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讲义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的整章复习课。
教材章节包括:1. 光的折射:介绍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2. 透镜: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及对光线的作用。
3. 放大镜和望远镜:介绍放大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及对光线的作用。
3. 学会使用放大镜和望远镜,了解其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运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放大镜和望远镜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镜、光线演示仪、放大镜、望远镜。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水中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2. 知识讲解:(1) 光的折射:介绍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讲解折射定律。
(2) 透镜: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及对光线的作用。
(3) 放大镜和望远镜:介绍放大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有关光的折射、透镜和放大镜、望远镜的例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光的折射透镜放大镜和望远镜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题(1)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发生偏折。
( )(2)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3)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 )(4) 望远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 )2. 题目:选择题(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A. 向正上方偏折B. 向正下方偏折C. 向垂直方向偏折D. 向原方向偏折(2) 下列选项中,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光的折射 课时精讲(含答案)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一、光的折射知识点1 光的折射现象1.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2. 小明在一湖畔看到:鸟在水中飞翔,鱼在白云中穿游,青山倒立在水中.这些景物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鸟B.鱼C.白云D.青山3.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会观察到玻璃板中的“烛焰像”看起来比蜡烛A 本身的烛焰要暗一些,主要是因为烛焰发出的光射到玻璃板表面时,有一部分发生了.知识点2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4.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 水中时的光路.实验发现,折射光 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 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 下数据,(1)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将同时发生 和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填“增大”或“减小”),且折射角总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反射角等于 .(2) 请你对该同学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 (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5.小宇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特点”.(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实验中(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填“增大”或“减小”).(3)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入射角增大到一定值时,. 知识点3 光的折射特点6.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传播方向.7.如图所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可能沿(填“OB”“OC”或“OD”)方向传播.8.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A.小于50°B.大于50°C.大于40°D.小于40°9.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将( )A.保持不变B.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C.逐渐减小D.逐渐增大,但总大于入射角10.人在河岸上看到水中的鱼,下面的光路图能正确表示该现象的是( )知识点4 光的折射的应用11.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看到的“水底”比实际的水底浅B.人看到的“水底”是虚像C.人能看到水底是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D.人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是光的折射导致的1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为 ,折射角为.13. 如图所示是从水中的A 点射向空气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4. 一束激光射向一块玻璃制成的三棱镜,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穿过三棱镜的大致传播方向.15. 如图,有经验的渔民在用鱼叉捕鱼时,会把鱼叉 (填“正对着他看到的鱼”“对着他看到的鱼的下方”或“对着他看到的鱼的上方”),从而捕到鱼.这是因为光从 中斜射入 中时,发生了折射.16. 如图所示,玻璃水缸底部有一块小雨花石(未画出) ,人眼在A 点看到雨花石在B 点,要使从A 点射出 来的一束极细的激光能照到缸底的雨花石上,则 激光应射向( )A. B 点B. B 点左方C. B 点右方D. B 点下方17. 如图所示的飞机,一架是实际的,一架是人从潜水艇中看到的虚像,请作出人看到飞机的光路图,并保留作图痕迹.【作业精选】1. 下列词语描述的现象与“潭清疑水浅”相同的是 ( )A.杯弓蛇影B.树影斑驳C.鱼翔浅底D.波光粼粼 2. 小明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玻璃缸中盛有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 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个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C.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依然是弯曲的D.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是直的3. 同学们在湖水里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B.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C.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D.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4. 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如图所示,图中“科学”两字是( ) A. 变浅的虚像 B. 变浅的实像C. 变深的虚像D. 变深的实像 5. 在研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放于S 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 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 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收到 红色的亮点( ) A.放于S 点 B.放于B 点C.放于A 点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6.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 ) A.变得疏了 B.变得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D.疏密没有变化7.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形成一光斑O ,这时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 O 的位置将( ) A.慢慢向右移动 B .慢慢向左移动 C.慢慢向上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 8. 如图所示,有一条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则折射角为度,界面的边是玻璃.9. 如图所示,射水鱼向树叶上的昆虫射水,使昆虫落入水中成为它的食物,它想要射到昆虫,就应偏向所看到的昆虫的 (填“下方”或“上方”)射水.岸上的人要用激光笔照射射水鱼,如果对着看到的射水鱼的下方照射,那么他 (填“能”或“不能”)照射到射水鱼.10. 如图,不透明容器底部A 处有一光源,没向容器中加水时在侧壁B 处形成一个亮的光斑.当向 容器中加水至EF 处时,亮斑在B 点的 ,当水面到达CD 处时,亮斑在B 点的 .(填“上方”“下方”或“原处”) 11. 《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 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 处后加适量水,从 A 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 处,用激光笔从A 点向 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 亮铜钱.加满水,从A 处看到像的位置将 (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12. 如图所示,在一个深坑正中央P 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a 所示;若坑中灌满了水,青蛙仍在P 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在图b 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的大致范围,并按图a 的方法表示出来.13. 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如图甲),请在图乙中法线两侧画出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14.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中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 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 槽中,记录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 适量的油和水(如图乙所示),再用一束光斜射入油 和水中,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通过分析就可得到 实验结论.(1) 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 .(2) 小明的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 .(只要指出一处即可)(3) 某小组同学根据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中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4) 图丁中c 点为实验C 所形成的光斑,请在括号内用字母a 、b 、d 标出其余三次实验所形成的光斑的对应位置.参考答案一、光的折射1. B2. B3. 折射4. (1)①折射 反射 ②增大 小于0°(2)是 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5. (1)在水中加入少许牛奶(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能(2)大于增大(3)观察不到折射光线6. 小于大于不变7. OD 8. D 9. B 10. C 11. C12. 60°37°13. 如图所示.14. 如图所示.15. 对着他看到的鱼的下方水空气16. A17. 如图所示.【作业精选】1. C2. D3. A4. A5. C6. B7. B8. 60 右9. 下方不能10. 下方原处11. E 变高12. 如图所示.13. 如图所示.(1)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2)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入射点和入射角相同 (3)油(4)d a b1、Be honest rather clever 20.7.197.19.202016:0316:03:59Jul-2016:032、By reading we enrich the mind; by conversation we polish it.二〇二〇年七月十九日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3、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easy.16:037.19.202016:037.19.202016:0316:03:597.19.202016:037.19.2020 4、By other's faults, wise men correct theirown.7.19.20207.19.202016:0316:0316:03:5916:03:59 5、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So let us seize it, not in fear, but in gladness. Sunday, July 19, 2020July 20Sunday, July 19, 20207/19/20206、I have no trouble being taken seriously as a woman and a diplomat [in Ghana].。
物理八年级上苏科版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教案(完整版)实用资料
物理八年级上苏科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案(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2)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上节课后,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回去以后预习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图,大家完成的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同学们看课本上的“知识结构”。
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分别看一看,比较讨论回顾一下这一章节的主要知识点。
二、概念的复习一1、光的折射:(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不等2、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光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0,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4、透镜有两种(1)、凸透镜:中间厚边沿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中间薄边沿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学习的知识点,并小结一下:(分组,讨论,回答)课堂练习一: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以下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2、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
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木绝对平行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三、概念的复习二本章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首先我们来填一个表格。
大家研究成像规律。
学生完成表格,并讨论。
刚才大家已经对成像规律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题目一:在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向透镜靠近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有什么变化?大家对成像规律有了近一步的认识,那么如何将它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实际问题!1、照相机的原理是:2、幻灯机的原理是:3、放大镜的原理是:4、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为了控制曝光量,一是用控制光圈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二是用快门控制曝光的时间。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一、填空题1.在诗人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形成的.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这一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要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线,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上.3.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凸/凹)透镜,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实/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______(透镜/电路板).4.图所示的是照相机成像原理图,其中A是照相机镜头,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物体通过照相机镜头可以在底片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5.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6.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______ (A/B/C)方向观察,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______度.8.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形成的_______像(实/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______侧部分(左/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_______像(实/虚).9.简单的折射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凸透镜作为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由凹透镜作为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它们的共同点是都用凸透镜作为物镜.图是用两种望远镜察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两种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的共同点是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我们通常看戏用的望远镜属于_______望远镜.10.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看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可以用_______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______区看书,通过______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了.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______(缩小/等大/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__(C/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二、选择题12.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 )A.小于0. 05mm B.等于0.05mm C.大于0.05mm D.任意值13.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空水杯底部,在M处形成一个光斑,当向水杯中慢慢注入水时,光斑的实际位置 ( )A.慢慢向M左边移动 B.慢慢向M右边移动C.在M处不动 D.在M的上方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凸透镜透射后的光可以是发散的 B.通过凸透镜透射后的光肯定是会聚的 C.通过凸透镜透射后的光肯定是平行的 D.通过凹透镜透射后的光不会是平行的16.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17.一个同学研究了凸透镜的成像实验,写出了下面四句话,你认为正确的应是 (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18.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40cm B.30cm C.20cm D.10cm19.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14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8cm B.6cm C.10cm D.15cm20.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记下了物距和像距的一些对应数据,并依次描点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请你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观察分析图线,由此确定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 )A.30cm B.15 cm C.40cm D.无法确定21.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平行玻璃砖相互垂直放置,一束单色光从左侧水平射入左侧玻璃砖,从右侧射出,则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 )A.平行 B.不平行,向上偏折 C.不平行,向下偏折 D.都有可能22.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过L2的二倍焦距点B.过L2的焦点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23.小王同学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在用焦距较小的放大镜观察一枚邮票时(如图),在不移动邮票的情况下,想让观察到的像更大一些,同时要保证观察到的像仍是清晰的,则他可以 ( )A.将放大镜向靠近邮票的方向移动较小的距离,眼睛向远离邮票的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B.将放大镜向靠近邮票的方向移动较小的距离,眼睛向靠近邮票的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C.将放大镜向远离邮票的方向移动较小的距离,眼晴处于适当位置D.将放大镜向远离邮票的方向移动较大的距离,眼睛处于任意位置24.如图所示,a、b是从一点光源S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B.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a、b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交点可能在主轴上D.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可能不交于一点25.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观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三、简答题26.请画出图甲、乙、丙中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图丙为一半球形玻璃砖,O点为球心.27.请你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28.小明站在游泳池边A处,看到路灯B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一条鱼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的大致位置.29.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30.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31.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_______;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在此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倒立/正立)的_______(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3)在焰烛、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情况下,若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若固定透镜与光屏,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若固定蜡烛与光屏,无论怎么移动透镜,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33.小苗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如图甲所示,她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清晰的实像.(1)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_图.(A/B/C/D)(2)若在图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34.小华有一架“傻瓜”相机,照相时不能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能调节像距,他从说明书中了解到:相机镜头的焦距是35mm,拍摄时景物应在3m以外.对此,小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用该相机拍摄3m以外的景物时,就不需要调节像距了呢?于是他查到了该相机镜头成像时像距和物距的数据如下表.(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简单说明用该相机拍摄3m以外的景物时,不需要调节像距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在坐标纸(如图所示)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像.(3)从图像可以看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5.照相机可通过调节物距μ,像距υ,使远处物体、近处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胶片上,人的眼睛是怎样使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某实验小组经过思考,提出了下列猜想:“眼睛能将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都能看得很清楚是焦距发生变化.”究竟猜想是否正确?该实验小组讨论后利用f小=9cm,f中=10cm,f大=11cm 的三个凸透镜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实验过程中,改变物距,换用不同的凸透镜,但保持像距不变.实验现象、数据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回答如下问题(1)比较实验2与实验1发现,当观察物距变近时,要在原处得到清晰的像,可换用焦距较_______(大/小)的凸透镜.(2)比较实验3与实验1发现,当观察物体变远时,要在原处得到清晰的像,可换用焦距较_______的凸透镜,该小组同学经分析、思考,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_______的.即眼睛看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都很清楚,是通过调节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改变_______而实现的.(3)该小组按照怎样的思维次序进行探究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自动调焦的相机,在某处拍完远景后,再拍近景特写,要想在胶片上仍得到清晰的像,则它的焦距应变_______(长/短).参考答案1.反射折射 2.焦点焦距焦点3.凸虚小于一倍焦距电路板4.凸透镜倒立缩小实 5.镜头胶片6.A 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OG 30 8.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虚右虚9.像相对观察者变近、变小了用开普勒望远镜看到的像是倒立的.而用伽利略望远镜看到的像是正立的伽利略10.远视凸透 B A 11.缩小照相机 C 12.C 13.D 14.A 15.A 16.A 17.A 18.D 19.A 20.B 21.A 22.A 23.C 24.D 25.D26.如图所示.27.如图所示.28.如图所示.29.如图所示.30.(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像呈现在屏幕上 (2)充当光源,增加投影片的亮度,使投影更清晰 (3)适当调整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31.(1)光源、光屏、刻度尺示意图如图所示(2)只测一块镜片的焦距所得结论具有偶然性32.(1)光屏的中央 (2)放大倒立缩小 (3)蜡烛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光屏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小于四倍焦距33. (1)A C (2)B34.(1)当物距大于3m时,随着物距的增加,像距基本不变 (2)略(3)随着物距的增大,像距减小得越来越缓慢35.(1)小 (2)大正确晶状体的焦距(3)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得出结论 (4)短初中数学试卷灿若寒星制作。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概念汇总
4.1光的折射一、折射现象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水中筷子弯折、铅笔弯折、海市蜃楼、幻日现象、雨后彩虹。
3、光的折射现象中的基本概念:①入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光线(AO);②折射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光线(OB);③法线:过入射点与界面垂直的直线(MN);④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AON);⑤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MOB,即∠r);二、折射的特点1、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两线分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空气中角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两角同变: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
4、垂直不变:当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传播方向不变)。
三、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原理1、人看水中物体比实际位置浅:在碗里加水后,可以看见原来视野外的物体,因为眼睛逆着光线看到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所在的位置,不是实际光线汇聚的像,而是虚像,所以人看水里的东西时往往比实际浅,而从水中观察空气中物体时会比实际位置更高。
2、海市蜃楼的形成: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多发生在夏天的海面上。
由于海面附近空气的温度比上层的低,所以上层的空气比底层的空气稀疏。
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弯曲,逐渐弯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
3、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①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②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③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④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⑤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
4.2透镜一、初识透镜1、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复习课件(共83张PPT)
14.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人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
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
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
30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
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
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1) (2分)要实现探究目标,他
光的折射复习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既能看到玻 璃前面的棋子A ,又能看到A 的像,还能看见玻璃 后面的棋子B ,这些包含有那几种光学现象?
原理
2.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3.“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 中游”的美景奇观,这种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 光的_____形成的____像[虚/实],“鸟在水中”是 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____像。
16.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
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
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
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15所示,
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
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7.如图13所示,一个不透光的容器底部的正中央P 点有一只青蛙,起初,容器中没有水,青蛙能看到的 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然后在容器中灌满水,仍在P 点的青蛙视野范围是否变化?请在图(b)中图示说明。
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 复习总结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对
光
的
F
F’
折
射
作
用
3、延长过焦点要平行: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 凹
经过凹透镜折射后要与主光轴平行
透
镜
对
光
的
F
F’
折
射
作
用
4.3凸透镜的成 像规律
1、组装仪器的要求
2、基本结构概念
• 蜡烛的烛焰、光屏的中心、 凸透镜的光心位于凸透镜的 主光轴上(位于同一高度)
• 结构
物距(u)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二倍焦距(2F)到光心距离为两倍焦距的点
4.2透镜
1、分辨凸透镜凹透镜的方法
• ①.凸透镜:中厚边薄;看近处物体变大;对光具有会聚的作用。 • ②.凹透镜:中薄边厚;看近处的东西变小;对光具有发散的作用。 • ③.扩大:由光线判断凹凸透镜,光线经过透镜后远离主光轴为凹
透镜。光线经过透镜后靠近主光轴为凸透镜。
• 2、基本结构
3、测量凸透镜焦距 的方法要求
向水槽中加水的过程中,水中的S点向左移动 水面上同时会产生反射光线,水面升高,反射点向上移动
折射光线
S
5、光的折射规律 • ①、三线共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②、两线分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 ③、空气角大:在空气中的角大。 • ④、垂直不变:当光垂直于交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产生改变。 • ⑤、光路可逆。
6、眼睛的结构
7、眼睛的调节方式——晶状体的薄厚
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 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其 折光能力减弱,成的像恰好 落在视网膜上。
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 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其 折光能力增强,使成的像恰 好落在视网膜上。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一、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
3.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特点。
4.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特点。
5. 眼睛的视物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像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2. 掌握透镜的分类和特点,能辨别各种透镜。
3.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了解眼睛的视物原理,能解释一些视力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透镜成像规律的运用。
2. 教学重点:透镜的分类和特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镜、光线演示仪、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
2. 学具:透镜、光具座、刻度尺、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等,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2.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利用光线演示仪,展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现象,解释折射定律。
3. 介绍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引导学生观察和辨别各种透镜。
4. 讲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利用幻灯机和实物投影仪,展示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讲解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特点。
5. 讲解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利用光线演示仪,展示凹透镜成像的实验,讲解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特点。
6. 眼睛的视物原理:讲解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像的形成过程。
7.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3.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4.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5. 眼睛的视物原理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第15题。
答案:1.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复习课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单元达标
同理,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亮斑P'点如 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亮斑位置的变化情况。
单元达标
1.许多同学喜欢游泳运动,但必须认识到该项运动也潜藏着危险。 如图所示,救生员坐在泳池边高高的凳子上凝视着泳池中的动 向,他发现由于泳池边缘的阻挡,泳池底部有一个视觉“盲区” 监管不到。请画一条光线,从盲区边缘的池底处刚好射入救生 员眼睛的光路图。
单元达标
(续表) (3)用胶带把描图纸粘在盒口当作盒盖。(如图乙所示) (4)用胶带把放大镜粘在纸管口上。(如图丙所示) (5)检查接口是否紧密接触,纸管和盒子是否能移动。(如图丁 所示)
答
单元达标
透镜
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 光会聚于主板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 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爱学习的小洁想进一步探究凸透 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 乙 (选填“甲”或“乙”)透镜。小 洁在房间里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一张作 业本的空白纸上。根据小明的实验情况,可估计窗户距凸透镜 的距离范围为 u>30 cm 。
单元达标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小明同学与小亮同学讨论光学中有关放大镜的问题。小明 同学说:“通过放大镜视察物体,总是比实际物体大,所以叫放 大镜”;小亮同学说:“物理学是条件学,如果条件合适,通过 放大镜视察物体,还可以看到比实际物体小或等大的物体。”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他们的说法,哪个正确?请利用学习过的 光学知识,做出正确的解释:
单元达标
(4)收集的实验信息如表:
实验
物距
像的
次数
u/cm
虚实
1
25.00
实像
2
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 单元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
单元复习
单元复习内容导览
第一节 光的折射
第二节 透镜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
第四节
照相机和眼 球 视力的
矫正
第五节
望远镜和显 微镜
一.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 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两侧;
10.凸透镜前加镜片的判断(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 ①加远视镜片(凸透镜):光线提前会聚,像距变小、像变小,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②加近视镜片(凹透镜):光线延迟会聚,像距变大、像变大,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11.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后,仍能成清晰 的像原因: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2.凸透镜成像口诀: ①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只有上下颠倒
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6.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物体遮住时,烛焰的成像: 光屏上出现完成的像,只是像变暗。
7.凸透镜成实像时,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由于蜡烛是圆柱形无 法看出左右相反关系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 沿垂直与光具座方向吹动蜡烛,观察光屏上的像晃动方向是否相反。 8.换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后像的变化及光屏的调节: ①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强,光线会提前会聚,像变 小,光屏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②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弱,光线延迟会聚,像变大, 光屏远离凸透镜方法移动。 9.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有两个一致性: 像与物体移动方向的一致性;像的大小随像距大小变化的一致性。
③.放大镜成像原理
当物距 u<f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体在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