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练习课

合集下载

2020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练习课(第3、4课时) 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练习课(第3、4课时) 含答案

第5课时练习课(第3、4课时)1.列竖式计算。

2.8+3.7= 12.3-9.6= 15+3.9= 4-2.1=2.按规律填数。

(1)7.3,6.9,6.5,6.1,( ),( )。

(2)0.5,1,1.5,2,( ),( )。

(3)2.3,3.3,6.3,11.3,( ),( )。

3.海月小区有两块花圃,一块种植杜鹃花,面积是14.4平方米,另一块种植月季花,面积比杜鹃花少4.8平方米。

月季花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校园科技周期间,三年级同学制作了一个大纸船,可承重5.6千克。

(1)最大的两块石头能同时放在纸船上吗?(2)先把②号、④号石头放在纸船上,③号石头还能放上去吗?5.把一根竹竿的一端竖直插到水底,浸湿的部分是1.6米,再反过来把另一端竖直插到水底,这时竹竿未浸湿的部分比竹竿的一半还多0.5米。

这根竹竿有多长?第5课时练习课(第3、4课时)1.解析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注意:小数点要对齐。

2. (1) 5.7 5.3 (2)2.5 3 (3)18.3 27.3解析 (1),可以知道本题的规律是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大0.4,依次写出后面两数,分别是5.7,5.3。

(2),本题规律是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小0.5,依次写出后面两数2.5,3。

(3),本题规律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1,3,5,7,9,…,依次写出后面两数18.3,27.3。

3. 14.4-4.8=9.6(平方米)答:月季花的种植面积是9.6平方米。

解析已和杜鹃花的种植面积和月季花的种植面积比杜鹃花少的量,求月季花的种植面积,用减法计算,列式是14.4-4.8=9.6(平方米)。

4.(1)3.5+2.6=6.1(千克)6.1>5.6答:最大的两块石头不能同时放在纸船上。

解析最大的两块石头分别重3.5千克和2.6千克,两块石头共重3.5+2.6=6.1(千克)。

而大纸船能够承重5.6千克,6.1>5.6,显然,最大的两块石头不能同时放在纸船上。

人教版一下数学第5课时 练习课(第1~4课时)公开课教案课件

人教版一下数学第5课时 练习课(第1~4课时)公开课教案课件

6.[拓思维]想一想,填一填。
解题指导: (1) 一个数减6的差比8小,这个差最大只能是7, 因为13-6= 7,所以方框里最大填13; (2) 一个数减7的差比5 大,这个得数最小是6,因为13-7=6,所以方框里最小填13; (3)一个数减6的差大于5,则这个差是大于等于6的数,所以 方框里填的数最小是12,也可能是13、14......
人教版
作业课件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5课时 练习课(第1~4课时)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6+ 7 =13
8+ 8 =16
9+ 3 =12
6+ 5 =11
14-8= 6 16-7= 9
3. 在 里填上“>”“<”或“=”。
13-7 = 6 14-9 < 8
16-8 < 10 9 > 17-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 1、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 2、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 3谦虚使人进步, • 4、人应有一技之长, •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6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 7艺无止境 •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训练才能有所收获,取得
16-7 > 15-7 12-10 < 18-9
3.计算。
4 + 9 - 8 = 5 12 - 9 + 6 = 9 17 - 7 - 2 = 8 13 + 4 - 8 = 9
13 - 7 + 4 = 10 14 - 7 + 7 = 14
4.把下列算式按照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5课《琥珀》课时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5课《琥珀》课时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八、课外阅读
我是怎样从琥珀中发现恐龙的(节选)
邢立达
琥珀不仅是树脂的化石,而且它里面包裹着史前的生命,这些活灵活现的生命,是我们古生物学家一生的追求,我们称之为“时光的胶囊”。它冻结了时光,把上亿年前的古生物包裹起来,原封不动地送到我们面前,这是它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意义。
我们还在琥珀里找到了可爱的小恐龙。有一天,一位琥珀商对我说:“这个琥珀好漂亮,有两只小蚂蚁正在往树上跑。”我仔细一看,这个所谓的“树”是羽毛,而且这个羽毛非常原始,只可能出现在白垩纪的古鸟身上,或者是当时普遍存在的恐龙身上。
1.这块琥珀的特点是()。
A.美丽B.硕大C.透明D.圆润
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
(1)天气热,松树老,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苍蝇这两个小虫,形成松脂球,松脂球埋于地下几千年,形成了琥珀。()
(2)这块琥珀的价值在于它非常珍贵,可以做成漂亮的首饰。()
3.读了选段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3.(1)√(2)×(3)√
4.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恐龙的尾巴被突然倒下的大树压断了。压断的尾巴刚巧被大树流下来的树脂包裹起来,很多年后形成了琥珀。
5 琥珀
一、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拂拭()晌午()琥珀()
埋在()渗出()澎湃()
二、读拼音,写字词。
1.shǎng wu()的太阳huǒ là là( )的,快把sōng zhī( )都晒化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课时练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课时练习

2018秋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课时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

下列属于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的是( )①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②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③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④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折射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②优越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③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④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3.2018年2月25日的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了全世界!“北京8分钟”展现了很多中国元素,长城、鸟巢、国家大剧院、中国结、中国龙等元素均出现在了现场。

这些充分说明中华文化( )①历经沧桑、饱受磨难②异彩纷呈、灿烂辉煌③历久弥新、影响深远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4.我国在50多个国家举办了200多个文化节、艺术节,已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良好的文化交流。

这意味着( )①不同国家的文化能够和谐发展②中华文化相互融合、走向同一③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可以沟通、交流④要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优点,加强对外文化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下列选项中,能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是( )①“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②某地倡导抵制西方文化并拒过洋节③我国电视台娱乐节目版权多数从国外引进④中央民族乐团的“中华古乐”世界巡演获得好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6.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练习1.温馨的场景:因为有了搭石,家乡有了很多温馨的场景,它们有()A.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他们会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

B.乡亲们经常在搭石边亲热地聊天问候。

C.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会自愿背老人过去。

D.以上都是2.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赞美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沉默不语的品格。

B.这句话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这句话说明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3.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B.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C.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D.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4.下列关于《搭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B.本文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C.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D.在作家刘章家乡,年轻人背老人过河是很不平常。

5.“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借搭石颂扬了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B.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里,任人踩踏,就像一条小路,可有可无。

C.一排排搭石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纽带。

6.判断对错。

(1)“挽裤腿”的“挽”读wǎn,不读wán。

( )(2)搭石的时间多在汛期。

( )(3)在这里,年轻人背老人过河是很不平常的。

( )7.读句子,完成练习。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这句话主要写上了点儿年岁的人()的情景。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五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五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五课时练习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整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整数乘除法的练习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整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已学的整数乘除法知识,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授:讲解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

2. 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明了?2. 学生是否掌握了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是否积极参与,能否解决问题?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观察学生是否掌握了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整数乘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讲解和示例的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加强练习,让学生多进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和应用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第5-7课时)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第5-7课时)

+=
-=
+=
2. 【课本56页第11题】
7+ 1 =8
如这果道没算有式图表,示怎什样么才意能思填呢写? 正确呢?
5+ 4 =9
3. 【课本56页第12题】
6–2= 4
3+3= 6
7-2= 5
4+3= 7
你发现了什么?
8–2= 6
5+3= 8
9–2= 7
6+3= 9
4. 【课本56页第13题】
1+8=9 9–3=6
8 – 4 =4 3 + 6 =9
7 – 4 = 3 0 + 6 =6
2. 送企鹅回家。
谢谢你们!
9 –81 = 8 –62 = 4 +9 5 =
2 +86 =
3 9+ 6 = 5 +6 1 = 4 8+ 4 = 7 –6 1 =
1. 抄写算式并计算。【课本55页第9题】 3+5=8 9-8=1 2+7=9
5. 用下面的数,你能写出几组算式?【课本56页第14题】
6
4
5+ 3=8 3+ 5=8
8- 3= 5 8- 5= 3
5. 用下面的数,你能写出几组算式?【课本56页第14题】
6
4
5+ 1=6 1+ 5=6
6- 1= 5 6- 5= 1
5. 用下面的数,你能写出几组算式?【课本56页第14题】
6
4
2+ 3=5 3+ 2=5
5- 2= 3 5- 3= 2
Hale Waihona Puke 5. 用下面的数,你能写出几组算式?【课本56页第14题】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时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

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

这表明在艺术领域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3.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

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D.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完成下题。

4.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

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

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A.很复杂B.不整齐;没有秩序2.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A.光明磊落;开朗;爽快。

B.光线充足(多指室外)。

C.明显;清晰。

3.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共有几个自然段()A.10 B.11 C.124.《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指的是()A.画家画的画儿B.孩子们的手印C.法国梧桐树的落叶5.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水洼.(wā)脚印.(yìn)B.凌.乱(lín)增.加(zēng )C.棕.色(zōng)雨靴.(xuē)D.缤.纷(bīn)熨.帖(yùtiè)6.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比喻句。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 )(2)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 )(4)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 ) 7.按要求写句子。

(1)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急急忙忙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红伞回家。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yù)帖(tiē)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最后一粒豆落在了哪里?()A.屋顶的水笕里。

B.窗台下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C.直接飞进太阳里去了。

D.落到水沟里去了。

2.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最后却落到了水沟里的那颗豌豆的性格特点是()A.随遇而安B.充满自信C.重视荣誉D.自高自大3.从课文中母亲“支”植物、“牵”绳子的动作,可以感受到母亲()A.对小豌豆苗的爱护。

B.对豌豆小花园的期待。

C.想把家打扮得更美丽。

D.渴望女儿健康。

4.下列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有一个豆荚,里面坐着五粒豆。

豆荚和豌豆都是绿色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色的。

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

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把豆荚当成一个家庭,小豌豆是家庭里的小成员,以极富诗意的想象,使故事更加人性化。

B.“‘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

‘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

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这段话是说豌豆们因为害怕这样下去会变得僵硬。

“恐怕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

C.“‘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

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这句话是说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女孩的愿望,使她鼓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D.“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豌豆苗支起来,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因为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

”母亲一个细小的动作寄托了对女儿获得重生的渴望,虽然她不相信一株小小的豌豆苗会创造奇迹,但她更愿意让这株豌豆苗陪伴着病中的女儿,给她带来获得重生的力量。

5.判断句子正误。

(1)国庆节,街道两旁摆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 )(2)张宁被评为“红花少年”的称号。

( )(3)同学们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 )(4)他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完全告诉了我。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时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时练习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针对我国当前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上的一些短板和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结合群众、专家的普遍意见和建议联合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提出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

这一举措()①属于国家的产业政策,将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②尊重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③调整了生产关系,从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④有利于合理释放消费需求,带动资源的优化配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毛泽东在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中指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

他们最后的分界仅仅在这一点,而不在乎口讲什么三民主义或马克思主义”。

上述论断()①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说明了知识分子应将理论运用到革命实践中去③表明是否愿意与工农民众结合是革命知识分子的唯一标准④要求知识分子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是因为()①部分离不开整体,任何妄图将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行径都不会得逞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任何人无法改变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符合两岸人民共同利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22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施行,意味着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再迈一步。

从印花税法的颁布和实施可以看出,我国理性推进税收立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创造更有利的投资、交易条件,促进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

由此可见()①上层建筑一旦适应经济基础就会促进社会发展②适度原则要求我们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④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加以解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2年3月1日,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落地实施,新修改的种子法,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加强原创保护;扩大品种保护范围,维护品种权人权益;加大惩罚力度,保护合法权益,肃清市场格局。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第1框我们的情感世界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第1框我们的情感世界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我们的情感世界一、选择题1.下列分别属于正面情感的是①正义感②自豪感③羞愧感④恐惧感。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②③2.如果发挥情感功能的积极作用,会促进和优化个体的实践活动;反之就会干扰和破坏人的实践活动。

对此解正确的是A.我们参与的社会事务离不开情感需求B.情感影响我们的选择判断,驱使我们做出行动C.情感有助于我们观察事物,探索未知D.情感的积累和发展,是生命成长的体现3.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

下列诗句没有表达爱国情感的是A.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也会产生挫败感、羞耻感等这些负面的情感体验。

对于这些情感体验理解正确的是①尽管它不太美好,但对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②要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动力③人人都会经历,我们只能顺其自然④能够让我们战胜前进中的一切困难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5.下列关于情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通常指情感②情感是复杂的、短暂的、不稳定的③情感与情绪紧密相连,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④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关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6.人的认识活动受情感的影响。

积极情感推动人们去克服困难、达到目的;消极情感阻碍人们的活动,影响人们的活力,甚至引发错误的行为。

这说明A. 情感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需求B. 情感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和选择C. 情感与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关D. 情感是人生命逐渐成长的体现7.美好的情感有助于我们克服负面情绪,树立自信心。

这表明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②情感和情绪是有区别的③美好的情感影响情绪④情感比情绪相对稳定A. ①③B. ③④C. ②④D. ②③8.下面关于情绪与情感,观点正确的说法有()①情感与情绪互相独立,毫不相干②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情绪是相对稳定的③我们对事物持久的情绪可以产生某种情感④情绪与情感可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9.2017年 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2020年秋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7(第5课时)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0年秋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7(第5课时)课时练习含答案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第五课时Section B (3a-Self Check)A 基础起航Ⅰ.用方框中所给的单词或短语填空。

1.What's the __price__ of the bag?2.Those __shorts__ are for boys.3.Do you have __long__trousers? These are too short for me.4.The store opens __only__on Saturday and Sunday.5.Come and __buy__ your favorite skirts here. They are very nice. 6.__How_much__ are these bags? Are they cheap?7.The socks are at a very good price. So he will __take__ five pairs. 8.They are 15 __dollars__.9.Does the shop __sell__ clothes for sports?Ⅱ.句型转换。

1.She likes red_clothes for her 14th birthday party. (对画线部分提问) __What__does she __like__ for her 14th birthday party?2.Mary and John want to buy some school things.(改为一般疑问句)__Do__Mary and John want to buy __any__school things?3.Those socks are only_3_dollars. (对画线部分提问)__How__ __much__ __are__ those socks?4.There are five pencils in the box. (对画线部分提问)__How__ __many__ pencils__are__there in the box?5.Ten and ten is twenty. (对画线部分提问)__What__ __is__ ten and ten?B 语法扬帆Ⅲ.单项选择。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5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时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5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时练习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渝快码”是以市政府打造的“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为依托,以民生高频服务应用为宗旨,将我市居民服务各类卡、码、证功能融合的智慧城市服务二维码,该码的运用真正把网上群众路线走实走心走稳。

下列选项与材料蕴含哲理一致的是()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②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③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④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漫画《幻想与实际》告诉我们()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善于调整心态是获得幸福的根本保证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揆诸历史,没有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生活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诞生《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鲁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闰土、孔乙己等栩栩如生的人物。

这表明()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会同步变化②社会历史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③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变化,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充分考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财政承受能力,将提高福利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基础上。

材料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科学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④我国上层建筑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这要求中国共产党()①将人民利益置身于自身的特殊利益之上②牢记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把群众路线贯彻到管理国家各项事务中④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一切依靠人民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迎冬奥美在逐梦”中国美术馆藏体育题材美术作品展。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时练习-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时练习-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按.照()青苔.()洋溢.()囚.犯()一、读拼音,写词语。

豆荚里虽然很s hū shì,但wān dòu觉得老这样坐下去,kǒng pà会变得jiāng yìng起来。

它tànchū脑袋想走出去看看。

三、查字典填空。

“耐”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组词。

四、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

()2.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溜到一个口袋里去了。

()3.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的。

”()五、“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

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

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顽强的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个节日”。

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六、五粒豌豆有着怎样的志向和结局?连一连。

第一粒飞得最远第二粒飞到广阔世界里去被鸽子吃掉了第三、四粒飞进太阳里去开出美丽的花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落到了水沟里七、课内阅读。

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

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

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

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

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

六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三单元课时5练习课

六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三单元课时5练习课

关键能力提升
7.小马虎计算 25+14÷ 时,错误地先算 25+14,这样算出的结果比
正确结果大 5, 中的数是多少?
解:设 中的数是 x。 25+14÷x-25+41÷x=5 x=65 答: 中的数是65。
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做最好的今天,回顾最好的昨天,迎接最美好的明天。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朱熹 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像预先计算好的框架,等待着你的星座运行。如期待改变我们的,首先要改变心的轨迹。 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成为路人。 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人总是在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继续;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小心;最险的道路不是陡坡,而是陷阱。 实现梦想比睡在床上的梦想更灿烂。 在幸运时不与人同享的,在灾难中不会是忠实的友人。——伊索 成功永远属于那些爱拼搏的人。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
2.比一比,在 里填“>”“<”或“=”。
57÷5 <
5 7
38÷32
<
3 8
53÷23
>
5 3
79÷25

第五单元第五课时第五课 应用问题(一)(练习)练习

第五单元第五课时第五课 应用问题(一)(练习)练习

应用问题(一)一.填空题。

1、一个长方体的横截面是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长为5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2、南岭体育场计划修一个长50米,宽20米,深2米的长方体形状的游泳池,要挖出()立方米的土。

3、有一个棱长为1.5米的正方体水池,现在要往水池里填满石子,需要()方石子。

4、某村要修筑一条横截面面积是24平方米,长55米的河堤,一共需要()方土石。

二、判断题。

1、计量沙、土、石子等的体积时,常把“立方米”说成“方”。

()2、1方土就等于1000立方分米的土。

()3、液体的体积也可以说成“方”。

()4、把一个长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横断面是梯形的立方体,体积没有变化。

()三、选择题。

1、要修一条长1千米的堤坝,堤坝的横截面是梯形,上底是5米,下底是18.6米,高是4.5米,一共需要()立方米土石。

A、106.2B、106200C、1062D、106202、某单位新盖一处房子,地基的形状如下图所示,为了打墙基,需要挖宽1米,深0.5米的沟,一共要挖()方土。

A、18B、8C、80D、163、将一个长8米、宽5米、深2米的长方体土坑填满沙石,要填()方土。

A、8B、80C、40D、164、刘强挖一个坑,共挖出3方土,这个坑的体积是()。

A、3方B、3立方米C、3立方分米D、无法确定四、解决问题。

1、红星小学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沙坑,它的长是5.5米,宽是2.8米,深是0.4米,这个沙坑占地多少平方米?用多少沙子才能把沙坑填平?2、某海岛战士为解决岛上淡水缺乏问题,和当地居民共同修建一个长22米、宽10米、深1.8米的淡水蓄水池,要挖出多少方土?3、挖一条长180米的流水道,流水道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这个梯形的上底是80厘米,下底是60厘米,高是45厘米。

(1)已经挖了80米长,挖出多少方土?(2)挖完这条流水道要挖出多少方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答案:45解析:一个长方体的横截面是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长为5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018年秋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5(第5课时)课时练习含答案

2018年秋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5(第5课时)课时练习含答案

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第五课时Section B (3a-Self Check)A 基础起航Ⅰ.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

(每空一词)1.我喜欢排球。

它对我来说很容易。

I __love/like__ volleyball. It's __easy__ for __me__.2.放学后他总是看电视。

He always __watches__ TV __after__ __school__.3.我没有足球,但是我有一个篮球。

I __don't__ __have__a soccer ball, __but__I __have__a basketball. 4.我只是在电视上看排球比赛。

I __only__ __watch__ volleyball games __on__ __TV__.5.我们上同一所学校。

We go __to__ __the__ __same__ school.6.在学校,我下课后和我的同学们打网球。

At school, I play tennis __with__ my classmates __after__ __class__.7.我不做运动。

I __don't__ __play/do__ __sports__.B 语法扬帆Ⅱ.单项选择。

( B )1.—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________.A.You're right B.Thank youC.You are OK D.Don't say so( C )2.—Let's play computer games.—That ________good.A.looks B.watchesC.sounds D.listens( B )3.The music(音乐) is________.I like it.A.difficult B.relaxingC.boring D.bad( C )4.We need one ping-pong ball and two ________.A.ping-pongs bats B.ping-pongs batC.ping-pong bats D.ping-pong bat( A )5.The question is not easy.It's very ________.A.difficult B.interestingC.relaxing D.fun( D )6.—Do you like ping-pong?—Yes, I do. It is easy ________ me.A.after B.withC.on D.for( C )7.I love sports. I play them ________ class.A.on B.forC.after D.with( A )8.The girl always goes to the school library ________ her classmates.A.with B.onC.for D.afterC 提升冲浪Ⅲ.完形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
运用公式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复习回顾
1.判断对错。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垂直就是平行。
(2)一条射线只有一条直线的一半那么长。
(3)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4)用两根长度相等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一样大。
三、巩固练习
课本P91第15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课本P91练习十八第16、17题。
教学后记
xxxxx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六年级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课题
练习课
课时安排
第5课时课型新授课来自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掌握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练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教学重点
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课本P90第6题。
讨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4.课本P90第10题。
组织学生把展开图折成长方体进行验证。
5.课本P90第11题。
(1)组织学生读懂题意。
(2)分组讨论解题思路,并相互交流。
(3)学生汇报解题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可采用两种方法解题:一种是先算出能切成多少个小正方体,另一种是直接求出切割后增加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3.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4.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5.圆锥的体积公式。
二、探究新知
1.课本P89第3题。
组织学生思考,并评议。
2.课本P89第4题。
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强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两侧的斜边比长方形的宽要长一些,所以平行四边行的周长更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