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区溢出
程序安全漏洞的类型和防范措施
程序安全漏洞的类型和防范措施一、程序安全漏洞的类型1.缓冲区溢出缓冲区溢出是指程序向缓冲区写入的数据超过了缓冲区所能容纳的大小,导致数据覆盖了缓冲区后面的其他数据或程序代码。
攻击者可以利用缓冲区溢出来执行恶意代码,或者窃取程序的敏感信息。
2. SQL注入SQL注入是一种通过在用户输入中注入恶意的SQL代码来攻击数据库的方法。
攻击者可以通过SQL注入来获取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或者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
3.跨站点脚本攻击(XSS)跨站点脚本攻击是一种利用Web应用程序对用户输入数据的信任来执行恶意脚本的攻击方式。
攻击者可以通过XSS攻击来窃取用户的Cookie或其他敏感信息,并在受害者的浏览器中执行恶意脚本。
4.跨站点请求伪造(CSRF)跨站点请求伪造是一种利用用户已经在认证站点上的会话来执行未经用户授权的操作的攻击方式。
攻击者可以通过CSRF攻击来执行恶意操作,比如以受害者的名义发送邮件、修改账户信息等。
5.逻辑漏洞逻辑漏洞是指程序中存在逻辑错误,导致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出现意外的结果。
攻击者可以利用逻辑漏洞来绕过程序的安全控制,执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6.文件上传漏洞文件上传漏洞是指程序未对用户上传的文件进行恶意代码的检查,导致攻击者可以上传包含恶意代码的文件,从而执行恶意操作。
7.信息泄露信息泄露是指程序未正确保护用户敏感信息的安全,导致攻击者可以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比如账号、密码、信用卡信息等。
二、防范措施1.输入验证对用户输入数据进行有效的验证,包括长度、格式、特殊字符等。
确保用户输入的数据符合预期,可以有效防止缓冲区溢出、SQL注入等安全漏洞。
2.输出编码对程序输出的数据进行编码,包括HTML编码、URL编码等。
确保用户输入的数据在输出时不会被误解为恶意代码,可以有效防止XSS攻击。
3.防止CSRF攻击对于重要的操作,比如修改账户信息、转账等,需要使用CSRF令牌来验证请求的合法性。
确保用户操作是经过授权的,可以有效防止CSRF攻击。
缓冲区溢出名词解释
缓冲区溢出名词解释
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指当程序向缓冲区中写入超过其容量的数据,导致多余的数据覆盖了紧邻缓冲区的内存空间,从而破坏了程序原有的调用栈和指针。
攻击者可以通过逆向工程或其他手段找出缓冲区溢出的漏洞,并在缓冲区中注入恶意代码,从而获取系统管理员权限,进行非法操作。
缓冲区溢出是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安全漏洞之一,也是黑客攻击常用的手段之一。
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缓冲区操作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安全性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
第7章缓冲区溢出攻击及防御技术ppt课件
2024/3/29
网络入侵与防范技术
7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7.1 缓冲区溢出概述
隐蔽性:
第三,由于漏洞存在于防火墙内部的主机上,攻击者可 以在防火墙内部堂而皇之地取得本来不被允许或没有权 限的控制权;
2024/3/29
网络入侵与防范技术
1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7.1 缓冲区溢出概述
什么是缓冲区?它是包含相同数据类型实例的一个 连续的计算机内存块。是程序运行期间在内存中分 配的一个连续的区域,用于保存包括字符数组在内 的各种数据类型。
Windows系统中缓冲区溢出的事例更是层出不穷。 2001年“红色代码”蠕虫利用微软IIS Web Server中
的缓冲区溢出漏洞使300 000多台计算机受到攻击; 2003年1月,Slammer蠕虫爆发,利用的是微软SQL
Server 2000中的缺陷; 2004年5月爆发的“振荡波”利用了Windows系统的活
产生碎片不同 对堆来说,频繁的new/delete或者malloc/free势必会造成 内存空间的不连续,造成大量的碎片,使程序效率降低。 对栈而言,则不存在碎片问题,因为栈是先进后出的队列, 永远不可能有一个内存块从栈中间弹出。
生长方向不同 堆是向着内存地址增加的方向增长的,从内存的低地址向高 地址方向增长。 栈的生长方向与之相反,是向着内存地址减小的方向增长, 由内存的高地址向低地址方向增长。
1999年w00w00安全小组的Matt Conover写了基于 堆缓冲区溢出专著,对堆溢出的机理进行了探索。
WebGoat笔记六_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s )
WebGoat学习笔记六—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s )瞿靖东2015/11/6版本号:WebGoat 5.41、off-by-One 缓冲区溢出(Off-by-One Overflows )技术概念或主题(Concept / T opic T o T each)缓冲区溢出是指当计算机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位数时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溢出的数据覆盖在合法数据上。
理想的情况是程序检查数据长度并不允许输入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字符,但是绝大多数程序都会假设数据长度总是与所分配的储存空间相匹配,这就为缓冲区溢出埋下隐患。
技术原理(How It works )通过向程序的缓冲区写入超出其长度的内容,导致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造成程序崩溃或使程序转而执行其它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造成缓冲区溢出的原因是程序中没有仔细检查用户输入的参数。
缓冲区溢出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危险的漏洞,在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广泛存在。
利用缓冲区溢出攻击,可以导致程序运行失败、系统宕机、重新启动等后果。
更为严重的是,可以利用它执行非授权指令,甚至可以取得系统特权,进而进行各种非法操作。
总体目标(General Goals )欢迎你来到OWASP宾馆!你能否找出VIP客户住在哪个房间?你需要提供以下相关信息才能访问互联网。
Step 1/2请确保你输入的姓名信息与宾馆注册系统中的信息完全相同。
Step 2/2请选择下方的上网套餐。
请确保你选择的选项与实际使用时间匹配,本服务不提供任何退款。
操作方法(Solutions)第一步时随便填写,也不用拦截。
第二步时,选择【24小时】的选项,点击【Accept Terms】提交时使用BurpSuite拦截数据。
将该request请求拦截后发往intruder,然后将参数room no设为溢出目标。
没错,就是它(此时如果查看网页源代码,会发现,在这第二次提交时,包括room- no在内的三个参数都是hidden的input方式)。
缓冲区溢出原因及解决
第三讲缓冲区溢出n1 缓冲区溢出问题简介n2 几种典型的缓冲区溢出n3 防范措施缓冲区溢出1 缓冲区溢出问题简介缓冲区溢出是一种常见的漏洞.据统计,通过缓冲区溢出进行的攻击占所有系统攻击总数的80%以上.这种错误的状态发生在写入内存的数据超过了分配给缓冲区的大小的时候,就像一个杯子只能盛一定量的水,如果放到杯子中的水太多,多余的水就会一出到别的地方。
由于缓冲区溢出,相邻的内存地址空间被覆盖,造成软件出错或崩溃。
如果没有采取限制措施,可以使用精心设计的输入数据使缓冲区溢出,从而导致安全问题。
缓冲区溢出缓冲区溢出问题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缓冲区溢出都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安全问题, C程序的缓冲区溢出问题早在70年代初就被认为是C语言数据完整性模型的一个可能的后果。
这是因为在初始化、拷贝或移动数据时,C语言并不自动地支持内在的数组边界检查。
虽然这提高了语言的执行效率,但其带来的影响及后果却是深远和严重的。
•1988年Robert T. Morris的finger蠕虫程序.这种缓冲区溢出的问题使得Internet几乎限于停滞,许多系统管理员都将他们的网络断开,来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1989年Spafford提交了一份关于运行在VAX机上的BSD版UNIX的fingerd的缓冲区溢出程序的技术细节的分析报告,引起了部分安全人士对这个研究领域的重视•1996年出现了真正有教育意义的第一篇文章, Aleph One在Underground发表的论文详细描述了Linux系统中栈的结构和如何利用基于栈的缓冲区溢出。
缓冲区溢出Aleph One的贡献还在于给出了如何写开一个shell的Exploit的方法,并给这段代码赋予shellcode的名称,而这个称呼沿用至今,我们现在对这样的方法耳熟能详--编译一段使用系统调用的简单的C程序,通过调试器抽取汇编代码,并根据需要修改这段汇编代码。
•1997年Smith综合以前的文章,提供了如何在各种Unix变种中写缓冲区溢出Exploit更详细的指导原则。
缓冲区溢出的原理
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缓冲区溢出这个有意思的玩意儿。
你想想看啊,缓冲区就好比是一个小仓库,它有自己的容量限制。
就好像你家里的碗,能装的东西是有限的嘛。
但是呢,如果有人不停地往这个小仓库里塞东西,塞啊塞,超过了它能承受的极限,会咋样?那肯定就“嘭”的一下,爆啦!这就是缓冲区溢出啦!比如说啊,程序就像一辆在公路上跑的汽车,而缓冲区就是汽车的后备箱。
如果司机不管不顾地拼命往后备箱塞东西,塞得满满的都要溢出来了,那车还能正常跑吗?肯定会出问题呀!程序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呢!缓冲区溢出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奇怪现象。
就好像一个好好的人,突然就变得不正常了,一会儿抽风一会儿发呆的。
程序可能会突然崩溃,或者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
哎呀呀,那可就麻烦大啦!有时候啊,一些不怀好意的人还会利用这个漏洞来搞破坏呢!他们就像那些偷偷摸摸的小偷,趁着缓冲区溢出这个机会,钻进程序里,偷取重要的信息或者搞些恶作剧。
你说气不气人!那怎么避免缓冲区溢出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写程序的时候小心谨慎啦,就像我们走路要看好脚下一样。
要合理地分配和使用缓冲区,别一股脑儿地往里塞东西。
而且啊,要经常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超量的情况。
咱再打个比方,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你得看着购物车,别装得太满了呀,不然提都提不动,还可能把东西撒一地呢!写程序也是这个理儿。
还有啊,我们要加强对程序的检测和保护。
就像给家里装个防盗门一样,让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进不来。
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让缓冲区溢出这个小捣蛋鬼得逞!总之呢,缓冲区溢出可不是小事儿,我们可得重视起来。
只有这样,我们的程序才能稳稳当当、顺顺利利地运行,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大家可都要记住啦!可别不当回事儿哟!不然到时候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啦!这缓冲区溢出啊,就像是程序世界里的一个小陷阱,我们得小心翼翼地绕过去,可别一脚踩进去啦!。
缓冲区溢出
网络安全实验教程
16
4.5 UAF类型缓冲区溢出实验
实验目的
✓ 了解UAF类型缓冲区溢出的原理; ✓ 掌握UAF类型缓冲区溢出的发生过程。
实验内容
✓ 使用VC 6.0的源码调试功能,观察内存块 p1的创建和释放过程,并观察p1释放后再 次使用的情况,以了解UAF类型缓冲区溢出 的原理。
网络安全实验教程
17
4.5 UAF类型缓冲区溢出实验
实验环境
✓ 操作系统:Windows XP SP3 32位; ✓ 编译工具:VC6.0。
网络安全实验教程
18
4.5 UAF类型缓冲区溢出实验
实验步骤
✓ 1.编译代码;
✓ 2.观察内存块p1->func仍然为未初始化的 0xcdcdcdcd;
✓ 3.观察内存块p1->func被赋值为myfunc函数 地址;
网络安全实验教程
20
4.6 覆盖返回地址实验
实验目的
✓ 了解通过覆盖返回地址进行缓冲区溢出利用 的原理;
✓ 掌握覆盖返回地址过程。
实验内容
✓ 在栈溢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返回地址 被覆盖后的后续流程,了解和掌握通过覆盖 返回地址进行缓冲区溢出利用的技术。
网络安全实验教程
21
4.6 覆盖返回地址实验
✓ 1.编译代码; ✓ 2.使用VC6.0加载程序t1; ✓ 3.检查参数i大于10,不能通过条件判断; ✓ 4.修改参数i为65537; ✓ 5.观察上下文环境,i=0x00010001(65537)。
网络安全实验教程
14
4.4 整型溢出实验
✓ 6.发生宽度溢出:
➢ 注意到s=0x0001,i的高位被截断了。
EBP
缓冲区溢出详解
缓冲区溢出详解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是计算机安全领域内既经典⽽⼜古⽼的话题。
随着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加强,传统的缓冲区溢出攻击⽅式可能变得不再奏效,相应的介绍缓冲区溢出原理的资料也变得“⼤众化”起来。
其中看雪的《0day安全:软件漏洞分析技术》⼀书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阐述得简洁明了。
本⽂参考该书对缓冲区溢出原理的讲解,并结合实际的代码实例进⾏验证。
不过即便如此,完成⼀个简单的溢出代码也需要解决很多书中⽆法涉及的问题,尤其是⾯对较新的具有安全特性的编译器——⽐如MS的Visual Studio2010。
接下来,我们结合具体代码,按照对缓冲区溢出原理的循序渐进地理解⽅式去挖掘缓冲区溢出背后的底层机制。
⼀、代码 <=> 数据顾名思义,缓冲区溢出的含义是为缓冲区提供了多于其存储容量的数据,就像往杯⼦⾥倒⼊了过量的⽔⼀样。
通常情况下,缓冲区溢出的数据只会破坏程序数据,造成意外终⽌。
但是如果有⼈精⼼构造溢出数据的内容,那么就有可能获得系统的控制权!如果说⽤户(也可能是⿊客)提供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数据,那么系统提供了溢出的容器——缓冲区。
缓冲区在系统中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级语⾔定义的变量、数组、结构体等在运⾏时可以说都是保存在缓冲区内的,因此所谓缓冲区可以更抽象地理解为⼀段可读写的内存区域,缓冲区攻击的最终⽬的就是希望系统能执⾏这块可读写内存中已经被蓄意设定好的恶意代码。
按照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原理,程序代码是作为⼆进制数据存储在内存的,同样程序的数据也在内存中,因此直接从内存的⼆进制形式上是⽆法区分哪些是数据哪些是代码的,这也为缓冲区溢出攻击提供了可能。
图1 进程地址空间分布图1是进程地址空间分布的简单表⽰。
代码存储了⽤户程序的所有可执⾏代码,在程序正常执⾏的情况下,程序计数器(PC指针)只会在代码段和操作系统地址空间(内核态)内寻址。
数据段内存储了⽤户程序的全局变量,⽂字池等。
缓冲区溢出-原理和简单利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缓冲区溢出-原理和简单利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是文章的开篇,旨在引入读者对于缓冲区溢出问题的背景和概念。
下面是概述部分的内容:1.1 概述在计算机科学和网络安全领域中,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它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数据泄露、远程命令执行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介绍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和简单利用方法。
缓冲区溢出指的是当向一个缓冲区写入数据时,超出了该缓冲区所能容纳的大小,导致溢出的数据覆盖到相邻的内存区域。
这种溢出可能会覆盖控制流程信息,改变程序执行路径,从而使攻击者能够执行恶意代码。
缓冲区溢出是一种经典的安全漏洞,其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尽管多年来在软件和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加固,但仍然存在很多软件和系统容易受到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漏洞存在。
正因如此,了解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和简单利用方法对于计算机科学和网络安全从业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并介绍常见的利用方法。
在深入研究和了解缓冲区溢出的背景之后,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种常见的安全威胁。
接下来的章节将分别介绍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并提供一些简单的利用方法作为案例。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内容,并进一步讨论缓冲区溢出的意义和应对措施。
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加深对于缓冲区溢出问题的理解,提高对于软件和系统安全的意识,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这种安全漏洞。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和简单利用方法吧!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组织的安排和框架。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内容。
本文主要讨论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和简单利用方法,因此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引入缓冲区溢出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解释缓冲区溢出在计算机领域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1.2 文章结构介绍本文的文章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方便读者了解整个文章的组织。
缓冲区溢出(栈溢出)
缓冲区溢出(栈溢出)前⾔在现在的⽹络攻击中,缓冲区溢出⽅式的攻击占据了很⼤⼀部分,缓冲区溢出是⼀种⾮常普遍的漏洞,但同时,它也是⾮常危险的⼀种漏洞,轻则导致系统宕机,重则可导致攻击者获取系统权限,进⽽盗取数据,为所欲为。
其实缓冲区攻击说来也简单,请看下⾯⼀段代码: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char buffer[8];if(argc > 1) strcpy(buffer, argv[1]);return 0;}当我们在对argv[1]进⾏拷贝操作时,并没对其长度进⾏检查,这时候攻击者便可以通过拷贝⼀个长度⼤于8的字符串来覆盖程序的返回地址,让程序转⽽去执⾏攻击代码,进⽽使得系统被攻击。
本篇主要讲述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我会从程序是如何利⽤栈这种数据结构来进⾏运⾏的开始,试着编写⼀个shellcode,然后⽤该shellcode来溢出我们的程序来进⾏说明。
我们所要使⽤的系统环境为x86_64 Linux,我们还要⽤到gcc(v7.4.0)、gdb(v8.1.0)等⼯具,另外,我们还需要⼀点汇编语⾔的基础,并且我们使⽤AT&T格式的汇编。
进程在现代的操作系统中,进程是⼀个程序的运⾏实体,当在操作系统中运⾏⼀个程序时,操作系统会为我们的程序创建⼀个进程,并给我们的程序在内存中分配运⾏所需的空间,这些空间被称为进程空间。
进程空间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代码段,数据段和栈段。
如下图所⽰:栈栈是⼀种后⼊先出的数据结构,在现代的⼤多数编程语⾔中,都使⽤栈这种数据结构来管理过程之间的调⽤。
那什么⼜是过程之间的调⽤呢,说⽩了,⼀个函数或者⼀个⽅法便是⼀个过程,⽽在函数或⽅法内部调⽤另外的过程和⽅法便是过程间的调⽤。
我们知道,程序的代码是被加载到内存中,然后⼀条条(这⾥指汇编)来执⾏的,⽽且时不时的需要调⽤其他的函数。
当⼀个调⽤过程调⽤⼀个被调⽤过程时,所要执⾏的代码所在的内存地址是不同的,当被调⽤过程执⾏完后,⼜要回到调⽤过程继续执⾏。
缓冲区溢出
缓冲区溢出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危险的漏洞,在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广泛存在。
利用缓冲区溢出攻击,可以导致程序运行失败、系统宕机、重新启动等后果。
更为严重的是,可以利用它执行非授权指令,甚至可以取得系统特权,进而进行各种非法操作。
简介缓冲区溢出攻击有多种英文名称:buffer overflow,buffer overrun,smash the stack,trash the stack,scribble the stack, mangle the stack, memory leak,overrun screw;它们指的都是同一种攻击手段。
第一个缓冲区溢出攻击--Morris蠕虫,发生在二十年前,它曾造成了全世界6000多台网络服务器瘫痪。
概念缓冲区溢出是指当计算机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位数时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溢出的数据覆盖在合法数据上,理想的情况是程序检查数据长度并不允许输入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字符,但是绝大多数程序都会假设数据长度总是与所分配的储存空间相匹配,这就为缓冲区溢出埋下隐患.操作系统所使用的缓冲区又被称为"堆栈". 在各个操作进程之间,指令会被临时储存在"堆栈"当中,"堆栈"也会出现缓冲区溢出。
危害在当前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安全中,被广泛利用的50%以上都是缓冲区溢出,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988年利用fingerd漏洞的蠕虫。
而缓冲区溢出中,最为危险的是堆栈溢出,因为入侵者可以利用堆栈溢出,在函数返回时改变返回程序的地址,让其跳转到任意地址,带来的危害一种是程序崩溃导致拒绝服务,另外一种就是跳转并且执行一段恶意代码,比如得到shell,然后为所欲为。
缓冲区攻击缓冲区溢出的原理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造成程序崩溃或使程序转而执行其它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造成缓冲区溢出的原因是程序中没有仔细检查用户输入的参数。
详解C语言之缓冲区溢出
详解C语⾔之缓冲区溢出⽬录⼀、缓冲区溢出原理⼆、缓冲区溢出实例三、缓冲区溢出防范3.1、gets3.2、strcpy3.3、 strncpy/strncat3.4、sprintf3.5、scanf3.6、streadd/strecpy3.7、strtrns3.8、realpath⼀、缓冲区溢出原理栈帧结构的引⼊为⾼级语⾔中实现函数或过程调⽤提供直接的硬件⽀持,但由于将函数返回地址这样的重要数据保存在程序员可见的堆栈中,因此也给系统安全带来隐患。
若将函数返回地址修改为指向⼀段精⼼安排的恶意代码,则可达到危害系统安全的⽬的。
此外,堆栈的正确恢复依赖于压栈的EBP值的正确性,但EBP域邻近局部变量,若编程中有意⽆意地通过局部变量的地址偏移窜改EBP值,则程序的⾏为将变得⾮常危险。
由于C/C++语⾔没有数组越界检查机制,当向局部数组缓冲区⾥写⼊的数据超过为其分配的⼤⼩时,就会发⽣缓冲区溢出。
攻击者可利⽤缓冲区溢出来窜改进程运⾏时栈,从⽽改变程序正常流向,轻则导致程序崩溃,重则系统特权被窃取。
例如,对于下图的栈结构:若将长度为16字节的字符串赋给acArrBuf数组,则系统会从acArrBuf[0]开始向⾼地址填充栈空间,导致覆盖EBP值和函数返回地址。
若攻击者⽤⼀个有意义的地址(否则会出现段错误)覆盖返回地址的内容,函数返回时就会去执⾏该地址处事先安排好的攻击代码。
最常见的⼿段是通过制造缓冲区溢出使程序运⾏⼀个⽤户shell,再通过shell执⾏其它命令。
若该程序有root或suid执⾏权限,则攻击者就获得⼀个有root权限的shell,进⽽可对系统进⾏任意操作。
除通过使堆栈缓冲区溢出⽽更改返回地址外,还可改写局部变量(尤其函数指针)以利⽤缓冲区溢出缺陷。
注意,本⽂描述的堆栈缓冲区溢出不同于⼴义的“堆栈溢出(Stack OverFlow)”,后者除局部数组越界和内存覆盖外,还可能由于调⽤层次太多(尤其应注意递归函数)或过⼤的局部变量所导致。
缓冲区溢出的解决方法
缓冲区溢出的解决方法缓冲区溢出,这就像一个小杯子,你非要往里面倒很多很多水,水就会溢出来,弄得哪儿都是,在计算机里,这可是个大麻烦。
咱先得明白缓冲区是个啥。
就好比你有个小盒子,这个小盒子是用来放糖果的,规定只能放10颗。
这小盒子就是缓冲区,10颗糖果就是正常的数据量。
要是有人调皮,一下子往里面塞了15颗,那多出来的5颗没地方放,就溢出了。
在计算机里,数据就会跑到不该去的地方,可能把别的数据给覆盖了,这就乱套了。
那怎么解决这个事儿呢?一种办法就是把小盒子变大点,在计算机里就是合理地增大缓冲区的大小。
还是说那个放糖果的小盒子,咱知道有时候可能会收到12颗或者13颗糖果,那咱就把盒子设计成能放15颗的。
不过这可不能盲目地增大,得根据实际情况来。
就像你不能因为偶尔可能会多来几个客人,就把自己家房子盖得超级大,那多浪费啊。
在计算机里,要经过仔细的分析,预估可能出现的最大数据量,然后合理地增加缓冲区的容量。
再一个就是严格控制往缓冲区里放东西的量。
这就好比你请人往盒子里放糖果,你得盯着,告诉他最多就放10颗,不能多放。
在程序里,就要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校验。
比如说,如果一个程序只接受10个字符的输入,那就得设置好,一旦超过10个字符,就不让输入了,直接拒绝。
这就像门口的保安,不符合要求的就不让进。
还有啊,有的时候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
这就像是给小盒子加个防护栏。
比如说在编程里使用一些安全的函数,这些函数就像是给缓冲区加了一层保护罩。
这些安全函数在处理数据的时候,会自动检查数据的大小是否合适,不合适就会采取措施,而不是像那些不安全的函数一样,任由数据乱塞,最后导致溢出。
咱也可以从程序设计的角度去考虑。
就好比盖房子,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好布局。
在编写程序的时候,采用良好的编程规范。
比如说把不同功能的数据分开存放,就像家里把衣服和食物分开存放一样。
这样即使某个缓冲区有点小问题,也不容易影响到其他重要的数据和程序的运行。
堆栈缓冲区溢出的原因
堆栈缓冲区溢出的原因堆栈缓冲区溢出,这事儿啊,就像你住的房子,本来只能住下那么几个人,突然一下子涌进来好多好多人,那肯定就乱套了,房子也得被撑破喽。
咱得先知道啥是堆栈。
这堆栈啊,就好比是一个放东西的小仓库,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呢,就把一些临时要用的数据放在这个小仓库里。
这个小仓库是有一定大小的,就像咱们住的房子有固定的面积一样。
那为啥会出现缓冲区溢出呢?有一种情况啊,就是程序员粗心大意。
这就跟盖房子的时候,设计师没好好算能住多少人就瞎盖一样。
比如说,程序要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程序员在写程序的时候啊,没有考虑到用户可能输入特别特别长的数据。
这就好比房子本来设计只能住十个人,结果你不管不顾地让一百个人往里冲,那这个小仓库,也就是堆栈,肯定装不下啊,这就溢出了。
再有一种情况呢,是程序内部计算错误。
这就像是你本来打算在仓库里每个小格子放一样东西,结果计算错了,一个小格子放了太多东西。
比如说,程序在处理一些数组的时候,算错了数组的索引或者大小,就可能导致数据写到了不该写的地方,超出了堆栈给这个数据分配的空间,然后就溢出了。
还有一种情况啊,是恶意攻击。
这就像有坏人故意想把你的房子搞垮一样。
有些黑客啊,他们就专门找程序里这种堆栈缓冲区的漏洞。
他们会故意输入特别长的数据,这些数据就像洪水一样,冲进程序的堆栈,把原本正常的数据都给冲乱了,然后程序就可能出错,甚至被他们控制。
这就好比坏人冲进了房子,把房子里的东西都打乱,还想霸占房子一样可恶。
那堆栈缓冲区溢出会带来啥后果呢?那可严重了。
程序可能会突然崩溃,就像房子突然塌了一样。
这还好一点呢,要是被黑客攻击导致溢出,可能会泄露你的重要信息啊。
比如说你的账号密码之类的,这就像是房子里藏着的宝贝被坏人给偷走了。
怎么避免堆栈缓冲区溢出呢?程序员得小心谨慎啊。
在写程序接收用户输入的时候,得先给这个输入定个合理的大小限制,就像在房子门口安排个保安,只让合适数量的人进去。
还有啊,在处理数据的时候,要多检查检查,别算错了。
缓冲区溢出原理和利用
缓冲区溢出原理和利用
缓冲区溢出是一种常见的程序缺陷,它发生时,数据被添加到分配给缓冲区的内存块之外,导致程序运行失败、系统宕机、重新启动等后果。
更为严重的是,可以利用它执行非授权指令,甚至可以取得系统特权,进而进行各种非法操作。
缓冲区是一块连续的计算机内存区域,可保存相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实例。
缓冲区溢出原理基于程序设计缺陷,向程序输入缓冲区写入使之溢出的内容(通常是超过缓冲区能保存的最大数据量的数据),从而破坏程序运行、趁著中断之际并获取程序乃至系统的控制权。
在C/C++语言中,由于没有数组越界检查机制,当向局部数组缓冲区里写入的数据超过为其分配的大小时,就会发生缓冲区溢出。
攻击者可利用缓冲区溢出来窜改进程运行时栈,从而改变程序正常流向,轻则导致程序崩溃,重则系统特权被窃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更多关于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和利用方式,建议查阅计算机书籍或咨询计算机专业人士。
缓冲区溢出漏洞原理
缓冲区溢出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使程序崩溃或执行恶意代码。
以下是缓冲区溢出漏洞的原理和攻击步骤:1. 缓冲区溢出:缓冲区是一种存储数据的地方,当输入的数据长度超过缓冲区的长度时,就会发生缓冲区溢出。
攻击者通常会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来向程序写入任意数据,包括恶意代码。
2. 栈溢出:栈溢出是缓冲区溢出的一个特殊情况,当程序在堆栈上分配内存时,如果输入的数据长度超过堆栈的大小,就会发生栈溢出。
栈溢出通常发生在函数调用或跳转时,当函数调用时,栈指针会指向函数的返回地址和参数列表,如果输入的数据长度超过堆栈的大小,就会覆盖函数的返回地址和参数列表,使程序崩溃或执行恶意代码。
3. 堆溢出:堆溢出是缓冲区溢出的另一个特殊情况,当程序在堆上分配内存时,如果输入的数据长度超过堆的大小,就会发生堆溢出。
堆溢出通常发生在动态分配内存时,当程序动态分配内存时,堆指针会指向一个空闲的内存块,如果输入的数据长度超过堆的大小,就会覆盖堆指针,使程序崩溃或执行恶意代码。
4. 溢出攻击:攻击者通常会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来向程序写入任意数据,包括恶意代码。
攻击者可能会通过Web攻击、命令执行攻击、DLL注入攻击等手段来实现。
5. 命令执行攻击:命令执行攻击是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来执行恶意命令的攻击。
攻击者通常会利用命令执行漏洞来向程序写入任意命令,包括系统命令和恶意代码。
6. 注入攻击:注入攻击是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来注入恶意代码的攻击。
攻击者通常会利用SQL注入、XML注入等手段来实现。
7. 代码执行攻击:代码执行攻击是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来执行恶意代码的攻击。
攻击者通常会利用Shellshock、Code Red等漏洞来实现。
总之,缓冲区溢出漏洞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它来执行恶意代码或使程序崩溃。
程序员应该加强代码的安全性,避免缓冲区溢出漏洞的发生。
信息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考点:缓冲区(栈 ) 溢出
信息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考点:缓冲区(栈) 溢出缓冲区溢出是指当计算机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位数时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溢出的数据覆盖在合法数据上。
缓冲区溢出有堆缓冲区和栈缓冲区溢出,二者有些不同,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讨论栈溢出。
程序运行时,为了实现函数之间的相互隔离,需要在调用新函数时保存当前函数的状态,这些信息全在栈上,为此引入栈帧。
每一个栈帧保存者一个未运行完的函数的信息,包括局部变量等等。
缓冲区溢出漏洞是由于函数内的本地变量溢出造成的,而本地变量都位于堆栈区域,因此这类漏洞一般称为栈溢出漏洞。
主要是因为C语言编译器对数组越界没有进行检查导致的。
相关真题:2020年信息安全工程师下午案例分析真题,第五大题,问题1【图5-1给出了一段有漏洞的C语言代码(注:行首数字是代码行号),请问,上述代码存在哪种类型的安全漏洞?该漏洞和C语言数组的哪一个特性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id main() { function(1,2,3);
}
展示堆栈的示例 example1
(gdb) disass main
❖ 0x08048358 <main+28>: push $0x3 ❖ 0x0804835a <main+30>: push $0x2 ❖ 0x0804835c <main+32>: push $0x1 ❖ 0x0804835e <main+34>: call 0x8048334 <function> ❖ 0x08048363 <main+39>: add $0xc,%esp
有关缓冲区溢出的数据
❖ 1998年Lincoln实验室用来评估入侵检测的的5种 远程攻击中,有2种是缓冲区溢出。
❖ 1998年CERT的13份建议中,有9份是与缓冲区 溢出有关的;1999年,至少有半数的建议是和缓 冲区溢出有关的。
❖ 在Bugtraq的调查中,有2/3的被调查者认为缓冲 区溢出漏洞是一个很严重的安全问题。
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的攻击
❖ 随便往缓冲区中填东西造成它溢出一般只会出现 “分段错误”(Segmentation fault),而不能 达到攻击的目的。
❖ 如果覆盖缓冲区的是一段精心设计的机器指令序 列,它可能通过溢出,改变返回地址,将其指向 自己的指令序列,从而改变该程序的正常流程。
可利用的堆栈溢出 ❖ void fun () { example3
❖ 基于栈 ❖ 基于堆 ❖ 基于格式化字符串
Next
缓冲区溢出的原 理
典型的寄存器
❖ EIP:扩展指令指针,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 的地址。
❖ EBP:扩展基指针,用于指向基本基栈的 信息。
❖ ESP:扩展堆栈指针。指向堆栈的当前位 置,允许push和pop操作等对堆栈中内容添 加和删除。
典型的堆栈帧结构
❖ int bof() { char buffer[4]; strcpy(buffer, “AAAAAAAAAAAA”);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bof();
printf(“Not gonnSaedgomit!e\nn”)t;ation fault
return 1; }
}
perl -e 'print "\x41"x28 . "\xa0\x83\x04\x08" '
一个有root权限的shell
❖ void foo () { ❖ char *name[2]; ❖ name[0] = "/bin/sh"; ❖ name[1] = 0;
chown root.root shellcode
(gdb) disass function
❖ 0x08048334 <function+0>: ❖ 0x08048335 <function+1>: ❖ 0x08048337 <function+3>:
push %ebp mov %esp,%ebp sub $0x28,%esp
展示堆栈的示例
(gdb) i reg v ebp v esp
为什么会缓冲区溢出
❖ 在C语言中,指针和数组越界不保护是 Buffer overflow的根源。
❖ 在C语言标准库中就有许多能提供溢出的函 数,如strcat(), strcpy(), sprintf(), gets()和 scanf()。
❖ 通过指针填充数据 ❖ 不好的编程习惯
缓冲区溢出的分类
❖ 函数调用时所建立的栈帧包含了下面的信息:
i) 为被调用函数的参数分配的空间 ii) 函数的返回地址. iii) 调用函数的栈帧信息, 即栈顶和栈底. iv) 为函数的局部变量分配的空间
典型的堆栈帧结构
展示堆栈的示例 example1
void function(int a, int b, int c) { char buffer1[5]; char buffer2[10];
基本问题
❖ 缓冲区溢出:向一个有限空间的缓冲区拷贝了过长 的字符串,覆盖相邻的存储单元,会引起程序运行 异常。
❖ 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是:1988 年,因特网蠕虫 Morris Worm利用UNIX系统中finger程序的缓冲区 溢出漏洞,获得访问权限,得到了一个shell,感染 了因特网中的数万台机器,给用户带来了很大危害。
SHELLCODE
Shellcode是汇编语言的二进制形式
“\x33\xc0”
xorl %eax, %eax
chmod u+s shellcode
❖ setuid (0);
❖ execve (name[0], name, 0);
❖ exit (0);
❖}
❖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char buffer[10];
❖ strcpy(buffer, argv[1]);
0xbffd0f5c 0xbffd0f34
examp3 le1
2 1
(gdb) print /x &buffer1 v 0xbffd0f44 (gdb) print /x &buffer2 v 0xbffd0f34
RET 0x08048363 主函数的基栈帧
buffer1
buffer2
没有受到控制的堆栈溢出 Example2
printf ("test,being hacked!!!\n"); }
❖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char buf[10]; strcpy (buf, argv[1]); printf ("fun is at 0x%8x\n", (unsigned int) fun); return 0;
❖ printf("the address of foo is 0x%8x\n", (unsigned int)foo);
❖ return 0;
❖}
远程缓冲区漏洞利用
❖ 利用shellcode与套接口socket 初始化套接口sockfd new = accpet(sockfd, NULL, 0); dup2(sockfd, 0); dup2(sockfd, 1); dup2(sockfd, 2); execl(“/bin/sh”, “sh”,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