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合集下载

交流伺服系统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交流伺服系统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交流伺服系统发展现状及其趋势运动控制系统作为电气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运动控制系统主要研究电动机拖动及机械设备的位移控制问题。

交流伺服系统是运动控制系统所研究的重要的一部分,而纵观电力拖动的发展过程,交、直流两种拖动方式并存与各个生产领域,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两者相互竞争,相互促进。

1990年以前,由于技术成本等原因,国内伺服电机以直流永磁有刷电机和步进电机为主,而且主要集中在机床和国防军工行业。

1990年以后,进口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系统逐步进入中国,此期间得益于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电力电子及微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交流伺服电机的驱动技术也得以很快发展。

如今约占整个电力拖动容量80%的不变速拖动系统都采用交流电动机,而只占20%的高精度、宽广调速范围的拖动系统采用直流电动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机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支撑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流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得以极大的迈进,使得先前困扰着交流伺服系统的电机控制复杂、调速性能差等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日渐提高,价格趋于合理,使得交流伺服系统取代直流伺服系统尤其是在高精度、高性能要求的伺服驱动领域成了现代电伺服驱动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

一、交流伺服系统的概述伺服来自英文单词Servo,指系统跟随外部指令进行人们所期望的运动,运动要素包括位置、速度和力矩。

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液压、气动到电气的过程,而电气伺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反馈装置和控制器。

在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直流电机作为主要执行部件,在70年代以后,交流伺服电机的性价比不断提高,逐渐取代直流电机成为伺服系统的主导执行电机。

控制器的功能是完成伺服系统的闭环控制,包括力矩、速度和位置等。

我们通常说的伺服驱动器已经包括了控制器的基本功能和功率放大部分。

虽然采用功率步进电机直接驱动的开环伺服系统曾经在90年代的所谓经济型数控领域获得广泛使用,但是迅速被交流伺服所取代。

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永磁电机是一种以永磁体为磁场源,通过永磁磁场与线圈产生的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转动的电机。

与传统的电机相比,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响应快、维护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永磁电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磁性材料研究及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永磁电机得到了迅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能源节约与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出与推广,永磁电机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各国在永磁电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下面将从设计技术、控制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

1.设计技术(1)结构设计:在永磁电机的结构设计方面,目前主要分为和式电机和差式电机两种类型。

和式电机是指永磁体和线圈磁极呈现出相同数量和分布的电机结构,如平面直流电动机、径向通用电机等;差式电机则是永磁体和线圈磁极数目及分布不同的电机结构,如磁悬浮轴承驱动电机、直线电机等。

(2)永磁材料:目前常用的永磁材料主要有钕铁硼永磁材料、钴钴磁钕永磁材料、铁氧化物永磁材料等。

其中,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高矫顽力、高能量积等特点,因此应用最为广泛。

(3)电流密度分布:在电流密度分布方面,永磁电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分布式永磁电机和集中式永磁电机。

分布式永磁电机的磁极和线圈的磁场相互作用更加均匀,但是转子制造工艺复杂;集中式永磁电机的磁体制作简单,但是转子制造成本较高。

2.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永磁电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发展直接影响到永磁电机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效果。

目前,永磁电机常用的控制技术有以下几种:(1)矢量控制技术:矢量控制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永磁电机控制技术之一,能够实现永磁电机的高效控制,使永磁电机得到充分利用。

(2)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将电流向量分解为电磁向量和电势向量,通过调节电磁向量的大小来控制永磁电机的转矩。

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的研究

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的研究

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的研究[摘要] 目前交流伺服系统取代传统电液伺服系统和直流伺服系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永磁同步电动机在交流伺服系统应用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和转子结构,同时分析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分别简介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目前常用的两种控制策略: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并对两种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对比,为永磁同步电动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

[关键词] 伺服系统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1、前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伺服系统作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支柱技术,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1]。

伴随着、稀土永磁材料与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交流伺服控制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交流伺服系统逐步取代直流伺服系统已成定局。

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有可能并已经初步构成了高精度、快速响应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在高精度速度和位置控制场合,都已经由交流电力传动取代电液传动和直流传动。

在交流伺服传动领域中,伺服系统有三种构成形式,其执行元件分别是:感应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和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所构成的伺服系统除以上执行元件外还有:变频装置(整流器和逆变器)、控制系统。

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因数高、转矩电流比高、转动惯量低、易于散热及维护保养等优点,特别是随着永磁材料价格的下降、材料磁性能的提高,以及新型永磁材料的出现,在中小功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宽调速范围的伺服系统中,永磁同步电动机引起了众多研究与开发人员的青睐,其应用领域逐步推广,尤其在航空、航天、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等场合已获得广泛的应用[2]。

2、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由于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磁钢的几何形状不同,转子磁场在空间的分布可分为正弦波和梯形波两种,转子旋转在定子上产生的反电动势波形也分为正弦波,梯形波两种,所以永磁同步电机分为正弦波驱动电流的永磁同步电机和方波驱动电流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交流伺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永磁交流伺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永磁交流伺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永磁交流伺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机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支撑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流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得以极大的迈进,使得先前困扰着交流伺服系统的电机控制复杂、调速性能差等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日渐提高,价格趋于合理,使得交流伺服系统取代直流伺服系统尤其是在高精度、高性能要求的伺服驱动领域成了现代电伺服驱动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

伺服控制技术是决定交流伺服系统性能好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国外交流伺服技术封锁的主要部分。

随着国内交流伺服用电机等硬件技术逐步成熟,以软形式存在于控制芯片中的伺服控制技术成为制约我国高性能交流伺服技术及产品发展的瓶颈。

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交流伺服控制技术,尤其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控制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1交流永磁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图1给出了交流永磁伺服控制系统简化的基本结构框图。

除电机外,系统主要包括功率驱动单元、位置控制器、速度控制器、转矩和电流控制器、位置反馈单元、电流反馈单元、通讯接口单元等。

图1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基本结构框图·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是使用最多的伺服电机品种。

这种电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易维护或免维护;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少,效率高,现今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多采用三相正弦交流电驱动,转子一般由永磁体磁化为3-4对磁极,产生正弦磁动势。

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由电压源型逆变器驱动,采用高分辨率的绝对式位置反馈装置。

高性能的交流伺服系统要求永磁同步电动机尽量具有线性的数学模型。

这就需要通过对电机转子磁场的优化设计,使转子产生正弦磁动势,并改进定子、转子结构,消除齿槽力矩,减小电磁转矩波动。

这样通过对电机本体的设计来提高其控制特性。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范文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范文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高效、节能、稳定等优点,在伺服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作为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对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基于永磁体产生磁场的电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实现电机的转动。

与传统的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更稳定的运行性能。

其伺服控制系统主要通过控制器对电机进行精确的控制,实现电机的快速响应和准确位置控制。

三、伺服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机本体、驱动器、控制器和传感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指令、处理信息并输出控制信号。

驱动器则负责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所需的电能。

传感器则用于实时监测电机的运行状态,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实现闭环控制。

四、伺服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1. 矢量控制技术:通过坐标变换,将三相电流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分别进行控制,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

2. 数字控制技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数字控制器,实现对电机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

3. 鲁棒控制技术:针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外界干扰,采用鲁棒控制算法,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4. 智能控制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电机的高效、智能控制。

五、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未来,伺服控制系统将更加注重智能化、高效化和绿色化的发展方向。

智能控制算法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自适应性、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

同时,高效化和绿色化也将成为伺服控制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和改进电机设计,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系统效率。

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研究

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研究

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研究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是一种高效、精确控制的电机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本文将探讨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首先,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

与传统的感应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更高的转矩密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能够更好地满足高精度、高速度的控制需求。

其次,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的研究集中在控制算法和系统设计两个方面。

在控制算法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进传统的速度环和位置环控制算法,实现了更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此外,还研究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和优化控制等新型控制算法,在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能耗和振动。

在系统设计方面,研究人员通过优化电机参数、选用合适的功率电子器件和传感器,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再次,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被应用于机床、印刷设备、包装设备等需要高精度控制的设备中。

在这些应用中,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能够实现快速、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如何降低系统的能耗和成本等问题。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控制算法的优化、系统设计的创新、电机材料的改进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

综上所述,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精确控制的电机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相信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将能够满足更多领域的控制需求,为工业自动化带来更大的效益。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热点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热点
控制技术
交流伺服控制技术是整个伺服系统的核心,主要采用基于矢 量控制的PID控制算法,同时,许多现代伺服控制系统还采用 了磁场定向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技术。
国内外主要供应商及产品特点
国外供应商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许多知名的交流伺服系统供应商,如日本安川电机、德 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等。这些供应商的产品线非常广泛,并且产品性能 优异,尤其在高端市场上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所研究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在某 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抗干扰能力 、节能性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 不断发展,未来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将有望 实现更加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的发展 。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需要进 一步研究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和作业 条件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拓展其 应用范围和提高适应性。
THANK YOU.
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
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和云 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伺服控制系 统相结合,形成智能化的伺服控制系 统,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自学习和自
组织能力。
研究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伺 服控制系统,实现系统的信息感知、 建模、仿真和控制的一体化,提高系
统的协同性和灵活性。
探索5G、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 在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现系统 的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和优化调度等
对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估,提出系统的故障检测、诊断和容错 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节能与环保要求
研究节能控制策略,降低系统的能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符合绿色制 造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系统的生 产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设 计和制造。

2024年伺服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伺服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伺服系统市场发展现状引言伺服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系统。

它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器,通过闭环控制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控制。

伺服系统在制造业、机床、包装设备、机器人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当前的2024年伺服系统市场发展现状,并分析其主要驱动因素和未来趋势。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伺服系统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报告,伺服系统市场在2020年达到了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XX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工业自动化需求的增加以及新兴领域的发展,如智能制造、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

主要应用领域伺服系统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制造业是伺服系统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

制造业中的机床、包装设备、印刷设备等都需要使用伺服系统进行精确控制。

同时,伺服系统也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行业。

增长驱动因素伺服系统市场的增长有多个驱动因素。

首先,工业自动化的推进促进了伺服系统的需求增长。

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传统制造业正逐渐向数字化、自动化方向转型,这就需要大量的伺服系统来实现精确控制和自动化生产。

其次,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促进了伺服系统市场的发展。

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伺服系统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例如,在智能制造中,伺服系统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推动了伺服系统的创新和发展。

伺服系统供应商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稳定性,同时降低成本,以满足客户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挑战和机遇伺服系统市场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一方面,伺服系统市场的竞争激烈,供应商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伺服系统在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将会有更大的市场需求。

未来,伺服系统市场还将受益于产业升级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许多国家都将伺服系统列为关键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产业的发展。

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提升和市场的需求,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较于传统的交流伺服系统,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控制精度、更高的效率等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

然而,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永磁同步电机的自身特性不同于传统的交流电机,需要更加精细的控制算法。

其次,永磁同步伺服系统中永磁体的磁场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需要对系统进行温度补偿。

此外,永磁同步伺服系统中的调速器和控制系统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优化。

因此,本文选取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研究其控制理论和关键技术,探索解决其现存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永磁同步电机的特性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和运行原理,建立其数学模型,为后续的控制算法设计和系统建模提供基础。

2.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控制算法研究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特殊性,研究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控制算法,包括基于磁场定向控制和矢量控制的方法,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3.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温度补偿技术研究针对永磁同步伺服系统中永磁体的磁场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研究其温度补偿技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控制器设计设计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控制器,包括调速器和控制系统,为系统的实现和应用提供支持。

本文将采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样机实验的设计和实施,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和温度补偿技术的可行性,并对系统进行仿真和分析,逐步完善和优化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设计和控制。

三、预期研究成果和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预期可以取得以下几点研究成果和意义:1.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型,提高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应用水平;2.提出基于磁场定向控制和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伺服系统控制算法,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3.研究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温度补偿技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设计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控制器,为系统的实现和应用提供支持。

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永磁电机,是指通过磁铁所产生磁场,在电机内部运用磁感应定理将磁场与电流相互作用产生转矩的机器。

永磁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制造业领域。

目前,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永磁材料的出现,使永磁电机得以不断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从永磁电机的主要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永磁电机的主要研究现状1. 永磁材料的发展永磁电机的核心部分就是永磁体,永磁体的性能直接影响永磁电机的性能。

目前最主要的永磁体材料是NdFeB磁体材料,它具有高密度、高磁性、高温稳定性等特点。

除此之外,还有SmCo磁体材料,它的性能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比NdFeB磁体更好,但价格更高,主要应用于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温环境下的应用,如航空航天领域。

2. 永磁电机的结构设计永磁电机的结构设计也在不断改进,使得永磁电机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峰值转矩。

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就是采用铁壳间隔结构,在增强电机性能的同时,还能提高电机的安全性。

另外,永磁电机的转子材料也在不断改进,从传统的铝合金、铜合金材料转向复合材料和碳纤维材料。

这种材料的使用能够使电机轻量化,同时还能提高电机的耐磨性和高能量转速。

二、永磁电机的未来发展趋势1. 应用领域的拓展永磁电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能够使其应用领域得到不断拓展。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船舶、风电和工业助力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2. 永磁电机的智能化与普通电机相比,永磁电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动态响应等特点,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控制,并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

因此,未来永磁电机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精准控制和远程监控。

3. 磁场计算和优化设计永磁电机的磁场分布对电机的特性和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

未来,随着磁场计算和优化设计技术的不断提高,能够进一步提高永磁电机的效率和性能,为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永磁电机是当前产业界和科学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024年伺服系统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伺服系统市场分析现状

伺服系统市场分析现状引言伺服系统是一种通过控制电机旋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来实现精确控制的系统。

它在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

本文将对伺服系统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伺服系统市场在过去几年内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球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0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和对精密控制的需求增加。

伺服系统应用领域数控机床行业伺服系统在数控机床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伺服系统可以精确控制机床的运动,实现高速加工和精密加工。

随着数控机床行业的快速发展,伺服系统市场也得到了持续增长。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伺服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随着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工业自动化的需求不断增长。

伺服系统作为工业自动化中的核心控制设备,具有高精度、高响应性和可靠性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器人机器人是伺服系统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伺服系统可以驱动机器人的关节,实现精确控制和灵活运动。

随着机器人在制造业、物流和服务业的广泛应用,伺服系统市场也在逐步扩大。

伺服系统市场竞争环境伺服系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ABB、西门子、施耐德电气等。

这些厂商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和服务能力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此外,一些本土企业也在伺服系统市场中崭露头角,加剧了市场竞争。

伺服系统市场趋势高性能伺服系统的需求增长随着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高性能伺服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

高性能伺服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能够满足高精度控制和快速运动的需求。

小型化、集成化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伺服系统趋向于小型化和集成化。

小型化可以减小设备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集成化可以简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化发展伺服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

智能化的伺服系统可以采集和处理大量数据,实现设备状态监测、故障预测和维修计划优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1研究背景及意义伺服系统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是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检测技术等学科相互发展融合的产物,是自动化学科及工业生产领域重要的分支。

在机械制造行业、冶金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军事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伺服系统强调对控制命令的快速跟踪和响应,所以伺服控制系统可以认为是随动控制系统,既可以是转速的随动控制,也可以是位置的随动控制。

在广义的角度上看,电动机的调速系统也可以认为是伺服控制的一种,只不过在调速系统中,强调的被调量是电动机的转速,更加有效的实现功率变换。

而伺服系统则强调忠实跟踪给定信号,即按控制器发出的控制命令而动作,并产生足够的力或力矩,使被驱动的机械获得期望的运动速度和位姿。

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由液压伺服到电气伺服的过程。

在电气伺服系统中,按驱动装置的执行元件电动机类型来分,通常分为直流伺服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两大类。

六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电力电子学、微电子学、传感技术、永磁技术和控制理论的惊人发展,尤其是先进控制策略的成功应用,交流伺服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己具备良好的技术性能,其动、静态特性已完全可与直流伺服系统相媲美,交流伺服系统取代直流伺服系统己成定局。

其中交流永磁同步电机 (PMSM)又以其结构简单、气隙磁密高、功率密度大、转动惯量小的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

和直流电机相比,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没有直流电机的换向器和电刷等缺点,和其他类型交流电动机相比,它由于没有励磁电流,因而功率因数高,力矩惯量比大,定子电流和定子电阻损耗减小,且转子参数可测、控制性能好。

现已广泛用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柔性制造系统、载人宇宙飞船、电动工具以及家用电器等高科技领域。

另一方面,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 的快速发展也对伺服系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范文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范文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高效率、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等优点,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伺服控制系统作为永磁同步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果。

因此,对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基于磁场耦合原理的电机,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定子中的电流产生磁场与转子上的永磁体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电机的转动。

PMSM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伺服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电机的位置、速度和力矩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调整电机的运行状态,以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伺服控制系统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稳定性等特点,是永磁同步电机的重要支撑。

四、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法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控制策略的选择、控制器的设计以及参数的调整等。

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2.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伺服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度和响应速度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因此,研究高精度的传感器技术和传感器优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3. 驱动技术:驱动技术是影响永磁同步电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研究新型的驱动技术和优化方法,可以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4. 故障诊断与保护: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研究有效的诊断方法和保护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实践应用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机床加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

交流永磁直线电机及其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交流永磁直线电机及其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交流永磁直线电机及其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交流永磁直线电机及其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一、综述1、研究的意义直线电机技术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通过中间任何转换装置的新颖电机,它具有系统结构简单、磨损少、噪音低、组合性强、维护方便等优点。

旋转电机所有的品种,直线电机技术几乎都有相对应的品种。

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在一些它能独特发挥作用的地方,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得效果。

随着微电子、电力电子技术、永磁材料技术和驱动技术的发展,直线电机系统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外著名电器(气)公司相继推出并不断完善、更新各自的直线电机系统。

其应用十分广泛,如列车驱动、物料运送、机床工作、食品和轻工机械、自动绘图仪、液压金属泵、空气压缩机、电磁炮、家用电器以及半导体器件等。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直线电机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差距,在市场上有很大的潜力,[1]所以做这个题目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2、直线电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直线电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探索、实验、开发应用以及实用商品化四个阶段:探索阶段(1886一1929)19世纪末20世纪初,N.Tesla研究了一系列运动电磁场方面的技术,并开始了直线电机方面的研究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阶段,部分研究者不仅从理论上研究了直线电机的驱动原理,并且进行了各种应用方面的初步研究,但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如当时用直线电机来推动织布机上的梭子,或作为铁路列车的动力,均未获得成功。

直到1915年,苏联的齐亚夫完成了最早的水银用电磁泵。

把直线电机的原理性试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实验阶段(1930一1940)在这个阶段,直线电机受到更多重视,一度出现了直线电机热。

如1930年美国的Bachelet 获得双边型直线电机专利;1931年德国Einstein等人获得直线电磁泵专利;1934年美国Hase 完成直线电磁炮。

在这个阶段即将结束时,美国西屋公司发生了著名的电动牵引机(electropult)失败事件。

永磁交流伺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永磁交流伺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永磁交流伺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机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支撑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流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得以极大的迈进,使得先前困扰着交流伺服系统的电机控制复杂、调速性能差等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日渐提高,价格趋于合理,使得交流伺服系统取代直流伺服系统尤其是在高精度、高性能要求的伺服驱动领域成了现代电伺服驱动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

???伺服控制技术是决定交流伺服系统性能好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国外交流伺服技术封锁的主要部分。

随着国内交流伺服用电机等硬件技术逐步成熟,以软形式存在于控制芯片中的伺服控制技术成为制约我国高性能交流伺服技术及产品发展的瓶颈。

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交流伺服控制技术,尤其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控制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1交流永磁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图1给出了交流永磁伺服控制系统简化的基本结构框图。

除电机外,系统主要包括功率驱动单元、位置控制器、速度控制器、转矩和电流控制器、位置反馈单元、电流反馈单元、通讯接口单元等。

图1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基本结构框图???·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是使用最多的伺服电机品种。

这种电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易维护或免维护;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少,效率高,现今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多采用三相正弦交流电驱动,转子一般由永磁体磁化为3-4对磁极,产生正弦磁动势。

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由电压源型逆变器驱动,采用高分辨率的绝对式位置反馈装置。

高性能的交流伺服系统要求永磁同步电动机尽量具有线性的数学模型。

这就需要通过对电机转子磁场的优化设计,使转子产生正弦磁动势,并改进定子、转子结构,消除齿槽力矩,减小电磁转矩波动。

这样通过对电机本体的设计来提高其控制特性。

???国外各大伺服驱动厂商和电机制造商均有性能优良的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产品,功率一般在50W-20kW之间。

浅谈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及其现状

浅谈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及其现状

着科 学技 术 日新 月异 的发展 , 人 类对产品的需求量 已经远不是手 工作 业就 能够满足 了, 这就促使 了社会 生产从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向机 械化 生产方式迈进 。在 电机的应 用过程 中, 电机被不 断的改革创新 , 一 系列功能强大实用性高的电机不断 出现在A. i J ' 1 的视野 , 从 而进一步 的推进 了人 类社会 的向前发展 。本文从 交流伺服 系统的结构方 面出发 , 对 系统 中各 个单元的一些基本功能进行 了简要介 绍, 并且对永磁 体 同步电机调速 系统与无刷直流 电机调速 系统进行 了全面的分析和 比较 ,在 文章 的最后还对永磁体 同步 电机伺服 系统的前景从 国内外
两 个 市 场 的发 展 现 状 进 行 了评 价 。
关键词 : 伺服 系统 ; 永磁 同步电机 ; 直流无刷 电机
2 . 4位置控制 系统 。对于不 同的信号 , 位置控制 系统所表现出的 随着科 学技术 的 日新月异 , 电机在人类 的生活生产 中起 到了重 生 是不 同的 。 典型 的输入信号有 三种形式: 位置输入( 位置阶跃 输 要 的作用 ,在 人类运用 电机 的过程 中对 电机进 行 了不 断的改进创 特 I 新, 在 二十世纪八 十年代 , 由于微处理 技术和半导体功 率器件技 术 入 ) 、 速度输入( 斜坡输人 ) 以及加速度输入( 抛物线输入 ) 。 位置传感 等制造水平 的不 断提 高 , 交流伺 服电机 已经成为 了应用最 为广泛 的 器一般采用高分辨率的旋转变压器 、 光电编码器 、 磁编码器等元件 。 能输出转子 的绝对位置 , 但其解 码 电机之一。所谓 的伺 服系统就是使 物体 的位 置 、 方位和状态 等输 出 旋转 变压器输 出两相 正交波形 , 价格 昂贵。磁编码器是实现数字反馈控制性价 比较高的 被 控量 能够 跟随输入 目标 ( 或给定值 ) 的任意变化的 自动控制系统 。 电路复杂 , 还可以依靠磁极变化检测位置 , 目前 正处 于研究 阶段 , 其分辨 它的主要任务 是按控制命令 的要求 、 对功率进行 放大 、 变换与调 控 器件 , 等处理 , 使驱动装置输 出的力矩 、 速 度和位置控制的非常灵活方便 。 率较低 。 2 . 5接 口通讯单元 。接 口包括键盘 , 显示 、 控制 Y O接 口、 串行通 目前 , 随着科学技 术的不断提高 , 人类 在永磁体 同步 电机伺服 系统 / O接 口电路 中 , 有许 多数字 信号需 的应用上已经开始逐 步完善成熟 , 以下 内容是通过对永磁体 同步电 信等 。伺 服单元 内部及 对外 的 I 更新速度也不同。 机伺服系统的发展历史 以及其结构 特征进行深入的剖析 , 并 对其 在 要 隔离 。这些数字信号代表的信息不 同, 3永磁 同步 电机伺服 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1概 述 早 期对永磁 同步电机 的研究 主要为 固定 频率供 电的永磁 同步 特别是稳态特性和直接起动性能的研 究。V . 从2 0世纪 7 0年代后期 到 8 0年代初期 , 随着微处理技术 , 大功 电机运行特性 的研究 , . H o n s i n g e r 和 M. A . R a h ma n等人对永 磁 同步 电机 的直接起 动方 面 率高性能半导体 功率 器件技术 和电机永磁材料制造工艺 的发展 , 其 B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国外开始对逆变器供电 性 能价格 比的 日益提高 , 交流伺服技术 一交流伺服 电机 和交 流伺 服 做 了大量 的研究工作。 的永磁 同步 电机进行了深入的研 究, 其供 电的永磁 同步 电机与直接 控制系统逐渐成为主导产 品。现如今 , 性 能相对较 高的一些 伺服系 起动 的永磁 同步 电机的结构基本相 同 , 但 多数情况下无阻尼绕组 。 统基本采用永磁同步性交流伺 服电机 , 并且永磁 同步电机交 流伺服 系统在技术应用上已经逐步形 成模 式 , 具备 了十分优 良的低 速性能 随着对永磁 同步电机调 速系统性 能要求 的不 断提 高 , G . R . S l e — 提 出了现代 并可实现 弱磁 高速控制 , 能快速 、 准确 定位的控制驱 动器组成 的全 m on 等人 针对 调速系统 快速动态性 能和高效率 的要求 , 可设计 出高效率 、 高力矩惯量 比、 高能量 数字位置伺服系统。 并 且随着永磁材料性能 的大幅度提高和价格的 永磁 同步 电机 的设计方法。 降低 , 特别是钕铁硼永磁 的热稳定性 和耐腐蚀性 的改善和价格的逐 密度 的永磁 同步 电机。 近年来 微型计算 机技术的发展 , 永磁 同步 电动机矢 量控制系统 步降低以及电力电子器件的进一步发展 , 加上永磁 电机研究开发经 D . N a u n i n等研制了一种永磁 同 验的逐步成 熟 , 经大力推广 和应用 已有研究 成果 , 其在 工业生产 领 的全数字控制也取得 了很大的发展 。 域中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 正 向大功率化 ( 高转速 、 高转 矩 ) 、 高功能 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 ,采用 了十六位单片机 8 0 9 7作为控制计算 机, 实现了高精度 、 高动态响应的全数字控制。 化和微型化方面发展。

永磁交流伺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永磁交流伺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永磁交流伺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自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机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支撑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流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得以极大的迈进,使得先前困扰着交流伺服系统的电机控制复杂、调速性能差等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日渐提高,价格趋于合理,使得交流伺服系统取代直流伺服系统尤其是在高精度、高性能要求的伺服驱动领域成了现代电伺服驱动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

伺服控制技术是决定交流伺服系统性能好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国外交流伺服技术封锁的主要部分。

随着国内交流伺服用电机等硬件技术逐步成熟,以软形式存在于控制芯片中的伺服控制技术成为制约我国高性能交流伺服技术及产品发展的瓶颈。

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交流伺服控制技术,尤其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控制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1交流永磁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图1 给出了交流永磁伺服控制系统简化的基本结构框图。

除电机外,系统主要包括功率驱动单元、位置控制器、速度控制器、转矩和电流控制器、位置反馈单元、电流反馈单元、通讯接口单元等。

图1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基本结构框图·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是使用最多的伺服电机品种。

这种电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易维护或免维护; 体积小,质量轻 ; 损耗少,效率高,现今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多采用三相正弦交流电驱动,转子一般由永磁体磁化为3-4对磁极,产生正弦磁动势。

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由电压源型逆变器驱动,采用高分辨率的绝对式位置反馈装置。

高性能的交流伺服系统要求永磁同步电动机尽量具有线性的数学模型。

这就需要通过对电机转子磁场的优化设计,使转子产生正弦磁动势,并改进定子、转子结构,消除齿槽力矩,减小电磁转矩波动。

这样通过对电机本体的设计来提高其控制特性。

国外各大伺服驱动厂商和电机制造商均有性能优良的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产品,功率一般在50W-20kW之间。

基于DSP的交流永磁同步伺服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DSP的交流永磁同步伺服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DSP的交流永磁同步伺服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流永磁同步电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机床、印刷机械、风力发电等领域,成为驱动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其具有结构紧凑、转矩密度高、动态响应快、效率高等优点,对系统的精度、响应速度、能耗等指标均有较高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DSP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而针对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精密控制方法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开展基于DSP的交流永磁同步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对提高电机控制精度、降低能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将重点研究基于DSP的交流永磁同步伺服控制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动态建模及特性分析;2. DSP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开发;3. 基于DSP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4. 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验证。

本文将采用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进行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建模及特性分析,然后设计DSP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并选用相应的控制策略进行控制,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

三、预期结果及创新点:1. 建立基于DSP的交流永磁同步伺服控制系统,提高控制精度,降低能耗。

2. 提供多种控制策略供参考,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多种选择。

3. 通过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供控制系统的优化建议。

四、前期工作:1. 文献调研:收集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国内外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分析。

3. DSP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开发。

五、参考文献:1. Sabri A. Ahmed, Tareq A. Al-Ahdal. “Speed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Fuzzy logic and Self-Tuning PI Controllers”. Electric Power Components and Systems, 2017.2. Wei Wang, Xiaoping Wang. “Speed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2018.3. A. Ahmad, A. Shahzad, H. Lee, and M. Ashfaq. “DSP-Based Adaptive Wavelet Transform Algorithm for Dead-Time Compensation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Electric Power Components and Systems, 2017.4. 邓瑞, 王哲, 艾家贤. “基于TMS320F2812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全数字伺服控制系统”.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8.。

伺服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伺服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伺服的历史及发展近年来,由于数控技术的迅速发展,伺服系统的作用于要求越显突出,交流伺服的应用也越来越为广泛。

随着国家对制造装备及其技术改造工作的重视,随着全数字式交流永磁伺服系统的性能价格比逐步提高,应该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未来的伺服将会占据机械领域一个重要角色。

伺服的历史:60~70年代是直流伺服电动机诞生和全盛发展的时代,直流伺服系统在工业及相关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也由开环控制发展成为闭环控制。

在数控机床应用领域,永磁式直流电动机占据统治地位,其控制电路简单,无励磁损耗,低速性能好。

80年代以来,随着电机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交流伺服驱动技术,使交流伺服系统性能日渐提高,与其相应的伺服传动装置也经历了模拟式、数模混合式和全数字化的发展历程。

90年代开环伺服系统迅速被交流伺服所取代。

进入21世纪,交流伺服系统越来越成熟,市场呈现快速多元化发展,国内外众多品牌进入市场竞争。

目前交流伺服技术已成为工业自动化的支撑性技术之一。

我国是从1970年代开始跟踪开发交流伺服技术,主要研究力量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军工、宇航卫星为主要应用方向,不考虑成本因素。

主要研究机构是北京机床所、西安微电机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

80年代之后开始进入工业领域,直到2000年,国产伺服停留在小批量、高价格、应用面狭窄的状态,技术水平和可靠性难以满足工业需要。

2000年之后,随着中国变成世界工厂、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交流伺服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国内几家单位开始推出自己品牌的交流伺服产品。

目前国内主要的伺服品牌或厂家有森创(和利时电机)、华中数控、广数、南京埃斯顿、兰州电机厂等。

其中华中数控、广数等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领域。

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方向现代交流伺服系统,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化的转变,数字控制环已经无处不在,比如换相、电流、速度和位置控制;采用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高性能DSP 加FPGA、以及伺服专用模块(比如IR推出的伺服控制专用引擎)也不足为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伺服系统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是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检测技术等学科相互发展融合的产物,是自动化学科及工业生产领域重要的分支。

在机械制造行业、冶金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军事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伺服系统强调对控制命令的快速跟踪和响应,所以伺服控制系统可以认为是随动控制系统,既可以是转速的随动控制,也可以是位置的随动控制。

在广义的角度上看,电动机的调速系统也可以认为是伺服控制的一种,只不过在调速系统中,强调的被调量是电动机的转速,更加有效的实现功率变换。

而伺服系统则强调忠实跟踪给定信号,即按控制器发出的控制命令而动作,并产生足够的力或力矩,使被驱动的机械获得期望的运动速度和位姿。

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由液压伺服到电气伺服的过程。

在电气伺服系统中,按驱动装置的执行元件电动机类型来分,通常分为直流伺服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两大类。

六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电力电子学、微电子学、传感技术、永磁技术和控制理论的惊人发展,尤其是先进控制策略的成功应用,交流伺服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己具备良好的技术性能,其动、静态特性已完全可与直流伺服系统相媲美,交流伺服系统取代直流伺服系统己成定局。

其中交流永磁同步电机 (PMSM)又以其结构简单、气隙磁密高、功率密度大、转动惯量小的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

和直流电机相比,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没有直流电机的换向器和电刷等缺点,和其他类型交流电动机相比,它由于没有励磁电流,因而功率因数高,力矩惯量比大,定子电流和定子电阻损耗减小,且转子参数可测、控制性能好。

现已广泛用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柔性制造系统、载人宇宙飞船、电动工具以及家用电器等高科技领域。

另一方面,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 的快速发展也对伺服系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DSP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运行速度使得先进的控制技术如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得以实现。

并且DSP芯片内部集成了A/D转换、数字输
入/输出、串口通信、电机控制PWM信号输出等接口,使得伺服系统硬件设计更加灵活、简易。

鉴于以上情况,本文对基于DSP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速度伺服系统进行了研究。

对交流伺服系统的深入研究,对于我国制造业,国防工业,空间技术的发展,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能源节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以前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由于条件的限制主要停留在固定频率下对电机运行状态的控制研究,主要针对是电机速度稳定以后的一些特性的研究以及在起动过程中的变化性能研究。

同步电机起动时是通过对三相绕组供电产生磁场从而先提供了转矩来对转子实现加速,并且逐渐将转子速度与输入的电压频率同步,从而实现了电机的同步旋转。

1980年以后随着逆变器的发展壮大,国外的一些科研工作者把目光投向利用逆变器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

逆变器供电的永磁同步电机与直接起动的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阻尼绕组。

在逆变器供电情况下,永磁同步电机的原有特性将会受到影响,其稳态特性和暂态特性与恒定频率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相比有不同的特点。

随着对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设计出高效率、高力矩惯量比、高能量密度的永磁同步电机,G.R.Slemon等人针对调速系统快速动态性能和高效率的要求,提出了现代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方法。

80年代以来,国外很多大公司,如美国的AE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科尔摩根公司,日本的富士通、松下、安川等对交流伺服控制器作了深入的研究,并推出一系列的产品,和国内相比领先一步并占据多年的交流伺服驱动市场。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而后在我国的各个大学及研究所加强对这方面的研发和投入,以华中科技大学为首的高校、以北京机床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主的国家高科技研究所等也逐步开始研究伺服驱动控制器,而且小有成果,适时地推出我们自主研发的交流伺服系统,这样才彻底打破了坚冰,结束了外国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

但是在国内毕竟伺服驱动仍然是一个难题,也只有少数有能力单位才能开发以正弦波为反电动势的永磁伺服系统而且只能做成小功率级的,不能满足大型工业控制的要求,很多高科技企业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其生产地东西是以
无刷直流伺服系统为主,定位在低端用户上,可靠性较差,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在技术壁垒的妨碍下,我国当时在高性能、大功率、高精度的正弦波PMSM电机伺服系统研发方面显得很苍白,无法和日本,德国,美国的大公司相竞争,从而导致国内大型性能高的永磁伺服市场被这些公司占据。

这样看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国伺服控制器的研发及设计还在起步阶段,和外国先进技术厂商和集团企业里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控制算法上海需要更多人的努力,一些先进技矢量控制方法还落后很多,以至于控制效率不高。

在这里,就需要国内从事这方面开发的技术骨干能够加倍努力,奋勇前进,为集体为国家在交流伺服驱动的领域里打下中国人的印记,最终在世界伺服控制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