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腐蚀机理及分类

合集下载

常见腐蚀机理汇总

常见腐蚀机理汇总

常见腐蚀机理汇总腐蚀是指金属及其合金与周围环境中的化学性物质相互作用,导致金属表面发生损坏和失去原有性能的过程。

腐蚀是金属材料常见的破坏形式,对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常见的腐蚀机理进行汇总。

1.酸性腐蚀酸性腐蚀是指在酸性介质中,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造成的腐蚀现象。

酸性腐蚀的机理主要是酸性介质中的氢离子与金属表面上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

2.碱性腐蚀碱性腐蚀是指在碱性介质中,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造成的腐蚀现象。

碱性腐蚀的机理主要是碱性介质中的氢氧根离子与金属表面上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

3.氧化腐蚀氧化腐蚀是指在含氧气的环境中,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造成的腐蚀现象。

氧化腐蚀的机理主要是金属表面上的氧与金属表面上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

4.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表面发生的电化学反应造成的腐蚀现象。

电化学腐蚀的机理主要是金属表面上的阳极区域和阴极区域发生电流流动,产生阳极溶解和阴极保护,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

5.微生物腐蚀微生物腐蚀是指在生物多样性环境中,由微生物引起的金属腐蚀。

微生物腐蚀的机理主要是微生物代谢产物对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以及微生物表面对金属表面的附着和菌斑形成导致的腐蚀。

6.废物气体腐蚀废物气体腐蚀是指金属材料与废物气体中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

废物气体中的酸性气体、碱性气体、氧化性气体等会与金属发生反应,引起腐蚀。

7.氯离子腐蚀氯离子腐蚀是指氯离子与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造成的腐蚀现象。

氯离子腐蚀的机理主要是氯离子与金属表面上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

8.压力腐蚀压力腐蚀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到应力的作用下,与周围环境中的化学性物质相互作用,导致金属表面发生的腐蚀现象。

压力腐蚀的机理主要是应力破坏了金属表面的化学传递层,使得金属离子释放速率增加,导致腐蚀加剧。

9.过热腐蚀过热腐蚀是指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的腐蚀现象。

金属腐蚀类型

金属腐蚀类型

金属腐蚀类型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环境中遭受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逐渐失去其原有性能和形状的过程。

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会引起不同类型的金属腐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腐蚀类型,包括普通腐蚀、点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和高温腐蚀。

一、普通腐蚀普通腐蚀是最常见的金属腐蚀类型之一。

当金属与周围环境中的氧气、水或其他腐蚀介质接触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的物质逐渐溶解或被转化为氧化物。

普通腐蚀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取决于腐蚀介质的性质和金属表面的不均匀性。

二、点蚀点蚀是指金属表面出现局部腐蚀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点蚀是由于金属表面的缺陷或局部腐蚀环境引起的。

在点蚀过程中,金属表面的某些区域比其他区域更容易腐蚀,最终形成小孔或凹坑。

点蚀对金属的破坏性很大,容易导致金属的失效。

三、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是金属腐蚀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它是由于金属在受到拉伸或压缩的同时,同时暴露在腐蚀环境中,引起的腐蚀现象。

应力腐蚀往往发生在金属的应力集中区域,如焊接接头、缺口、螺纹等。

应力腐蚀会导致金属的裂纹扩展和断裂,对结构材料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四、腐蚀疲劳腐蚀疲劳是金属腐蚀与疲劳断裂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当金属在受到循环应力的同时,还暴露在腐蚀环境中时,就会发生腐蚀疲劳。

腐蚀疲劳会导致金属的疲劳寿命显著降低,加速金属结构的断裂。

五、高温腐蚀高温腐蚀是指金属在高温环境中遭受的腐蚀现象。

高温腐蚀主要发生在高温气体、液体或固体环境中,例如高温氧化、硫化、氯化等。

高温腐蚀对于炉具、锅炉、热交换器等高温设备的材料选择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腐蚀是各个行业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对设备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了很大影响。

要想有效防止金属腐蚀的发生,需要根据不同的腐蚀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在普通腐蚀中,可以通过涂层、防腐剂、阳极保护等方法来保护金属表面;在点蚀中,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成分、减少局部应力集中等方式来减轻点蚀的发生。

金属腐蚀类型包括普通腐蚀、点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和高温腐蚀。

腐蚀的机理及其控制措施

腐蚀的机理及其控制措施

腐蚀的机理及其控制措施腐蚀是一种难以避免的自然现象,它会导致材料的破损、失效,对工业制造和设备维护带来极大的困扰。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其中包括环境条件、材料成分、加工和使用方法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腐蚀的机理,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来控制它。

1. 腐蚀机理腐蚀是材料在接触化学环境时发生的一系列反应的结果。

在这些反应中,材料的原子或分子被氧化或还原,从而导致其电位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这些反应可以来源于氧化、酸化、盐类反应和生物作用等不同因素。

一种常见的腐蚀形式是金属腐蚀,它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环境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金属的腐蚀反应包括四种反应类型:腐蚀反应、电化学反应、热量反应和生物腐蚀。

腐蚀反应是指金属在非电解质(如酸、碱)中的离子交换反应。

电化学反应通常发生于电解质中,其中金属通过与溶液中的电荷交换来腐蚀。

热反应通常是指金属快速氧化和燃烧等高温现象。

生物腐蚀是指一些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对金属的化学反应。

除此之外,在腐蚀机理的研究中,需要探讨腐蚀的成因,包括干燥腐蚀、隐蔽腐蚀和应力腐蚀等等,因为它们都会成为影响腐蚀的因素。

干燥腐蚀是指材料在干燥的环境中产生氧化物而腐蚀,在一些研究中可以通过控制清洁度来避免。

隐蔽腐蚀是指在材料内部发生的腐蚀过程,难以发现和处理。

应力腐蚀则是指金属在受到外界应力和化学环境共同影响下的腐蚀过程。

2. 腐蚀控制措施腐蚀虽然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多种措施来降低腐蚀的风险和减缓腐蚀速度。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腐蚀控制措施:2.1 材料选择选用合适的耐腐蚀材料是一种很有效的腐蚀控制措施。

例如,在重化工行业中,选用防腐钢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和管道的腐蚀风险,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而在食品加工业中,采用不锈钢、铸铁等材料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2 防腐涂料防腐涂料是一种常见的腐蚀控制方式。

涂料中含有具有防腐性能的化学物质,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金属材料不被化学环境侵蚀。

金属腐蚀机理及抗腐蚀技术

金属腐蚀机理及抗腐蚀技术

金属腐蚀机理及抗腐蚀技术腐蚀是金属材料常见的一种损害方式。

它是指金属表面在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下遭受损害,通常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

虽然一些金属如银、金等比较稳定,但其它金属在常温下或接触不适当条件下很容易发生腐蚀。

如何防止金属腐蚀,是工程界长期以来的难题之一。

一、金属腐蚀的机理金属腐蚀的机理较为复杂,主要有化学反应型和电化学反应型两种。

1.化学反应型金属在遇到某些化学物质时,会和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金属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氧化物。

金属外表形成氧化物层,外行称之为锈,通俗来说就是被腐蚀了。

2.电化学反应型电化学反应型的腐蚀机理主要是由于金属表面的异质腐蚀电池形成了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

阳极表面出现金属离子,发生溶解,而阴极情况下保持了金属的完整性。

其中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差异赋予了形成电位,这种电位会影响金属的腐蚀程度。

电化学反应型的腐蚀过程比较复杂,其腐蚀机理与很多因素都有关,例如温度、PH值、流体速度等。

其中最重要的腐蚀因素是金属质量和表面处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金属质量优良的材料比较不容易腐蚀,而粗糙的金属表面则比光滑的面更易遭受腐蚀。

二、金属抗腐蚀技术腐蚀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的问题,例如化工、轻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的金属结构。

为了能够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金属的抗腐蚀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腐蚀技术。

1.物理防腐物理防腐指的是通过改变物理状态来保护金属不被腐蚀。

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防护膜来防止腐蚀。

这种方法优点是简单并且成本较低,但是该方法的防护效果不够长久。

2.化学防腐化学防腐指使用某些化合物对金属表面进行防护处理,使其生成一层稳定的金属化合物膜,防止腐蚀的发生。

这种方法防护效果相对较好,但是施工成本较高。

3.材料选择在设计使用金属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在使用环境中可能面临的腐蚀因素,并选择适合的金属材料才能有效防护。

例如耐腐蚀性能极高的不锈钢,仪器、航空、医疗器械、食品工业等领域中都大量使用不锈钢。

金属腐蚀机理分析报告

金属腐蚀机理分析报告

金属腐蚀机理分析报告1. 腐蚀现象概述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受到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逐渐失去其原有性能的过程。

腐蚀不仅会降低金属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生产事故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因此,对金属腐蚀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 腐蚀类型分类根据腐蚀介质和作用方式的不同,金属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等多种类型。

其中,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化学介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破坏;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破坏;微生物腐蚀则是由微生物在金属表面形成微电池而引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电化学腐蚀。

3. 腐蚀机理分析3.1 化学腐蚀机理化学腐蚀是金属与周围环境中的氧、水、酸、碱等物质发生反应而导致金属表面失去原有性能的过程。

常见的化学腐蚀方式包括氧化、硝化、硫化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3.2 电化学腐蚀机理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阳极溶解和阴极析出两种相反的电化学反应,从而导致金属表面局部失去保护性氧化皮并逐渐被侵蚀。

阳极溶解过程释放出电子和离子,阴极析出过程则吸收外部电子和离子,形成闭合的电路。

3.3 微生物腐蚀机理微生物在金属表面形成微生物菌斑,并通过代谢产物对金属表面进行酸碱调节,从而形成微电池系统。

在微生物菌斑处,金属表面会发生局部阳极溶解和阴极析出反应,导致金属局部失去保护性氧化皮并加速侵蚀。

4. 腐蚀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金属腐蚀机理,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常见的防护方法包括表面涂覆保护、阳极保护、缓冲液保护、合金设计和杂质控制等。

通过合理选择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延缓金属材料的老化速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5. 结语综上所述,金属腐蚀是一个复杂而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通过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金属腐蚀机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金属材料的老化过程,确保设备和结构的安全稳定运行。

金属腐蚀的机理及其控制技术

金属腐蚀的机理及其控制技术

金属腐蚀的机理及其控制技术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其周围环境作用产生的一种物理或化学反应,使金属发生腐蚀和破坏的现象。

金属腐蚀是工业、生活生产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控制金属腐蚀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金属腐蚀的机理、类型和其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金属腐蚀的机理金属腐蚀的机理是指金属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电化学反应,导致金属原子丢失、离开金属内部,最终导致金属的腐蚀及破坏。

在自然环境中,金属腐蚀通常是由于金属与外界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而导致的。

具体而言,金属腐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干腐蚀干腐蚀是指金属在氧气和水分离的条件下腐蚀。

例如,铝的表面会自然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覆盖层,保护铝不被腐蚀。

2. 溶液腐蚀溶液腐蚀是指金属在水溶液或其他溶剂中腐蚀。

例如,铜为了提高其导电性通常利用盐酸进行处理,让铜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氯化物覆盖层。

3.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被其周围的化学物质和微观环境引起的化学和电化学反应而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腐蚀中一种主要的类型,它包括了放电腐蚀、脱金属腐蚀和形成电池腐蚀等等。

4. 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是指金属在外力(包括内部应力)的作用下,在腐蚀介质中发生的各种腐蚀现象。

比如,由于金属材料受到作用的应力、拉伸等就会导致金属表面形成裂纹,这样会导致金属的腐蚀。

二、金属腐蚀的控制技术为了控制金属腐蚀产生的损害,通常可以采用下列的方法:1. 涂层防护涂层防护是通过表面涂覆一种具有防护性的金属材料,防止金属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腐蚀损坏。

比如,我们平时买车的时候,可以在车的表面涂上一层具有抗腐蚀性能的防腐漆,这样就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2. 金属镀层金属镀层是将一层具有防护性能的金属物质贴附在需要防护的金属表面,防止金属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腐蚀和破坏。

例如,白银是一种优良的防腐金属,可以用来对其它金属表面进行镀银,也可以使用镍、铬等金属对金属表面进行镀层。

金属腐蚀原理简介

金属腐蚀原理简介

2.设计选材时,采用某些耐缝隙腐蚀的材料,可以延长设备寿命。例如采用高钼铬镍不
锈钢、哈氏合金等,但由于价格昂贵,未能广泛使用。
电偶腐蚀
异种金属彼此接触或通过其它导体连通,处于同一个介质中,会造成接触部位的局部腐蚀。其中电位较 低的金属溶解速度增大,电位较高的金属溶解速度反而减小,这种腐蚀称为电偶腐蚀,或称接触腐蚀、 双金属腐蚀,异金属腐蚀 。 机理:混合电位理论。 在彼此偶接以后,电位比较低的M2成为阳极,电位比较高的M1为阴极,并有电偶电流从M1流向M2,因 而M2发生阳极极化,M1发生阴极极化。当极化达到稳定时,总阴极极化曲线与总阳极极化曲线的交点 所对应的电位Ec即为偶对的混合电位,对应的腐蚀电流ic即为电偶电流。 此时M2的腐蚀电流从icorr2增加到i’corr2,说明比其单独存在时腐蚀速度增加了,而M1则相反,它的腐蚀 电流从icorr1降到i’corr1,说明偶合后比单独存在时腐蚀速度下降了。 电偶腐蚀电池中,阳极体金属腐蚀速度增加的效应,称为接触腐蚀效应,而阴极体金属腐蚀速度减小的 效应,称为阴极保护效应。两种效应同时存在,互为因果。
小结
金属电化学腐蚀机理可帮助进行极化实验结果的分析,利用各种极化产生的根本原 因来改善材料的性质,在阅读文献时可以从更深层次来分析电化学分析数据产生的 原因,从而针对该材料的性质来进行相应的材料改进。 从一具体的材料成分上来计算分析该腐蚀现象所出现的内在原因。 从理论上对腐蚀情况作出解释。
极化: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电动势偏离了平衡电位。故又分阴极极化和阳极极化。
极化电流:对腐蚀系统通入的外加电流。 腐蚀速度:用阳极电流密度表示,阳极腐蚀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过电位:描述电极电位偏离的程度,即极化程度。极化程度越高,腐蚀速度速度越小。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时所需要的能量。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技术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技术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技术金属在环境中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腐蚀的影响,导致其性能和寿命的损失。

因此,研究金属腐蚀的原因和探索保护技术,对于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金属的腐蚀机理以及常用的腐蚀保护技术。

一、金属腐蚀的机理金属的腐蚀主要是指金属与周围环境发生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金属腐蚀形式包括电化学腐蚀、物理腐蚀和化学腐蚀。

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的化学反应。

金属在电解质中形成了无数的阳极和阴极,并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金属离子;而在阴极则发生还原反应。

金属的电位差越大,它的腐蚀越容易发生。

2. 物理腐蚀物理腐蚀主要是指金属表面受到物理因素的破坏,例如磨擦、疲劳、冲蚀等。

这种腐蚀形式没有电化学反应的参与,但会导致金属表面的破损和脱落。

3.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一些酸、碱、盐等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这种腐蚀形式通常与金属表面发生的氧化反应有关,例如金属的锈蚀和氢腐蚀等。

二、金属腐蚀的保护技术为了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减少腐蚀带来的损失,人们开发了许多金属腐蚀的保护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腐蚀保护技术。

1. 表面涂覆技术表面涂覆技术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隔金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从而起到防腐和抗腐蚀的作用。

常用的表面涂覆技术包括喷涂、电镀、热浸镀等。

2. 防护涂层技术防护涂层技术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阻隔和吸附能力的涂层,来保护金属免受腐蚀的影响。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金属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使金属表面得到更好的保护。

3. 金属合金技术金属合金技术是通过将金属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进行合金化处理,改变金属的结构和性能,从而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常见的金属合金技术包括不同金属的合金化、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物的合金化等。

4. 电化学保护技术电化学保护技术是通过改变金属的电位和电流分布,降低金属腐蚀的速率。

常见的电化学保护技术包括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

腐蚀与腐蚀机理

腐蚀与腐蚀机理

一、腐蚀与腐蚀机理:1、金属腐蚀原因·钢铁、铝、镁、锌、等金属材料都有倾向恢复至其原始化合物(矿石)状态。

将矿石冶炼成钢需要大量的能量。

此能量潜存于钢铁中,它们随时随地可恢复至原始自然的化合态而释放出能量,是化学热力学上自发的过程,即腐蚀现象。

2、环境因素对金属腐蚀的影响·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水分;氧气;化学电解质;导电通路。

·其它因素:温度:温度低,腐蚀速率下降;温度高,腐蚀速率升高。

二、涂料防护作用:1、屏蔽作用:使基体和环境隔离,阻挡水、氧离子透过涂层到达金属表面。

根据电化学腐蚀原理,涂层下金属发生腐蚀必须有氧离子存在,涂层能够阻挡水、氧和离子透过涂层到达金属表面,屏蔽效果决定于涂层的抗渗透性。

2、缓蚀作用:涂层含有化学防锈颜料,当有水存在时,从颜料中解离出缓蚀离子,通过各种机理使腐蚀电池的一个或两个电极极化,抑制腐蚀进行。

缓蚀作用能弥补屏蔽作用的不足,而屏蔽作用又能防止缓蚀离子流失,使缓蚀效果稳定持久。

3、阴极报护作用:涂层中加入对基体金属能成为牺牲阳极的金属粉,其量又足以使金属粉之间和金属粉与基体金属之间达到电接触程度,使基体金属免受腐蚀。

三、防腐蚀涂层漆膜介绍:·防腐蚀涂层漆膜的组成1.钢材表面(喷砂面)2.预涂底漆3.底漆4.中涂漆5.面漆·底漆1.对底材(如钢、铝等金属表面)有良好的附着力2.具有耐碱性,例如氯化橡胶、环氧树脂等3.底漆基料具有屏蔽性,阻挡水、氧、离子的通过4.底漆中含有较多的颜料、填料5.底漆对物面有良好的湿润性,对于焊缝、锈痕等部位透入较深6.一般底漆漆膜厚度不高,太厚会引起收缩应力,损伤附着力。

·中涂与底漆和面漆附着良好,漆膜之间的附着并非主要是靠极性基团的吸力,而是靠中间层所含溶剂将底漆溶胀,使两层界面的高分子链缠接紧密。

增加整个涂层的厚度,提高屏蔽性能。

·面漆1.遮蔽日光紫外线的破坏2.美观装饰(如轿车漆),号志(如化工产的不同管道颜色)3.最后一道不含颜料的面漆,可以获得致密的屏蔽膜。

金属腐蚀分类

金属腐蚀分类

金属腐蚀分类一、引言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材料与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导致金属表面发生氧化、脱落等现象的过程。

金属腐蚀对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金属腐蚀进行分类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金属腐蚀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金属腐蚀的机理和防治方法。

二、分类根据金属腐蚀的不同特点和机理,可以将金属腐蚀分为以下几类: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腐蚀现象。

它是由于金属表面与电解质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

电化学腐蚀的机理主要包括阳极溶解、阴极反应和电荷传输过程。

2.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非电解质溶液或气体发生的腐蚀现象。

化学腐蚀的机理主要是金属表面与溶液中的酸、碱、盐等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发生溶解、氧化等变化。

3. 电化学-化学腐蚀电化学-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同时存在电化学和化学腐蚀因素的条件下发生的腐蚀现象。

这种腐蚀通常会比单一的电化学腐蚀或化学腐蚀更为严重,因为两种腐蚀作用相互促进。

4. 间隙腐蚀间隙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固体物质之间的间隙中发生的腐蚀现象。

间隙腐蚀的机理主要是间隙中的溶液或气体对金属的腐蚀作用,由于间隙中的流体往往难以排出,腐蚀物质会在间隙内积聚,导致腐蚀速度加快。

5. 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是指金属在同时受到应力和腐蚀因素影响下发生的腐蚀现象。

应力腐蚀的机理主要是应力作用下金属表面的被动膜被破坏,从而导致金属表面发生腐蚀。

6. 空穴腐蚀空穴腐蚀是指金属表面存在的微小孔洞处发生的腐蚀现象。

这种腐蚀通常会出现在金属表面被局部腐蚀的区域,导致孔洞不断扩大,最终形成凹坑。

7. 磨擦腐蚀磨擦腐蚀是指金属在磨擦条件下发生的腐蚀现象。

磨擦会破坏金属表面的保护膜,使金属暴露在腐蚀介质中,从而导致腐蚀的发生。

三、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金属腐蚀,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 电化学腐蚀的防治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改变电解质溶液的组成、使用阴极保护等方法。

金属腐蚀机理及分类

金属腐蚀机理及分类

1.1 金属的腐蚀机理1.1.1 金属腐蚀的定义金属及其制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在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破坏变质,改变了原有的化学、物理、机械等特性,称为金属腐蚀。

根据金属腐蚀过程,可以把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

1.1.2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金属与环境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损伤。

特点:○1在腐蚀过程中没有电流产生,○2腐蚀产物直接产生并覆盖在发生腐蚀的地方。

○3化学腐蚀往往在高湿的气体介质中发生。

钢铁在高温气体环境中很容易被腐蚀,如果同时有盐类或含硫物质存在,则会加速高温氧化,这称为热腐蚀。

1.1.3 电化学腐蚀航空器上所发生的腐蚀大多数属于电化学腐蚀。

一、原电池凡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作原电池。

电化学腐蚀的最显著的特征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有自由电子流动,产生电流。

二、电化学腐蚀与腐蚀电池电化学腐蚀就是在金属上产生若干原电池(实际上是短路原电池,即称腐蚀电池),金属成为阳极,遭到溶解而发生腐蚀。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1、两种金属(或两个区域)之间存在电位差;2、两种金属之间有导电通路;3、有腐蚀环境或腐蚀溶液。

铝合金的电化学腐蚀:含有铜的铝合金构件处在潮湿的大气中,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电解质溶液薄膜。

这就构成了腐蚀电池。

该腐蚀电池的阳极为电位较低的基体铝(-1.66V),阴极为电位较高的添加元素铜(+0.337V)。

电子由铝流向铜,铝遭到溶解。

根据组成腐蚀电池的大小,可以把腐蚀电池分为宏电池及微电池两类。

造成金属表面电位不同,形成微电池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1)金属表面化学组成不均,夹杂有杂质。

(2)金属表面组织不均。

(3)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膜不均匀。

(4)金属表面物理状态不均匀。

金属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受到拉、压、剪切作用,或由于热处理不均匀,造成不同部位表面的内应力和变形不同。

通常,变形大,内应力高的地方为阳极,易受到腐蚀。

常见金属及其合金的电位:一、Mg及其合金,铝合金5052、5056、5036、6061、6063、5356二、Zn、Cd、除以上6种以外的铝合金三、除不锈钢之外的碳钢、合金钢、Fe、Pb、Sn四、Cu、Cr、Ni、Ag、Au、Pt、Ti、钴、铑、不锈钢同一组中,电位基本一致,基本不发生电化学腐蚀;不同组中,第一组电位最低,为阳极,被腐蚀。

金属腐蚀的化学反应机理剖析

金属腐蚀的化学反应机理剖析

金属腐蚀的化学反应机理剖析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条件下与其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导致金属表面失去其原有特性和功能的过程。

金属腐蚀一直是工程领域中的重要问题,理解其化学反应机理对于制定有效的防腐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电化学角度,分析金属腐蚀的主要化学反应机理。

1. 电池反应理论金属腐蚀是一种电化学过程,在金属与环境中存在差电位的情况下,通过电池反应导致金属腐蚀。

电池反应是指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主要包括阳极反应(金属氧化)和阴极反应(还原)两个过程。

阳极反应产生的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中,而阴极上的还原反应则使充当电子供给剂,消耗电子。

2. 腐蚀类型根据腐蚀介质、金属及腐蚀表面的形貌,金属腐蚀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常见的有晶间腐蚀、均匀腐蚀、点蚀腐蚀和应力腐蚀等。

不同类型的腐蚀机理也存在差异。

3. 酸性腐蚀酸性腐蚀是金属腐蚀的一种常见形式。

在酸性介质中,金属表面的氧化反应是由溶液中的酸提供的H+离子催化的。

例如,铁的腐蚀反应可以描述为:Fe(s)+ 2H+(aq)→ Fe2+(aq)+ H2(g)4. 碱性腐蚀碱性腐蚀是金属在碱性介质中的腐蚀过程,其机理与酸性腐蚀类似,但反应类型略有不同。

以铝为例,其腐蚀反应可以描述为:2Al(s)+ 2H2O(l)+ 6OH-(aq)→ 2Al(OH)4-(aq)+ 3H2(g)5. 氧化性腐蚀氧化性腐蚀是金属与氧气(如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腐蚀反应。

铜的氧化反应可以表示为:2Cu(s)+ O2(g)→ 2CuO(s)6. 缓蚀剂为了控制和减轻金属腐蚀的发生,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一些化学物质作为缓蚀剂。

缓蚀剂的作用是通过改变金属与腐蚀介质之间的化学反应,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

常见的缓蚀剂包括有机物、阳离子聚合物和无机盐等。

7. 预防金属腐蚀的措施在实际应用中,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金属腐蚀的发生。

例如,涂层技术可以通过增加金属表面的屏障层来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接触;阳极保护技术可以通过使金属成为一个更加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的阳极,从而减少阳极反应速率,保护金属不受腐蚀等。

金属材料的局部电化学腐蚀行为与机理

金属材料的局部电化学腐蚀行为与机理

金属材料的局部电化学腐蚀行为与机理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腐蚀现象,严重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局部电化学腐蚀是一种常见腐蚀形式,本文将介绍局部电化学腐蚀的行为和机理。

一、局部电化学腐蚀的概念局部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表面的一部分区域在电化学环境下发生腐蚀,而其他部分没有腐蚀的现象。

比如,在海洋环境下,常常会看到铁锈(Fe2O3)形成的斑点,这就是产生了局部电化学腐蚀的结果。

二、局部电化学腐蚀的分类局部电化学腐蚀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有晶间腐蚀、点蚀腐蚀、脱合腐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等。

1. 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指材料中的晶界处发生腐蚀。

由于晶界处多数情况下比晶体体积更小,容易形成电池,所以晶界处比晶体更容易腐蚀。

同时,晶界也比晶体原子间距小,质点扩散性差,这也是晶间腐蚀的一种原因。

2. 点蚀腐蚀点蚀腐蚀是指表面出现点状或突起的小孔,并向深部腐蚀穿孔,哑端和贯通腐蚀的现象。

这种腐蚀一般伴随着局部缺陷(如夹杂、气孔、尺寸不一致等)。

3. 脱合腐蚀脱合腐蚀是指在轴向载荷下,材料绕一个锥形区域削薄的现象。

由于锥形区域外围的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所以这部分会继续承受载荷,因此加剧了局部腐蚀。

4. 缝隙腐蚀缝隙腐蚀是指在缝隙区域内,在电化学环境中发生的腐蚀。

这种腐蚀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纳为晶间腐蚀的一种,但其特征在于腐蚀介质可从相邻区域浸入缝隙,并在其中积累更高的氯化物或酸度,从而引发腐蚀。

5. 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是指在受到拉伸或压缩等应力作用下,在特定的化学环境中,材料表面的一部分区域发生腐蚀的现象。

这种腐蚀是材料在受到应力时的一种失稳状态的表现。

三、局部电化学腐蚀的机理局部电化学腐蚀的机理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两个阶段:发生腐蚀的弱点的形成和腐蚀反应的发生。

1. 弱点的形成很多材料的表面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常常存在着各种缺陷,还可能受到一定的机械强度影响,局部腐蚀的发生往往需要同时满足腐蚀介质、电位、阳极材料本身和环境条件等一系列的条件。

金属腐蚀的分类

金属腐蚀的分类

金属腐蚀的分类:按照反应的特性,金属腐蚀可分为1,化学腐蚀2,生物腐蚀3,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是指氧化剂和金属表面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的腐蚀。

生物腐蚀是指由各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引起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指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最普遍和最严重的腐蚀,因此研究电化学腐蚀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化学腐蚀的机理:金属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通过电极反应产生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其反应过程称为阳极反应过程,反应产物是进入介质中的金属离子或覆盖在金属表面上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难溶盐);介质中的物质从金属表面获得电子而被还原,其反应过程称为阴极反应过程。

在阴极反应过程中,获得电子而被还原的物质习惯上称为去极化剂。

在均匀腐蚀时,金属表面上各处进行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的概率没有显着差别,进行两种反应的表面位置不断地随机变动。

如果金属表面有某些区域主要进行阳极反应,其余表面区域主要进行阴极反应,则称前者为阳极区,后者为阴极区,阳极区和阴极区组成了腐蚀电池。

直接造成金属材料破坏的是阳极反应,故常采用外接电源或用导线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块电极电位较低的金属相联接,以使腐蚀发生在电位较低的金属上。

当金属被放置在水溶液中或潮湿的大气中,金属表面会形成一种微电池,也称腐蚀电池(其习惯上称阴、,不叫正、负极)。

阳极上发生,使阳极发生溶解,上发生,一般只起传递电子的作用。

腐蚀电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金属表面吸附了空气中的水分,形成一层水膜,因而使空气中CO2,SO2,NO2等溶解在这层水膜中,形成,而浸泡在这层溶液中的金属又总是不纯的,如工业用的,实际上是合金,即除铁之外,还含有、(Fe3C)以及其它金属和杂质,它们大多数没有铁活泼。

这样形成的腐蚀电池的阳极为铁,而阴极为杂质,又由于铁与杂质紧密接触,使得腐蚀不断进行。

(1)(钢铁表面吸附水膜酸性较强时)阳极(Fe):Fe=Fe2++2e-Fe2++2H2O=Fe(OH)2+2H+阴极(杂质):2H++2e-=H2电池反应:Fe+2H2O=Fe(OH)2+H2↑由于有放出,所以称之为析氢腐蚀。

金属腐蚀机理研究

金属腐蚀机理研究

金属腐蚀机理研究金属腐蚀机理研究引言: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线接触环境中,由于其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导致的逐渐损坏的过程。

金属腐蚀不仅对工业设备和结构的使用寿命有严重的影响,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深入研究金属腐蚀机理对于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改进腐蚀防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属腐蚀类型根据金属在腐蚀过程中是否与氧气接触,金属腐蚀可以分为两大类:干腐蚀和湿腐蚀。

1. 干腐蚀干腐蚀是指当金属与干燥的大气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时引起的腐蚀。

常见的干腐蚀类型包括氧化、硫化、硝化、氟化、氯化等。

例如,铁在大气中与氧气反应形成锈层即为干腐蚀。

2. 湿腐蚀湿腐蚀是指金属与水或湿气中的相互作用时引起的腐蚀。

湿腐蚀以金属腐蚀液的形式存在,是金属表面电化学反应的结果。

常见的湿腐蚀类型包括腐蚀性介质腐蚀、应力腐蚀裂纹、焊接腐蚀等。

二、金属腐蚀机理金属腐蚀机理是指金属在腐蚀过程中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过程。

理解金属腐蚀机理对于制定防腐蚀措施和改善材料的抗腐蚀性能非常重要。

金属腐蚀机理主要包括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两种类型。

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一种从纳米尺度至宏观尺度的金属腐蚀过程,其中电子和离子参与了触电传递过程。

在电化学腐蚀中,金属表面一般存在阳极和阴极两种区域。

阳极区域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区域发生还原反应。

通过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子传导和电解质中的离子迁移来完成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腐蚀的速率受到溶液中的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以及金属的性质(如晶体结构、化学成分、表面状态等)的影响。

2.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条件下与某些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腐蚀。

与电化学腐蚀不同,化学腐蚀过程中不需要电子和离子传递。

常见的化学腐蚀类型包括酸性腐蚀、碱性腐蚀、氧化剂腐蚀等。

化学腐蚀的发生往往与金属和腐蚀介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有关。

三、金属腐蚀机理研究的方法为了深入研究金属腐蚀机理,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按腐蚀机理分类

按腐蚀机理分类

按腐蚀机理分类
腐蚀可以按照不同的机理进行分类。

根据腐蚀发生的原因和方式,可以将腐蚀分为以下几类:
1. 电化学腐蚀:也称为湿腐蚀,是最常见的腐蚀形式之一。

这种腐蚀是由于金属与周围环境中的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形成电池,导致金属表面的离子迁移和金属原子的溶解。

常见的电化学腐蚀包括酸性腐蚀、碱性腐蚀、水腐蚀等。

2. 高温腐蚀:在高温环境下,金属与氧、硫、氢等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物、硫化物、氢化物等物质,导致金属表面的物质损失。

高温腐蚀主要发生在炉窑、锅炉、汽轮机等设备中。

3. 微生物腐蚀:也称为生物腐蚀,是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对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腐蚀。

微生物腐蚀通常发生在湿润的环境中,如土壤、水体等。

微生物腐蚀可以产生酸性物质、氧化物、硫化物等,进而使金属表面发生腐蚀。

4. 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开裂是由于金属在受到应力作用下与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引起的。

应力腐蚀开裂与应力和环境条件有关,常见于金属材料在高强度应力状态下的工作环境中。

5. 气体腐蚀:金属与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腐蚀称为气体腐蚀。

常见的气体腐蚀有氧化腐蚀、氯化腐蚀等。

气体腐蚀通常发生在高温高压、湿润的环境中。

这些分类方法根据腐蚀发生的机理不同而有所区分,每种腐蚀形式都有其特定的防护方法和控制措施。

金属常见的几种腐蚀简介

金属常见的几种腐蚀简介

金属常见的几种腐蚀简介一、垢下腐蚀1、定义垢下腐蚀under-deposit corrosion:金属表面沉积物产生的腐蚀2、腐蚀机理一种特殊的局部腐蚀形态,其机理是由于受设备几何形状和腐蚀产物、沉积物的影响,使得介质在金属表面的流动和电介质的扩散受到限制,造成被阻塞的的空腔内介质化学成分与整体介质有很大差别,空腔内介质pH值发生较大变化,形成阻塞电池腐蚀(Occude cell corrosion),尖端的电极电位下降,造成电池腐蚀。

按其腐蚀原理可分为酸性腐蚀和碱性腐蚀两种,通常循环冷却系统的垢下腐蚀为酸性腐蚀。

结垢是指在冷却水中所含成垢组分在水侧金属表面的结垢过程,污垢是包括水垢在内的固形物的集合体。

常见的污垢物有:泥渣及粉尘砂粒,腐蚀产物,天然有机物群生物群体,一般有碎屑、氧化铝、磷酸铝、磷酸铁和污垢的沉积,冷却塔的污垢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来自补充水的污垢。

②来自空气污垢。

③来自系统本身的污垢。

微生物是一些细小多为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微生物的种类有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微生物在冷却水系统中大量繁殖,会使冷却水颜色变黑,发生恶臭。

破坏环境,同时会形成大量粘泥使冷却塔的冷却效率降低,使效率迅速降低的水头损失增加,沉积在金属表面的菌类,会引起严重的垢下腐蚀所有这些总是导致冷却水系统不能长期安全运转影响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微生物危害与水垢腐蚀对冷却水的危害是一样的重要三者比较起来控制微生物的危害应是首要的。

冷却水的微生物有以下种类:有真菌、硫酸菌、还原菌、自养菌、异样菌、硫细菌、铁细菌、硝化菌、藻类,藻类是低级的绿色植物,没有要茎叶的分化固然又叫原植体植物,藻类与菌类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色素体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营养物质是光合自养型生物,在循环冷却水系统,常出现的有蓝绿藻、绿藻、硅藻三大类,在循环冷却水池,冷却塔受光照的部分生长繁殖枯死的藻类进入循环冷却系统成为沉积物的一种成份,金属的垢下腐蚀是由于其本身电化学腐蚀存在自催化作用,酸腐蚀是氢的去极化作用(2H++2e→H2),腐蚀产物主要是可溶性盐,这些盐类的水解使介质的酸性进一步增强,加速了金属的腐蚀。

金属腐蚀机理研究

金属腐蚀机理研究

金属腐蚀机理研究金属腐蚀是指金属表面逐渐被氧化或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物质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其失去良好的功能。

腐蚀的原因通常有很多,可以是化学的、电化学的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金属腐蚀的机理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金属腐蚀的机理研究。

1. 基本概念金属腐蚀是指金属物质在特定环境下发生化学反应而损失性能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金属表面会逐渐被氧化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导致其表面出现锈蚀、褪色等现象,最终导致金属失去功能。

金属腐蚀的速度往往受到温度、湿度、环境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2. 腐蚀类型金属腐蚀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化学腐蚀:金属在特定酸碱环境下被氧化或还原,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其表面发生化学变化。

(2)电化学腐蚀:金属与其他导体在电解质中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电化学腐蚀,环境的酸度、温度、电场等因素均会影响电化学腐蚀的速率。

(3)材料腐蚀:同时存在两种或多种金属时,在特定环境下金属间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其受到腐蚀的影响。

3. 腐蚀机理金属腐蚀的机理往往由多种因素构成,包括化学、电化学、力学、环境和材料等因素。

在化学作用下,金属表面上的化学物质与氧气和水反应,使金属表面氧化或还原。

在电化学腐蚀下,金属表面上的物质在电解质中形成电化学反应。

而在环境方面,金属表面上积聚的含物会在特定环境下促进腐蚀的发生,比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潮湿空气中的水汽。

4. 腐蚀措施针对腐蚀还有一些措施可以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物理防护:通过保护层(如漆面、油漆或化合物)等物理层保护金属表面,防止氧化或腐蚀的发生。

(2)化学防护:通过溶液中的化学溶剂或添加物来控制环境下金属表面的腐蚀并保护其表面。

(3)电化学防护:通过提供不同电位的电极,控制金属表面的反应,防止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4)材料防护:通过使用具有抗腐蚀性质的材料来制成金属部件,并将其应用于环境中,以防止腐蚀的发生。

5. 结论金属腐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机理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化学、电化学、材料学等。

金属腐蚀机理

金属腐蚀机理
钢铁在接近中性的潮湿的空气中腐蚀属于吸氧腐蚀,其电极反应如下: 这是因为在金属表面缺陷处易漏出机体金属,使其呈活化状态,而钝化膜处仍为钝态,这样就形成了活性—钝性腐蚀电池,由于阳极 面积比阴极面积小得多,阳极电流密度很大,所以腐蚀往深处发展,金属表面很快就被腐蚀成小孔,这种现象被称为点蚀. 钢铁在接近中性的潮湿的空气中腐蚀属于吸氧腐蚀,其电极反应如下: 钢铁在接近中性的潮湿的空气中腐蚀属于吸氧腐蚀,其电极反应如下: 金属的锈蚀是最常见的腐蚀形态. 定义:各类金属结构一般在大气干湿交替或浸水条件下工作,金属与水或电解质溶液接触,极易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受到的破坏。 点蚀经常发生在表面有钝化膜或保护膜的金属上,由于金属材料中存在缺陷、杂质和溶质等的不均一性,当介质中含有某些活性阴离 子(如Cl-)时,这些活性阴离子首先被吸附在金属表面某些点上,从而使金属表面钝化膜发生破坏。 点蚀有大有小,一般情况下,点蚀的深度要比其直径大的多。
子(如Cl-)时,这些活性阴离子首先被吸附在金属表面某些点上,从而使金属表面钝化膜发生破坏。
点蚀有大有小,一般情况下,点蚀的深度要比其直径大的多。
金属的锈蚀是最常见的腐蚀形态.
金属的锈蚀是最常见的腐蚀形态.
这会显著降低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破坏金属构件的几何形状,增加零件间的磨损,恶化电学和光学等物理性能,缩短
Fe2O3(铁红即肉眼可见的红锈)
这是因为在金属表面缺陷处易漏出机体金属,使其呈活化状态,而钝化膜处仍为钝态,这样就形成了活性—钝性腐蚀电池,由于阳极
面积比阴极面积小得多,阳极电流密度很大,所以腐蚀往深处发展,金属表面很快就被腐蚀成小孔,这种现象被称为点蚀.
QB/T 3832-1999
金属的锈蚀是最常见的腐蚀形态.
金属腐蚀机理 金属腐蚀机理简介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金属的腐蚀机理
1.1.1 金属腐蚀的定义
金属及其制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在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破坏变质,改变了原有的化学、物理、机械等特性,称为金属腐蚀。

根据金属腐蚀过程,可以把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

1.1.2 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是金属与环境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损伤。

特点:○1在腐蚀过程中没有电流产生,○2腐蚀产物直接产生并覆盖在发生腐蚀的地方。

○3化学腐蚀往往在高湿的气体介质中发生。

钢铁在高温气体环境中很容易被腐蚀,如果同时有盐类或含硫物质存在,则会加速高温氧化,这称为热腐蚀。

1.1.3 电化学腐蚀
航空器上所发生的腐蚀大多数属于电化学腐蚀。

一、原电池
凡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作原电池。

电化学腐蚀的最显著的特征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有自由电子流动,产生电流。

二、电化学腐蚀与腐蚀电池
电化学腐蚀就是在金属上产生若干原电池(实际上是短路原电池,即称腐蚀电池),金属成为阳极,遭到溶解而发生腐蚀。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1、两种金属(或两个区域)之间存在电位差;2、两种金属之间有导电通路;3、有腐蚀环境或腐蚀溶液。

铝合金的电化学腐蚀:
含有铜的铝合金构件处在潮湿的大气中,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电解质溶液薄膜。

这就构成了腐蚀电池。

该腐蚀电池的阳极为电位较低的基体铝(-1.66V),阴极为电位较高的添加元素铜(+0.337V)。

电子由铝流向铜,铝遭到溶解。

根据组成腐蚀电池的大小,可以把腐蚀电池分为宏电池及微电池两类。

造成金属表面电位不同,形成微电池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
(1)金属表面化学组成不均,夹杂有杂质。

(2)金属表面组织不均。

(3)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膜不均匀。

(4)金属表面物理状态不均匀。

金属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受到拉、压、剪切作用,或由于热处理不均匀,造成不同部位表面的内应力和变形不同。

通常,变形大,内应力高的地方为阳极,易受到腐蚀。

常见金属及其合金的电位:
一、Mg及其合金,铝合金5052、5056、5036、6061、6063、5356
二、Zn、Cd、除以上6种以外的铝合金
三、除不锈钢之外的碳钢、合金钢、Fe、Pb、Sn
四、Cu、Cr、Ni、Ag、Au、Pt、Ti、钴、铑、不锈钢
同一组中,电位基本一致,基本不发生电化学腐蚀;不同组中,第一组电位最低,为阳极,被腐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