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原理及电路实现

合集下载

单相逆变器并网工作原理分析与仿真

单相逆变器并网工作原理分析与仿真

基于定频积分的逆变器并网控制1.1引言本章探索了一种基于定频积分控制的可选择独立工作和并网运行两种工作模式的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案,对其工作原理以及并网电流纹波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控制方程,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

1.2逆变器并网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如本文第一章所述,并网型逆变器主要应用在可再生新能源并网发电技术中,因此,对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案的研究也必须结合新能源发电的特点,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资源。

作者设计了一种既可以控制逆变器工作在并网送电状态,又可以控制逆变器工作在独立带载状态的逆变器并网控制系统。

逆变器的具体工作模式由工作场合和用户需求决定,系统具有多功能。

本系统采用以定频积分为核心的控制方案。

逆变器并网工作时采用基于定频积分的电流控制方案;独立工作时,在并网电流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加入电压PI外环,实现输出电压控制。

定频积分控制不仅将并网输出电流控制和独立输出电压控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且使系统在两种工作模式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1.3定频积分控制的一般理论所谓定频积分控制是指保持电路工作的开关频率f不变,而通过积分S器和D触发器来控制开关器件在每个周期内的导通时间T和关断时间onT。

图1-1所示为定频积分控制的一般原理图。

of f定频积分控制是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一种控制方法[43~45]。

单周期控制是一种非线性控制技术,该控制方法的突出特点是:无论是稳态还是暂态,它都能保持受控量(通常为斩波波形)的平均值恰好等于或正比于给定值,即能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有效的抵制电源侧的扰动,既没有稳态误差,也没有暂态误差,这种控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场合,比如脉宽调制、谐振、软开关式的变换器等。

下面具体从理论上分析基于单周控制的定频积分控制的一般原理和特点。

图1-1 定频积分控制的工作原理图Fig.1-1 Schematic diagram of unified constant-frequency integration control假设开关运行开关频率为S S 1T f =,开关函数)(t k 为:⎩⎨⎧=01)(t koff on 0Tt T T t <<<< (1-1)式中on T 为开关导通时间,off T 为开关关断时间,S off on T T T =+。

单相光伏发电逆变系统主电路

单相光伏发电逆变系统主电路

单相光伏发电逆变系统主电路的设计The Main Circuit Design of Single-phase Photovoltaic Inverter System0 / 49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单相光伏发电逆变系统主电路的设计一、设计内容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系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逆变系统主电路采用单相单极性SPWM全桥式逆变电路(单相全桥+输出变压器隔离)拓扑结构,对主电路及IGBT吸收电路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并在MATLAB下进行建模仿真。

逆变系统主电路输出电能有大量高频谐波存在,而负载要求电能清洁无污染,因此,在主电路输出端加一个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谐波。

二、设计条件逆变系统主电路的各项参数为:输入电压:230VDC--270VDC输出电压:220VAC输出额定电流:5A开关频率:17KHz最大输出功率:1.1kW三、基本要求1. 分析光伏发电逆变系统的工作原理,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2.设计逆变系统主电路、参数计算、器件选型;3.主电路仿真实现;4. 设计缓冲电路,进行参数计算,缓冲电路仿真实现;5. 输出滤波器的设计。

四、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1] 王兆安. 电力电子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五、进度计划第1-2周开题报告第 3 周搜集资料,进行系统总体设计第4-6周设计主电路,参数计算,器件选型,主电路仿真实现第 7 周中期检查第9-13周设计缓冲电路,参数计算,仿真实现,输出滤波器的设计第14-15周答辩教研室主任签字时间年月日1 / 49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单相光伏发电逆变系统主电路的设计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发的增多,但是,自然界的一次能源储量有限,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就连近代才发展起来的核能发电的原料铀的储量也是有限的,而且还存在着安全与污染的难题,同样不能解决长期的稳定的供电难题。

毕业设计单相逆变器并网技术研究

毕业设计单相逆变器并网技术研究

摘要摘要随着“绿色环保”概念的提出,以解决电力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为目的的新能源利用方案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这使得研究可再生能源回馈电网技术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可靠地、高质量地向电网输送功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中起电能变换作用的逆变器成为了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以全桥逆变器为对象,详细论述了基于双电流环控制的逆变器并网系统的工作原理,推导了控制方程。

内环通过控制LCL滤波中的电容电流,外环控制滤波后的网侧电流。

大功率并网逆变器的开关频率相对较低,相对于传统的L 型或LC 型滤波器,并网逆变器采用LCL 型输出滤波器具有输出电流谐波小,滤波器体积小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本系统设计了LCL滤波器。

本文分析比较了单相逆变器并网采用单闭环和双闭环两种控制策略下的并网电流,并对突加扰动情况下系统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

在完成并网控制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并制作了基于TMS320LF2407DSP的数字化控制硬件实验系统,包括DSP 外围电路、模拟量采样及调理电路、隔离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辅助电源等,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软件进行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实现功率因数为1的并网要求。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LCL滤波器;双电流环控制;DSPWith the concept of”Gree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was proposed.All kinds of new energy exploitation program are in the rapid promotion,which i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ower shortage,pollution and other issues.It makes exploring renewable energy feedback the grid technology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How to deliver power into the grid reliably and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problem,the inverter mat Can transform the electrical energy in the system of the renewable resource to be fed into the grid is becoming one of the hot points in intemational research.Based on the bridge inverter the analysis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deduction of the control equation have been presented. The strategy integrates an outer loop grid current regulator with capacitor current regulation to stabilize the system. The current regulation is used for the outer grid current control loop. The frequency of switching is slower in the high power grid-connected inverter. Compared with tradition type L or type LC, output filter and output current‟s THD of type LCL are all smaller.So on this basis, the system uses the LCL filter.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net current of the single-phase inverter and net single loop and double loop under two control strategies, and the case of sudden disturbance of the dynamic change of the system.In complete contro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MS320LF2407DSP‟s digital control hardware test system, including the DSP external circuit, analog sampling and conditioning circuit, isolation, driver circuit, protection circuit and auxiliary power, etc., via MATLAB software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y. Achieve power factor is 1 and network requirements.Keywords Grid-connected inverter;LCL filter; Double current loop control;DSP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现状及前景 (1)1.1.1 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现状及前景 (1)1.1.2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系统 (3)1.2并网逆变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4)1.3本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6)第2章单相并网逆变器总体设计 (8)2.1并网逆变器组成原理及主体电路硬件设计 (8)2.1.1 系统逆变主体电路拓扑结构及原理 (8)2.1.2 系统主体电路参数设计 (9)2.2逆变器的SPWM调制方式分析 (10)2.3LCL滤波器的设计 (14)2.3.1 利用隔离变压器漏感确定LCL滤波 (14)2.3.2 LCL滤波器数学模型及波特图分析 (15)2.3.3 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 (16)2.4并网控制策略的提出 (18)2.4.1 电流型并网模型分析 (18)2.4.2 几种控制方法分析 (20)2.4.3 使用双电流闭环控制策略 (23)2.5本章小结 (25)第3章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26)3.1单相逆变器开环仿真 (26)3.2单相逆变器并网单闭环仿真分析 (27)3.3基于双电流环的单相逆变器并网仿真分析 (28)3.4突加扰动时系统动态分析 (29)3.5本章小结 (31)第4章数字化并网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2)4.1基于DSP的并网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32)4.2系统电路设计 (33)4.2.1 DSP外围电路设计 (33)4.2.2 模拟信号采样电路 (34)4.2.3 隔离、驱动电路 (36)4.2.4 多功能控制电源设计 (37)4.2.5 保护电路设计 (38)4.3本章小结 (38)结论 (39)参考文献 (42)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独立光伏系统逆变电源研制--毕业设计论文

独立光伏系统逆变电源研制--毕业设计论文

[ 州o ] ho li o r sm sih oes c Psp li i I re oe p toa p e斗t ,wt pwror, u 一 lc u,ng t Pwr e K d r o vtc w e c u e h u r t t ad c e
Mou , vr杭S uo aPl一 lh ouao dl I e en t e i si lus wd m dll n d e t t n
摘要


近年来,光伏发 电技术有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 国新能源法 的颁布 ,光伏发 电系统将在我 国拥 有更广阔的发展空 间。逆变 电源是光伏发电系统 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对 光伏系统的应用产生较大影 响。目前,国内纯正弦波输 出逆变 电源主要采用 工频变压器升压输出,这种逆变器体积大、笨重 、 价格也较高,难以适应技术发展和市场 需求 。为此 , 本文提出采用 “ 推挽 电路+ 高频升压十 全桥逆变” 的逆变电源设计方案 , 有助于降低系统体积并提高系统效率 。 整个系统设计分 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其 中硬件分为直流升压环节和逆变环节 。 在直流升 压环节 ,本文采用电压电流双反馈 ,避免 了高频变压器磁 偏饱和 问题 ,同时增加了系 统稳定性和动态响应速度。控制器为 U 34 电流型控制芯片 。论文也详细讨论了高频变压器的设 C8 6 计 ,滤波元器件参数选择。 在逆变环节 本文采用 I酬 集成功率模块 , , P 简化 了驱动电路设计 。由于 IM 自带欠压保护、短 P 路保 护功能 ,增 加 了系统抗干 扰能力 。控制芯 片采用价格 便宜 、性能优 越的 盯 7 系列单片 机 m L C 3 ,生成 SWM 波并监控系统状态。 P2 2 1 P
LI L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
太阳光辐射能经太阳能电 池转换为电能,再经过能量存储、能量变换控制等环节,向负载提供 合适的 直流或者交流电能。 与常规发电 和其他绿色能源发电技术相比, 太阳能光伏发电 技术有以 卜 不可比 优势1 0 拟的 0 ] 2: 3 l ] ( 是真正的无污染排放、 ) 1 不破坏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 2 ( 能量具有广泛性, ) 随处可得,不受地域的限制; 3 ( 于无机械转动部件而运行可靠, )由 故障率低; 4 ( 维护简单, ) 可以无人值守; ) 5 ( 应用场合广泛和灵活,既可以 独立于电网 运行, 也可以与电网井网 运行: ) 6 ( 无需架设输电线路,可以 方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 7 ( 建站周期短, ) 规模大小随意,发电 效率不随发电规模的大小而变。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 于安全可靠、 无噪声、无污染、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 、规模灵活,既 可一家一户地分散供电, 也可大规模集中 供电 或并网运行,应用几乎不受地域条件的限制,资源量 又非常丰富,因而始终受到青睐,被誉为2 世纪的土要发展能源。 1

光伏发电毕业论文---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控制器系统的设计

光伏发电毕业论文---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控制器系统的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控器制系统的设计THE RESERCH ON PHOTO VOLTAIC GRII-CONNECTED INVERTER题目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200814240119系别物电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届别 2011指导教师职称讲师摘要 (3)第一章绪论 (4)1.1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4)1.2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研究的目的 (5)第二章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 (7)2.1太阳能发电并网系统总拓扑图 (7)2.2逆变器的电路原理 (8)2.2.1 逆变器的电路原理 (8)2.2.2 逆变器的逆变传统技术 (8) (10)2.3 并网逆变 (11)2.3.1 电路结构 (11)2.3.2 系统的总体方案 (11)2.3.3 前级boost电路的工作原理 (11)2.3.4主电路参数的选取 (13)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的方法 (15)逆变器驱动电路 (17)第三章硬件电路 (19)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21)4.1 基于AT89C51的系统软件设计 (21)4.2 系统的主程序流程图 (24)4.3逆变控制程序设计 (24)4.4中断和键盘子程序设计 (27)参考文献 (31)摘要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传统能源的日渐枯竭,促使了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发展。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太阳能资源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各国相继出台的新能源法对太阳能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中,光伏并网发电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仅在过去五年,光伏并网电站安装总量已达到数千兆瓦。

而连接光伏阵列和电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便是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关键。

本文根据逆变器结构以及光伏发电阵列特点,提出了基于DC-DC和DC-AC两级并网逆变器的结构。

基于DC-DC和DC-AC电路的相对独立性,分别对DC-DC和DC-AC 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DC-AC的工作原理。

并网逆变控制器设计是本文的重点,包括逆变器驱动电路的设计、逆变器驱动电路的软件编程以及并网过程中直流侧欠电压、直流侧过电压、交流侧电流等硬件电路的设计。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设计及其控制实现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设计及其控制实现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设计及其控制实现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是一种将光伏电池组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与电网连接的装置。

它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将光伏电池组产生的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供电网使用,从而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

本文将对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及其控制实现进行详细介绍。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是将光伏电池组发出的直流电能经过逆变器的转换,变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能。

其主要功能包括功率调节、电网电压频率跟踪以及电网短路保护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逆变器的效率、可靠性以及控制精度等因素。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组成主要包括直流侧和交流侧两个部分。

直流侧主要由光伏电池组、直流输入滤波电路和直流侧逆变器构成。

交流侧主要由交流输出滤波电路、逆变桥和输出变压器构成。

在设计中,需要对每个部分进行设计和参数选择,以保证逆变器的正常运行。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实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和电网逆变控制。

MPPT控制是为了保证光伏电池组能够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通过调整光伏电池组的工作电压和电流,以获得最大功率输出。

电网逆变控制是为了保证逆变器能够将直流电能转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能,包括电压和频率的跟踪控制。

在MPPT控制方面,一般采用模拟控制和数字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模拟控制主要通过比较光伏电池组输出电压和电流与最大功率点的关系,通过调整控制信号来实现。

数字控制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处理器实现的,能够实时采集光伏电池组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并进行计算和调整。

在电网逆变控制方面,主要包括电网电压跟踪和频率控制两个方面。

电网电压跟踪是通过测量电网电压和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差值,并通过调整逆变器的控制信号来实现电网电压的稳定。

频率控制是通过测量电网频率和逆变器输出频率的差值,并通过调整逆变器的控制信号来实现电网频率的跟踪。

毕业设计(论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也日益突出。

地球中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被消耗尽。

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其价格也会提高,这将会严重制约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可再生能源是满足世界能源需求的一种重要资源,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讲更加重要。

其中太阳能资源在我国非常丰富,其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与市电同频同相的交流电,并回馈电网。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并网逆变器,在本文中对于单相并网逆变器硬件进行了建摸及设计。

给出了硬件主回路并对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同时选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F2812作为控制CPU,阐述了芯片特点及选择的原因。

并对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及软件实现进行了研究。

文中对于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技术作了阐述并提出了针对本设计的实现方法。

最后对安全并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1.目前国内外光伏发电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作了简单介绍,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建立了一个总体认识。

2.研究了光伏电池的基本发电原理和输出特性。

重点研究了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和其影响因素,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3.并网逆变器主要包括DC/DC及DC/AC两部分,文中分析了各部分设计重点,明确了选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F2812作为控制CPU的原因及优点,同时给出了控制及软件实现方法。

4.光伏电池发电输出是非线性的,存在输出最大功率(CMPPT)跟踪问题。

本文阐述了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并结合本设计提出了改进方法。

使光伏电池工作于最大输出功率点上,获得高效功率输出。

5.在实际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及电网的电压是不断波动的,如何实现安全并网以及在运行中对各种故障的检测及报警进行了探讨,重点对“孤岛效应”进行了分析。

单相并离网光伏逆变器设计与实现

单相并离网光伏逆变器设计与实现

0 前言光伏发电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新能源技术。

它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干净环保无污染的优点而获得社会一致认可,西方发达国家的光伏产业一直遥遥领先,我国在这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我国光伏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逆变器为光伏发电技术的最核心部分之一,目前正向着数字化、模块化、高频化、高可靠性发展。

本文以单片机为控制主体,设计了一款小功率单相光伏逆变器。

1 整体方案设计设计一个小功率单相光伏逆变器,其电压输出波形为正弦波。

设计中的主电路采用光耦隔离DC-DC 和DC-AC 技术,前级控制部分采用UC3843产生PWM 对Boost 升压电路进行控制。

后级控制是由单片机生成两路SPWM 波,利用光耦TLP250对逆变功率元件MOS 管的驱动脉冲控制,使其输出为交流正弦波稳压的光伏逆变器。

Boost 直流升压变换器。

电路中的升压电感L 起到了反复充放能量的作用,当升压电感L 储能后于输入电压叠加使输出电压升高,而电容C 在电路中起到作用:一种滤波,二种储存能量。

通过改变功率开关管的导通和关闭时间到达控制输出电压的效果。

该直流升压电路的优势为其结构较为简单,损耗较小,输出效率较高。

电路中MOS 管Q1Q3和Q2Q4分别为两对同时导通的功率开关,从而同侧Q1Q2和Q3Q4分别两个功率管交替导通组Absrtact: Based on single-chip computer, this paper designs a low-power single-phase photovoltaic inverter. The input of the inverter is 12V photovoltaic battery pack, and the output of the inverter is 24V, 50Hz standard sinusoidal AC. In the control circuit, the front Boost boost circuit is controlled by UC3843 chip with quasi-closed-loop voltage stabilization feedback; in the inverter part, the driver chip TLP250 high-speed optocoupler is used to isolate the whole bridge inverters, and the single chip IAP15F2K61S2 is used to generate SPWM wave and its dead zone. , timing control, the output voltage of the later stage is sampled and fed back by a small power frequency transformer, and then the ADC of the single chip iap15f2k61s2 is stabilized to form a double feedback link, which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the photovoltaic inverter; the output current of the later stage is sampled and fed back by acs712 chip to achieve overload and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Using the internal resources of single chip IAP15F2K61S2, the multi-functional protection circuits such as input voltage overvoltage/undervoltage protection and overheat protection for photovoltaic battery pack are realized, which enhances the reli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inverter. LCD1602 LCD screen and acousto-optic alarm circuit are used to realize the whole machine working condition display, fault display and alarm. Key words :photovoltaic;single-phase inverters;Boost;SPWM;IAP15F2K61S2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B20173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1 光伏发电背景与意义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近年来,太阳能光伏(Photovoltaie,PV)发电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光伏并网发电已经成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方式之一。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生产国,年产量已达到100万千瓦。

但我国光伏市场发展依然缓慢,截至2007年底,光伏系统累计安装100MWP,约占世界累计安装量的1%,产业和市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为了推动我国光伏市场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十一五发展规划》等。

这些政策和法规明确了太阳能发电发展的重点目标领域。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还明确规定了大型电力公司和电网公司必须投资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大电网覆盖地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网总发电量中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

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光伏发电无疑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当下,我国地方和企业正积极共建兆瓦级以上光伏并网电站,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共11个(2008年5月前估计),典型的如甘肃敦煌10MW 并网光伏特许权示范项目,青海柴达木盆地的1000MW 大型荒漠太阳能并网电站示范工程,云南石林166MW 并网光伏实验示范电站。

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光伏并网发电市场将会为我国摆脱目前的金融危机提供强大的动力,光伏产业依然会持续以往的高增长率,光伏市场的前景仍然令人期待。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利用电力电子设备和装置,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交流电,从而既向负载供电,又向电网馈电的有源逆变系统。

按照系统功能的不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带有蓄电池的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一种是不带蓄电池的不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典型的不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如图1-1 所示。

/ / # I光伏组件并网逆变至本迪鱼磁图1-1不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从图1-忡可知,整个并网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光伏并网逆变器、连接组件、计量装置等组成,对于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还包括储能用的蓄电池组并网逆变器是整个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承担着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直流逆变、防孤岛效应等诸多功能。

目前,光伏并网发电的成本已降至2元/ KWH,但是对于大规模应用来说,成本依然过高,大多数国家主要靠政府补贴来推动光伏并网发电,对上网电价采取了差额补贴或固定上网电价的方式。

而制约光伏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硅料和并网逆变器的成本过高。

据专家预测,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今后的几年里光伏发电成本可望降至1元/KWH,甚至可望与常规发电成本持平,这对大规模推广光伏发电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一面。

因此,开发高性能低价格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不但对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另外,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化和微处理器性能的飞速提高,使得电力电子设备的全数字化控制日益增多,模拟控制己逐渐被数字控制取代,一些先进的数字控制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各种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当中。

与传统的采用模拟芯片控制的逆变器相比,光伏并网逆变器从一开始就采用全数字控制,除主电路变化不大以外,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

目前,由于涉及到知识产权和商业化因素,国内外关于光伏并网的数字控制系统设计和数字控制方法研究的文献还比较少。

同时,跟国外的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相比,我国的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就并网逆变器而言,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知名品牌并不多,大部分的光伏示范工程都采用进口的国外品牌,导致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造价高、依赖性强,制约了光伏并网系统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和推广。

因此开展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掌握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对推广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实现节能减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和现状考虑到能源的持续发展和环境压力,上世纪90 年代后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计划。

太阳能以其环保和不歇性得到了诸多国家的青睐。

德国的光伏并网发电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其10 万屋顶光伏计划及最近通过的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光伏电价为0.99马克/KWh (高于常规电价0.6马克/KWh )的电价,对德国的光伏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日本在光伏发电与建筑相结合方面已经做出了十几年的努力,1994年1 月通产省宣“朝日七年计划” ,计划到2000年推广16.2 万套太阳能屋顶住房,总功率达到185MWp;1997 年又宣布“七万屋顶计划” 。

美国在上世纪80 年代初就开始实施计划,即作为规模公共电力应用的光伏发电计划,首批建造了100KW以上的大型并网光伏电站4座,其中容量最大的为6MW (原计划为10MWp )。

1997年6月,克林顿宣布实施“百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 ,计划到2010年安装100万套太阳能屋顶,总装机容量为3025MWp,所产生的电力相当于3-5 座大型燃煤电站,每年可望减排二氧化碳35 亿吨,相当于减少85 万辆汽车的尾气排放,同时,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将使光伏发电的成本由1997年的22美分度下降到7.7美分/度。

许多其它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的光伏屋顶并网发电项目或计划,如荷兰、瑞士、芬兰、奥地利、英、加拿大等。

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在1997年12月宣布到2020 年将建成150 万套太阳能屋顶并网发电系统。

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的并网系统己经占光伏系统总量的50%以上,整个光伏并网市场在蓬勃发展。

中国的光伏市场在近些年发展也很迅速,但主要集中在边远地区的独立逆变系统,如在国家支持下1 999年底分别在西藏的个无电县城安装了光伏系统,“中国光明工程” 2000 年起又开始了无电乡村的光伏电站建设,另外光伏水泵、光伏照明等方面也有所发展。

光伏并网系统的发展受市场和技术的限制,目前在整个光伏产业中所占比重有限,在2003年为4%。

但随着世界光伏市场的变化趋势,中国的光伏并网产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预计到2050 年,光伏并网市场份额要占总光伏市场的80%。

第二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概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而光伏发电应用已经开始由边远农村地区逐步向并网发电和建筑结合的常规供电方向发展,最终将走向并网运行,因此本文则重点介绍并网光伏发电技术。

2.1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组成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建筑光伏系统(BIPV)、地面光伏系统(包括盐碱地、荒漠地、大型荒漠光伏电站等)和并网光伏系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就是把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变成220V的交流电并接入商业电网。

如图2-1所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由光伏阵列、光伏系统控制器、光伏系统逆变器、光伏系图2-1并网光伏系统的组成统平衡部分和电网五个部分组成。

2.2光伏阵列2.2.1太阳能电池简介光伏阵列是由一个个太阳能电池组成。

太阳能电池作为光伏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件,它的特征性能对整个系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分析太阳能电池的特性,了解其电气特性,是开发一个光伏系统中的一个必要的步骤。

它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特性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固态器件,在光伏发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它的研究是太阳能利用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研究课题之一。

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受到环境温度和阳光辐照度的影响,是一个非线性元件,它可等效为一个电压随日照强度,环境温度变化且其等效内阻随外接负载电阻变 化的电压源表示222太阳能电池组件模型图2-2所示硅型光伏电池板的理想电路模型< 光伏电池的理想模型可由(2-1)式表示:其中,5――光生电流,馬值与光伏电池的面积、入射光的辐射度以及环境温 度相关,I D ――暗电流(暗电流是指光伏电池在没有光照条件下,在外电压的作 用下PN 结流过的单向电流),v ――开路电压,R S ――串联电阻(一般小于1欧姆),R SH ——旁路电阻(一般几十千欧)v t ——电池板热电势图2-2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图图2-3表述在特定光照条件下电池板的伏安特性。

阴影部分是电池板在相应条件下所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

太阳能电池板在高输出电压区域,具有低内阻特 性,可以视为一系列不同等级的电压源; 在低输出电压区域内,该电源有高内阻 特性,可以视为不同等级的电流源。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交汇处便是电池板在相应 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

在电池板的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这个极大功率值会I)(2-1) I D-------- 1 1 --------- Rs rR SH V "II I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最大功率跟踪要求能够自动跟踪电池板的工作在输出功率极大的条件2.3光伏系统控制器231控制器的作用在光伏系统中,控制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光伏控制器是协调系统各部分正常工作,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电气装置。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自动化装置。

现在很多光伏系统都引入了这种多功能的、智能化的自动化控制装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伏系统控制器。

在光伏系统中,光伏系统控制器能够自动地对光伏系统的多路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处理,从而达到对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和保护的功能。

它能够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自诊断、分析、自校正,使系统自动调整工作状态,也可以监视某些关键器件的工作状况,避免因为某些器件工作出现问题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情况出现。

除了基本的功能以外,现在很多控制器都设计得非常全面周到,在起到普通控制器作用的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和人机信息交换的中介。

在一些要求比较高的系统中的控制器,例如光伏电站中用的控制器,能够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优化调整,对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报告;也可以很好地对人为指令进行理解、执行和回复;自动协调系统各部分正常工作,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功能。

现在的光伏系统中,根据用的场合以及系统对控制器的作用、功能等的具体要求,往往开发适合自己的控制器。

232 Boost电路的工作原理Boost电路由开关管Q1,二极管D,电感L,电容C组成,完成将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压场v升压到Vdc,如下图2-4所示:图2-4 Boost电路图当开关管Q1导通时,二极管反偏,于是将输出级隔离,由输入端向电感器供应能量;当开关管Q1断开时,输出级吸收来自电感器和输入端的能量。

如下图2-5所示:(a) (b)图2-5 Boost电路的工作过程根据电感电流在周期开始是否从零开始,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的工作状态或不连续的工作状态两种模式。

由于电路在断续工作时电路,电感电流的不连续,就意味着太阳能输出的电能在每个周期内都有一部分被浪费掉了,而且纹波也会大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