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_移情草木-花鸟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移情草木-花鸟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移情草木——花鸟画教学设计(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一、花鸟的画的题材与技法题材:花卉、翎毛(鸟类)、畜兽(家畜、野兽)、鳞介(鱼、龙、虾、蟹等)、蔬果、草虫、器具技法:工笔、写意二、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1、以写生为基础——重在表现花鸟内在的生命力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为目的的艺术传统3、特殊的笔墨语言(1)认识墨色(2)关于用笔三、鉴赏花鸟画的方法1、了解花鸟画的社会背景和艺术家的人生经历2、体会花鸟画的形式美感(1)构图之美(2)“留白”——虚实相生之美3、作品传达的情感四、教师示范:徐渭《墨葡萄图》五、合作探究:1、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和画家的人生经历2、了解作品的绘画内容,体会作品的形式美感(构图、留白等)3、作品传达的情感朱耷《鹌鹑图》朱耷《孔雀图》小结:学情分析学生知识基础:学生虽然已经在初中美术课中对花鸟画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但是因为这些作品年代久远,并且写意的作品较多,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我采取多种名画结合,循序渐进,一点点渗透,让学生掌握住鉴赏花鸟画的方法。

学生课前准备:查阅什么是中国画以及中国画的分类。

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教师引领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小练习中学会鉴赏美术作品。

合作探究这个环节是个重点,学生在这5分钟的时间里,通过合理分工,分别完成了某个环节,又通过集思广益,完成了本组讨论后的结果,效果还是不错的。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的一个章节移情草木——花鸟画,我把教材进行了融合,美术鉴赏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学习领域,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等方式了解花鸟画包含的形象,区分花鸟画技法的不同并掌握花鸟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2、过程与方法: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自主掌握如何鉴赏花鸟画。

《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

《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
教学难点
花鸟画的表现技法
研究点
如何使美术欣赏课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标
新课导入
播放一组不同表现形式的荷花图片,并配背景音乐
展示图片
引导
感受、欣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教授新课
教授新课
一、缘物寄情之经典作品赏析(重点)
1.做小练习题(一些花鸟虫草与其相对应的品质特征的连线题);
讲解
提问
讲解
出示图片
小结
布置题目
图片展示
讲解
小结
图片展示
引导
讲解
示范
观看
讨论
回答
欣赏
聆听
欣赏
做题
感知
聆听
感知
回答问题
体验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的的特点
了解代表画家的绘画特色及其生平
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的的特点
技能与赏析结合
二、画出荷花多样的美
1.图片:《出水芙蓉图》南宋、《映日》潘天寿、《荷塘》齐白石
2.学生讨论:分析比较三幅画的共性与区别
3.欣赏其他花鸟画作品
4.小结
三、尝试体验作品
1.播放背景音乐。学生体验作品。体验水墨的乐趣。教师示范。
2.作品展示解说,教师再局部讲解技法。
四、学生总结课堂。
五、课外延伸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
科目
美术
学校
班级
教者
课题
移情草木——花鸟画
课型
鉴赏课
时间

移情草木――古代花鸟画教案

移情草木――古代花鸟画教案

移情草木——古代花鸟画教案第一章: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1.1 教学目标了解花鸟画的概念与起源掌握花鸟画在古代中国艺术中的地位与影响认识花鸟画的基本分类及其特点1.2 教学内容介绍花鸟画的定义与特点讲述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分析花鸟画在古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花鸟画的细节特点鼓励学生分享对花鸟画的认识与感受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花鸟画起源与发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观点表达搜集学生对花鸟画特点的分析与评价第二章:花鸟画的分类与技法2.1 教学目标掌握花鸟画的分类及其特点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认识花鸟画中的常见题材与表现手法2.2 教学内容介绍花鸟画的分类与特点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分析花鸟画中的常见题材与表现手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花鸟画的分类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技法实践与交流2.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花鸟画分类与技法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与创作水平搜集学生对花鸟画题材与表现手法的分析与评价第三章:花鸟画大家及其作品3.1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花鸟画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分析大家作品的风格特点与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花鸟画的欣赏与热爱3.2 教学内容介绍古代花鸟画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分析大家作品的风格特点与艺术价值讨论花鸟画在大家作品中的表现与传承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大家作品的风格特点鼓励学生分享对花鸟画的欣赏与感受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花鸟画大家及其代表作品的认识程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观点表达搜集学生对花鸟画风格特点与艺术价值的分析与评价第四章:花鸟画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4.1 教学目标理解花鸟画中的文化内涵分析花鸟画的审美价值提高学生对花鸟画艺术的认识与鉴赏能力4.2 教学内容讲述花鸟画中的文化内涵讲解花鸟画的审美价值分析花鸟画在古代社会中的审美观念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花鸟画中的文化内涵组织学生进行审美价值的探讨与交流4.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花鸟画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观点表达搜集学生对花鸟画艺术的认识与鉴赏水平的分析与评价第五章:花鸟画的欣赏与创作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花鸟画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花鸟画创作水平激发学生对花鸟画艺术的热爱与追求5.2 教学内容讲述花鸟画的欣赏方法与技巧讲解花鸟画的创作步骤与要点分析花鸟画中的意境与情感表达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观察与欣赏花鸟画作品组织学生进行花鸟画创作与展示5.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花鸟画欣赏方法与技巧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创作中的操作能力与创作水平搜集学生对花鸟画意境与情感表达的分析与评价第六章:花鸟画的意境与情感表达6.1 教学目标理解花鸟画中的意境概念分析花鸟画如何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对花鸟画意境与情感的感知能力6.2 教学内容讲述意境在花鸟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花鸟画如何通过形象、色彩、构图等表达情感探讨花鸟画意境与情感表达的相互关系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花鸟画中的意境与情感表达组织学生进行意境与情感的感知与交流6.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花鸟画意境与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观点表达搜集学生对花鸟画意境与情感感知的分析与评价第七章:花鸟画与传统文化的关联7.1 教学目标了解花鸟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分析花鸟画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花鸟画与传统文化关联的认识7.2 教学内容讲述花鸟画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分析花鸟画如何体现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审美追求探讨花鸟画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花鸟画与传统文化的关联组织学生进行花鸟画与传统文化关联的交流与探讨7.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花鸟画与传统文化关联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观点表达搜集学生对花鸟画在传统文化中象征意义的分析与评价第八章:花鸟画的流派与地域特色8.1 教学目标了解花鸟画的流派特点与地域差异分析不同地域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花鸟画流派与地域特色的认识8.2 教学内容讲述花鸟画的流派特点与地域差异分析不同地域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探讨花鸟画流派与地域特色的关系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花鸟画流派与地域特色的差异组织学生进行花鸟画流派与地域特色的交流与探讨8.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花鸟画流派与地域特色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观点表达搜集学生对不同地域花鸟画艺术特色的分析与评价第九章:花鸟画的保护与传承9.1 教学目标了解花鸟画的重要价值与当前状况掌握花鸟画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对花鸟画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9.2 教学内容讲述花鸟画的重要价值及其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讲解花鸟画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途径探讨如何弘扬花鸟画艺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花鸟画的保护与传承问题组织学生提出花鸟画保护与传承的建议与方案9.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花鸟画保护与传承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观点表达搜集学生对花鸟画保护与传承方案的分析与评价第十章:花鸟画创作实践与展示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花鸟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花鸟画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花鸟画艺术的热爱与追求10.2 教学内容讲解花鸟画创作的基本步骤与要求分析花鸟画创作中的注意事项探讨如何通过创作实践提升花鸟画艺术修养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花鸟画创作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成果的展示与评价10.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花鸟画创作的理解程度与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水平搜集学生对花鸟画创作实践与展示的评价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1.1 重点关注环节:引导学生关注花鸟画的细节特点补充和说明:在讲解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关注花鸟画的细节特点,如画面的构图、色彩运用、线条勾勒等,以便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2019-2020年高中美术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美术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美术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新人教版教材依据人教版第九课(第二节)设计思想本章教学的设计思想是突出自主、探究、合作,实现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整合,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三、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及工笔与写意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区别。

2、对重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3、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注意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五、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六、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课前欣赏:中国现代花鸟画引入新课:提问:1、同学们,在刚刚欣赏的美术作品中我们所看到的属于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中国绘画)2、那在中国绘画中我们刚刚欣赏的作品又属于哪一种类别?(花鸟)在中国古代绘画这个体系中我们在上一节课中欣赏了我国发现最早的帛画、壁画、中国古代人物和山水画。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其中最后一个系科。

出示:中国古代花鸟画。

讲授新课:一、展示教学目标1、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概念所描绘的对象并非仅仅局限于花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2、中国古代花鸟画可分为哪几个类别呢?出示:一类是工笔画、一类是写意画。

(这种结构严谨、用笔工整细腻、设色艳丽、渲染精到的为工笔画;这种简练概括、粗放洒脱的画法为写意画。

)等会我们以作品来为大家展示区别。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中国古代花鸟画自有它自己的艺术体系,但更重要的是与这体系相适应的是它独特的艺术传统,那么这就是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拖物言志为目的的传统。

(中国古代的花鸟画并不是仅仅为了准确的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

因此,这里所说的写生,也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客观的花鸟,而是要求在真实地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能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

《移情草木—花鸟画》教学设计

《移情草木—花鸟画》教学设计

《移情草木—花鸟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和多种体裁、表现手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理解花鸟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认识花鸟画的欣赏价值不在于形似,而在于得意,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激发人们爱美、爱生活的感情。

3、创新能力目标: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中国花鸟画注重寓意,但画家的艺术表现、情感的表达是更为主要的。

教学难点:花鸟画的表现技法。

教学关键:教师的知识面以及引导、堂演示和学生的投入程度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调试多媒体、检查教具、师生问候。

(二)导入:教师: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蔓不枝,亭亭净植”的生长特点,另人联想到洁身自律的高尚人品,因而受人们喜爱,也是花鸟画中常见的体裁。

(三)新授:1、欣赏以荷花为主的典范作品:《出水芙蓉图》《映日》潘天寿《荷塘》齐白石教师介绍齐白石、潘天寿的作品和各自的特点,从而引出花鸟画的一些特征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荷花题材的作品及其喜欢的原因。

2、通过“胸有成竹”启发学生说出古代画竹著名人物以及文人画中“四君子”请学生分组讨论几幅美术作品。

图片展示有(北宋)文同《墨竹图》(清)郑燮《兰竹石图》(明)徐渭《墨葡萄图》(明)徐渭《牡丹蕉石图》(五代)黄荃《写生珍禽图》(清)虚谷《松鹤》(每作品都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放映一个小短片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特点3、花鸟画的最高境界“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古代画家画虾出名是谁?引出本重点移情草木--花鸟画家齐白石,简介生平及绘画特点。

欣赏齐白石的作品《青蛙》、《虾》、《花卉册页》古代画论: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意,得其情而点出之,则万物之理挽于尺素间矣(教师解释)4、小结(学生做,老师补充):中国花鸟画家以其高深的画技把自己热爱生活的情愫,寄托于草木“得其情而点出之”。

高中美术_移情草木——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美术_移情草木——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课件设计
徐熙开写意花鸟画之先河
《玉堂福贵图轴》 南唐 徐熙
徐黄二体是什么?
徐黄二体(黄家富贵,徐熙 野逸)的出现,标志着中国 花鸟画的成熟。
北宋中期一批著名文学家纷纷参加绘画活动
主张绘画要: 1.文学化; 2.重表达观念和情感; 3.重墨轻色,重笔墨情趣; 4.人格化,以此寄托情感和精神。
文人画——诗的境界
孤傲险怪之气
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
干扭枝曲 《枯木竹石图》 宋 苏轼
挣扎伸展
• 墨梅图 王冕 • 墨兰图 郑思肖
文人画——多借物寓意
《岁寒三友图》 宋 赵孟坚 纸 32.2厘米 ×53.4厘米
文人画——寄托画家的情感和精神
茎多新枝,生机 勃勃
迎风招展 横空之势
着叶不多,疏密有致
《墨竹图》 宋 文同 绢本水墨 131.6厘米×105.4厘米
佳作欣赏
花篮图 宋 李嵩
花篮图 宋 李嵩
此图系册页,不知原载何册。在画的左下 角款“李嵩画”三字。画一精美的藤编提篮, 内盛有茶花、蜀葵、萱草等各色花卉。它是 一幅静物画,但不是画植物标本。在画家灵 巧的笔下,这些花卉被描绘得那样水灵鲜嫩 和娇艳,就像刚从枝上采摘下来似的,我们 简直可以嗅到它的香味。这幅画,用笔严谨 周密,但并不使你感到繁琐滞涩。画家强调 的是花卉的生命力 。
课堂总结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 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 意为归依的传统。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于人事 ,它不是为了描绘花鸟而描绘花鸟,不是照抄自然 ,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遇、思想情感 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强调“夺造化而移 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 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 的内在思想与追求。表现在造型上,中国花鸟画重 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追求“似与不似之间”, 借以实现表达对象的神彩与作者的情意 。

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

2、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了解花鸟画的艺术表现方法。

4、感受自然之美,体验花鸟画的乐趣。

内容结构:①、本课有:“画出荷花多样的美”、“胸有成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部内容,从相同题材和不同题材展示花鸟画画家的作品。

②、以相同的题材,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寄托对花鸟的情感,表现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本课以“画出荷花多样的美”为教学重点。

2、启发学生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明确作品的社会寓意、艺术表现及画家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本课的重点。

3、花鸟画的表现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问题讨论、创作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本课以设问的形式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感知作品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三幅作品。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

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播放背景音乐。

展示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二、分析作品画出荷花多样的美1、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作品:寻找理解作品的中心要素(作品表现的内容、表现形式、画家的思想)。

(从学生自己的理解出发,用心去理解作品。

)2、分析作品:中国画花鸟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

①、学生对作品中的要素产生问题并分组展开讨论。

②、讨论分析作品的异同。

③、分析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④、领会作品的内涵与创作理念。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可以是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是小组共同的观点。

《出水芙蓉》:是(南宋)吴炳的册页工笔画。

《映日》、《荷塘》写意花鸟,形象简练概括。

笔墨生动有生机,赋予力量之美感。

高中美术人美版绘画第三课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美版绘画第三课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美版绘画第三课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国花鸟
画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要在学习中掌握视觉艺术作品中象征和隐喻手法的使用,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初步掌握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理解个性自我与视觉图视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深入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热爱本民族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要在学习中掌握视觉艺术作品中象征和隐喻手法的使用,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初步掌握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

3重点难点
重点:视觉中的隐喻手法,文字内容和视觉形象之间的关系,传统图式与个人思想感情的关系。

难点: “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理解视觉中的隐喻手法以及作品内容与美术个人思想感情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自主学习:为什么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
教学活动
1【导入】托物寄情
导入
观赏舞蹈《岁寒三友》片段
学生思考:舞蹈表现的内容,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高中美术_移情草木——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移情草木——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移情草木—花鸟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和多种体裁、表现手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理解花鸟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认识花鸟画的欣赏价值不在于形似,而在于得意,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激发人们爱美、爱生活的感情。

3、创新能力目标: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中国花鸟画注重寓意,但画家的艺术表现、情感的表达是更为主要的。

教学难点:花鸟画的表现技法。

教学关键:教师的知识面以及引导、课堂演示和学生的投入程度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调试多媒体、检查教具、师生问候。

(二)导入:教师: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蔓不枝,亭亭净植”的生长特点,另人联想到洁身自律的高尚人品,因而受人们喜爱,也是花鸟画中常见的体裁。

(三)新授:1、欣赏以荷花为主的典范作品:《出水芙蓉图》《映日》潘天寿《荷塘》齐白石教师介绍齐白石、潘天寿的作品和各自的特点,从而引出花鸟画的一些特征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荷花题材的作品及其喜欢的原因。

2、通过“胸有成竹”启发学生说出古代画竹著名人物以及文人画中“四君子”请学生分组讨论几幅美术作品。

图片展示有(北宋)文同《墨竹图》(清)郑燮《兰竹石图》(明)徐渭《墨葡萄图》(明)徐渭《牡丹蕉石图》(五代)黄荃《写生珍禽图》(清)虚谷《松鹤》(每件作品都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放映一个小短片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特点3、花鸟画的最高境界“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古代画家画虾出名是谁?引出本课重点移情草木--花鸟画家齐白石,简介生平及绘画特点。

欣赏齐白石的作品《青蛙》、《虾》、《花卉册页》古代画论: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意,得其情而点出之,则万物之理挽于尺素间矣(教师解释)4、小结(学生做,老师补充):中国花鸟画家以其高深的画技把自己热爱生活的情愫,寄托于草木“得其情而点出之”。

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

2、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了解花鸟画的艺术表现方法。

4、感受自然之美,体验花鸟画的乐趣。

内容结构:①、本课有:“画出荷花多样的美”、“胸有成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部内容,从相同题材和不同题材展示花鸟画画家的作品。

②、以相同的题材,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寄托对花鸟的情感,表现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本课以“画出荷花多样的美”为教学重点。

2、启发学生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明确作品的社会寓意、艺术表现及画家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本课的重点。

3、花鸟画的表现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问题讨论、创作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本课以设问的形式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感知作品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三幅作品。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

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播放背景音乐。

展示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二、分析作品画出荷花多样的美1、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作品:寻找理解作品的中心要素(作品表现的内容、表现形式、画家的思想)。

(从学生自己的理解出发,用心去理解作品。

)2、分析作品:中国画花鸟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

①、学生对作品中的要素产生问题并分组展开讨论。

②、讨论分析作品的异同。

③、分析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④、领会作品的内涵与创作理念。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可以是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是小组共同的观点。

《出水芙蓉》:是(南宋)吴炳的册页工笔画。

《映日》、《荷塘》写意花鸟,形象简练概括。

笔墨生动有生机,赋予力量之美感。

1、引导学生仔细比较作品:①、比较作品的题材。

②、比较作品的表现形式。

③、比较画家对作品赋予的思想情感。

2、启发学生思考分析作品:①、引导学生注意花鸟画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2篇

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2篇

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2篇High school art appreciation "empathy plants -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teaching plan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2篇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2、篇章2: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篇章1: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

2、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了解花鸟画的艺术表现方法。

4、感受自然之美,体验花鸟画的乐趣。

内容结构:①、本课有:“画出荷花多样的美”、“胸有成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部内容,从相同题材和不同题材展示花鸟画画家的作品。

②、以相同的题材,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寄托对花鸟的情感,表现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本课以“画出荷花多样的美”为教学重点。

2、启发学生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明确作品的社会寓意、艺术表现及画家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本课的重点。

3、花鸟画的表现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问题讨论、创作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本课以设问的形式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感知作品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三幅作品。

移情草木――古代花鸟画教案

移情草木――古代花鸟画教案

移情草木——古代花鸟画教案第一章:花鸟画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花鸟画的定义与特点2. 掌握花鸟画的发展历程3. 认识花鸟画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1.2 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定义与特点2.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3. 花鸟画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鸟画的定义、特点与发展历程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花鸟画作品,阐述其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花鸟画的定义与特点2. 讲解发展历程:阐述花鸟画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3. 分析经典作品:以具体作品为例,展示花鸟画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花鸟画在现代社会的意义第二章:花鸟画的分类与技法2.1 教学目标1. 掌握花鸟画的分类2. 了解花鸟画的常用技法3. 学会欣赏花鸟画作品2.2 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分类2. 花鸟画的常用技法3. 花鸟画作品的欣赏方法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鸟画的分类与技法2.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花鸟画的技法3. 欣赏分析法:分析经典花鸟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4 教学步骤1. 讲解花鸟画的分类:介绍花卉、鸟类、畜兽等分类2. 讲解花鸟画的技法:传授勾勒、设色、泼墨等技法3. 欣赏分析经典作品:分析作品中的构图、线条、色彩等要素4. 课堂练习:学生动手实践,绘制简单的花鸟画作品第三章:花鸟画的意境与情感表达3.1 教学目标1. 理解花鸟画的意境creation2. 学会通过花鸟画表达情感3.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创造力3.2 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意境creation2. 花鸟画情感表达的方法3. 艺术修养与创造力的培养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鸟画的意境与情感表达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花鸟画作品中的意境与情感3. 创作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花鸟画创作,锻炼表达能力3.4 教学步骤1. 讲解花鸟画的意境creation:阐述意境在花鸟画中的重要性2. 分析经典作品: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意境与情感的表达方法3.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实践,绘制具有意境与情感的花鸟画作品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艺术修养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花鸟画的审美与鉴赏4.1 教学目标1. 掌握花鸟画的审美标准2. 学会鉴赏花鸟画作品3.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4.2 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审美标准2. 花鸟画作品的鉴赏方法3. 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途径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鸟画的审美标准与鉴赏方法2. 欣赏分析法:分析经典花鸟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花鸟画创作,提高审美能力4.4 教学步骤1. 讲解花鸟画的审美标准:介绍线条、色彩、构图等审美要素2. 欣赏分析经典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审美特点与艺术价值3. 课堂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具有审美价值的花鸟画作品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第五章:花鸟画家的艺术风格与流派5.1 教学目标1. 了解花鸟画家的艺术风格2. 掌握花鸟画的主要流派3. 学会分析花鸟画家的艺术特点5.2 教学内容1. 花鸟画家的艺术风格2. 花鸟画的主要流派3. 花鸟画家的艺术特点分析5.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鸟画家的艺术风格与流派2. 案例分析法:分析花鸟画家的代表作品,展示其艺术特点第六章:花鸟画的材料与工具6.1 教学目标1. 了解花鸟画所需的材料与工具2. 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工具3. 掌握材料与工具的使用方法6.2 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基本材料:纸张、毛笔、墨、颜料等2. 花鸟画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毛笔的种类与用法、墨的选择与用法、颜料的调配等3. 材料与工具对花鸟画效果的影响6.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鸟画材料与工具的基本知识2. 实践教学法:演示材料与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6.4 教学步骤1. 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材料:介绍纸张、毛笔、墨、颜料等的作用与特点2. 演示毛笔的种类与用法:展示不同毛笔的绘画效果,讲解选用与使用方法3. 讲解墨的选择与用法:介绍墨的种类、浓度与使用技巧4. 讲解颜料的调配:展示颜料的调配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搭配技巧第七章:花鸟画的构图与布局7.1 教学目标1. 掌握花鸟画的构图原则2. 学会花鸟画的布局技巧3. 提高学生的绘画构图能力7.2 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构图原则:平衡、对比、层次、透视等2. 花鸟画的布局技巧:主体与辅助元素的安排、空间感的表现等3. 构图在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鸟画的构图原则与布局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花鸟画作品的构图与布局,展示其艺术效果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花鸟画创作,锻炼构图能力7.4 教学步骤1. 讲解构图原则:介绍平衡、对比、层次、透视等在花鸟画中的应用2. 分析经典作品: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构图与布局的艺术效果3.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实践,绘制具有良好构图的花鸟画作品第八章:花鸟画的创作与实践8.1 教学目标1. 学会花鸟画的创作方法与步骤2. 提高学生的绘画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8.2 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创作方法与步骤:选题、构图、落笔等2. 花鸟画创作中的艺术处理:虚实、疏密、浓淡等3. 花鸟画创作的创新与实践8.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鸟画的创作方法与步骤2.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花鸟画创作,锻炼实践能力3. 创意练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培养艺术创新能力1. 讲解创作方法与步骤:介绍选题、构图、落笔等创作流程2.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完成花鸟画作品3. 创意练习: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展示个性化的花鸟画作品第九章:花鸟画作品的评价与鉴赏9.1 教学目标1. 掌握花鸟画作品的评价标准2. 学会花鸟画作品的鉴赏方法3.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9.2 教学内容1. 花鸟画作品的评价标准:技法、意境、情感、审美等2. 花鸟画作品的鉴赏方法:分析、比较、感悟等3. 花鸟画作品评价与鉴赏的实践9.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鸟画作品的评价标准与鉴赏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花鸟画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观念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花鸟画作品的评价与鉴赏9.4 教学步骤1. 讲解评价标准:介绍技法、意境、情感、审美等在花鸟画作品评价中的应用2. 分析经典作品: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评价与鉴赏的艺术效果3. 实践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花鸟画作品的评价与鉴赏第十章:花鸟画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1. 了解花鸟画在现代社会的传承意义2. 掌握花鸟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3. 探讨花鸟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10.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花鸟画的定义与特点难点解析:花鸟画的特点需要从其定义出发,理解其区别于其他绘画形式的特点,如对自然美的追求、寓意表达等。

第三课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人美版《绘画》教案

第三课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人美版《绘画》教案

第三课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人美版《绘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讲解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画法和技巧,并介绍花鸟画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历史和意义;2.掌握花鸟画的基本画法和技巧;3.通过绘制花鸟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介绍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历史和意义中国花鸟画起源于魏晋时期,发展至宋代达到了顶峰,是中国传统绘画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流派之一。

花鸟画通过把描绘自然界的花草鸟兽,传达出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无限的向往,深受中国人民喜爱,也被国际上广泛认可。

2. 介绍花鸟画的基本画法和技巧(1)工具准备:纸张、笔、砚、水、颜料等。

(2)线条:线条是绘画的基础,花鸟画线条以细腻、曲折、精细见长。

(3)墨色:墨色要求色调浓郁、韵味深远。

学生需掌握淡墨浓墨、干墨湿墨等用法。

(4)颜色:熟练掌握颜料的稠度和颜色的深淡变化,做到鲜亮饱满、光泽柔和。

(5)构图:花鸟画构图讲究整体平衡、花鸟搭配,同时也要注意布局与空间的使用。

3. 花鸟画绘制讲解及操作示范(1)教师示范:教师选取一幅花鸟画,进行实际绘制演示,同时讲解画法和技巧。

(2)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自行选择一幅花鸟画进行实际演习,进行科学的技法设计和实践简单的绘画练习。

4. 作品点评学生完成一幅花鸟画作品后,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提出可改进之处,并给与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讲解了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基本画法技巧,并通过实际绘制演示和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花鸟画的理解,在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方面有了提高。

移情草木――古代花鸟画教案

移情草木――古代花鸟画教案

移情草木——古代花鸟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2. 掌握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体验花鸟画创作的乐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及特点2.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发展脉络3.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4. 欣赏和分析经典古代花鸟画作品5. 创作实践:尝试绘制一幅古代花鸟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2. 示范法:演示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和分析经典古代花鸟画作品。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花鸟画创作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范画:经典古代花鸟画作品图片或实物。

3. 画具:毛笔、墨、纸、砚等绘画用品。

4. 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发展脉络,引导学生了解其演变过程。

3. 示范:演示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绘画过程。

4. 欣赏:组织学生欣赏和分析经典古代花鸟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花鸟画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发挥个性,体验创作的乐趣。

6.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绘制古代花鸟画,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绘画练习的认真程度。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花鸟画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其构图、用笔、设色等方面的表现。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在课堂学习内容掌握方面的进步。

高中美术_移情草木——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课件设计共34页文档

高中美术_移情草木——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课件设计共34页文档
高中美术_移情草木——中国古代花鸟 画教学课件设计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高中美术《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doc

高中美术《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doc

《移情草木一一花鸟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形式、内容、画法,各个吋期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了解美术与牛活、文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学会用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式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德育目标:发现并感受艺术Z美,并将美的情感贯穿于□ 常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绘画传统和欣赏评论方法。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更客观欣赏评价屮国花鸟画。

教学难点:花鸟画的表现方法。

难点的依据:学生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幻灯片(2)分析比较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吴柄和徐渭作品比较(学生讨论、比较,教师总结)工笔:勾画、着色工整细致。

写意:用笔豪放,简练概括。

(二)课题(1)岀示幻灯片(2)了解花鸟画的表现类型和表现内容表现类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表现内容:花、鸟、虫、鱼、走兽、蔬菜等(花鸟画表现题材的丰富性)(三)花鸟画的起源、(1)出示幻灯片:在绘画、雕塑、工艺美术还没有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的花鸟画已经萌芽。

其中浙江余姚河母渡遗址中,发现了鸟纹、叶纹的骨制品。

(2)讲解彩绘陶缸:河南临汝出土的《罐鱼石斧陶缸》上绘有水鸟小鱼,笔法凝重,色彩醒目。

形象夸张牛动,反映了当时原始部落的鱼猎牛活。

(3)《人物龙凤图》: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帛画中,龙凤飞舞生动,也代表着当时花鸟画的水平。

(4)《戈射收获图》:汉大邑画像砖《戈射收获图》屮画的鸟兽,不仅造型能力有所提高,而且注重了神态的刻画。

(教师讲解)(四)独立画科的形成(1)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擅长画花鸟的画家。

南齐谢赫《画品》记载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我国第一位花鸟画家。

美国纳尔逊埃京斯艺术博物馆馆藏东汉陶仓楼壁画《双鸦栖树图》,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独幅花鸟画。

(2)重点分析唐代韩滉《五牛图》的艺术特点及时代意义。

《花鸟画》教案(两篇)

《花鸟画》教案(两篇)

《花鸟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工笔及写意两种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

【教学难点】:1、中国画的“六法”;2、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小鸟》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二、欣赏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首先,请同学们伴随优美的音乐到中国花鸟画的画廊走一趟,会有什么收获?请看屏幕……欣赏了中国花鸟画,我们了解中国花鸟画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工笔,一种是写意,“工笔花鸟画”工整细致具有装饰性,富丽堂皇的艺术特点,写意花鸟画放纵、简练,重笔墨情趣,寄情寓意,画中有诗。

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

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1000多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

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以及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

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

花鸟画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假若只从题材内容上来认识中国花鸟画,尚不足以理解它的全部内涵。

为什么花鸟画在中国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并千年不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呢?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大量描写山川树木、花卉禽鸟的诗歌和绘画,构成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把花和鸟作为表达人的情感的形象媒介。

在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理念陶冶下,花鸟画逐步发展出一种运用比、兴、喻、借等手法,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创作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了解花鸟画的艺术表现
方法。

2、情感目标: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
热爱生
活的思想情感,感受自然之美,体验花鸟画的乐趣。

3、能力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
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荷花多样的美的表现手法。

2、启发学生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明确作品的艺术表现及
画家的思想情感的表达。

难点:花鸟画包含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提问教学法、讲述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3分钟左右)
师:(问题导入课题)中国绘画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哪几类?
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请1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中国绘画按题材内容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

接下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花鸟画。


(二)讲授新课:(35分钟左右)
1、画出荷花多样的美:用多媒体展示《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三幅
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分析作品。

(老师总结:花鸟画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画面主体。

花鸟画还有工笔和写意之分,接下来我们对花鸟画的知识进行一个详细的学习。

)①提出问题:《出水芙蓉》、《映日》、《荷塘》这三幅作品的构图方式有些什
么特点?
让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老师总结:《出水芙蓉》红花绿叶占据整个画面,构图饱满;《映日》对角线构图,形成构图上的平衡,造险而破险;《荷塘》构图奇特, 上部荷花实中带虚,下部涟漪虚中有实,中间的蜻蜓连接了这两部分,运用点、线、面对比的构图方法。


②提出问题:《出水芙蓉》、《映日》、《荷塘》这三幅作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让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老师总结:《出水芙蓉》此画系用没骨法,俯视特写的手法,用笔轻细工整,敷色柔美;《映日》用的是写意的画法,墨色浓重,线条强劲有力,具有力量美;《荷塘》用的是写意的画法,用墨浓中有淡、实中带虚,层次丰富,线条色块交织,刚柔相济。


③提出问题:《出水芙蓉》、《映日》、《荷塘》这三幅作品都是荷花,那么作
者表达荷花有什么寓意?
让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老师让两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同学们学习过古诗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就是表达古人们认为荷花虽然出自淤泥,但不受污染。

花叶清香,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荷花寄托者人们心中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追求。

在画家的笔下,荷花就是表达出这样的寓意。


2、胸有成竹:
在对几幅荷花图进行赏析之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新的思考并提出问题①师:同学们知道四君子吗?
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梅、兰、竹、菊)
(老师总结: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其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四君子”常用来寓意人格象征。


②师:了解一下画家为了画好竹而采用什么做法。

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
生:认真读课本,了解画家画好竹的方法
(老师总结:深入观察,长期观察与写生才能画好竹的神彩和意态。


③意向:用多媒体展示作品《墨竹图》、《四梅图卷之一》
师:现在同学们能够知道画家在描绘一个事物的时候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好的作品它都要通过画面来表达画家作者的思想,那么同学们在今后欣赏作品的时候不能只看表面,还要试着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画家经过长期的观察、体会而在心中形成了意向来画好竹的,意在笔,创作有随机性。

)④书法:用多媒体展示作品《墨葡萄图》、《兰竹石图》
学生欣赏作品上的书法
(老师总结:梅、兰、竹、菊“四君子”画中包含许多书法因素。

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鲁公撇笔法;兰花,画家以悬腕书写草书的方法表现;其印章也有讲究。


3、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用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作品《虾》、《青蛙》、《花卉册页选二》、《花卉册页选三》
师:看了这几幅作品之后,请同学们评价一下齐白石的作品
生:认真看图分析并评价
(老师总结:齐白石的作品是经过了提炼、夸张,把对象人性化了。

他的花鸟草虫画不仅止于生动,而且是以画家热爱生活的情愫,寄托与草木,“得其情而点出之”,也使欣赏者从中获得启迪,激发起爱美、爱生活之心。

)(三)课堂总结:(5分钟左右)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跨度、学生认知水平,我对教材有增有减。

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新的知识。

运用了提问的方式呈现问题,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

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

交流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坚持“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评价在后”的原则,提高学习效率。

六、板书设计:
一、画出荷花多样的美
1、构图
2、表现手法
3、寓意
二、胸有成竹
梅、兰、竹、菊
1、社会涵义
2、画竹的方法—观察
3、意向
4、书法
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评价齐白石的作品
七、布置作业:(2分钟左右)
教材P114课后练习
1、从画史中查出徐渭的生平。

结合徐渭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特点,对《墨葡
萄》一画加以分析。

2、查阅画史及有关材料,列出五代、宋、元时期有代表性的花鸟画家及他
们主要的取材内容。

八、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