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雷电和静电

合集下载

第八章 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

第八章 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

图8—12重复接地的作用说明
二、电气装置的接地和接地电阻
1、电气装置应接地或接零的金属部分 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 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 等的金属柜架和底座; 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 的钢管; 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2、接地电阻及其要求 接地电阻:接地体的流散电阻与接地线和接地体电阻的总和。由于接地线和接地体 的电阻相对很小,因此接地电阻可认为就是接地体的流散电阻。 工频接地电阻:工频(50Hz)接地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的接地电阻。 冲击接地电阻:雷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的接地电阻。 (1)对于TT系统或IT系统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为: 对于TT系统或IT系统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为: TT系统或IT系统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为 在接地电流通过保护接地时产生的对地电压不应高于安全特低电压50V。因此保护 接地电阻应为: RE ≤ 50V
三、接地装置的装设
1、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可作为自然接地体的有: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 行车的钢轨、埋地的非可燃可爆的金属管道及埋地敷设的不少于两根的电缆 金属外皮等。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电气连接。 2、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的和水平埋设的基本结构型式,如图8—13所示。最常用 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 响,埋人地下的接地体,其顶面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
跨步电压:在接地故障点附近行 走时,两脚之间出现的电位差 U step , 越靠近接地故障点或跨步越大,跨步 电压越大。离接地故障点达20m时,跨 步电压为零。

防雷防静电知识

防雷防静电知识
防静电措施
在电子设备周围采取防静电措施,如铺设防静电地板、佩戴防静电手环等,以降低静电 对设备的影响。
提高员工防雷防静电意识
培训员工
01
通过培训课程或宣传资料,提高员工对雷电和静电的认知,了
解其危害和防范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02
制定针对雷电和静电的应急预案,指导员工在紧急情况下采取
正确的应对措施。
定期演练
电子设备防雷
使用防雷设备(如防雷插排、防雷模块等)对电子设备进行 保护。
雷电和静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应对
人体防雷
不在雷雨天气下站在高处、空旷处,不使用金属材质的雨伞,尽量降低自身高度避免成为雷电目标。
防静电措施
保持室内湿度适中、穿防静电服、使用防静电工具、接地等措施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
04
防雷防静电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02
防雷防静电的措施
建筑物防雷措施
1 2
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避雷装置
避雷装置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建筑物遭受 雷击。
接地措施
确保建筑物有良好的接地措施,使电流能够安全 地导入地下。
3
防雷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避雷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电子设备防雷措施
01
02
03
使用防雷设备
在电子设备前端安装防雷 设备,如电源防雷器、信 号防雷器等。
03
定期进行演练,模拟雷电和静电事件发生,提高员工应对突发
事件的能力。
05
雷电和静电的应急处理
雷电和静电引发火灾的应急处理
火灾报警
一旦发现雷电或静电引发火灾, 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并迅
速报告相关部门。
灭火措施
在火灾初起阶段,应使用灭火器或 灭火器材进行扑救,控制火势蔓延 。

《防雷及防静电》课件

《防雷及防静电》课件

公共设施防雷及防静电的成功案例
设施名称
某大型体育场馆
案例描述
该体育场馆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防雷和防静电的需求。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设施,以及采取设备 接地、使用防静电材料等措施,成功避免了雷电和静电对场馆设施和观众安全的威胁。
经验总结
公共设施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重视防雷防静电设计,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防雷及防静电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防雷及防静电技术起源于古代的避雷针和接地技术,随着科 技的发展,现代的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
发展
现代的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已经从简单的避雷针和接地技术发 展为综合性的雷电防护系统,包括接闪、引流、接地、等电 位连接、电磁屏蔽等多方面的措施。
02
CHAPTER
雷电的形成与防护
个人防雷及防静电的成功案例
个人姓名:张先生
案例描述:张先生在雷雨天气中,通过正确使用防雷产品,如避雷针、防雷带等,避免了雷 电对自己及周围人的伤害。同时,他采取了接地线、不使用电子产品等防静电措施,避免了 静电带来的潜在危险。
经验总结: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关注防雷防静电知识,采取正确措施保护自己及家人安全 。
THANKS
谢谢
防雷及防静电在家庭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随着人们对家庭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家庭领域也逐渐成为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应用 的重要领域之一。
详细描述
在家庭生活中,许多电器设备和设施也需要采取防雷及防静电措施。例如,电视、电脑 、空调等电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接地检查和维护,避免因雷电和静电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 伤亡。此外,家庭中的电线、插座等也需要注意防雷及防静电措施,以确保家庭安全。
在建筑物或其他设施的顶部安装避雷针, 通过避雷针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 建筑物或设施不受雷电的直接打击。

第八章电力系统防雷保护

第八章电力系统防雷保护

第八章电力系统雷电防护本章分析输电线路、发电厂和变电所以及旋转电机的防雷保护原理及措施。

§8-1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输电线路分布面积广,易受雷击,所以雷击是引起线路跳闸的主要起因。

同时,雷击以后雷电波将沿输电线侵入变电所,给电力设备带来危害, 因此对线路防雷保护应予以充分重视和研究。

根据过电压的形成过程,一般将线路发生的雷击过电压分为两种,一种是雷击线路附近地面, 由于电磁感应所引起的,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另一种是雷击于线路引起的称为直击雷过电压。

运行经验表明,直击雷过电压对高压电力系统的危害更为严重。

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和所采用防雷措施的效果在工程计算中用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来衡量。

耐雷水平是指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线路的耐雷水平较高,就是防雷性能较好。

雷击跳闸率是指折算为统一的条件下,因雷击而引起的线路跳闸的次数, 此统一条件规定为每年40个雷暴日和100km的线路长度。

应该指出,由于雷电放电的复杂性,通过工程分析得到的计算结果可以作为衡量线路防雷性能的相对指标,而运行经验的积累和实施对策的分析则应是十分重视的。

输电线路防雷一般采取下列措施 :1 .防止雷直击导线沿线架设避雷线,有时还要装避雷针与其配合。

在某些情况下可改用电缆线路,使输电线路免受直接雷击。

2 .防止雷击塔顶或避雷线后绝缘闪络输电线路的闪络是指雷击塔顶或避雷线时,使塔顶电位升高。

为此,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增大耦合系数,适当加强线路绝缘,在个别杆塔上采用线路型避雷器等,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减少绝缘闪络的有效措施。

3 .防止雷击闪络后转化为稳定的工频电弧当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后,应尽量使它不转化为稳定的工频电弧,不建立这一电弧,则线路就不会跳闸。

适当增加绝缘子片数,减少绝缘子串上工频电场强度,电网中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防止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

4 .防止线路中断供电可采用自动重合闸,或双回路、环网供电等措施,即使线路跳闸,也能不中断供电。

电气安全工程 第8章 雷电防护

电气安全工程 第8章 雷电防护
第八章
雷电防护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8.1
雷电基础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 雷击房屋、电力线路、电力设备等设施时,会产生极 高的过电压(数百万伏至数千万伏)和极大的过电流(数 十千安至数百千安)。 在所波及的范围内,可能造成设施或设备的毁坏,可 能造成大规模停电,可能造成火灾或爆炸,还可能直接伤 及人畜
当先导放电达到地面凸出物时,即发生从地 面凸出物向积云发展的极明亮的主放电,其放电 时间仅50~100μs,放电速度约为光速的 1/5~ 1/3,即约为0000~100000km/s。主放电向上发展, 至云端结束。主放电结束后继续有微弱的余光, 持续时间约为30~150ms
大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的性质。平均每次雷击 有三四个冲击,最多能出现几十个冲击 第一个冲击的先导放电是跳跃式先导放电 第二个以后的先导放电是箭形先导放电,其放电时 间仅为10ms 一次雷击的全部放电时间一般不超过500ms
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主要方式是空 气降温冷却和增加水汽含量
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 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 的不同部位积聚 带电积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
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带不同电荷的积云互相接 近到一定程度,或带电积云与大地凸出物接近到 一定程度时,发生强烈的放电,发出耀眼的闪光。 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 20000 ℃,空气受热急剧膨 胀,发出爆炸的轰鸣声——闪电和雷鸣 雷电形成于大气运动过程中,其成因为大气运动中 的剧烈摩擦生电以及云块切割磁力线
雷电为远古人类提供了最早的火种,推动了 文明的进程,但同时又具有巨大的破坏性,是最 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球上每一秒钟有100次闪电,95%是云对云 的放电(也就是说95%的雷击只会产生电磁脉冲损 害)

8 雷电和静电(2)解析

8  雷电和静电(2)解析

静电的影响因素
材质和杂质的影响
材料的电阻率,包括固体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对于静电泄 漏有很大影响。只有容易得失电子,而且电阻率很高的 材料才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生产中常见的乙烯、丙 烷 、丁 烷、原油、汽油、轻油、苯、甲苯、二甲苯、硫酸 、橡胶、赛璐珞和塑料等都比较容易产生和积累 静电。 杂质对静电有很大的影响,静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 含杂质的成分。一般情况下,杂质有增加静 电的趋势; 但如杂质能降低原有材料的电阻率,则加入杂质有利于 静电的泄漏。 液体内含有高分子 材料 (如橡胶、沥青)的杂质时,会增 加静电的产生。液体内含有水分时,在液体流动、搅拌 或喷射过程中会产生附加静电;液体宏观运动停止后, 液体内水珠的沉降过程 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沉 降过 程中也会产生静电。如果油管或油槽底部积水,经搅动 后容易引起静电事故。
电气安全
第八章
雷电和静电
张村峰 Email:cfzh@ 2012年5月
防雷技术
概述
所有物质(金属、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 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发生电子转移,产生 静电。 静电是相对静止的电荷,是由于两种不同的物 体互相摩擦、或者物体与物体紧密接触后又分 离而产生的。 各种物质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这个束缚能力 可用逸出功来衡量,逸出功是把一个电子从物 质内部移到外部所需外界作的功。显然逸出功 愈大的物质束缚电子的能力愈强,因此,两种 物质接触时,逸出功小的失电子带正电,逸出 功大的得电子带负电。
静电的影响因素
环境条件和时间的影响
材料表面电阻率随空气湿度增加而降低,相对湿度 越高,材料表面电荷密度越低。但当相对湿度在 40%以下时材料表面静电电荷密度几乎不受相对湿 度的影响而保持为某一最大值。由于空气湿度受 环 境温度的影响,以致环境温度的变化可能加剧静电 的产生。 导电性地面在很多情况下能加强静电 的泄漏,减少 静电的积累。 导电性地面在很多情况下能加强静电的泄漏,减少 静电的积累。 周围导体布置对静电电压有很大的影 响。带静电体周围导体的面积、距离、方位都影响 其间电容,从而影响其间静电电压。 带电历程会改变物体的表面特性,从而改变带电特 征。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模版(4篇)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模版(4篇)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雷电和静电等自然灾害的防范和管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保障工作及生产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内的所有人员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场所、生产车间、实验室等。

第三条本规定制定的具体措施和管理要求为强制性规定,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四条本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配备相应的防雷和防静电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二章雷电防范第五条雷区划定1.本单位应委派专人负责对雷区进行划定,并将划定结果制作成图纸,并张贴在明显位置,以便人员了解。

2.雷区包括但不限于露天区域、屋顶、高大的建筑物等容易受雷击的地方。

第六条雷电防护设施1.本单位应根据雷区的划定情况,安装相应的雷电防护设施,包括避雷针、避雷网、避雷线等。

2.雷电防护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安装位置应合理,与建筑物、设备的接地系统良好连接。

第七条雷电防护管理1.本单位应制定雷电防护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

2.相关责任人应定期检查雷电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3.若雷电防护设施发生损坏或故障,应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八条雷电警报1.本单位应建立雷电警报制度,规定雷暴天气的预警和应对措施。

2.一旦收到雷电预警,应立即启动预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紧急避雷措施。

第九条安全防范培训1.本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防范培训,包括雷电防范、应急避雷措施等。

2.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相关安全培训,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第三章静电防范第十条静电产生源管理1.本单位应对静电产生源进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

2.静电产生源应配置有效的静电消除装置,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十一条静电控制区域划定1.本单位应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工艺流程,划定静电控制区域。

2.静电控制区域应显著标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十二条静电接地系统1.本单位应建立静电接地系统,确保设备和建筑物的接地可靠。

第八章 送电线路和变电站防雷保护

第八章 送电线路和变电站防雷保护

U gd = 25
I L × hd S

U gb = 25
I L × hb S

U gb =
hb U gd hd
但实际上避雷线是通过杆塔接地的,其电位为零。为满足这一条件,可 以设想在避雷线上还存在一个电位-Ugb。该电位将在导线上产生耦合电 位k(-Ugb ),其中k为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耦合系数。耦合电位与导线 的雷电感应过电压相叠加后,导线上实际的感应过电压U’gd为
考虑到雷击点的阻抗较小,故在计算中可忽略主放电通道波阻抗的影响。由 于避雷线的分流作用,流经杆塔的电流 i gt 将小于雷电流 i L , i gt = β i L ,其 中β为杆塔的分流系数。β的值可由图4-4所示的等值电路求出。对于不同电 压等级一般长度档距的杆塔,β值可由表4-3查得。 表4-3 一般长度档距的线路杆塔分流系数β
雷击时,导线和地线上的电位较高,将出现冲击电晕,耦合系数k应采用修正 后的数值。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计算所得的绝缘子串两端电压并未考虑导线上的工作电 压。对于220kV及以下线路,工作电压值所占比例不大,可以忽略不计;但对 超高压线路而言,则不可忽略,雷击时导线上的工作电压的瞬时值应作为一 随机变量加以考虑。 (2)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时的过电压 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时,虽然也会在雷击点产生很高的过电压,但由于避雷 线的半径较小,会在避雷线上产生强烈的电晕;又由于雷击点离杆塔较远, 当过电压波传播到杆塔时,已不足以使绝缘子串击穿,因此通常只需考虑雷 击点避雷线对导线的反击问题。
雷击避雷线 雷击杆塔 绕击导线
图4-2 带避雷线线路遭受雷直击的三种情况 4.2.1反击过电压 雷击线路杆塔顶部时,由于塔顶电位与导线电位相差很大,可能引起绝缘子 串的闪络,即发生反击。运行经验表明,在线路落雷总次数中,雷击杆塔的 次数与避雷线的根数和经过地区的地形有关。雷击杆塔次数与雷击线路总次 数的比值称为击杆率。我国技术规程建议的击杆率g如表4-1所示。 表4-1 击 杆 率 g

电工培训—防雷和防静电

电工培训—防雷和防静电

数据线防雷
在数据线路入口处安装数 据线避雷器,防止雷电通 过数据线路进入室内,对 电子设备造成损坏。
防雷保护器
在重要设备上安装防雷保 护器,如服务器、交换机 等,为其提供额外的防雷 保护。
人员防雷
雷电预警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雷电预警信 息,避免在雷电天气下外出或进
行户外活动。
安全区域
在雷电天气下,应远离窗户、阳台 等易受雷击的区域,尽量选择室内 安全区域躲避。
05
防雷和防静电工程案例
某工厂的防雷工程
总结词
成功应对雷电天气,保障生产安全
详细描述
该工厂位于雷电高发区,为确保生产安全,实施了防雷工程。包括安装避雷针 、避雷带,接地网铺设等措施,有效避免了雷电对工厂设备的损害。
某小区的防静电工程
总结词
消除静电危害,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详细描述
该小区内存在静电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实施了防静电工程,包括铺设防静电地板、安 装防静电门禁等措施,有效降低了静电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电工培训—防雷和防静电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防雷和防静电概述 • 电工防雷措施 • 电工防静电措施 • 防雷和防静电安全规范 • 防雷和防静电工程案例
01
防雷和防静电概述
雷电和静电的产生
雷电的产生
雷电是大气中的静电放电现象,通常在雷暴天气中出现。当 带电云层与地面或建筑物发生电位差时,会产生强烈的电流 ,形成雷电。
某大楼的雷电防护系统
总结词
全方位防护,确保大楼安全
详细描述
该大楼为高层建筑,雷电风险较高。为确保大楼安全,实施了雷电防护系统。包括安装避雷针、避雷 带、防雷器等设备,对大楼进行全方位的雷电防护,有效降低了雷电对大楼的危害。

《认识静电》教案设计

《认识静电》教案设计

《认识静电》教案设计第一章:静电的产生1.1 静电的定义1.2 静电的产生方式1.3 静电的消失方式第二章:静电的特性2.1 静电的积累与释放2.2 静电的吸引与排斥2.3 静电的感应现象第三章:静电的应用3.1 静电的利与弊3.2 静电的应用领域3.3 静电的防止与应用实例第四章:静电的测量与防护4.1 静电的测量方法4.2 静电的防护措施4.3 静电的实验与观察第五章:静电与生活5.1 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5.2 静电对生活的影响5.3 静电的应对与处理第六章:静电现象的实验观察6.1 摩擦起电实验6.2 静电感应实验6.3 静电放电实验第七章:静电场的基本概念7.1 静电场强度7.2 静电场线7.3 静电势能与电势第八章:静电场的计算与应用8.1 静电场的叠加原理8.2 静电场的计算方法8.3 静电场的应用实例第九章:静电材料与静电现象9.1 静电材料的特点与应用9.2 静电消除材料9.3 静电控制技术第十章:静电安全与防护10.1 静电的危害10.2 静电的安全标准10.3 人体静电的防护措施第十一章:静电在自然界中的角色11.1 雷电与静电11.2 静电与大气现象11.3 静电在自然界的应用第十二章:静电在工业中的应用12.1 静电涂装与印刷12.2 静电除尘与过滤12.3 静电在制造工艺中的应用第十三章:静电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3.1 静电加速器与粒子物理13.2 静电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3.3 静电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第十四章:静电与环境保护14.1 静电对环境的影响14.2 静电污染的控制14.3 静电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第十五章:静电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静电技术的创新15.2 静电在新领域的应用15.3 静电研究的前沿话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分为十五个章节,全面介绍了静电的产生、特性、应用、测量与防护,以及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重点章节内容如下:一、静电的产生:介绍了静电的定义、产生方式以及消失方式。

雷电原理 第八章 雷电的物理效应

雷电原理 第八章 雷电的物理效应

E sg
1
Mg
4 0 D 3
(8.14)
对于云闪(上部为正电荷、下部为负电荷)引起地面垂直大气静电场的变化,若闪电电 荷为 Qc ,则由云闪引起的地面垂直大气电场变化的静电场分量为
E sc 2Qc [
H2
2 ( D2

2 3/ 2 H2 )

H1
( D12 H 12 ) 3 / 2
M g (t ) =2 Q g (t ) H
(8.5)
式中 Q g (t ) 是地闪所中和的负电荷中心的电荷随时间的变化, H 是负电荷中心高度。对于云 中电荷分布为云上部正电荷、云下部正电荷的情况下,云闪闪电电矩随时间的变化 M c (t )
M c (t ) = 2Qc (t )H
式中 Qc (t ) 是云闪所中和电荷随时间的变化, H 是云中正负电荷的垂直间距。
陈渭民编著
第八章 雷电的物理效应
雷电产生强大的闪电电流,引起电磁场、光辐射、冲击波和雷声等物理效应。这些物理 效应所产生的电、磁、光和声是用来探测雷电的有效信息。它对于雷电的防护和雷电形成的 机制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8.1 雷电的电磁场效应
雷电产生的强电流,从而引起强的电磁辐射和静电场的变化,它干扰无线电通讯和各种 遥控设备的工作,成为无线电噪声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雷电产生的电磁场又是雷电探测 的重要信息,从测量到的闪电产生的电磁场变化可以获得闪电电流、闪电电矩和云中电荷分 布等各种电学参量,进行雷电定位和预警。
导体面 y z x I Idz
D

dB
dB
0 Idz (a I a r ) Wb / m 2 2 4r
(8.28)
x z y Idz

雷电和静电的生成和放电过程

雷电和静电的生成和放电过程

雷电和静电的生成和放电过程雷电和静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自然现象,而雷电是静电放电的一种特殊形式。

本文将讨论雷电和静电的生成过程以及它们的放电过程。

一、静电的生成过程静电是由于物体表面带有电荷不平衡而产生的。

当物体与其他物体或者环境发生摩擦、接触或移动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电荷不平衡。

生成静电的常见例子包括梳头后梳子被头发吸附、穿脱衣服时静电的感受等。

二、雷电的生成过程雷电是大气中静电的释放形式,通常出现在气象条件不稳定的时候,尤其是雷暴天气。

雷电的生成过程可以简述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积累阶段:大气中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带电粒子,如气态水分子、冰雹等。

在云层内,由于粒子的运动,正负电荷会被分离出来,导致云内部产生电场。

2. 接地触发阶段:当云底的负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与地面或其他云层中的正电荷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电场强度更大的天空电荷。

3. 空气电离阶段: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使空气分子电离,释放出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

这些电子和离子形成一个导电通道,也被称为“闪电通道”。

4. 闪电放电阶段:一旦形成闪电通道,电流会沿着这个通道迅速流动,导致雷暴云与地面或其他云层之间的电荷释放。

这个放电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闪电”。

三、雷电的放电过程雷电的放电过程可以分为云地放电和云云放电两种形式。

1. 云地放电:这是最常见的雷电形式,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闪电”。

当云底的负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与地面的正电荷相互作用。

电荷从云内部通过闪电通道迅速释放,形成一道强烈而明亮的闪电,伴随着巨大的声音,即雷鸣。

2. 云云放电:当两个云层中正负电荷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形成一道明亮的闪电。

这种云云放电不会与地面直接接触,只存在于云层之间。

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雷电和静电的生成过程和放电过程。

静电的生成是由于物体表面带有电荷不平衡,而雷电是大气中静电释放的一种形式。

雷电和静电

雷电和静电

接闪器材料
▪ 接闪器所用材料应能满足机械强度和耐腐蚀的要求,还应有 足够的热稳定性,以能承受雷电流的热破坏作用。避雷针一 般用镀锌圆钢或钢管制成。避雷网和避雷带用镀锌圆钢或扁 钢制成。
▪ 接闪器装设在烟囱上方时,由于烟气有腐蚀作用,应适当加 大尺寸。
▪ 避雷线一般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mm2的镀锌绞线。
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的滚球法
▪ 滚球法是设想一定直径的球体沿地面(或与大地接触且能承受 雷击的导体)由远及近向被保护设施滚动,如该球体触及接闪 器(避雷针等)或其引下线之后才能触及被保护设施,则该设 施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
建筑物防雷级别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滚球半径 30 45 60
▪ 阀型避雷器:结构复杂,常用于3~~550KV电气线路、变配电设备、 电动机、开关等的防雷。适用于交直流电网,不受容量、线路长短、 短路电流的限制,工业系统中的变配电所,电所设备及线路都能使 用。
▪ 氧化锌避雷器:一种新型避雷器,无放电延时,大过电压工作后无 工频续流,可经受多重雷击,残压低,通流量大,体积小,重量轻, 运行维护简单,常用于0.25~~550KV电气系统及电气设备的防雷 及过电压保护,也适用于低压侧的过电压保护。
▪ 按照防雷的要求,建筑物分为三类: ▪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炸药、火药、起爆
药、火工品等大量危险物质的建筑物,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 从而造成巨大破坏或人身伤亡的建筑物,应划分第一类建筑 物。 ▪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有国家级重点文物、国家级会堂、国际 机场等大型建筑物………………; ▪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省级重点文物、档案馆等………………;
四月;西北从五月开始。
雷电流幅值
▪ 雷电流幅值是指主放电时冲击电流的最大值。雷电流

雷电的物理效应

雷电的物理效应

图 8.1 闪电通道的电场
dEtotal =
2 ρ L ( z ′) z ′dz ′ 4πε 0 ( z ′ 2 + D 2 ) 3 / 2
(8.20) 如果荷电线段为正的,电场与地表面垂直,方向向下。对于整个垂直线荷电分布产生的总电 场通过积分求得为
19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E =
ρL l2 4πε 0 D 3
=
ρ L v 2t 2 4πε 0 D 3
193
(8.26)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对于云中荷正电中心的小正电荷先导的电场改变可以用上面类似方法通过相反有极性求取。 下面考虑负荷电中心向上运动的负荷电先导。这种放电的可能情况是在云内先导从 N 朝 向 P 区域放电。对这种情况, (8.23)和(8.24)式中 H B = H , l = H T − H ,给出合成电场 改变
∆E s = −
2 ρ L lH 4πε 0 ( H 2 + D 2 ) 3 / 2
(8.24)
式中 ρ L l 是荷电体积内电量的减小。例如,如果 ρ L 是正的,则由于荷电体积内正电荷量的改 变,正的电场将减小,导致上式的右侧为“负” 。 通常,梯式先导或先导的某范围可以近似看作荷负电荷的先导自对称球形负荷电体向下 运动。设先导的顶端为荷电中心,其高度为 H,则在(8.23)和(8.24)式中, H T = H ,
式中 Q g (t ) 是地闪所中和的负电荷中心的电荷随时间的变化, H 是负电荷中心高度。对于云 中电荷分布为云上部正电荷、云下部正电荷的情况下,云闪闪电电矩随时间的变化 M c (t )

沪科(上海)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新)-A静电现象_

沪科(上海)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新)-A静电现象_
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摩擦起电和雷电:对电的最早认识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一般现象的静电值:RH相对湿度
即导线中载有1安培的稳恒电流,在1秒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量为1库仑,Q=It。
静电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这些对我们平常生活没有很大影响,但它对电子元件及电子线路板有很大的冲击。
这些对我们平常生活没有很大影响,但它对电子元件及电子线路板有很大的冲击。 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注意:静电的电压非常高,一般从几千伏到十几万伏,但所带的电荷量不一定很大。
3类:4000V~15999V 第八章 电场 静电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验电器: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验电器所带电荷量的相对大小。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静电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玻璃、尼龙、羊毛、丝绸、棉花、纸张、硬橡胶、晴纶、聚乙烯……序列中两种物质摩擦时,前面的物质带正电,后面的物质带负电 ,而且两种物质在序列中相距越远,摩擦起电现象越显著。 验电器: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验电器所带电荷量的相对大小。 相互作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 持不变。
在具有不同静电势的两个物体之间 的静电转移。
静电敏感器件(ESD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usceptibility
日常操作、试验和运输容易遭受静电场或静 电放电所损害的分立器件、集成电器或组件.
注:损害包括器件性能的任何降低或不正常。
MOTOROLA定义的 静电敏感器件(ESDS)分类:

雷电的形成云层中的静电放电现象

雷电的形成云层中的静电放电现象

雷电的形成云层中的静电放电现象雷电的形成及云层中的静电放电现象雷电是一种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通常在雷雨天气中出现。

它是通过云层中的静电放电现象而产生的。

本文将详细探讨雷电的形成过程以及云层中的静电放电现象。

一、雷电的形成雷电的形成与云层中的静电充电有密切关系。

当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云滴后,云滴在云层内不断碰撞,产生电荷。

由于云层中的水滴和冰粒带有正负电荷,形成了云间的静电场。

在云层内部,负电荷的云滴向云底部聚集,而正电荷的冰粒则向云顶聚集。

这种电荷的分离使得云底部带有负电荷,而云顶则带有正电荷。

云底部的负电荷和地面之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电场。

当云底部的负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与地面之间的电荷差达到临界值,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电击。

这种电击穿过空气,形成雷电,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闪电。

二、云层中的静电放电现象1. 升冷过程在云层中,上升气流经过冷冻层时,云滴会凝固成冰粒。

在凝固的过程中,云滴放出潜热,使上升气流急剧上升。

2. 冰晶与冻雾颗粒的碰撞在云层中,冰晶和冻雾颗粒之间会发生碰撞,产生电荷。

由于冰晶较为粗大,故电荷分布也较为集中。

3. 分离和积聚电荷由于云层中的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相互作用,形成摩擦,使分别带有正负电荷的颗粒分离并积聚。

4. 构建强电场和局地电荷过载云层中积聚的电荷会形成强电场,使得电荷积聚得更多。

当局部电荷密度过高时,便会发生局地的电荷过载现象。

5. 电击和闪电形成当云间的电荷差达到临界值时,就会产生电击和闪电。

电击穿过空气时会产生强烈的光和声能,形成闪电和雷鸣。

三、雷电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雷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它会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为了降低雷电带来的风险,人们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在雷雨天气中,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特别是在露天场所。

2. 如果被困在室外,迅速寻找避雷设施,如室外避雷塔、地下室等,避免站在高大的物体旁边。

3. 避免在雷雨天气中使用水和电气设备,如游泳池、洗澡和操作电脑等。

雷电和静电属于电气火灾吗

雷电和静电属于电气火灾吗

雷电和静电引起的火灾属于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一般是指由于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性释放的热能:如高温、电弧、电火花以及非故障性释放的能量;如电热器具的炽热表面,在具备燃烧条件下引燃本体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也包括由雷电和静电引起的火灾。

发生电气火灾时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以及四氯化碳等灭火器,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距离,对10KV以下的设备则必须保持在40厘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另外,如果是电器设备在运行中着火,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

扑灭电气火灾时的注意事项:
1、人与带电体保持必要安全距离。

2、防止触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 雷电和静电
8.1 8.2 防雷技术 静电防护技术
8.1
防雷技术
一、雷电的产生 带电积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当带不 同电荷的积云互相接近到一定程度,或带电积 云与大地凸出物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发生强烈 的放电,发出耀眼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 达20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发出爆炸的 轰鸣声。这就是闪电和雷鸣。

3)建筑物等效面积Ae,为实际面积向外扩大 后的面积。
避 雷 针 保 护 范 围 计 算
(二)滚球法计算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
A:当避雷针的高度 h hr 时:
d
d
避 雷 针 保 护 范 围 计 算
(二)滚球法计算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
C
F P Q
hx
G
hx
E
rx
D
避雷针在高度 hx水平面上的 保护半径为 rx GQ PQ
引下线
接地装置
三、雷电防护装置--接闪器 防 雷 电 装 置
避雷针
三、雷电防护装置--接闪器 防 雷 电 部 分
避雷线
避雷网
法拉第笼
防 雷 电 装 置
金属网的屏蔽作用使 笼内的电场强度为零
三、雷电防护装置--接闪器
防 雷 电 装 置
避雷带
三、雷电防护装置--引下线 防 雷 电 装 置
三、雷电防护装置--接地装置 防 雷 电 装 置
雷暴日 雷电流幅值 雷电流陡度
u z i Rc L di dt
雷电冲击过电压
四、雷电的危害 由于雷电具有电流很大、电压很高、冲击 性很强等特点,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且破坏 力很大。就其破坏因素来看,雷电具有电性质、 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电磁伤害等四方面的破坏 作用。
(三)雷电的危害 雷 电 基 础 知 识
1、建筑物防雷分类
一类防雷建筑、二类防雷建筑、三类防雷建筑
2、建筑物防雷总要求
A、各类防雷建筑均应防直击雷;
B、一类防雷建筑、二类防雷建筑应防感应雷。 C:应采用等电位连接
D:不是防雷建筑应采取防雷波侵入措施。
3、建筑物防雷措施
一类防雷建筑:防直击雷、感应雷、防雷电波侵入 二类防雷建筑: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感应雷 三类防雷建筑:防直击雷
建筑物等效面积Ae,应为其实际平面积向外 扩大后的面积。其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建筑物的高H小于100m时,其每边的扩 大宽度和等效面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2)当建筑物的高H等于或大于100m时,其每 边的扩大宽度应按等于建筑物的高H计算;建 筑物的等效面积应按下式确定: Ae=[LW+2H(L+W)+πH2]· 10 (3)当建筑物各部位的高不同时,应沿建筑物 周边逐点算出最大扩大宽度,其等效面积Ae 应按每点最大扩大宽度外端的连接线所包围的 面积计算。
直击雷 感应雷 雷电波侵入 球雷
雷电击中户外架空 线路、地下电缆或 金属管道时,雷电 波就会沿着这些导 体侵入室内,损坏 设备,以致危及人 身安全。
三、雷电参数 雷电参数是防雷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雷 电参数系指雷暴日、雷电流幅值、雷电流陡度、 冲击过电压等电气参数。 1. 雷暴日 只要一天之内能听到雷声的就算一个雷暴 日。通常说的雷暴日都是指一年内的平均雷暴 日数,单位 d/a。我国把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 15d/a的地区划为少雷区,超过40d/a划为多雷 区。
防 雷 电 基 础 知 识
(一)雷电的起因
雨滴分裂作用 理论
雷云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 空气中应有足够的水蒸气; 有使潮湿空气能够上升,并开始凝结为 水珠的气象或地形条件; 有使气流能强烈持久上升的条件。
雷 电 基 础 知 识
(一)雷电的起因
雷电最常出现在暖、 潮的陆地上空和山 区。
(二)雷击的形式与特点 雷 电 基 础 知 识
避 雷 针 保 护 范 围 计 算
(二)滚球法计算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
A: 当避雷针的高度 h hr 时:
rX h(2hr h) hX (2hr hX )
r0 h(2hr h)
B: 当避雷针的高度 h hr 时:按 h hr 带入A式中:
rX hr hX (2hr hX )
建 筑 物 防 雷 分 类 依 据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计算

1)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计算
N=KNgAe
K----校正系数一般取1; 旷野 K=2; 金属屋面砖木K=1.7;河、湖、山坡下、电阻率较小,潮 湿建筑等K=1.5;

2)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计算

Ng=0.024Td 1.3
Td-----年平均雷暴日(天/年)]
(二)雷击的形式与特点 雷 电 基 础 知 识
直击雷 感应雷 雷电波侵入 球雷
球雷的形成是个迷 它是伴随大气中雷电现象而产 生的一种灼热的等离子体。球 雷常常沿地面滚动或在空气中 飘行,有时会经门窗等缝隙进 入建筑物内部,碰到障碍物就 会发生剧烈的爆炸。
(二)雷击的形式与特点 雷 电 基 础 知 识
2. 感应雷 感应雷也称为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它分为静电 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1)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 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 起的。它将产生很高的电位。 (2)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 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这种 迅速变化的磁场能在邻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 势。雷电感应引起的电磁能量若不及时泄入地下,可 能产生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或造成触电事故。
三、雷电防护及装置
防 雷 电 部 分
现代预防措施:
B
— Bonding C — Conducting D — Dividing G — Grounding S — Shie1ding
“等电位连接” “传导”
“分流”
“接地” “屏蔽”
三、雷电防护装置
防 雷 电 部 分
一套完整的防雷 装置应包括: 接闪器
雷电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破坏作用:
电效应
热效应 机械效应 电磁效应
1. 电性质的破坏作用
(1)可能毁坏发电机、电力变压、断路器、绝缘子等 电气设备的绝缘,烧断电线或劈裂电杆,造成 大规模停电; (2) 绝缘损坏可引起短路,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3) 二次放电的电火花也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二次 放电也能造成电击; (4) 绝缘损坏后,可能导致高压窜入低压,在大范围 内带来触电的危险; (5) 数十至百千安的雷电流流入地下,可能直导致接 触电压电击和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
三、雷电防护装置--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 滚球法
防 雷 电 部 分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跟据雷电理论、高压模拟试验以及雷 击事故统计等三方面的研究结果而规定出来的。
基本原理
雷云形成的初期,在 空间的运动方位是不 确定的,当雷云运动 到距地面被击目标的 距离等于空气击穿距 离时,才受到地面被 击目标的影响而开始 定位。
避 雷 针 保 护 范 围 计 算
(一)滚球半径 -地面目标的雷击距离
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按防雷要求划分
建筑物防雷类别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滚球半径hr (单位: m) 30 45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60
30m
a图
b图
建 筑 物 防 雷 规 范
建筑物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
直击雷 感应雷 雷电波侵入 球雷
二、雷电的分类 1. 直击雷 带电积云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称为直击 雷。直击雷的放电过程如图7-1所示。
(二)雷击的形式与特点 雷 电 基 础 知 识
直击雷 感应雷 雷电波侵入 球雷
直接作用在建 筑物或其他物 体上的雷电叫 直击雷。



雷电直接击在受害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 和机械力,从而对设施或设备造成破坏和人畜 造成伤害。 地球上每年若发生31亿次闪电,直击雷占1/5-1/6。直击雷放电电流可达200KA以上,并有 1MV以上的高电压。 雷云放电大多具有重复放电的性质,一次雷电 的全部时间一般不超过500ms,大约50%的直 击雷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最多能出现几十 个冲击。
二、雷电参数
防 雷 电 部 分
雷暴日 雷电流幅值 雷电流陡度
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 是雷电流引起的。雷 电流具有冲击特性。 雷电流幅值即雷电流 冲击电流的最大值, 亦即主放电时雷电流 的最大值。
雷电冲击过电压
3. 雷电流陡度 雷电流陡度是指雷电流随时间上升的速度。 雷电流冲击波波头陡度可达到50kA/μs,平均 陡度约为30kA/μs。做防雷设计时,一般取波 头形状为斜角波,时间按2.6μs考虑。雷电流 陡度越大,对电气设备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 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 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 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 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电 磁 感 应
静 电 感 应
3. 球雷 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紫 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球雷是一团处在特殊 状态下的带电气体。 球雷出现的概率约为雷电放电次数的2%, 其直径多为20cm左右,运动速度约为2m/s或 更高一些,存在时间为数秒钟到数分钟。球雷 通常沿地面滚动或在空中飘行,能从门、窗、 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
雷电云层的先导头部与目标之 间的平均电场强度达到其临界击穿 值时按最短路径击向地面目标的这 样一段距离 击距rs与雷电流幅值I的关系 (电气-几何模型)
简化为:
五、防雷分类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按下式计算: N=0.024KTD1.3Ae*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