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泵检修规程

离心泵检修规程离心泵检修规程一、检修前准备工艺1.检查工作的各项安全措施2.联系电工、操作工停电、停料3.准备好检修用的工具、备品、材料4.挂上检修警告牌二、拆部1.拆掉对轮罩及对轮螺丝2.拆卸掉电机地脚螺丝,移开电机拆掉油杯3.拆掉进口短节,拆掉出口螺丝4.拆掉前后泵壳连接螺丝5.依次拆掉前泵壳,前护板、拆掉叶轮6.依次拆掉护套、副叶轮、填料箱组件7.拆掉后泵壳8.拆掉调整螺丝,压带9.取下轴承箱体组件、拆掉托架10.拆掉泵联轴器,调整块11.分拆轴承体,依次拆掉轴套、三紧抱箍、甩水环、前压盖、后压盖、轴承、隔垫挡油环12.分拆开填料箱组件、清理干净旧盘根三、装配与拆卸过程相反,叶轮与前护板间隙调整为1-2mm四、叶轮的检查修理1、加疤、铁锈等应清刮干净,并用水或叶轮内、外表面的压缩空气冲洗和吹净2、叶轮的腐蚀,磨损不严重时或砂眼不多时,可进行焊补修复,棒铁叶轮亦可用黄铜焊补、补焊时,应把叶轮加热到600度左右,在焊补出挂锡,再用气焊火焰把黄铜条熔化到砂眼里或需要焊补的地方,焊完后用石棉覆盖保温,以免产生裂纹。
3、叶轮表面出现裂纹或腐蚀严重形成较多的砂眼,穿孔时应更换新叶轮4、叶轮的磨损严重时或叶轮入口处发生严重偏磨时,应换新叶轮5、新叶轮必须进行静平衡校验叶轮的丝扣应完好六、轴的检修工艺1.轴产生裂纹时应更换新轴2、轴的表面出现有较严重的磨损或被冲刷出现较大沟槽时,应更换新轴3、对轴进行弯曲度校验测量4、轴承轴经处应光滑完好,应检验起直径,与轴承的配合公差,不得过于松动,松动后不得用冲打法获得预紧力.1、轴上丝扣完好,如有磨损,应修复。
6、轴上键槽应完好,键槽的中心线与轴的中心线平行度不能超差,否则换新。
7、主轴的椭圆度,圆锥度应附和规定8、主轴的材质为45#钢,不能用低标号纲代用七、滚动轴承的检修4KA泵轴承有两种装配方法,一种是前轴承为3618后轴承为3615一种是前轴承为3616,后轴承为一盘83152、检查轴承的内外圈工作面及滚柱,磙子表面有无裂纹、和麻抗、脱皮等伤痕3、轴承清洗好后,用塞尺测量滚柱、磙子与外环的间隙,和滚柱与支架的间隙4、轴承与轴的装配必须牢固,外圈与轴承箱体的装配不得松动5、轴承装配时,最好采用油煮热装或用轴承的加热器6、轴承装配时,可用软金属楔打轴承内圈,不得用应金属楔打轴承外圈,更不允许用锤直接敲打轴7、拆卸轴承时,应用专用工具钩住内环卸出,严禁钩住外圈装卸,以防损坏轴承8、轴承箱体与外圈装配好后,应用塞尺检查起接触均匀时,间隙适当。
离心泵检修操作规程

离心泵检修操作规程为了提高离心泵的检修质量,统一机修各工段检修离心泵的标准,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转,降低维修率及维修成本,特制定《离心泵检修操作规程》。
《离心泵检修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离心泵的原理、结构、技术参数、检修所需的量具及工具、故障判断、泵的拆卸、泵的分解、泵的测量、检查以及清洗、泵的安装、泵的试车、泵检修后的记录填写等组成。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启动前,先将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即“灌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带动了泵体内的液体作圆周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被甩到叶轮外围,液体以很高的速度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积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于是液体以较高的压强从压出管排出,输送到所需的场所。
当叶轮中心的液体被甩出后,泵壳的吸入口就形成了一定的真空,外界的大气压强就迫使外部液体经底阀、吸入管进入了泵内,填补了液体排出后的空间。
这样,只要叶轮不停地旋转,液体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吸入与排出。
在这里再介绍两个概念:泵的气缚和泵的汽蚀,这是大家应该掌握的。
泵的气缚:离心泵内若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
由于空气密度远小于液体,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就很小,泵内就无法形成必要的真空度以吸入外界液体。
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这种现象称为“气缚”。
泵的汽蚀:如果泵叶轮入口处的压强等于或小于输送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经吸入管路到达泵叶轮入口处就会发生汽化现象。
含气的液体进入叶轮后,因压强升高,促使汽泡迅速凝结,汽泡的消失产生局部真空,周围的液体就会以极高的速度占据汽泡中心,造成冲击和振动。
尤其当汽泡的凝结发生在叶片表面附近时,众多液体质点尤如细小的高频水锤撞击着叶片,另外汽泡中还可能带有氧气等对金属材料发生化学腐蚀作用。
泵在这种状态下长期运作,将导致叶片的过早损坏,以致报废。
这种现象称为泵的汽蚀现象。
二、离心泵的结构:离心泵主要有泵体、泵盖、叶轮、轴、密封环、悬架体、轴套等组成。
高速泵检修规程(通用)

计算机编码:分类:装置:位号:设备型号:设备名称:-状态卡02-02页-动作卡03-08页-附表09-10页状态卡000检修前准备010办理施工工作票,办理转动设备风险评价报告表,进行风险评价,制定消减措施020确认机泵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100拆卸电机110 拆卸附属管线,拆卸泵体大盖螺栓120 将齿轮箱整体吊下130 拆卸叶轮组件140拆卸并检查机械密封150 拆卸齿轮箱,检查轴承、轴的磨损情况200 回装齿轮箱并测量调整推力瓦间隙210 回装机械密封,回装叶轮组件220 齿轮箱整体回装到泵壳体上230 连接冷却液、润滑油管线及油过滤器、手动油泵240回装电机300现场清扫310泵试车及验收动作卡000检修前准备001B-[]检修所需要的零配件和相应的材料已经确定,见附件2002B-[]检查检修专用工具和经检验合格的量具已经备齐,见附件3003B-[]停机前的振动值、轴承温度、压力均进行测量记录,见附件4004B-[]了解机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004B-[]查阅上次检修的资料和有关图纸,准备最新版本的检修作业规程010办理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工作票011B<> D<> C<>确认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工作票规定的内容已经全部落实)012B<>工作间断后,重新确认安全措施签字B()设备检修注意事项:a、操作者不得违反<<炼化分公司健康安全环保(HSE)16项管理规定>>b、操作过程中注意配合,保护好自己、他人及设备不受伤害c、操作者不能穿能滋生静电的衣物和有铁钉的鞋子d、操作时,工机具应轻拿轻放,且不得发生碰撞e、解体前零部件相对位置做好标记f、拆装过程中严禁任何敲打,特别注意保护好零部件,不得发生碰撞,密封面、螺纹表面不得划伤或擦伤g、清洗剂使用煤油(特殊要求除外),零部件清洗后擦干净、且晾干或吹干,现场周围杜绝火源h、要科学检修、文明施工、现场做到“三不见天、三不落地、三条线”100 拆卸电机101 B-[]拆卸圆形支架与齿轮箱连接螺栓,将电机吊下(花键联轴器),放在专用支架上110拆卸附属管线,拆卸泵体大盖螺栓111B-[]拆卸油冷却器管线112B-[]拆卸泵体大盖螺栓120 将齿轮箱整体吊下121B-[]利用起重工具将变速箱整体吊下,并放在专用的支架上130拆卸叶轮组件131 B-[]拆卸并检查诱导轮及叶轮132B-[]拆下诱导轮(左旋螺纹),取下叶轮,检查诱导轮及叶轮的冲刷情况)133B-[]分别拆下诱导轮及叶轮背部密封O形环,检查腐蚀、变形、老化、线径变化等情况)140拆卸并检查机械密封141B-[]拆卸介质密封(双端面密封),取出动环142B-[]拆卸螺栓,从齿轮箱上卸下密封腔、垫片和轴套;再从密封腔上拆卸密封静环组件和节流组件143B-[]拆卸油端机械密封动环、静环组件144B-[]检查所有相关O型密封环(胶圈)的腐蚀、变形、老化、线径变化等情况并标记位置)150 拆卸齿轮箱,检查轴承、轴的磨损情况151 B-[]拆卸齿轮箱水平中分面连接螺栓并标记相对位置,用两把大起子插入结合面的空缺内,撬起箱盖并卸掉152 B-[]取出输入轴、从动轴,检查箱盖上的骨架油封唇口是否损坏,检查滚动轴承的旋转是否平滑、检查轴承外圈表面是否磨损;检查滚动轴承座内孔是否磨损。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离心泵检修规程总则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完好标准、离心泵的维护、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
一、离心泵完好标准1、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主要由泵壳、转子、叶轮、轴承及密封等组成。
泵壳体是卧式,由吸入室和排出室组成。
在壳体的两端或一端设有支承转子的轴承室、机械密封室。
转子由主轴、叶轮、轴套、轴承、联轴器组成,各配件以不同的配合方式装配在轴上。
2.设备完好标准(1)电流表、压力表工作正常稳定(2)机封或填料压盖部位的温度正常,机封无泄漏,填料密封渗漏正常。
(3)检查泵的轴承温升正常,轴承温升一般不超过周围温度35℃,最高不能超过75℃。
(4)检查泵的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二、离心泵的维护1.日常维护(1)保持设备整洁卫生。
(2)注意轴承的油位、油质和温度。
(3)填料内滴水是否正常,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
(4)经常检查各部分的螺栓是否松动。
(5)经常观察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泵、电机的响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6)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
2.定期检查(1)表面除锈、除污和清洗。
(2)检查易损件是磨损和损坏,若零件虽磨损。
但还在公差范围内,则可继续使用。
若零件的磨损程度超过了公差范围,应考虑修复后使用,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件。
(3)定期检查泵的入口过滤器。
(4)对重新装配的泵,有条件的应进行试验。
三、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检修周期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一般检修周期见表1。
表1 检修周期表2.小修项目(1)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3)根据运行情况,检查机械密封或更换填料密封。
(4)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并检查轴承滚子外圈间的间隙。
离心泵检修维护标准

离心泵检修维护标准一、泵轴1、清洗并检查泵轴,泵轴应无裂纹,严重磨损等缺陷。
如已有磨损、裂纹、冲蚀等,应详细记录,并分析其原因。
2、检测泵轴直线度,其值在全长上应不大于0.05mm。
轴颈表面不得有麻点、沟槽等缺陷,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轴颈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应小于0.02mm。
3、键槽中心线对轴中心线平行度误差应小于0.03mm/100二、叶轮1、清洗并检查各级叶轮表面,叶轮表面应无裂纹、磨损等缺陷,叶轮流道表面应光滑,且无结垢、毛刺,叶片应无裂纹、冲刷减薄等缺陷。
2、检查各级叶轮吸入口和排出口密封环,应无松动,密封环表面光滑,无毛刺,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与叶轮装配间隙量应为0.05~0.10 mm。
以叶轮内孔为基准,检查叶轮径向跳动应不大于0.05 mm。
端面跳动不大于0.04 mm。
3、叶轮与轴采用过盈配合,一般为H7/h6。
键与键槽配合过盈量为0.09~0.12 mm,装配后,键顶部间隙量就为0.04~0.07 mm。
4、叶轮须作静平衡。
三、泵头、泵壳及导叶轮1、清洗并检查各级叶轮,应无磨损、裂纹、冲蚀等缺陷。
2、导叶轮的防转销应无弯曲、折断和松动。
泵头、泵壳密封环表面应无麻点、伤痕、沟槽,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密封环与泵头、泵壳装配间隙量为0.05~0.10 mm,密封环应不松动。
3、以泵头、泵壳止口为基准,测量密封环内孔径向圆跳动,其值不大于0.50 mm,端面圆跳动应不大于0.04 mm。
4、测量泵头、泵壳密封环与其装配密封环之间的间隙量,其值应在0.50~0.60 mm之间。
四、节流轴封1、清洗并检查节流轴封表面,其上应无裂纹、偏磨等缺陷,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2、节流轴封与泵体采用H7/p6配合。
以外圆为基准,测量内孔径向圆跳动,其值应不大于0.02mm;3、测量节流轴封与泵轴间隙量,其值应在0.25~0.30 mm之间。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编制:审核:批准:20 年月日发布20 年月日实施目录1.总则 (2)2.检修周期与内容 (2)3.检修与质量标准 (2)4.试车与验收 (5)5.维护与故障处理 (6)1总则1.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1.1.1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分、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常用离心泵。
2检修周期与内容2.1检修周期2.1.1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态,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1.2检修周期表(见表1)2.2检修内容2.2.1小修项目2.2.1.1更换填料密封2.2.1.2双支撑泵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2.2.1.3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2.2.1.4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2.2.1.5检查清理冷却水、油封和润滑系统。
2.2.2大修项目2.2.2.1包括小修项目。
2.2.2.2检查修理机械密封。
2.2.2.3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情况,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检测。
2.2.2.4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
2.2.2.5检查测量转子的各部圆跳动和间隙,必要时做动平衡校验。
2.2.2.6检查并校正轴的直线度。
2.2.2.7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2.2.2.8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应力施加于泵体,必要时重新配管。
3检修与质量标准3.1拆卸前准备3.1.1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3.1.2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以及材料。
3.1.3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净泵内介质,达到设备安全检修条件。
3.2拆卸与检查3.2.1拆卸附属管线,并检查清扫。
3.2.2拆卸联轴器安全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3.2.3测量转子的轴向窜动量,拆卸检查轴承。
3.2.4拆卸密封并进行检查。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51e8769a65ce0508763213bb.png)
离心泵检修规程总则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完好标准、离心泵的维护、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
一、离心泵完好标准1、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主要由泵壳、转子、叶轮、轴承及密封等组成。
泵壳体是卧式,由吸入室和排出室组成。
在壳体的两端或一端设有支承转子的轴承室、机械密封室。
转子由主轴、叶轮、轴套、轴承、联轴器组成,各配件以不同的配合方式装配在轴上。
2.设备完好标准(1)电流表、压力表工作正常稳定(2)机封或填料压盖部位的温度正常,机封无泄漏,填料密封渗漏正常。
(3)检查泵的轴承温升正常,轴承温升一般不超过周围温度35℃,最高不能超过75℃。
(4)检查泵的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二、离心泵的维护1.日常维护(1)保持设备整洁卫生。
(2)注意轴承的油位、油质和温度。
(3)填料内滴水是否正常,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
(4)经常检查各部分的螺栓是否松动。
(5)经常观察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泵、电机的响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6)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
2.定期检查(1)表面除锈、除污和清洗。
(2)检查易损件是磨损和损坏,若零件虽磨损。
但还在公差范围内,则可继续使用。
若零件的磨损程度超过了公差范围,应考虑修复后使用,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件。
(3)定期检查泵的入口过滤器。
(4)对重新装配的泵,有条件的应进行试验。
三、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检修周期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一般检修周期见表1。
表1 检修周期表2.小修项目(1)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3)根据运行情况,检查机械密封或更换填料密封。
(4)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并检查轴承滚子外圈间的间隙。
(5)检查各部螺栓有无松动。
(6)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3.大修项目(1)包括小修的所有项目。
(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气蚀和冲蚀情况并进行修理或更换,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离心泵检修规程

离心泵检修规程一、检修前准备工作在进行离心泵的检修之前,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检修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1.1 设备停车离心泵在正常使用时需进行检修,需要先停止设备的运行。
在停车前应先关闭电源,等待设备自然停车并切断进出口管路。
1.2 停电操作检修离心泵前,需要停止电源以确保安全。
在停止电源时,应先切断总电源,再打开控制柜门,依次切断从控制柜到设备的电源线。
1.3 加锁操作在设备停车后,需要进行加锁操作以防止误操作或他人进入操作区域。
加锁时需要将其锁定的地方进行标记,以提示其他人员不得操作。
1.4 衣着及准备检修人员应穿戴好防护具,并检查工具箱内配置是否齐全,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靴、工作帽、工作服、眼罩等。
二、检修步骤2.1 拆卸工作在检修离心泵前,需要完成拆卸工作。
拆卸时应将其上的泵体、叶轮、密封等件进行拆卸。
2.2 清洗工作拆卸后,需要进行清洗工作,包括清洗泵体、隔板以及水管等件,清除泵内杂物及生锈部位,并通过除锈铲或喷砂机清理叶轮表面。
2.3 检查工作在清洗后,对离心泵的各个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泵体、叶轮、轴、联轴器、密封件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在检查后,对需要维修的部位进行维修工作,如更换叶轮、轴、密封件等。
2.5 组装工作维修完成后,需要进行组装工作。
组装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黄铜、青铜等材质的联轴器,并要求联轴器轴线相同。
2.6 静态试运行组装完毕后,需要进行静态试运行,检查其泄漏情况及联轴器的运行情况,确定无异常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2.7 动态试运行在完成静态试运行后,需要进行动态试运行,验证泵的性能和状态是否良好。
动态试运行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三、安全注意事项3.1 带电检修离心泵在带电状态下进行检修时,需要进行带电检修。
在带电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带电检修流程。
3.2 爆炸危险离心泵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力过高或密封不良等因素,可能引起爆炸危险。
因此,在设备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必须保持设备周围的空气干燥且通风,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并且保持灭火设备随手可取。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_检查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_检查
离心泵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流体机械设备,用于输送不同介质的液体或气体。
进行规范的维护检修可以延长离心泵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工作效率。
以下是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1. 定期检查泵体和管道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
如发现渗漏,应立即进行维修。
2. 定期检查泵轴承部分有无松动、损坏、磨损等情况。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
3. 定期检查泵叶轮是否有异物卡住及磨损情况,如有需要清理或更换。
4. 定期检查泵的密封件,如轴承密封、填料密封、机械密封等部位有无损坏磨损及泄漏现象,如有需要立即更换。
5. 定期清洗泵内部,除去异物和污物,避免影响泵的工作。
6. 定期检查泵的电机,如绕组是否有烧损、绝缘是否完好等情况,如有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7. 定期更换润滑油及润滑脂,避免过多污垢、老化引起泵的故障。
8. 定期检查泵的工作状态,如电流是否稳定、噪音大小、振动幅度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处理。
以上是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的主要内容,要求操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定期、规范、全面的维护处理,确保离心泵的正常工作与长期稳定运行。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总则1 主题内容适用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2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常用离心泵。
2 编写修订依据SY—21005—73 炼油厂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HGJ 1034—79 化工厂清水泵及金属耐蚀泵维护检修规程HGJ 1035—79 化工厂离心式热油泵维护检修规程HGJ 1036—79 化工厂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GB/T 5657—1995 离心泵技术要求API 610—1995 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检修周期与内容1 检修周期1.1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1.2 检修周期(见表1)表1 检修周期表 月检修类别小修大修检修周期6182 检修内容2.1 小修项目2.1.1 更换填料密封。
2.1.2 双支承泵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2.1.3 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2.1.4 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2.1.5 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2 大修项目2.2.1 包括小修项目。
2.2.2 检查修理机械密封。
2.2.3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情况。
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2.2.4 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
2.2.5 检查测量转子的各部圆跳动和间隙,必要时做动平衡校检。
2.2.6 检查并校正轴的直线度。
2.2.7 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2.2.8 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应力施加于泵体,必要时重新配管。
检修与质量标准1 拆卸前准备1.1 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净泵内介质,达到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
2 拆卸与检查2.1 拆卸附属管线,并检查清扫。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第1章维护一、泵类设备旳点检1.离心泵运行中旳点检和维护(1)润滑煤化工用泵在运行中由于化工环境、介质、水以及其他物质也许窜入油箱内, 影响泵旳正常使用, 也也许因润滑油变质或缺油导致轴承严重磨损, 甚至导致轴承烧坏, 因此平常要检查润滑油旳质量, 目视油与否变质, 或定期对润滑油取样分析;检查油标, 看油位与否在游标旳标定线上, 如局限性则应立即添补润滑油。
(2)振动平常点检中感觉振动过大时, 应当采用测振仪测量, 超过原则时应停机检查修理, 防止泵受到更严重旳损坏。
(3)温度泵在运行过程中, 要检查泵轴承旳温度, 检查措施使用测温仪进行测量, 如温度超过原则, 阐明轴承在制造或安装质量方面有问题, 或润滑油旳质量、数量或润滑方式不合适, 如不及时检查修理就有烧坏轴承旳也许。
(4)泵机组声响泵在运行过程中, 对于不正常旳声响要查明原因, 及时消除。
引起泵声音较大旳原因重要有: 泵输送液体旳声音;离心泵进口流量局限性, 导致气蚀, 发出噪声;出口管线中窝气, 引起水击, 发出冲击声响。
泵机械方面旳原因:泵轴承磨损或烧坏;泵旳叶轮与泵壳间隙产生摩擦声音;泵轴弯曲引起内部摩擦;泵零部件损坏, 泵内落入异物;泵底座螺栓松脱。
(5)轴封泄漏轴封泄漏重要有填料密封泄漏和机械密封泄漏。
填料密封泄漏旳维护: 泵填料密封泄漏, 在运行中以每分钟泄漏20滴左右为合适, 如泄漏较大, 可慢慢紧固填料压紧螺栓, 但不能太紧, 否则会产生冒烟, 甚至也许将填料烧掉、损坏泵轴或轴套。
如泄漏量很大, 紧固填料达不到规定时, 则必须停机更换填料, 主线处理填料旳泄漏问题。
机械密封泄漏旳维护:泵在运行中, 查看机械密封与否有泄漏;检查机封旳冷却液和冲洗油有无泄漏和断液现象。
如有少许泄漏, 用扳手检查机封螺栓与否松动;如泄漏量大必须停机修理检查机封, 查出机封泄漏原因。
2.离心泵停车后旳点检和维修煤化工离心泵一般配置两台泵, 一台运行、一台作为备用泵。
离心泵检修规程

离心泵检修规程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液体输送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下面是离心泵检修规程,共计。
一、检修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检修内容:根据离心泵的使用情况和运行状态,确定具体需要检修的内容和范围。
2. 准备工具:根据检修内容和离心泵的型号,准备相应的检修工具和设备,包括扳手、螺丝刀、吊车、气动工具等。
3. 准备材料:根据检修内容和需要更换的零件,准备相应的材料和零件,包括密封件、轴承、机械密封件等。
4. 安全措施:清理现场杂物,避免火源、爆炸等危险因素的存在;佩戴好安全帽、手套、工作鞋等安全装备,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5. 离心泵停机:在检修前需要将离心泵停止运行,并且确保所有电源、水源等设备与离心泵断开连接。
二、检修过程1. 拆卸进出口法兰、泵体、叶轮:先用扳手或气动工具拆卸进出口法兰,然后拆卸泵体和叶轮。
注意在拆卸过程中要小心,避免受伤或者损坏零件。
2. 拆卸轴承、轴承座:先用扳手或气动工具拆卸轴承座上的螺栓,然后取下轴承座,拆卸轴承。
注意取下轴承座时要注意不要碰到轴承,避免使轴承受到冲击。
3. 清洗叶轮、泵体和轴承孔:将叶轮、泵体和轴承孔彻底清洗干净,去除污物和杂质,使其表面光滑且干燥。
4. 检查轴承:检查轴承是否磨损或者损坏,如有磨损或者损坏需要更换。
在安装轴承时,要按照要求加润滑油,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
5. 更换密封件、机械密封件:如果发现密封效果不佳,需要更换相应的密封件或者机械密封件。
在更换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密封件或机械密封件,并且较好的安装。
6. 检查电机和电缆:检查电机的转动方向是否正确,检查电缆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有异常,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7. 安装叶轮、轴承和泵体:在安装叶轮时,应将轴承和泵体完全净化,并应将轴承和叶轮安装在同一轴向上。
在安装轴承和泵体时,要注意调整轴承的位置和光洁度,保证泵的正常运行。
8. 安装进出口法兰:在安装进出口法兰时,要注意正确的位置和紧固力度,确保泵的耐压性能。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1 范围1.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程序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石油化工常用离心泵:石油化工重载荷离心泵(一般指符合API 610、IS013709、GB/T 3215、SH/T 3139等标准),石油化工中、轻载荷离心泵(一般指符合IS05199、GB/T 5656、GB/T 5657、SH/T 3140等标准),其他离心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 3215 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GB/T 16907 离心泵技术条件(I 类)GB/T 5656 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GB/T 5657 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GB/T 150.1~150.4 压力容器GB/T 151 热交换器TSG 21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H/T 3139 石油化工重载荷离心泵工程技术规范SH/T 3140 石油化工中、轻载荷离心泵工程技术规范SHS 01003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SH/T 3156 石油化工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IS0 13709 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ISO 5199 离心泵技术规范Ⅱ级ISO 1940-1 动平衡标准API 610 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API 682 离心泵与转子泵用轴封系统;API 614 润滑、轴密封和控制油系统及辅助设备API 670 振动、轴向位置和轴承温度监测系统ASME B73.1 化工用卧式端吸离心泵规格ASME B73.2M 化学工艺用立式管线离心泵规范3 检修周期与内容3.1 检修周期离心泵根据功能故障及其影响分析的结果、有无备用设备并结合生产装置运行周期,确定离心泵检修周期,一般为实际运行36个月。
高速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高速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SHS 03044—2004目次1 总则 (505)2 检修周期与内容 (505)3 检修与质量标准 (507)4 试车与验收 (511)5 维护与故障处理 (513)1 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 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高速离心泵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和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LMV/BMP--311型、LMV--331型及LMV一322型高速泵的维护检修。
1.2 编写修订依据SHS 01002--2004 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SHS01003—2004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SHS 01028--2004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3059—2004 化工设备通用部件检修与质量标准设备技术资料HCJl023 化工厂高速泵维护检修规程2 检修周期与内容2.1 检修周期(见表1)注: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可适当进行项目检修。
2.2 检修内容2.2.1 小修2.2.1.1 解体清洗,检查泵室,清理物料。
2.2。
1;2 检查清洗油路、冷却水管线、油冷却器封液(气)、旋流分离器密封冲洗系统。
2.2.1.3 更换油过滤器并换油。
2。
2.1.4 检查油封。
2.2.1.5 检查更换防腐蚀隔板及损坏零件。
2,2.1.6 清洗并检查泵室、扩散器、旋流分离器密封冲洗系统。
2.2.1.7 检查叶轮、诱导轮冲蚀情况,检查叶轮、诱导轮有无裂纹变形,检修外供油泵。
2。
2.1.8 处理机械密封泄漏。
2.2。
1。
9 检查高速轴窜量。
2.2.1.10 检查清洗花键轴,并更换润滑脂。
2.2.1.11 联轴器找正。
2.2.2 大修2.2.2.1 包括小修项目。
2.2。
2,2 增速箱解体检查:检查高速轴窜量;检查复核高、中、低速轴轴径及轴瓦几何尺寸和齿轮齿的磨损;复核箱体上下孔定位尺寸;检查各零部件尺寸及精度;零部件及箱体清洗。
2.2.2.3 经修理或更换的叶轮、诱导轮或高速轴组件,做动平衡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SHS 03044—2004目次1 总则 (505)2 检修周期与内容 (505)3 检修与质量标准 (507)4 试车与验收 (511)5 维护与故障处理 (513)1 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 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高速离心泵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和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LMV/BMP--311型、LMV--331型及LMV一322型高速泵的维护检修。
1.2 编写修订依据SHS 01002--2004 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SHS01003—2004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SHS 01028--2004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3059—2004 化工设备通用部件检修与质量标准设备技术资料HCJl023 化工厂高速泵维护检修规程2 检修周期与内容2.1 检修周期(见表1)注: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可适当进行项目检修。
2.2 检修内容2.2.1 小修2.2.1.1 解体清洗,检查泵室,清理物料。
2.2。
1;2 检查清洗油路、冷却水管线、油冷却器封液(气)、旋流分离器密封冲洗系统。
2.2.1.3 更换油过滤器并换油。
2。
2.1.4 检查油封。
2.2.1.5 检查更换防腐蚀隔板及损坏零件。
2,2.1.6 清洗并检查泵室、扩散器、旋流分离器密封冲洗系统。
2.2.1.7 检查叶轮、诱导轮冲蚀情况,检查叶轮、诱导轮有无裂纹变形,检修外供油泵。
2。
2.1.8 处理机械密封泄漏。
2.2。
1。
9 检查高速轴窜量。
2.2.1.10 检查清洗花键轴,并更换润滑脂。
2.2.1.11 联轴器找正。
2.2.2 大修2.2.2.1 包括小修项目。
2.2。
2,2 增速箱解体检查:检查高速轴窜量;检查复核高、中、低速轴轴径及轴瓦几何尺寸和齿轮齿的磨损;复核箱体上下孔定位尺寸;检查各零部件尺寸及精度;零部件及箱体清洗。
2.2.2.3 经修理或更换的叶轮、诱导轮或高速轴组件,做动平衡试验。
2.2.2.4 检查修理润滑油泵。
2,2.2.5 拆卸检查密封腔各部分零件的磨损情况,视磨损情况更换新的机械密封。
3 检修与质量标准3.1 拆卸前准备3.1.1 检查设备的运行技术状况和监测记录,分析故障原因和部位,制定详尽的检修方案。
3.1.2 熟悉装配图纸和技术资料。
3.1.3 检修需要的工、量、卡具和吊具齐全。
3.1。
4 检查核实备件储存情况,按要求复核备件尺寸。
3.1.5 按规定进行断电、排料、置换等工艺,处理完毕,具备检修条件,办理检修作业票。
3.1。
6 按照Q/SHS 0001.3—2001《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规定,对检修过程进行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环境因素识别和影响评价,并办理相关票证。
3.2 拆卸与检查3.2.1 泵3.2.1.1 拆卸与泵连接的油路、封液、冷却系统等管线。
3.2.1.2 拆卸泵盖螺母,起吊泵体。
3.2.1.3 起吊泵时切勿将扩散器盖板带出。
3。
2.1.4 取下扩散器盖板,检查扩散器、泵体的各部位。
3.2.1.5 拆卸叶轮锁母、诱导轮及密封箱固定螺母,检查叶轮、诱导轮及传动键有无损伤和变形。
3.2。
1.6 叶轮及诱导轮应无损伤和变形;叶轮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38mm。
3,2。
1.7 安装扩散器时,其上的O形环应涂润滑脂。
3.2,2 叶轮、诱导轮及高速轴组件动平衡允差应小于7.2 g·mm。
3。
2.3 增速箱3.2.3.1 解体增速箱,取下低速轴、中速轴及轴承,同时取下齿轮油泵及限位弹簧,进行清洗检查。
3.2.3.2 取下高速轴、高速轴上千和中速轴下部轴瓦,检查轴颈、轴瓦的磨损情况。
3.2.3.3 高速轴轴瓦间隙应符合规定见表2:轴瓦应无烧蚀、粘连、磨伤等缺陷;轴颈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Ra0.4,痕深度不应超过0.01mm,否则应修磨或更换。
表2 高速轴轴瓦间隙mm3,2.3.4 高低速轴轴线直线度允差值为0.0lmm。
3.2.3.5 高速轴与叶轮的配合采用K7/h6,磨损后的间隙不大于0.03mm。
3.2.3。
6 安装轴、齿轮、球轴承时,齿轮、轴承均应热装,轴颈应预冷,其温度应控制在表3规定范围之内。
表3 齿轮轴承热装温度℃3.2.3.7 轴承外径与衬套采用H7/h6配合,磨损后衬套内径应不大于φ0.068mm;滚动轴承径向间隙应不大于0.06mm,且应转动自如,无点蚀、疤坑、毛刺等缺陷。
3.2.3.8 低速轴或中间轴上的深槽球轴承必须安装到位。
3.2.3.9 解体齿轮箱时,应仔细清洗内部油道及喷油嘴,但不允许扩大其孔径。
3.2.3.10 齿轮箱组装完毕后,应检查油泵装配是否正确,其方法:是用手往下按低速轴时应具有弹性,否则销钉未到位;另外,还可以在低速轴联轴节处盘动,看油泵是否工作。
3.2.3.11 高速轴轴向窜动量为0.33~0.43mm。
3.2.3.12 齿轮啮合表面应无明显点蚀、疤坑,过烧等缺陷,否则应更换;齿面啮合面沿齿宽方向应大于80%,沿齿高方向应55%,两齿啮合顶间隙为0.20~0.30m(m为齿轮模数),两齿轮轴平行度偏差应小于0.025mm。
3.2.3.13 检查推力盘、推力瓦的磨损情况,推力盘端面、径向圆跳动应小于或等于0.02mm,推力瓦磨损严重或出现缺陷应更换。
3.2.3.14 滚动轴承、齿轮、垫环等必须安装到位、靠实。
3.2.3.15 增速箱低速轴电机侧轴封,安装时在轴封唇部涂上润滑脂。
3.2.4 机械密封3.2.4.1 动、静环表面质量良好,不允许有缺损、裂纹、径向划痕等缺陷;周向划痕深度不应大于0.5胆,表面粗糙度不低于Ra0.2。
3。
2。
4.2 各密封件应完好无缺,橡胶密封圈在每次拆卸时更换。
3.2.4.3 弹簧性能好,无明显变形。
3.2。
4.4 执行SHS03059—2004《化工设备通用部件检修及质量标准》。
3.2.5 联轴节执行SHS 03059—2004《化工设备通用部件检修及质量标准》,在找正时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联轴节找正数据mm3.2。
6 花键轴3.2.6.1 拆卸时应清洗。
3.2.6.2 检查磨损情况,修理或更换。
3.2.6。
3 装配时应涂敷适量的掺有二硫化铝的I#极压钾基脂。
3。
3 检修质量标准3.3.1 叶轮、诱导轮3.3.1.1 径向圆跳动应小于或等于0.38mm,端面圆跳动应小于或等于0.15mm。
3.3.1。
2 轴向窜动量为0.33~0.42mm。
3.3。
1.3 叶轮、诱导轮及高速轴组件动平衡精度等级为G0.4,校正平面的许用不平衡力矩为:M=1/2e·G(g·mm),式中e——许用偏心距,mm;G——转子质量,g。
3.3.1.4 叶轮与高速轴的配合采用K7/h6,磨损后的间隙应不大于0.03mm。
3.3.2 紧固螺栓泵盖螺栓、叶轮与诱导轮连接螺栓、密封组件固定螺栓均采用力矩扳手拧紧,其力矩值见表5。
表5 紧固螺栓力矩值N·m4 试车与验收4。
1 试车前准备4.1.1 确认各项检修工作已完成,检修记录齐全,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第3条标准,并有试车方案。
4.1.2 设备零部件完整无缺,螺栓紧固,具备试车条件。
4.1.3 仪表及联锁系统齐全、准确灵敏可靠。
4.1.4 齿轮箱注油:从加油口注入规定的润滑油至规定油位(LMV/BMP--311型应从滤油器顶部丝堵处注油,以便排气)。
4,1.5 检查电源、静电连线和管道连接状况。
4.1.6 打开油冷却器水阀,启动辅助油泵。
4。
1.7 全开泵入口阀,打开密封冲洗液及密封气阀(指采用串联密封形式)。
4.1,8 打开泵出口管线的排气阀,将泵腔和密封腔内气体排尽。
4.1.9 检查密封点有无泄漏,检查料液相对密度、粘度或温度是否符合规定。
4.2 试车4.2.1 点试检查电机转向。
如点试未见异常,则正式起动运行。
4.2.2 启动后立即调整出口阀,使压力、流量达到正常,检查电机电流是否正常。
4,2,3 调整油冷却器冷却水量,使油温保持在60~93℃之间。
4,2,4 正常运转时齿轮箱内置油泵将油压保持在0.2~0.3MPa之间,当油压低于0.2MPa时,齿轮箱切勿运转。
4.2.5 在试车2h内,检查油压、油温、泄漏、振动、噪音、电流无异常,泄漏量不大于1滴/min,方可投入正常运行。
4.3 验收4.3,1 检修质量符合标准,外观整洁,部件齐全。
4,3.2 扬程、流量稳定、正常,电流在额定值以内,电机温度正常,各指示仪表灵敏准确。
4.3,3 齿轮箱油压、油温稳定正常;油封及静密封点无泄漏,机械密封泄漏量不超过1滴/min。
4.3.4 运转平稳,无异音,正常振动的速度振幅不大于2.8 mm,/s。
4.3.5 检修记录齐全、准确,按规定验收交付生产。
5 维护与故障处理5.1 日常维护5.1.1 检查流量、扬程、电流、油温、油压、增速箱振动、密封泄漏情况及有无异常现象,并认真填写记录。
5.1.2 滤油器和润滑油每半年换一次,并严格执行SHS01002--2004《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5.1.3 油冷器每半年清洗一次水垢等杂质。
5.1.4 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巡检维护,消除缺陷。
5.2 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6)表6 常见故障与处理附加说明:;.1 本规程由天津石油化工公:可负责起草,艇草人李本桂(1992);2 本规程由天津石化公司负责修订,修订人董清江、钱广华(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