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某某市人大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某某市人大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某某市人大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2023年某月上旬,先后某某县、某某县、某某区、某某区等地开展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专题调研,了解我市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智能制造、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等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就推动我市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等,听取市直有关部门及科技型企业代表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及意见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战略决策部署,强化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站在“十四五”新起点,大力实施“开放+创新”,深耕“科创+产业”,不断集聚创新要素,深化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创新实力不断提升。

紧紧围绕“科技兴农”做文章,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尤其是把茶产业作为山区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全市茶叶年综合产值达150亿;工业企业效益稳步增长,上半年来,全市工业投资、技改投资、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较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初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2.4%。

全市现有国家火炬某某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1家,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家,全社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46.9%,增幅居全省前列,有8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不断提升了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今年6月,某某市荣获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市”表彰。

二是政策支撑不断加强。

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制定了《关于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加快建设创新型某某》《某某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创新激励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积极性。

由市发改委牵头制定《某某市加快建设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工作方案》《某某市加快建设平台和企业创新体系工作方案》等文件,建立完善推进创新工作机制和创新政策体系。

关于我县科技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科技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科技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宿松县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推动我县科技创新工作,县政协副主席何元功、陈森然带领教科文卫委员会部分委员,于11月下旬对我县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调研视察。

在赴桐城市考察学习和对我县信诺捷科公司调研后,结合我县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召开了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县科技创新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围绕县委“三化三集中”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普及“两轮”驱动,立足“基础性工作夯实、重点性工作突破、特色性工作出新、总体工作上台阶”的要求,克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推进我县科技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创新型宿松”发挥了应有作用。

截止目前,全县已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品30项;省级民营科技企业6家,县级民营企业27家;省级优秀农技协1个,科普示范基地2个;市级科普示范乡镇2个;2007年,破凉镇花凉村被列为安庆市首批科技示范村;2008年,我县被列入安徽省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县,已争取到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个,市级项目5个。

2007~2008年,专利申请量56件,授权量19件。

到2007年底,全县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10.68亿元,利税1600万元。

二、主要成绩我县科技创新工作经过全体科技工作者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成绩突出,特色明显。

1、创新环境不断改善为促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型宿松”战略,我县先后出台了《宿松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宿松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宿松县科技特派员实施方案》、《宿松县科技特派员暂行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

2007年,就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申报认定、农业科技普及与推广应用成果,设立了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认定奖和农业科技成果奖。

今年11月份,又调研制定了《宿松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宿松县专利申请及奖励暂行办法》,拟提交县政府审查批准。

淮安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淮安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淮安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摘要:“创新体系”是指特定区域内以创新资源为基础,推动新知识或新技术产生、流动和扩散的组织网络和制度安排。

教育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平台、中介服务网络、制度与政策体系以及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集群,是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

创新体系是一个宏大的有机网络系统,是互相紧密联系又分工合作的有机整体,并需要社会法律、政策、科技价值观、舆论和文化氛围的保证和配合。

教育体制、创新人才、全球化的信息网络和必要的科技投入是构建城市创新体系的资源基础。

关键词:创新体系教育科研城市创新1 淮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现状目前,(以下所有数据,均截止2008年底)全市已建成市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技术中心30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省级科技孵化器(科技创新中心)1个;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3个、省级47个、市级110个;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26家。

1.1企业技术机构发展情况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全市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和社会各方参与建设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始形成,企业技术机构为主的科技创新平台正逐步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作用和效益日益显现。

企业研发机构“四有四落实”(有依托、有项目、有成果、有效益,场所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设备落实)工作不断得到推进,全市60%以上的企业基本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技术机构。

在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中,企业技术机构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逐步健全,以淮钢、安邦、金石、金象等为代表的企业技术机构,在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方面,为全市做出了表率。

一批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提升了企业技术机构的水平,具备了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

1.2教育科研机构发展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大专院校6所,有县级以上政府所属独立科研院所6个,其中省属农业科研单位1个,市属农业科研单位3个,县区农科所2个。

为充分发挥本地高校院所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推进产学研结合,我市出台了促进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建立了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制度。

科技创新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科技创新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科技创新调研报告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技创新,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科技创新调研报告范文(一)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监督工作要点的安排,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专题听取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汇报。

为做好审议工作,我委在有关领导带领下,做了大量前期工作。

8月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贯一带领我委,赴市科技局和冷水江市、新化县、双峰县和金鹰服饰、映鸿精瓷、农友集团、定园机械、美国西提种植公司等企业调研。

9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熙雍又率我委和市人大财经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赴株洲、郴州、衡阳三市考察科技投入情况。

9月15日,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雷绍业就我市推进科技创新的情况向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了专题汇报。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及科技部门和相关企业以“科技创新年”活动为载体,加快推进创新型娄底建设,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客观地说,离年初的目标和兄弟市州的工作水准仍有差距。

现综合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客观评价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成绩总的说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工作务实、成效明显,主要表现为:1、以加大投入为保障,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各级领导的“第一生产力”意识不断强化,层层建立了“一把手”抓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

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科技工作汇报,四大家领导不仅亲自研究和部署科技创新工作,而且多次进大学、入企业、赴沿海,为企业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竭力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二是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娄底的决定》、《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2019年全市科技事业财政投入3376万元,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四是深入开展4.26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活动周等主题活动,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

关于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

关于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

关于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解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督促政府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xx年4月中旬,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院龙的带领下,教科文卫工委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深入市科技局、高新区、东乡区和金溪县,就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成绩x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将科技创新列为全市重点工作任务予以推进,突出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

我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抚州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首次创建国家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和省知识产权富民强县工程全覆盖,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呈现高速推进的良好态势。

(一)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我市围绕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深入推进“双返双创”活动,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着力打造人才发展高地,在全社会营造了“人才优先、企业优先、科技优先”的良好环境。

一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我市近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科技协同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开展“双返双创”活动的意见》《加快创新驱动“5511”工程工作方案》《抚州市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降成本、去产能、优环境全面推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抚州市突出贡献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科技政策措施,在全社会营造了“人才优先、企业优先、科技优先”的良好科技创新政策环境。

二是科技投入总量进一步扩大。

xx年,全市科技支出5.6亿元,市本级科技支出8674万元,市本级科技专项经费810万元,分别较xx年增长了144%,90%和189%。

三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xx年,全市通过“双返双创”柔性引进引进高端科技人才345人,其中,院士5人,长江学者1人、教授(研究员、博士、高工)等303人、总数比上年增长90.6%。

关于基层科技创新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科技创新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科技创新的调研报告
背景
基层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之一,也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科技创
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次调研对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调研结果
基层科技创新现状
调研发现,我国的基层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
些问题。

首先,一些基层科技创新的成果尚未得到充分应用和推广,无法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其次,受限于多种因素,包括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一些基层科技创新的项目无法持续发展和成长。

可行的解决方案
为了加强基层科技创新的发展,调研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政府应制定更为优惠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基层科技创新的项目,并加大对这些项目的扶持和资助力度。

2. 加强基层科技创新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能力,增强创新实践的基础。

3. 推广和应用基层科技创新的成果,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和推广活动,加速这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进程。

结论
基层科技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措施,可以加强基层科技创新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关于XX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2000字XX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前XX市科技创新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具体内容如下:一、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收集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XX市科技创新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科技创新现状1. 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XX市一直以来注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目前,XX市已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增加近年来,XX市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增加,如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论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创新人才前来参与,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3. 企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XX市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这些企业积极加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和提升,通过自主研发、技术转移和合作创新等方式,推动了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人才资源不足尽管XX市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本地优秀创新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吸引和引进人才的制度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 创新投入不足虽然XX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但在创新投入方面仍有不足。

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XX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这会限制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3. 创新成果转化难度较大尽管XX市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仍面临较大的难度,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不够、政策扶持不力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等方面。

四、发展建议1.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政府应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到XX市发展。

关于某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某市科技创新情况1. 背景介绍:某市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

为了了解该市的科技创新情况,我做了一项详尽的调研。

2. 调研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各大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科研人员以及普通市民进行访谈,收集了大量数据。

3. 主要发现:a. 科研机构:某市拥有多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和科研中心。

这些机构在各个领域展开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成果。

b. 高校科研:某市的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许多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前沿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高校还与企业合作,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c. 企业科技创新:某市的企业大部分关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他们不仅重视市场需求,还注重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

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合作,企业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d. 政府支持:某市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府还鼓励各方面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 优势领域:调研发现,某市在生物医药、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

当地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在这些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前沿研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和人才团队。

这些优势领域的发展对于某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面临挑战:调研也发现,某市在科技创新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科技创新需要长期投入,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支持。

其次,科技创新也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合作,只有形成多方协同参与的格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

6. 建议:针对上述挑战,我提出以下建议:a.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科技研究。

b. 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更好地利用科研成果,推动技术转移和应用。

c. 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和规范,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科技创新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不少成就,推动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成为了各级政府和企业追求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助力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探索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问题,为未来科技创新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目前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1.投入不足:2018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仅为2.19%,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2.人才短缺:尽管我国科技人才数量逐年增加,但高层次人才短缺现象仍然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3.产业链不完整:我国大多数企业依赖着低端制造业,缺乏自主创新,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二、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1.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有效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

2.生物医药领域的突破:基因编辑、再生医学等技术的出现,将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和延长寿命,成为未来科技创新领域的热门发展方向。

3.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环保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话题,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有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典型案例1.阿里巴巴的数字化技术应用阿里巴巴通过全球购、阿里云、阿里健康等平台,推动数字化技术在零售、云计算、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其中,阿里健康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医疗数据的云端共享,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数字化升级。

2.华大基因的基因编辑技术突破华大基因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成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造了一种无痛经历的小鼠,该成果意味着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在未来用于治疗人类疾病。

3.特斯拉的绿色环保技术应用特斯拉旗下的电动汽车以及太阳能系统,推动了绿色环保技术在汽车、能源等行业的广泛应用,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

四、建议1.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创新的研究力度和专业水平。

科技创新 调研报告

科技创新 调研报告

科技创新调研报告科技创新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科技创新的发展情况以及对未来科技创新的展望,为政府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和企业制定科技创新战略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并结合相关数据和文献对科技创新进行分析。

调研范围主要集中在大型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

三、调研结果1. 科技创新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

大型科技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社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基础。

2. 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

这些领域在促进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有望成为科技创新的热点。

3. 科技创新的挑战和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科技创新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企业研发经费少、科研机构面临着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难的问题。

其次,技术转化和市场应用不足,科技成果未能充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最后,创新能力孱弱,创新人才不足,创新环境不够良好,影响了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效率。

4. 科技创新的展望调查结果显示,未来科技创新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将涌现出更多创新型企业和科研团队。

同时,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创新环境建设。

未来科技创新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技术转化的落地以及产学研结合的模式。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加强投入和引导,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2.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创新环境建设,提高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

关于全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趋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作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没有科技创新的新优势就没有区域发展的新优势。

随着**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扬科教人才之长,避资源禀赋之短,依靠高新技术和先进产业来克服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拓展结构调整的空间,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真正实现经济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靠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变。

放眼**,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谋求新一轮发展,科技创新是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科技**”的宏大目标,通过加强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领导与组织、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深化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与保护,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科技进步与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有效提高了全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规格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出台系列政策措施。

为加快创新型XX建设,推动全市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专门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表彰了20xx 年度XX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2个政策专件,明确了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等。

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一、项目背景及目的我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科技创新对于推动城市发展和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并撰写此报告,以提供给市政府相关部门参考,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两种方法,结合数据分析,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三、调研结果1. 科技创新工作的整体状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市的科技创新工作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

有50%的受访者认为科技创新工作在过去几年有了显著的进展,80%的受访者认为科技创新对于城市发展非常重要。

2. 科技创新资源和环境调研结果显示,我市在科技创新资源和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只有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很容易获得科技创新的支持和资金,有40%的受访者认为科技创新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3. 政策和法规支持80%的受访者表示政府出台了一些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法规,但更多的受访者认为政策和法规的落地仍然不够到位。

4. 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调研结果显示,我市拥有一些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但他们在项目申报、合作交流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50%的受访者认为发现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当前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任务。

5. 科技创新成果和应用通过调研发现,我市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应用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在市场化和产业化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30%的受访者认为市场化和产业化是当前科技创新的瓶颈。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1. 改善科技创新资源和环境。

应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和资金的投入,完善科技创新环境,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激励机制。

2. 加大政策和法规的落地力度。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政策和法规的落地效果。

3. 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的培养。

政府应加强对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评价机制。

关于某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本报告是针对某市科技创新情况进行的调研报告,主要围绕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支撑服务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某市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某市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科技产业发展有了明显的加速度。

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评审奖励、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等,各区、各级科技局也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

围绕“创新驱动、科技兴市”的发展思路,某市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

以服务企业为核心,针对企业进行技术需求和痛点分析,通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等途径,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某市也加强了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二、创新体系建设某市围绕科技创新发展,构建了科技创新体系,包括行业技术创新联盟、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业合作、重点科技项目攻关等。

这些科技创新体系有助于集聚各方资源,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工作与现代经济体系的深度融合。

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某市加强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针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某市推行“千人计划”和“英才计划”,吸引优秀人才投身科技创新领域,为某市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某市加强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的学术水平和技能,打造一批高水平人才队伍。

四、创新支撑服务为了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某市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区、园区为支撑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在平台上,企业可以获得专业技术咨询、技术转移、创新成果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服务,加强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认为某市的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良好,创新体系建设有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有所加强,创新支撑服务得到完善。

但也发现某市在创新资金投入、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

全县调研科技工作汇报材料3篇

全县调研科技工作汇报材料3篇

全县调研科技工作汇报材料3篇全县调研科技工作汇报材料第1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发展进入快车道,逐步向全国50强挺进,科技工作也不例外,通过深化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县正在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工作全省一流,全国有名,为今后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科技支撑。

一、科技政策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科技兴县的决定》、《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实施意见》、《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我县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县关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县重点产业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科技政策文件。

二、科技投入20xx、20xx年县本级科学技术投入分别为4543万元和6558万元,分别占当年县本级财政决算支出的 1.2%和 1.34%,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8项,经费300万元;专利资助资金50.25万元,资助专利项目81个。

两年共有119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争取项目资金达3030万元。

三、科技创新两年来,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经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1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业园3家。

全县申请专利677件,其中发明专利232件;专利授权数448件,其中发明专利79件。

同时,科技进步示范县规划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建设、国家粮食丰产工程、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续建项目和科技特派员工作也在有序实施和推进。

四、科技平台到20xx年,全县独立科研技术开发机构有5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9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6家;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晋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内省级特色产业基地达3个,分别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食品饮料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此外,全省首个千亿建筑科技产业园也在紧张有序的建设。

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5月2日至4日,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常委会副主任XXX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先后深入到秦都区、渭城区、三原县、乾县等四县20多个企业,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就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了科技、发改、工信、财政、商务、质监、工商、公安、农业、教育等市级相关部门和秦都区、渭城区人大及政府参加的座谈会。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认真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善创新创业环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市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加,科技贡献率达到47%。

(一)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是组织保障有力。

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咸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与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障。

秦都区出台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个人所得税减免、创新型企业奖励等办法,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二是投资机制建立。

市本级财政科技创新经费逐年增加,专项资金管理更加规范。

市本级财政预算科技创新经费由xx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xx年的4000万元,今年在保证4000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5000万元的企业创新研发资金。

建立了科技金融合作机制,先后为162家科技企业获得银行贷款9.6亿元。

三是建立“书记市长进高校进院所”工作机制。

岳亮书记、卫华市长带队赴xx交大、xx工程大学等高校进行洽谈合作,寻求科技支持,推进先进技术、人才、成果向在咸企业集聚。

(二)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拓宽围绕全市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组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转化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目前,全市现有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试验站6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国家标准化专业委员会3个,“众创空间”2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企业技术中心71家,现代农业园区230个,技术创新战略同盟5个。

关于全县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上级统一安排部署,县政府组织相关单位人员深入全县工业企业,针对我县工业科技创能力情况展开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为工作重心,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科技兴成战略”和“品牌战略”,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精心打造全省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和全市先进制造产业园,全县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经济运行呈现出持续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截至目前,我县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XX省名牌产品7个,XX省著名商标5个。

2010年,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7.5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销售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税27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59.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8.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6%,高于全省平均化水平8.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6个百分点,占比位列全市第一位。

(一)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优化。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技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不断修订完善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领军人才引进、重点项目推进为重点的工作考评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政策体系。

近年,我县先后出台了《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引进人才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进一步形成了鼓励、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

同时,抓好各级支持创新政策的落实。

2010年,全县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17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的减免税达到2510万元。

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范围为了了解中国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次调研主要以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为调研对象,范围涵盖全国各地。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向调研对象发送调查表,包括科技创新的投入情况、创新成果转化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等内容。

2.面访调研:针对重点单位和领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面访调研,深入了解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情况,并与调研对象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调研结果的概述通过对调研对象的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科技创新投入:大多数调研对象表示科技创新的投入有所增加,尤其是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有相应的加大投入。

2.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成果转化的情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科研机构和高校中,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一方面是由于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转化的市场需求不明确。

3.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调研对象普遍认为,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创新环境不够良好、创新人才紧缺等。

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需求,如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等。

四、调研结果的分析和建议1.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支持优秀的创新项目和企业,并建立科技创新资金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科技创新中。

2.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为了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的率,需要改进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增加对技术转化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同时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力度。

3.改善创新环境:为了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降低科技创新的制度壁垒,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创新。

同时,也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提供良好的法律保护。

4.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为了解决创新人才紧缺问题,需要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建立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

建设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建设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建设科技创新调研报告建设科技创新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对世界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况,探寻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和创新之路,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以有效地了解科技创新相关人士关于中国科技创新的看法和意见。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共发放500份,来自不同城市、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通过收集和统计问卷结果,分析中国科技创新现状和需求情况;(二)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共访谈了20位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具有代表性的人士,并对其观点进行整合和分析,探讨了目前中国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三、调研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一)当前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1、中国科技创新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创新市场之一。

2、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科技创新仍存在不少瓶颈,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研发能力不足,人才流失和资金攫取等方面。

3、中国科技创新还不够国际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与产业转化。

(二)中国科技创新的需求和问题1、加强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避免侵犯创新者合法权益。

2、加强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科技创新的研发能力。

将科研人员配备资源,提高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3、建立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形成创新者竞赛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提升科技创新的水平。

4、加强国际合作关系,优化知识共享机制,建立良好与国际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引进国际最新技术,借鉴外部经验,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四、科技创新发展路径1、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创新能力。

关于XX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各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

XX市作为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当然不会放过科技创新这个机会。

针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XX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

本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了解XX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科技创新在XX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走访和信息收集等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了XX市企业的科技创新状况,座谈会则是邀请了XX市几家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共同探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实地走访则是到XX市的科技园区进行考察、观察和交谈,获取实在的数据和统计数字。

最后,我们还收集了大量有关XX市科技创新方面的信息和文章。

三、现状分析1.重视程度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目前XX市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还比较高。

其中,有85%的企业对科技创新有着高度认可,并表示愿意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

但是,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将科技创新作为一项主要业务来看待,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注水”操作,以此获得政府补贴。

这就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和企业自律。

2.投入比例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XX市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比例还不算高。

其中,70%的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比例不到5%,只有30%的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比例超过10%。

这与XX市作为一个发达城市的定位不相符。

所以,需要政府在资助上加大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3.研发实力在座谈会上,多位企业的负责人表示,XX市虽然从事科技创新的企业数量较多,但是在研发实力上有所欠缺。

正如有一位负责人所说:“只有十个企业真正做到了科技创新的高度,其它企业只是在进行外包和生产加工,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在研发上”。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企业在进行研发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

4.人才引进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着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2011-11-23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前段时间,我委就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中,我们分别听取了县科技局、县农经局和县人事局等部门关于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走访了县科创中心、嘉善归谷园区和部分科技型企业并与科技管理人员及企业界代表进行了座谈;召开了全县较具代表性的七家科技型企业老总座谈会,充分听取了有关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自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来,我县稳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6.2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13%,居全市首位。

农业科技创新作用充分显现,全县水稻、小麦、蔬菜、瓜果、食用菌等主要作物良种推广普及率达到了95%,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1万亩,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达到亩产750公斤。

综观我县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着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进步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创业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精品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科技优惠政策,近三年,全县共兑现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企业所得税4300多万元,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6100多万元;积极畅通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通过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推出中小企业债权信托基金、成立县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探索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多种举措创新科技金融体制,畅通企业融资渠道。

2、努力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着力建设科技创业平台。

县科创中心自2005年落成以来,已累计引进孵化企业140多家,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企业14家;2009年起建设了2.2万平米的科创中心大云加速器,目前已有21家产业化科技型企业入驻;2010年初启动了总投资2.2亿元、建筑面积76000平米的科创中心二期工程建设。

着力打造行业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在数码电子、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光源等全县主导产业方面均建立了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逐步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评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建了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建设了县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电声产业专利数据库。

与中科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开展产学研合作。

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多家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联合攻关,指导我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使我县农业享受到最新科技成果。

科技接轨上海工作不断深化,近三年共签订接轨上海科技合作协议90多项。

3、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大力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到2011年9月底,全县共认定各级企业研发中心79家,其中省级17家;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个。

大力组织实施科技项目。

据统计,近三年全县共列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79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1项;组织通过省级以上科技项目验收461项,向上争取科技经费支持2341.7万元。

深入实施专利战略。

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发明、创造,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011年1至9月,全县共申请发明专利97项,同比增长67%;授权专利1243件,同比增长25%;累计认定专利示范企业省级11家、市级16家、县级21家。

4、充分发挥农业“两区”建设载体作用。

随着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的深入开展,全县农业全面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有力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两区”已成为我县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集中平台和示范基地。

2010年,全县共推广农业科技成果5项,实施丰收项目29项,“两区”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已超过90%,全县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达到60万亩次。

“两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载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我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科技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少数领导干部对科技创新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战略思维和长远考虑,科技创新的核心战略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引导创业主体进行科技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

二是部分企业、尤其是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受小富即安思想的影响,还较多的存在怕冒风险的思想顾虑,满足现状,缺乏风险经营理念和自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不强。

三是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引领、鼓励科技创新的举措不多,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还不够,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环境。

2、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仍较为薄弱。

一是科技投入相对不足。

近年来县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尽管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科技经费中很大比例用于科创中心等平台建设,真正用于科技项目的经费仍然十分有限。

二是科技创新人才相对缺乏。

近年来,我县加大了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工作有突破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但由于我县城市整体规模较小,平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科技人才吸引力不够,因此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和团队还十分缺乏。

农技人员结构不合理,存着年龄老化、专业不对口、兼职过多等一系列问题。

三是投融资体系建设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还不够。

调研中,企业界代表普遍反映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较为困难,在创业初期缺少政策扶持和指导,特别是缺少金融支持,企业融资十分困难,企业需要“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

一是产业规模还不大。

2010年,我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38.64亿元,尽管比2008年增长了55%,但与江苏昆山等地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二是产业支撑作用还不够强。

2010年,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13%,尽管居全市首位,但对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是产业层次还不够高。

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层次偏低,没有形成能够带动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优势的产业集群,缺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4、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近几年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与市场竞争力虽然逐步增强,但其自身用于科研的投入仍显不足,大多数企业尚未按有关规定提取科技研发经费。

一些企业用于科技研发的费用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少数企业经营上存在短期行为,忽视高科技人员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忽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目前我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以引进为主,自主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缺乏二次创新能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还不够强。

我县企业对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导致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的比例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缺乏保护专利的良好措施。

三、加快我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1、着力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一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增强各级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和主导作用。

二要进一步落实好现有的政策措施。

要把现有的政策转化为具体的举措和行动,在贯彻落实上下真功夫。

要依法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保证科技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科技部门要合理安排资金投向,明确财政资金扶持的方向和重点领域,提高资金使用的准确性和使用绩效,真正发挥“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三要完善人才政策。

推动科技创新与培养引进人才紧密结合,抓好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深化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安居乐业的体制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四要进一步营造良好服务环境。

不断创新方法,优化服务,防止重引进轻服务、重引进轻转化的现象发生,全力促使项目早签约、早研发、早投入、早见效。

五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加快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推进银企合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企业提供信贷融资、信用担保,完善我县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尤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投融资体系。

2、不断强化产学研有机结合。

要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校院所的科技资源。

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合资公司,共建研发机构,联合科技攻关。

要加快培育科技创新战略力量。

在“十二五”期间应考虑引进发展为我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并把其建设成为我县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平台和技术创新源。

同时要结合我县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进一批科研院所,鼓励园区、行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

3、努力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坚持高标准建设硬件平台,建立健全创业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科创中心二期工程建设,统筹考虑、合理布局科创中心一、二期项目,加大招商引智力度,完善大云加速器运作机制,加快科技创业园建设,努力构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孵化模式,使孵化器成为催生科技企业的“温室”和培育科技企业家的“摇篮”。

要加快行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电子电声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建设和培育高分子材料、装备自动化控制、新光源等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并依托我县其它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再支持发展一批面向全行业服务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4、逐步完善技术要素交流合作平台。

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和鼓励,创办和引进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市场信誉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支持发展技术交易、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无形资产评估等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完善网上技术市场,加快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建设。

在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专利代理等方面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中介服务,促进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鼓励科技中介机构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联合与协作,使科技中介机构能够充分利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专业知识、人才优势和技术开发、检测等设施,成为开展科技中介业务的重要支撑。

5、着力抓好传统产业科技创新工作。

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产业。

因为前者不能一蹴而就,而后者则现实可为。

要以信息化为目标,以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效益提升为重点,加快对我县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改造。

在着力抓好工业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