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5篇
中华经典书目读书心得5篇
中华经典书目读书心得5篇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关于中华经典书目读书心得如何构造,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华经典书目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中华经典书目读书心得1素来对国学怀有一种崇敬之情,觉得它那样高高在上、触不可及。
对于如我一般底蕴并不深厚人而言,国学,或多或少带着些深奥、博大的感觉。
傅佩荣先生所著的《国学的天空》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也同样如此。
但当我不断深入去品读这本书时发现,傅先生以他渊博的学识,褪去长久以来国学被人们批上的厚重外衣,用易懂的语言让读者领会到中国博大精深的国学内涵,让读者在欣赏国学美妙之处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人生观。
傅佩荣在《国学的天空》一书中为我们很好地阐释了孔子的真诚、孟子的向善、老子的智慧以及庄子的逍遥。
他还用这四位圣人的理论,以最朴实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通读本书,我对关于孟子这一章的内容感慨颇深。
可以说傅佩荣老师是将孟子这个人从千年前拉到了当代,拉近到读者面前,那么形象生动,诙谐与生活化,他将教育、修养、仁政等孟子的观点融合在故事里面,颇有深入浅出的效果,为我们阐释了做人,做学问,做事的最终目的。
让人回味无穷,意味深远……“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在这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提高能力降低欲望,人才能快乐。
要有修养,修养是成就自己。
到达某种程度之后,快乐就会由内而发,自然随之而来。
关照各人的内心,在快乐中成就立体的生命。
在这一点上,孔孟是一致的。
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又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做君子就是做一个内心完善的最好的自己。
当内心强大,开阔而坦然时,当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时,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生命的境界也不断得到提升。
傅佩荣教授笔下的孟子,是一个真诚的人,快乐的人,他的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该做的事。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5篇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观后感。
以下整理的国学经典学习5篇,欢迎阅读参考!国学经典学习(1)在学习第三模块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孔子与儒家思想》《老子与道德经》《唐宋诗词》《红楼梦与红学》等七部国学经典,虽然学习时间不长、断断续续,但觉着收获很多。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园长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两点体会: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身素养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作为园长,我们除了在能力、知识方面外,还应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
一个园长的权威,说到底就是权力+人格。
尽管园长不是官,是教育家,是学者,但是园长要想管理好幼儿园,就要真正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
二、学习国学可以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入则孝,出则弟。
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首先应该具备的品质。
为此,我镇组织了对幼儿进行爱心、孝心教育的活动。
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
首先制定了幼儿文明礼貌、爱心、孝心细则,并发放到家长手中,让孩子在园在家对照执行。
其次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营造孝的文化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与教育相适应的,具有孝文化特色的、富有童趣的室内外环境,形成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氛围。
三是围绕孝心献给父母进行了一系列德育活动。
(1)利用重大节日、生日音乐会等举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
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精选篇1)中华古国,悠悠五千载;中华文明,绵绵无千年;中华经典,浩浩五千卷。
中华经典的星空里,群星闪耀。
诗情融花意一体,智慧与激情齐飞。
阅读经典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他们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就会被那蓉智的思想灵光所感染,比如,《三字经》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的言而有信;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广阔胸襟;《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的宇宙万物的奥妙……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伟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其中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朽的灵魂。
毋庸置疑,国学经典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辅助教学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济,更是当代学生学习的模范用书。
是这本书教会了我何为真诚,让我领略了真诚的无限魅力!以言语温暖他人也是泛爱众。
人生有限,可祝福别人的机会屈指可数,利用好自会喜悦。
当老师以真诚心帮助学生,昔日视若无睹的机会骤然间变得清晰可见、触手可摸。
方知没有哪种职业会比国学经典更有功劳、最愉快,渐渐在享受经典。
原来我的生活习惯不节俭,现在的习惯令人赞叹,这一切佳绩源于《弟子规》潜移默化间教会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感,严谨细致、团结守信、处处为人着想的待人处世方法,锲而不舍、善思好学的态度。
德育和教学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我喜欢眼见为实。
一本《弟子规》让我明白立身处世接物的道理,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中,庆幸圣贤与己如影随形。
懂得经典是拿来做的,不知何时起赢得了家长从未有过的尊敬,只因我请了古圣先贤来帮我。
树的本是根,人的本是孝。
孝是我们做人的根,是我们成长的根。
我们一定要从小做起,把根扎牢,让世世代代的人都知道做人要孝顺父母,尊敬老师,把孝永远传下去。
我向善启孝心的国学经典致敬,是你为我们扎下了正确做人的深根。
中华经典诵读600字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华经典诵读600字心得体会(精选5篇)中华经典诵读600字心得体会【篇1】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
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
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
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
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
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
《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
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
《论语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
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同事中人才济济,读大学出来的她们基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
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
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
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
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
”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
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
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
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
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比如我教毕业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
国学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五篇
国学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五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整理的国学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五篇,欢迎阅读参考!国学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一)中华经典传承几千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魂与根。
寒假期间,我观看了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国学小名士》节目,让我真正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的心灵也受到了莫大的震撼与洗礼。
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如同让我们品尝了一道古代经典文化大餐,演绎出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有代代传诵的唐诗宋词,有琅琅上口的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有千年流韵的名篇雅言……。
通过观看比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等奖获得者张晓萍同学的《孝满天下,让爱回家》的朗诵,它让我们认识了以孝德感人的黄香、朱寿昌、朱德等,号召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人,不要给自己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而那些身着古装的国学小名士,他们扮演的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苏轼更是让我忍俊不禁,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诗句,声声入耳,涤荡着我的心灵;那出自圣贤孔子之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语句,让我懂得了应该以能者为师,学会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虚心向别人请教。
要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方能拥有高山般的情怀大海般渊博的知识。
人生犹如一条漫漫长路,有许多岔道,当我们迷茫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需要一个智者的指引,那个人就是经典诗文;我们少年儿童犹如一颗颗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经典诗文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阳光、雨露……“诵读经典,与圣贤对话;传承美德,让心灵成长。
”让我们开启心灵的大门,去吟诵去领悟,为传承祖国的文化传统美德而共同努力吧!国学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二)对于经典,我起初并不了解,后来在信息孙老师的指导下,我才对经典有了一些认识。
国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国学学习心得体会国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学学习心得体会1近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国学经典,通过学习渐渐的了解了书中的意思。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国学经典中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
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些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
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
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
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
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
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国学经典《中庸》读书心得体会【5篇】
国学经典《中庸》读书心得体会【5篇】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
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中庸》读书心得体会,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国学经典《中庸》读书心得体会1话说,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里,有两种人,一种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么事学会合度适中,做事有底线、有原则,这种人道德修养高“君子”。
一种违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么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稳重最后一事无成“小人”。
难以把持的中庸德行。
中庸思想的熏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通过学习、反思而得到,学习中庸思想,获得中庸品行。
行是实践,明是认知。
中庸之道,聪明的人过头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
世间万物都是理开头,有理当先,无理当后,做事的时候,要给自己自信,不要太过自卑,对于消极的思想要去除,对于积极的思想要推荐。
善于向人学习,光明正大发扬正能量。
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懂时,向他人请教,经长时间积累,知识便加多,这才是成功之人。
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往往是胜利的人。
中庸的立身之道。
聪明的人不是智慧过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护自我,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首先守护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
有的人说自己很聪明,可是,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了太多的误事。
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确的路;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确的方向;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心灵开阔。
懂得牢牢抓住,这种抓住是有道理的,没有违背道德是有益的。
中庸之道,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对。
中庸之道,是遥不可及的、深远的。
通过读《中庸》我知道了中庸是人心、道心的把持者。
带着虔诚的心,学习中庸之道吧!国学经典《中庸》读书心得体会2很喜欢看“平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
读国学有感(精选13篇)
读国学有感(精选13篇)读国学有感第1篇我读了《论语》之后,《论语》给了我在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启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开始,我对这句话疑惑不解,但在之后亲身体验过后我就全明白了。
学校里骄阳似火的下午的第一节课上,我们开始学习一首古诗,我们在课堂上用心发言,专心听讲,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响了,一节课如流水般风速雷池地过去了,这节课的主要资料我全都学会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踏进教室,就听到同学们那铿锵有力的声音,看到同学们在朗朗上口的读着昨日新学的那首古诗,我也加入了同学们的队伍一齐读了起来,我一读,就发现了崭新的知识,这不正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也体会过。
一次,远方家乡的表妹来我家住了几天,她和我很聊得来,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也有人不理解我,但我从不记恨别人,也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如果学了,然后再按必须的时间去实习它,不是也很高兴吗?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从遥远的地方而来,不也很开心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心里从不怨恨,难道不也是正人君子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指学习方法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写修身做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道德修养的,还有的论语是写学习态度的和写人生哲理的,总之,论语如天上的一颗颗璀璨的繁星一样多,也像繁星一样指引着我们人生的道路,告诉我们正确的方向。
读了《论语》,我明白了要温故知新,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孝敬父母。
读国学有感第2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故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里给人感受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后一则说了“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人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材施教”恐怕是孔子在教育上最大的特点。
关于国学经典的心得感悟范本7篇
关于国学经典的心得感悟范本7篇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的心得感悟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国学经典的心得感悟范本【篇1】20__年__月起我校开展了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这门课,它分为四个教学视频。
原先我对国学仅仅是明白而已,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经典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构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有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
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向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十分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完美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务必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样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
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持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省分行组织开展“学国学经典,育道德员工”系列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工作中的座右铭,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美的赞歌——‘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
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
人们面对着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试与他人的关系。
《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
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
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如何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完善。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31篇)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31篇)国学经典读书心得(精选31篇)国学经典读书心得篇1以前我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级刊物上,我高兴地告诉了父母让父母分享我的快乐。
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诫我:“不能骄傲哟!”我哪里能听进去,因为我早已被骄傲给“驾驭”了!就在我兴奋的同时,我的性格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变得更加骄傲、暴躁了。
一有在比谁的作文写得好时,我就在他们比面前炫耀,若不顺心便“发挥”出我暴躁的脾气;和同学们聊天时也会炫耀我的“光辉”史……我就和同学们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我心里却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写的好吗?我还不想和你们在一起呢!从此我骄傲成了瘾,暴躁成了性,一发不可收拾。
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
那次测验,我原本以为只要一动笔,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错了,上午两节课,我居然才写出了一个题目几句话,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还受到了父母的教育。
其实,他们都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呀!记住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千万不能骄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义。
自从我校掀起了“诵读了《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我也积极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
特别是冯异的谦逊把我给震撼住了。
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矩,为人谦逊。
特别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只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
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
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些道理不但使我学会了戒骄戒躁,而且还让我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
《国学经典》读后感(精彩7篇)
《国学经典》读后感(精彩7篇)国学经典读后感篇一最近在班级内掀起了阅读《国学经典》的高潮,学生们读得津津乐道,我也是乐此不疲。
每每端起这本书,就会开启我一天的好心情。
打开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醒目的大字。
这使我不由地想到了历史上那句:半部论语治天下,就这样,我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
这里有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里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这里有《国语》、《左传》、《资治通鉴》;这里有“庄子”、“老子”、“韩非子”;更有《楚辞》、《李太白集》;还有《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
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从“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一本国学诵读完美的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继承、发展,最终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国学经典》中给我感触最大的是《论语》。
但是我认为《论语》中的所谓的“君子”和“小人”是一个纯概念化的名词,所说的君子是一个理想中的完人,是我们推崇的道德规范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样,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小人言行是做人的反面教材,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中努力摒弃的糟粕。
随后,我又读了于丹教授的精辟讲解,她的讲解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等等,这样,会使我们自己变得完美、强大,才会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会享受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以后一定要再细细品味几遍,相信一遍会有一遍的收获!历史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只是一瞬间,而诗词却让美成为永恒。
诗词,就是中华文化中的排列整齐的颗颗珍珠,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通过这次比赛,可以看出每一位选手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仅有一字提示的情况下能够唤醒脑中踊动的诗词,在比赛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对答自如。
诵读国学经典心得感想5篇
诵读国学经典心得感想5篇国学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国学经典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1“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
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这个暑假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我觉得《千字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据史书记载,这篇构思精巧、富有韵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
公元六世纪初,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
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用四言韵文的形式将其编撰成文,字句间要求有密切联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韵味,以供儿童学习识字,并从中掌握必要的知识。
周兴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将《千字文》编成,不过,第二天,他竟已是两鬓斑白。
《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
流传到今天,作为一部启蒙读物,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书中还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
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相关推荐国学经典读书心得(精选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心得,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读书心得(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1最近学校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名叫《国学经典》。
我虽然才读了一半都不到,但我深感受益匪浅。
《千里送鹅毛》这个故事是《国学经典》里的第二个故事,它说得是在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缅伯高在过沔阳河时,他想给天鹅洗个澡,从笼子放出来时,天鹅展翅飞向天空。
缅伯高伸手去抓,只抓住几根鹅毛。
礼物飞走了,缅伯高想了一个办法,将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敬献给了唐太宗。
太宗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
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它让我明白了,做人应该诚实守信,象缅伯高那样,天鹅飞走了,只剩下鹅毛,就诚实的将鹅毛敬献给了唐太宗,送给别人的礼物,重要的是情意,而不是礼物本身。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待,要想别人真诚待你,你就应当首先主动真诚的去对待别人。
你怎么待人,别人也会怎样待你,你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别人通常也会如此待你。
就如庄子在《庄子.渔父》中写到“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2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国学经典名著,名字叫论语,读完以后,我有了许多的感受。
相信大家对《论语》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吧,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论语》这本书吧:《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
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一)谈到国学经典,我心十分澎湃,所谓国学,就是一国之所术也,这也必然与我们的古圣先贤紧密相关。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礼貌的优秀成果。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礼貌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久值得我们发扬。
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构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这是一件大好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
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
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
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国学圣贤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
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
《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
国学读书心得感想五篇
国学读书心得感想五篇“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几篇关于国学读书心得的范文!国学读书心得感想:篇一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
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一句就是教导我们学习文化知识要用心,要努力,要刻苦,要实践,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习到真正的学问,我们才能够真正起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作用。
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如果只重力行,对学问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这一句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即:用心记,眼要看,口中读,三者同步,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到真正的学问。
读书时要有规范,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段,这段还未读完,就跳到另一段。
学习某一科目知识,就不能羡慕别的科目知识,这一科目的知识还没有学习完,还没有完全掌握,就不能学习其它科目。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一句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一定要有,一定要刻苦用功,绝对不能投机取巧。
遇到难通的地方,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如果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体会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体会1遥远的东方泛出了鱼肚白,第一片红晕也渐渐显现。
在这微露的晨曦中,我高声诵读《国学经典》,从心底又一次由内而外发出感触。
在“泰而不骄”之中我学习到了李相哪谦虚不骄傲的精神,他贵为地方官员,不但没有指责奴才,还感谢他指出错误。
在“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如果你不自夸,天下就没有人由与你争高下;如果你不自大,天下就没有人与你争功劳。
一个人如果放低身段,谦虚为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得到益处。
反之,一个人如果骄傲自满,自高自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必定要遭到失败的惩罚。
其实,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教会了我:应该要时常去复习学过的内容,这样才能让知识在我的脑海中深深扎根。
“为人谋而不忠乎?”将会永远提醒我为人应该要守信。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使我明白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当然要孝顺父母,体贴父母。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是我每天要完成的,我要对每一个朋友都要守信。
读《国学经典》不仅使我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还让我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之柱和心灵家园。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体会2国学,你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了我希望;国学,你是黑夜中的明灯,给了我光明;国学,你是阳光雨露,沐浴我茁壮成长。
国学,是我的最爱。
现在,我已经跨入了国学的大门,准备去这浩瀚的知识海洋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5篇写读书心得不仅可以明白书中或文中的内容和主旨,还可以培养明晰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并且使日后无论做什么事,有自己独特的主张或见解,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下面是关于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1)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上千年灿烂的历史,《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里就融汇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使繁冗的得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
刚开始读《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时比较累,但坚持下来发觉并没有那么难理解。
读多了,读书的速度就变快了,读完一本书后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让我更加喜欢经典了。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第五单元“四时田园”这一部分,它用许多古诗来教育我们:做人要勤勤恳恳,不能懒惰。
以前我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懒惰,什么事都让别人帮我做。
值日时,我是组长,我就让那八个组员打扫,我则坐在凳子上悠闲地唱着歌。
最后,由于组员不合作,没打扫干净,老师批评了我一顿,我心里像打翻五味瓶:酸、甜、苦、辣、麻,一起涌上心头。
哎,都怪我!读了这一部分,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从今以后,我渐渐变得勤劳了。
就说去年吧,学校有县里领导来检查卫生,我们组由我负责打扫卫生,在我的牵头下,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为此,还受到县领导的表扬呢。
当然,这得归功于经典诵读!经典诵读中,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言论也让我们值得去学习和借鉴。
在《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又可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虽然我成绩很一般,但每次考完试骄傲情绪不断滋长。
对于身边学习比我差的同学总是不理不睬,家长、老师说过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收效欠佳。
当我读了孔子的话时,又反省了自己,觉得很惭愧。
连知识渊博的孔子都那么谦虚,何况一个小小的我呢?从此以后,我变得很谦虚,经常向我身边一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百万绿丝中的小苗吸收营养的成分。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读之如沐浴春风,我会让它永远伴我前行……关于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2)《易经》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起源,是万经之首,它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许多人都对其充满了好奇心。
种种感情,我阅读了。
其实,我并非直接阅读的《易经》,我文言文水平较差,我阅读的是曾仕强教授对《易经》的解析,间接阅读了《易经》。
曾仕强教授是台湾的著名学者,也是我非常关注的学者。
感触颇多,其中《胡雪岩的启示》尤甚。
这次阅读曾教授的解析,认为观点都比较符合自然辩证法的!现在,许多人对易经有不少误解,当然,更多的人是对易经不了解,尽管他们血液中有着易经的基因!《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
人生的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
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必须要受,该喝的蜜你必须要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书中提到,全世界中国人的脑筋最好,最活,因为中国人最懂得变通其实,自然辩证法很大程度上也在讲变通。
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不好不坏,不坏不好,由坏变好,由好变坏,反反复复,无穷尽也。
都说是外国人提出的自然辩证法,其实不是的,也有人觉得是近代我们中国处处落后,又不求进取造成的这种想法。
其实,《易经》它包含了全世界最好的辩证法,而且它的提出比外国早了好几千年,并且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东西,易经不光是辩证法,它是一个系统,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系统,比当今的网络系统还要大,网络的发明归根到底也是与《易经》有关系的。
《易经》中有的道理是深刻的,亘古不变的。
易经说宇宙万物归根到底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阴,阳。
仔细想想,它的高明简直超出人类智慧了。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接近的证明这一点,从我们知道原子是可分的开始,就已经往这个方向迈步了。
因为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是物理不可分的,分到最后是什么呢?就是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生万物!什么叫知识?知识是会被时间否定的东西。
什么叫智慧?智慧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
外国人做的东西,从本质上说他们追求的是知识,所以,他们有那么多的专利知识产权。
我们的祖先,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他们追求的是智慧,从本质上说,我们的祖先重视的智慧,他们不怎么重视知识。
最开始说的读书,实际上指的是明理,读书读的是道理,道理是与智慧相关的东西。
然而现在,读书是去学知识,学一些谁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对不对的东西,尤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读书早已经不再是它最初的含义了。
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外国人提自然辩证法,其实在科学面前他们欠缺让自然引导他们的科学,我们讲师法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关于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3)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悠悠的岁月长河里,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国学经典。
如《弟子规》、《论语》等。
尤其是《论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袂宣言: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到2500年前学习孔子的智慧!只要打开《论语》,我就仿佛看见一位充满睿智的老者向我走来。
他就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个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道德体系的伟人——孔子!他的言行涉及面非常广泛,有孝道,为政,立德,治学等四个方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讲得到一点也没错。
我的表妹,她虽然学习成绩没有我好,但是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这方面非常棒,是我生活中的好老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我的感悟非常深。
我表弟平时常去图书馆看书,每次都是带了一本本子去做读书笔记。
并且经常拿出来看,反反复复这样,时间久了,他的作文水平进步可谓是突飞猛进。
“交友儒雅,友人高尚”。
这是激励自己向上的一种方法。
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强,这样才能令自己奋发向上,成为人上人。
我堂妹的朋友读书读得非常好,可是因为她交友不慎,她跟那个朋友经常一起逃学,自然而然的,她的成绩就每况愈下,以至于落到了每次考试在及格线左右徘徊。
我表妹终于深有体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于时,我表妹也渐渐疏远这位朋友了。
读《论语》,使我受益匪浅。
今后,我要更加细读,《论语》,细读中华民族悠悠的千年智慧。
国学是国粹;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经验。
我们要学习并把它发扬光大!关于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国学又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学习国学,让我们领悟其中的精髓,并学以致用。
记得《论语》中有一句话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就在几天前的一个傍晚,我写完作业在院子里玩。
这时,邮递员送来了我们家订的报纸,我拿起报纸跑回家,开始翻看。
翻着翻着,我被一则文章吸引住了,文章的大体内容这样的:一对母子在逛商场出来的时候,母亲很不经意的把一个矿泉水瓶扔到了路上,孩子看了看母亲说:“妈妈你把那个瓶子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吧!”妈妈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扔小瓶子没事的。
”而那个孩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跑过去,捡起瓶子扔进了一个离那里很远的垃圾箱里。
读完这篇文章,我合上报纸,思绪万千:“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就有如此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一个大人却没有。
”“五城连创,人人有责”你看,我们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一天天起早贪黑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城市清洁。
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她们的劳动,另一方面,城市的卫生也要我们所有人都来保持。
我们都应该有文中孩子那样的思想品德,要从自我做起,从细节做起,贵在坚持。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香九龄能温席”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黄香九岁里的冬天,每天晚上都用自己弱小的身体替父亲把那冰凉的被褥温暖过来之后,自己才去睡觉。
而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小皇帝”们,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生活。
无论做什么事总是想让别人替自己做,而自己不想动手,更不用说去帮助别人了。
学习了黄香温席以后,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做法,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关心体贴别人,多给别人一点爱,因为爱是信任,爱是承担,爱是分享,爱是荣耀。
学习国学,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处事,懂得了感恩,我爱国学,更爱中华文化。
关于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5)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
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老子》作为国学的精粹,它像春风细雨丝丝入地,慢慢的渗透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子》是一部智慧之书。
无论是其宇宙论还是其人生观,无不放射着照耀四海的理性光芒,充满了一种彻察彻悟的大智慧,体现出人类从原始崇拜时代走入理性思考时代的文化进步。
而且,正如多数中国古代圣贤一样,其思维的焦点在于人生。
虽然老子对宇宙本原、宇宙生成、宇宙运动变化规律都作了深刻的追问和解答,创造了独特而且自洽的形而上体系,但他所最关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问题。
他敬畏自然、尊重规律,强调人要“道法自然”,都是在启发人们从“天道”体察“人道”,引导人们顺从规律而少犯错误。
道,这一课告诉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可以用概念来表达的“名”,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常无”和“常有”同出于道,名称却不同,同样叫做微妙。
国学世界的知识是无限的,是永不泯灭今后,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更应该加强学习,要多读书,读好书,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骄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国学,必将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