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_DST地层测试技术及其在CH6井的应用_何炳振
井震联合断层识别技术在南贝尔凹陷东次凹中的应用
井震联合断层识别技术在南贝尔凹陷东次凹中的应用樊晓东;李忠权;陈国飞;高兴友【摘要】探讨逆时偏移处理技术及井震联合断层识别技术在复杂断块构造解释中的应用.以海拉尔盆地南贝尔凹陷东次凹为例,通过逆时偏移处理技术对原始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重新处理,改善断层成像效果,频带和频率均提高10 Hz以上;优选了倾角-方位角、三色混相分频、相干体和蚂蚁体属性,采用分步、分层次进行断层精细识别,结合井断点信息,精细刻画了断距15 m以上断层.断层变化以新增小断层为主,断层组合样式为放射状、棋盘式、羽状、“入”字形等,走滑作用是导致断裂系统复杂化的重要因素.【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5)005【总页数】9页(P640-648)【关键词】井震联合;断层解释;逆时偏移;南贝尔凹陷【作者】樊晓东;李忠权;陈国飞;高兴友【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构造成矿成藏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P54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产量快速递减、含水量上升等矛盾日益突出,急需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研究,为注采系统调整、寻找外扩潜力提供保障。
在油田勘探开发不同阶段,断层刻画精度及应用不尽相同,勘探阶段为避免油层断失而“躲断层”布井,开发阶段断层边部一般为剩余油富集区,“找断层”布井。
开发地震是开展精细断裂体系刻画的支撑技术[1],将开发地震融入精细油藏描述中,并开展断裂体系再认识研究,最早在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和大港油田开展,技术相对成熟。
Mini-DST地层测试技术及其在CH 6井的应用
MDT 通 过 双 封 隔 器 模 块 与 其 他 模 块 组 合 应 用 , 上 相 应 的 分 析 软 件 , 现 了 可 控 的 短 距 离 封 闭 加 实 井 段 的 地 层 测 试 , 当 于 小 型 化 DS 钻 杆 测 试 , 相 T 因 此 业 界 对 M D 地 层 测 试 也 称 为 Mii S 地 层 测 T n— T D
流 动 压 力 Mii S 地 层 测 试 速 度 快 、 用 低 、 且 非 常 环 保 , 解 决 常 规试 油 在 高 稠 油 、 层 压 力 系数 低 的 井遇 nD T - 费 而 可 地 到 的排 液 困难 。 通 过 初 步 应 用 . 油 、 、 层 特 征 识 别 方 面 见到 了 明 显 的 效 果 。 在 气 水 关 键 词 M ii S 地 层 测 试 流 体 流 速 压 力 储 集 层 排 液 困难 nD T —
第2卷 i
・
第 3期
录 井 工 程
・ 1 7 ・
相 关技 术 ・
Mii T地 层 测 试 技 术 及 其 在 CH n— DS 6井 的 应 用
何 炳 振 刘 辉 蔡 茂 佳
( 港油田勘探事业部) 大
何 炳 振 , 辉 , 茂 佳 .Mii T地 层 测试 技 术 及 其 在 c 刘 蔡 n DS ~ H 6并 的 应 用 .录 井 工 程 。 0 0 2 ( ) 7 ~ 7 2 1 ,1 3 :1 3
国斯 伦贝谢 公 司 2 O世 纪 9 O年 代 研 制 并 经 近 些 年 不
值, 用这 些 精确 的 压 力 测试 数 据 所 绘 制 的地 层 压 力 剖 面能 够 准确确 定 油 、 、 界 面 。 气 水
地层测试新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2 5
采用双封隔器跨隔测试 工艺对测 试层距 井底较远
的低渗储层进行测试 , 不仅可 以减少井筒储集效应对压 力恢复的影响, 得到准确的压力资料 ; 也能最大限度的减 小取样器下井筒容积 , 获取 到真实 的地层样 品。其测试 管柱为 : T S封隔器+R RT D循环阀+堵头+筛管+高量
差(0 a, 7MP )从而为低渗地层提供 更大的生产压差。其 次R T T S封隔器 自带水力锚 , 油管压力高于环空压力尉 ,
第 规
一
7验 证地 层 连通 性 。 )
水 力锚 张 开工 作 , 防止 管柱 上 行 . 免封 隔器 上移 对 地层 避 资 料造 成 影响 。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不断改进 , 我们逐步形成 了
些较成熟的测试新技术 : 1低渗透储层的测试技术 ;) ) 2 含硫化氢井测试技术 ;
2R ) D循环阀取代常规裸跟旁通, 避免 了由于油管压
力高于环空压力时造成常规旁通渗漏而导致测试失败。
3 高 温高 压井 测试 技 术 ; )
3R ) 样 器 直 接 连 在 封 隔 器 上 部 , 少 了 与 地 层 ) E取 减 间的距 离 , 准 确地 取 到地 层 流体 样 品 。 可
江 m
汉咖 概 述 l
石
油
地层测试是利用钻杆( 或油管 ) 把井下开关井工具 、
封隔器等专用工具输送到井 下, 构成一个临时完井 系统 并进行开井生产 、 关井恢复的工艺。通过地层测试 , 可为
其主要原因就是选择测试工艺时. 没有考虑低渗储层 的 低渗流持征. 因井筒储集效应影响导致眶力恢复慢 , 无法 进入径 向流。测试 回收液量少 . 无法取到合格地层样品。
煤层气DST试井方法应用与研究
地质勘察 / GEOLOGICAL SURVEY煤层气DST试井方法应用与研究张兆鑫 王德伟 范云霞(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河南 郑州 450052)摘要:随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在煤炭勘查阶段针对勘查钻孔测试必要的煤层气(瓦斯)参数是相关勘查规范所要求的,然而,常规勘查钻孔不能满足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方法及设备的基本要求,要想达到规范要求,只能专门设计煤层气井,使钻探成本大幅度增加。
而DST测试是借助钻具将压力计送入井下,直接获得煤层气动态参数,参数真实可靠,解决了在煤炭勘查阶段对煤层气参数的获取工作。
本文有针对性的介绍了将油井DST测试技术进行工艺改进、新的理论计算和工具组合后,成功在普通地质钻孔进行煤层气动态参数测试的一套优质高效的测试技术。
关键词:DST测试;开关井;压力1、前言DST(drill stem test)—钻杆地层测试是使用钻杆或油管把带封隔器的地层测试器下入井中进行试油的一种先进技术。
它既可以在已下入套管的井中进行测试,也可在未下入套管的裸眼井中进行测试;既可在钻井完成后进行测试,又可在钻井中途进行测试。
DST测试减少了储层受污染的时间和多种后续井下工程对储层的影响,可以有效保护储层,是对低压低渗和易污染油气层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利用DST试井理论和方法在钻孔中通过测试获取储层温度、压力、压力系数,依据优化的软件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处理,求取地层渗透率、煤层的有效渗透率、地层压力、表皮系数等参数;对上述参数进行分析,评估气井储层性质,分析气井的生产能力,了解气藏动态,进而对煤层气储层地质开发作出评价。
2、试井技术发展趋势与现状自1967年伯尔和韦克利成功研制并获得美国专利的世界第一套地层测试器以来,地层测试技术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类成套的先进地层测试器,逐渐满足了陆地和海上油井及天然气井测试技术的各种需要。
在美国从事地层测试技术开发研究和设测试备制造的诸多公司,其设备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结构各异,各具特色,但是,其地层测试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小断层综合解释技术在莫北油田莫116井区的应用
细标 定 ,构 建 目的层 层序 格架 ; 目的层 高密 度解 释 ,并 应 用地 层 倾 角 、断棱 检 测 、相 干体 分 析 等技 术 , 结合 钻 井生 产特 征 ,开展 小 断裂识 别 、验 证 ,落 实控 藏断 裂 的分布格 局 ,同时对小 断裂 控藏 机理进 行 了 分析 ,为下 一步 该 区的高 效开 发奠 定 了基础 。
征 ,J S门下 上划分 为 J S 、J S z 、J S 共 3 段 ,其 中 J S 。 厚度 1 0 0 m 左 右 ,主要 为一套 湖 相泥 岩 ,分
布稳 定 ,为 区域性盖 ;J S 为 泥岩 夹 砂 岩 ,主要 为浅 湖相 泥 岩 和 三角 洲 前 缘 的河 口砂 坝与 水 道 砂 沉
[ 摘 要 ] 莫 北 油 田莫 1 1 6井 区下 侏 罗 统 三 工 河 组 二 段 ( J , s ) 构 造 复 杂 , 油 藏 认 识 不 清 。 为 合 理 有 效 开 发
该 油藏 ,在 精 细 标 定 、高 密度 解释 的 基 础 上 , 针 对 J S 。对 应 地 震 同相 轴 存 在 错 断 、 挠 曲 、产 状 变 化 或 地
平均 4 2 0 m[ , 。
利用 2 0 0 7年在 莫 1 0 9井 区实 施 的小 面 元 精 细 三维 资 料 ( 面元 2 5 m×2 5 m) [ 。 ] 。通 过精 细 构 造解 释 , 在J s 发 现一 系列 断块 圈 闭 。2 0 0 8  ̄2 0 1 0年 在莫 1 1 6井 区先后 部署 评价 井 1 1口 ,8口井获 工业 油 气 流 , 其 中莫 1 1 6井 三 工河 组 二 段 二 砂层 组 ( J 】 S ; )4 2 1 8 . 0 ~4 2 2 3 . O m 处试油,
煤层气参数井中DST测试技术的应用
煤层气参数井中DST测试技术的应用作者:刘昌益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第21期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煤层气的勘探越来越深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在开发煤层气之前,需要对煤层气参数井的产能和采收率进行预测,DST测试法是当前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系统阐述了煤层气参数井进行DST测试的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继电解决策略,希望能为我国煤层气的开发提供一点支持。
关键词:煤层气参数井;DST测试技术;应用策略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目前,在我国以及国外地区,获取煤层气参数的方法主要都是两种——测井和试井,DST 测试便是常用的试井方法之一。
相较于其他的测试技术,DST测试因为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在勘探煤层气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
DST测试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评价流体产出率及液性、评价储层压力和温度。
通过测试后得出的结果,可以科学计算出煤层的渗透率,并帮助对选择何种完井方式、预测气水产量等作出科学决策。
一、DST测试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分析DST测试技术的中文释义为钻柱测试,它是利用钻杆或者是油管,将地层测试需要用到的工具送到目的地层,利用钻杆或油管进行流体传输,并通过测试阀控制井下开、关井,最终完成地层测试。
1.测试原理DST测试是通过将电子压力计、封隔器、测试管、井下测试阀等相关配套设备输送至地下层,利用对地层流体产出、压力等参数的分析,完成对目的地层的测试。
封隔器和测试阀是测试器的两大重要部件,对于目的层测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封隔器,它的作用是将测试井段和井段上方的泥浆空间分隔开。
其次是测试阀,它是实现井下开、关井的工具,控制流体的流入。
还有一个重要设备就是压力计,它主要是用于测试井底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的数据和关系。
通过DST测试技术,不但可以直接收集产层的液性、产量、温度、压力等数据,还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准确的产层有效渗透率、地层系数、采液指数、边界距离等等诸多参数,并以此判断地层油藏的储集类型等。
基于无线路由协议传输的低压微功耗无线传感器局域网络系统在钻井现场的应用
基于无线路由协议传输的低压微功耗无线传感器局域网络系统在钻井现场的应用高岩;杨靖;何炳振【摘要】徽功耗无线收发模块组成的无线传感器局域网络系统可应用于钻井现场,该系统数据可靠、实时性强,为了在现场进行推广,对其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通过自行设计和开发的无线路由协议,借助自行设计的低压供电模式徽功耗无线传感器,完成了信号无线高效传输,并实现了无线局域网络多采集节点之间最佳路径自由传输的数据共享,而且将无线传感器的量值网送到每个应用软件中,如无线钻井液监测报警系统软件等,形成了一个钻井现场无线局域网络应用软件包系统.介绍了无线路由协议组成的低压徽功耗无线局域网络系统在现场钻井液液面参数监测系统中的设计和功能,用实例证明了该网络系统在钻井现场应用的安全可靠性,为录井设备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它的成功应用,从某种意义上拓宽了人们从现场收集录井数据的思路,使现场无设备化成为一种可能,数据可以在生活小区灵活监测,在信号覆盖范围内,工作人员可以自由共享数据资源,无需专门布线,只需安装配套软件和配置终端接收节点,就可以完成数据共享,使钻井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更加灵活和方便,为下一代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革新提供了经验和依据.【期刊名称】《录井工程》【年(卷),期】2013(024)004【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低压微功耗;无线路由协议;无线局域网络;钻井液液面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作者】高岩;杨靖;何炳振【作者单位】加拿大中加国际公司;志馨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420 引言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指手机通过移动通讯设备上网,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码分多址无线通讯技术。
不论是GPRS还是CDMA技术都是基于大功率公共数据网络系统,不适合钻井现场和远离公网的地区使用。
深井钻录、测试技术和配套装备创新进展及应用
深井钻录、测试技术和配套装备(二期)项目是 “十二五”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项
[1]
包括自动节流、回压补偿、井下随钻测量、监测与控 制软件系统(图 1)。创新形成了多策略、自适应的环 空压力闭环监测与优化控制技术,实现了 9 种工况、4 种控制模式和 13 种复杂条件应急转换的精细控制、井 底压力控制,精度优于国际同类技术,形成了规范和 行业标准,全面替代国外产品。 创新建立了集钻井、录井、测井于一体的控压钻 井方法,实现了作业现场数据采集、处理与实时控制; 独创了井筒压力与流量双目标融合控制的钻井工艺及 井筒动态压力实时、快速、精确计算方法;实现了深 井井下复杂预警时间较常规钻井提前 10min 以上,为 安全控制赢得时间;成功实现穿越深部碳酸盐岩水平 井多套缝洞组合,水平段延伸能力平均增加 210%,显 著提高了单井产能。 首次突破国际控压钻井采用微过平衡的作业理念, 率先开展欠平衡控压钻井应用,创新形成欠平衡精细 控压钻井工艺。建立了井筒压力、井壁稳定及溢流控 制理论新认识,现场应用证明欠平衡控压优于国际通
技 术 创 新
深井钻录、测试技术和 配套装备创新进展及应用
蒋宏伟 周英操 石 林 赵 庆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
摘 要:深井钻录、测试技术和配套装备(二期)研发项目主要针对深井钻井关键技术瓶颈问题进行研究。经过 “十二五”科研攻关,形成了精细控压钻井装备与技术、山前复杂地层超深井钻井关键技术、以气体钻井为代表的高 效破岩技术、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钻井液技术、深井高温高压固井技术、新型录井装备及智能采集系统、深井酸性气 层测试及数据传输系统、旋转导向钻井系统、钻井工程设计和分析软件 9 项重大成果,解决了我国深井钻完井作业方 面存在的部分技术瓶颈问题,使我国 7000m 钻井技术基本成熟、8000m 钻井技术获得突破,大幅度提升了深井钻完井 技术水平。 关键词:深井钻井;录井;完井;技术;装备;工程软件 DOI:10.3969/j.issn.1002-302x.2017.02.006 中图分类号:TE2 文献标识码:A
钻具振动录井技术在苏丹钻井工程中的应用
阃
振 动 指数 : 时地 对转 盘 电扭 矩 信 号进 行 频 谱 实 分析 , 并将其 中对 钻具 有害 的频 率段进 行分 析计 算 ,
得 到 振动指 数 , 指数 相 当于有 害 的振 动 能量 , 值 该 其
愈大 , 映井 下 钻 具 振 动 愈严 重 , 钻 具 危 害 也 越 反 对 大, 是钻具 振 动系统 最重要 的报 警参 数 。 振动 频 次 : 当前 时刻 分 析到 的所 有 频 谱 幅度 超 过设 定基值 的频 谱峰 个数 总和 。该参 数用 来评估 目
第2卷 3
第1 期
录 井 工 程
・ 7 1 ・
・工 艺 技 术 ・
钻 具 振 动 录井 技 术 在 苏 丹钻 井 工 程 中 的 应 用
郑 应 钊① 宫 晓① 刘 明波① 邓 南① 赵 富 波① ②
( 长 城 钻 探 录 井 公 司 国际 项 目部 ; 中国 地 质 大 学 ( 京)能 源 学 院) ① ② 北
l.4 {- 日U 他 ∞7 岫4 伽. I. 细 ■● 1 i 7 b 锄 m t l墨OI 咖1; 盛l3 ■ 4譬 14 日3 . 咖 Ⅻ 1 7 {日 , l U_ 棚7 ∞ 4 铀. 恤 3 m 脚I
日 ¨ m l屯 4 锄 7 3
ll !!
咀 舶 锄f■盘 7 .2 脚 t 44 1
的服务 , 已经 在 6个 国 家 的 1 0余 个 项 目中普 遍 使
用 。钻具 振 动监测 分 析 系 统 只需 对 转 盘 电扭 矩 、 转 盘 转速 、 立管 压力 、 钩 负 荷参 数 进 行 分 析 , 可 以 大 便 对 井下 的粘 卡至释 放 、 头 跳 动及 旋 转 等 振 动 现象 钻
井间ERT电极阵列优化及监测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
关键词井间电阻层析成像$监测实验系统$电极阵列优化$有限元$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R$&0#0S*&0","5E.'1&("3'/((*85"(!("++NG".'EJM*,36'D'."$#',& "5)",0&"(0,7EO$'(0#',&*.28+&'#
_F CID2UB6L2G%&gF [L2GIB4%&g/;< :J21IJ2G%&(/9 ;42GIL2G"&$&:l _D4SD2G"&$
:'8;"(3+)CKLOOMILADDAD16K41JAKDO4O6J21D6LQLGKJ7IU$QL246LK42GDV7DK4QD26JAOUO6DQ$L764Q4ZJ64L2LSDAD16KLPDJKKJU$S246DDAM
基于钻井机械比能的地层压力监测方法在探井工程的应用
程需求。
下至深度258m,Φ339.70mm技术套管下至涠一段
力等压效力点等来效不点断2来 修不基正断于趋修机势正械线趋比基势能值线的,基从地值而层,提压从高力而对监提异测高常方对压法异力常层压位力的层预位顶底测的部部精预深深准度度测度31精18。37准95mm度封,。隔Φ2薄44弱.4断8m层m。技术套管下至涠三段
勘探开发
4) :
= lg
3.282 NT
lg 0.068 4
. ... ... ...............((22))
数法的参考补充,进一步提高随钻压力监测精确 度和可靠性。
3 工程应用实例
消除钻井过平衡影响式后中:,获N为得钻正井常转地速层,机r/m械in;比T能为正钻常井趋时间势,线。通过对W比Z-实X钻-1井是一口设计深度4230m高温预探
性,通常随钻压力监测采用dc指数法计算地层压 压力系数约 1.25~1.3,预计井底温度170℃,存在
的地层压力当量力钻后井,液会密结合度随(钻公电式阻4率)、:声波时差计算结果进 异常压力、高温。
行参考印证,
在风险井段施=
以工达作−到业1综中0ℎ∆合,趋通...势常....判设....断计...和常.(风规4)险 钻预具
比 井
能工在这程缺个的=少多实llgg随维 时116020=钻R参指6N 测数导llgg 井来以116020R6数计及.N...据算风....的地险....情层预........况压警........,力。......考,业(....虑可内1..)..引以 使..(入增用1机强机)钻械械
该井Φ215.90mm井段主要重难点有:①压力 预测偏差;②井壁稳定,地层坍塌压力高;③地 层漏失风险高。
上地层,即深度3157~3782m区间,压力系数1.101.25,比重1.55SG,过平衡钻进机械比能数据作为 基准建立正常地层机械趋势线,见图1。
矿震灾害监测原理及技术
Background
我国的煤矿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 开采强度的增大和向深部开采转移,由于岩石的破坏以及由 此导致的一系列灾害事故如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突水及顶 底板破裂坍塌等频繁发生,而矿震则是导致这一系列灾害的 直接诱因。因此,对矿震监测和定位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 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体现在可以根据矿震监测结果迅速准 确地组织救援,减少损失;而且可以根据监测结果把握区域 性矿震的活动规律,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早的做出预测。
2
v:震动波的传播速度; A:震动波的振幅; f:震动波的频率; Ƭ:一组波的持续时间; k:波的类型,即P波或S波; ρ:介质密度; γ:震动波的阻尼系数; r:震源的距离;
震动能量的计算方法之间的对比
震动时间持续法
lg E B lg t C lg r D lg H F
E:震动能量; r:震动的距离; H:震源的深度; t:震动的持续时间; B,C,D,F:相关系数;
背 景 噪 音 的 特 点
仪 器 的 采 样 频 率
求 解 震 源 的 算 法
速 度 模 型
区 域 异 常 所 导 致 的 传 播 路 径 变 化
微震监测台网的优化
台网布设方案求解模型
微震台网布置算法由 3 个模块组成:
I求解模型数据准备模块
II 遗传算法求解模块
III台网布置方案定位能力评价模块
方位角法
当矿震发生时,通过测量某一个观测站方位角方向的变化或一系 列观测站方位角方向的变化来确定震源位置。 通过方位角法可以快速确定震源位置,同时也可以确定震源在观 测网站之外处的情况。
相对定位法
即采用人工炸药爆炸的方法,对已经定位的震动位置进行修正。 此方法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当震动中心与激 发中心(炸药爆炸点)很近时,更能迅速、准确定位。
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及其成井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及其成井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孙梓航,张建良,王进卫,肖海龙,杨全合,何运晏,张硕,鲁贺,李嵚,林佳旭,徐兴全,王鹏飞,郭昊甜,张晋祥,付
晨
申请号:CN202010347361.9
申请日:20200428
公开号:CN111411901A
公开日:
2020071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及其成井方法,监测井包括有外管和监测井管,根据检测段落含水层的数量监测井管对应设置有数个,数个监测井管均插设在外管的内腔中,成井方法为:步骤一、勘察钻探;步骤二、钻井施工;步骤三、清水替浆;步骤四、布置外管扶正器;步骤五、填料;步骤六、洗井;步骤七、下入监测井管;步骤八、下放1#监测井管;步骤九、填料;步骤十、下放2#监测井管;步骤十一、填料;步骤十二、下放3#监测井管;步骤十三、将监测井管进行固定;步骤十四、监测井管下放完毕;步骤十五、洗井;步骤十六、测量水位;步骤十七、安装保护罩。
有益效果:施工成本降低,填补了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施工的空白。
申请人: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地址: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路9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鞠传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深井钻录、测试技术和配套装备创新进展及应用
深井钻录、测试技术和配套装备创新进展及应用蒋宏伟;周英操;石林;赵庆【摘要】深井钻录、测试技术和配套装备(二期)研发项目主要针对深井钻井关键技术瓶颈问题进行研究.经过"十二五"科研攻关,形成了精细控压钻井装备与技术、山前复杂地层超深井钻井关键技术、以气体钻井为代表的高效破岩技术、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钻井液技术、深井高温高压固井技术、新型录井装备及智能采集系统、深井酸性气层测试及数据传输系统、旋转导向钻井系统、钻井工程设计和分析软件9项重大成果,解决了我国深井钻完井作业方面存在的部分技术瓶颈问题,使我国7000m钻井技术基本成熟、8000m钻井技术获得突破,大幅度提升了深井钻完井技术水平.【期刊名称】《石油科技论坛》【年(卷),期】2017(036)002【总页数】6页(P32-37)【关键词】深井钻井;录井;完井;技术;装备;工程软件【作者】蒋宏伟;周英操;石林;赵庆【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深井钻录、测试技术和配套装备(二期)项目是“十二五”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项[1]下属子项目,设置有西部山前复杂地层安全快速钻井技术、窄密度窗口安全钻井技术与配套装备等6个课题,主要是针对深井钻录、测试作业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进行科研攻关,如山前高陡构造防斜打快钻井技术,巨厚盐膏层、高压盐水层高效钻井技术,酸性气藏安全钻井技术,窄密度窗口安全钻井技术,深井随钻测量装置及技术,抗高温高压高盐钻井化学助剂等。
经过“十二五”攻关,深井钻录、测试技术和配套装备(二期)项目形成了窄密度窗口安全钻井配套装备和复杂深井随钻测录配套装备2项重大装备以及高效破岩技术、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钻井液技术、深井高温高压固井技术3项特色技术和1套钻井工程设计软件,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
一种新的地震激发井深测定方法及石油勘探新型被覆线
一种新的地震激发井深测定方法及石油勘探新型被覆线董庆年;褚建设;王文良【期刊名称】《物探装备》【年(卷),期】2011(021)005【摘要】In dynamite source seismic exploration, the depth of well is the key data to obtain reliable seismic data from the crucial link, but how to get the accurate well depth has been lacking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long ti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kind of method which based on metal lead resistance test and supporting design new coating line (gun line). This new method not only can save cost but also is very simple and easy for application. Field operation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solved the problem of measuring the well depth which troubled the geophysical industry for many years.%在炸药震源激发的地震勘探作业中,激发井的深度准确与否是获取可靠地震资料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井深的准确测定却一直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金属导线电阻来测试地震激发井深的方法及配套设计的新型被覆线(炮线)——在专用炮线外附着一条专用测试线,随炸药下井,通过测量测试线的电阻,来计算测试线的长度,从而确定激发井的深度。
《地层测试技术》已重印
《地层测试技术》已重印
程金良
【期刊名称】《油气井测试》
【年(卷),期】1991(0)4
【摘要】叶荣主编的《地层测试技术》一书由石油出版社重印,需用者可与石油工业出版社联系购买。
该书内容包括:国内外地层测试的历史和现状、基本原理、国外几家专业公司的地层测试器结构原理、测试施工的技术问题等,还介绍了地层测试典型压力卡片分析及测试资料分析方法入门。
【总页数】1页(P9-9)
【作者】程金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7
【相关文献】
1.地层测试技术在低渗透性地层中的应用 [J], 文晓宁
2.电缆地层测试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地层和油藏评价中的角色演变 [J], 孙华峰;陶果;周艳敏;陈宝;杜瑞芳
3.电缆地层测试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地层和油藏评价中的角色演变 [J], 王建波
4.第六批全国优秀畅销书评选揭晓——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已组织重印征订 [J],
5.开展学术交流推动技术创新--已举办三届国防科技工业试验预测试技术高层论坛[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层测试知识简介
地层测试知识简介
姚连成
【期刊名称】《油气井测试》
【年(卷),期】1991(000)003
【摘要】前言钻杆式地层测试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对探井和评价井进行地层测试的主要手段。
因为它不但能进行裸眼中途测试,也能进行套管完井测试:它不但施工作业简单、快速、经济、安全、又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各种测试资料,为油田制定开发方案提供大量可靠依据。
因而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
本文就这方面的基本知识作简要介绍。
【总页数】5页(P74-78)
【作者】姚连成
【作者单位】渤海石油公司勘探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7
【相关文献】
1.防砂地层测试管柱简介 [J], 赵忠学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简介 [J], ;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知识产权学院)简介 [J], ;
4.部分油田地层测试技术经验交流会简介 [J],
5.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炳振 高级工程师, 1959年生, 1983年毕业于天 津大学 (石油分校 )石油工程专业, 现任大港油田 勘探事业部副经理, 从事石油勘探生产 技术管理和技术方法研究工作。通信地址: 300280 天津市大港区 三号院大 港油田勘 探事业部。电 话: ( 022 ) 25925558。 E-m ai:l h ebzhen@ pe-t roch ina. com. cn
[ 1] 曾 文冲. 斯 伦 贝谢 公 司 新 一代 测 井 技 术 ( 论 文集 ) [ C].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
[ 2] 高喜龙, 李照 延, 时丕 同. MDT 测试技 术及 其在 浅海 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J]. 油气 井测试, 2007, 16 ( 3): 45 - 47.
这方面难题, 并且使产能预测 具有更高的可靠 性。 M in-i DST 地层测试能快速进行油气测试, 可节约试 油成本, 加快勘探节奏。鉴于目前应用 M in-i DST 地 层测试的井还比较少, 测试工作所面对的储集层条 件通常非常复杂, 对各项资料的识别和认识还有待 今后进一步完善和积累。
参 考文献
表 1 地层压力测试及流体性质分析结果
测 深 解释压力 地层压力系数 流体密度
层位 层号
(m)
( kP a) (M Pa /100 m ) ( g / cm3 )
1 430. 93 13917. 55 Es3 14 1 431. 93 13922. 88
1 432. 93 13929. 70
0. 973 0. 972 0. 972
完井后试 油, 射孔 井段 1 429. 2 ~ 1437. 6 m, 厚 度 8. 4 m, 工 作 制 度 水 力 泵 压 12 M Pa 产 油 21. 4 m3 /d, 泵压 18M P a产油 35. 2 m3 / d。经试油证实 与实施 M in-i DST 地层测试结果一致。
该井实施 M in-i DST 地 层测 试, 节约 了试油 成 本, 加快了勘探节奏, 见到了很好的油气显 示。在 CH 6井的快速测试见到成效后, 又在 CH 8井应用
0. 619
在 1430. 93~ 1432. 93 m 层段内得到了 3个压 力恢复稳定点, 即图 1中 34号、28号、25号点, 经过 压力梯度分析可得到流体平均密度为 0. 619 g / cm 3。 在该层内应用双封隔器进行 M in-i DST 测试, 测试过 程中采用 LFA光学流体分析模块实时监测, 测试深 度为 1431. 5 m。本次双封隔器之间的距离为 0. 98 m ( 裸眼井 段 ) 。泵出流体持 续 520 m in, 共泵出 流体 90 L, 在泵出进行至 300 m in时 流体中有原油显 示; 在 450 m in后泵出较高比例的原油, 共泵出原油 40 ~ 50 L, 其中包括 双封隔器中 余留的约 10 L液 体。 经过对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 最终确定泵出原油比 例达 到 88% 。综 合 测 试 结 果: 地 层 压 力 系 数 为 0. 972M Pa / 100 m, 地层 流体 密度 为 0. 619 g / cm 3。 样品含油物性分析结果为: 密度 0. 941 g / cm3, 粘度 110. 45 mP a# s, 凝固点 - 20e , 含蜡量 1. 03% , 含胶 量 47. 5% , 初溜点 173e 。据此进一步判断该测试段 对应为油层。
摘 要 传统的地层测试是采用 DST 钻杆测试, 这种测试作业时间长、测试费 用高、易造成环境污染。 斯伦贝谢公 司新开发的测试器是由 一些硬件模块和配套的软件系统 组成的, 双封 隔器模 块与其他 模块组 合应用, 加上 相应的 分析软件, 应用 M in-i DST 地层测试可测量管线中流体的电阻率, 测试器一次下井可进行多个取样, 能在测试井段内 进行标准操作, 且压力测量和动态响应精确度高, 在地面可控制压力测试时的流速、测试室体 积以及测 试时的流动 压力。M in-i DST 地层测试速度快、费用低、而且非常环保, 可解 决常规 试油在 高稠油、地层 压力系数 低的井 遇到的 排液困难。通过初步应用, 在油、气、水层特征识别方面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此外, M in-i DST 地层 测试非常 安全环保, 没有 流体流到地表, 特别是对于地表环境复杂及海上勘 探及评价井, 不存在污水处理问题, 也不需要考虑地 面安全以及地区性环境规章的限制等问题。可解决 常规试油在高稠油、地层压力系数较低的井遇到的 排液困难。
M in-i DST 地层测试是随钻 过程中对 油气层进 行早期 评价的最好手 段。在完井之 前, 通过 M in-i DST 地层测试可以提供判断该井油气及储集层流体 物性参数的有价值参考依据, 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 供重要资料。这种测试方法既经济又迅速, 并能在 早期提供油层的性质参数来估算产能, 因此在国内 外油田被广泛采用, 在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高斜坡 区 CH 6井和 CH 8 井两口探井的中途测试应用中 见到了良好的效果。 1. 3 目的
3 结束语
通过初步应用, 认为 M in-i DST 地层测试技术原 理先进、配套分析软件可靠, 根据所测压力参数可有 效识别流体类型, 确定储集层流体的流动情况, 进而 计算出真实地层压力和地层流体流度。通过对采集 样品观察可直接确定地层是否含油气, 同时为地面 分析化验提供样品, 在油、气、水层特征判识方面见 到了明显的效果。常规试油在高稠油、地层压力系 数低的井往往遇到排液困难, 由于排液时随着油气 向上运移, 其温度逐渐降低, 当井筒温度低于原油凝 固点时, 原油在井筒内凝固不再流动, 油气不能到达 地面进行计量, 影响了真实地层产能, 给试油排液工 作造成困 难。M in-i DST 地层测试技术 可有效解决
M DT 通过双封隔器模块与其他模块组合应用, 加上相应的分析软件, 实现了可控的短距离封闭井 段的地层测试, 相 当于小型化 DST 钻杆测试, 因此 业界对 MDT 地层测试也称为 M in-i DST 地层测试。 M in-i DST 地层测试作业 1 口井一般小于 1 d, 而传 统的 DST 钻杆 测试作业 一般需要 5 ~ 15 d。M in-i DST 地层测试缩短了获取储集层压力所需时间, 从 而缩短了工期, 节约了勘探成本, 加快了勘探进度。 M in-i DST 地层测试可 以在地面实时 控制流体流速 和体积, 并以最佳的方式逐点记录压力测试值, 用这
第 21卷 第 3期
# 相关技术 #
录井工程
# 71#
M in-i DST 地层测试技术及其在 CH 6井的应用
何炳振 刘 辉 蔡茂佳
( 大港油田勘探事业部 )
何炳振, 刘辉, 蔡茂佳. M in-iD ST 地层测试技术及其在 CH 6井的应用. 录井工程, 2010, 21( 3): 71~ 73
[ 3] 罗宁, 张 健, 刘 胜军. 模块式 地层动 态测 试器 ( M DT ) 在四川的应用 [ J]. 西南石油 学院学报, 2002, 24 ( 5): 18- 21.
关键词 M in-i DST 地层测试 流体 流速 压力 储集 层 排液困难
0引 言
为了评价经地震、测井和录井等方法发现的油 气层产能, 通常要对地层进行测试。但是, 传统的 DST 钻杆测试作业时间长、测试费用高、易造成环境 污染。为加快勘探节奏、节约勘探成本, 应用随钻地 层测试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勘探效率。由美国 斯伦贝谢公司 20世纪 90年代研制并经近些年不断 发展完 善的 组合 模块 式地 层动 态测 试 器 M odular F rom ation Dynam ics T ester( 简称 MDT ) 是勘探过程 中进行随钻地层测试的设备, 可以对流体性质、地层 渗透率、产能作出评价。与 DST 钻杆测试相比, 具 有快速、安全、简便、经济、可靠、少污染的优点。
些精确的压力测试数据所绘制的地层压力剖面能够 准确确定油、气、水界面。
1 M in-i DST 地层测试
1. 1 原理 M in-i DST 地层测试 是指在钻井 过程中对 油气
层进行测试, 获得动态条件下地层和流体的各种特 性参数, 从而及时准确地对储集层进行评价。其测 试原理是利用两个膨胀式封隔器封隔一段井筒作为 测试井段, 封隔器可膨胀到与井壁完全接触进行密 封, 从而实现测试井段的隔离。测试井段长度 ( 即 两个封隔器之间的距离 ) 一般为 0. 98 m, 也可调节 为 0. 61 m、1. 52 m 或 2. 44 m。用井眼流体将封隔 器膨胀到高出静液压力 7 M P a左右, 然后使用泵出 模块将被分隔段井筒内流体泵出, 在泵出过程中由 流体分析模块对泵出的流体进行取样识别。对于流 体取样, 隔离出的较大的井壁表面积可使流体压力 只比油藏压力稍小一点, 以避免不同相流体的分离。 对于压力测试, 在较大量的流体从地层中流出之后, 压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复的探测半径为 15~ 24 m。最后取出地层 条件下流体样品并进行测压。每次测试完毕后, 泵 出模块以较大的负压差收回封隔器, 这样确保封隔 器恢复到最小直径状态, 以防止封隔器被损坏并实
第 21卷 第 3期
何炳振等: M in -i DST 地层测试技术及其在 CH 6井的应用
# 73#
图 1 CH 6井 M in-iD ST 地层测试压力及流体性质分析结果
M in-i DST 地层测试技 术并获得高产油 气流。由于 CH 8井的测试井段、测试数据和分析结果与 CH 6 井基本相同, 本文不再叙述。 CH 6井和 CH 8 井取 得的成功, 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勘探开发进程, 在同一 地区又相继部署了几口井, 大部分井都获得了油气 显 示。 使 该 区 在 沙 河 街 组 新 增 预 测 含 油 面 积 44. 3 km 2, 石油地质储量达 4910 @ 104 t。
# 72#
录井工程
2010年 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