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流行病学及预防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猩红热的流行病学及预防体会
发表时间:2015-04-09T14:19:33.8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3期供稿作者:张楠[导读] 猩红热是一种主要由B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菌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张楠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建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4002)
【摘要】目的探讨猩红热的临床流行病学及预防。方法对2013年~2014年猩红热的临床治疗及预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应对患者进行6 d隔离治疗。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 d,并可用苄星青霉素120万U肌内注射1次进行预防。流行期间应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结论提醒患者在病程第2~4周每周查1次尿常规,同时注意有无心悸、游走性大关节疼痛等情况,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到门诊复查。
【关键词】猩红热预防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011-02 猩红热是一种主要由B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菌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其他感染病人也可视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1]。病原治疗是根除病原菌、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链球菌的传播的主要治疗方法。对2013年~2014年猩红热的临床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3年~2014年收治的猩红热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13岁。普通型5例,轻型25例。发热22例,咽痛26例,舌乳头增生6例,杨梅舌8例,草莓舌10例。典型皮疹8例,不型皮疹22例。
1.2 方法猩红热潜伏期为l~7天,一般为2~3天,临床上分轻型、普通型、中型、脓毒型、外科型。普通型起病急,高热、咽痛、头痛、周身不适。发病12~48小时可出现典型皮疹,即在全身弥漫性潮红的基础上,散布粟粒大小点状丘疹,压之褪色,皮肤瘙痒,皮疹常先由耳后、颈部开始,直至全身。皮疹在48小时达最高峰,2~3天后按出疹顺序先后消退,个别可持续1个月。咽部及腭扁桃体充血、红肿,表面及腺窝有黄白色渗出物,易拭去。软腭黏膜充血水肿,可见小米粒状丘疹和出血点,即黏膜内疹。病初时舌被覆白苔,乳头红肿突出白苔外,称“草莓舌”;2~3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舌乳头仍凸起,称“杨梅舌”;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形成所谓“口周苍白圈”。
2 流行病学
猩红热多见于温带、寒带及热带少见。冬春季为发病高峰,但全年均可见。近数十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使该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临床表现为脓毒型和中毒型的病例明显减少,病死率明显下降,轻型病例增多。我国以往北方多于南方,但近年来南方有增多趋势,目前已无大流行,多呈散发,主要见于5~15岁儿童,且重症者少见。
2.1 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带菌者。猩红热患者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正常人鼻咽部可带菌,人群中的带菌率与地区、季节、年龄和是否有流行等有关,学龄儿童中带菌率为15%~20%,成人相对较低。
2.2 传播途径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引起“外科猩红热”、“产科猩红热”。
2.3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抗菌免疫和抗毒免疫。抗菌免疫主要为机体针对M蛋白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能消除M蛋白对机体的抗吞噬作用。也有型特异性,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故对不同型链球菌无保护作用[2]。抗毒免疫主要为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的特异抗体,该免疫较为持久,但该毒素有5种血清型,彼此间亦无交叉免疫,故患猩红热后可再次感染有另一种红疹毒素的链球菌而再次发病。
2.4 流行特征本病多见于温带地区,寒带和热带少见。全年均可发生,但冬春季多,夏秋季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最为多见。
3 预防
3.1 控制传染源猩红热患者应及早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限为症状消退后1周或每天1次咽拭子培养连续3次阴性。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发现咽峡炎症状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幼托机构中如发现带菌者,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并治疗,经细菌培养三次阴性后恢复工作。
3.2 切断传播途径病房通风换气,每天3~4次,或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被患者鼻咽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如食具、玩具、书籍、衣物、被褥等,应随时消毒,可分别采取消毒液浸泡、擦拭、蒸煮或日光暴晒等。患者鼻咽分泌物须以2%~3%氯胺或漂白粉澄清液消毒。接触及护理患者应戴口罩。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
3.3 保护易感人群本病目前无理想疫苗,对密切接触者可用青霉素或磺胺药预防。
4 讨论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主要产生3种病变:化脓性病变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能借助脂壁酸(LTA)黏附于黏膜上皮细胞,进入组织引起炎症,通过M蛋白保护细菌不被吞噬,在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及溶血素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和引起组织坏死。中毒性病变,病原菌所产生的红疹毒素及其他产物经咽部丰富的血管进入血流,引起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中毒症状。红疹毒素引起皮肤血管充血发疹,肝、淋巴结可有充血和脂肪变性,心肌可有混浊肿胀和变性,肾可有问质性炎症样改变[3]。变态反应性病变仅发生于个别病例。可能系因A组链球菌某些型与被感染者的心肌、心瓣膜、肾小球基底膜的抗原相似,当产生特异性免疫后引起的交叉免疫反应,也可能因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上述组织后所致。青霉素G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每天每千克体重2万~4万单位,每天2~3次,肌肉注射,连用7~10 d。80%左右的患者24 h内即可退热,4 d左右咽峡炎消失,皮疹消退。脓毒型患者应加大剂量到每天800万~2000万单位,分2~3次静脉滴注。儿童每天每千克体重20万单位,分2~3次静脉滴入,连用10d或退热后3d。对青霉素G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治疗。中毒症状重或伴休克症状者,应给予相应处理,以防治并发症。参考文献
[1] 刘作义.儿童猩红热的诊断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11):65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