吸纳了农业及工业的全部就业,即使在制造业内部,“服务”的含量也越来越高。

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的现象,即: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0%;制造业内部的服务含量超过70%。

从产出来看,全球顶尖制造企业的收入份额中,服务的份额在逐步增加。

从数字化来看,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中国数字经济2022年达到5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1.5%,连续11年显著高于GDP增长率。

从全球方面来看,2022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和韩国5个世界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总量为31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58%,较2016年提升11个百分点。

从制造业发展趋势来看,数字化和服务化两个趋势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

制造业在数字化过程中,不单纯是对制造业内部生产流程的改造,更是对其发展逻辑、商业模式、成长路径等的重构,数字化正在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

从政策体系来看,中央高度重视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在这个意义上,制造业的数字化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一体两面的。

全球宏观数据汇总

全球宏观数据汇总

股指期货升贴水
中国行业——发电
中国行业——工业产品产量上游
中国行业——工业产品产量中游1
中国行业——工业产品产量中游2
中国行业——工业产品产量中游3
中国行业——工业产品产量中游4
中国行业——工业产品产量下游1
中国行业——工业产品产量下游2
中国行业——工业产品产量下游3
中国行业——工业增加值:采矿业
非农制造业加班工时比例
非农制造业工人工资变化
私人非农企业全部员工工资变化
居民可支配收入
美国:新建住房
美国:房地产销售
住房自有率
NAHB住房市场指数
美国制造业订单
美国耐用品订单
美国工业品、消费品产出情况
美国制造业产出指数
美国各部门产能利用率
美国分产品产能利用率
美国NAICS工业生产指数
日本股指汇率和利率
日元期货持仓三大仓位
日元期货持仓三大仓位周环比
日本净资本流入
日本净资本流入累积分项
日本净资本流入分项每周
日本国债收益率及曲线斜率(长期)
日本国债收益率及曲线斜率(短期)
澳大利亚宏观——澳大利亚PMI
澳大利亚PMI分项
澳大利亚就业指数
澳大利亚GDP
澳大利亚PPI
石油期货价格和ETF波动率
原油期货持仓三大仓位
原油期货仓位周环比
原油期货参与者净多头仓位
原油期货参与者净多头仓位周环比
石油钻机数量
美国原油库存量
美国汽油和天然气库存量
原油运输指数
石油生产国汇率(长期)
石油生产国汇率(短期)
有色金属——LME金属价格
LME金属库存
COMEX铜期货持仓三大仓位

全球产业布局的空间状况

全球产业布局的空间状况
这使我得出了全球产业空间分布的规律:生 产和贸易的各个产业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北美、欧 洲、亚洲(主要为东亚)。各个产业分布的重叠 并非巧合,而是由于各个产业之间有着有形的、 或者无形的联系。
Thank you.
2. 产业布局—— 不同部门的情况
2.1 纺织业、服装业
纺织业与服装业体现了当今全球经济、全球 产业布局所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实际上,这两 个行业在反全球化斗争中占据着核心位置。纺织 业与服装业是最早实现全球化的制造业,也是所 有行业中,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在地理上最分散的行业。
它们不仅是当今新兴工业化和初级工业化国 家的重要基础,而且在老牌工业化国家中继续保 持着重要地位(尽管其重要性已大大削弱)。
服务业贸易 尽管很多服务业活动是“不可交易的”,也
就是说它们只能面对面地提供给顾客,但国际商 业服务业的增长正在加速。特别是在电子通讯、 金融服务、管理、广告、职业和技术服务领域更 是如此。
世界服务业出口
1.2 结论: 即使在全球化的世界里,经济活动
在空间上也是地方化的。
全球经济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事实 是经济活动中的全球性变化的实际程度是极不均 衡的。只有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实现了显著的经济 增长;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深深的金融困境, 同时还有一些国家正处于生存线的边缘甚至是低 于基本生存线。
结论:
为了更好的辅助经济活动的发展,流通产业 和金融服务业一样,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作为 经济发展的媒介,尽力消除地理距离的障碍。尽 管物流公司和零售公司有“全球”经营业务,但 它们在全球经营的地理范围也是很有限的,特别 是零售业。
3. 小结
从生产(制造业)和贸易(服务业),再到 典型的5个产业部门在全球范围的产业分布状况, 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全球产业布局的空间状况。

现代产业体系占比分析

现代产业体系占比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都在积极构建和优化自己的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核心体现,其占比分析对于了解国家产业结构、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产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占比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代产业体系现状1. 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9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9%,比2010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9%,比2010年提高4.2个百分点。

2. 产业链布局我国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形成了以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链体系。

其中,高端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等;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

3. 产业创新我国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2019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为2.1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如5G通信、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

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趋势1. 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趋势。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未来,数字化转型将继续推动我国产业体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2. 绿色低碳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绿色低碳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政府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

未来,绿色低碳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3. 全球化布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推动产业体系全球化布局。

未来,我国产业体系将更加开放,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

三、现代产业体系占比分析1. 产业结构占比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为39.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53.0%。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平衡和发展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平衡和发展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平衡和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现代经济中最为主要的两大产业,它们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两者的平衡与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关键。

一、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制造业是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同时,随着全球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服务业越来越重要,成为了经济结构中逐渐崛起的新兴产业。

在当前世界经济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其中美、日、欧等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而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则是制造业的绝对低成本制造中心。

与此同时,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尤其是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服务领域,如金融、信息技术、咨询等,在全球范围内内需持续增长。

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优势和不足1. 制造业的优势:制造业是实体产业,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培养职工的技术技能。

制造业也能够提升国家的产业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同时,制造业产品对于出口国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2. 制造业的不足:随着全球化、产业转移和竞争加剧等因素作用,制造业成为了劳动力和环境成本极高的行业,与此同时还需要巨额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导致投入输出比例不高,制造业由此出现了生存困境,不得不寻求跨越而成为现代产业。

3. 服务业的优势: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型力量,尤其是在新科技、新经济等领域的发展中,能够创造独特的需求和价值,丰富消费者选择的多样性,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制造业的某些功能。

4. 服务业的不足:服务业的主要问题是过分依赖人力资本,缺乏稳定的市场和约束性规范。

一些工商业服务运营管理不规范,服务的实效性和质量有待提升,服务业的人口劳动密集性以及产出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例相关等问题也限制了服务业的成长。

三、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平衡1. 保持制造业健康发展,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尽力真正平衡制造业与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与能力,并在如此之上稳步推动国家的制造业对外开放,让制造业真正能够放弃短期的投机性,转向长线精准的价值定位和可持续的发展。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跨国公司或个人在一个国家的企业中拥有股权或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近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受欢迎的FDI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从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1. FDI规模: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了大量的FDI。

截至2020年底,中国累计吸引FDI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连续多年居于全球第二位。

这一规模庞大的FDI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行业分布:中国吸引FDI的行业涵盖广泛,其中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技术和电信业等行业是吸引FDI的主要领域。

制造业一直是中国FDI的主要受益行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3. 来源国家和地区:中国吸引FDI的主要来源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香港、新加坡、美国、日本和韩国是中国吸引FDI的主要来源地。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通过投资中国,既能够分享中国市场带来的机遇,又能够利用中国的优势资源和廉价劳动力。

4. 制度环境:中国为吸引FDI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例如开放度高、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

此外,中国的市场潜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是吸引FDI的重要因素。

二、FDI在中国的发展趋势1. 服务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吸引更多的FDI投资。

特别是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将成为吸引FDI的热点。

2. 创新驱动:中国正在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的转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并鼓励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以吸引更多的FDI投资。

3. 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的东部地区一直是吸引FDI的主要地区,但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和发展,未来这些地区也将成为吸引FDI的重要区域。

2022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超35万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接近60%

2022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超35万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接近60%
3.35万亿产值推动产业升级
其次,35万亿元的新产值将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这个 转变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创新。35万亿元的新产值将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提供重要的资金和技术 支持。
4.35万亿产值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投资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1.中国将实现新增值超35万亿
协同作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这个预测的实现需要多个因素的协同作用。首先,中国需要继续推动改革开放,加 强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其次,中国需要加强创新,提高科 技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中国需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 治理
此外,中国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 的地位和影响力。
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增加的影响:促进经济增长、提高 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的增加,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次,它提高了社会的生活水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消费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一些领域的服务质量不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待提高等。为了 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政策引导和投资促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新增值超35万亿
生产性 服务业
高质量 发展
60%
35万亿 元
增长势 头
预测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产业 升级
这个预测的实现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将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 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它将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 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最后,它将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持续 发展。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邓 于君 通过 欧美 国家服 务 行业产 出 比重模 型 归结 出服 务业 的发 展趋 势 : 随着人 均收入 水
平 提升 , 促进 社会 分 工深化 与 经济运 行 效率提 高 的金 融保 险 、 务服 务等 新兴服 务行 业 以及 商
旨在提 升人 们生 活质 量与 身心 素质 的房 地产 、 育医疗 等服 务行 业 发展较 快 , G P的 比重 教 占 D
呈现 上 升趋 势 ; 业 、 输仓 储 等传 统服 务行业 以及不包 含 公共 教育 医疗服 务 的政府 部 门发 商 运 展放 缓 , G P的 比重 在达 到饱 和 点之后 保持 稳 定[。而关 于我 国服 务业发 展 的 国际 比较 的 占 D 研 究主 要集 中于服 务业 就业 及 贸 易 的国 际 比较 研 究 , 主要 涉及 以下文 献 : 冠霖 、 旺兵认 李 任 为 , 目前 我 国服务 业 结构偏 离度 已经 超过 国际标准 模式 水平 ,服 务业 就业 吸纳 空 间相 对较 小 , 果没有新 的服务 需求 出现 , 如 服务 业进一 步吸纳就 业 的能力难 以提 高 同 。魏 作磊在 研究发

通讯作者: 申玉铭 (9 8 ) 男 , 16 一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
E m : h n u i g 2 3 n t — ai s e y m n @ 6 . e l
12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卷 1
达 国家 服务业 就业 结构 的演变 过程 时发现 服 务业就 业 比重 的提 高主 要是 由以商务服 务业 为 主 的生产者服 务业和 以教育 、 医疗 卫生业 为主 的社会 服务业就业 增长推动 的[。 泉泉从产业 6王 ] 结构 、 务 贸易 总量与 结构 、 务 贸易竞 争力 指数三 方面考 察 了 中印两 国服 务业 竞争 力 的现 服 服 状 [。 7 王婉 、 ] 张凯 实证分析表 明 , 虽然 目前 我 国服 务贸易 已经进入世 界贸易大 国行 列 , 但是 与世 界水平相 比, 国服务 贸易 比重 仍然偏低 , 务贸 易发 展速度仍 然偏缓 [ 李江 帆、 我 服 8 ] 。 朱胜勇 发现

中国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应对措施

中国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应对措施

中国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应对措施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不安。

广义地讲,全球经济失衡可以指全球经济任何方面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北贫富的差距、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等。

不过在大多数场合,人们在谈论全球经济失衡的时候,是指美国巨大且不断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相关联的美国极低的储蓄率和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极高的储蓄率。

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作为整体是一个封闭经济,在核算意义上它总是平衡的: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美国储蓄不足,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储蓄过剩。

正如XX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指出,全球经济失衡是这样一种现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经常项目衡量的是一国与他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往来情况。

当一国出口收入和其他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本国进口和其他经常性支出的时候,经常项目逆差出现,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

央行在分析中指出,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XX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骤升至%;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

其中中国尤其受关注,XX年中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近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政策当局以及国际机构对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这种全球性失衡状况增加了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风险。

处于全球经济失衡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积极成员,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眼光,用全球的眼光看清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势。

世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的战略对策

世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的战略对策

※韩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沁: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国贸专业世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的战略对策韩晶李沁※2006年,全球服务业占全球GDP的比重已达73%,而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占到整个服务业比重的55%以上,其中美国达70%,欧盟55.6%,日本57%。

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与升级,使国际竞争以成本和价格竞争过渡到技术和品牌的竞争,进而演变到了产品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并对各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决定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中国既面临通过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世界生产性服务业的新特征、新趋势值得密切跟踪和认真对待。

一、世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特征(一)生产性服务业离岸外包异军突起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性服务业的虚拟化、外包化成为可能,这种服务方式也日益凸显其优越性,促进企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一个虚拟化的框架之中,企业可以高效地“整合”或“疏散”传统上认为的“内力”和“外力”资源,并让这些相关联的结构性要素发挥市场价值,充分体现企业的现有优势。

当前,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将后勤办公、顾客服务、商务业务、研究开发、咨询分析等许多非核心业务活动全面外包,其中离岸外包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目前服务离岸外包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2004年的规模大约为3000亿~5000亿美元。

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近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其中,到2008年仅在全球计算机用户电话服务中心领域,就将为印度提供110万个就业岗位和价值210亿~240亿美元的服务收入。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新技术的发展互相促进一方面,科技进步成为生产性服务业成长的主导因素。

当代生产性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是现代科技对其广泛渗透的结果。

新科技在服务领域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开发差异化的服务产品。

中国的主要产业与产业地理特点

中国的主要产业与产业地理特点

中国的主要产业与产业地理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它的主要产业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

同时,中国的产业地理特点也是其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的主要产业以及它们的产业地理特点。

一、制造业制造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它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以制造业的高度发展而闻名于世。

从传统的轻工业到现代的高科技制造业,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涵盖了众多领域,如电子、汽车、纺织、机械等。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源于其廉价的劳动力和充足的资源,使得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

在产业地理特点方面,中国的制造业分布广泛。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制造业的集聚区,如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

这些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有利于技术创新以及市场的开拓。

此外,西部地区也在近年来加大了对制造业的发展支持力度,通过引进外资和政策扶持,吸引了一批制造业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建厂。

二、农业农业是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农业产业包括粮食种植、养殖业、林业等。

农业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特点。

东部地区以粮食种植和果蔬种植为主,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例如,黑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是中国粮食主产区,福建、广东等省份是水果主产区。

中部地区以畜牧业和农作物种植为主,如河南、湖南、湖北等省份。

西部地区主要是牧业和林业,适宜草原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服务业服务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

服务业包括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以金融服务为例,中国的主要金融中心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上海、深圳等城市。

这些地区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专业人才,能够满足各类企业和个人的需求。

此外,随着西部地区的开放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在西部地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世界四大经济体制造业简要评述

世界四大经济体制造业简要评述

世界四大经济体制造业简要评述2011年全世界GDP(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为700116亿美元,GDP位列前10名的国家相关情况如下:世界主要国家GDP一览表由上表可以看出,世界四大经济体欧盟(27国)、美国、中国和日本总计的GDP已占到全世界GDP总量的近三分之二,也可以说世界经济主要由四大经济体所主导。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主要经济构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制造业,另一部分为服务业,但制造业是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和实力的全面体现。

笔者对四大经济体的制造业简要评述如下:1、美国的制造业:高端创造美国一直执世界高端制造业的“牛耳”,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尽管近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工厂”,多项工业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工业品还是美国的天下,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波音飞机、苹果IT产品等。

当然在传统产业方面尽管有所收缩,但美国的实力仍领先世界,如汽车工业的通用和福特、石化行业的埃克森美孚、康菲、陶氏化学,有色金属工业业的美国铝业。

2、欧盟的制造业:卓越制造德国的制造业是欧盟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德国制造就是品质卓越与性能优异的代名词,在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几乎被来自德国的“三驾马车ABB”(奥迪、宝马、奔驰)所垄断,世界上电子、化工、装备最优秀的企业就是德国的西门子、巴斯夫和利勃海尔。

在高端制造业方面欧盟也是能够与美国抗衡的,空中客车公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3、日本的制造业:精益制造与美国和欧盟不同,日本的制造业走的是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这也形成了具有典型日本特色的“精益制造”,在“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上排名前10的汽车厂商中就有日本的丰田、日产和本田,分别位列第1、6、8位。

尽管目前日本原有的部分产业如家电下滑较快,日本松下、索尼和夏普三家电器公司2011年财政状况呈现全线溃败迹象,但这些企业正将自己的家电制造外包给他国贴牌生产企业并纷纷转型,他们或将在能源、医疗等其他领域东山再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