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规范
急诊预检分诊(传染病分诊)制度
![急诊预检分诊(传染病分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d9ac56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b.png)
急诊预检分诊(传染病分诊)制度
一、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落实预检分诊工作。
二、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三、急诊可通过挂号时询问、咨询台咨询和医师接诊时询问等多种方式对患者开展传染病的预检;在必要时,可建立临时预检点(处)进行预检,对急诊的病人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等进行登记,并扫描健康码,对体温正常并出示绿码的入院人员给予分发当日门诊通行证。
四、预检、分诊点(处)应配备体温计(枪)、手卫生设施与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等,以便随时取用。
五、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注意询问患者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患者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患者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六、经预检为需要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的,应将患者分诊至感染科门诊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七、设置醒目标识、告示、指引牌等,指引需要隔离的疑似或确诊传染
病患者至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就诊。
八、从事预检、分诊的工作人员接诊患者时,应采取标准预防的措施。
如怀疑其患有传染病时,应依据其传播途径选择并使用适宜的防护用品,并正确指导患者使用适宜的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29922d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6.png)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为了规范本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门诊大厅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标示明确,相对独立;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须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并做好消毒、医疗废物本的相关登记。
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规、法律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到岗必须采取医疗防护措施佩戴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岗位实习双岗排班,不得空岗。
三、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在预检分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状况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对发热患者给予体温测定,体温37.5℃以上伴有流感样症状、具有流行病病史、来至疫区或与疫区人接触的疑似患者,佩戴口罩,对患者详细情况及联系方式做好登记(记录到分钟),挂号后陪同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并负责陪同患者到指定地点缴费检查;对体温37.5℃以上伴有流感样症状,询问无疫区接触史、流行病史者,分诊到普通门诊就诊。
四、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定期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及时了解
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防御、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服从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管理;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否者依法查处。
五、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门诊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保持预检分诊工作的持续性、稳定性。
传染病三级预检分诊
![传染病三级预检分诊](https://img.taocdn.com/s3/m/f894a34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4.png)
传染病三级预检分诊传染病(新冠肺炎)感染三级预检分诊为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和《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一、传染病一级预检分诊地点设置要求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在门诊规范醒目位置设置预检分诊点,我院设置在正门入口处(其余入口关闭)。
2.要求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3.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人员配置到位。
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防护用品包括: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胶手套等)4.预检分诊台物品要备有发热患者用的口罩、体温表(非接触式并备水银体温计)、一级防护用品、手卫生消毒设施、医疗废物桶、疑似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中高风险地区资料等。
5.预检分诊处,向就诊的发热病人及陪同人员发放医用外科口罩,异常患者按规定处置,做好临时隔离措施。
二、传染病一级预检分诊分诊人员配备及流程分工1.根据《沈阳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管理规范》中要求,由经过培训、有经历的医务人员承担预检分诊工作,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患者前、后立即举行手卫生。
2.预检分诊点根据相关分诊标准告知发热患者就诊须知,负责发热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导诊。
提醒患者排队保持间隔一米,未带口罩的就诊患者立即发放外科医用口罩。
3.预检分诊诊疗管理流程:(一)正常患者处理流程。
如体温、健康码、流行病学史无异常,可常规就诊。
(二)反常患者处理流程。
如丈量体温升高(超过37.3℃),应及时予水银温度计复测体温、做好登记。
(1)预检分诊工作人员立即穿防护服。
其中一人立即引导发热或疑似患者至姑且断绝点举行断绝,预检分诊另一工作人员封闭相关区域,并立即电话上报医务科和院办。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e508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a.png)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一、工作目的二、工作范围三、工作内容及流程1.建立传染病预防预警系统,及时获取有关传染病的动态信息,并将其下发到各个基层卫生机构、学校、小区、交通枢纽等地方。
2.在医疗机构、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入口处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室,设置专人负责对进入场所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问诊和登记。
3.按照相应的传染病疫情流行特点,对符合传染病症状的人员进行疫情调查,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呕吐等症状。
4.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类和分诊。
具体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高风险,需要立即隔离和送医治疗;二级为中风险,需继续观察后再作进一步的处理;三级为低风险,需加强日常防控措施。
5.将高风险和中风险的人员迅速隔离到专门的隔离区,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传染病的扩散。
6.对低风险的人员进行登记和提醒,建议他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同时对其进行观察,并在后续继续关注和跟进。
7.相关部门根据分诊的情况统计并上报,以供疾控中心和卫生部门进行数据分析和调度。
8.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及信息的发布,向社会公众传达相关防控知识和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协同氛围。
四、工作职责分工1.医疗机构的职责:-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室;-配置专门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问诊和登记;-隔离发现高风险和中风险人员;-组织对低风险人员进行健康宣教和观察;-统计整理分诊数据,并定期上报。
2.其他场所的职责:-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室;-配置专门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问诊和登记;-配合协助医疗机构对高风险和中风险人员进行隔离,做好交接工作;-组织对低风险人员进行健康宣教和观察;-统计整理分诊数据,并定期上报。
五、工作考核与评估1.对参与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定期对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工作的效果和质量;3.及时总结和分享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完善和提高工作流程。
六、工作保障和措施1.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确保及时获取传染病的动态信息;2.配备充足的人员和设备,确保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顺利进行;3.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4.健全防疫保障体系,保证传染病的隔离和传播管控;5.加强社会宣传,营造社会协同防控的良好氛围。
三甲医院传染病预检
![三甲医院传染病预检](https://img.taocdn.com/s3/m/e91d789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f.png)
三甲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如下。
一、在门诊大楼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处,负责传染病的分诊工作。
分诊、导诊护士协助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
二、传染病预检、分诊处设置标示明显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处”牌子,凡怀疑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均到预检、分诊处进行预检分诊,经预检为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的,应当将患者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如为非传染病患者则分诊到相应专科就诊。
三、对确诊或疑似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他传染病患者时,须组织专家进行会诊,需住院观察、治疗的及时转诊到市人民医院,并将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四、医院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应独立的针对特定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患者首先到预检处就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专科就诊。
五、建立呼吸道发热患者的预检、分诊流程,对特殊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应及时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或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六、各专业科室的出诊医师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患者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预检为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的,应在完善门诊首诊病历后由分诊护士负责引导到感染性疾病科进一步诊治,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七、感染性疾病科应当采取标准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
八、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795941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b.png)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是医疗机构应对传染病疫情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提前识别传染病病例,有效隔离患者,防止传播蔓延。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预检分诊的目的、工作流程、执行要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目的传染病预检分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隔离能力,保护医护人员及患者的个人安全,遏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
二、工作流程1. 接待与登记患者进入医疗机构后,前台接待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否有去过疫情严重地区或与病例接触史。
若患者符合相关条件,应立即引导至传染病预检分诊区域,并进行登记。
2. 风险评估在传染病预检分诊区域,医护人员应进行患者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症状、接触史等信息,将其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3. 分诊判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患者分配至不同的诊疗区域。
低风险患者将分配至普通诊疗区域,中风险患者应隔离至单间,高风险患者则需要立即转诊至专门的传染病隔离病房。
4. 隔离与观察在分诊判定后,医护人员应将中、高风险患者隔离,并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对已分诊的患者,应进行定期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 通报与转诊若有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医疗机构应及时通报卫生行政部门,并协助完成患者的转诊手续,确保其及时得到专业治疗。
三、执行要求1.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评估与分诊技能,掌握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
2.信息记录医护人员在进行分诊判定时,应认真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症状描述和分诊结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应遵守个人隐私保护原则,不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
3.设备与物资支持医疗机构应配备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隔离病房及相关设施,确保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还需加强对相关物资的储备和管理,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需求。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6ea17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f.png)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防控传染病的扩散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工作。
第三条传染病预检分诊是指对来院就诊人员进行传染病筛查,以判断是否有传染病风险,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患者分流至不同区域进行进一步处理的工作。
第四条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是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负有按照规定和标准对来院就诊人员进行传染病预检分诊的责任。
第二章机构设置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机构,并指定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传染病预检分诊科室。
第六条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机构应当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保证预检分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员工管理第七条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和标准。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九条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卫生制度和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保证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对其进行定期评估和奖惩。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流程包括预检分诊登记、传染病风险评估、分流处理和结果报告等环节。
第十二条预检分诊登记环节是指对来院就诊人员进行登记,采集相关个人信息和病情症状,以便进行后续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第十三条传染病风险评估环节是指根据登记信息对来院就诊人员的传染病风险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分流处理。
第十四条分流处理环节是指根据传染病风险评估结果将患者分流至相应的诊疗区域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减少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
第十五条结果报告环节是指将传染病预检分诊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向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报告。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方案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48ac7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3.png)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方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今天我要为大家详细阐述一套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和方案。
我们要明确传染病预检分诊的目的。
那就是确保及时发现、隔离、治疗传染病患者,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预检分诊流程1.设置预检分诊台:在医疗机构入口处设立预检分诊台,由专业医护人员负责对就诊患者进行初步筛查。
2.询问病史:医护人员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传染病接触史、旅行史等。
3.测量体温:对就诊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发现发热患者要及时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4.筛查症状:观察患者是否有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疑似传染病症状。
5.分类引导:根据患者症状和病史,将患者分为普通患者、疑似患者和确诊病例,引导至不同区域就诊。
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1.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预检分诊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确保预检分诊工作质量。
3.完善设施:配备必要的预检分诊设施,如体温计、口罩、手套等,确保医护人员在预检分诊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
4.加强信息沟通:医疗机构要与当地疾控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为预检分诊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5.落实防控措施:对疑似患者和确诊病例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传播。
三、传染病预检分诊方案1.建立健全传染病预检分诊组织架构:成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预检分诊工作。
2.制定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计划:明确预检分诊工作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加强预检分诊队伍建设:选拔业务能力强、责任心重的医护人员担任预检分诊工作,定期开展培训和业务交流。
4.优化预检分诊流程:结合实际情况,优化预检分诊流程,确保患者快速、高效就诊。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e0cfa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9.png)
(2)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
(3)近14天内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
(4)近14天内接触过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
(5)其他与传染病有关的症状和流行病学史。
3.3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及相关部门。
3.4对确诊传染病患者,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疫情报告工作。
17.7医院应定期组织内部评审,对新的防控措施、流程、技术等进行评估和推广。
17.8医院应与专业研究机构合作,参与传染病防控相关的科研项目,提升预检分诊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十八、法律责任与合规性
18.1医院应确保预检分诊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造成后果的行为,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18.2医院应建立健全内部法律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14.3医院应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传染病预警信息,指导预检分诊工作。
14.4医院应定期对监测预警系统进行评估,不断完善预警阈值和响应措施。
十五、国际合作与交流
15.1医院应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传染病防控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防控经验和做法。
15.2医院应与国际组织、外国医疗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传染病疫情信息,共同应对全球传染病威胁。
10.3医院应设立专门的物资储备区域,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快速调配使用。
10.4医院应对预检分诊区域的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十一、患者教育与沟通
11.1医院应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幕、宣传册等形式,向患者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
11.2预检分诊岗位的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减少患者恐慌情绪。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9c56b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3.png)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一、目的与基本原则1.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提高传染病诊治效果,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
2.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依据传染病疫情统计数据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制定细化分诊标准。
(2)公正性原则: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确保每个患者在预检分诊中能够公平、公正接受相应的筛查。
(3)便捷性原则:设计合理、高效的预检分诊流程,保障患者的就诊时间。
(4)科学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传染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的预检分诊方法。
二、预检分诊范围与分级准则1.预检分诊范围: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首诊门诊、急诊科室为传染病预检分诊的重点范围。
2.分级准则:(1)一级风险: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等可高度传染的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感等。
(2)二级风险:皮肤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等低度传染性疾病,如疱疹、淋病等。
(3)三级风险:接触传染病等传染性较低的疾病,如结核病等。
三、预检分诊流程1.患者登记:2.疫情调查:工作人员通过询问患者是否有传染病接触史、出现发热等症状,以及最近是否有旅行史等,了解患者的传染风险。
3.体温测量:对所有就诊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如体温≥37.3℃,进一步筛查是否有传染病的可能性。
4.病史筛查:工作人员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发病时间、既往治疗情况等,以确定患者是否可能传染给他人。
5.分诊判断:根据患者的疾病表现、传染风险和传染病流行情况,将患者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6.指导与引导:根据患者的预检分诊情况,为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引导,如隔离观察、佩戴口罩等。
四、预检分诊管理机制1.疫区登记:对来自疫区的患者进行登记,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隔离和诊治。
2.感染源隔离:对预检分诊中发现可能感染他人的患者,立即隔离,并进行病原学检测。
3.患者追踪:对预检分诊中分发现有传染病风险的患者,建立患者追踪制度,进行相关检测和隔离管理。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c6cfc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3.png)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一、概述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是指在医疗机构门诊或急诊接诊患者时,通过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及时判断是否存在传染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分诊,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传染病的扩散和交叉感染,保护公众的健康。
二、工作流程1. 接诊环节(1)医院接诊人员在患者到达时,应主动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是否接触过有传染病史的人员。
(2)根据患者的回答,核实是否存在传染病的风险,并按照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记录。
(3)如患者符合传染病定义标准,应引导患者佩戴口罩,并立即转至专门的传染病预检区域。
2. 分诊环节(1)传染病预检区域的医务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在掌握基本传染病诊断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分诊处理。
(2)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判断是否存在传染病的疑似风险。
(3)对于疑似传染病的患者,应隔离并进一步检测确诊;对于非传染病风险的患者,可按常规流程进行后续医疗服务。
三、工作要求1. 专业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识别判断和处理传染病的能力。
2. 预检设施和装备医院应配置专门的传染病预检区域,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装备,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3. 流程管理医院应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
4. 信息沟通医院需要与各级疾控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并做好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5. 环境卫生管理医院应定期对传染病预检区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环境卫生的良好状况。
四、工作效果通过实施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水平。
同时,也能有效减轻医疗机构的防控压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而言之,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的实施是医疗机构防控传染病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预检分诊规范要求
![预检分诊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c2c2ec7647d27284a735191.png)
整理课件
36
乡镇(社区)卫生院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 药物及器械 有抢救、治疗药品,消毒药物及器械。 药品(物)不在有效期内视为缺,器械不能正常使用 视为无。
整理课件
25
整理课件
26
整理课件
27
发热门诊设置存在的问题
❖ 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差,完全不能满足传染病隔离要求。 ❖ 人员不固定。平时不开诊,遇到疫情发生时才临时组建人员上岗。
但临时上岗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长期工作经验积累,患者的医 护治疗很难保证。
❖ 发热患者就诊流程不合理。没有设置发热门诊或发热门诊没有按 规范运行的医院发热患者仍和其他内科患者同时就诊,发现传染 病后再送至发热门诊或隔离病房隔离。一个传染病患者从来诊到 确诊一般要经历挂号、候诊、就诊、检查等四个流程后才能被确 定为传染病疑似病例,然后再进行转运,在此期间很难计算此患 者有多少密切接触者,更难知道被接触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及 环境污染情况,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尤甚,极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 生。
整理课件
5
传染病预检分诊内容及工作人员职责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主要内容 1、测量体温:通过有关仪器或体温计测量就诊者的体温,
以期了解就诊者体温的高低。体温高于37.5℃的病人 简单询诊后送到发热门诊进一步诊断。 2、询诊:凡发热病人就诊首先询问有无与流感病人接触 史、有无病死禽接触史、有无外出史及与疫区病人及 疑似病人接触史。对前来就诊的腹泻病人,首先询问 有无到过疫区接触史及群体就餐史,并立即将病人带 至肠道门诊进行就诊。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6efdb2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b.png)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是指在就诊前,医院对每位患者进行预检和分诊,判断是否
存在传染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控制措施,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保护患
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检:在患者就诊前,医院通过问诊和体温测量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初步的预检,
判断是否有传染病相关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2. 分诊:根据预检结果,医院将患者分为三类:非传染病患者、可能有传染病风险的
患者和已知有传染病的患者。
非传染病患者可按正常流程就诊;可能有传染病风险的
患者需进行进一步检查和隔离观察;已知有传染病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3. 隔离与控制措施:医院在预检分诊时,根据患者的传染病风险,采取相应的隔离和
控制措施,如隔离病房、佩戴口罩、加强消毒、限制陪同等,以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通过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的实施,可以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可以提高医院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医疗
资源的利用效率。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cb1ad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d.png)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一、目的与意义为提高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管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医院门急诊、住院部、急诊科等部门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
三、预检分诊工作流程1. 患者报到2. 登记信息:收集患者的基础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等。
3. 询问症状根据患者的主诉、既往病史、发病时间及症状,了解患者病情,尽量详细地询问发热情况、呼吸道症状、胃肠道症状和皮疹等体征。
4. 评估风险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评估其是否存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1)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患者的发病风险;(2)根据传染病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传染病的临床表现;(3)根据流行病调查、暴露史及接触史等,了解患者病情可能存在的传染病风险。
5. 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和评估风险情况,作出初步的诊断,判断是否存在传染病的病情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6. 分诊建议根据患者病情和初步诊断,提供预防传染病的建议,包括通知患者及时前往传染病专科就诊,建议进行隔离治疗,向患者说明避免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等。
7. 患者引导将疫情信息及时及时公布给患者,提醒患者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等,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四、工作流程规范1.门诊患者应向门诊护士报告自己的病情和病史,护士按照流程要求进行评估和判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评估结果做出分诊建议。
2.站在医家人的角度,护士在工作中应耐心且细致地询问患者病情及情况,及时公布疫情信息,提醒患者注意个人防护措施,不得遗漏。
3.在每天日报工作中,各科室需提供每日处理传染病预检的情况,以明确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并汇总后提供中心统计分析。
五、工作流程要求1.工作人员应具备基础传染病诊疗知识,进行传染病暴露、防护等知识的培训。
2.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需严格遵守卫生制度,如手卫生、穿着防护装备、垃圾分类等。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4a535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8.png)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提高传染病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报告和早期治疗的能力,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预检分诊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确保预检分诊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小组,由医务、护理、感染控制、后勤保障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预检分诊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第五条管理小组应当制定预检分诊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
第三章预检分诊流程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在门诊、急诊等患者就诊区域设立预检分诊点,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设施。
第七条预检分诊点应当对所有就诊患者进行体温检测、流行病学史询问和症状筛查,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登记,并引导至专门的隔离区域。
第八条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预检分诊登记档案,记录患者信息、就诊时间、症状、接触史等,便于追踪和疫情分析。
第四章人员培训与防护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对传染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预检分诊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规范,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防止交叉感染。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自查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第六章附则第十四条各医疗机构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示例性的管理办法,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2e393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9.png)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地区居民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明确预检分诊工作的组织、职责、流程等方面的规定。
第二章工作职责1.各医疗机构要对本机构开展的检查项目与检测方法、操作规程及标准、设备仪器等均进行统计,并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确定有职业暴露史和近期疫区来京、来津、来渝等地人员的病人,必须由医疗机构专职医务人员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部门规定进行预检分诊,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有关卫生部门报告。
如有需要,应及时联系专业防控机构协助处置。
3.开展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检分诊工作组,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事项,并定期组织开展预检分诊培训、演练、检查等工作。
第三章工作流程1.医疗机构负责人和专职医务人员应及时熟悉和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预检分诊工作的流程和操作程序。
2.医疗机构专职医务人员在接到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严格按照预检分诊流程进行操作,首先确认病人是否具有职业暴露史和近期疫情地区旅游史等情况,并在第一时间进行病情评估。
评估结果为疑似病例的,应当立即通知专业防控机构并按相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
3.对于病人接收环节,应当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确保医务人员和其他病人不会被传染。
同时,要对病人家属做好宣传工作,加强控制和隔离措施。
4.疑似病例隔离时,应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控规定进行隔离,并配合专业防控机构开展病原学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等工作。
同时,要做好病人隔离照顾工作,提供必要的医疗看护服务。
5.对于确诊病例的处置,应当遵循《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部门规定,实施强有力的疫情措施,并及时向有关卫生部门报告。
第四章工作措施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作和防控工作,对于因预防措施不力而发生的疫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好疫情控制。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规范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9c0c9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9.png)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规范在我工作的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环节。
我们的专业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和一批经过严格培训的护士组成,他们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医学知识,能够迅速识别出疑似传染病患者。
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第一道防线,预检分诊处的工作至关重要。
我们对来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询问和评估。
对于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患者,我们会给予高度关注,并将其分诊到指定的隔离门诊。
同时,我们会详细记录患者的旅行史和接触史,以便于后续的防控工作。
对于疑似传染病患者,我们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接触史和旅行史,以便准确判断其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们还会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以确定其是否患有传染病。
对于确诊传染病患者,我们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规定,将患者送往传染病区进行隔离治疗。
同时,我们还会对患者的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以防疫情扩散。
为了提高预检分诊的效率,我们引进了智能化信息系统。
通过这套系统,我们可以快速获取患者的就诊记录和流行病学信息,便于进行分析和判断。
同时,这套系统还能实时监控医院内的感染情况,为我们的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还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最新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
同时,我们还会定期进行预检分诊演练,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熟悉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预检分诊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
我们深知,每一位患者都是宝贵的生命,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为此,我们会不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就诊安全。
为了更好地应对传染病疫情,我们加强与政府、社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我们会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争取政策支持和物资保障。
同时,我们还会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宣传,提高市民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共同构建健康安全的就医环境。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5cbc3f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8.png)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医务人员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2、门诊部具体负责本院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并对本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3、在门诊、急诊区域前设立体温测量站,对发热病人进行体温监测,引导发热病人到感染科或发热门诊进行初诊.
4、预检处及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接诊病人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5、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6、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7、感染科和分诊点医务人员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8、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规、法律和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及有关工作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医院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规范
第一条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具体负责本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并对本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
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第三条各科室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第四条应当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在接到卫健委和省、市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
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第五条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第六条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
第七条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第八条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第九条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应当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