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坝体变形的几种主要因素

合集下载

混凝土重力坝变形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混凝土重力坝变形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混凝土重力坝变形时空分布规律分析摘要】本文通过真空激光长期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影响坝体变形的主要因素为温度荷载的变化,库水作用不明显。

低温工况下,在坝型过渡区存在较明显变形差。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混凝土重力坝变形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的基础建设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关键词】变形;混凝土坝;温度荷载;水荷载近些年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国家也加大对建筑材料的研究力度。

而混凝土凭借材料的优越性,混凝土重力坝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国内在建或已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坝已基本成为首选坝型。

变形作为考量混凝土坝安全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它的关注渗透到设计、施工、运行等各个环节。

一、工程概况本次研究选择的实例是太平湾水电站,鸭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由中朝两国共享,已建的4个梯级电站中,太平湾水电站处在流域的最下游。

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3576km2,与水丰大坝区间面积664km2,水库死水位28.8m,正常蓄水位29.5m,调洪库容1.29亿m3,调节库容0.18亿m3,为一日调节水库。

混凝土重力坝由溢流坝、挡水坝、河床式厂房及变电站组成,坝顶全长1185.5m,共计68个坝段,坝顶高程36.5m,最大坝高 31.5m。

大坝左岸为朝方侧,右岸为中方侧,坝后式厂房布置大坝右侧,与右岸山体间用3个挡水坝段连接。

溢流坝布置在主河床,右侧与厂房连接,共设置28个开敞式溢流孔,左岸共29个挡水坝段。

二、水平位移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一)影响物理量大坝在运行中受到上下游水压力、温度荷载、扬压力、泥沙压力、冰压力、时效因素等而产生变形,在上述因素中,水压和温度荷载是影响太平湾大坝变形的主要因素。

通常认为水压力使坝体产生位移表现在3个方面,即库水压力使坝体变形产生的位移;水压力使坝基变形产生的位移;库水重使坝基面转动引起的坝体位移。

温度荷载产生的坝体位移主要表现在气温及水温作用在大坝表面,使坝体混凝土产生温度梯度,坝体温度场分布状态发生改变,混凝土在热膨胀和冷收缩的效应下产生变形。

坝料密度对坝体变形影响研究

坝料密度对坝体变形影响研究

t r e dme so a n t lme ta ay e r o d ce o d s u st e i a t f h e i e e td y d n i e fd m o k l h e — i n in lf i ee n n ls s a e c n u td t i s h mp cso r e d f r n r e s is o a r c f l i e c t f t i
o r e s y n h ete n n e omai n o a wi e r a e w t h n r a e o h au f d y d n i . e fd y d n i .a d t e s t me ta d d fr t fd m l d c e s i t e ic e s ft e v l e o r e st T t l o l h yh
Ko gXin bn C n t cin B a c o a y o a g e Hy r p w rDe eo me tC . L d , h g n e n o sr t r n h C mp n f i u o Hu n h d o o e v lp n o , t .
中 图分 类 号 :V 4 .(4 ) T 61 24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5 9 9 4 (0 1 1- 0 2 0 0 5 - 3 2 2 1 ) 10 9 - 2
混 凝 土 面 板 堆 石 坝 作 为 一 种 天 然 材 料 坝 , 以 其
就 地 取 材 、易 于 防 渗 的 特 点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水 利 水 电 T 程 建 设 。 积 石 峡 水 电 站 采 用 混 凝 土 面 板 堆 石 坝 方

《水工建筑物》期末考试试题1答案

《水工建筑物》期末考试试题1答案

《水工建筑物》期末考试试题1答案第一篇:《水工建筑物》期末考试试题1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正确画√,错误打×)1.√2.×3.√4.×5.√ 6.×7.×8.×9.√10.√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A2.D3.C4.C5.B6.D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完全正确每小题得2分;部分正确,得1分;存在错误选择时,该小题不得分)1.ABD2.ABD3.ABC4.ABC5.CD6.ABC四、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简述溢流坝消能方式中挑流消能和底流消能的消能原理和适用条件。

答案:挑流消能是利用鼻坎将下泄的高速水流向空中抛射,使水流扩散,并掺人大量空气,然后跌入下游河床水垫后,形成强烈的旋滚,并冲刷河床形成冲坑,随着冲坑逐渐加深,水垫愈来愈厚,大部分能量消耗在水滚的摩擦中,冲坑逐渐趋于稳定。

挑流消能工比较简单经济,但下游局部冲刷不可避免,一般适用于基岩比较坚固的高坝或中坝。

底流消能是在坝趾下游设消力池、消力坎等,促进水流在限定范围内产生水跃,通过水流内部的旋滚、摩擦、掺气和撞击消耗能量。

底流消能适用于中、低坝或基岩较软弱的河道。

2.拱冠梁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拱冠梁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拱坝分为一系列的拱系统,只取拱冠处一根悬臂梁,根据各层拱圈与拱冠梁交点处径向变位一致的条件求得拱梁荷载分配;且拱圈所分配到的径向荷载,从拱冠到拱端为均匀分布,认为拱冠梁两侧梁系的受力情况与拱冠梁一样。

荷载分配后拱按纯拱法计算拱应力,梁按悬臂梁计算其应力。

3.简述土石坝砂砾石地基处理的目的、原则和措施。

答案:土石坝修建在砂卵石地基上时,地基的承载力通常是足够的,而且地基因压缩产生的沉降量一般也不大。

总的说来,对砂卵石地基的处理主要是解决防渗问题,通过采取“上堵”、“下排”相结合的措施,达到控制地基渗流的目的。

水工建筑物题

水工建筑物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我国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水资源的。

2.河道常用的防洪体系为、、。

3.水利工程按所承担的任务可分、、、和。

4.水工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和。

5.水工建筑物按使用时间可分为、。

6.组成水库枢纽的“三大件”包括、和等类型建筑物。

二、名词解释1.水利工程2.水利枢纽3.水工建筑物4.主要建筑物5. 次要建筑物三、判断题1.我国地大物博,河流众多,是一个水资源充沛的国家。

()2.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大体是南涝北旱的局面。

()3.水工建筑物的级别越高所采用的洪水重现期越短。

()4.所谓水利工程,是指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和调配,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四、简答题1.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什么?2.水利工程按所承担的任务分为哪几类?3.简述水工建筑物的特点?4.水工建筑物按用途分为哪几类?5.什么是水工建筑物的工作条件,工作条件应包括哪些内容?6.为什么要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分等和对水工建筑物分级,分等分级的原则、方法是什么,分等分级有哪些作用?7.拟建高50m的土石坝,形成总库容2.0亿m3、装机容量9.0千kW、灌溉面积20万亩的水电枢纽工程。

试问该水利工程属几等?各主要、次要、临时建筑物属几级?8.下列哪些指标是确定水利工程等别的依据?哪些指标是提高挡水建筑物级别的依据?①水利兴利库容:②坝高;③总库容;④挡水建筑物类型;⑤水电站的装机容量;⑥水电站年发电量;⑦设计灌溉面积;⑧保护农田面积;⑨保护城镇及工矿区;⑩淹没损失;⑾过坝陆上交通货运量。

第二章重力坝一、填空题1.重力坝是指。

其坝轴线一般为直线,垂直于坝轴线方向设,将坝体分成若干个坝段,每一个坝段相当于固接于地基上的。

2.重力坝按坝高可分为、、三类。

按泄水条件可分为、。

按坝体结构形式可分为、、和。

3.重力坝承受的主要荷载是呈三角形分布的,控制坝体剖面尺寸的主要指标是、,重力坝的基本剖面是形。

4.非溢流坝的坝顶或防浪墙顶必须高出库水位,其高出库水位的高度为:△h=h l+hz+hc,其中h l表示,hz表示,hc表示。

基于GNSS实时监测的土石坝表面变形时序分析

基于GNSS实时监测的土石坝表面变形时序分析

基于GNSS实时监测的⼟⽯坝表⾯变形时序分析(1.深圳市⽔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东深圳518000;2.武汉⼤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湖北武汉430079)要:利⽤茜坑⽔库主坝GNSS⾃动化监测系统的实测数据,采⽤回归分析的⽅法进⾏坝体表⾯变形分析,建⽴包含⽔位和时间的数学模型,摘要:对观测墩位移变化进⾏预测分析,并结合实测值对预测值进⾏验证。

结果表明,茜坑⽔库主坝上下游⽅向的变形主要由⽔库⽔位变化引起,竖直⽅向的变形主要由时效因素引起。

通过建⽴⽔库上下游⽅向变形随⽔位变化的模型,结合实测数据修正,实现了有效的变形预测,预测结果可应⽤于变形监测系统的⾃动预警。

GNSS⾃动化监测系统获取的长期、连续的变形数据,为分析⼟⽯坝表⾯变形的机制提供了数据⽀撑。

关键词:GNSS;变形监测;回归分析;预警;⼟⽯坝;茜坑⽔库20世纪以来,先后发⽣的法国Malpasset拱坝(1959年)、意⼤利Vajaut拱坝(1963年)、我国板桥和⽯漫滩⽔库⼤坝(1975年)、美国Teton⼟⽯坝(1976年)、我国沟后⽔库混凝⼟⾯板堆⽯坝(1993年)等溃坝事件,给当地造成了巨⼤灾害和惨重的经济损失[1-2]。

截⾄2013年,我国共普查库容10万m3及以上的⽔库⼯程98 002座[3],这些⽔库⼤坝的安全运⾏不仅关系到其⾃⾝效益的发挥,更关系着⽔库下游⼈民的⽣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坝进⾏安全监测⼗分必要。

⼤坝变形监测可以直观反映⼤坝运⾏状态,许多⼤坝出现异常,最初都是通过变形监测值发⽣异常反映出来的,因此变形监测被列为⼤坝安全监测的⾸选监测项⽬[2,4-6]。

⼤坝变形监测的⽬的是及时获取⼤坝的表⾯变形信息,为⼤坝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撑,并在⼤坝出现异常时进⾏预警。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统称,包括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和中国北⽃系统。

(完整word版)水工监测工技师培训应会试题

(完整word版)水工监测工技师培训应会试题

水工监测工技师培训应会试题一、填空1、坝体渗流观测中,测压管横断面一般应选择在最大坝高处、合龙段、原河床以及地形地质情况特别复杂处。

2、用电测水位器观测时的两次读数差,对于大型水库应不大于1cm,对于中型水库应不大于2cm。

3、对坝体测压管,其进水管的长度,对于一般土料与粉细砂,应自设计最高浸润线以上0.5m至最低浸润线以下1。

0m,以保证在不同库水位时均能反映其所在位置的渗透水头.4、对于缝宽大于5mm的,缝长大于5m的,缝深大于2m的纵、横向裂缝,都必须进行监测.5、在竖向位移测点的布置中,控制点位一般采用三级点位,两级控制。

即由水准基点控制起测基点,由起测基点控制位移测点。

6、容积法适用于渗流量小于1L/s的情况;量水堰法适用于渗流量1-300L/s 的情况.7、量水堰一般采用三种形式:①三角堰适用于渗流量为1-70L/s 的情况;②梯形堰适用于渗流量10-300L/s的情况;③矩形堰适用于渗流量大于50L/s的情况。

8、测流速法适用于渗水能引到平直的排水沟内的情况,通常用流速仪法和浮标法进行观测。

9、重力坝是用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10、为了解土坝内浸润线的位置变化,以掌握土坝在适用期间的渗透情况,应在坝体埋设测压管进行浸润线观测。

11、坝体的应力是引起坝体裂缝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坝体安全和整体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12、最常见的渗流破坏类型是管涌、流土和接触冲刷。

13、土石坝沉陷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时间”。

14、利用变形资料判断裂缝的方法有倾度法和应变法。

15、水工建筑物按作用分有挡水或壅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和整治建筑物.16、土坝护坡的型式有块石护坡、草皮护坡、碎石护坡或卵石护坡、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护坡、沥青混凝土护坡等.17、常用的坝体排水型式有贴坡排水、堆石棱体排水和褥垫式排水。

18、混凝土重力坝的优点是适于在坝顶溢流和设置泄水孔。

19、拱式渡槽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圈。

大坝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以蜀河水电站为例

大坝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以蜀河水电站为例

第51卷增刊(2)2020年12月人民长江Yangtze River Vol.51,Supplement (Ⅱ)Dec.,2020收稿日期:2019-09-21作者简介:贾飞,男,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水工监测。

E -mail :1468676477@qq.com文章编号:1001-4179(2020)S2-0334-03大坝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以蜀河水电站为例贾飞,雷栋,付晓敏(大唐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6)摘要:为了保证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了解大坝运行情况,对大坝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考虑气温及库水位影响,运用现代化先进监测技术监测蜀河水电站大坝垂直位移量、水平位移量及坝顶位移年变幅量,通过对监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以2月为起点,大坝垂直位移量和水平位移量均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年份的推移,最大抬升高度在减少,最大沉降量在增加,大坝整体在逐年下降;库水位的变化会导致大坝水平位移的变化;坝顶垂直位移年变幅量最大位于大坝中部顶端位置,坝顶垂直位移年变幅量最小位于大坝两侧顶端位置。

关键词:大坝变形;气温;库水位;垂直位移量;水平位移量;蜀河水电站中图法分类号:TV698文献标志码:A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20.S2.084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坝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2],大坝在灌溉、防洪及发电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年水力发电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3-4]。

随着大坝的持续运行,坝体自身裂缝也随之增加,导致溃坝现象时有发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大坝安全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大坝变形监测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大坝运行安全的重要指标[5-6],通过对大坝进行变形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于大坝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7-8]。

水工建筑物复习题目及答案

水工建筑物复习题目及答案

水工建筑物复习题目及答案1.1何为水利工程?何为水工建筑物?答:水利工程: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和调配,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如拦河坝,电站,污水处理,港口码头,航道整治等工程。

水工建筑物:用来控制和调配江河湖海等水流而修建的建筑物。

1.2水利工程按承担的任务和对水的作用是如何分类的?答:按工程承担的任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供排水工程、港航工程、环境水利工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按工程对水的作用分为:蓄水工程、排水工程、取水工程、输水工程、提水工程、水质净化及污水处理工程1.3水工建筑物主要按什么分类?并简述其分类。

答:主要是按对水的作用分类。

主要分为:⑴挡水建筑物:坝、闸和堤防等⑵泄水建筑物:溢洪道、泄洪洞等⑶输水建筑物:输水洞、引水管、渠道、渡槽⑷取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的首部建筑物:进水闸、泵站⑸专门建筑物:电厂、船闸、升船机、鱼道、筏道⑹整治建筑物:用来整治河道、改善河道的水流条件,如丁坝、顺坝、导流堤等。

2.1绘制水利工程建设系统,并指出其中的关键环节。

答:关键环节:规划和设计工作。

2.2水利枢纽分等的依据是什么?共分为几等?答:依据:规模、效益、重要性;共分五等。

2.3水工建筑物分级的依据是什么?共分为几级?答:依据:工程等别、作用、重要性;共分五级。

2.4水工建筑物承受的主要荷载有哪些?并掌握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的计算方法。

答:主要荷在载有自重、水压力(包含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水重等)、波浪压力、泥沙压力、扬压力等。

计算方法见教材。

2.5简述水工建筑物作用效应的分析方法。

答:分析方法主要有:⑴物理模型试验法,含水力学模型试验和结构模型试验。

⑵数学模型模拟法,含解析法、差分法和有限元法⑶经验类比法2.6水工建筑物工作状况有哪三种?作用效应有哪三种?效应组合有哪三种?答:工作状况:①持久状况,②短暂状况,③偶然状况。

作用效应:①永久作用,②可变作用,③偶然作用。

碾压试验报告

碾压试验报告

摘 要:对碾压式土石坝而言,土石料的干密度是影响坝体变形的主要因素,也是大坝填筑的主要控制指标。

本报告通过主要填筑料的碾压试验,为尾矿坝确定了合理的坝体堆土石体的填筑密度,并推荐了合适的碾压施工参数,为坝体施工提供了指导。

简述尾矿坝是一座储蓄选矿后的废料(尾矿)其功能是为防止废渣流入其他地域造成污染而建造的。

尾矿容积229万立方米,初期坝高32m尾矿堆高46m总高度78m工程等级3等主要构筑物安全级别3级抗震基本裂度7度。

碾压试验自2011年 5 月 17 日开始做平场准备工作, 5 月 22 日铺料, 5 月 22 日至 5月 24 日进行碾压试验,并邀请了建设方及监理参加了现场见证。

坝为自然风化岩石料堆土石坝,初期坝高32m尾矿堆高46m总高度78m,坝型为堆土石坝,坝体填筑料主要为天然弱风化岩石。

为确定坝料的压实特性,进行了不同铺料厚度、不同碾压遍数的现场碾压试验。

通过不同压实条件下坝料的辅料厚度、压实干密度、碾压沉降量的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坝体填筑料的碾压参数。

本报告汇总并确定坝体天然弱风化岩石的分层碾压厚度及遍数。

1 碾压试验条件(2)试验机具:现场碾压试验使用的机械主要有反铲、自卸式汽车、推土机和振动碾等4种机械。

用反铲取料,16t自卸汽车运料,装载铺料,碾压机械选用22t自行式振动平碾。

振动碾碾压宽度为2130nun,激振力为220~350kN,振动频率为30一33Hz。

(3)场地布置和场地准备:石料试验场地的总面积为40m×24m=960㎡。

,由4个小场组成,每小场场地长10m,宽6m。

在选好的试验场地上首先剥离有机质覆盖层,然后按设计尺寸用推土机把地面推平,不平度控制小于5%。

在此基础上用22t振动碾碾压10遍。

场地碾压好后,在其四周用石灰做出标记,以划分各试验工况的小场,小场之间用石灰线区别,同时在坝体边坡上划出高程标志线,以测定铺土厚度。

(4)试验方案:振动碾行车速度控制不超过4km·h,铺料厚度分为40cm、50cm、60cm、70cm四种碾压厚度,碾压遍数控制为6、8及10遍。

水库治理中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水库治理中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水库治理中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水库治理作为保证水库良好运营的重要措施,其在促进农田水利的建设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水库治理中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出发,进而提出改善水库治理中工程地质问题的措施,以促进水利治理工程的良好实施。

关键词:水库治理;工程地质问题;处理措施引言水库治理是针对水库中所出现的病害所进行中的,它是对现有水库实施全面的工程地质条件清查,在了解和掌握水库正常运行中所存在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具有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处理措施,以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营[1]。

目前,水库在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工程地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水库运营的安全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实施产生着严重的不良影响。

为了使水库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水库治理中,工程地质问题处理措施的实施非常重要。

1.水库治理中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1.1 渗漏问题水库治理中,工程地质渗漏问题主要集中在土石坝坝体渗漏、坝基渗漏、涵管渗漏三个方面。

其中,土石坝坝体渗漏主要是由坝体填筑材料不良、防渗系数偏大、坝体的防渗体抗渗能力无法满足所需要求造成的。

而受土石坝大多都是建筑在强化风-弱化风上部破碎岩体上的影响,岩石节理裂缝在本身发育不良和建坝没有实施防渗处理的基础上,基岩就会出现防渗要求不合格的现象,导致坝基渗漏现象的出现[2]。

水库治理中,涵管渗漏的现象是比较普遍而严重的,而涵管渗漏现象的出现大多是由涵管基础的地质条件差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造成的;水库在调度时压流出现所导致的涵管破坏;涵管砌体不紧密,砌筑质量差导致破裂等均会造成涵管渗漏的现象。

1.2 稳定问题水库治理中,工程地质稳定问题主要发生在坝基抗滑、渗透、溢洪道边坡三个方面。

其中,坝基抗滑稳定问题多发生在浆砌石重力坝和混凝土重力坝上,问题的发生是由施工清基彻底;坝址下游受泄洪冲刷影响形成深层滑动悬空面;坝肩和坝基前期勘查工作不明确等造成的。

而在坝基、坝体、坝肩、岸坡所需接头部分,它们的渗漏量都比较大,这就造成了流土和管涌现象的出现,同时,坝体生物破坏、坝体填土粘粒含量少、大坝坝体施工质量达不到碾压要求等均会造成渗透稳定问题的出现。

水工建筑物简答题及答案

水工建筑物简答题及答案

重力坝重力坝断面设计应满足:(1)稳定和强度的要求,保证大坝安全(2)工程量小(3)便于施工(4)运用方便。

1.简述重力坝的特点。

重力坝工作原理: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之中产生的压应力来减小库水压力所引起的上游坝面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适用条件:绝大部分建在岩基上,可承受较大的压应力,还可利用坝体混凝土与岩基表面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坝体的抗滑稳定安全度。

答:优点:强度高、耐久性好、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坝顶、坝身可溢流——便于施工导流、泄洪布置坝段受力简单、结构作用明确——应力稳定分析简单缺点: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能力强缺点:剖面大——按应力、稳定确定砼材料抗压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坝底扬压力大——对稳定、应力不利体积大,施工温控措施复杂2.重力坝如何进行分类?答:重力坝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按高度分类按坝高分:高坝:H>70m中高坝:H=30-70m低坝:H<30m按泄水条件分类;溢流重力坝,非溢流按筑坝材料分类;砼重力坝、浆砌石重力坝按坝体结构形式分类;实体~、宽缝~、空腹~、碾压砼~、预应力锚固~3.简述重力坝的设计过程。

答:①枢纽布置②剖面设计——设计非溢流坝段、溢流坝段、泄水孔坝段剖面形式③稳定、应力计算—计算在荷载作用下,坝体抗滑稳定、坝底坝身应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④细部构造设计——廊道、分缝…5、消能防冲设计6、地基处理措施确定⑦若上述④⑤⑥有一项不满足,应重新拟定坝体剖面尺寸,并重新进行计算。

4.提高重力坝抗滑稳定的工程措施有哪些?答:①利用水重来增加坝体自重:②采用有利的开挖轮廓线:③设置齿墙:④抽排水措施:⑤加固地基:⑥预应力措施:5.用材料力学法计算重力坝应力的主要假定是什么?答:①、假定坝体混凝土为均质连续各向同性的弹性体材料②、视坝段为固接于坝基上的悬臂梁,不考虑地基变形对坝体应力的影响,并认为各坝段独立工作,横缝不传力。

坝体内部位移

坝体内部位移

坝体内部位移摘要:一、坝体内部位移的概念二、坝体内部位移的影响因素1.应力变化2.温度变化3.渗流作用三、坝体内部位移的监测方法1.测量仪器2.数据采集与处理四、坝体内部位移的调控措施1.施工阶段的控制2.运行阶段的控制五、坝体内部位移对工程安全的影响1.对土石坝的影响2.对混凝土坝的影响六、降低坝体内部位移风险的措施1.设计优化2.施工管理3.运行管理正文:坝体内部位移是指水坝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其内部各层之间产生的相对位移。

这种位移可能导致结构的应力变化、裂缝扩展、渗漏等现象,进而影响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因此,对坝体内部位移的研究、监测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一、坝体内部位移的概念坝体内部位移是指水坝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其内部各层之间产生的相对位移。

这种位移可能导致结构的应力变化、裂缝扩展、渗漏等现象,进而影响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因此,对坝体内部位移的研究、监测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二、坝体内部位移的影响因素1.应力变化:由于水坝所承受的各种荷载,如水压力、土压力、温度变化等,可能导致坝体内部应力的变化,从而引起位移。

2.温度变化:水坝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受到气温、水温、日照等因素影响,坝体内部温度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热应力,导致内部位移。

3.渗流作用:水坝渗流作用会导致土体中的水分子扩散,引起土体体积膨胀或收缩,从而产生内部位移。

三、坝体内部位移的监测方法1.测量仪器:主要包括测缝计、位移计、应变计等,用于实时监测坝体内部位移的变化。

2.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测量仪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分析和预测。

四、坝体内部位移的调控措施1.施工阶段的控制:优化施工方案,合理控制施工进度,确保坝体内部应力分布均匀,降低温度应力和渗流作用。

2.运行阶段的控制:加强对坝体的监测与管理,及时采取调控措施,降低内部位移对工程安全的影响。

五、坝体内部位移对工程安全的影响1.对土石坝的影响:土石坝的内部位移可能导致坝体滑坡、裂缝扩展、渗漏等问题,影响工程安全。

浅议影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变形的因素

浅议影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变形的因素
置见 图 1 。
水库大坝位移监测分施工期监测和蓄水期监 2 2 内部变形监测 . 至 2O 年 1 月 2 O2 2 2日下闸蓄水前为施工期监测, 下闸蓄水后 监测 为蓄水 期监测 。其 中 20 年 9 03
月以前为 人工监 测,03年 1 20 0月后全部 实现 了 自动化监测 ( 除表面变形监测外 )现 已取得 了整 ,
个施工期及连续 5 年蓄水期完整的监测资料。

3 ・ 2
正商{ 常 水… -。 。 2
李胜渊, 卢文杰 : 浅议影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变形的因素
表 2
坝 内 最 断 水 盘统 表 体 舒 大 面平 l计 多
I 坝 6赧I . H观 2 - 1 6 魂 l 4
内部变形监测 从埋设 当 日至 20 年 1 07 2月 1日,7 m 高程 以下坝 体累计 总沉降 最大值 位 90 于坝轴线 v 3测点上 , 累计 沉降变 形 4 6 m, 1 r 其 a
23 坝体 变 形 监测 结 果 分析 .
中施工 期 沉 降 14 m, 行期 ( 于 20 6m 运 始 02年 9
20 0 8年 第 3期
・3 ・ 1
浅议影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变形的因素
李 胜 渊 卢 文 杰2 。
( .新 疆 塔 城 地 区 哈 拉 布 拉 水 库 工 程 管 理 局 。 城 1 塔 840 3 7 0;
2 新 疆 塔 城 地 区7 利 局 质 量 监督 站 . 城 . K 塔
坝顶 0 0 +30断面处。 沉降值 49 m; 4m 其次位于
坝顶 0 6 最高坝 段断面, +25 沉降值 46n 3r m。最 大水平位移位 于坝顶 0 6 面处 , +25断 向下游 水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要点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要点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要点分析水利工程中的大坝是一种重要的水利设施,主要用于调节水流,防洪抗震,发电等多种用途。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会面临变形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监测和维护。

本文将从大坝变形监测和维护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大坝在工程运行过程中的维护要点。

一、大坝变形监测大坝的变形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弹性变形,另一种是非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是指坝体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临时变形。

在荷载去除后,会恢复原状。

而非弹性变形则是指即使荷载去除后,坝体仍存在一定的永久性变形。

大坝的变形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和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大坝变形监测手段:1.杆式变形计:杆式变形计主要作用是监测大坝的垂直位移。

其原理比较简单,就是将一个金属杆固定在大坝上,通过夹具将测量器和杆相连,然后通过读取测量器上的数值来计算位移。

这种变形计精度高,且不受环境影响,长期使用效果比较显著。

2.振弦式变形计:振弦式变形计是通过测量振弦的自然周期,从而来计算大坝的位移变化。

其精度比杆式变形计稍弱,但可以同时监测大坝的水平和垂直位移。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振弦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卫星定位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是利用卫星系统测量大坝的位置和位移。

这种方法可以全天候、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不受地域、天气、环境等限制,具有比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大坝变形监测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备支持,同时也需要人员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建议在监测初期对设备进行反复的校准和验证,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大坝维护要点大坝的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排水系统的维护:大坝的排水系统是大坝稳定性的重要保证。

需要定期检查和清理大坝的水舱、冷却水孔、泄洪孔等设备,以保证其畅通。

特别是在大雨季节,需要更加注意排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2.监测设备的维护:大坝的监测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

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更换易损件和订购备用配件。

3.巡视和巡检:大坝的巡视和巡检是维护的重要内容。

土石坝的渗透变形型式.

土石坝的渗透变形型式.

- 1 -版权所有,仿冒及翻印必究水工建筑物知识点土石坝的渗透变形及其防止措施土石坝及地基中的渗流,由于机械或化学作用,可能使土体产生局部破坏,称为渗透变形。

严重时会导致工程失事,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渗透变形的型式渗透变形的型式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土料性质、土粒级配、水流条件以及防渗排水措施等因素有关,通常可分为下列几种型式:(1)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坝体或坝基中的细小颗粒被渗流带走逐步形成渗流通道的现象称为管涌,常发生在坝的下游坡或闸坝下游地基面渗流逸出处。

没有凝聚力的无粘性砂土、砾石砂土中容易出现管涌;粘性土的颗粒之间存在有凝聚力(或称粘结力),渗流难以把其中的颗粒带走,一般不易发生管涌。

管涌开始时只是细小颗粒从土壤中被带出,以后随着小颗粒土的流失,土壤的孔隙加大,较大颗粒也会被带走,逐渐向内部发展,形成集中的渗流通道。

使个别小颗粒土在孔隙内开始移动的水力坡降,称为临界坡降;使更大的土粒开始移动,产生渗流通道和较大范围破坏的水力坡降,称为破坏坡降。

(2)流土在渗流作用下,成块土体被掀起浮动的现象称为流土。

它主要发生在粘性土及均匀非粘性土体的渗流出口处。

发生流土时的水力坡降称为流土的破坏坡降。

(3)接触冲刷当渗流沿两种不同土壤的接触面流动时,把其中细颗粒带走的现象,称为接触冲刷。

接触冲刷可能使临近接触面的不同土层混合起来。

(4)接触流土和接触管涌渗流方向垂直于两种不同土壤的接触面时,例如在粘土心墙(或斜墙)与坝壳砂砾料之间,坝体或坝基与排水设施之间,以及坝基内不同土层之间的渗流,可能把其中一层的细颗粒带到另一层的粗颗粒中去,称为接触管涌。

当其中一层为粘性土,由于含水量增大凝聚力降低而成块移动,甚至形成剥蚀时,称为接触流土。

渗透变形的型式,可能是单一型的,也可能是上述两种或多种型式同时出现于不同部位。

设计时应进行分析判别,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

标签:渗透变形的型式。

土石坝几种主要病害的成因分析、判断和处理办法

土石坝几种主要病害的成因分析、判断和处理办法
(5)由地震、爆破的影响产生。
2、处理:
浅层缝开挖翻筑,中层缝套井开挖回填, 深层缝灌浆充填。
3、施工注意事项:
(1)灌石灰水标深。 (2)开挖深度要超过裂缝深0.3-0.5米。 (3)灌浆为泥浆。
(四)纵向裂缝
其特点是缝线接近于直线,平行于坝轴,错距 小。
1、成因: (1)坝基横向地质不一致,由不均匀沉降而产生。 (2)坝基横向地形落差大,由沉降量不一致而产生。 (3)由填坝土料不一致,碾压质量不一致而产生。 (4)坝体骑在条形山嵴上(叫骑局加坝),坝体向 2两、侧处沉理降:而同产横生向。裂缝。
(5)坝下涵管,埋管的外壁与土体结合部回填 不密实,涵洞未做截流环;涵管断裂;涵管自身质 量差;砖、石、碑砌涵管等(引起大坝渗透破坏, 造成大坝塌坑或跨蹋)。
(6)生物洞穴。兽洞、蚁洞、树根洞等。 (7)坝体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水平裂 缝(引起坝体集中渗透破坏)。
2、坝基渗漏产生的原因(4种) (1)清基不彻底,筑坝前一是未将杂草、树 根等清除;二是破碎风化层未清到新鲜层面(引 起层面、接触面渗水)。 (2)缺少必要的防渗措施。一是砂卵石基础 坝 前未做铺盖,或厚度不够,质量不好被水压击穿, 二是强透水基础,坝体与坝基部位未做截水 槽、截水墙。
4、绕坝渗漏:均质坝,心墙坝的处理方 法相同,都是在坝肩处作铺盖,截渗槽、截渗墙、 灌浆、处理。如为心墙坝,其坝山接触面漏水, 只能用灌浆的办法处理。
5、输水涵管渗漏:
(1)周边漏水的可做截流坏灌浆。 (2)裂缝、断裂的可补砼再衬砌,套钢管灌浆。 (3)迎背水坡近距离的可部分翻筑更换。 (4)严重破坏老损的,或坝中断裂错位的小管 径则要全面翻开。
(二)冻融裂缝
1、成因:寒冷地区粘壤土均质坝、心 墙顶面未设防护,因冰冻产生的收缩缝。

浅谈关于土石坝沉降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关于土石坝沉降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关于土石坝沉降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土石坝因可就地取材,造价低,施工方法灵活,施工技术简单,对地质、地形条件要求较低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

但其在应用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土石坝易产生沉降裂缝就是其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土石坝沉降裂缝一般是指土石坝防渗体(粘土心墙或粘土斜墙)内出现不均匀沉降或者裂缝现象,这是土石坝常见隐患。

由于沉降裂缝的出现,使水库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甚至使整个坝体溃决,造成严重灾害。

关键词:土石坝沉降裂缝措施一、土石坝沉降的原因1、不均匀沉降不均匀沉降主要是由于在建设过程中:①地基原始强度不均匀,后期施工时基础处理不当,以及处理深度不够;②坝体的上部荷载受压不均匀,受力点不同;③局部塌陷,加外部荷载造成,长期受积水、渗水侵泡等原因;④在均质中除有结构物,容易沉降,由于本身结构不同,重量不同,所受到的荷载不同;⑤施工过程中局部压实度不够等因素,造成坝体结构的不良影响。

2、容易出现沉降的部位坝体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构筑物一般有:土石坝中的廊道、交通洞、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等多种砼体构筑物或浆砌石构筑物。

在坝体填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沉降的施工部位有:①使用不同材料,特别是过度段,一般过度段处理措施不当,或者未达到处理要求,易出现不均匀沉降;②临时分块分缝的搭接处,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造成不均匀沉降;③坝体变坡处,由于施工措施处理不当,易出现不均匀沉降;④一般土石坝中的混凝土材料构筑物,浆砌石构筑物容易沉降,由于材质不同,受力不均匀,沉降变形量亦不同,此类问题较可以做到提前预防。

二、坝体裂缝现象1、干缩和冻融裂缝干缩裂缝是由于土体表面水分蒸发而收缩,而土体内部不收缩(或收缩很小),使表层土受到约束,产生接应力而形成裂缝。

造成冻融裂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壤温度发生急剧变化,有冻裂状态到解冻会使得土壤内部结构极不稳定,表面疏松。

在通常的情况下,干缩与冻融裂缝都呈现不规则形状,裂缝条纹众多且深度千差万别,最深的可以达到一米。

大坝变形监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大坝变形监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大坝变形监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与研究作者:马杰张欢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21期【摘要】当下,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利事业的迅猛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对于水利工程大坝的整体质量特别关注。

有效提升大坝质量能够保证大坝的正常运行,而科学应用变形监测自动化技术对于保障大坝安全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对HNSS、GPS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大坝变形;监测;自动化技术;运用一、大坝变形的影响因素我国的大坝数量也不断增加,需要对大坝的变形要素进行连续、周期性的测定和实时、准确的安全监测。

大坝变形的主要因素包括:静水压力的作用,大坝外体受到水平推力,导致大坝产生变形,水库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会导致库底发生变形;坝体温度变化,坝体的温度随着季节变化会使混凝土无规律的胀缩,会引起大坝坝顶下陷,新建成的大坝自身的混凝土会发生胀缩,这样导致了坝体变形;时效变化,时效变化是由于混凝土热胀冷缩引起的变形,和基础岩层在载荷作用下产生时效变化,时效变化在施工或运营初期表现显著,时间长久后,建筑会趋于稳定,时效变化会变小。

二、GPS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在大坝变形监测中运用GPS定位技术是一种非常先进的高科技手段。

当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此种检测方式,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试验及研究。

在大坝变形监测中运用GPS技术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应用,倘若利用GPS进行大坝变形监测,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监测方法:采用GPS接收机。

定时定点到指定的监测点上进行观测,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第二种监测方法:在监测站上安装无人值守的GPS观测系统。

再由软件的控制,完成实时监测和变形分析。

第一种方法费用比较低,但是劳动强度相对比较大,自动化程度比较低不能实时监测;第二种方法不但能实时监测,而且自动化程度也很高,但是由于GPS接收机要安装在每个监测点上,这样就造成了系统的建设费用大大提高。

大坝纵缝平行于坝轴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坝纵缝平行于坝轴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坝纵缝平行于坝轴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大坝是现代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起着调节河流水量、发电和保护下游地区的重要作用。

然而,大坝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纵缝的存在。

纵缝是指大坝上下游表面沿着垂直于坝轴线方向出现的裂缝,这种裂缝会对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坝纵缝的分布与坝轴线的方向有一定的关联。

具体而言,大部分大坝纵缝的分布情况是平行于坝轴线的,也就是说,这些纵缝与大坝本身的结构方向保持一致。

这一现象在一些大型混凝土大坝中尤为明显。

那么,为什么大坝纵缝会平行于坝轴线呢?研究人员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大坝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力学因素所导致的。

首先,大坝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巨大的挤压力和水压力,这些力会使得大坝的内部产生应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坝的构造。

其次,大坝在水负荷作用下会产生弯曲变形,这也会导致纵缝的生成。

最后,大坝下游的地基沉降、坝体温度变化等因素也会对纵缝的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坝纵缝平行于坝轴线这一现象的存在给大坝的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纵缝的生成会导致大坝的渗水能力下降,进而加剧了坝内水压力的变化,给大坝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因此,对于纵缝的监测和修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纵缝的定期监测,可以及早发现纵缝的演变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以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大坝纵缝平行于坝轴线是大坝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存在给大坝的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纵缝的监测和修复工作十分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我们才能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水源和电力供应。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这么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本文。

本文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进行组织。

首先是引言部分,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等内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坝体变形的几种主要因素
【摘要】:预防并减小坝体变形是砼面板堆石坝的防渗关键,文章结合喀浪古尔水库大坝施工过程等诸多方面剖析了影响坝体变形的几种主要因素,为同类型坝体施工积累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变形; 渗漏; 填筑速率; 脱空; 位移; 时间间隔; 盈亏
1. 工程概况
喀浪古尔水库枢纽工程位于塔城市东北方向43Km处的喀浪古尔河干流上,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左岸导流引水泄洪洞、左岸发电洞、右岸开敞式溢洪道四部分组成,是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2. 施工进度
喀浪古尔水库大坝于2000年8月6日开工,2001年5月31日截流,2001年10月28日完成坝体填筑,2002年7月28日完成趾板砼浇筑,2002年8月11日完成面板砼浇筑,2002年9月5日完成坝顶防浪墙砼浇筑,2002年11月10日通过了蓄水前阶段验收,2002年12月22日下闸蓄水,2003年9月20日完成尾留工程项目施工。

3. 坝体渗流和变形监测分析
3.1 坝体渗流监测分析
通过对埋设在最大断面0+265坝基础面上的7支渗压计(P3~P9)和垫层料中的2支渗压计(P1、P2)以及埋设在周边缝不同高程的6支渗压计(P10~P15)进行坝体渗流观测统计分析,除P12测头外,其余14支测点水头(渗透水压力)均呈有规律地随着库水位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一开始随着库水位的升高而升高,达到某一最大值之后,受库水位升高影响较小,测值逐渐趋于稳定,甚至有的测点值还略有减小,最后随着库水位的回落而减小。

3.2 坝体渗流量监测分析
根据面板均匀渗漏假定Q=KLH2/(6tmsinθ),其中K为均匀渗漏系数,L为坝顶长度,H为坝高,tm为面板平均厚度,θ为面板倾角,结合国内外有关同类型工程发生严重渗漏并对大坝进行修补的实际情况,将面板[K]=5×10-6cm/s 作为判断工程是否需要进行修补的临界值,据此得出工程允许渗漏量[Q]。

当Z=[Q]/Q<1.0时,说明工程渗漏量偏大,应进行渗漏处理。

3.3 坝体变形监测分析
3.3.1 坝体内部位移和表面位移监测分析
从坝体施工期及蓄水后内部位移以及表面位移变形观测来看:
①坝体变形符合面板坝变形规律,即在最大断面处附近位移量最大,较小断面处依次变小,至两坝肩处最小;
②坝轴线坝体内部水平位移又呈以坝轴线测点为界,上游区坝体测点向上游移动,下游区坝体测点向下游移动,坝轴线处测点位移最小,亦即施工期流变表现在坝顶有向心的水平位移即上下游填筑边坡线都向坝轴线位移;
③下游坝坡比上游坝坡位移明显亦即变形轴线下游大于上游;
④有的最大值并非发生在最大断面处,但是一定是在最大断面附近。

3.3.2 周边缝和板间缝监测分析
周边缝是趾板和面板见的接缝,由于面板与趾板分别位于碾压堆石体和基岩之上,在水荷载作用下,其变形性质也不相同,使得面板与趾板之间产生明显的相对位移。

从监测结果来看,本工程面板周边缝、板间缝变形符合面板坝变形规律,即在受拉区缝口张开、在受压区缝口闭合,开合度一般随库水位的上升而增大,面板沉降和剪切变形受库水位影响较小,但基本也呈伴随库水位的升高而增大的趋势。

4. 影响坝体渗流和变形探因分析
4.1 与坝体填筑强度高、速率快有关
4.2 与坝体填筑材料特性有关
本工程先后有两次较大的设计变更,第一次将过渡料区置于主、次堆石区之间,主堆石区为≤600mm的砂砾料,过渡区为≤300mm的开采安山岩爆破石料,次堆石料为≤1000mm的开采爆破石料。

第二次是将过渡区置于垫层料区和主堆石料区之间,过渡区为≤300mm的开采凝灰岩爆破石料,主堆石区为≤600mm的开采凝灰岩爆破石料,次堆石区为安山岩、凝灰岩和部分弱风化爆破石料。

由于坝料绝大部分(占填筑总量的70%)采用了软化系数和压缩模量较小的凝灰岩爆破石料(本工程凝灰岩爆破料软化系数略大于0.6),造成坝体沉降变形较大,在国内同类型坝中处于中等偏上位置,另由于坝轴线下游料相对上游料较风化,软化系数小,差异较大,造成轴线下游位移明显偏大于轴线上游。

4.3 与坝体的压实程度有关
本工程各种坝料的压实参数、取样组数均达到设计标准,碾压质量不存在问题,可排除碾压质量不过关问题。

经分析,私以为,是由于未充分洒水碾压所至,填筑时加水的目的在于使坝料浸湿,软化细粒并降低粗粒的抗压强度,以提高压实度和效率,减少竣工后的后期沉降。

在填筑前,我部通过作碾压试验证实洒水碾压对坝料的干密度影响不大,因此施工过程中虽进行了洒水,但洒水的程度不够,由此造成竣工后的后期沉降量偏大,尤其是蓄水后由于湿陷引起的沉降量偏大。

另外,由于所作的碾压试验仅对设计指标进行了复核和验证,未能全面反映出坝料的碾压指标,造成实际控制指标略偏低,亦即压实程度不充分。

4.4 与垫层坡面、面板砼和防浪墙砼施工有关
只要是面板堆石坝,面板脱空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面板脱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垫层料随着其后的堆石体发生较大的变形,而具有较大刚度的面板与垫层料变形不协调,宜造成两者界面脱离。

4.5 与坝基防渗处理效果有关
本工程大坝基础开挖依照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监理通知(指令)进行,开挖清理完毕并自检合格后,进行重要隐蔽工程联合验收,签字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对于在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如断层、渗水、泉眼等,在坝体填筑之前,均作了施工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均通过了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留下了详细的施工记录。

对于趾板,采用C25F250W8高性能钢筋砼,掺加了Ⅱ级矿渣微粉,趾板基础布设锚筋,并进行基础灌浆处理;对于趾板基础及趾板下游垫层料区内基础岩面上主要出露的F1、F6、F10、F20及部分软弱夹层等,均采取了增设锚杆、加强布筋并开挖回填砼塞处理。

有渗水、泉眼处,相应位置除回填砼塞封堵外,还加强灌浆处理;对于大坝基础上主要出露的F6、F7、F3、F1、F10断层及软弱夹层,采取人工撬挖断层至设计地质要求后,再回填反滤料覆盖。

通过坝体渗流和量水堰渗漏观测分析可知,由于未将P12测点位置所在的断层进行加密灌浆处理,导致蓄水后该断层处渗透水压力偏高,而按设计地质要求进行处理的其它坝基部位布设的渗压计测值变化不大,说明坝基础防渗处理是否到位,也是影响大坝变形的一个主要因素。

5. 结论
综上所述,影响坝体变形的主要因素有:
①与坝体填筑速率有关;
②与坝体填筑材料有关;
③与压实质量及各分区料在全坝体内的压实均匀程度有关;
④与垫层料坡面盈亏程度及压实质量有关;
⑤与留有充裕的时间间隔即堆石体沉降时段有关;
⑥与坝体均衡上升有关;
⑦与洒水程度有关;
⑧与蓄水后湿陷程度有关;
⑨与坝基防渗处理效果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