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后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后练习
1.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将海水制成淡水;③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
中的有效成分。
上述分离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2.化学实验安全处理不正确的是( )
A.苯酚沾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
B.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子盖灭
C.制备氯气时,应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碎瓷片
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3AgNO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确定有-Cl 存在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可确定有2+Cu 存在
C.向某溶液中加入2BaCl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2-
4SO 存在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有2-3CO 存在
5.用括号中注明的方法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汽油和煤油(蒸馏)
B.食盐中的沙子(溶解、过滤)
C.氯化钠和水(过滤)
D.花生油和水
(分液)
6.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A. B. C. D.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只要是液体混合物就可用蒸馏来分离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称量时,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9.能够用来鉴别2BaCl 、NaCl 、23Na CO 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A.AgNO 3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
10.实验室用固态不纯氯化钠(含少量NH 4HCO 3和Na 2SO 4杂质,已知固体NH 4HCO 3受热易分解成气体产物)制取纯净氯化钠溶液。
下列操作可供选用:①逐滴加入稀盐酸,调节pH 值为5;②煮沸;③加蒸馏水溶解;④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加入稍过量的Na 2CO 3溶液;⑥加入稍过量的BaCl 2溶液;⑦过滤。
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应是( )
A .①②⑤⑥⑦③④
B .③④⑥⑤⑦①②
C .④③⑥⑤⑦①②
D .④③⑤⑥⑦②①
11.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用NaOH 溶液提纯混有MgCl 2杂质的AlCl 3溶液
B.用溴水和KSCN 溶液判断FeBr 3溶液中混有FeBr 2
C.用Ba(OH)2溶液可鉴别(NH 4)2SO 4、NH 4Cl 、Na 2SO 4、NaCl 四种溶液
D.用Ba(NO 3)2溶液和硝酸检验亚硫酸钠固体是否变质
12.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则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A.2BaCl 、24H SO 、2MgCl
B.2CaCl 、3HNO 、3AgNO
C.2CaCl 、3HNO 、NaCl
D.2BaCl 、HCl 、23Na CO
13.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钙杂质的硝酸钾溶液,设计实验方案为
则X 、Y 试剂分别为( )
A.23Na CO 、3HNO
B.23K CO 、3HNO
C.23Na CO 、HCl
D.23K CO 、HCl
14.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绝大多数物质都是混合物。
而在科学实验或工农业生产实践中,有时需要纯度较高或极高的物质,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下列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3KNO 中的NaCl 杂质——结晶、重结晶
B.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过滤
C.除去KCl 中的23K CO ——加适量的盐酸
D.除去碘水中的碘——升华
15.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先加热液体,再加入碎瓷片
B.先用双手握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査装置气密性
C.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2H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
16.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7.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的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 )
A.称取3g 左右的干海带——托盘天平
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
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和水的混合物——漏斗
D.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碘——分液漏斗
18.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的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等
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
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
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
1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待混合物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20.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4CCl 、酒精、NaCl 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
A.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黄绿色
21.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跛足而不迷路,胜过健步如飞而误入歧途的人。
”在学习实验操作规范时,我们要学会融人生活经验,多问几个为什么。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实验室制取某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2H 、CO 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2H 还原CuO 实验时,先通2H ,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2H
⑥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先放质量较小的砝码,后放质量较大的砝码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
22.如下图所示装置是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装置,它有多种用途,以下各项用途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A.洗气或干燥装置:瓶内放一定体积溶液,由a 管口进气
B.用于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瓶内充满水,由b 管口进气
C.提供少量CO:瓶内充满CO,b 管口接自来水龙头
D.H 2S 和SO 2反应的装置:由a 管口通入H 2S,b 管口通入SO 2
23.图标所警示的是( )
A.当心火灾——氧化物
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自燃物质
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24.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可与水以任意体积比互溶,其密度小于1g/ml,沸点约55℃,分离水和丙酮最合理的方法是( )
A.蒸发
B.分液
C.蒸馏
D.过滤
25.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
C.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
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26.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锥形瓶
B.烧杯
C.蒸发皿
D.烧瓶
27.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现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28.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的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H2
⑥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⑦碱液流到桌面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A.①②③⑤⑦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
29.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
A.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
30.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进行分液操作时,先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然后再慢慢旋开活塞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将海水制成淡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利用了萃取方法。
本题选C 。
2.答案:A
解析:A.苯酚对皮肤有腐蚀性,不小心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故A 错误;B.金属钠着火应用沙子灭火,隔绝空气,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故B 正确;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能够消除氯气,故C 正确;D.液体与液体加热反应,需要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故D 正确;故选A 。
3.答案:D
解析:乙醇与水互溶,用萃取无法分离出溶于水中的碘,选项A 错误;乙酸乙酯与乙醇互溶.用分液无法分离,选项B 错误;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可以用重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钠,选项C 错误;乙醚与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用蒸馏法分离,选项D 正确错误.
4.答案:B
解析:2-3CO 也能与+Ag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 项错误;原溶液中有+
Ag 也会产生题述现象,C 项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2CO 或2SO ,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2-3CO 、
-3
HCO 、2-3SO 或-3HSO ,D 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汽油和煤油互溶,利用其沸点不同,可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A 说法正确; NaCl 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因此可采用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B 说法正确; 氯化钠溶于水,不能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C 说法错误; 花生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且二者不反应,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 故D 说法正确.
6.答案:C
解析:A .为蒸发装置,可用来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A 不选;B .为蒸馏操作,可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B 不选;C .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不用于分离物质,C 选;D .为洗气装置,可用来除去气体杂质,D 不选,选C 。
7.答案:A
解析:
8.答案:B
解析: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是防止试剂污染,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A 错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易发生爆炸,故为实验安全考虑,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验纯,B 正确;
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是防止装置漏气,导致实验不准确,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C 错误;滴管不能交叉使用是防止试剂污染,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D 错误。
9.答案:B
解析:BaCl 2、NaCl 、Na 2CO 3与AgNO 3溶液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A 无法鉴别三种物质;稀硫酸与BaCl 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稀硫酸与Na 2CO 3反应生成气体,稀硫酸与NaCl 不反应,现象不同,B 可鉴别三种物质;稀盐酸和BaCl 2、NaCl 不反应,C 无法鉴别BaCl 2、 NaCl;稀硝酸与BaCl 2、NaCl 不反应,D 无法鉴别BaCl 2、NaCl 。
10.答案:C
解析:根据除杂不增、不减、易分、复原以及操作简便不重复的原则,明确每一步的目的,可知合理顺序为④③⑥⑤⑦①②。
④是为了除去NH 4HCO 3;⑥除去硫酸根离子;⑤除去过量的钡离子;⑦除去产生的沉淀;①用于除去过量的碳酸根离子;②用于除去过量的盐酸。
11.答案:C
解析:A 、混有MgCl 2杂质的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MgCl 2生成氢氧化镁沉淀,AlCl 3生成偏铝酸钠,不能直接得到AlCl 3溶液,错误;B 、三价铁遇硫氰化钾溶液变红色,FeBr 3溶液中混有FeBr 2,加溴水氧化前后都会变红,无法鉴别,错误;C 、将Ba(OH)2溶液加入到硫酸铵中加热,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气体;加入到氯化铵中加热,有气体生成;加入硫酸钠中生成白色沉淀;加入氯化钠中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正确;D 、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所以加硝酸钡溶液和硝酸不能判断原固体中是否含有硫酸根,错误。
12.答案:B
解析:A 中,4BaSO 不溶于稀硫酸;B 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2233CaCl +Na CO =CaCO +2NaCl,↓333222CaCO +2HNO =Ca(NO )+H O+CO ↑,33AgNO +NaCl =AgCl +NaNO ↓;C 中,最后加入NaCl 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 中,由于第二步加入过量盐酸,第三步也得不到3BaCO 沉淀。
13.答案:B
解析:因为是钾盐溶液,沉淀2+Ca 应用碳酸钾溶液而不可选用碳酸钠溶液,否则引入杂质离子+Na ;碳酸盐过量才能保证2+Ca 被除净,因为是硝酸盐溶液,故过量的碳酸盐还能用3HNO 除去,不能用盐酸,否则引入杂质离子-Cl ;故X 、Y 试剂分别为23K CO 、3HNO 。
14.答案:D
解析:A 项正确;通常是配成较高温度下的3KNO 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结晶,B 项正确,是利用泥沙和食盐的溶解性差异;C 项正确;既除去了23K CO ,又生成了KCl ——”变废为宝,一箭双雕”;D 项错误,除去碘水中的碘通常采用萃取分液法,固体混合物中混有碘时可考虑升华法。
15.答案:C
解析: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暴沸,要先加入碎瓷片,再加热,A错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要
H,否先形成密闭体系再加热,B错误;结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
2
O加热反应生成CuO,C正确;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否则则生成的Cu会再与
2
易发生飞溅伤人,D错误。
16.答案:B
解析:漏斗可用于过滤操作;分液漏斗用于萃取分液;蒸馏烧瓶用于蒸馏,这三种仪器都可用于物质的分离。
17.答案:B
解析:托盘天平能精确到0.1g,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取3g左右的干海带,A对;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应选择坩埚,B错误;过滤实验用到漏斗等仪器,C对;分液操作用到分液漏斗,D 对。
18.答案:B
解析:蒸馏操作中使用的温度计是用来测定蒸气的温度(即某一组分的沸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19.答案:D
解析:在进行蒸发实验时,当加热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A正确;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气温度,因此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正确;分液时应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先下后上),并且要及时关闭活塞,以防止上层液体从下口流出,C正确;萃取操作时,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要比原溶剂大,D错误。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C
解析:此题引导我们关注操作先后顺序(步骤),这实质上也是一种操作上的规范。
许多操作的”先”与”后”都涉及了安全问题。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一般是先放质量较大的砝码,以减少尝试的次数。
22.答案:C
解析:A项:洗气或干燥,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应长管进短管出;B项: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应该短管进长管出;C项:从b口进入自来水,把CO从a口排出以提供CO,正确;D项:H2S的密度比SO2小,二者混合不充分,同时反应生成的固体S可能堵塞导管。
2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图标的识别的知识。
根据图标可以判断应当为“当心火灾”,其对应的物质是“易燃物质”,因此答案为B。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B
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并放热,且具有强腐蚀性,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
B.中毒者缺氧,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故B正确;
C.应先将导管取出,防止发生倒吸,故C错误;
D.含硫酸的废液没有经过处理后不能直接倒入水槽,应先导入废液缸中集中回收处理,故D
错误.
故选B.
26.答案:C
解析:锥形瓶、烧杯、烧瓶加热需要垫石棉网,蒸发皿直接加热,故选项C正确。
考点:
考查仪器的使用。
27.答案:D
解析:题中苯、汽油和水的密度有差别,其中苯和汽油密度比水小,且能互溶,所以分两层,上下层比例为2:1。
点拨:根据苯、汽油、水这三种物质的密度及溶解性差异去分析。
28.答案:D
解析: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可防止试管因局部过热而炸裂,故①正确;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先撤出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以免引起倒吸,故②正确;
制取气体物质时,要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否则会造成药品的浪费,故③正确;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先验纯,以防发生爆炸,造成危险,故④正确;
H2还原CuO 时要先通H2,排尽系统内的空气,若先加热再通H2会引起爆炸,实验完毕后仍需
通H2以待试管冷却,若撤走酒精灯后立即停止通H2, 会使铜被氧化,故⑤正确;
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溅到皮肤上应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⑥正确;
碱液具有腐蚀性,而醋酸腐蚀性较小,且能够中和碱液,如果大量碱液流到桌面上,应该先用稀醋酸中和,后用水洗,故⑦正确。
点拨:
制取气体,组装完仪器后如果先加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若检查结果为漏气,则需重新组装仪器或更换仪器,会浪费药品。
29.答案:C
解析:
30.答案:D
解析:①试管加热时为防止局部骤热发生爆炸,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故①正确;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为防止液体倒吸炸裂试管,应该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故②正确;
③制取气体时,一定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故③正确;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为防止爆炸要验纯后点燃,故④正确;
⑤做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要排除空气,先通入氢气,结束时要防止金属铜被氧气氧化,先
撒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故⑤正确;
⑥进行分液操作时,先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然后再慢慢旋开活塞,保障气压畅通,故⑥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