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意义》说课稿_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意义》说课稿_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意义》说课稿_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6、二、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引导学生用画圆圈图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看: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难点:在理解倍的意义基础上,掌握求一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练习本二、说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奇花岛探迷,先复习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推进学习自动生成知识: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切入举偶,谈话导入二、对话平台温故知新原来老爷爷在给他做介绍呢:我今年种了牡丹花和兰花(随机操作课件:牡丹花为1个2,)谁能来说说兰花是(4)个(2)。

《倍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倍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No matter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 please don't give up lightly, because there is never a kind of persistence that can be disappointed.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倍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倍的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首先说教材,《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是《7的乘法口诀》中的例2、例3。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乘法的初步认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和分两行摆点子的情境图。

首先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正方形的情景,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构“思维模式”。

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

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

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溶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建立。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制定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通用7篇)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通用7篇)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小学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通用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一、引言认识倍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理解和掌握倍数的概念以及运用,是构建数学思维的重要基础。

因此,倍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二、相关概念在讲述倍数的认识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一些相关的概念:1. 因数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我们就称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如4是8的因数,因为8 ÷ 4 = 2。

2. 倍数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我们就称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如8是4的倍数,因为8 ÷ 4 = 2。

三、什么是倍数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什么是倍数。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一般将自然数2,3,4,……称为“正整数”,而我们知道正整数分两类:偶数和奇数。

其中,偶数是2的倍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

比如,4,6,8,10,12……都是2的倍数,而1、3、5等都不是。

再比如,3,6,9,12,15……都是3的倍数,而2、4、5等都不是。

四、倍数的性质倍数有以下性质:1.0是任何整数的倍数,因为0 × 任何数 = 0。

2.任何一个整数是其本身的倍数,如8就是8的倍数,13就是13的倍数。

3.一个数如果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的倍数也是那个数的倍数。

例如,如果8是4的倍数,那么16,24,32等都是4的倍数。

4.两个数的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倍数中公共的数。

例如,6和8的公倍数为24,因为24既是6的倍数,也是8的倍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例如,6和8的最小公倍数为24。

五、应用举例了解了倍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后,我们可以来看看一些实际应用举例:1. 阳阳用尺子量了一下还差1厘米就1.2米了,那么他的长条的长度是多少米?解析:因为还差1厘米就能组成1.2米,说明1.2米是这个长度的倍数。

而1.2米是120厘米,所以这个长度是120厘米加1厘米,即121厘米,也就是1.21米。

2. 军棋分NULL室,每室NULL0人,请问全部分完用的人数是几的倍数?解析:因为每室40人,所以每40人一个单位,用完后的人数会成为40的倍数,所以答案是40。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课是二年级数学中的《倍的认识》。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简单的倍数计算,并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倍数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倍数的概念o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倍数,以及倍数的意义。

o通过实例让学生们明确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2.倍数的计算o教授学生们如何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o通过练习,让学生们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

3.倍数的应用o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o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解题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5分钟)o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激发学生们对新课的兴趣。

o通过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倍数吗?”引导学生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2.倍数的概念(15分钟)o通过举例和图示,引导学生们认识倍数的概念。

o教授学生们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3.倍数的计算(15分钟)o通过具体的计算例子,让学生们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

o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分享,帮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倍数的计算。

4.倍数的应用(20分钟)o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o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解题方法。

5.课堂小结(5分钟)o总结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们回顾并巩固所学知识。

o提问:“你们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请举例说明。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6.作业布置(5分钟)作业布置分为两个部分:•阅读数学课本相关章节,进一步巩固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可以用倍数概念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它,下节课全班分享。

7.教后反思(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反应,总结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您如今正在阅读的«倍的看法»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倍的看法»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剖析:〝倍的看法〞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冤家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依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先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树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绪,为处置效果构建〝思想形式〞。

3、教学目的:〔1〕阅历〝倍〞的概念的初步构成进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沛感知的基础上树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绪。

〔3〕培育先生操作、观察、推理才干及擅长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气和对数学的学习兴味。

4、教学重点:阅历〝倍〞的概念初步构成进程,树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树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绪。

5、教具、学具预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依据以上剖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示说话、实物操作、协作交流等教学手腕,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谐和民主的学习气氛,自觉自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沛发扬先生的主体位置,让他们经过入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络,初步树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详细意义。

三、说学法:1、经过操作活动,让先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索和协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先生用繁复的言语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索进程。

四、说教学进程:本课教学进程充沛依托教材的编排思绪,开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停止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拟笼统,先生不容易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窗,6名男同窗下台,诱导启示,并说明:男同窗是女同窗的2倍。

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看法〞。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一、前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计算数量的情况,而对数量进行倍数的认识,是儿童数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篇说课将针对“倍数”的概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在认知上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找规律,使用乘法进行倍数计算的方法;•能够将已知的倍数关系,用数学符号进行表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倍数运算的过程简便、便捷,从而提升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倍数”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倍数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进行倍数关系的表示。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寻找数字之间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创设情境,讲述一位农夫要将自己的10头牛全部卖掉,问学生他卖多少头牛后才能算卖掉其中的一半?通过本题,学生会发现卖掉其中的一半就是5头牛,然后引入倍数的概念。

2.倍数概念的引入和讲解(10分钟)在学生自己乘法表的基础上,讲解倍数的概念,例如:2,4,6,8…中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前面数字的两倍,这些数字都是2的倍数。

然后向学生介绍“倍数”的符号表示方法,例如:2的倍数可以表示为2×1、2×2、2×3…,用2的n次方的形式表示为2n。

3.倍数的计算(15分钟)让学生学会使用乘法进行倍数计算,例如:如果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3和6,那么6就是3的倍数,即6=3×2。

再举例,反问学生:如何得到8的倍数?让学生通过乘法学会寻找规律,发现可以使用8×1,8×2,8×3等形式得到多个8的倍数。

4.应用(15分钟)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例如:如果我一个月花费了100元,那么三个月的花费是多少?如果我借了200元,每个月还款100元,多少个月能还清借款?5.总结(5分钟)通过示范问题和让学生自己操作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进行适当地应用。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本单元是关于倍的认识,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倍的认识;2.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3.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和除法后进行教学的,是关于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本单元的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时间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游戏导入接着我会和学生们做一个拍手的小游戏,以拍出老师拍的次数的几倍为游戏规则,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爱玩的心理,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学生会更加感兴趣。

二)引入新知教师请学生到讲台排队,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观察: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第二排有几个3?学生回答。

教师:所以我们就说第二排人数是第一排的2倍,也就是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而刚刚老师提出的这个新词——“倍”,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三)观察探索,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让学生将书打开到第50页并观察图中不同萝卜的数量,问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可以看到胡萝卜,红萝卜和白萝卜的数量。

接着我会引导他们: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同学们,你们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我们一起数一数。

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用简单的表述方法就是:“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倍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倍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倍的认识》一、说教材: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学,学中读,如“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浩浩荡荡”读得顿挫有力,语气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读出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

通过教师导读,学生试读、领读、自由朗读、齐读、对学生进行了读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中读,读中品,品中悟,最后实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1、教材内容:求配对。

首先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从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职业理念还是职业道德来作答,答题角度必须明确,否则没有分数;其次理论配对,根据材料中主体人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做了什么事情再列出相对应的知识点;最后利用材料中的关键字将原文转换为自己的语句,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理清答题思路。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根据录音内容,判断下面的图片是否与录音内容相符,符的在图片下面的括号里打“√”,不符的打“×”。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3篇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3篇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内容:倍的认识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说教学过程:一、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1.引出倍,揭示课题。

谈话:春天来了,花园里五彩缤纷的鲜花都张开了笑脸!瞧,这里有黄花和蓝花(课件演示同样多的黄花和蓝花)。

提问:黄花的朵数和蓝花的朵数怎么样?(课件演示增加黄花的朵数)现在谁来说说黄花和蓝花的朵数关系呢?小结:其实,黄花与蓝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揭示课题:倍的认识)【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

谈话:如果我们把蓝花的2朵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可以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小结: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板书)课件出示:蓝花2朵,黄花12朵。

提问:黄花变成12朵,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试一试。

提问: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发现黄花是蓝花的几倍了?(修改板书:黄花有6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6倍。

)设疑:我们来观察刚才的两幅图。

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3倍,而第2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6倍的?追问:第二行有3个圈就是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倍,有6个圈就是有这样的6份,也就是6倍。

《倍的认识》说课稿10篇

《倍的认识》说课稿10篇

《倍的认识》说课稿10篇《倍的认识》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4和初步认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理解掌握倍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也是以后继续学习除法相关知识的基础。

例4呈现的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采集贝壳类标本的活动情景。

图中以简单的统计表的形式出示了同学们采集的贝壳数,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通过小朋友提出的问题,引发出“倍的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式过程;2、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五、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

六、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七、教学过程为了能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操作体验,建立模型;巩固运用,拓展延伸;概括总结,提炼升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一、说教材今天这节课主要教学倍的认识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倍的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

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认识“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会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道课稿之阳早格格创做一、道课本(一)课本分解尔道课的真质是人教版小教数教第五册第50页,倍数闭系是死计中最为罕睹的数量闭系之一.修坐倍的观念,有帮于教死进一步明白乘法战除法的含意,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办理本质问题的范畴.课件中4个例题主要让教死通过瞅察战支配,坚韧对于倍的含意的认识,以及对于“供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原思索要领的明白.分为三个条理:第一个条理是前二题,认识“倍”并加深明白.那二题的训练沉面要搁正在“几个几”到“几倍”的推理上,用瞅到大概晃出的“几个几”阐明“几倍”.第二个条理是第3题,列式估计“是几倍”.先正在图上连线,体验每几个一份天仄衡分,推理得到“是几倍”;再列式供得有闭的倍数.那讲题的训练沉面是体验“几内里有几个几”的含意,经历从局里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历程,明白“供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便是供“几内里有几个几”.第三个条理是第4题,正在收端修坐了“倍”的观念,明白供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意战估计要领的前提上,曲交用除法办理问题,体验那是一种烦琐而灵验的要领. (二)教情分解对于原课教习的供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死是正在已经收端明白了乘法与除法的意思,不妨估计二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具备了认识“倍”的条件的前提上举止的.通过教习,教死将修坐倍的观念,进一步明白乘法战除法的含意,普及应用乘、除法运算办理本质问题的本领.(三)目标定位1、通过曲瞅演示,教死动脚支配,收端明白“倍”的含意.收端修坐“供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意2、培植教死瞅察、分解、比较及使用数教谈话表述思维历程的本领.正在教习历程中体验数教知识之间的内正在通联,死长瞅察、比较、抽象、综合战合情推理本领.3、让教死进一步体验数教与死计的通联,坚韧教习数教的兴趣战自疑心.二、道教教战术、教教要领1、训练坚韧法.正在应用知识关节中安排题型歉富、形式百般的分层训练,能使教死坚韧对于倍的含意的认识,以及对于“供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原思索要领的明白.共时激励教死应用知识的介进关切,也能普及教死办理本质问题的本领.2、归纳归纳法.通过末尾归纳归纳教教真质掀穿课题的历程,普及教死的综合归纳本领.三、道教教步调基于原课教教真质设定的教教目标及教死的认知顺序战本质情况,预设如下四部分展启教习.(一)创建情境,导进新课从“优好的花坛”收端,把教死戴进简曲的情境中,吸引教死的注意力,赢得题脚段有用疑息: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白花有8朵.根据那些已知疑息,西席带领教死比较二种花的朵数,提出数教问题,西席对于教死的回问举止小结,掀穿“倍”的观念.(二)活动测验考查、教教例题1、认识“倍”根据题脚段已知疑息,课本浮现分止排列的蓝花战黄花,把它们2朵2朵天圈正在所有,使教死曲瞅天认识到:蓝花有1个2朵,黄花有3个2朵,由此报告教死: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进而使教死收端认识倍的含意.2、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正在前里一步完毕的前提上,浮现了分止排列的3朵蓝花战6朵黄花,央供教死照上头的格式先3朵3朵天圈一圈,再挖一挖,进一步精确:由于黄花有2个3朵,所以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分解“1倍”那一观念,强调倍数闭系中的那个用去比较的尺度量即“瞅做一份”的那个量,是可变的,是相对于而止的;课件浮现一个胡萝卜战六个茄子,让教死认识到6个1便是1的6倍那个观念;紧交着浮现一个茄子战一个胡萝卜,让教死认识到胡萝卜的个数是茄子的1倍;再浮现二个胡萝卜战二个茄子,让教死认识到个数相共的情况下,不妨表述为,那一个是另一个的1倍.(三)坚韧训练、深进死长课件上第二题让教死通过瞅察第一止的圆球与第二止的圆球的数量闭系,加深对于倍的含意的认识,以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明白.进一步精确:大数内里如果包罗了几个小数,大数便是小数的几倍.其中,习题纸上第1题以瞅图挖空的形式,让教死圈一圈、挖一挖,认识到:把4个小月明瞅做1份,小太阳便是小月明的5倍;二个小笑脸瞅做一份,心形是它的4倍.第2题让教死通过绘一绘第二止三角形的支配,进一步精确:大数内里如果包罗了几个小数,大数便是小数的几倍.课件上第3题隐现2朵蓝花,8朵白花,先让教照格式正在图中连一连,再完毕相映的挖空,并写出相映的除法算式,有好处教死进一步认识到用除法供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除法运算的含意是普遍的.再干二个共典型习题,进一步加深明白.正在比较中充溢对于倍的认识:安排企图:上述几讲题从瞅察、支配到挖空、估计,从简曲曲瞅到抽象思索,教教央供逐步普及,体现了让教死正在分歧形式的活动中没有竭加深认识、掌握要领的精确企图.(四)课堂归纳,蔓延新课归纳:即日咱们教会了哪些知识?小伙伴们即日教得启心吗?课后大概者回家后,到死计中找一找,也用倍去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闭系吧.整节课的新知识没有是教授强加于教死的,是教死通过旧知识的牵引,主动获与的,体现了新旧知识的内正在通联.“倍”是乘法的要害含意之一,让教死多道自己的思维历程,培植了教死的表白本领,注沉了新知识的产死历程.提供了一个脚够的空间,让教死自己去商量,去认知,去深思,去坚韧,去使用,去死长新知,真真体现了“以教死死长为原”的新观念. 原节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介课件演示,局里天展示了知识的产死历程,知识的浮现历程更浑晰,更有好处师死的互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倍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很高兴有此机会在此展示自己,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倍的认识》。

下面我就从以下五个方面具体说明:一、说教材首先,教材内容:《倍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四小节中第一课时,即教材83页-----84页,本节课的课型属于新授课。

其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包括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简单的求几倍数的问题,它在小学数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与“表内除法”中各章节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同时又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倍数关系以及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最后,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标准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关键点如下:重、难点: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关键点:“找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之间的联系。

二、说学情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二年级的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平均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知识,对除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并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倍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选材,题材广泛,呈现形式丰富多彩,充满着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

因而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了较为成功的体验。

这一阶段的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从直观形象思维向具体形象过渡。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做好教具、学具准备,并且恰当的利用多媒体等有利资源。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标理念指出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和)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特定的数学活动,感知、体验,获得初步的知识,进一步提高演绎、归纳、概括、自主探究的能力;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感知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一、说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2。

例2是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材仍然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观察、思考。

(二)核心能力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积累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活动经验。

(三)说学习目标1、借助百数表,经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四)说学习重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五)学习难点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六)配套资源百数表、计算器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回忆我们研究过的2、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并能给同学们解释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2)自制一张百数表。

(二)课堂设计1、复习引入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出来的?学生自由发言,重点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形成的过程。

小结:我们是利用百数表,先找数,然后观察、猜想,最后进行验证和归纳,得出了2、5倍数的特征。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倍数的特征及探求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做铺垫。

】2、问题探究(1)找3的倍数师: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你们准备怎样研究?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准备借助百数表,利用研究2、5倍数特征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现在拿出你准备的百数表。

同桌合作先找出3的倍数,然后观察圈出的数,看看有什么发现?(2)全班交流、讨论①发现问题学生展示圈好的百数表。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预设:只看个位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横着看:个位上的数0—9都有,竖着看:个位上的数也是0—9都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倍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倍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讲课稿倍的认识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 页例 2,例 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 4 题。

2、教材剖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依据2个 4根,3个 4 根与 1 个 4 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指引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成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立“思想模式”。

3、教课目的:(1)经历“倍”的观点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足感知的基础上成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育学生操作、察看、推理能力及擅长动脑的优秀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课要点:经历“倍”的观点初步形成过程,成立“倍”的概念。

教课难点:成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依据以上剖析,教课时,我主要采纳电化教课、启迪发言、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课手段,创建必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

在教课中,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经过着手摆小棒和图片,交流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成立“倍”的观点,从而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详细意义。

三、说学法:1、经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虑和合作交流相联合的学习方式,指引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虑过程。

四、说教课过程:本课教课过程充足依赖教材的编排思路,发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课。

(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

因为倍的观点比较抽象,学生不简单理解,因此本节课创建情境,请 3 名女同学, 6 名男同学登台,引诱启迪,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 2 倍。

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使学生对教课内容有熟习感,为学生创建一种用数学目光剖析观察平时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倍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倍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倍的认识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倍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倍数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数学思维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简单的倍数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 倍数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2. 倍数关系的表示方法:例如,6是3的2倍,可以写成6=3×2。

3. 倍数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倍数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苹果的个数是小明的2倍,那么小红有几个苹果?”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倍数吗?”“如何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倍数关系?”2. 探究新知- 教师板书倍数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总结倍数关系的特点。

-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物品(如小棒、豆子等)进行操作,加深对倍数关系的理解。

3. 巩固练习- 教师设计有关倍数的计算题和实际应用题,让学生练习。

【教育资料】二年级上数学说课稿倍的认识_人教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二年级上数学说课稿倍的认识_人教学习专用

《倍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倍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说教材,《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是《7的乘法口诀》中的例2、例3。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乘法的初步认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和分两行摆点子的情境图。

首先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正方形的情景,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 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构“思维模式”。

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

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

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溶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建立。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制定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2)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通过示范、指导来突破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通过讨论、交流突破难点熟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最适合他们的就是直观形象的学习了。

四、说教法与学法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设疑诱导法、直观演示法、发现学习法、游戏激趣法,把这四种教法融合到整个教学中,尽管本节课“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通过层层深入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原本并不是让人生畏的、令人生厌的,而是通过自己努力,体验成功、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美国教育学教授柯普兰提出“儿童对数学概念理解必须由儿童自己获得,教师的责任是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

”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为此我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自主探究法、类比迁移法、合作交流法、直观操作法、分析发现法,在教学中通过层层深入把“一个数几倍的含义”暗含在概念形成过程中,把“求一个数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通过亲身操作体验,让学生“有感而发”,真正“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方法”。

本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倍”,让学生初感受到“倍”,还给学生准备了圆片、小棒、三角形等学具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具体来说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教学安排了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三、强化概念,巩固认知四、拓展延伸,巩固深化五、课堂总结,延伸巩固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感知倍)首先,说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感知倍)一上课,我首先请同学们看看教室墙上的“小组评比栏”,挑选两个小组的红花数行比较,板书在黑板上,挑选三对:第一组:2朵第四组:4朵第三组:1朵第五组:2朵第九组:3朵第十组:6朵我请学生们任选一对用数学语言说说它们得到的红花朵数的关系,学生已经会用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来描述两组红花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完后,我说:“你们都说的非常好,你们知道吗,老师只用同一句话,就能描述任何一对中两个组红花朵数的关系,你们想知道嘛?”“比如第四组的红花是第一组的2倍。

第五组的红花是第三组的2倍,第十组的红花是第九组的2倍”。

在陈老师的介绍中,你有没有发现哪个新的数学名词?(学生初次听到谁是谁的几倍这样的数学语言,而且老师用同样的一句话就能描述每两组红花的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感知倍,接下来,我文学生“对倍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倍”,板书“倍的认识”。

这个环节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相对比较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然后老师用倍的关系来描述,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让学生比较,渗透“倍”也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大背景。

同时由于在先前的学习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的是相差关系,也可以这么说,在学生的头脑中相差关系已经形成了深刻的认知结构。

鉴于此,既要沟通两个数之间的相差关系,又要拓展除了两个数之间存在的相差关系以外的关系,因此,教师事先准备了讨论的学习材料,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环节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认识倍)我说“今天,有三个小朋友也跟我们一起来研究倍的认识,你们看”,出示例2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是怎样摆小棒的,第一个小朋友摆的1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还可以说是几个几根?第二个小朋友摆的了2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还可以说是几个几根?第三个小朋友摆的了3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还可以说是几个几根?然后老师指出第一个小朋友有1个4根,把一个正方形4根看成1份,第二个小朋友有2个4根就是有2份4根,也可以说成4的2倍,(板书)第二个小朋友和第一个小朋友摆得小棒数量成倍数关系,第二个小朋友的小棒数量是第一个小朋友的2倍,然后让学生说说3个4根就是有()份()根,可以说成( )的()倍,第三个小朋友和第一个小朋友的倍数关系,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本环节教学遵循学生认识规律组织教学,由扶到放,从“份”→“倍”的认识,发展到这里由“几个几”→“几份”→“几倍”的认识,通过摆小棒的直观,引导学生建立“几个几”与“几倍”的联系,概括“倍”的含义,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体现了通过具体形象抽象本质属性并加以概括的过程。

接下来我转回到开题的小红花,让学生根据刚刚学的()是()的()倍,来说说为什么这三对中两个组红花朵数都是2倍的关系。

再一次强调几个几与几倍的关系,同时强调“1份”的重要性,通过一倍量的变化,再次加深倍的含义。

然后我趁热打铁,做几道习题:(1)6个3可以说3的( )倍5的7倍可以说是7个()2的4倍是()个()(2)■■■■★★★★★★★★★★★★★的个数是■的()倍。

(3)的个数是的()倍。

(3)教室中小组座位的倍数关系从更高的需求层次上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什么内容,为下面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作好铺垫。

在讲完“一个数是几倍”的含义后,课本中的例3教学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以此来进入第三环节:强化概念,巩固认知第三环节:强化概念,巩固认知(理解倍)首先出示例3,让学生们用学具摆一摆,第二行应该摆多少个圆片,并在小组内说说为什么这样摆,怎样计算呢?第一行摆2个,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摆4个2,就是4×2=8。

如果要求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3倍呢?该怎样摆和计算呢?然后老师摆出第一行有三根小棒,请同学们摆出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倍数,然后再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摆的、算的。

这个过程要反复用学具操作,在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然后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然后请学生们利用学具中的12个小星星设计一个方案,把星星排成两行,然后请同组的同学来用“倍”来说一句话,表示()是()的()倍,让学生在次通过摆一摆来创造“倍”,并讲讲怎样摆才能清楚的看出来,这一过程一定要学生去经历,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去探索,在亲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在探究完新知后,进入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巩固深化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巩固深化(应用倍)1、列式计算:(1)4的7倍是多少?(2)7的3倍是多少?2、78页第一题3、小明有5本故事书,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的7倍,小明有多少本连环画?4、用脑猜一猜老师今年几岁?(预设:学生随意的猜测35、28、30、42、33……)师:出示信息,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

你最先排除哪些数?(预设:学生容易想到排除28、42、33)师:是呀,35和30这几个数都有可能。

(再出示信息)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学生揭晓谜底,并且说出理由。

5、动口说一说看,陈老师老师带来的水果真多呀!(出示情境画面)(2个桃3个苹果4个梨6个菠萝8个草莓12个西瓜)看着这幅图,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有关“倍”的知识说一句话吗?6、摆一摆,填一填第一行:第二行:(1)你能用“倍”来说一句话吗?为什么?(2)第二行再摆()个,第二行的个数才是第一行的2倍。

(3)第一行去掉()个,第二行的个数就是第一行的2倍。

本练习环节中通过多种渠道(耳听、手动、眼看、口动)、多种形式巩固并加深对"倍"的理解,问题带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练习更能体现学生的生体性,促使学生从发散思维中寻找规律,使学生的思维水平进入更高一个层次。

总之,练习设计力求融知识性、趣味性、发展性为一体,把夯实基础知识与发展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以求达到发展思维、形成技能的目的。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的叙述能力,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后,使学生在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理解倍的概念,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最后进行第五环节:课堂总结,延伸巩固第五环节:课堂总结,延伸巩固我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知识?(学生交流)师:今天,你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老师想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4下)请你们也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请注意你们拍的下数是老师的3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