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仔猪白痢病的防治
臭 味 。 在 尾 、肛 门 及 其 附 近 常 被 稀 粪 污 染 。 发 病 猪 一 般 体 温 不 高 。 严 重 病 例 粪 便 失 禁 当 细
菌 侵 入 血 液 时 .病 猪 的体 温 升 高 、精 神 萎 顿 、
食 欲 减 退 、 日渐 消 瘦 、脱 水 、 怕 冷 、堆 卧 在 一 起 。 有 的 并 发 肺 炎 、 呼 吸 困 难 .最 后 衰 竭 死 亡 。
1龄 的增 加 .死 亡 率 也 逐 渐 下 降 3
大 肠杆 菌 是 一 种 条件 性 病 原菌 .健 康猪 肠
道 内经 常存 在 .一 旦饲养 不 良.或卫 生条 件差 . 气 候 有 变 化 时 . 即 可 诱 发 本 病 的 发 生 该 菌 在
天 。氟 苯尼 考 注 射 液 ( 5毫升 :. ) 05克 ,肌 肉 注
查 查 : 苎 兰 兰
猪多发 病 ) 、典 型 的 临 床 症 状
( 出乳 白 色 的或 灰 白 色粪 便 . 排 呈 浆 糊状 ) ,可 以作 出诊断 。但
是 . 在 诊 断 的 过 程 中 . 要 与 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和猪 的流 行 性 腹
泻 等 疾 病 相 鉴 别
四、综合 防治措施
1 治 疗 方 法 .
三 、 诊 断 要 点
引起 仔 猪 白痢病 的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故 预 防 也应 采取 相 应 的综 合 性 的 防 治措 施 本 病 的
具 体 的综 合 防 治 措 施 同 仔 猪 黄 痢
九 台 市 牧 业 管 理 局 于化 洲 于 洋
姜 瑛 顾 磊
可 根 据 本 病 的 流 行 特 点 f 1 — 1 目龄 仔 以 2 5
仔猪白痢症状及治疗方法、用什么药
仔猪白痢症状及治疗方法、用什么药
白痢是7~20日龄仔猪常发的疾病,以排泄乳白色或灰白色黏稠腥臭粪便为特征,病源为大肠杆菌,死亡率较高。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仔猪白痢症状及治疗方法,看看仔猪白痢用什么药。
一、仔猪白痢的表现症状
粪便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粥样、糊状,有腥臭味。
有时粪便中混有气泡。
病猪体温一般不升高,精神尚好,到处跑动,有食欲。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后常可治愈。
如不及时采取处治措施,下痢可逐渐加剧,肛门周围、尾及后肢常被稀粪沾污,仔猪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消瘦、走路不稳、寒战,喜钻卧垫料或挤压成堆。
二、仔猪白痢的治疗方法
现推荐两种防治白痢方法:一是,母猪产前用双份工程菌苗mm~3进行免疫或饲料中拌入万分之一的金霉素或呋喃唑酮;二是按每公斤仔猪体重取利福平7毫克,磺胺二甲基嘧啶0.01克,胃蛋白酶0.5克,次硝酸铋0.5克,干姜粉1.0克,共研末,与适量炒香的玉米粉充分拌匀,加少许开水调成糊状,喂给发病仔猪,一天两次,一般喂
两次即停泻,喂2~3天排粪正常。
三、仔猪白痢的预防措施
做好仔猪白痢的预防工作是很重要的,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1)加强对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给予母猪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饲料,防止饲料突然改变,以保证母猪乳汁的质量。
(2)在母猪分娩前3天,猪舍要彻底清扫一次,并用10%~20%石灰乳或3%火碱溶液消毒,分娩后要结合具体条件,经常消毒。
(3)猪圈要垫起,勤换、勤打扫,保持干燥、清洁。
(4)哺乳仔猪应于一周后开始补饲,饲料要多样化、富有营养、易于消化,防止过食,仔猪每天要有适当运动。
论仔猪白痢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论仔猪白痢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仔猪白痢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严重疾病,经常在出生后的几周内发生。
由于仔猪的免疫力较弱,因此很容易感染该病,导致高死亡率和生产成本因此增加。
本文将介绍仔猪白痢发病的原因以及综合防治措施。
1.发病原因仔猪白痢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该病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粪便,而且不易消毒。
仔猪可以通过空气、食物和水以及通过父母病毒传染,很容易遭受感染。
此外,仔猪白痢的发病与环境卫生、营养状况有关。
如果环境不干净,营养不良,仔猪的免疫力会受到削弱,从而容易感染沙门氏菌。
2.综合防治措施2.1 改善环境卫生仔猪白痢的发生与环境卫生有关。
育种场应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空气湿度适宜,温度适宜,尽可能避免粪便、污水积聚。
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场内环境干净卫生。
摆放好水槽和喂食器,避免饲料和水污染。
妥善清理被感染仔猪的粪便和饮水器,避免再次感染。
2.2 营养管理营养是仔猪免疫体系的基础,提高仔猪的免疫力是预防白痢的重要手段。
因此,营养管理也是预防白痢的关键。
应当为仔猪提供适宜的饲料,增加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以加强免疫力。
合理添加肠道保健剂和生长促进剂,促进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2.3 疫苗接种沙门氏菌疫苗是预防仔猪白痢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提供长期免疫保护。
免疫应根据疫苗的生产厂家的说明书进行,注意免疫时机和免疫剂量的准确掌握。
一般来说,仔猪出生后4-5周时适宜接种疫苗。
2.4 物理控制除了疫苗接种和环境卫生维护,物理控制也是预防仔猪白痢的常见手段。
这包括对新生仔猪进行免疫补充,喂食大量、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增强免疫力。
如果发现仔猪出现白痢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并进行系统治疗。
总之,仔猪白痢是影响养猪业正常生产的一种疾病。
为预防和控制该病,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环境卫生的维护,适当的营养管理,疫苗接种和物理控制等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仔猪健康水平,保障养猪业的发展。
仔猪白痢的诊断及防治
畜牧兽医XUMUSHOUYI仔猪白痢的致病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该种致病菌属于猪的肠道常在菌,广泛存在于猪的胃肠道内。
猪群身体抵抗能力较强,有益菌繁殖旺盛时,会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
当仔猪身体抵抗能力下降,胃肠道有益菌群受到抑制时,大肠杆菌就会快速繁殖而导致致病。
仔猪白痢会危害任何年龄阶段的仔猪,但随着仔猪日龄的下降,发病率、死亡率呈现升高趋势。
本文主要结合一起实际案例,分析了仔猪白痢的诊断和防治过程。
1 发病情况2017年3月13日,阳春市某乡镇动物养殖户养殖的2窝哺乳仔猪相继出现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病猪。
出现该种情况后,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将患病猪隔离,并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对养殖场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并将病情及时上报上级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兽医到达养殖场,进行针对性诊治。
兽医发现,该养殖场保育舍卫生条件较差,由于地势低洼,加上前几天出现降雨,使得猪舍附近场所环境十分潮湿。
该养殖场成年猪母猪育肥猪并未出现发病情况,周围养殖场也为未出现类似病情。
通过全面调查,结合该养殖场卫生条件较差的现状,兽医怀疑是某种致病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疾病。
随后采集病死猪病料带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诊断,明确病原后,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很好的控制了病情。
2 临床症状2窝27头哺乳仔猪,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症状。
在腹泻症状出现之前,患病猪精神症状较差,吃乳欲望逐渐下降,随后出现腹泻现象,先是排出灰白色带有凝乳块的粥样稀便,腥,臭难闻,在粪便中夹杂大量气泡。
出现腹泻症状后,个别患病猪体温升高到40度以上,发病1~2天后,精神高度萎靡不振,采食量日渐下降。
发病第三天,患病猪腹泻症状加剧,饮水欲望增加,后躯肢体常常只被粪便玷污,被毛杂乱无光泽,不能正常行走,卧地不起,喜欢扎堆。
随后几天,患病猪排出水样稀便,身体严重脱水消瘦,患病猪不能自主控制排便,排便失禁,并不自主从肛门中流出水样稀便。
发病后期,患病猪呼吸加快,最终衰竭而死。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仔猪白痢是一种常见的猪病,主要是由肠道病原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容易传染,给养猪业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白痢的发生,需要对该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深入了解。
一、仔猪白痢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观察: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粪便黏稠或水样,甚至呈米泔水样。
患病猪只常常有腹胀、脱水、消瘦等症状。
2. 病原学检测:可以通过采集患猪的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识别出病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有脂肪酸盐阳性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
3. 病变组织切片观察:通过对死亡猪只进行病变组织切片观察,可以直观地了解病变部位、病变程度以及病理变化,进一步明确病因。
二、仔猪白痢的防治方法1. 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洗猪舍,保持干燥清洁。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猪舍、器具等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的存活。
加强排污处理,避免污水、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2. 正确饲养管理:给予仔猪合理的饲养与管理,保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卫生。
合理配饲,确保仔猪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抵抗力。
3. 严格隔离措施:对于疑似患病仔猪,应及时隔离,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隔离猪只还可以帮助控制疫情的扩散。
4. 用药防治:对于确诊患病的仔猪,应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
常用的药物有氟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
但应在兽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药物,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对于仔猪白痢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测和病变组织切片观察等方法来确定疾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在防治方面,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和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严格隔离病猪和用药防治也是有效的手段。
希望这些措施能对仔猪白痢的防治有所帮助。
仔猪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
仔 猪 白痢 病 的诊 断 与防治
牟 丽 华
( 黑龙江 省绥 化市北 林 区家畜繁 育指 导站 ,绥化 1 5 2 0 5 4)
DO1 : 1 0. 3 9 6 9 M. I SSN. 1 6 71 — 6 0 2 7 . 2 01 3 . 0 3 . 0 8 5
仔 猪 白痢是 由致 病性大肠杆菌 引起 的一种急性 肠道传 染病 , 故又称为迟发性大肠杆菌病 。其特征为 2 - 3周龄仔猪
排灰 白色 、 浆糊样粪便 , 有腥臭味 , 发病率高 , 死亡率低 , 是严 重危害仔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 。
1 病 原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 、 临床症状 、 剖检变化和细菌学检查 , 可 以确诊该病。
, d , 连用 2 d 。
大肠杆菌广泛分 布于 自然界 ,经常存在于猪 的肠道 内, 当仔猪 的饲养管理不 当 , 卫生状况不好 , 阴冷潮湿 、 气候突变 时, 仔猪抵抗力下降而 导致发病 。从病猪体内排出来的毒性
增 强的大肠杆菌 , 污染饲料或饮水后 , 可传染给其他小猪。 本
病 一年 四季均 可发生。以 2 - 3 周龄仔猪发病最多。 本病发生于 1 0 — 3 0日龄仔猪 同时发病 ; 有 的仔 猪窝发病 多 , 有 的发病少 或不发病 ;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但以严冬 、 炎热及阴雨连绵季 节发生较 多; 每当气候突然变坏 ( 如下大雪 、 寒流等 ) 时, 发病 数显著增多 ; 母猪饲养管理 和卫 生条件不 良 , 如 圈舍 潮湿阴 寒、 缺乏 垫草 、 粪便 污秽 、 温度不定 等 ; 饲料 品质差 、 配合不 当、 突然更换饲料 、 缺乏矿物质和维生 素 、 母猪 泌乳过多 、 过 浓或不足等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增加严 重性 。
论仔猪白痢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论仔猪白痢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仔猪白痢是由弯曲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白痢病毒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易感染幼仔猪,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了解仔猪白痢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对于猪场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一、仔猪白痢的发病原因1. 病原体感染:仔猪白痢的主要病原体是弯曲杆菌,它们存在于病猪的粪便中,通过暴露在感染性环境中的健康幼仔猪的口腔、呼吸道或肠道,而引起感染。
2. 不洁卫生:猪场环境不洁净、污染严重,养殖密度大,饲料、饮水受到污染,易造成弯曲杆菌的传播和感染。
3. 营养不良:由于仔猪生长发育快,抵抗力差,如果饲料不均衡、营养供给不足,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重疾病的感染和发展。
4. 环境条件: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容易造成仔猪白痢的传播,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天气,更容易引起该疾病的流行。
5. 饲料及水源问题:饲料和水源受到细菌的污染,作为仔猪的主要食用,会直接导致仔猪白痢的传播。
仔猪白痢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弯曲杆菌的感染引起,其次是猪场环境的不良条件和饲料、水源的污染。
二、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1. 饲养管理(1)猪场环境要勤清勤换,保持干净、通风良好的饲养环境,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
(2)保证饲料、水源的优质和洁净,对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更换饲水,避免细菌的污染。
(3)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养殖。
(4)加强仔猪的管理,提高饲养条件,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2. 疫病防控(1)对新生仔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2)定期对猪群进行检疫,发现病变及时隔离患病猪只,避免疾病的扩散。
(3)定期对猪舍进行杀菌消毒,减少病原菌在环境中的存活。
3. 营养调理(1)保证仔猪的饲料营养均衡,合理配合饲料,保证营养的充分供给。
(2)保证仔猪的清洁饮水,保持水源的清洁卫生,减少细菌感染。
4. 畜牧生产管理(1)定期检测猪场环境,保持猪场卫生。
(2)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疫病防控管理能力。
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特征 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特征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养猪技术仔猪黄白痢又叫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粘稠腥臭粪便为特征,剖检以肠炎为特征。
仔猪黄白痢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在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当栏舍潮湿、卫生条件不良时发病率增加.仔猪黄白痢长期以来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得到有效的防控。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特征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
1、临床症状黄白痢主要是3-20日龄的仔猪容易发生,都是由于感染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导致。
仔猪患有黄痢的主要特征是腹泻,排出黄色的粪便,初期呈糊状,之后逐渐呈稀液状,往往从肛门突然排出大量稀粪,大量脱水,体质快速消瘦,最终由于衰竭而发生死亡。
仔猪患有白痢的主要特征是排出灰白色或者乳白色的糊状、浆状粪便,且粪便中混杂气泡,并散发特殊的腥臭味,经过若干天,就会导致被毛失去光泽,结膜呈苍白色,怕冷,然后形成僵猪,但具有较低的死亡率。
2、病理变化患有黄痢的病死猪往往由于严重脱水而导致尸体过于干瘦,皮肤发生明显皱缩,肛门松弛,并有黄色稀粪附着在肛门周围,最明显的病变是胃肠道黏膜上皮发生变性和坏死。
胃部明显膨胀,胃内含有大量酸臭的凝乳块,胃底部黏膜发生潮红,有些会形成出血斑,表面覆盖有大量的黏液。
通过镜检,发现胃黏膜上皮发生脱落,固有层发生水肿,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胃腺腺体和腺管的上皮细胞发生空泡变性、液化性坏死,最终脱落;严重时腺管只具有框架,即整个腺管成为没有结构的状物。
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发生膨胀,肠壁明显变薄,黏膜和浆膜都发生充血、水肿,肠腔内含有大量的黄白色、黄色稀薄内容物,并散发腥臭味,有时混杂血液、气泡和凝乳块;而回肠、空肠发生轻微病变,但肠内发生非常明显的臌气。
大肠壁发生轻微病变,肠腔内含有大量的稀薄内容物,通过镜检发现肠黏膜上皮完全发生脱落,露出绒毛,固有层发生水肿,肠腺有所萎缩,腺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化,严重时会发生液化性坏死,形成状的纤维素样物质。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仔猪白痢,也被称为新生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类传染病。
该病主要影响仔猪,特别是在出生后1-2周的仔猪容易受到感染。
这篇文章将对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进行浅谈。
仔猪白痢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食欲不佳、体温升高以及体重下降等。
在严重的病例中,仔猪可能会出现脱水、衰弱甚至死亡。
病毒通过粪便传播,特别是在密集畜牧场中,由于仔猪数量众多、相对封闭的环境和较弱的免疫力等原因,仔猪白痢易于在猪群中蔓延。
仔猪白痢的诊断主要通过病情的观察和实验室检测来确定。
兽医会观察仔猪的临床症状,检查粪便样本以及进行血液分析等。
实验室检测通常包括使用免疫学方法来检测病毒的存在,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一旦诊断出仔猪白痢,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防治方法: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仔猪白痢的主要方法之一。
兽医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种植户制定合适的疫苗接种计划。
疫苗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定期清理猪舍,清除污物和粪便,使用消毒剂对猪舍进行消毒,确保饮水和饲料的无菌。
疾病控制措施:一旦发现猪只出现症状,需要立即进行隔离和治疗。
隔离受感染的猪只,并咨询兽医师以制定治疗方案。
对接触到受感染猪只的人员和物品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营养管理:应为仔猪提供适宜的饮水和饲料,以保持其营养状况良好。
对于腹泻的仔猪,可以选择易消化的饲料和添加适量的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的健康。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6 5 %: 另外 , 临产 时用 O . 1 %温热高猛酸钾液擦洗 母 猪外 阴和 腹下 的乳 房 区 . 防止 病从 口人 。 5 . 2 治 疗措 施
治疗仔 白痢 的方法和药 物种类很 多 。一般 大多 是抑 菌 、 收敛及促 进 消化 的药 物 。以下 介绍几种 治疗
药物 , 供参考。①链霉素 1 g 、 胃 蛋 白酶 3 g , 混匀 , 5 头 小猪一次分服, 每 日2 次。 ②磺胺脒 1 5 g 、 次硝酸铋 1 5 g 、 胃蛋 白酶 1 O g 、 龙 胆末 1 5 g 。 加 淀粉和水适量 , 调匀, 供1 5 头小猪上 、 下午各服 1 次。③磺胺脒 0 . 5 g 、 苏打 0 . 5 g 、 乳 酸钙 0 . 5 g , 加淀粉 和水 适量 , 调匀 , 一次 E l 服。 ④长效沙星注射液 . 配合 6 5 4 — 2 注射液 , 治疗仔猪黄 白痢疗 效确切 。⑤补 充水分 在发病期 间 ,饮水 添加 O . 1 %高锰酸钾 . 再加入少许食盐 . 对该病治疗起辅助
2 临床 症状
机体的被动免疫力。 仔猪生长发育 陕, 在出生后 2 4 发病仔猪排灰白色糊状稀粪 .粪便有特异的腥 h内肌注 或 内服铁 剂 . 可 预 防仔 猪缺 铁 性 贫血 , 从 而 臭味, 有 时夹 有气 泡 。 随着病程 发 展病 猪体 温 升高 , 防止继 发感 染 另外 应在 2周 龄左 右合 理补 饲全 价 消瘦 , 拱背 , 行 动缓 慢 , 皮毛 粗乱 . 发 育迟缓 , 严重者 粪 仔猪 日粮 , 以满足仔猪机体快速发育对糖 、 蛋 白质 、 便失禁 、 脱水 , 最后衰竭而死。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 矿物质等营养的需要。 ( 3 ) 加强母猪产仔前的准备工 不当, 经5 - 6 d即死亡 , 也有病 期延 长 到 2周 以上 的 。 作。 采用 2 % 烧碱溶液对其产房进行彻底消毒。产仔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山东畜牧兽医2017年第38卷担。
(9)管理不善和应激反应:有不少规模养殖场,不注意管理工作,冬、春季只注意保温,而忽略了通风换气,养殖密度过大,垫料潮湿;大小家禽同栏饲养;接种疫苗几天前后不注意护理,造成强烈应激反应,降低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应答,引发疾病。
(收稿日期:2016–12–28)一起混养禽场鸡、火鸡盲肠肝炎诊治报告王守文(河北省遵化市农业畜牧水产局 064200)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733(2017)04-0078-01鸡盲肠肝炎又叫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引起的感染火鸡和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其他禽类也容易感染如野鸡、孔雀、珍珠鸡等,鸡异次线虫为组织滴虫的宿主,也是本病的传播者,该病主要侵害4~6周龄禽,主要表现为肝脏圆形坏死、盲肠栓塞、发病后期鸡头黑紫等特征性病变,温暖潮湿季节多发,尤其对散养禽业危害严重,笔者在此对本市一散养禽场,混养鸡、火鸡发病病例诊治情况进行报告,望对养殖朋友有所借鉴。
1 发病情况8月,本市一山区散养户,饲养蛋鸡900只,鹅鸭400只,孔雀10只,火鸡60只,主诉先是蛋鸡群开始死亡,病鸡表现为腹泻消瘦,腹泻黄色、黄红色,陆续死亡143只,病死率达80%,畜主按球虫治疗,添加中药板青颗粒饮水,地克珠利拌料,连用3d,未见明显疗效,后有5只火鸡突然死亡,主携病、死鸡前来就诊。
2 病理变化病鸡严重营养不良,胸骨弯曲,羽毛松软,腹泻,粪便硫磺色带有泡沫,剖检病死鸡5只,病死火鸡1只,主要病变为:打开腹腔,肝脏肿胀明显,表面白色坏死呈圆环状或不规则状,中心凹陷,个别鸡伴有黑色溃疡灶;盲肠明显增大较正常肿大3倍,内有白色干酪样栓塞,触之如香肠,火鸡肠管肿大发生溃疡与周围器官粘连,剖离栓塞横切,切面呈同心层状,中心黑色外周白色,肺脏有出血点。
3 实验室诊断无菌采病死鸡、火鸡肝病变组织和盲肠粘膜,加入37℃生理盐水,搅拌均匀,制成悬液标本,移液管取一滴置于玻片上,400倍显微镜台观察,见有鞭毛卵圆型的虫体,呈急速的旋转或钟摆状态运动,结合临床剖检肝脏、盲肠典型病变,确诊为组织滴虫。
仔猪白痢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白痢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白痢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福氏杆菌。
该病多发生在出生后2~8周龄的仔猪中,症状包括腹泻、腹胀、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等。
严重情况下,仔猪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脱水和死亡等症状。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福氏杆菌多存在于污水、粪便等环境中,因此保持猪圈、饮水设施和饲料储存场地的清洁卫生非常重要,每天需要进行清洁并消毒。
2.合理配合饲料
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短链脂肪酸,这些物质可以改善肠道环境,减少福氏杆菌数量。
在饲料中添加盐酸精氨酸、氨基酸等其他营养物质也有利于保持肠道健康。
3.提高仔猪免疫力
在出生后,仔猪的免疫力非常低下,需要进行适时的疫苗接种和抗体治疗。
此外,给予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维持良好的环境和养分水平也能有效提高仔猪的免疫力。
4.提高粪便管理水平
福氏杆菌存在于猪粪中,因此,控制仔猪的粪便管理是预防仔猪白痢的关键。
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消毒,减少粪便的积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5.对症治疗
一旦仔猪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如对症用药和止泻等措施。
总之,仔猪白痢的发生和防治与猪场的养殖水平密切相关,只有在农民科学有效地管理,全面提高养殖环境和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
仔猪白痢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白痢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仔猪白痢,又称为仔猪肠炎,是一种由福氏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在仔猪出生后的头几天内。
这种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为它不仅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还会增加饲养成本,并且很容易引起传染,造成整个猪场的经济损失。
对于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仔猪白痢的病因和症状福氏杆菌是引起仔猪白痢的主要病因,它主要通过粪便和污染的环境传播。
当仔猪受到感染后,会出现腹泻、拉稀、厌食、体温升高、体重下降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受感染的仔猪还会出现脱水、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和发育。
1.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是预防仔猪白痢的关键。
经常清理粪便、及时更换垫料和饮水器、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环境中福氏杆菌的污染,有助于防止疾病的传播。
2. 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降低仔猪白痢的发生率。
首先要保证母猪的健康,做好母猪的预防接种工作,增强母猪的免疫力,以减少病原菌对仔猪的传染。
其次是要选择优质的仔猪饲料,保证仔猪的营养需求,在仔猪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加大饲料量,确保仔猪的生长和营养需求。
要保证仔猪的饮水卫生,避免因饮水造成交叉感染。
3. 合理的免疫措施:合理的免疫措施是预防仔猪白痢的重要手段。
首先是对母猪进行及时的预防接种,增强母猪的免疫力,减少传染给仔猪的疾病。
其次是对仔猪进行及时的免疫接种,增强仔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保证母猪和仔猪都能获得足够的免疫保护,对于预防仔猪白痢至关重要。
4. 应用有效的药物治疗:当仔猪出现白痢症状时,尽快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选择广谱抗生素和止泻药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体重给药,及时控制疾病的恶化,减少仔猪的死亡率。
5. 加强疾病监测和检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疾病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趋势,做好疫情的监控和隔离工作,减少疾病的传播范围和影响。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仔猪白痢是经常见到的一种猪病,它的病原体是随粪便排出的沙门氏菌,主要传播途径为食物和水源。
这种病最容易在仔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出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从诊断和防治两个方面来简要介绍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的诊断主要通过对猪只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的综合判断。
一般而言,仔猪白痢的患猪会表现出食欲不振、消瘦、腹泻、便便稀水样等症状。
在早期,仔猪的粪便中会出现白色或黄色的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粪便会变成米泔水样的,这就是白痢的典型症状。
仔猪白痢还会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脱水和死亡。
为了明确诊断,可以将送检的病死仔猪的肠道和粪便样本进行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以检查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如果能够分离到沙门氏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就可以确立仔猪白痢的诊断。
仔猪白痢的防治主要包括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和合理用药等措施。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沙门氏菌疫苗可供选择,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接种时应注意选择好品质的疫苗,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接种,确保疫苗的效果。
在用药方面,可以选择广谱抗生素如红霉素、沙星等,根据兽医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
对于病原的消毒则是很重要的,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减少沙门氏菌的存活。
在日常养殖管理中,环境卫生的保持也是防治仔猪白痢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殖户应定期清理猪舍,清除粪便和污垢,保持猪舍的干燥和清洁,及时更换饲料和饮水,并保持饲槽、水槽等设施的清洁。
要做好饲料和水源的卫生管理,保证饲料和水源的质量和安全。
仔猪白痢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猪病,对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养殖户来说,正确的诊断和防治方法非常重要。
及时发现和诊断仔猪白痢,采取合理科学的防治措施,才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扩散和恶化,保障生猪养殖的正常发展。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仔猪白痢是仔猪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会对仔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死亡。
因此,及时诊断和防治仔猪白痢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一、病因仔猪白痢是由乙状结肠张力不足和感染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
其中,乙状结肠张力不足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它会导致仔猪大便不畅,肠道中的细菌得不到充分排泄,从而造成感染。
二、症状1.食欲下降:仔猪白痢患者中,食欲下降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因为肠胃道不适会导致仔猪食欲受到影响。
2.发热:仔猪白痢会导致其体温升高,一些病情较严重的仔猪甚至可能发生高热。
3.腹泻:仔猪白痢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腹泻,大便呈水样,甚至可能带有血丝。
4.虚弱无力: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仔猪白痢患者甚至出现虚弱无力的症状,行动迟缓,精神不振。
三、诊断1.临床症状:仔猪白痢的典型症状是食欲下降、发热、腹泻和虚弱无力,但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同时出现。
所以,通过观察仔猪是否出现这些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上了白痢。
2.粪便检查:通过粪便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肠道感染情况。
可以送样到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等机构进行检测。
四、防治1.治疗病症:发现仔猪白痢之后必须及时进行治疗,通常需要对仔猪进行抗生素和营养支持治疗。
2.调整饲养方式:给仔猪提供健康的饮食环境是防治仔猪白痢的重要措施,如加强卫生管理、掌握喂食量和饲料质量。
3.疫苗预防:通过注射疫苗预防仔猪白痢是较为有效和常见的一种方法,但是在预防时必须遵循合理的使用方式。
总之,要想防治好仔猪白痢,首先需要做好科学的饲养管理,包括仔猪的饮食、卫生、疫苗预防等方面,同时在日常生产中也要及时对仔猪进行观察和预防,及早发现和处理病症。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仔猪白痢是仔猪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肠道疾病之一,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
该病主要出现在2周至2个月龄的仔猪身上,特征是仔猪腹泻,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生长受阻等。
仔猪白痢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症状:仔猪白痢患者会出现腹泻,粪便呈白色黏稠状,经常带有血丝,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症状。
这些临床症状与其他因素引起的腹泻有明显区别。
2. 病理变化:仔猪白痢患者的肠道黏膜会出现充血、溃疡、坏死等病理变化。
可以通过活检等方式观察病理变化,确定诊断。
3. 病原学检测:通过病原学检测可以确认仔猪白痢的病原菌是大肠杆菌。
病原学检测可以通过分离、培养、鉴定等方式进行。
仔猪白痢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环境:保持仔猪舍的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减少病原菌的存活环境,防止仔猪感染。
2. 合理饲养:合理饲喂仔猪,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沾染病原菌。
提供适宜的喂养环境和饲料,增强仔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3. 疫苗接种:根据病情和养殖实际情况,可以预防性接种相关病原菌的疫苗,提高仔猪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可能。
4. 化学预防:可以使用一些抗生素、消毒剂等药物进行防治。
但应注意使用药物应合理,避免滥用和药物残留。
5. 隔离患猪:及时发现有仔猪白痢的患猪,应立即隔离,避免病原菌传播给其他健康猪只。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学检查、病原学检测等方式进行。
在防治过程中,合理的饲养管理、干净的环境、适当的疫苗接种以及必要的药物预防都是重要的措施。
只有将多种措施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白痢的发生。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仔猪白痢是肠道传染病之一,它主要是由猪狂犬病毒导致,也叫做猪狂犬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恶性疾病。
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仔猪会产生腹泻,粪便变薄,臭味浓重,排泄物灰白色,粪便中常常会含有淋巴细胞等,此外,仔猪还会出现口渴,食欲下降,贪嗔,等表现。
仔猪白痢的诊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实验室检测,也就是分子诊断,通过PCR技术或ELISA技术来检测仔猪血清和粪便中的病毒核酸;第二种是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仔猪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患上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的防治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仔猪的个体防治。
加强仔猪的消毒环境,增加饲料中的营养素含量,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严格控制和破坏仔猪携带病毒的物体;第二个方面是猪场的综合防治,应通过对仔猪群体的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患病仔猪,然后对患病仔猪实行隔离,设法彻底控制病毒,以避免病毒在猪场传播。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猪场的日常管理,即要保持猪场的卫生、整洁,要按时新增有益菌,加强猪场疫苗接种工作,仔猪应及时实行个体消毒,维持猪场环境的良好卫生。
仔猪白痢多发于仔猪成活期,如果早期发现并进行正确的治疗,病毒的残余性及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抑制,早期治疗就可以提高比较大的存活率,减轻经济损失。
此外,猪舍环境卫生也有助于控制和预防猪病,特别是仔猪白痢。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仔猪白痢,又称为仔猪肠炎,是一种常见的仔猪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本文将从仔猪白痢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因仔猪白痢的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细菌性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等;病毒性致病病毒主要有仔猪耐热性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仔猪冠状病毒、仔猪转氨酶病毒、仔猪营养不良病毒等;寄生虫主要有圆线虫、鞭虫等。
二、临床症状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水样腹泻,粪便呈米汤样或白色稀糊状,有时伴有脓血便,粪便量多。
病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毛色蓬松,发育迟缓。
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呼吸急促、肢体抖动等症状。
三、诊断仔猪白痢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
在病猪临床初期,可根据水样腹泻、粪便呈米汤样或白色稀糊状等特点初步诊断为白痢。
病猪死后,可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肠道黏膜是否有充血、水肿、出血等变化,有助于确认诊断。
四、防治(一)预防措施1. 提高环境卫生。
保持圈舍清洁,定期消毒,杜绝各类致病菌的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
2. 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
提供健康的饲料,避免饲料受潮发霉;定期清理饲喂设施,避免粪便的污染。
3. 合理的断奶,避免仔猪过早断奶或断奶不干净引起应激反应。
4. 合理使用疫苗。
根据病情和疫苗种类,进行合理使用,提高仔猪的免疫力。
(二)治疗方法1.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给予液体,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
2. 使用抗生素。
根据病原体的检测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控制感染的蔓延。
3. 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
通过给予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4. 给予止泻药物。
通过给予止泻药物,减少粪便量,控制腹泻症状。
通过以上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仔猪白痢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仔猪白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病因复杂,临床症状明显。
在预防方面,提高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合理使用疫苗是关键。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仔猪白痢是由肠道致病菌病毒或细菌导致的一种传染性肠炎,多发于新生仔猪,是养猪业中的常见病之一。
本文就仔猪白痢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简要讨论。
病因:仔猪白痢的病因主要是肠道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
其中细菌有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链球菌等;病毒有仔猪腺病病毒、转化性病毒等;寄生虫有球虫、蚴虫等。
这些病原体都会引起肠道病变和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仔猪白痢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消瘦。
腹泻水样或粪便稀软,有时伴有黄水和血便。
由于腹泻导致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会引起仔猪消瘦、精神不振等症状。
严重的病例可导致死亡。
诊断:仔猪白痢的诊断主要通过病史询问和临床表现,同时需要进行细菌学检验和病毒学检验,以确定病原菌或病毒的种类。
还可以进行消化道镜检和活组织检查等手段,以进一步明确病情。
防治:仔猪白痢的防治主要包括生物学防治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生物学防治的措施包括保持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注重仔猪的饮水卫生,增强仔猪自身免疫力,采取适当的预防针对性疫苗等措施。
药物治疗可采用抗生素、止泻药、补液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但注意,使用药物时应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总之,仔猪白痢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预防、检查、诊断和治疗多个方面进行处理,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猪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仔猪白痢的诊断、预防与治疗
仔猪白痢的诊断、预防与治疗摘要:仔猪白痢临床上以排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糊状稀便为特征。
本病主要发生于10~20日龄的仔猪。
本病发病率为50%~70%,致死率较低,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对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本病可采取综合防控和治疗措施,将损失降低至最小。
关键词:仔猪;白痢;诊断;预防;治疗1 流行病学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吮乳期内一种较为常见的仔猪细菌性腹泻病。
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被动物粪便污染的地面、饮水、饲料及用具。
初生的仔猪有机会随着吃奶、饮水和其他活动把细菌吞咽进消化道,在机体抵抗力弱的情况下引起下痢。
6~12日龄的仔猪发病多,12~20日龄的仔猪发病次之,生后3天以内,30天以上的则极少见,一窝仔猪常见为先有1~2头发病,之后蔓延全群,仔猪白痢的发生也与母猪有关,老龄、乳量少和奶质差的母猪所产仔猪易于发生本病。
2 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常低于40℃,稍高者约为40.5℃。
粪便稀薄,呈乳白色或灰白色并混有糊状黏液,有时混有气泡,有特殊腥臭味,每天排便5~6次。
病猪畏寒,呼吸次数增加,偶尔吐奶。
15日龄以上的猪病情较轻,也容易自愈,但多反复发作,病程稍长的粪便稀薄,有的带有气泡,肛门周围及尾部沾污稀粪,呈现脱水,皮肤缺乏弹性。
一般病程为5~6天。
3 病理变化该病无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病程拖延很长后死亡的仔猪,外表十分消瘦,皮肤苍白,肛门和尾根附近黏着腥臭的粪便。
尸体内腔,除胃肠道卡他性炎症外,常无其他明显变化。
多数病例,胃内充满大量气体,并呈现不同程度的胃炎变化。
肠道黏膜充血、出血、上皮易剥离,充满气体,内容物黄白色、粥状、酸臭、肠壁极薄呈灰色透明,肠系膜淋巴结常肿胀。
肝脏微混浊肿胀,胆囊肿大。
病程长的可见肺炎、肾苍白、心肌柔软等变化。
4 诊断特异性的诊断须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
根据本菌形态染色、培养特征及生化鉴定结果容易确定为大肠杆菌,但应注意在分离时应尽可能避免污染,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动物肠道中也大量存在,如死后不及时采取病料或病料污染严重,即使分离到本病原也很难确定是该病特有病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以排泄灰白色、腥臭、糊状粪便为特征。
该病死亡率较低,但流行范围很广,该病死亡率虽然低,但耐过仔猪却存在生长滞缓,饲料报酬率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在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越发发展的情况下,仔猪腹泻始终是困扰养猪业的主要问题之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科学有效的防治仔猪白痢病,对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因
引起仔猪白痢的诱因很多,其病源性大肠杆菌的种类及血清型多样且复杂,因此根除本病尚未实现。
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低温高热或温度变化大的季节发病率更高,常发于10-30日龄仔猪,7日龄以下由于存在母源抗体保护很少发病,1月龄以上仔猪因机体抵抗力增强亦很少发病。
引起该病的病因包括:初生仔猪调节体温不完善,保温较差受冷,影响胃肠功能而拉稀;母猪营养不均衡,造成乳汁过少、过多或乳脂率较高,引起消化不良;环境消毒不彻底,感染母猪排泄污染周边环境,哺乳前后乳房消毒不完善,仔猪食用
被污染的脏水、粪便、哺乳均可使致病菌进入仔猪体内,由于仔猪胃腺发育不完善,分泌胃酸能力差,抑制致病菌的能力差,致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引发该病;饲养管理不善,母猪饲料不良或霉变,猪舍环境潮湿寒冷,矿物质、维生素缺乏等均可成为诱因;此外,滥用抗生素或用药不当导致仔猪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仔猪初期体温正常,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然后突然发生腹泻,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具有特殊腥臭味的糊状粪便,有时粪便混有气泡;随着病程发展,仔猪出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被毛粗乱无光,肛门周围、尾部被粪便污染,畏寒,逐渐消瘦。
剖检可见病死仔猪严重脱水,病变主要集中在胃和小肠前部,胃内有凝乳块,肠道黏膜呈卡他性炎症,肠内有气体和稀薄的食糜,黏膜充血或苍白,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三、诊断
根据仔猪易感日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如需确诊,可进行实验室诊断,分离培养纯化并进行生化试验。
仔猪白痢应注意与仔猪红痢、仔猪黄痢、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进行鉴别诊断。
四、防治措施
1.仔猪白痢应秉承抗菌、收敛、补液、母子兼治的治疗原则。
可使用土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磺胺脒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应注意药物用量的严格控制,并交替使用,以防治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此外也可采用中草药疗法、大蒜疗法等。
2.免疫接种:使用新生猪腹泻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或K88-K99-7879三价苗或MM-3工程菌苗,分别在母猪产前产后各免疫一次,可是母猪产生大量抗体,仔猪经初乳也可获得高水平的被动免疫力,增强体抗力。
3.加强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做好母猪妊娠期的饲料的合理配比,加强母猪产后护理和营养,保障供水充足,加强仔猪保温,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搞好猪场内外的环境消毒,母猪外阴、乳房部位的消毒,执行严格的引种制度等都可有效预防本病。
作者简介:李香丽,女,(1983.10-)海南省儋州市,工作单位:中和镇农业服务中心,主要从事: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