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品德的形成(二)
教育心理学品德的结构
教育心理学品德的结构
教育心理学品德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目标:品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和道德品质,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育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行为和道德责任感等。
2. 教育内容:品德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等。
教育内容应该既有普遍性的道德准则,也有与具体社会环境和个体特点相关的道德问题。
3. 教育方法:品德教育的方法包括模范示范、情感体验、道德讨论、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实践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4. 教育评价:品德教育的评价应该全面、综合和多元化。
评价可以包括学生的道德表现、道德观念的形成情况、道德判断和行为的能力等。
评价结果应该用于指导和改进品德教育的实施。
教育心理学品德的结构是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
【精品】XX大学《心理学》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一、名词解释1.态度:2.品德:3.道德:二、判断()1.平日里说的“人格有问题”是指品德败坏。
()2.态度是与生俱来的,与后天学习无关。
()3.一定的态度总是与一定的行为一一对应的。
()4.品德是对整个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5.品德形成总是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的。
三、填空题1.态度通常包括三种成分:、和。
其中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品德包括、、和四种成分。
2.皮亚杰首创_ 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科尔伯格采用的是。
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的三种水平是水平、水平和水平。
三、选择题1.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
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
A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B观察学习;C害怕老师的批评;D儿童有模仿的天性。
2.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3.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
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A品德;B不良品德;D不能确定;D嫁祸于人4.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态度的认知B.态度的评价C.态度的情感D.态度的意向5.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B.费斯廷格C.班杜拉D.皮亚杰6.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不稳定的8.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9.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教育心理学品德的形成
二、品德与道德
(一)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 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 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 向与特征。
品德具有稳定性和个别性。
道德:是指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依靠舆论力量和内 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节 品德及其结构
• 一、道德与社会规范 • 二、品德与道德 •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道德与社会规范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社会舆论与内 心信念驱使的、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 范的总和。 (二)社会规范:是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要而提出 的、用以调节其成员的社会行为的标准或准则,是社 会对于他的成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 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一种规定。
三、道德认知发展论对德育的启示
• (一)皮亚杰理论的启示
–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 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 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 (二)科尔伯格理论的启示
– 鉴于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道德 认识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 特征加以实施,同时,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 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不能依靠后期的 补救,因为后期的补救往往困难的多。
30
案例一
一个七八岁的儿童,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 车或有人超车时,爸爸总是口出不逊,张嘴就骂,不是骂 警察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放学接他,正见他站在 校门口对另一个同学口吐狂言:“小子!你给我等着,明 天老子就收拾你,小兔崽子,敢惹你大爷我!”妈妈吃惊 小小的孩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为什么案例中的儿童会出现这样的言行?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要点(最新)(考核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要点(最新)(考核知识点)教学目标总目标:通过教学,使青年教师掌握高校教育工作中所必需的心理学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确立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具体目标:1、能正确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能准确理解并掌握高校教师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教学设计与测评的基本原理。
3、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解释、说明和辨析。
4、能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搞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和分析依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学内容一、心理学与高等教育1、心理学概论(第一章)(1)心理学的概念;(2)个体心理的四个方面;(3)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4)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2、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章)(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原则与具体方法;(4)高等教育心理学对大学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第三章)(1)教师的社会角色及作用,职业角色的形成;(2)教学反思的涵义、过程、成分、方法;(3)教师威信(形成、维护和提高)与师爱。
二、高校学习心理1、学习心理概论(第四章)(1)狭义学习的概念,学习的一般分类,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2、学习动机及其培养(第五章)(1)学习动机的涵义、基本结构、种类,成就动机及应用,归因理论;(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3、学习迁移及其促进(第六章)(1)学习迁移的定义、分类、作用,学习迁移的的理论观点;(2)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
教育心理学 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品德的内化过程(冯忠良P420)
依从 认同 信奉
LORE
三、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大众传媒等 学校与集体 家庭 同伴 自身的智力水平
暴力的基础就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这是值得更 深探究的问题,其中也有与暴力文化相关联的部分。 现代影视作品在不断追求血腥场面极端真实、极其 刺激的同时,也使暴力虚拟化了,使人们产生了再 暴力的东西都与人类感受无关的错觉。如今孩子们 喜欢玩的电子游戏更夸大了这一点。现在的电子游 戏一般内容都是格斗、射击、打杀之类,在游戏中 可以尽情使用暴力,因为在虚拟的世界里没有真实 的受害者。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 从行为后果考虑问题:不能偷,抓住会坐牢。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是否对自己有利:应该偷,药剂师坏,不便宜。
2、习俗水平(9-15岁)
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 合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
按照“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求得比人的赞许。应该偷, 否则妻子会死,别人会骂他没良心。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1)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 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2)个人的品德及其行为表现 体现了社会道德的内容。
2、品德的构成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对于行动准则 的善恶及其意
义的认识
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 的,对人的到的需要 是否得到实现所产生
的一种内心体验
二、科尔伯格(Kohlberg)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两难故事法
根据道德两难问题研究得到如下阶段: 1、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
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doc
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能力成分2.()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5.—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B.想像的C.行为的D.伦理的7.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0A. 0—5岁B. 6-8岁C. 8〜10岁D. 10—12岁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2的态度和行为()oA.与他人基木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0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遵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1.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B.道德认知C.社会风气D.同伴群体1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A.依从B.认同C.同化D.内化1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像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形象的道德情感15.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oA.道德认识B.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16.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A.道德信念B.道德意志C.道德动机D.道德知识17.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A. ''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教育心理学选择填空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课后习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初)。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桑代克)。
4、已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5、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教育性)研究原则。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7、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等3中活动过程。
8、学习与教学的互相作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个要素。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课后习题:1、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
2、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3、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他认为(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4、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前运算)阶段。
5、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青年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场独立性)。
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8、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它具有4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9、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有(成熟)和(学习)。
10、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品德心理PPT讲义课件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品德心理第01讲品德的概述、品德发展理论、品德的形成过程和品德不良的转化目录第一节品德的概述第二节品德发展理论第三节品德的形成过程和品德不良的转化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什么是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品德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基础,并与道德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二是品德具有稳定性特征。
个体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以及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不断内化和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说,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的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区别在于,道德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不一个别人的存在、个别人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
二、品德的结构(一)我国传统的因素构成观点壹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到的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
道德情感贰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叁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到的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肆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是实现道德目的、动机的手段,也是品德的外部标志。
(二)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该理论以辩证为主主义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系统论为处理复杂品德心理结构问题的方法论,阐述了品德心理结构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①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②品德的心里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③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14.一般而言,教师向学生传递社会道德规范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 ),一条是( )。
15.强化决定学习者是否把学会的行为表现出来,即强化对人的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强化包括( )、( )和( )三种形式。
三、简答题
1.简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2.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即注意,如学生愿意听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反应”,即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评价”,即按价值准则行动后获得满意感或愉快感,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某种价值;“组织”,即价值标准的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和冲突;“性格化”,即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个人的性格的一部分。上述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教育心理学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 淡薄
如把违反纪律视为“英雄行为”, 把包庇同学的错误看作“讲义气”等等。 还有的学生接受了社会上腐朽反动的价 值观,认为“助人为乐”是“傻瓜”, 把“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看成是天经 地义的事。
2.缺乏道德情感或情感异常
品德不良的学生缺乏道德情感,他们往 往是爱憎不分,好恶颠倒。例如,认为给他 一点便宜的人是“好人”,认为严格要求和 管束他的人可恶。他们既自卑,又自尊,往 往自己瞧不起自己,又不允许别人蔑视他们, 所以你越是管教他们,他们就认为你是歧视 他们,就越反感,就越和你有对立情绪。
四、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一)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道德行为的 必要条件。一般说,道德动机和行为的 效果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有的学生 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为,没有掌握好一 定的行为方式,有时就不能取得预期的 效果,甚至出现好心干错事的情况。学 生年龄越小,行为方式的指导越是必要。
三、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
1.让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观念和榜样,激发 意志锻炼的自觉性 教师应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英雄模范 人物的事迹,科学家的传记、跨世纪的人才, 或请优秀学生谈他们自己锻炼道德意志的体 会和收获。通过这些生动的范例,可以强化 学生对锻炼道德意志意义的认识,并可以模 仿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锻炼道德意 志。
3.明显的意志薄弱与畸形的意志发展
例如,有的学生明知打架、偷窃等行为 是错误的,但是由于意志薄弱,经受不住不 良诱因的影响,使正确的认识不能见诸于行 动,所以“明知故犯”,常常不能克制自己 这些行为。 有的学生行为盲目,缺乏自觉性;有的 是好奇心强,越是神秘的东西,越想试探一 下;有的喜欢模仿,特别是盲目模仿消极的 东西;有的是缺乏主见为他人行为所左右等 等。
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2.(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遵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11.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1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1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1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20.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二、课程类型:心理学专业必修课三、教育心理学在培养计划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学科地位上看,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如何学(学习理论,包括一般学习理论、不同领域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一般知识和智慧的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策略等)和教师如何教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管理理论等)以及师生教与学的互动而产生的有关心理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应用学科。
从专业需要上看,无论是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还是其他各专业的学生,都是必修的教育类课程。
这门课程以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概论等学科为基础,并将这些理论综合运用于教育心理学的实际工作中。
教育心理学不仅有其理论基础,也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不是普通心理学抽象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简单应用。
同时,这门课程又反过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前述学科的基本理论。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心理学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整个学校教育改革,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以及学生观、教师观、学习观的改革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总目标:概括地说,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一是基本理论的掌握,二是基本技能的掌握,三是发展实际应用能力。
(一) 基本理论的掌握:首先应掌握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的最一般原理,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其次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同时,要了解、把握教育心理学前沿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原则、方法。
(二)要学生学会学习。
通过理论的领会,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理论的应用原理、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形成技能。
(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和实验研究,使学习者形成和发展相应的能力,包括教育心理研究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准实验设计的能力)、学与教的能力和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等。
最高目标是发展学生应用抽象理论解决生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第12章德育功能和规律
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 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行为反应。(标志、关键)
综上所述,知、情、意、行是形成思想品德的 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既存在区别,有相对的独立性, 又相互联系,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中,知 是基础,行是关键,情和意在知到行的转化中起调 节作用。所以,德育过程就是知、情、意、行几个 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发 展变化过程。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转化的过
程 1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由于客观矛盾所引起的思 想品德矛盾运动的结果。(进步:正确思想战胜错误) 2 、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外界的教育
影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影响要真正发挥作用
,为学生所接受,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还需要经过一
第十二章
德育功能和规律
教学目的: 理解德育、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掌握德育过程的 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理解
教学重点: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节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功能和任务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 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道德影响,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德育过程这一规律,还与思想品德形成的同时性和渐进性相联系。
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反复性告诉我们,学生德育常常
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曲折前进的。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成长
的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思想品德上出现反复甚 至是较大的反复,是正常现象。但这种反复绝非简单的反 复,而是在新的基础上重现已往某些特点,其中包含着新 的进展因素,是前进中的反复。因此,在德育中,教育者 必须树立信心,正确对待学生思想品德上的反复、坚持不 懈地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善于引导他们在反复中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过程 道德认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范 畴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人的认知过程在品德上 的表现,成为品德的理智特征。 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 念的产生是道德认知的三个基本环节。掌握道德 知识是形成道德认知的一个前提条件;道德评价 是个体道德认识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其道德认 知逐渐形成的主要标志;道德信念是系统化了的、 深化了的道德知识,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最高形态, 也是个体道德生活的指南。
2.家庭环境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是最早和最 重要的。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品德 既有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和促进,同时 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加强 自身品德修养,注重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 式,创造出融洽的、和谐的家庭气氛,引 导子女的品德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内部因素 影响个体品德形成的内部因素是指学生自身的各种因素,如智力 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包括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各种心理因素。 1.智力水平 智力并不能保证个体有较高水平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智力仅 仅是道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受教育程度 许多研究者认为,学校正规教育是影响一个人道德发展的最有力 因素之一。受正规教育的多寡,影响一个人最终将要达到什么样的道 德水平。不论文化背景如何,受教育程度始终是影响道德判断发展的 一个重要因素。此外,道德教学和短期道德教育训练都能促进儿童道 德发展。
(三)导之以行,落实行动 道德行为的形成要注重道德意志的培 养与道德行为方式的训练。主要应通过如 下的步骤和方法。 1.激发愿望 2.组织训练 3.自我强化 4.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不相容的逃避反应 5.树立榜样,促成迁移
第四节 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学生,指的是经常违反道德 准则或犯有较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 国内外的一些统计数据表明,13-15岁 是初犯品德不良或出现劣迹行为的高峰期。
3.小组道德讨论 小组道德讨论是柯尔伯格的合作者布莱特于1973年设 计并实施的道德教育模式。他们认为,儿童通过对假设性 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已一个阶段 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低于自已道德阶段的同伴的推理。 后来柯尔伯格又与劳顿(E.Renton)合作在20所中学中 再次证实了“布莱特效应”。 小组道德讨论涉及三个要素。第一是课程要素。第二 是班级要素。第三是教师行为要素。柯尔伯格认为小组道 德讨论是符合苏格拉底的助产术精神的,并称之为“新苏 格拉底模式”。
在道德情感中有一种共情(empathy) 的心理现象,所谓共情指的是个体对他人 情绪状态的无意识情绪体验。共情是自我 与道德行为间的重要变量。在共情作用下, 个体更易于做出利他的道德行为。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小学阶段:发展不均衡,义务感最强。 中学阶段:内容更丰富、更有自觉性、但仍 然不稳定。
三、道德意志的形成 (一)道德意志的概述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战胜利己的 道德动机,是坚持排除内外障碍去完成预 定的道德目的、任务,实现一定的道德动 机的活动。 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它是人的意志过程或主观能动性在品德上 的表现,成为品德的意志特征。
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道德意志的品质 和言行一致这两个方面。 道德意志的品质又包括道德行为的自 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这些品 质,不仅保证主体道德行为的目的性、毅 力的实现,而且也能作为区分人与人之间 的道德意志发展好坏的标志。 言与行关系的统一,是道德意志行为 发展的重要方面。
六、品德培养的策略
(一)晓之以理,提高认识 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通过说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是 最常采用的一种策略。 1.价值澄清(values clarification) 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其次,教师必须无批 评地和无判断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念。最后,教师必 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已的价值观念。 总之,价值澄清采用诱导性的品德教育方式,反对呆板的说教和 强硬的灌输式教育,教师易于掌握,学生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自我 认识,直接导致道德行为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不 辨好坏,一概予以承认的态度不可取。
(二)道德行为模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 家J.莱斯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 特定的道德行为何以产生的问题,指出人的 道德行为由四个过程组成: 1.解释情境 2.做出判断 3.道德抉择 4.实施行动
(三)道德行为发展 小学:道德行为习惯发展成“马鞍” 形,低年级和高年纪较高,中年级较低。 青少年:随着年龄递增,良好道德 与不良道德习惯的两级分化在增加;道 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
(二)道德意志的发展 小学: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道德意志控 制力和自觉性表现明显,但这种表现不能完全 离开外部的检查和督促。 中学:以内部的道德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 动,意志决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四、道德行为的形成 (一)道德行为概述 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和 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具有 一定道德意义的行动。 它是人的道德认识(观念)的外在表现,也 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个体的道德行为是其道 德认识和情感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人们确证其 道德认识和情感之有无、真假及其程度的一个重 要依据。
4.群体规定 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公约、规 定会有助于学生态度的转变。因为经成员 讨论的规定,使成员承担了执行的责任, 这样的规定对学生会产生约束力。这种约 束力随学生觉察到群体内意见一致程度的 提高而增强。
(二)动之以情,引起共鸣 1.情感感染,以情育情 引起情感共鸣有利于道德情感的培育,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2.情境引发,因境育情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 3.引导理解,以知育情 道德情感是以道德认知为基础的,并且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由直接性发展 到形象性,再发展到理论性,它的水平和道德认识的水平相联系。因此,培 育道德情感可采取在具体情境中阐明道德概念与观念,激发学生的直接情感, 并引导他们的情感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 4.舆论强化,以群促情 良好的舆论情境有利于健康道德情感的培养,而不良的道德情境则会将学 生引入歧途。作为教师应注意组织健康的舆论并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对舆论 的正确态度。
一、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2.家庭教育不当 3.学校教育的失误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2.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 3.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
二、品德不良的矫正与教育 (一)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 绪障碍 (二)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 (三)锻炼学生与诱因做斗争的意志 力,消除习惯性障碍 (四)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 行,促进转化
(二)道德认知的教育干预研究 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干预研究,其目 的是为了检验某种教育干预方法的效果, 对促进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作用大小。 综合来看,现行的教育干预研究中涉 及的教育干预方法可以分为五种:短期训 练法、课堂讨论法(或称认知冲突法)、 人格发展法、学业课程法、价值观辨析法。
1.短期训练法。 最早采用短期训练法进行教育干预研究的学 者可能要数图里尔(Turiel)。 一般认为,短期训练很难使儿童的道德认知 在结构、水平上发生长期变化,也就是说,短期 训练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是短暂的,或者说这 种影响中包含了两次施测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引起 的变化。 2.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由教师和处于道德认知不同发展 水平的儿童共同参加。
道德情感对于个体的品德有重要作用。 首先,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动机激发作用,它 促使一个人积极地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地掌握有关的 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 其次,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引导作用。 个体对自已和他人的道德情感的知觉和理解也有重要 意义。一些研究发现,那些能精确地辨别别人有什么感情 的小学生更能与别人合作。有关研究还发现,罪犯的道德 情感认识能力低于普通人。
第十二章 品德的形成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品德概述 关于品德形成的理论和研究 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 品德不良的矫正
第三节 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
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凯尔曼
• 顺从阶段: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按照 社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 面服从的行为。 • 同化阶段:自觉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 行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或某个团体 的态度与行为相接近的过程。 • 内化阶段: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 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
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 ①最初是在别人评价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 ②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最初是以行为的直接效 果为标准,然后逐渐转向行为动机的分析。 ③少年学生对自已的评价往往落后于对别人 的评价,少年认识和评价自已品德的能力,是从 他们评价别人的品德开始的,先学会分析别人的 行为,然后学会分析自已。 ④少年的道德评价常常带有很大的片面性, 容易对一个人的一次行为表现或某一品德作出全 面肯定或否定的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知 识和经验的丰富,逐步学会对自已和别人进行全 面、客观、正确的评价。
五、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类。 (一)外部因素 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外部因素是指学生自身以外的一切条件, 包括社 会文化、家庭环境等因素。外部因素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1.社会文化条件 社会文化条件对个体品德形成的影响,主要通过社会风气、民族文化、 宗教及所处学校集体等方面因素体现出来。 ①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成年人的 榜样作用等构成的。 ②民族文化。 ③学校与集体。学校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影 响不仅通过德育途径来实现,还通过诸如集体舆论、班风、教师的工作作风 及他们之间的 说服低年级学生,主要应提供正面论据,而说服高年 级学生,则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教师提出自已的观点之后,学生不产生相反的观点, 则教师只提出正面的观点和材料有助于学生形成肯定的态 度。如果学生本来就有反面的观点,就应主动提出正反两 方面的观点和材料,并用充分的证据证明反面的观点和材 料是错误的。 此外,提供正面论据还是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还 取决于说服的任务。如果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则 只提出正面的观点比较有效;如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 期稳定的态度,则提出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和材料比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