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数学知识论文

合集下载

最新-最新初一数学论文300字初一数学论文学生【优秀5篇】

最新-最新初一数学论文300字初一数学论文学生【优秀5篇】

最新初一数学论文300字初一数学论文学生【优秀5篇】数学,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那么数学的论文有哪些呢?初一数学论文2200字初一数学论文学生1一、函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函数知识贯穿于初中数学始终,初一,让学生初步接触到函数,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概念、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让学生感受到函数关系和函数图象的对应关系,体会到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初二学习了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通过与一次函数的联系,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初三学习了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让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函数的相关知识,体会函数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的应用,因此函数在初中数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初中数与代数课程领域学习的主线。

二、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1、充分发挥教材功能教材本身的主导思想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某一个变化过程里两个存在特殊关系的变量中提炼出函数的概念,留绐师生很大的运作空间。

几个例题中,例一试图用生活中熟悉的“摩天轮”引出生活中的数学,接着在例二中寻找具体的对应关系,例二让学生体会“唯一对应”的函数值,最后给出总结性的概念。

设计思路非常明确,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教师导引探索某些变化过程中存在的特殊的数学规律并加以概括、精练成数学概念。

这正是新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特殊性点,也代表了今后数学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所以教学重、难点就是是如何引导,如何启发学生完成这一过程。

而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教师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在思维上有收有放,即教师要设法自始至终的抓住学生,精心设计问题并配置生动的情景画面,还要大胆地在教材的使用上进行创新,不但对结构进行调整、还要对例题进行深挖、展开探索,以便实现学生感知概念并形成概念的过程。

2、讲清概念。

函数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抽象,变化,学生在初步接触函数时,对函数概念不易理解,感到陌生,所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尽量用简单的语言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函数概念,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和函数概念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而学生函数思想的形成,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由教师不断引导,深刻理解函数概念,只有把函数概念深刻理解了,才能进行课后题的训练,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函数的含义。

数学的论文

数学的论文

数学的论文数学的论文(精选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的论文篇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必须目标明确、指向集中;必须“导”在点子上,并恰到好处。

这样,教师的“导”才能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轻松掌握学习方法,在愉快获得知识的同时生长智慧。

一、引导有序,循序悟理教师的引导,必须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序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找一个数的约数教学中,要求学生说出24的全部约数,多数学生往往只能说出其中的一部分,即使少数学生能说出24的全部约数,也是无头无序,思维混乱。

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思维无序的弱点,把学生随意说出的、无顺序的约数进行归纳、整理。

学生在教师启发下,就能很快掌握有规律地找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

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同样引导学生按1倍、2倍、3倍的顺序找。

教师经常有意识地按一定顺序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必然能从中悟出按顺序思考问题的道理,从而使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二、引导适时,释疑解难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掌握基础知识的规律,抓住最佳时机,适时引导,发挥教师自身教学优势,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情感转化。

例如,寻找100以内的质数的教学时,针对这一内容数字多、难记、学起来枯燥无味的情况,上课一开始,教师问学生谁能很快说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

学生听了很好奇,正当学生头脑中产生疑问,急于要知道其中的奥秘时,这正是教师引导的最佳时机,同学们怀着迫切的心情,跟着老师进入新课学习,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质数”及“数的整除”特征,用筛选法逐类去掉100以内除1和其本身外还能被其他数整除的各类数,剩下的就是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课后不少学生还能根据教师引导的方法自行找出200以内的所有质数。

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推荐7篇)

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推荐7篇)

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篇1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应让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学习习惯一、会听听是学生首要任务。

听什么,怎么听?刚入学的小学生在这方面是不了解的,教师要注意培养。

1.听老师在讲什么?让学生学说一遍。

听老师讲错什么?让学生指出来(说出来),这样培养他们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听小朋友们在说什么?让学生学说一遍。

听小朋友哪里讲错了,你有什么不同意见?你想怎样说?这样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3.在听的培养训练中,教师切记:教师说话的语速要慢,使学生感到亲切;语句要短,学生容易掌握;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认真听,认真记忆,不打断学生的说话。

对学生的语言,要有明确的要求,并及时给予评价。

“听”的习惯培养要贯彻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一堂课中。

一、会说“说”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有明确的阐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对低年级的具体要求:“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说”“、想”“、听”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总之,“说”功的训练,由学生不知从何说起、不会说、不完整、不准确地说,通过教师的辅导、引导,使学生逐步地会“说”,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会写低年级的写字很重要。

教室的板书和范例是楷模,教师写得怎样,学生就写什么样。

写字要认真,不是一句空话,这要教师一笔一画地教,不但要工整清楚,而且要正确无误。

一个数字、一个符号都不能马虎。

不能随随便便找一张纸来写,有的学生写完就扔掉,这种习惯很不好,不但浪费了纸张,也忽略了在草稿纸上计算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

三、会做“做”指的是操作。

1.操作不仅有利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也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展。

数学小论文的范文

数学小论文的范文

数学小论文的范文数学小论文范文一:我们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下面是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它都证明了这是条真理。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妈妈说:"要有计划地把这些购物券用完,所以每买一件东西都要算一算用了多少钱",当我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我看见货架上正好摆着火腿肠,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

可是刚走几步,我又看见货架上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

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

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

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共是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钱,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

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爱动脑,因此我也就成为了妈妈的"小会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我家的桌子的面是正方形,钟的面是正方形,我家的床面是长方形,门的面也是长方形,我们用的三角板是三角形的…… 冰箱是长方体,牙膏盒是长方体,我家的电脑外包装箱是一个正方体……现在我已经学会了计算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也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体积的有关计算,还能灵活地运用,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上星期,妈妈带我们去郑州的一个游泳馆,妈妈说:"小语,你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看我们面前的这个游泳池,你知道这个池内贴瓷片的面积和它能容纳多少水吗?"我得意地说:"这个当然没有问题,其实就是计算它的表面积和容积,需要知道它们的长、宽和高。

首先,我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求它的表面积,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游泳池没有上面,也就是要求5个面的总面积,就是用长×宽+长×高+宽×高×2,求出来的就是这个游泳池的表面积,最后要用面积单位;第二个问题是求它的容积,是用它的长×宽×高,但注意最后要用体积单位。

七年级数学数学论文(五篇范例)

七年级数学数学论文(五篇范例)

七年级数学数学论文(五篇范例)第一篇:七年级数学数学论文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数学论文大家知道,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一门基础性强、知识严谨的学科。

随着数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变化,学生学数学的能力有时不适应,尽管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

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心理,随之产生厌学情绪。

其中后进生所占比例较大。

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探讨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和对策,值得我们去思考、研究。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一)缺乏学习数学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对它有了兴趣,便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学习数学也是如此。

何谓兴趣?兴趣就是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寻求知识和参与学习活动。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成绩就比较差,可见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

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知识面逐步拓宽,学习方法与教学方式也有较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也必须有相应的变化。

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分化。

(二)掌握知识、技能不够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会出现连续学习不能衔接的薄弱环节,跟不上整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松劲,成绩分化。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第一篇: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连乘的简便运算今天,我做完作业,打开妈妈让我做的一册练习本。

一翻开要做的那一页,就看见许多简便运算题。

看到一题是这么写的:25×125×32。

我看了看,回忆起老师讲过的方法:25和125无论哪一个乘32都不好算,而且把这两个数拆开来和32去乘也不是很好算,这样做肯定不对的,那只能把32拆开来,拆成什么呢?我想:老师教过,25×4=100,125×8=1000,这样算起来最好算,而且32也是由4乘8得过来的,所以只要把32拆开来,变成25×125×(4×8),然后再把小括号去掉,把数字换一下位置,就成了(25×4)×(125×8),这样就好算多了,25×4=100,125×8=1000,100×1000=100000,这应该就是这题的简便方法了。

看来学习数学必须深入思考啊。

巧用高斯定律在这个星期天,我过得很快乐,因为我学会了用高斯定律。

这天,妈妈看我整天在看电视,就出了一道题给我:0.1+0.4+0.7+……+3.7+4,还告诉我,不能用计算器,而且要用简便方法。

这不是刁难人吗,我发起了牢骚。

妈妈提醒到,你可以参考数学书32页的高斯定律。

我一看,从1加到100,真难呢,不过我发现了规律:1、头加尾的和,乘以所有个数的一半,最后是正确答案,就是:(1+100)×(100÷2)。

2、头加倒数第二个数正好等于最后一个数时,可以把它们加起来乘所有个数的一半,最后加上中间的数,也是正确答案,就是:(1+99)×50+50。

依照这些结论,我把妈妈出的那道题的头和尾,即0.1和0.4加起来,再乘以个数的一半14÷2,最后答案是28.7。

那天,妈妈奖励我去看书。

装灯问题那天,徐老师叫我们做数学书的122页,我翻开来先看了看,目光停留在第四题上。

数学高中小论文精选10篇-最新

数学高中小论文精选10篇-最新

数学高中小论文精选10篇数学小论文是学生对某一个数学问题的理解、评价,可以是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

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10篇《数学高中小论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高中数学论文篇一高中一年级的新同学们,当你们踏进高中校门,漫步在优美的校园时,看见老师严谨而热心的教学和师兄、师姐深切的关怀时,我想你们会暗暗决心:争取学好高中阶段的各门学科。

在新的高考制度“3+x+综合”普遍吹散全国大地之时,代表人们基本素质的“3”科中,数学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反应敏捷能力和聪明程度的学科。

数学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质量,良好的数学修养将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中阶段则应可能充分反映学习者对数学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习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

一、高中数学课的设置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将有:《代数》上、下册、《立体几何》和《平面解析几何》四本课本,高一年级学习完《代数》上册和《立体几何》两本书。

高二将学习完《代数》下册和《平面解析几何》两本书。

一般地,在高一、高二全部学习完高中的所有高中三年的知识内容,高三进行全面复习,高三将有数学“会考”和重要的“高考”。

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笮。

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

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0和“—30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

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将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

如:①三个人排成一行,有几种排队方法,(=6种);②四人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有几种比赛场次?(答:=3种)高中将学习统计这些排列的数学方法。

初中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为±i。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必备32篇)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必备32篇)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必备32篇)今天早上做作业时,妈妈给了我2张数学口算题卡,我看了一下,马上跟妈妈说:“不对,妈妈,你好像弄错了,老师说每天100道口算题,你今天给我2张,虽然第二张的题目不到一半,但2张加起来就有100多道啦。

”没想到妈妈给我的回复却是,就只有100道,没有多也没有少,不信你自己数数看。

“好!”我可不想多做点,最近这些口算题比起一年级可难多啦,我也是为了早点做完早点休息呀。

于是我就开始数起来,我先数第一张:一共有4列,每列有20行,就是20+20+20+20=80(道),再数第二张也有4列,每列只有5行,就是5+5+5+5=20(道),第一张80加第二张20道,刚好:80+20=100(道),没有多一道,也没有少一道。

妈妈说原来今天在操作电脑时,排版没有排好,平常是只有一张的(4列,每列25行)今天就多用了一张纸,但是口算题数不变。

后来妈妈还说2年级你们就开始学乘法了,以后你就会知道4个20相加,不用20+20+20+20=80这样来算,可以用4×20=80,这样算题就简单多了。

想想数学真奇妙!国庆假期妈妈带我们去旅游,10月2日我们去了鄂尔多斯的响沙湾。

我们有7个大人:杜伯伯,赵伯伯,赵大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两个小朋友:我和一豪哥哥,我们一共9个人(7+2=9)响沙湾的门票430元一个人,这是成人票。

1、2米以下的小朋友不要票,1、4米以上的是成人票。

我1、26米售票阿姨说我的票可以便宜60元,我的票就是370元(430—60=370),妈妈和奶奶有军官证可以便宜40元一个人,妈妈和奶奶的票就是390元(430—40=390),哥哥身高1、6米所以哥哥也是成人票,一共买了6张成人票,一共2580元(430+430+430+430+430+430=2580)。

我们买票一共花了3730元(2580+370+390+390=3730)。

我们在沙漠里没有水喝了,我和爸爸去买水,买了一瓶红茶6元,一瓶绿茶5元,一瓶可乐6元,三瓶水15元,每瓶水5元(5+5+5=15)一共花了32元(15+6+5+6=32)。

五年级数学论文 (2)

五年级数学论文 (2)

五年级数学论文引言数学是一门普遍认为抽象而复杂的学科,但它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它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推理和理解世界。

在本论文中,我将讨论我在五年级学习数学的一些经验和知识。

我将重点介绍重要的数学概念,学习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数学概念1. 数字和运算在五年级,我们开始学习更复杂的数字和运算。

我们掌握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规则,甚至开始学习更高级的运算,如平方和平方根。

2. 分数和小数我们还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分数是表示一个整体被分割成若干等份的方式,而小数则是以十进制形式表示分数。

这些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更准确的计算。

3. 几何几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形状、大小、位置和变换。

在五年级,我们开始学习不同几何形状的特征和属性,并学习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学习方法在学习数学时,我采用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我认为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最有用的几种方法:1. 互动学习与同学一起学习对我来说非常有帮助。

我们通过组队解决问题、互相讨论和分享知识。

这样的互动学习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实际应用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可以增加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兴趣。

例如,在购物时计算折扣和总价,或使用几何知识设计房间布局等。

3. 做练习题通过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找到适合年龄的练习题,练习各种数学技巧和概念,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数学的实际应用案例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以下是几个例子:1. 财务管理数学在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理论来计算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和利率,帮助我们做出理性的金融决策。

2. 工程学在工程学中,数学被广泛应用于测量、设计和建模。

工程师使用数学公式和方程式来解决各种问题,从设计道路和桥梁到创建电子系统。

3. 统计学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用于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

数学小论文怎么写3篇

数学小论文怎么写3篇

数学小论文怎么写一、小论文概述数学小论文是一种探讨数学知识的文本形式,它不同于传统的数学作业和考试,更加注重对某一特定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数学小论文的写作要求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并对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本篇小论文将针对泰勒级数展开式进行探讨。

二、泰勒级数展开式的简介泰勒级数展开式是一种数学函数的表示方法,它将原始函数表示成一系列多项式相加的形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泰勒级数的展开式可以用于很多重要的数学问题,比如数学函数的解析拓展,微分方程的求解等等。

泰勒级数在数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将未知的函数拆解为简单的多项式,还能够用于根据某一特定类函数的数学特征来预测该函数的行为。

三、泰勒级数展开式的运用泰勒级数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在实际计算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的几种运用方式。

1.计算函数的极值对于某一特定的函数,可以使用泰勒级数在某一点进行展开,然后通过求导数的方式来得到该点的极值。

2.求解微积分方程不同于一般的求解而言,泰勒级数可以根据特定的微积分方程,在某一点得到该方程的近似解。

3.处理难以计算的函数对于某些难以计算的函数,比如指数函数或对数函数等,可以使用泰勒级数进行逼近,从而在某一范围内得到精度达到要求的解。

四、泰勒级数展开式的实例应用为了更好地说明泰勒级数展开式的实用性,下面我们以实际应用为例进行探讨。

1.泰勒级数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在科学计算中,泰勒级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预测和逼近问题。

比如台风的预测、气象预报和股票市场的走势预测等等都用到了泰勒级数展开式,以达到更加精准的结果。

2.泰勒级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泰勒级数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微积分问题。

比如在分析动力学问题时,可以利用泰勒级数方法求解精确的解析解。

3.泰勒级数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在工程技术中,泰勒级数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模拟和建模问题。

比如在设计模拟器时,可以根据泰勒级数对模拟器进行准确的仿真。

如何写数学小论文(精选6篇)

如何写数学小论文(精选6篇)

如何写数学小论文如何写数学小论文(精选6篇)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写数学小论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写数学小论文篇1一、知识解读我们所说的专题小论文,实际上是指同学们对在学习、生活或科学文化等领域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后写成的成果总结类文章。

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看法;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见解;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查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这里“专题”的意思是指一篇文章只就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探究,不能一会儿写这个问题,一个儿写那个问题,显得漫无主题。

我们所说的“小论文”,不同于专业科研工作者写出的专业性很强的研究论文,它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宜太长。

它在格式方面也不作统一要求,只要能把问题说明白即可。

一篇专题小论文的写作,大致分为选择题目、搜集材料、提炼观点、安排结构、起草修改几个步骤。

1、科学选择题目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

有人说,选择好题目就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选择题目要注意“实用性”、“可行性”、“创造性”和“趣味性”。

“实用性”就是选择的课题要在生产、生活或科学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即研究成果有可能进行移植应用,为人类服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可行性”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根据自己平时对某种问题或现象的观察、研究,选择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适合自己水平、条件的题目,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选题宜“小”,切忌“大”而“全”。

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这样有利于深入到问题的实质。

“创造性”就是选择的课题要新颖,有新的设想,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许多学生较难的学科之一。

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探索,并且需要一定程度的思维能力。

今天,我们三年级的小学生将向大家介绍我们对数学的一些认识和经验。

认识数学数学是一门学问,是人类对数字、形状、量的一种表达和解释方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家庭预算、商业运营、建筑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从小学数学开始学习,从简单的数学概念和数字开始,如加减乘除,然后逐渐深入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如分数、小数、几何等。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不断地熟练掌握各种数学技巧,同时也需要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各种问题。

数学学习的方法学习数学需要有一定的方法,下面小编将分享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些经验。

培养逻辑思维在学习数学时,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来理解、解决问题,这需要通过日常练习和课堂演练来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数学书籍和做练习题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参加数学竞赛等活动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学习数学之前,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例如加减乘除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石,没有扎实的基础,我们将难以理解更为复杂的数学知识。

运用实际例子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实际上,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如通过购物、收钱等活动来锻炼自己的数学技巧。

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学习数学时,我们需要注意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有时候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而不一定只有一种正确答案。

我们的数学经历我们三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挑战与收获。

加法与减法在学习加法与减法时,我们认真阅读书籍,掌握了逐位相加、借位相减等技巧,并通过练习题来加深记忆。

我们还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计算等来进行应用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

乘法与除法在学习乘法与除法时,我们学习了竖式计算、口诀表、分数等知识。

关于数学的论文(11篇)

关于数学的论文(11篇)

关于数学的论文(11篇)数学的论文篇1一、引导同学学会识图,让同学感受数学的“形之美”在教学有关“圆”的学问时,老师可以举例,把“圆”比作太阳、苹果等有形的东西,加深同学对“圆”的熟悉。

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现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有关“圆”的东西,如水面上激起的涟漪,既有静感又有动感,使同学如身临其境,有所感受,比老师单纯在课堂上用圆规画圆要形象得多、生动得多、鲜亮得多。

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深刻感受到数学的美。

二、让同学学会鉴赏,在鉴赏中感受数学的“和谐美”美是人们所憧憬和追求的,美感不但表达在艺术领域,在数学教学中也有肯定的美。

所以,老师要教给同学如何发觉和鉴赏数学之美,要让同学学会用审美的视角来观看数学,深化挖掘数学的结果美、过程美。

首先,老师要引导同学树立在数学中发觉和鉴赏数学美的观念,调动同学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黄金分割”时,同学一开头会很生疏,不知道什么是黄金分割,这时,老师可以让同学测量一下自己身体的黄金分割点,并讲解有关黄金分割点的意义,让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去找黄金分割点。

这样,同学自然会发觉其中存在的美感,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爱好,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主动学习。

再如,老师在讲授数学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形让同学理解题意。

同学在线段的引导下既能理解应用题的题意,又能感受到数学学问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感受到数学深层次的体系美。

总之,数学的美表达在方方面面,只要老师擅长引导,使同学树立发觉美的观念,就肯定能使同学感受到数学的美。

三、让同学在嬉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重视学问,缺乏对同学力量的培育,主要以老师为中心,同学只是被动地接受学问,严峻抑制了同学独特的进展。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更加注意同学的参加性和主动性。

所以,数学老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尽量让同学主动参加到数学教学中。

其中,一种重要的参加方式就是让同学在数学课堂上参加嬉戏,在嬉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美。

高中数学课堂论文(5篇)

高中数学课堂论文(5篇)

高中数学课堂论文(5篇)论文一:数列与等差数列摘要本篇论文将重点介绍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相关公式。

通过数列的探索与研究,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数列、等差数列、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引言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之一,而等差数列作为数列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的应用。

主体内容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数的集合,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项。

2.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都相同的数列。

3.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具有公差、通项公式等性质,这些性质对于研究和应用等差数列都非常重要。

4.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物理、经济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图像等。

结论通过研究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论文二:三角函数及其应用摘要本篇论文将介绍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三角函数在几何和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对三角函数的研究和应用,帮助同学们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三角函数、基本概念、性质、应用引言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在几何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还在物理学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

主体内容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描述角度与其对应的三角比例关系的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2. 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这些性质对于解决几何和物理问题非常重要。

3. 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在几何学和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求解三角形边长、求解角度、描述振动等。

结论通过研究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角函数知识,提高数学和物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论文三:函数与导数摘要本篇论文将重点介绍函数和导数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相关公式。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精选22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精选22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精选22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篇1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有三角形、植树问题、位置与方向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现在就让我给大家详细讲一下三角形吧。

在这周的星期二,爸爸带我去了宿舍楼下打篮球。

爸爸问我:你知道篮球板支架是什么形的吗?三角形是怎么来的呢?我说支架是三角形的。

但不知道三角形是怎么来的?爸爸说: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直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平面三角形。

我会意的点点头。

在周三,我要回广州了。

在机场里,我看见有个卖小木制品的地方。

我看见部分东西都带有三角形,如:小房子的房檐,自行车的的三脚架,古时侯的相机的三条支架围成了个三角形可是标价太贵,我没舍得买。

可是看到这些小物品,我的心里又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它们都带有三角形呢?哦,是原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可以使它们更坚固。

出机场后,我又发现三角形了。

是一个小女孩叠的小帽子我坐在爸爸派的车上,一遍遍想着那天学到的知识。

就觉得很开心。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篇2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可高兴了。

爸爸妈妈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来玩一个抓纸的游戏怎么样?”我点了点头,爸爸拿了4个形状相等,大小相同的纸,分别把2张红纸和2张蓝纸放进这个袋子里说:“这个不是透明袋子,里有2张红和2张蓝纸,如果你摸到2张都是红纸或2张都是蓝纸的话,我就给你5块钱,否则你给我5块钱,好不好?”我说:“那我可不干。

”爸爸问:“这是为什么呀?你不是也有机会挣钱吗?”我有说:“虽然我也能挣钱,可是机会并没有你多呀!你想,一共有4张纸,如果我第一张摸到的是红色,袋子里还剩下2张蓝色纸和一张红色纸,那么再摸到红色的机会只有1/3,而摸到蓝色的机会却是2/3;如果我第一张摸到的是蓝色,那么再摸到蓝色的机会只有1/3,而摸到过红色的机会却是2/3,所以你当然比我更容易挣钱喽。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一):数学的知识海洋是无穷尽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也韵味无穷。

今日,一道趣味的数学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叫妈妈来一齐思考这道题。

题目如下:某区举行小学生春季运动会,其中某校参加的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十五分之一;若这个学校再去10名运动员,则该校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二十三分之二。

问这次运动会共有运动员多少人?这个学校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妈妈看到这道题后,二话不说,立马用方程来解。

设原先共有运动员X人参加,那么现参赛总人数为(X+10),根据”原先参赛总人数×115+10=此刻参赛总人数×223”的关系式得出X=450,那么最终的答案就是:这次运动会共有460人参加,这个学校有40人参加。

我承认,在解方程的熟练程度方面,我还不如妈妈;可是,难道这道题就只能用解方程这一种方法来求解吗?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说过:掌握了比例法,能够使问题简单化,甚至能够把六年级的数学题变为二年级的那么简单!这道题目中有变量,也有不变量。

哈哈,这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以不变量或者中间量做单位1”而用比例法求解。

对于这道题,不变量是其他学校的参赛人数。

所以,用1-115=1415算出原先这个学校和其他学校的人数比例是1:14。

然而这个学校增加10人后,那总人数也就增加10人,所以用1-223=2123算出此刻这个学校和其他学校的人数比例是2:21。

列出算式如下:(原)某校:其他=1:14=3:42(现)某校:其他=2:21=4:42因为其他学校参赛人数不变,这样就能够算出这个学校增加10人是增加了4-3=1份,那么,比的单位就是10÷1=10人。

用4×10=40就算出这个学校此刻的参赛人数;(4+42)×10=460算出这次运动会参赛的总人数。

一道题就这样被迎刃而解了。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3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3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第一篇:数学中的加减运算数学中的加减运算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而且在数学学科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在初学时,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并学会进行正确的计算。

首先,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的运算。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需要计算5+3的结果,我们可以将5和3相加,得出答案8。

对于加法,还需掌握以下几点:1. 加法满足交换律,即a+b=b+a。

2. 加法满足结合律,即(a+b)+c=a+(b+c)。

3. 加法有一个特殊的数字0,任何数与0相加都不会改变原数的值。

接下来是减法,减法是指将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比如计算7-3的答案是4。

值得注意的是,在减法中,被减数要大于减数,否则计算结果将会是负数。

除了掌握减法的基本规则外,还需要注意减法与加法的关系。

例如,a-b=c,那么a=c+b。

这是因为减法与加法互为逆运算,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的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好加减运算,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计算时更加准确,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基本功。

第二篇:数学中的乘除运算除了加减运算,数学中还有着乘除运算,它们也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

在初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规则。

首先,乘法是指将两个数字相乘的运算。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需要计算2×3的结果,我们可以将2和3相乘,得出答案6。

对于乘法,还需掌握以下几点:1. 乘法满足交换律,即a×b=b×a。

2. 乘法满足结合律,即(a×b)×c=a×(b×c)。

3. 乘法有一个特殊的数字1,任何数与1相乘都不会改变原数的值。

接下来是除法,除法是指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运算。

比如计算10÷2的答案是5。

值得注意的是,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

除了掌握除法的基本规则外,还需要注意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例如,a÷b=c,那么a=c×b。

对数学的认识论文

对数学的认识论文

对数学的认识论文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对于数学的真正认识又有多少呢?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数学的认识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对数学的认识论文篇1浅谈数学与应用数学摘要: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重视联系实际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应加强数学应用教学,多让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课外实践,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应用生活经验学以致用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

近年来,我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重视实践,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做了一些探索,在此谈谈对这一问题的一点思考。

一、理论基础1.数学的发展就是数学应用的历史。

从数学的早期发展来看,数学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的需要,人类在简单的物品交换和重新分配中,产生了数的概念。

在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数学著作《莱茵德纸草书》和《莫斯科纸草书》中,包含有许多几何性质的问题,内容大都与土地面积和谷堆体积的计算有关;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主要成就是勾股定理及其在天文测量上的应用。

到了近现代,特别是现代,一方面,数学的核心研究变得越来越抽象;另一方面,数学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数学除了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大量应用,还在经济学、社会学领域大展身手,在日益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即使一般的劳动者,也必须具备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以及应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和分析工作、生活乃至从事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存款、利息、股票、投资、保险、成本、利润、折扣、分期付款,以至文艺创作、心理分析、社会改革、哲学思辨等。

可以说,数学是人类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2.新课程改革对加强数学应用的体现。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一):数学的知识海洋是无穷尽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也韵味无穷。

今日,一道趣味的数学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叫妈妈来一齐思考这道题。

题目如下:某区举行小学生春季运动会,其中某校参加的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十五分之一;若这个学校再去10名运动员,则该校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二十三分之二。

问这次运动会共有运动员多少人?这个学校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妈妈看到这道题后,二话不说,立马用方程来解。

设原先共有运动员X人参加,那么现参赛总人数为(X+10),根据”原先参赛总人数×115+10=此刻参赛总人数×223”的关系式得出X=450,那么最终的答案就是:这次运动会共有460人参加,这个学校有40人参加。

我承认,在解方程的熟练程度方面,我还不如妈妈;可是,难道这道题就只能用解方程这一种方法来求解吗?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说过:掌握了比例法,能够使问题简单化,甚至能够把六年级的数学题变为二年级的那么简单!这道题目中有变量,也有不变量。

哈哈,这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以不变量或者中间量做单位1”而用比例法求解。

对于这道题,不变量是其他学校的参赛人数。

所以,用1-115=1415算出原先这个学校和其他学校的人数比例是1:14。

然而这个学校增加10人后,那总人数也就增加10人,所以用1-223=2123算出此刻这个学校和其他学校的人数比例是2:21。

列出算式如下:(原)某校:其他=1:14=3:42(现)某校:其他=2:21=4:42因为其他学校参赛人数不变,这样就能够算出这个学校增加10人是增加了4-3=1份,那么,比的单位就是10÷1=10人。

用4×10=40就算出这个学校此刻的参赛人数;(4+42)×10=460算出这次运动会参赛的总人数。

一道题就这样被迎刃而解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数学知识论文
一、变“教”为“学”,突破知识难点
低年级数学书本上的很大部分知识,学生在课外已获得了,而且印象颇深,但他们的这种获得很大程度上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的道理,有些甚致是错误的。

要纠正“他们所获取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立足点从“教”转移到“学”上,采用相应的教法,引导学生科学、主动地接受知识。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例题:张大妈养了6头小猪,4头大猪,小猪比大猪多几头?学生看完题目,马上就能列出算式6-4=2(头),但要他们说说“4表示什么”?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一致认为是“4头大猪”。

这显然是错误的。

为此,在教学前,我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依次自问:“这节教材我能理解吗?”“哪个环节最难理解?”“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最能让学生改变认识?”通过分析,发现理解上最大的困难是:“式子中的4为什么表示与大猪同样多的4头小猪而不是4头大猪的道理”,学生不容易明白。

根据这一情况,我先请了7个男生和4个女生站在讲台前,一一对应排成两排,并且有意识地使男生分成两部分(与女生同样多的4人,比女生多的3人),并提问:男生与女生同样多的有几人?男生比女生多几人?那么,现在计算出“男生比女生多几人”(手指多的3人),该怎么列式呢?生解为“7-4=3(人),7、4、3表示什么?”对于4,出现了两种说法:(1)表示4个女生;(2)表示
与女生同样多的4个男生。

我没有宣布答案,只是又同样地请了“7个男生、4个女生”站到前面来。

按学生的说法,分别演示了一下:一边仍站着7个男生,另一边站着“比女生多3人的男生”,通过观察、讨论、对照“演示”与“算式”,最后对“4表示与女生同样多的男生”作了肯定。

接着,我反过来问: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就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自然而然,学生理解例题中的“4”就迎刃而解了。

变“教为学”,教师在关键处点拨,使学生顺着正确的思路理解知识,不仅转变了错误思想,而且为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授之以“渔”,发展小学生思维能力
获取数学知识,最关键的还在于合理运用方法理解数学知识。

正如数学家迪卡尔所说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教学中,教师授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才能主动地“以法求知”,理解数学知识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归纳“、“类比”、“假设”等。

1、归纳。

归纳是根据大量已知事物,寻求共同的规律,从而将个别的特征上升为一类事物特征的思维方法。

例如,教学互质数时,我先请学生分别求下列两组的公约数的两个数。

(1)10和93和11;
(2)64和l2 16和18。

通过解题,引导学生思考:两组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第(1)组是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第(2)组是除1以外还有别的公约数的两个数。

至此,我趁机点拨: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通过互质数形成的过程,请学生回过来想一想,互质数是怎么得出来的?教学中常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正确
地理解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2、假设。

假设是将数学问题的某一个条件转换为与它相近的另一个条件,从而使问题的解决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假设”思维方法的训练,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潞,使习题的解法多样化、简洁化,而创造性思维往往由此而产生。

3、推导训练。

推导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动手实践,主动获取知识
学生对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动口获取知识,往往会印象深刻。

针对这一现象,在数学活动中要尽量给学生创造主动理解数学知识的条件。

例如,在教“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在学生理解“周长”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准备两种不同长度的小棒各2根,组成一个长方形,并想想:可以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通过动手及观察可以得到如下几种答案: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1);
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3);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4)。

在肯定他们的答案之后,让他们比较分析,应用哪个公式最简便?为什么?学生很快就指出(4)最简便,因为计算时只需两步,而其他的要三步。

统一了意见后,再反问学生,长方形周长=(长+宽)×2是怎么推出来的?从而,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思考,掌握了
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很好地理解和完成认知上的飞跃。

总之,主动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只有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

学生要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是等待老师来说明,同学来解答。

老师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超前预习,点拨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有何关系?如何运用旧知识来理解新问题?
书上的推导过程或概括总结是否自己看懂?有哪些问题需要别人
帮助来理解?长期坚持,就能掌握理解数学知识的主动权,有利于增强主动理解知识的学习能力,发展思维和创新能力,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