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第四批非遗名录

合集下载

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安徽省)公示

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安徽省)公示

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公示名单(安徽省)
新入选
1.孔雀东南飞申报单位:安徽省怀宁县
2.老子传说申报单位:安徽省涡阳县
3.杜氏刻铜申报单位:安徽省阜阳市
4.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申报单位:安徽省淮南市
扩展项目
5.唢呐艺术(灵璧喇叭)申报单位:安徽省灵璧县
6.龙舞(手龙舞)申报单位:安徽省绩溪县
7.傩舞(跳五猖)申报单位:安徽省郎溪县
8.四平调申报单位:安徽省砀山县
9.竹刻(徽州竹雕)申报单位: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
10.毛笔制作技艺(徽笔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
11.中医诊疗法(西园喉科医术)申报单位:安徽省歙县
12.祭祖习俗(徽州祠祭)申报单位:安徽省祁门县。

热烈庆祝赏石艺术申遗成功三周年

热烈庆祝赏石艺术申遗成功三周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赏石艺术”,在以中国观赏石协会为代表的全体赏石人的努力下,于2014年12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5年4月,中国观赏石协会被确定为“赏石艺术”保护单位。

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

3年来,中国观赏石协会凝聚全体赏石人的智慧,顺应全体赏石人的期待,坚持全面弘扬赏石艺术决心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贯彻“六个一”赏石新理念和绿色赏石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蹄疾步稳地推进赏石艺术宣传、赏石艺术流派研究、赏石文献梳理等工作,为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赏石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肇端于先秦,发展于魏晋唐,成熟于宋元,繁荣于明清,复兴于当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形成与发展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过程,渗透于诗歌、书画、园林、建筑、文学、雕塑、盆景等众多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之中,既具有传承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已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和具有稳定心态的文化传统,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表征之一。

春秋战国时代,赏石艺术在文献记载中已初现端倪。

如《尚书•禹贡》中,“九州贡赋”明确提到了九州所产的观赏石,并将其列入贡品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观赏石的赏玩逐步从山野走向园林,且以园林峰石为主要观赏对象。

唐代,一方面,私家园林兴起,文人士大夫热衷于对园林峰石的搜求,尤其是太湖石的收集欣赏成为了主流社会的普遍风尚。

点舌丸的药学定位与临床应用描述

点舌丸的药学定位与临床应用描述

腮腺炎
2
毒唑10~15mg/d/kg,静脉滴注; 【外用】20丸碾成粉末加醋调匀,涂于颌下 淋巴结肿痛部位,4~6次/d。 取点舌丸3~5粒研末,装于3钱酒杯中,倒
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62例,治愈
率100%。
点舌丸具有消炎止痛效果显著,以酒 调和局部调涂,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加 快,促进抗体形成,加快炎症消失。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人年三 十余,陡然口眼歪斜,受病之边目不能瞬, 用全蜈蚣二条为末,以防风五钱煎汤送服, 三剂全愈。有病噎膈者,服药无效,偶思饮 酒,饮尽一壶而病愈。后视壶中有大蜈蚣一 条,恍悟其病愈之由,不在酒实在酒中有蜈 蚣也。盖噎膈之证,多因血瘀上脘,为有形 之阻隔(西人名胃癌,谓其处凸起如山石之 有岩也),蜈蚣善于开瘀,是以能愈。观于 此,则治噎膈者,蜈蚣当为急需之品矣。为 其事甚奇,故附记于此。”
蟾毒灵
蟾毒 内酯 类
二羟蟾毒二烯酸内酯,浓度 约为0.333μg/mL,抗瘤、麻 醉、止痛
华 蟾 素
吲哚 类生 物碱
甾烯类
属于甾类强心苷, 抗癌、强心、兴奋呼吸
蟾蜍色 胺
收缩血管,参与痛觉、睡眠 和体温等功能调节
蟾蜍噻 咛
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有一次,季德胜先生被花蛇在手臂上咬了 一口,咬处的皮肤突然肿起,剧痛不止,随 即变黑坏死。他赶忙服下自己配制的蛇药, 但却未能有效地控制中毒症状,很快陷入了 半昏迷状态。气若游丝的季德胜好不容易睁 开双眼对人说:“快给我捉5条蜈蚣来”。结 果5条蜈蚣下肚,病情仍未好转。情急之下, 他连吃15条蜈蚣,终于化险为夷。从此蜈蚣 也就成为季德胜蛇药的主要成分。
与点舌丸有关的几个时间点
康熙的医药轶事.caj

1,传奇在乡不在堂:面对痈疽疮疡、痘疱斑疹、癌瘤肿毒类疾病,民间中医 一线实践的脚步一直在前行; 2,有效才是硬道理:无数次的试错摸索,实践在1861年前选择了点舌丸配 方。没有硬气的疗效,就不可能有口碑。而没有知名度和美誉度,谁敢把这 样的配方献于朝廷呀;

2023年中国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中国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我国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是具有历史、传统、创新等特点的文化遗产。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就积淀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我国自2006年起开始编制并公布了各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23年,我国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十分完善,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个层级,每一层级均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高级别,包括了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对于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京剧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代表之一,它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珍贵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还包括了诸如昆曲、土家大歌、传统木版年画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个省份均有属于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各省独特的民俗文化,也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和工艺。

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括了湘剧、湘绣、岳阳楞子鼓等具有湖南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湖南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

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各地市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保护和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市纷纷编制和公布了属于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也有沉淀了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和手工技艺。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2020年4月4日正式公布的,此次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达117个,其中包括传统技艺18项,口信传播表演40项,节日仪式47项以及有形文化景观12项。

这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我国社会最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从宗教礼仪、民间技艺和歌舞到文学艺术、歌剧和戏曲等,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传承的博大精深以及民族文化对生活的贡献。

如,新疆哈密黑山草原自治区的“黑山草帽舞”,是一项结合歌舞、酒歌、宗教文化等特色的多元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不朽的传承。

它能让参与者忘却时空、聆听王族传说,也能让当地人得以休憩、欢聚一堂,让席间热情灵动,彰显民族文化的独有魅力。

草帽舞不仅激发出浓厚的民族节日氛围,也彰显出民俗文化及本土文化特色。

此外,浙江衢州市的“乙宗阳宗调”及山西省太原市的“太原琴梁”也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者是民间最古老的一种礼仪,起源于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386年的春秋时期,在今天仍然广泛流传和流行;后者记录川贝琴百年苦心积淀的杰出成果,巧夺天工的清新音乐,堪称是中国最高雅的重要演奏艺术之一。

综上所述,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我国不朽的历史与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传承的博大精深以及民族文化对生活的贡献。

我们对这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肩负着一项保护和传承下去的责任,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及传统价值观念,继承千百年以来的同类传统精髓,把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延续下去,从而维护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梅村泰伯庙会获评国家级非遗 - 无锡新传媒数字报

梅村泰伯庙会获评国家级非遗 - 无锡新传媒数字报

家协会“ 全国天华杯青年二胡演奏比赛” 中荣获一等奖,在“ 湖南省首届洞庭杯二 胡大赛”中荣获三项金奖 ,他还曾先后获 国际艺术节最高荣誉奖和“ 韩、中、日艺术 名人大奖”。强金波制作的二胡参与了春 晚节目《 茉莉花》的录制,制作的“ 吴琴”被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收藏,他设计 制作的“ 梁鸿孟光对琴”参加第二届东方 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获最高奖“ 迎春花 奖”。
为进一步推广二胡文化、繁荣二胡艺 术,梅村街道先后参与承办了中国二胡之 乡 2013 新春音乐会二胡专场演出“、盛世 和弦·吴韵芳菲”中国二胡之乡—— —梅村 2013 新春音乐会“、二泉映月 千古绝唱” — ——纪念阿炳诞辰 120 周年纪念活动等 高水平、高品质、高规格的演出,当今国内 几大二胡演奏家宋飞、邓 建栋、孙凰等先 后登上无锡的艺术舞台,在锡城掀起了一 股“ 最炫民族风”。此举,也是梅村全力打 造“ 中国二胡之乡”这张独特的城市文化 名片的有益探索和务实之举。
让非遗“ 活”起来,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 承和弘扬,也是对祖先和历史的敬重。梅村街道 的新梅广场上,已经连续两年在市民“ 家门口” 进“行 梅村非遗展”。浓油赤酱、品相诱人的三凤 桥酱排骨,松脆圆整、金 光灿灿的清水油面筋, 甜香软糯、唇齿生津的小 阿姨酒酿,醇厚馥郁、 滴滴香浓的钱氏古法酿酒“等 舌尖上的非遗”挑 逗起众多现场观众们的味蕾。居民兴致勃勃地 享受免费品尝的样品,仔细品味本地非遗文化 产品的滋味悠长,有兴趣的还掏出钱包现场购 买,表示要把美味带回家跟家人一起分享。活动 现场,二胡制作大师陆林生、万其兴等非遗文化 传承人与现场居民开展了群众互动交流。他们 在介绍二胡的主要部件和制作流程的同时,指 导大家如何选购一把质优价廉的二胡,不时有 年老的民乐爱好者和正在学拉二胡的小琴童坐 下来拉上一曲切磋技艺。整个展示现场,梅村采 用展板介绍、实物呈现、现场品尝、互动交流等 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立体化、形象性地展示 梅村地区非遗文化项目。

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原创版】目录1.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的背景和意义2.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的具体内容3.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情况4.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正文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的背景和意义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榆林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近日,榆林市公布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旨在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心。

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的具体内容根据公布的名录,榆林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音乐:如榆林小曲、陕北民歌等;2.传统舞蹈:如榆阳区保宁堡老秧歌、清涧伞头秧歌等;3.传统戏剧:如榆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镇川干炉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等;4.传统美术:如榆阳剪纸、陕北窑洞门窗制作技艺等;5.传统技艺:如绥德平安书、绥德民间泥塑、绥德年茶饭等。

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情况榆林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开展非遗普查、建立非遗名录、设立非遗传承人、举办非遗文化活动等方式,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此外,榆林市还与周边省、市、县(区)开展非遗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

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特点和价值:1.源远流长: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技艺等多个领域,反映了榆林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地域特色鲜明: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陕北民歌、榆林小曲、镇川干炉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等,都是榆林地区独有的文化表现形式。

3.生活气息浓郁: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榆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绥德年茶饭等,都是民间生活中的传统技艺和习俗。

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导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文化记忆,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灵魂。

渭南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了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全方位地评估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并探讨其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的价值。

一、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1. 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内容在第四批名录中,渭南市涵盖了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戏曲和传统节庆等多个方面的遗产。

这些项目代表了渭南市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历程。

2.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既有与陕西省甚至中国其他地区不同的特色,也有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有所关联。

这种独特性体现了渭南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二、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1.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尽管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保护,但在实际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着流传逐渐失传的困境,需要更多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2.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为了有效传承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政府机构的努力外,社区和家庭也需要参与其中。

传承方式可以包括传统工艺的学习、文化节庆的举办以及传统音乐和戏曲的演出等形式。

三、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创新1.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

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增加旅游业的收益。

2.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在旅游业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在其他经济领域中发展。

一些传统工艺可以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这些项目代表了渭南市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历程。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发〔〕号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发〔〕号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14〕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现予公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保护理念,制定规划,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国务院2014年11月11日(此件公开发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一、民间文学(共计30项)二、传统音乐(共计15项)三、传统舞蹈(共计20项)登嘎甘(熊猫舞)四、传统戏剧(共计4项)五、曲艺(共计13项)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2项)七、传统美术(共计13项)八、传统技艺(共计29项)九、传统医药(共计2项)十、民俗(共计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一、民间文学(共计7项)二、传统音乐(共计19项)三、传统舞蹈(共计16项)四、传统戏剧(共计15项)五、曲艺(共计4项)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6项)七、传统美术(共计23项)八、传统技艺(共计32项)九、传统医药(共计10项)十、民俗(共计21项)。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谱系
一)首创:奠定基础 由上海嘉定黄墙朱氏中医世家第六代传人朱春霆,从《黄帝内经》与达摩一指禅中汲取灵感,在 继承延续了200多年的家族医学基础上,结合传承了近170年的江南一指禅推拿流派思想,首创 了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 二)传承:拓展理论 其子朱鼎成作为朱氏一指禅的嫡系传承人,自幼受到严格的培养,注重手法、功法、疗法的训练, 经常在米袋上进行训练,要求"练到力透溪谷的程度,治疗时才能柔和精准,调和营卫"" (三)推广:培养传承人 目前,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已传承至第四代,超过二十位传承人。朱氏推拿疗法的传承方式不拘 一格,既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也有专业学校教育。例如,自2017年至今,朱氏推拿共开设了 三届朱氏推拿非遗传承班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进一步激发了我国非遗保护的热情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于2018年,成功申报"藏医药 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 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值 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审查机构在 其年度工作报告中指出"由中国 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 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 识与实践',展示了活态遗产在 提高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的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保护措施
(一)追溯来源,关注创始人 目前,朱氏推拿以创始人朱春霆为主要线索,收集与整理了民国时期的报刊文摘上与朱氏 一指禅推拿相关的内容,并将其展览于嘉定区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黄墙朱氏医学文 化馆内,让更多人看到与了解到朱氏推拿的传承脉络,对朱氏推拿流派传承的精神内核也 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保护体系:非遗名录体系逐步完善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遗名录 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其中,"传统医药"类新增项目4项,扩展项目7项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doc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doc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 153 项)一、民间文学(共计30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220 Ⅰ -126 卢沟桥传说北京市丰台区1221 Ⅰ -127 鬼谷子传说河北省临漳县1222 Ⅰ -128 东海孝妇传说江苏省连云港市1223 Ⅰ -129 刘阮传说浙江省天台县1224 Ⅰ -130 孔雀东南飞传说安徽省怀宁县、潜山县1225 Ⅰ -131 老子传说安徽省涡阳县,河南省灵宝市1226 Ⅰ -132 陈三五娘传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1227 Ⅰ -133 胡峄阳传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1228 Ⅰ -134 孟母教子传说山东省邹城市1229 Ⅰ -135 河图洛书传说河南省洛阳市1230 Ⅰ -136 杞人忧天传说河南省杞县1231 Ⅰ -137 三国传说湖北省1232 Ⅰ -138 伯牙子期传说湖北省武汉市1233 Ⅰ -139 尹吉甫传说湖北省房县1234 Ⅰ -140 苏仙传说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1235 Ⅰ -141 毕阿史拉则传说四川省金阳县1236 Ⅰ -142 仓颉传说陕西省白水县、洛南县1237 Ⅰ -143 骆驼泉传说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238 Ⅰ -144 回族民间故事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1239 Ⅰ -145 广禅侯故事山西省阳城县1240 Ⅰ -146 解缙故事江西省吉水县1241 Ⅰ -147 壮族百鸟衣故事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1242 Ⅰ -148 阿凡提故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1243 Ⅰ -149 广阳镇民间故事重庆市南岸区1244 Ⅰ -150 西王母神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1245 Ⅰ -151 盘王大歌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1246 Ⅰ -152 玛牧四川省喜德县1247 Ⅰ -153 黑白战争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1248 Ⅰ -154 祁家延西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1249 Ⅰ -155 常山喝彩歌谣浙江省常山县二、传统音乐(共计15 项)序号项目编申报地区或单位项目名称号1250 Ⅱ -156 土家族民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251 Ⅱ -157 渔歌(洞庭渔歌、汕尾渔歌)湖南省岳阳市,广东省汕尾市1252 Ⅱ -158 西岭山歌四川省大邑县1253 Ⅱ -159 旬阳民歌陕西省旬阳县1254 Ⅱ -160 撒拉族民歌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255 Ⅱ -161 锡伯族民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256 Ⅱ -162 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1257 Ⅱ -163 毕摩音乐四川省美姑县1258 Ⅱ -164 剑川白曲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1259 Ⅱ -165 阿斯尔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1260 Ⅱ -166 莆仙十音八乐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1261 Ⅱ -167 蒙古族汗廷音乐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1262 Ⅱ -168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湖南省浏阳市1263 Ⅱ -169 潮尔(蒙古族弓弦乐)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1264 Ⅱ -170 蒙古族托布秀尔音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三、传统舞蹈(共计20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265 Ⅲ -112 太子务武吵子北京市大兴区1266 Ⅲ -113 左权小花戏山西省左权县1267 Ⅲ -114 博舞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268 Ⅲ -115 洪泽湖渔鼓江苏省洪泽县、泗洪县1269 Ⅲ -116 龙岩采茶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1270 Ⅲ -117 宜黄禾杠舞江西省宜黄县1271 Ⅲ -118 耍老虎河南省焦作市1272 Ⅲ -119 棕包脑湖南省洞口县1273 Ⅲ -120 瑶族金锣舞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1274 Ⅲ -121 玩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1275 Ⅲ -122 古蔺花灯四川省古蔺县1276 Ⅲ -123 四川省九寨沟县1277 Ⅲ -124 阿妹戚托贵州省晴隆县1278 Ⅲ -125 布依族转场舞贵州省册亨县1279 Ⅲ -126 耳子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1280 Ⅲ -127 铓鼓舞云南省建水县1281 Ⅲ -128 水鼓舞云南省瑞丽市1282 Ⅲ -129 怒族达比亚舞云南省福贡县1283 Ⅲ -130 锅哇(玉树武士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1284 Ⅲ -131 纳孜库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四、传统戏剧(共计 4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285 Ⅳ -159 线腔山西省芮城县1286 Ⅳ -160 平讲戏福建省福安市1287 Ⅳ -161 永修丫丫戏江西省永修县1288 Ⅳ -162 东河戏江西省赣县五、曲艺(共计13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289 Ⅴ -115 数来宝北京市东城区1290 Ⅴ -116 梅花大鼓天津市1291 Ⅴ -117 弹唱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1292 Ⅴ -118 浦东宣卷上海市浦东新区1293 Ⅴ -119 丽水鼓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1294 Ⅴ -120 客家古文江西省于都县1295 Ⅴ -121 永新小鼓江西省永新县1296 Ⅴ -122 山东花鼓山东省菏泽市1297 Ⅴ -123 跳三鼓湖北省石首市1298 Ⅴ -124 湖南渔鼓湖南省1299 Ⅴ -125 桂林渔鼓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1300 Ⅴ -126 宁夏小曲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1301 Ⅴ -127 托勒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2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302 Ⅵ -71 布鲁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1303 Ⅵ -72 蒙古族驼球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1304 Ⅵ -73 通背拳北京市西城区1305 Ⅵ -74 戳脚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1306 Ⅵ -75 精武武术上海市虹口区1307 Ⅵ -76 绵拳上海市杨浦区1308 Ⅵ -77 咏春拳福建省福州市1309 Ⅵ -78 井冈山全堂狮灯江西省井冈山市1310 Ⅵ -79 徐家拳山东省新泰市1311 Ⅵ -80 梅山武术湖南省新化县1312 Ⅵ -81 武汉杂技湖北省武汉市1313 Ⅵ -82 幻术(傅氏幻术、周化一魔术)北京市朝阳区,陕西省七、传统美术(共计13 项)序号项目编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号1314 Ⅶ -110 京绣北京市房山区,河北省定兴县1315 Ⅶ -111 布糊画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1316 Ⅶ -112 抽纱(汕头抽纱、潮州抽纱)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1317 Ⅶ -113 水陆画河北省广平县1318 Ⅶ -114 毕摩绘画四川省美姑县1319 Ⅶ -115 彩砂坛城绘制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1320 Ⅶ -116 琥珀雕刻辽宁省抚顺市1321 Ⅶ -117 传统玩具(郯城木旋玩具)山东省郯城县1322 Ⅶ -118 蒙古文书法内蒙古自治区1323 Ⅶ -119 满文、锡伯文书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1324 Ⅶ -120 刻铜(杜氏刻铜)安徽省阜阳市1325 Ⅶ -121 错金银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1326 Ⅶ -122 赏石艺术中国观赏石协会八、传统技艺(共计29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327 Ⅷ -213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河北省邢台市1328 Ⅷ -214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1329 Ⅷ -215 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江西省吉安市1330 Ⅷ -216 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河南省登封市1331 Ⅷ -217 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河南省焦作市1332 Ⅷ -218 潮州彩瓷烧制技艺广东省潮州市1333 Ⅷ -219 陶瓷微书广东省汕头市1334 Ⅷ -220 古陶瓷修复技艺上海市长宁区1335 Ⅷ -221 藏族鎏钴技艺青海省1336 Ⅷ -222 铜器制作技艺(大同铜器制作技艺)山西省大同市城区1337 Ⅷ -223 古代钟表修复技艺故宫博物院1338 Ⅷ -224 传统香制作技艺(药香制作技艺、莞香制作技艺)北京市西城区,广东省东莞市1339 Ⅷ -225 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北京市西城区1340 Ⅷ -226 奶制品制作技艺(察干伊德)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1341 Ⅷ -227 辽菜传统烹饪技艺辽宁省沈阳市1342 Ⅷ -228 泡菜制作技艺(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吉林省延吉市1343 Ⅷ -229 老汤精配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344 Ⅷ -230 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上海市黄浦区1345 Ⅷ -231 传统制糖技艺(义乌红糖制作技艺)浙江省义乌市1346 Ⅷ -232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安徽省淮南市、寿县1347 Ⅷ -233 德州扒鸡制作技艺山东省德州市1348 Ⅷ -234 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山东省招远市1349 Ⅷ -235 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云南省蒙自市1350 Ⅷ -236 坎儿井开凿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1351 Ⅷ -237 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山西省太原市1352 Ⅷ -238 传统造园技艺(扬州园林营造技艺)江苏省扬州市1353 Ⅷ -239 古戏台营造技艺江西省乐平市1354 Ⅷ -240 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江西省泰和县1355 Ⅷ -241 古建筑修复技艺甘肃省永靖县九、传统医药(共计 2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356 Ⅸ -22 布依族医药(益肝草制作技艺)贵州省贵定县1357 Ⅸ -23 哈萨克族医药(布拉吾药浴熏蒸疗法、卧塔什正骨术、冻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疗法)区十、民俗(共计15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358 Ⅹ -145 望果节西藏自治区1359 Ⅹ -146 苗族花山节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1360 Ⅹ -147 察干苏力德祭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1361 Ⅹ -148 博格达乌拉祭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1362 Ⅹ -149 稻作习俗江西省万年县1363 Ⅹ -150 仡佬族三幺台习俗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364 Ⅹ -151 匾额习俗(赣南客家匾额习俗)江西省会昌县1365 Ⅹ -152 马仙信俗福建省柘荣县1366 Ⅹ -153 寮步香市广东省东莞市1367 Ⅹ -154 达斡尔族服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368 Ⅹ -155 鄂温克族服饰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1369 Ⅹ -156 彝族服饰四川省昭觉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1370 Ⅹ -157 布依族服饰贵州省1371 Ⅹ -158 侗族服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372 Ⅹ -159 柯尔克孜族服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 153 项)一、民间文学(共计7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8 Ⅰ-8 孟姜女传说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13 Ⅰ -13 宝卷(吴地宝卷)江苏省苏州市27 Ⅰ -27 格萨(斯)尔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521 Ⅰ -34 杨家将传说(杨七郎墓传说)天津市宁河县565 Ⅰ -78 童谣(绍兴童谣)浙江省绍兴市1043 Ⅰ -99 苏东坡传说湖北省黄冈市1069 Ⅰ -125 谚语(陕北民谚)陕西省榆林市二、传统音乐(共计19 项)序号项目编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号34 Ⅱ -3 蒙古族长调民歌(巴尔虎长调)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51 Ⅱ -20 花儿(张家川花儿)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2 Ⅱ -21 藏族拉伊(那曲拉伊)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58 Ⅱ -27 薅草锣鼓(金湖秧歌)江苏省金湖县61 Ⅱ -30 多声部民歌(阿尔麦多声部民歌)四川省黑水县65 Ⅱ -34 古琴艺术北京市大兴区,香港特别行政区67 Ⅱ -36 蒙古族四胡音乐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68 Ⅱ -37 唢呐艺术(临县大唢呐、灵璧菠林喇叭)山西省临县,安徽省灵璧县604 Ⅱ -105 蒙古族民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608 Ⅱ -109 苗族民歌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609 Ⅱ -110 瑶族民歌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614 Ⅱ -115 藏族民歌(藏族酒曲)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615 Ⅱ -116 维吾尔族民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库车县619 Ⅱ -120 古筝艺术(中州筝派)河南省621 Ⅱ -122 津门法鼓(香塔音乐法鼓)天津市西青区锣鼓艺术(软槌锣鼓、花镲锣鼓、大铜器、老河口锣鼓山西省万荣县,江西省丰城市,河南省622 Ⅱ -123 遂平县,湖北省老河口市,广东省佛山架子、八音锣鼓)市顺德区627 Ⅱ -128 洞经音乐(邛都洞经音乐)四川省西昌市637 Ⅱ -138 佛教音乐(金山寺水陆法会仪式音乐、雄色寺绝鲁)江苏省镇江市,西藏自治区曲水县道教音乐(花张蒙道教音乐、茅山道教音乐、苍南正一河北省定州市,江苏省句容市,浙江省638Ⅱ -139 派科仪音乐、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全真道堂科苍南县,江西省鹰潭市,香港特别行政仪音乐)区三、传统舞蹈(共计16 项)项目编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号105 Ⅲ -2 秧歌(延庆旱船)北京市延庆县107 Ⅲ -4 龙舞(鳌江划大龙、手龙舞、潜江草把龙)浙江省平阳县,安徽省绩溪县,湖北省潜江市108 Ⅲ -5 狮舞(黎川舞白狮)江西省黎川县110 Ⅲ -7 傩舞(跳五猖)安徽省郎溪县121 Ⅲ -18 土家族撒叶儿嗬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巴东县,湖南省桑植县124 Ⅲ -21 热巴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125 Ⅲ -22 羌姆(桑耶寺羌姆、门巴族拔羌姆、江洛德庆曲林寺尼姑西藏自治区扎囊县、错那县、日喀则羌姆、林芝米纳羌姆)市、林芝县126 Ⅲ -23 苗族芦笙舞贵州省普安县129 Ⅲ -26 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142 Ⅲ -39 卓舞(琼结久河卓舞)西藏自治区琼结县640 Ⅲ -43 麒麟舞(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香港特别行政区641 Ⅲ -44 竹马(淳安竹马)浙江省淳安县642 Ⅲ -45 灯舞(上舍化龙灯、青田百鸟灯舞、郧阳凤凰灯舞)浙江省安吉县、青田县,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677 Ⅲ -80 宣舞(札达卡尔玛宣舞)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679 Ⅲ -82 堆谐(甘孜踢踏)四川省甘孜县693 Ⅲ -96 赛乃姆(和田赛乃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四、传统戏剧(共计15 项)序项目编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号号160 Ⅳ-16 秦腔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2 Ⅳ-18 晋剧山西省晋中市171 Ⅳ-27 越调湖北省谷城县180 Ⅳ-36 粤剧广东省吴川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183 Ⅳ-39 乱弹(南岩乱弹)河北省高邑县194 Ⅳ-50 四平调安徽省砀山县202 Ⅳ-58 楚剧湖北省孝感市231 Ⅳ-87 目连戏(绍兴目连戏、江西目连戏)浙江省绍兴市,江西省233 Ⅳ-89 傩戏(临武傩戏、庆坛)湖南省临武县,贵州省金沙县235 Ⅳ-91 皮影戏(乐亭皮影戏、通渭影子腔)河北省乐亭县,甘肃省通渭县236 Ⅳ-92 木偶戏(中型杖头木偶戏、陕西杖头木偶戏)四川省资中县,陕西省700 Ⅳ-99 眉户陕西省戏曲研究院713 Ⅳ -112 花鼓戏(光山花鼓戏)河南省光山县724 Ⅳ -123 罗卷戏河南省邓州市1119 Ⅳ -157 阳戏(上河阳戏、射箭提阳戏)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五、曲艺(共计 4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41 Ⅴ -5 西河大鼓天津市268 Ⅴ -32 鼓盆歌湖南省澧县271 Ⅴ -35 二人转辽宁省辽阳市,吉林省梨树县778 Ⅴ -85 山东落子山东省金乡县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 6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88 Ⅵ -6 线狮(草塔抖狮子)浙江省诸暨市293 Ⅵ -11 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李氏太极拳、王其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任县,和太极拳、和氏太极拳)河南省温县298 Ⅵ -16 蒙古族搏克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805 Ⅵ -33 螳螂拳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807 Ⅵ -35 岳家拳湖北省黄梅县815 Ⅵ -43 赛马会(哈萨克族赛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七、传统美术(共计23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14 Ⅶ -15 内画(鲁派内画)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剪纸(静乐剪纸、桐庐剪纸、浦315 Ⅶ -16 山西省静乐县,浙江省桐庐县,福建省浦城县,贵州省黔城剪纸、水族剪纸、定西剪纸、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甘肃省定西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剪纸)317 Ⅶ -18 苏绣(扬州刺绣)江苏省扬州市326 Ⅶ -27 象牙雕刻(常州象牙浅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331 Ⅶ -32 金石篆刻中国艺术研究院337 Ⅶ -38 砖雕(固原砖雕)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343 Ⅶ -44 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浙江省泰顺县刻)345 Ⅶ -46 竹刻(徽州竹雕、莆田留青竹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刻)346 Ⅶ -47 泥塑(北京兔儿爷、淮阳泥泥北京市朝阳区,河南省淮阳县狗)349 Ⅶ -50 灯彩(乐清首饰龙)浙江省乐清市350 Ⅶ -51 竹编(安溪竹藤编、道明竹编)福建省安溪县,四川省崇州市829 Ⅶ -53 面花(岚县面塑)山西省岚县832 Ⅶ -56 石雕(沅洲石雕、富平石刻、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陕西省富平县、绥德县德石雕)834 Ⅶ -58 木雕(永乐桃木雕刻、东固传统山西省芮城县,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湖北省通山县造像、通山木雕)835 Ⅶ -59 核雕(大连核雕)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838 Ⅶ -62 锡雕(莲花打锡)江西省莲花县840 Ⅶ -64 藏文书法(尼赤)西藏自治区842 Ⅶ -66 彩扎(麒麟制作)广东省东莞市845 Ⅶ -69 麦秆剪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河南省清丰县,湖北省仙桃市853 Ⅶ -77 民间绣活(夏布绣)江西省新余市856 Ⅶ -80 满族刺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克东县857 Ⅶ -81 蒙古族刺绣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870 Ⅶ -94 盆景技艺(如皋盆景)江苏省如皋市八、传统技艺(共计32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74 Ⅷ -24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浙江省桐乡市378 Ⅷ -28 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江西省龙南县385 Ⅷ -35 生铁冶铸技艺甘肃省永靖县387 Ⅷ -37 宝剑锻制技艺(棠溪宝剑锻制技艺)河南省西平县390 Ⅷ -40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福建省宁德市,云南省鹤庆县艺)393 Ⅷ -43 景泰蓝制作技艺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395 Ⅷ -45 家具制作技艺(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福建省仙游县411 Ⅷ -61 酿醋技艺(小米醋酿造技艺)山西省襄汾县417 Ⅷ -67 皮纸制作技艺(平阳麻笺制作技艺)山西省襄汾县421 Ⅷ -71 竹纸制作技艺(泽雅屏纸制作技艺、蔡伦古法造纸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湖南省耒阳艺、滩头手工抄纸技艺)市、隆回县427 Ⅷ -77 木版水印技艺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873 Ⅷ -90 琉璃烧制技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曲阜市陶器烧制技艺(平定砂器制作技艺、平定黑釉刻花陶山西省平定县,江苏省宜兴市,山881 Ⅷ -98 瓷制作技艺,宜兴均陶制作技艺,德州黑陶烧制技艺,东省德州市,广东省潮州市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882 Ⅷ -99 蚕丝织造技艺(潞绸织造技艺)山西省高平市883 Ⅷ -100 传统棉纺织技艺(威县土布纺织技艺、傈僳族火草织河北省威县,四川省德昌县布技艺)893 Ⅷ -110 地毯织造技艺(阆中丝毯织造技艺、天水丝毯织造技四川省阆中市,甘肃省天水市秦州艺)区894 Ⅷ -111 滩羊皮鞣制工艺(二毛皮制作技艺)宁夏回族自治区900 Ⅷ -117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山西省稷山县907 Ⅷ -124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扎念琴制作技艺)西藏自治区拉孜县910 Ⅷ -127 漆器髹饰技艺(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山西省稷山县916 Ⅷ -133 砚台制作技艺(松花石砚制作技艺)辽宁省本溪市921 Ⅷ -138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930 Ⅷ -147 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江西省全南县、婺源县,河南省信931 Ⅷ -148 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阳市,湖北省恩施市,贵州省都匀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市932 Ⅷ -149 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云南省凤庆县935 Ⅷ -152黑茶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湖北省赤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技艺)梧县936 Ⅷ -153 晒盐技艺(淮盐制作技艺、卤水制盐技艺)江苏省连云港市,山东省寿光市937 Ⅷ -154 酱油酿造技艺(先市酱油酿造技艺)四川省合江县943 Ⅷ -160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南天津市河西区,上海市嘉定区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952 Ⅷ -169 酱肉制作技艺(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962 Ⅷ -179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1180 Ⅷ -200 毛笔制作技艺(徽笔制作技艺)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九、传统医药(共计10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医诊疗法(清华池传统修脚术,中医络病诊疗方法,脏腑推拿疗法,顾氏外科疗北京市西城区,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上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丁氏痔科海市,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扬州市,浙江省441 Ⅸ -2 医术、扬州传统修脚术,董氏儿科医术,宁波市海曙区,安徽省歙县,河南省周口市川西园喉科医术,买氏中医外治法,毛氏济汇区、新蔡县,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广东省世堂脱骨疽疗法,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珠海市、深圳市法,一指禅推拿,贾氏点穴疗法)442 Ⅸ -3 中药炮制技艺(人参炮制技艺、武义寿仙吉林省通化市,浙江省武义县,江西省樟树谷中药炮制技艺、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市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隆顺榕卫药制作技艺、益德成闻药制北京市东城区、天津市南开区、山西省太谷作技艺、京万红软膏组方与制作技艺、金县,天津市南开区、红桥区、西青区,河北省牛眼药制作技艺、点舌丸制作技艺、鸿茅定州市,山西省新绛县,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443 Ⅸ -4 药酒配制技艺、平氏浸膏制作技艺、枇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杷露传统制剂、老王麻子膏药制作技艺、岗区、道外区,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山东省方回春堂传统膏方制作技艺、二仙膏制作济宁市任城区,广东省汕头市,云南省昆明市,技艺、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昆中药传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统中药制剂、马明仁膏药制作技艺)444 Ⅸ -5 针灸(杨继洲针灸)浙江省衢州市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上海石氏辽宁省海城市,上海市,山东省新泰市,湖南445 Ⅸ -6 伤科疗法、新泰孟氏正骨疗法、新邵孙氏省新邵县正骨术)448 Ⅸ -9 藏医药(山南藏医药浴法、藏医放血疗法)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青海省972 Ⅸ -12 蒙医药(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977 Ⅸ -17 回族医药(陈氏回族医技十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1194 Ⅸ -19 彝医药(拨云锭制作技艺)云南省楚雄市1196 Ⅸ -21 维吾尔医药(沙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十、民俗(共计21 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50 Ⅹ -2 清明节(茅山会船)江苏省兴化市451 Ⅹ -3 端午节(泽林旱龙舟)湖北省鄂州市452 Ⅹ -4 七夕节(郧西七夕)湖北省郧西县453 Ⅹ -5 中秋节(朝鲜族秋夕节、吉安中辽宁省铁岭市,江西省安福县秋烧塔习俗)460 Ⅹ -12 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报京三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贵州省镇远县三)467 Ⅹ -19 苗族鼓藏节贵州省榕江县484 Ⅹ -36 妈祖祭典(葛沽宝辇会、海口天天津市津南区,海南省海口市,澳门特别行政区后祀奉、澳门妈祖信俗)502 Ⅹ -54 民间社火(南庄无根架火)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515 Ⅹ -67 瑶族服饰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农历二十四节气(三门祭冬、安浙江省三门县,湖南省安仁县、花垣县,广西壮族自治516Ⅹ -68仁赶分社、苗族赶秋、壮族霜降区天等县节)元宵节(千军台庄户幡会、抡花、北京市门头沟区,河北省滦平县,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978 Ⅹ -71 河上龙灯胜会、前童元宵行会、浙江省宁海县,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陕西省彬县淄博花灯会、彬县灯山会)庙会(蒲县朝山会、泰伯庙会、991 Ⅹ -84 苏州轧神仙庙会、金村庙会、浚山西省蒲县,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姑苏区、张家港市,县正月古庙会、宝顶架香庙会、河南省浚县,重庆市大足区、丰都县丰都庙会)民间信俗(孝子祭、潮神祭祀、三平祖师信俗、东镇沂山祭仪、浙江省富阳市、海宁市,福建省平和县,山东省临朐县,贵屿双忠信俗、冼夫人信俗、钦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广东省茂名市、海南省海口市、992 Ⅹ -85 州跳岭头、康定转山会、梅里神定安县、澄迈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四川省康定山祭祀、女子太阳山祭祀、屯堡县,云南省德钦县、西畴县,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陕抬亭子、迎城隍、岷县青苗会、西省西安市,甘肃省岷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香同心莲花山青苗水会、黄大仙信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俗、澳门哪吒信俗)994 Ⅹ -87 抬阁(珠梅抬故事)湖南省涟源市祭祖习俗(徽州祠祭、诸葛后裔安徽省祁门县,浙江省兰溪市,四川省美姑县,陕西省997 Ⅹ -90 祭祖、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韩城市徐村司马迁祭祀)1014 Ⅹ-107 茶俗(白族三道茶)云南省大理市1015 Ⅹ -108 蒙古族服饰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1020 Ⅹ-113 藏族服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1197 Ⅹ-122 中元节(资源河灯节)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1214 Ⅹ-139 婚俗(赫哲族婚俗、畲族婚俗、黑龙江省同江市,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福建省霞浦瑶族婚俗)县,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1217 Ⅹ-142 规约习俗(侗族款约)贵州省黎平县。

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北省房县
湖北省武汉 市
湖南省郴州 市苏仙区
广西壮族自 治区横县
四川省金阳 县
陕西省白水 县、洛南县
青海省循化 撒拉族自治 县
宁夏回族自 治区泾源县
山西省阳城 县
江西省吉水 县
阿凡提故事
23 广阳镇民间
24 故事 西王母神话
25 盘王大歌
26 玛牧特依
27 黑白战争
28 祁家延西
29 常山喝彩歌
30 谣
1371
Ⅹ-158
1372
国家 级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Ⅹ-159
江西省万年
稻作习俗

贵州省道真
仡佬族三幺 仡佬族苗族
台习俗 自治县
匾额习俗
(赣南客家
匾额习俗) 江西省会昌

福建省柘荣
马仙信俗

广东省东莞
寮步香市

内蒙古自治
达斡尔族服 区呼伦贝尔


内蒙古自治
鄂温克族服 区陈巴尔虎


四川省昭觉
县,云南省
藏族拉伊
(那曲拉 西藏自治区
伊) 那曲地区
薅草锣鼓
(金湖秧 江苏省金湖
歌)

多声部民歌
(阿尔麦多
声部民歌) 四川省黑水

北京市大兴
区,香港特
古琴艺术 别行政区
内蒙古自治
蒙古族四胡 区科尔沁右
音乐
翼中旗
唢呐艺术
(临县大唢 山西省临
呐、灵璧菠 县,安徽省
林喇叭) 灵璧县
青海省海西
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藏族
自治州
毕阿史拉则 17 传说
仓颉传说 18
骆驼泉传说

“旋”出来的非遗

“旋”出来的非遗

China Village Report 农家书屋41“旋”出来的非遗乡村风情国务院近日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山东省文化部门推荐的《郯城木旋玩具》入选其中。

说起木旋,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一说起家里用的擀面杖、捣蒜锤,孩子玩的冰尜儿,酒瓶的木瓶塞,大家就知道了,这些东西就是用木旋手艺做成的。

郯城木旋玩具以其古朴的造型、艳丽的色彩、略显粗糙的制作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赢得了众多专家的喜爱。

它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当地民俗文化风貌,早在2006年12月就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此次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承人樊继美兴奋不已。

世代传承“樊家埝,靠沂河,家家户户做‘耍“旋”出来的非遗尹凝瑶 |文现卖木制玩具比卖那些诸如脚车、木凳、木椅等其他木器还要赚钱。

于是,决心专门从事这种木制玩具生产,以赚取更多的钱财。

为了生产更多的玩具,樊木又根据手拉皮带使钻头转动的原理,制成了简易旋车,并逐渐摸索出一套制作木旋玩具的技艺,生产了大批木旋玩具。

这些玩具,不但满足了乡邻乡亲孩子们的需要,也批发给做生意的货郎。

以此为业的货郎们推着脚车,走街串巷,一边演示,一边吆喝着卖。

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樊木的孩子们耳濡目染,也学会了木旋玩具制作技艺,有什么新鲜的想法,也能融入到这些可爱的玩具之中。

樊木把这门技艺传给孩子们,孩子们又传给自己的子孙,就这样世代相传,历久弥新,这项艺术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很快便登堂入室,成为人们的室内装饰品。

已近古稀的樊继美,自幼深受祖辈货’(即木旋玩具),‘耍货’虽然无大用,娃娃拿着笑呵呵,腾他(她)妈妈好做活。

”这段优美的歌谣就流传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港上镇樊埝村。

以樊埝村为中心的木旋玩具制作,世代相传,发展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樊继美是樊氏家族的第21代传承人。

距今600多年的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樊氏七世祖樊木从江苏赣榆逃荒至沂水河畔(即樊埝村)。

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Ⅷ-6
天津煎饼果子制作技艺(津老味煎饼果子制作技艺)
红桥区
42
Ⅷ-7
清真白记水饺传统制作技艺
和平区
43
Ⅷ-8
津沽龙须面制作技艺
河东区
44
Ⅷ-9
黑豆茸传统制作技艺(妙众堂黑豆茸传统制作技艺)
红桥区
45
Ⅷ-10
冬菜制作技艺(陈官屯冬菜制作技艺)
静海区
46
Ⅷ-11
冬菜制作技艺(天津冬菜制作技艺)
和平区
47
梅花大鼓(金派梅花大鼓)
南开区
七、传统美术(共计4项)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9
Ⅶ-1
剪纸(大港剪纸)
滨海新区
10
Ⅶ-2
玉雕(津派花鸟玉雕)
河北区
11
Ⅶ-3
葫芦制作技艺(高氏押花葫芦制作技艺)
红桥区
12
Ⅶ-4
葫芦制作技艺(范制葫芦模具制作技艺)
西青区
九、传统医药(共计5项)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Ⅴ-1
王派快板
河北区、河西区
12
Ⅴ-2
天津快板
河东区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2项)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3
Ⅵ-1
闫街少林功夫拳
北辰区
14
Ⅵ-2
两翼猿拳
北辰区
15
Ⅵ-3
形意拳(刘快庄形意拳)
北辰区
16
Ⅵ-4
形意拳(天津传统形意拳)
河北区
17
Ⅵ-5

风流“女歌仙”——访国家级非遗名录《坡芽歌书》传承人农凤妹

风流“女歌仙”——访国家级非遗名录《坡芽歌书》传承人农凤妹
种文艺演出和灌制民歌 唱片等 ,她是周边 壮族同胞 中公认的优秀 “ 壮家歌手” 。
据多次走访坡芽村 的云南省艺术研究 院的杨耀武介绍说 ,除农风妹和农丽英外 ,
全村 还 有 2 0 多人 能 够通 过 图形 符 号认 读 山
Naf io nal f oi k m us i c
“ = 置 月 ” “ 珑端节”等壮族传统节 H 上领
当司仪演唱 ,也 曾参加过省 、县 、乡的各
大力支持 ,相关部门对该村加大了扶贫的
工作力度,已投入 了近2 【 ) ( 】 万元。目前 ,该
心乱似沸油 ,似枝叶随波。
似浮草逐流,心如悬蜂巢。
氏被 音枣 2 0 1 7. 1
I I I ■■■ 氏 被
历史典故 以及传承 、多变 自然的曲渊 ,他 们来到传习馆与传承人农凤妹 、农 丽英和 歌手进行面对面交流;传承人现场为采访 组演唱 《 星星》 等几首坡芽山歌 ,山歌 中 的优美旋律深深吸引了采访组的每位成员。
头戴 壮 家沙 支 系挑 花 绣壮 锦 五 彩头 帕
— _ l ●氏 被 青 枣 - _ _ _ ■I I I
风流 “ 女歌仙"
访 国家级非遗名录 锹 芽歌书》 传承人农凤妹
龙 符( 文 山学院 图书馆

第l 4 届c c 丁v 青年歌手 电视大奖赛 I L 中,有一群黑衣 、黑裤 、黑帽子的
乱似黄蜂窝 , C , J L 飞向哥。 坡芽情歌时而高亢嘹亮 、时而低柔缠 绵 、时而如高 天流云 、时 而似小河 淌水
万众瞩 目的音乐艺术焦点。 根据国家文化部 《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 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代表 l 生 传 承人的通知》 ,富宁县坡芽 情歌项 目传承人

国家级第四批民间文学非遗

国家级第四批民间文学非遗

国家级第四批民间文学非遗
国家级第四批民间文学非遗是指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民间文学传统项目,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批项目。

这些项目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学的丰富多样性,保护、传承和发展了民间文学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第四批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包括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形式,如地方戏剧剧本、传统故事、民间曲艺、传统笑话、励志故事等。

这些项目涵盖了中国各个地区的不同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丰富多样性。

这些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具有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通过传承和保护,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这些项目也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欣赏,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国家级第四批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认定和保护,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也是中国政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目名录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正>京政发[2014]4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8项)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6项),现予公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将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总页数】6页(P13-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2
【相关文献】
1.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J], ;
2.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J], ;
3.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青岛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J], ;
4.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J],
5.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京政发〔2021〕28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指经中国政府批准,公布在第四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传统文化形式或技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不可比拟的文化价值,传承至今,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一步:整体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越来越重视。

自2006年开始,中国政府便开始组织评选和公布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公布四批。

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工作始于2011年,历时三年,于2014年12月20日公布。

这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散文、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和宗教等多个领域。

第二步:类别介绍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518项,分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艺术表演、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体育与游艺、民俗和宗教等11个类别。

其中,全国共有民间文学78项、音乐44项、舞蹈34项、戏剧45项、曲艺40项、艺术表演36项、传统技艺51项、传统医药47项、传统体育与游艺16项、民俗71项、宗教6项。

第三步:代表性遗产介绍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众多的代表性遗产,下面进行一些简介。

1、姑娘会文学:源于云南建水县,是彝族和汉族同乡会在每年的大型宗教节日上进行的活动。

该文学类型是一种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素材,以表达对爱情、人生和民族文化的感悟和理解的民间文学形式。

2、迪庆藏文经幡:是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的文化象征之一。

迪庆藏文经幡是藏族善男信女在宗教升学、庆典、祭祀等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3、百龙灯戏:传承于福建厦门,是福建闽南地区演出形式的一种。

百龙灯戏以播播鼓、棕子打击、珠帘隆起、擂卿高吟和背景音乐相互配合,营造出特殊的视听效果,本土艺术形式的表现十分突出。

4、中药材制药技艺:是中国传统中草药制成、加工、贮存技艺的总称。

中药材制药技艺包括采收、炮制、炮制工具、制剂、炮制加工环节、储存等多个方面,以其独特的医疗价值和文化内涵被收录于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
(新入选项目,共计151项)
一、民间文学(30项,涉及31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二、传统音乐(15项,涉及17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三、传统舞蹈(20项,涉及20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传统戏剧(4项,涉及4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五、曲艺(13项,涉及1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4项,涉及15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七、传统美术(12项,涉及14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八、传统技艺(28项,涉及29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九、传统医药(2项,涉及2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十、民俗(13项,涉及14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