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养生的基本原则形神共养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养生与防治原则)【圣才出品】
第8章养生与防治原则8.1 复习笔记防治原则,包括预防原则和治疗原则。
一、养生概念: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基本原则:顺应自然、形神共养、保精护肾、调养脾胃。
二、治未病(预防)1.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先行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1)养生以增强正气①顺应自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②养性调神(调畅神志)。
③起居有常。
④形体锻炼。
⑤饮食有节。
⑥药物调养、推拿、针灸。
(2)防止病邪侵害①避其邪气;②药物预防。
2.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1)早期诊治。
(2)防止传变。
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的基础上,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包括:①阻截病传途径;②先安未受邪之地。
3.愈后防复愈后防复是指在疾病初愈、缓解或痊愈时,要从整体上调理阴阳,维持并巩固阴阳平衡的状态,预防疾病复发及病情反复。
三、治则1.正治与反治:“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表8-1 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本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标是事物的次要矛盾。
(1)缓则治本,适用于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的恢复期。
(2)急则治标,适用于病情严重,在疾病过程中又出现某些急重症状的情况。
(3)标本兼治,适用于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
3.扶正与祛邪表8-2 扶正与祛邪的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4.调整阴阳表8-3 调整阴阳5.调理精气血津液(1)调精①补精:适用于肾精或水谷之精不足的精虚证。
②固精:适用于生殖之精或水谷之精大量丢失的失精证。
③疏精:适用于精瘀证。
(2)调气气虚宜补、气滞宜疏、气陷宜升、气逆宜降、气脱则固、气闭则开。
(3)调血血虚补血,血瘀者宜活血化瘀,血寒而瘀者宜温经散寒行血,血热则清热凉血;出血者宜止血,且须据出血的不同病机而施以清热、补气、活血等法。
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
阳虚体质:适当增加温热性食物,如羊肉 、生姜等,避免寒冷刺激
阴虚体质:适当增加滋阴食物,如银耳、 百合等,避免辛辣刺激
痰湿体质:适当增加祛湿食物,如薏米、 冬瓜等,避免油腻食物
湿热体质:适当增加清热利湿食物,如绿 豆、苦瓜等,避免辛辣刺激
感冒: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冒病毒 咳嗽: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刺激性气味 胃病: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愉快 失眠: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睡前放松心情
推拿:通过手法按摩 ,疏通经络,缓解疲 劳
针灸:通过针刺穴位 ,调节气血,达到治 疗目的
针灸推拿的作用:调 和气血,平衡阴阳, 增强免疫力
针灸推拿的注意事项 :选择专业医师,注 意卫生和安全
中药:根据个人体 质和病情,选择合 适的中药进行调理
方剂:根据病情和 体质,选择合适的 方剂进行调理
药膳:将药物与食 物相结合,通过饮 食进行调理
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研发新型中医养生保健产品 推广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提高公众认知度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养生保健走向世界
政府支持:政府加大对中医养生保健 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教育普及:在中小学、高校等教育机 构开设中医养生保健课程
媒体宣传: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 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企业合作:与相关企业合作,推广中 医养生保健产品和服务
持之以恒: 坚持长期养 生保健,保 持健康生活 习惯
儿童阶段:注重营 养均衡,保证充足 睡眠,适当运动
青少年阶段:注意 饮食健康,保持良 好生活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
中年阶段:注重饮 食调理,保持心情 愉悦,适当运动
老年阶段:注重饮 食清淡,保持心态 平和,适当运动, 预防疾病
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形神共养
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3.练功养神
通过调理身心、调摄呼吸等方法, 以达到对养神的自我锻炼目的。
形神共养
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4.修性怡神
通过琴棋书画及养花、垂钓、旅游等多种 形式,培养自己的情趣爱好,陶治情感, 从而起到移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
形神共养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2 调神摄生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
定义
形神共养
形
形即形体,包涵人体中的脏腑、肌肉、血脉、筋骨等器 官和组织,与精、气、津、液等共同组成了形体结构。
神
狭义的神即情志、意识、思维等; 广义的神是指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
形神共养
体现了形态与功能、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的相互协 调的养生统一整体观。
形神共养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
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定义
形神共养
形
形即形体,包涵人体中的脏腑、肌肉、血脉、筋骨等器 官和组织,与精、气、津、液等共同组成了形体结构。
神
狭义的神即情志、意识、思维等; 广义的神是指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
形神共养
体现了形态与功能、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的相互协 调的养生统一整体观。
形神共养
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神
形
意识
物质
形神共养
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1.清静养神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谓:“清静则肉 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形神共养
2.四气调神
顺应一年四时阴阳变化, 使精神活动与四时阴阳相协调。
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养生学基础理论
中医养生学基础理论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中医养生学简介•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中医养生的主要方法•中医养生的应用范围•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目录01中医养生学简介中医养生学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以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为目的的保健学科。
中医养生学定义中医养生学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强调形神共养、动静结合、饮食调理、阴阳平衡等综合调养方法,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学内涵中医养生学的定义和内涵起源中医养生学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的诸子百家如孔子、老子等都有关于养生的论述。
发展历程自汉代张仲景提出“伤寒论”后,中医养生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历史中医养生学的主要特点中医养生学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整体性,注重天人合一、形神合一。
整体观念中医养生学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个体的体质、年龄、性别、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调理。
辨证论治中医养生学注重预防,强调在疾病未发生时进行调理,防止疾病的发生。
预防为主中医养生学注重综合调理,包括饮食、运动、起居、情志等方面,以达到形神共养的目的。
综合调理02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中医养生的核心,阴阳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维持体内平衡。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指木、火、土、金、水,相互生克制化,与五脏六腑相关联。
阴阳五行学说五脏藏精气,六腑传化物,五脏与六腑相互关联,维持体内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气血津液藏象学说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由经脉、络脉、腧穴组成。
穴位按摩通过对经络上的穴位进行按摩,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学说03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寒热温凉,调整作息、饮食和穿着,以适应自然规律。
中医养生保健学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保健学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保健学中医养生学,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医养生保健学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养生保健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形成养生基本原则。
如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形神统一,形神共养;动静结合,协调平衡;和调脏腑,阴平阳秘;修德养身,“仁者寿”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人生存于自然界中,其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即“人与天地相应”。
在自然界变化中,存在着以四时、节气、昼夜为标志的年月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所呈现的生、长、化、收、藏等规律。
比如睡眠,中医主张春、夏晚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而每天中重要的是“子时觉”,即晚11时入睡(子时—23时-1时)。
中医强调“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睡前可适当喝点温水或牛奶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生,各种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节律有序而稳定,机体则处于阴阳和谐的健康状态;若违逆自然,则各种生理功能节律紊乱,适应外界变化和防御抗邪的能力减弱,而易罹患疾病。
所以,只有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才能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自然条件。
养生顺应自然,旨在要求人们要适应自然界变化而调节自己,把能够适应自然界变化作为健康的标志和维护健康的基本要求。
形神统一,形神共养。
中医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十分重视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
形指人之形体,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形神共养,体现了形神统一的生命观。
一方面,形体为生命的基础,形具而神生,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是产生“五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为生命的主宰。
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运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响。
形体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协调统一密不可分,即“形与神俱”,此为身心健康的标志。
中医基础理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一)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和精气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之间,具有结构的联系性和功能的统一性,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这种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形,指人的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神,指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包括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
形神一体观,是指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
正常的生命活动,形与神相互依附,不可分离。
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精气神一体观:精、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
精可概括精、血、津液。
如《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
精气神一体观,是指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驭精与气,形成有机整体。
(二)病理变化的整体性中医学在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时,善于从整体出发,去分析局部病理变化的整体性根源。
人是一个内外紧密联系的整体,因而内脏有病,必然表现于外,具体可反映于相应的形体官窍,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
在分析形体官窍的病变时,认为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如目的病变,既可能是肝血肝气生理功能失调的表现,也可能是五脏精气功能失常的反应。
因此,探讨目病的病理机制,不能单纯从目之局部去分析,而应从五脏的整体联系去认识。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无需用功夫深读。
重点应学习中国传统养生的理论与方法,并付诸实践,形成习惯。
二、我国传统的养生基础理论知识(一)天人合一理论天人合一论是传统养生中顺应自然养生方法的理论基础。
中国养生家将人体养生活动置于一个大的系统环境中去考虑和认识,按自然法则的规律来养护生命,从而构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认为人体内环境系统与外部客观自然环境系统是统一的。
《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人是受天地之间的变化规律支配的,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影响到人体生理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
”养生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利用自然变化的规律来进行养生实践活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人天观不只是“顺天”、“顺乎自然”,而是用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关系,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健康和长寿。
(二)形神共养理论形,指形体。
神,指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
形神共养既要注重形体的养护,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整。
使形体康健,精神健旺,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稳发展。
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神和形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
形是神之宅,而神为形之主。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不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
”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附,神与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魏末晋初的著名养生家城康说:“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神的生机旺盛,是建立在形体健康的基础上的,所以,欲养神,必先养形。
另一方面,神的昌盛与否,也直接影响形的盛衰存亡,《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在《神灭论》中说:“形神相即”“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主要保证,形神共养是延年益寿的主要手段。
中医养生康复学 重点整理(1) (1)
中医养生康复学重点整理(1) (1)养生:依照人类生命进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可以保养躯体、防备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办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康复:是指关于伤病、残疾者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尽最大也许以减轻病残的妨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心功能及日子与工作能力,使其重返社会。
中医康复:是指采纳精神调节、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举行恢复,以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的生命质量。
1、康复的要素(挑选+简答)(1)康复的对象(2)康复的领域(3)康复的措施(4)康复的目的(5)康复的提供(1)康复的对象:要紧是残疾病人、慢性病人和老年病人。
(2)康复的领域:包括“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经过特别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遇),“社会康复”(在社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日子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实现以上四个领域的康复也算是“全面康复”。
(3)康复的措施:一切实用的措施。
包括所有能消落或减轻身心功能障碍的措施,以及其他有利于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措施,别但使用医学科学的技术,而且也使用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技术和办法(4)康复的目的: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实现全面康复,着重在提高日子素养,恢复独立日子、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能在家庭和社会上过故意义的日子,重返社会。
(5)康复的提供:提供康复医疗、训练和服务的别仅有专业的康复工作者,而且也包括社区的力量、残疾人及其家属也参与康复工作的打算和实施。
康复别仅是训练残疾、残障患者,提高其功能,以习惯环境;还需要环境和社会作为一具整体来参与,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要求残疾、患者本人,其家庭及所在社会均参与康复服务打算的制定和实施。
2、康复的对象(挑选)(1)部分急性伤病患者(2)各类残疾者(3)部分慢性病患者(4)年老体弱者康复是要紧对象:残疾病人3、康复的基本观点(填空)整体康复观——“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功能康复观——加强或恢复脏腑功能组织功能,加强或恢复日子自理能力以及功能补偿。
中医养生
3、清静养神,真气从之 神是生命的主宰,神能御气,只有在神的正确 指挥和协调下,人体的正气才能保持和顺调达, 《素问· 移精变气论》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因此只有清静,精神方可得以养藏,清静养神则正 气调和。用神而不躁动,则精神内守,用神而不耗 神,则真气从之,精气充足,邪气不能侵犯,病无 由所生,则生机勃勃。 4.慎避邪气,正气安和 中医一方面强调内在正气的主导作用,同时也 不忽视邪气的致病作用。邪气侵犯人体,必然引动 正气抗邪,从而会扰乱脏腑组织功能,耗损人体精 气。因此,养生强调”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二)、天人相应
1、积极主动,顺应自然 《吕氏春秋· 尽数》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 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 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 寿长焉”。指出人应该主动调摄,与自然界的四时、 节气、昼夜、地理环境等变化规律相和谐,做到趋 利避害,就能长寿。 2、协调内外,调内为主 《本草椼义》中讲: “夫善养生者养其内,不善 养生者养其外。养外者实外,以充润悦泽,贪欲恣 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内者,使脏腑 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它强调以 养内为主。《册府元龟》说:“内外相养,形神交泰, 六疾不生”。因此,养生要遵循调内为主,内外相 养的原则。
养生,中医又称之 摄生,养有保养、护养 之意,生即人的生命, 养生即护养人的生命。
养生的根本目的是 保持健康长寿,养性延命。 为达到这一目的,要依靠 三方面的有机结合: 一、是依靠社会,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是依靠医学,发挥健康咨询、养生指导、防 治疾病的作用; 三、是依靠每一个社会成员,发挥个人主观能静,是对事物动态表现形式的高度概括,诚如 《类经附翼· 医易》所说: “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动与静,不可分割,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在绝对 的运动中包含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又蕴伏着绝 对的运动,并以此形成动态平衡。中医学吸收了古代哲 学对动静的认识,并赋予生命科学的内涵。首先,动静 是生命变化的依据。任何生命活动都是在动静的动态平 衡中产生的,绝对的动使生命持续,绝对的静则生命终 止。即《素问· 六微旨大论》说: “成败倚伏生乎动,动 而不已,则变作矣……不生不化,静之静也……出入废则 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 壮老矣;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升降出入是宇宙万物自身变化的普遍规律, 人体生命活动是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处于动静互涵的发 展变化之中。其次,相对的动静是人体生理表现的两种 形式。人体的生理概括而言就是阴精与阳气的功能表现, 是相对的动静。阴精主静,是人体营养根源;阳气主动, 是人体机能的根本。
中医基础理论(治未病)
治未病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一、未病先防概念: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先行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养生,主要是未病时的一种自我保健活动,从预防的角度看,可增强自身体质提高人体的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顺应自然、形神兼养、保精护肾和调理脾胃,其具体方法手段很多,如形体锻炼、药物调养、针灸推拿、饮食、音乐等等。
1.顺应自然一年四季存在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人类,使人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节律性变化。
根据这一规律,中医养生家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意思是说春夏季节里万物蓬勃生长,人体应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到户外进行运动,呼吸清新的空气,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季节天气转凉至寒,自然界阴气偏盛,人体应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使阴精潜藏于体内,阳气不致妄泄。
这种根据四季气候变化而调摄人体阴阳的方法,即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养生原则的具体体现。
2.养性调神中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脏腑生理功能、气血阴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突然、强烈或持久、反复的精神刺激,可导致人体脏腑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
在疾病过程中,剧烈的情志波动可使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疾病的好转或恢复。
注意调摄精神,一是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对人体的不良刺激。
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等,可以使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平和,正气充足,抗邪有力。
二是要做到心情舒畅,精神安定清静。
修德养性,不贪欲妄想,喜怒而不妄发,保持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
3.护肾保精中医历来强调肾精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因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神能御气、御形,故精是形气神的基础。
体现在养生上,即有护肾保精的主张。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谈到养生时说“房室勿令竭乏”,即是说性生活要有节制,不可纵欲无度以耗竭其精。
健康管理师教材:第四章中医养生
第四章中医养生第一节中医养生基础理论中医养生是传统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养精神、调饮食、服药饵、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其后两千多年中,道家、儒家、释家、医家提出过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但以道家阐述最多。
因此,中医养生学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最深。
一、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原则中医养生学以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
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
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天人合一人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是个小天地,自然界是个大天地,它们都相通相应。
不论季节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气血、脏腑以及疾病的产生。
因此,掌握和了解四时六气的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的目的。
(二)形神共养形即形体,神即神志、意识、思维。
形与神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形神共养是要求人在日常生活中既要重视形体的保健,更要重视心理和精神的调养。
在具体应用上就是调和情志,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并与保养形体相结合,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生活,使人气血调畅,形体强健,情志安和。
(三)动静互涵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
体现在中医养生的一是要静以养神,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心神清静,可致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学2
第一节
生命
生命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 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 生——长——壮——老——已
一、生命的起源
《内经》认为,生命物质是 宇宙中的“太虚元气”,在天、 地、日、月、水、火相互作用 下,由无生命的物质演变化生 出来的。 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但也 不过是“物之一种”,是从万 物群生中分化出来的。
《素问· 生气通天论》里说:“生之本,本 于阴阳”,这就是说,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 人之所以有生命,在于构成人体的“气” 具有生命力。 元气 气化 气机 气、血、精、津液 神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综上所述,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体 内脏腑阴阳气血为依据的。脏腑阴阳气 血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衰老, 寿命才能得以延长。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学在“生气通 天”的观念指导下,把人体看成是与天 相应相通的,精气神三位一体的、以五 脏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人的生命活动与 天地大自然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二、顺应自然和主观能动作用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是养生保健的重 要环节。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 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精神乃 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但有生必有死,这是不以人们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生命首先就在于:生命在每一瞬间食它 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所以生命也是存在 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自行产生和自行解 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 于是死就来到”。 ——恩格斯
第二节
一、天年的概念
天年
“天年”,是我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提出 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天年,就是天赋的 年寿,即自然寿命。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 限的。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在百岁到一 百二十岁之间。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养生的基本原则形神共养
形神合⼀,⼜称形与神俱,形神相因,是中医学的⽣命观。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形则神⽆以⽣,⽆神则形不可活:形与神俱,⽅能尽终天年;因此,养⽣只有做到形神共养,才能保持⽣命的健康长寿:所谓形神共养,是指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使形体强健,精神充沛,⾝体和精神得到协调发展,才能保持⽣命的健康长寿。
中医养⽣学的养⽣⽅法很多,但从本质上看,统⽽⾔之,不外“养神”与“养形”两端,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形神共养,神为⾸务,神明则形安。
神为⽣命的主宰,宜于清静内守,⽽不宜躁动妄耗。
故中医养⽣观以调神为第⼀要义,守神以全形。
通过清静养神、四⽓调神、积精养神、修性怡神、⽓功练神等,以保持神⽓的清静,增强⼼⾝健康,达到调神和强⾝的统⼀。
形体是⼈体⽣命的基础,神依附于形⽽存在,有了形体,才有⽣命,有了⽣命⽅能产⽣精神活动和具有⽣理功能。
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衰,形谢则神灭。
形体的动静盛衰,关系着精、⽓、神的衰旺存亡。
中医养⽣学主张动以养形,以形劳⽽不倦为度,⽤劳动、舞蹈、散步,导引、按摩等,以运动形体,调和⽓⾎,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以动静适宜为度。
形神共养,动静互涵,才符合⽣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强⾝防病。
养生的基本原则
养生的基本原则养生原则,是指实施养生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
古人在长期的养生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探索衰老的机理,研究致病和导致早衰的原因和条件,并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
遵循这些原则,对于养生方法的制订、运用及其发展创新,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顺应自然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灵枢·邪客》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应”。
在自然界的变化中,存在着以四时、朔望、昼夜为标志的年月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所呈现的生长化收藏规律等。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之近乎同步的生理节律和适应外界变化并做出自我调适的能力。
因此,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生,各种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节律有序而稳定,机体则处于阴阳和谐的健康状态;若违逆自然,则各种生理功能节律紊乱,适应外界变化和防御抗邪能力减弱,而易罹患疾病。
诚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所以,顺应自然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养生顺应自然,旨在要求人们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顺应其变化,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变化节律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
对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根据四季变化以调养形神的原则与方法,并强调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2.形神共养形,指形体,即脏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为特征的心理活动。
形神共养,是以形神统一的生命观为其理论基础。
一方面,形体为生命的基础,形具而神生,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是产生“五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中医养生学教案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内容
1 2 3
养生功法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练习中医养生功法,如太极拳、 八段锦、五禽戏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 我保健意识。
饮食调养实践
指导学生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制定适合自 己的饮食调养方案,并鼓励学生实践和调整方案 。
起居有序与情志调摄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起居有序、 情志调摄,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调养
针对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介绍中医养生的预防和调养方法,帮助学生 了解如何运用中医养生知识促进健康。
难点问题探讨
如何理解中医养生学的整体观念
深入剖析中医养生学的整体观念,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平衡性,以及 养生方法对人体全面调节的作用。
如何掌握养生方法和技能的精髓
对未来教学的展望
加强中医养生学的 国际化推广
随着全球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 度不断提高,中医养生学的国 际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未来 可以开设英文授课班级,吸引 更多国际学生来学习中医养生 学。
开展跨学科合作研 究
中医养生学与多个学科领域具 有交叉性,未来可以与医学、 生物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开 展合作研究,探索中医养生学 在跨学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探讨如何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领悟和掌握中医养生方法和技能的精髓,培养学生 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如何将中医养生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讨论如何将所学的中医养生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健 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典型案例分析
饮食调养案例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饮食调养案例,如药膳食疗、节气饮食等,通过分析案例中的具体方法和效果,帮助学生 理解饮食调养在中医养生中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
中医养生原则..
香砂六君子丸、山楂丸、健胃消食片等。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节食——保养脾胃良方 。《本草纲目》:“饱
中医养生学相关概念
寿命与天年
寿命
• 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
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 天年 • 是我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提出的一个有意义的 命题。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
中医养生学相关概念
人的寿命有多长? • 目前普遍认为是120岁左右。 • 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丰指出,哺乳动物 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倍,通常称之为 巴丰系数,或巴丰寿命系数。人的生长期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三、清静养神,真气从之
《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则昌,失神则亡”
“静神”指精神专一,屏除杂念及神用不过。它有
两层含义:一是机体不可过劳;二是指心不轻动,
以便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清静养神的方法:少私寡欲、调摄情志、顺应四时 、常练静功等。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四、慎避邪气,正气安和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动静互涵,形神合一
三、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神,指情志 、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现象,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行乃神之宅,神乃行之主,形神合一构成了人体的生命, 形神共养,身心健康。 养神为先:“神能御其形”,“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养神:主要是心理的调养,从养心开始。通过调节情绪, 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
简述中医 “形神共养”的情志护理观
简述中医“形神共养”的情志护理观摘要: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技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医思想更是“深不可测”,值得广大医学研究者探索和发现。
在中医护理中,精神护理尤为重要,历代医家有深刻的论述。
强调医护人员对患者应体贴人微,使患者有较好的情绪和获愈信心,以达“形神共养”的境界。
关键词:形神供养;护理;情志(一)“形神共养”内涵“形”即形体,指人的机体,包括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等能够看得见,具有一定形状的器官。
“神”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全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外露征象。
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形神共养”,就是既重视保养形体,又重视调摄神气,力争达到“形与神俱”的目的。
古人以修身为立世之本,生存之要,对衣、食、住、行等均有明确要求,《论语》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内经》启篇即为论养生之道的《上古天真论》,而后又有顺养、调食、寿限等五篇系统论说摄生保健之法。
后世《简明医殷·却病延龄》总结养生保健大法“清心寡欲,慎起居,节饮食,则病自不萌,而龄可延矣”,告诫人们“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古人还倡导“仁者寿”,孔子《礼记·中庸》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即以忠恕之道修身,以中和之德养生;强调怡情养性修德是养生长寿的根本。
养生要从养德开始,要修身发扬人的善性,清除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平衡,强调人的生理、心理及其外界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中医强调七情致病,以性养命。
《素问·上古天真论》主张“恬淡虚无”孙思邈提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正寿”。
仁者与人为善,七情中和,心情愉悦利于养生;仁者追求高尚道德,澹泊明志,心态平和易于养生;仁者宽仁厚爱,忠恕为怀,胸襟坦荡善于养生;仁者克己制欲,不计得失。
中医养生学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基本原则一、协调脏腑五脏间的协调,即是通过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克制化的关系来实现的。
有生有制,则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脏腑的生理,以“藏”、“泻”有序为其特点.五脏是以化生和贮藏精、神、气、血、津液为主要生理功能;六腑是以受盛和传化水谷、排泄糟粕为其生理功能.藏、泻得宜,机体才有充足的营养来源,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故障,都会影响整体生命活动而发生疾病。
脏腑协同在生理上的重要意义决定了其在养生中的作用.从养生角度而言,协调脏腑是通过一系列养生手段和措施来实现的.协调的含义大致有二:一是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
二是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
这两方面内容,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之一,贯彻在各种养生方法之中,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精神养生中强调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害五脏;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等等,都是遵循协调脏腑这一指导原则而具体实施的.又如:运动养生中的“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等功法,也都是以增强脏腑功能为目的而组编的.所以说,协调脏腑是养生学的指导原则之一,应予以足够重视。
二、畅通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经络通畅,气血才能川流不息地营运于全身.只有经络通畅,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从而养助腑、生气血、布津液。
传糟粕、御精神,以确保生命活动顺利进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说,经络以通为用,经络通畅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一旦经络阻滞,则影响脏腑协调,气血运行也受到阻碍.因此,《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所以,畅通经络往往作为一条养生的指导原则,贯穿于各种养生方法之中.畅通经络在养生方法中主要作用形式有二:一是活动筋骨,以求气血通畅。
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都是用动作达到所谓“动形以达郁"的锻炼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养生的基本原则形神共养
形神合一,又称形与神俱,形神相因,是中医学的生命观。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与神俱,方能尽终天年;因此,养生只有做到形神共养,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所谓形神共养,是指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生,使形体强健,精神充沛,身体和精神得到协调发展,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很多,但从本质上看,统而言之,不外“养神”与“养形”两端,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形神共养,神为首务,神明则形安。
神为生命的主宰,宜于清静内守,而不宜躁动妄耗。
故中医养生观以调神为第一要义,守神以全形。
通过清静养神、四气调神、积精养神、修性怡神、气功练神等,以保持神气的清静,增强心身健康,达到调神和强身的统一。
形体是人体生命的基础,神依附于形而存在,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方能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
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衰,形谢则神灭。
形体的动静盛衰,关系着精、气、神的衰旺存亡。
中医养生学主张动以养形,以形劳而不倦为度,用劳动、舞蹈、散步,导引、按摩等,以运动形体,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以动静适宜为度。
形神共养,动静互涵,才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强身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