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 专题11 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ppt课件 第二部分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 专题11
(3)甲午中日战争
①原因:日本为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②过程:1894~1895年,经历了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之 北洋舰队 全军覆灭。 战和威海卫战役,___________ 马关条约 》;内容涉及割地、赔款、开放四处通商口 ③结果:签订了《___________ 岸和投资设厂等。 瓜分中国 的 ④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___________ 狂潮。
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 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 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 D ) A.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2.中国人民多种形式的反侵略斗争
(1)清政府中爱国官兵的抵抗
①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 北洋舰队 与日本舰队在黄海进行大战。 ②甲午中日战争中___________ 廊坊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部分清军爱国将领联合义和团在 ___________ 阻击侵 略者。
(2)爱国民众自发的抵抗 三元里 ①鸦片战争中定海、___________ 等地人民的英勇抵抗,表现了中国人民抵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②过程: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 大沽口 出发,占领天津,攻陷北京。 团,从___________ ③ 结 果 : 签 订 了 《 辛 丑 条 约 》 。 内 容 有 赔 款 4.5 亿 两 白 银 、 划 定 北 京 东交民巷 为 使 馆 界 、 严 禁 中 国 人 民 参 加 反 帝 活 动 、 派 兵 驻 守 北 京 到 ___________ 外务部 等。 山海关 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④影响: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含答案
专题二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
但是自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
对于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
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A.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B.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C.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D.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发展。
从材料“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体现了人文思想的发展。
故选C项。
2.(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L·汉金斯在《科学与启蒙运动》一书中说:“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
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
”该材料主要强调()A.科学革命启发理性的出现B.理性主义思想成为科学革命的根源C.启蒙运动破坏了天主教规D.科学革命冲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发轫于18世纪初期的启蒙运动,是一场重要的“思想革命”运动。
17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使人们意识到可以将“科学革命”的精神运用到人文社会领域,能够凭理性的力量发现有关自然、人类和社会的法则,反对一切禁锢思想和压制自由的教条和制度。
由材料可知科学深深地渗入到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之中,社会科学的思想潮流都使用了科学探究的原则。
故选A项。
3.(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某一时期英国家庭逐渐抛弃了执行“直接代表社会”的职能,获得了执行“代表个人”的特殊职能,从一个功能多样的单位变成了相对单一的单位,使得家庭结构简化。
造成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工厂普遍建立和发展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C.封建制度被彻底摧毁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4近代中国通史整合课件PPT
巨变。此后,为维护共和制度,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
动、护法运动等
①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 经 到初步发展 济 ②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
主义获得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揭开了中国近代
表
政治民主化的序幕,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历史
大二轮复习
Ⅰ、必考内容
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
二、近代中国 专题十四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古今贯通 中外关联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1.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5年)
阶段特征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 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中国的主权遭 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 经济势力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 工业产生;地主阶级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早期资产阶 级维新思想产生;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较大变化
表现
思想
社会 生活
④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标志 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⑤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 想的成熟,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成为中国革命胜 利的保证
①社会习俗:服饰更加西化;饮食中西结合;婚姻仪式进一步改 革 ②交通:20世纪上半叶,铁路发展缓慢,民航拉开序幕 ③报刊业:中共创办《共产党》《新华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并 于国民党报刊展开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影视业: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三四十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苏版历史2019年高考二轮练习学题【11】含解析
苏版历史2019年高考二轮练习学题【11】含解析【一】选择题1、«诗经·大雅·板»记载:〝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这充分说明()A.宗法制维系社会统治的功效B.中央集权得到充分表达C.分封制下诸侯权力空前强大D.大宗和小宗是完全相对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维翰〞〝维城〞等指的是宗法制在维护社会统治方面的作用,故A项正确。
2、(2019·汕头质检)孟子说:〝君有过那么谏,反复之而不听,那么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C解析据题干提示,孟子的主张可以通过A项和B项得以表达;D项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故应排除;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故C项正确。
3、(2019·日照三模,27)纸币在中国出现较早,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明清时期()A.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B.大量国际金银流入中国市场C.民众缺乏对纸币价值的认可D.纸币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答案A解析出现较早的纸币始终未能取代金银成为主要货币,究其根本原因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故A项正确;大量国际金银涌入中国市场只会促使纸币更快的取代金银成为主要货币,故B项错误;民众的认可度并不是决定纸币流通程度的根本因素,故C项错误;纸币易贬值的特点同样也不是其未能成为主要货币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4、(2019·天津红桥二模,5)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
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8含答案
第二部分一、近代世界专题八一、选择题1.(2018·福州三模)1790年英国政论家伯克在《法国革命论》中提出:人的权利并非来自任何空洞或抽象的契约,而是来自于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权利并非天赋,而是人赋的,是由传统而形成的。
伯克的主张(A)A.要求维护英国的宪政传统B.肯定了法国革命的理念C.促成英国议会改革的完成D.发扬了启蒙运动的精神【解析】从材料“1790年”“人的权利……来自于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权利……是人赋的,是由传统而形成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克认为,法国革命与英国光荣革命不可混为一谈,英国光荣革命所捍卫的是传统和秩序,法国革命却以暴力摧毁宝贵的传统,故A项正确,B项错误;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促使英国进行议会改革,故C项错误;材料“权利并非天赋,而是人赋的”说明D项不符合题意。
2.(2018·河南六市二模)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针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基于南方各州代表的坚持,最终通过的法案规定:国会在20年内无权禁止奴隶交易。
这反映了美国(D)A.中央政府缺乏强制权力B.制宪会议代表们根本诉求不同C.宪法遵循分权制衡原则D.1787年宪法体现实用主义精神【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对于不禁止黑奴贸易的规定,体现出对于南方各州利益的妥协,实际上体现出宪法的实用主义精神,故D项正确;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A项错误;制宪会议代表们根本诉求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分权制衡原则属于中央政府权力运行的原则,故C项错误。
3.(2018·南昌三模)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国下院出现了“党鞭”。
这一职位的设置是为了加强政党内部沟通和纪律监督,以适应议会斗争。
但凡重大问题,特别是两党分歧严重时,表决前各党“党鞭”都会通报党的立场,并要求本党议员按照党的指示投票。
“党鞭”在英国的出现(A)A.加强了内阁的政治影响B.改变了议会至上的原则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D.消除了两党之间的矛盾【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党鞭”是政党纪律主管,其功能是为了确保议员出席并按照政党立场行事。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文档:板块二中国近代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通史整合(五)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1840~1894年)政治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反封建的探索历程。
经济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
同时,中国社会生活习俗也发生巨大变化。
思想文化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了解西方并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一)晚清时期(1840~1894年)的政治[诗史巧记]工业文明的冲击;两度燃起的战火;千年未有的变局;救亡图存的觉醒;军民英勇的抗争[小题验知]1.(2018·宝鸡一模)马勇在《百年变局:乱世晚清与民国乱象》一书中说,根据《江宁条约》《虎门条约》形成了所谓的“治外法权”,之所以如此,从中国方面看,怎样管理这些在中国的西洋人,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想好,他们不是愿意让渡自己的司法权,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这项权利。
从中可以看出“治外法权”()A.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B.真实表明了中国人以夷制夷心态C.集中反映了清政府的软弱D.全面体现了中外势力勾结的事实解析:选B据材料“从中国方面看,怎样管理这些在中国的西洋人,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想好,他们不是愿意让渡自己的司法权,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这项权利”,说明当时的清政府仍有以夷制夷的心态,故B项正确。
2.(2018·上饶三模)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对太平天国有褒有贬,一方面自称“洪秀全第二”,另一方面又说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
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这表明他评价太平天国的视角是()A.革命史观和全球史观B.民族主义和现代化史观C.进化史观和文明史观D.民本主义和革命史观解析:选B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孙中山一方面在赞扬太平天国的民族主义,另一方面又在批判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故B项正确。
2019高三历史大二轮练习试题:专项测试二: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2019高三历史大二轮练习试题:专项测试二: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限时: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在鸦片战争170周年论坛上,相关专家认为大国崛起是一个政治概念,军事问题非常重要,军事力量软弱那么无力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经济成果。
材料信息主要是针对以下哪一现象提出的()A、外来势力的侵略和威胁B、封建势力的搜刮C、群众觉醒程度D、官僚势力的吞并2、他们不知道胡哥是谁,也不关心国家4万亿人民币拉动内需,让他们高兴的是粮食可以卖个好价钱,养猪可以多赚点,……,中国的农民永远保持着淳朴的含蓄——“国事”不关己!形成这种文化现象的经济根源是()A、改革开放B、实业救国C、自然经济D、闭关锁国3、“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那么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4、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
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5、“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综合测试(含答案)
《近代中国》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48分)1.(2018·广东二模)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民国初年(A)AB.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C.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D.政治民主化持续发展【解析】材料反映了1912年到1915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称帝,这说明当时民主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并不能反映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故C项错误;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称帝说明政治民主化遭遇挫折,故D项错误。
故选A项。
2.(2018·呼和浩特二模)日俄战争期间,买办出身的清朝工部侍郎盛宣怀邀请英、美、法、德代表,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
1910年,清政府降旨派盛宣怀任该会会长。
盛上任后,将“中国红十字会”易名为“大清红十字会”。
这表明当时(D)A.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被列强掌控B.买办成为左右清廷的新政治力量C.满清贵族已经无力控制政局D.大清红十字会官办色彩浓厚【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红十字会由“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到“中国红十字会”,再到“大清红十字会”,其机构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大清红十字会具有浓重的官办色彩,故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红十字会名称的演变,没有涉及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被列强掌控,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买办出身的盛宣怀担任红十字会会长,不能推断出买办成为左右清廷的新政治力量,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满清贵族能否掌控政局的消息,而是强调大清红十字会官办色彩浓厚,故C项错误。
3.(2018·商丘三模)《商人与共产革命,1919~1927》一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以打倒资产阶级为目标,但是在发展工人运动和工人革命的过程中,却注重和商人建立联合战线。
这主要是因为(A)A.商人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一面B.团结商人有利于提高经济实力C.中国共产党和商人的革命目标一致D.商人掌握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解析】近代中国商人主要属于中小资产阶级,他们往往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一面,这与近代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有部分的一致,故A项正确;中共团结商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提高经济实力,而是反帝反封,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和商人的革命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故C项错误;当时国民党掌握了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 近代世界综合测试(含答案)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48分)1.(2018·济南三模)1930年3月,苏联农业集体化比例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
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随后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1000万户农民退出农庄。
据此可知(A)A.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B.苏联农业公有化方向发生变化C.世界性危机影响苏联农业决策D.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解析】从材料中的“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可以看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进程出现急躁冒进的现象,因此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批评是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的进程,故答案为A项。
B项不符合史实,农业公有化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世界性危机对苏联的影响,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2018·泉州二模)1931年,苏联领导人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取得良好成效。
但直到1935年初,煤矿业的风镐和截煤机利用率分别为49%和74%。
据此推知(C)A.口号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B.经济危机影响苏联的建设C.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D.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解析】材料表明苏联大力引进机器和设备,但从1935年的统计可以得出,其设备的利用率较低,主要是受技术人才的缺乏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正确;苏联是利用经济危机的契机大力引进机器和设备,B项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D项不正确。
3.(2018·高考历史模拟卷一)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
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这说明(C)A.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C.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D.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解析】“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援助”说法明显错误,故A项错误;苏联社会制度早已建立,故B 项错误;1931年正是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而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经历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人才、技术设备和资金,故C项正确;材料比较的不仅有设备,还有人才,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综合测试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48分)1.(2018·资阳)鸦片战争后,国人对“英夷”最关切的方面是其“女主”的习俗。
《英吉利记》说其国“婚丧嫁听女自择,女主赀财,夫无妻媵,在国王以下莫不重女而轻男”。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 )A.价值观明显不同于英国B.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C.研究英国代议制成为显学D.崇尚西方国家的男女平等【解析】材料“国人对‘英夷’最关切的方面是其女主”反映了英国“重女而轻男”的现象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不同,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国人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研究英国代议制成为显学,故C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国人崇尚西方国家的男女平等,故D项错误。
2.(2018·惠州4月模拟)鸦片战争前后,近代报刊已引入中国,但在当时办报被视为“洋人营利之举”,或是“莠民之贱业”。
然而1895年到1898年,国人所办报刊就达50余种,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创办报刊的第一个高潮。
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B )A.维新变法的推动B.民族危机的加深C.洋务运动的破产D.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材料表明国人在鸦片战争前后贱报人,认为是“莠民之贱业”,而维新变法期间则掀起了办报高潮,其原因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深重,故办报刊开启民智,故选B项;通过报刊宣传了维新思想,从而推动维新变法运动,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民族危机深重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传播,进而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
3.(2018·河南六市二模)据统计,从1913年到1920年,中国市场上外国资本总额增加1/3以上,本国资本总额则翻了一倍多,外国资本所占比重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B )A.列强放弃了对中国侵略B.中国民族资本得到发展C.外国资本优势地位丧失D.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实业【解析】1913~1920属于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外国资本所占比重的下降,正说明民族资本得到发展,故B项正确;列强此时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侵略,一战期间日本侵华就是明例,故A项错误;外国资本的比例下降,并不是丧失,故C项错误;此时属于民族资本发展较快,政府并不是大力发展实业,故D项错误。
人民版高中历史 2019-2020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近代中国和世界含答案
二轮复习:近代中国和世界一、选择题:1、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3、《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A.倡导民主科学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C.反对愚昧迷信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4、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
这表明()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5、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6、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
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7、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3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二部分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3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8·开封三模)1867年,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徐继畲曾说过“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其必传于世无疑也。
”据此可知徐继畲( D )A.倡导君民共治B.赞同西方教育C.主张民主革命D.关注美国制度【解析】从材料“1867年”“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中可以看出,此时徐继畲开始关注美国的政治制度,故D项正确;A、C两项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而徐继畲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教育的态度,故B项排除。
2.(2018·南充三模)作为教育救国措施之一,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明其智识,练其艺能。
”据材料可知清政府( D )A.教育理念发生根本性改变B.教学的内容以西学为本C.儒学成为救国的主要内容D.教育改革适应政治需要【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而后以西学明其智识,练其艺能”可知,《奏定学堂章程》以“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这说明清政府的教育改革适应了政治的需要,故D项正确;A项错误,当时教育理念仍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材料“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说明B、C两项错误。
3.(2018·滨州二模)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写道:“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此言论旨在( C )A.否定洋务运动的成果B.批判保守的传统文化C.变革封建的政治体制D.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解析】题干引用的康有为的言论,购置西方的物质、开办企业称不上是变革政治。
表明康有为认识到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器物、兴办企业,没有触及中国的政体,意在强调变革中国政治体制的必要性,故选C项;康有为只是看到了洋务运动的不足之处,并不是对其全盘否定,排除A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就是“托古改制”,借用孔子宣传维新思想,减轻变法阻力,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是为变革政体奠定思想基础,故不选B、D两项。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专题作业一、选择题 1.(2018•广东肇庆三模)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 C.政府放宽对棉花出口的限制 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答案 B 解析棉花是传统手工纺纱业的原料,从鸦片战争前后的进口到六十年代以后的大量出口,反映出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败,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项错误,B项正确;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模式,A项错误;材料现象是经济作用的结果,政府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C项错误。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
当时的地租额很高,一般是地价的十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一。
这就是说,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
上述材料表明( ) A.土地税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强化 C.近代工业资本原始积累处境艰难 D.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许多资金用于投资土地而没有投入到工业中,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
3.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发展工业的重心是军事工业;而到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发展工业的重心转向民用工业。
发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派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B.国内局势走向稳定和平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答案 B 解析洋务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患,即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到19世纪7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国内局势相对稳定,洋务企业的发展重心随之发生变化,故B 项正确。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2含答案
第二部分二、近代中国专题十二一、选择题1.(2018·肇庆三模)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
这一变化反映了(B) 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C.政府放宽对棉花出口的限制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解析】从60年代棉花出口增加乃至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棉花大量出口导致传统手工纺织业的衰败,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项错误;B项正确;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模式,A项错误;材料现象是经济作用,政府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C项错误。
2.(2018·烟台4月)A.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B.“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C.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D.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农业税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这说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A、B两项是1895年后的情形,排除;清政府在1895年《马关条约》后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项排除。
3.(2018·高考历史模拟卷一)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说:“1820年中国GDP为199.21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
1870年中国为187.17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6.6%。
……估计这两个年头中国人均GDP都是523美元。
”这说明,当时中国(C) A.民族经济开始衰落B.传统经济受到冲击C.经济受到战争影响D.海外移民现象严重【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GDP及其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都有所下降,而人均GDP却没有变化,这表明近代以来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经济受到极大破坏,故C 项正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表述明显错误;传统经济受到冲击,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海外移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太大,故D项错误。
[精品]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近代世界综合测试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48分)1.(2018·济南三模)1930年3月,苏联农业集体化比例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
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随后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1000万户农民退出农庄。
据此可知( A )A.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B.苏联农业公有化方向发生变化C.世界性危机影响苏联农业决策D.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解析】从材料中的“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可以看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进程出现急躁冒进的现象,因此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批评是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的进程,故答案为A项。
B项不符合史实,农业公有化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世界性危机对苏联的影响,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2018·泉州二模)1931年,苏联领导人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取得良好成效。
但直到1935年初,煤矿业的风镐和截煤机利用率分别为49%和74%。
据此推知( C )A.口号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B.经济危机影响苏联的建设C.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D.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解析】材料表明苏联大力引进机器和设备,但从1935年的统计可以得出,其设备的利用率较低,主要是受技术人才的缺乏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正确;苏联是利用经济危机的契机大力引进机器和设备,B 项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D项不正确。
3.(2018·高考历史模拟卷一)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
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这说明( C )A.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C.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D.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解析】“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援助”说法明显错误,故A项错误;苏联社会制度早已建立,故B 项错误;1931年正是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而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经历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人才、技术设备和资金,故C项正确;材料比较的不仅有设备,还有人才,故D项错误。
(完整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近代世界综合测试
《近代世界》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会;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
据此可知英国(C)A.权力斗争延伸到宗教领域B.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C.国王和议会斗争仍在延续D.司法权由议会下院掌握2.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B)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3.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
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
该制度的确立(D)A.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B.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C.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D.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4.1852年屈维廉、诺斯科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
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
这一做法(D)A.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B.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C.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D.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5.导致下表数据所反映的英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下表(C)AB.君主立宪政体的差异C.利用先进科技的程度不同D.确立民主制度的道路不同6.“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二、近代中国专题十一一、选择题1.(2018·济南三模)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
A.史料选取不同B.史观运用不同C.内外时局不同D.社会性质不同【解析】1906年还处于清政府统治之下,教科书对于试图推翻清王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当然认为是“倡乱”;而1933年是在国民政府统治之下,且面对日本的侵略,需要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因此对太平天国运动能给予正面评价,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史料选取和史观运用方面的不同,排除A、B两项;1906年和1933年中国均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排除D项。
2.(2018·青岛5月模拟)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
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
……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
”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
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C)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C.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D.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解析】由材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可知税则修改,提高关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才是其出行的主要目的,究其原因在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财政问题日益严重,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3.(2018·新乡三模)“民族”一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用于表达宗族和夷夏之辩,然而作为与英文单词nation的对应概念,大规模、高频率出现是在1895年之后,从日文汉字借用而来。
这一变化(C)A.源于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B.表明宗法血缘观念的淡化C.反映出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D.顺应了当时革命潮流的兴起【解析】由“‘民族’一词属于古汉语词汇”“在1895年之后,从日文汉字借用而来”可见,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深重,所以要挽救民族危亡,故选C项;变化源于甲午侵华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深重,排除A项;变化不能说明宗法血缘观念的淡化,排除B项;甲午战后,维新变法是主流思想,排除D项。
4.(2018·汕头二模)1906年当时政府规定的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912年政府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A)A.国家政体发生巨变B.民族危机日益严峻C.儒家伦理遭受冲击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解析】材料表明近代中国教育宗旨的变化,1906年仍然强调传统的忠君、尊孔等,1912年辛亥革命后开始注重道德,追求实利及军事教育等近代教育的内容,究其原因在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与材料无关;二者均处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期,D项不正确。
5.(2018·高考押题卷一)1912年3月成立的统一党,其宗旨为“统一全国建设,强固中央政府,促进完美共和政治”。
5月成立的共和党,其党义是:保持全国统一,采取国家主义;以国家权力扶持国民进步。
这体现出当时(C)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国家统一B.共和政治已由理想变为了现实C.社会精英期盼构建统一民族国家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解析】本题具体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
材料强调的“统一”“国家主义”“国家权力”体现了辛亥革命后社会精英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向往,故C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前,清政府本身是统一的国家,A项说法错误;材料是一种美好政治愿望,B项说法不准确;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6.(2018·重庆二模)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
”据统计,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者312个。
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C)A.政党政治在中国的确立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D.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解析】材料阐述的是1913年社团和政党发展迅速的情况,没有涉及政党政治与选举的情况,且结合所学在北洋政府时代政党政治并未真正的实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但是材料并未涉及社会层面对共和的共识,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辛亥革命后《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结社的权力,而“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者312个”体现了人民践行结社权的热情,是民主政治的表现,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民国二年即1913年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专制主义并未被根除,故D项错误。
7.(2018·潍坊二模)下图是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作品《但闻心语响》。
该漫画反映了(B)A.革命派对清廷预备立宪失望B.民众期待建设新社会的心理C.袁世凯称帝引发社会的不满D.革命以后社会风气发生改良【解析】从漫画《但闻心语响》中可以看出,《但闻心语响》以遥远的北京城传出微弱的“逊位”声为整幅漫画的中心,讽刺清政府贪恋皇权,反映了民众对于清帝逊位的渴望以及建设新社会的期待,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武昌起义后的形势,故A项错误;袁世凯是1915年称帝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革,故D项错误。
8.(2018·南平二模)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革命运动猛烈冲击着列强在华利益。
1926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就修改条约事宜与中国进行会谈。
最终,中国(B)A.废除了英国领事裁判特权B.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C.停止了对英国的庚子赔款D.恢复了丧失的关税自主权【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经两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在形式上相继予以废除,而实际废除领事裁判权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A项不正确;大革命时期中国于1926年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B项符合题意;1926年英国退还了中国的庚子赔款,不是停止,C项不正确;中国基本恢复关税自主权是在1928年的改订新约运动中,D项不正确。
9.(2018·呼和浩特二模)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大会指出:中国国内的革命形势正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这一路线的确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B)A.致力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将工作与实际情况相切合C.坚持苏联城市中心的道路D.独立自主逐步地走向成熟【解析】根据材料“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和所学知识所知,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符合中国的国情,团结工农,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故B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于国民大革命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说明中共的工作中心在农村展开,与坚持苏联城市中心的道路不符,故C项错误;中共六大是在莫斯科召开,或多或少受苏联影响,无法体现独立自主,故D项错误。
10.(2018·滨州二模)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要求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
这一指示的贯彻(B)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缓解了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C.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解析】1941年~1943年,日军集中兵力对华北和华中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持续扫荡、清乡运动,敌后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由于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政策和措施,1943年,敌后抗日根据地扭转了困难局面,为准入攻势作战创造了条件,选项B正确;选项A与题干中的“精兵简政”没有关联,且时空不对;选项C,属于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的作用,与题意不符;D项发生在1927年,排除。
11.(2018·梅州5月模拟)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提出“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的口号。
据此分析,该文认为(B) A.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开始觉醒B.凝聚抗日力量是赢得国家独立的法宝C.中共已独立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全社会的拥护【解析】日本侵华战争并不是中华民族开始觉醒的起点,在此之前中华民族已经开始觉醒,故A项错误;材料“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说明凝聚抗日力量是赢得抗战的基础,故B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不是中共独立领导,故C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全社会的拥护,故D项错误。
12.(2018·开封三模)淮海战役后,毛泽东高度评价说:“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吃下去了。
”这里的“夹生饭”是指(A) A.我军实力未占优势B.战略反攻尚未开始C.决战时机还不成熟D.土地改革尚未开展【解析】淮海战役时期时期,国民党投入80万,共产党投入60万,显然共产党军队并不占据优势,故A项正确;战略反攻是1947年,淮海战役是1948年,B项错误;三大战役标志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C项错误;土地改革属于经济不符合材料中军事,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8·福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康熙至雍正,对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分裂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先后镇压了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最终由乾隆完全平定西域。
清朝对西域实行的是藩部管理模式,对各藩部原有社会组织、职官制度加以改造、利用,并由理藩院来管理藩部事务。
还设立伊犁将军、都统、大臣等驻扎边疆地区,代表朝廷处理有关军政大事;藩部受驻防将军、大臣的节制。
清朝统一西域后,陆续从甘肃河西、陇东各府县招募无业贫民,迁往天山北路乌鲁木齐等地屯住,在这些地区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府县制。
材料二1865年,来自中亚的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国。
1871年,沙俄公然出兵新疆,武装侵占了伊犁地区。
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西北军务,全面负责收复新疆。
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清军完全消灭了阿古柏政权,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
1881年清廷派曾纪泽赴俄谈判,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次年收回了伊犁。
左宗棠曾多次上奏朝廷,阐明新疆设省的必要性,建议在各地设立新的行政建置,直接管理各地民政事务。
1884年11月,新疆行省正式建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西域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新疆治理的不同之处,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其积极意义。
【答案】(1)军事平叛,维护统一;因俗而治(分而治之),建立起藩部管理体系;全面强化政治军事经济统治;加强与内地的联系。
(2)不同:军事外交手段相配合;设立行省。
原因:边疆出现外来侵略的危机;洋务运动增强了国防实力;融入近代国际关系体系。
意义:加强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边疆安全;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联系;促进了西北边疆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