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概述32页PPT
合集下载
《百家争鸣》ppt课件(22张PPT)

而诸葛亮的形象,则成为民族智慧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 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儒家
孔子
孟子
道家
老子
孙 武
庄子
墨家
孙 膑
兵家 韩非子
墨子
法家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孟子
春秋晚期 “仁”,以“德”教化人
以“德”治国 教育公平
民,以“礼”治理国家 全民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素质教育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
《历史朝代歌》 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 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
明朝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着市民文学日趋成熟和繁荣,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不仅着意于战争场景的描写,更精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曹操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统治阶级自私、贪婪、奸诈、残暴的种种表现,
先秦诸子概述ppt课件

• 今本《列子》为晋张湛
所传,乃伪作。
完整版课件
29
• 文子,据说是老子的弟
子,与孔子同时。
• 《文子》一书也可能出
于伪托
完整版课件
30
• 关尹子,名喜。为关吏,老
子过关,追随而去。
• 鶡(he)冠子,楚人。居于
深山,以鶡为冠。
• 老莱子,楚人,与孔子同时。
完整版课件
31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家使
虚可以为治。
完整版课件
33
• 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
篇。
• 《邹子》四十九篇。名衍,
齐人。“谈天衍”
• 《邹奭》十二篇。齐人。
“雕龙奭”
完整版课件
34
• “天人感应”
完整版课件
35
灋
• 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 • 《李子》。名悝。 • 《商君》。《申子》,名不害 。
《慎子》,名到。《韩子》五十 五篇。
16
进入战国
• 春秋、战国两个时代的特征
比较
• 战国比春秋更追求个性,更
开放。
• “士”发挥的作用更大
完整版课件17ຫໍສະໝຸດ • 没有统一的中央集权禁锢
• 各诸侯都力图消灭他国,
统一天下,需要各种学说 为其服务,客观上推动了 思想与学术的发展。
完整版课件
18
• 政治上,战国更混乱,但却
突破了枷锁。
• 学术上,战国更自由。“百
先秦诸子概述
完整版课件
1
什么是“子”
• 称谓 • 著作 • 学派
完整版课件
2
•著作类型
•《汉书·艺文志》的
“诸子”
完整版课件
3
•四部分类法——经、
所传,乃伪作。
完整版课件
29
• 文子,据说是老子的弟
子,与孔子同时。
• 《文子》一书也可能出
于伪托
完整版课件
30
• 关尹子,名喜。为关吏,老
子过关,追随而去。
• 鶡(he)冠子,楚人。居于
深山,以鶡为冠。
• 老莱子,楚人,与孔子同时。
完整版课件
31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家使
虚可以为治。
完整版课件
33
• 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
篇。
• 《邹子》四十九篇。名衍,
齐人。“谈天衍”
• 《邹奭》十二篇。齐人。
“雕龙奭”
完整版课件
34
• “天人感应”
完整版课件
35
灋
• 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 • 《李子》。名悝。 • 《商君》。《申子》,名不害 。
《慎子》,名到。《韩子》五十 五篇。
16
进入战国
• 春秋、战国两个时代的特征
比较
• 战国比春秋更追求个性,更
开放。
• “士”发挥的作用更大
完整版课件17ຫໍສະໝຸດ • 没有统一的中央集权禁锢
• 各诸侯都力图消灭他国,
统一天下,需要各种学说 为其服务,客观上推动了 思想与学术的发展。
完整版课件
18
• 政治上,战国更混乱,但却
突破了枷锁。
• 学术上,战国更自由。“百
先秦诸子概述
完整版课件
1
什么是“子”
• 称谓 • 著作 • 学派
完整版课件
2
•著作类型
•《汉书·艺文志》的
“诸子”
完整版课件
3
•四部分类法——经、
百家争鸣上课PPT课件

自主先学一(5分钟)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万物都有其运行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其自然。 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道德经》
2.请你写出孔子的主要思想、政治主张 及教育成就和文化成就。
思想:仁,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 化知识教育. 文化成就: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思想被弟子整理成《论语》 一书。
学 代表 代表作 派 人物 或名言
主要思想
儒 家
孟子 荀子
《孟子》 《荀子》
仁政;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 之 礼治,明尊卑
道 家
庄子
《庄子》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 自由,保贤能的人治理 国家,提倡节俭
法 家
韩非
《韩非子 治国要依靠法令、权术和威
》
势,中央集权等等。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思考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
孔子学院 106个国家
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 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合作探究
孔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请你思考 一下,这对我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自主先学二(5分钟)
阅读《百家争鸣》子目,找到各派代表人物以及主张,考虑百家争鸣的 影响。
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完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的原因?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提高,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并且势力 不断壮大,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理论为他们解决社会大变革中的一系列问题。 (2)一批士人四处游学、讲学,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促使他们不断进行独 立思考和创造性探索,由于立场不同,形成了各种流派。 (3)各国国君为了实现称霸的目的,需要不断招揽人才。 (4)孔子创办私学,使私人办学盛行,为各学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
《百家争鸣》PPT教学课件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仁者爱人。
——《论语》
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仁,仁者爱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老子:无为而治
苛政猛于虎。
孔子:反对苛政,爱惜民力。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
也。
老子: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且能够互相转化。
第二站:战国
稷下学宫里聚集 着许多的学者, 均为当时各派的 代表人物,他们 正在介绍自己的 思想主张,并互 相辩论。
9.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
10.商鞅实行变法是哪家思想的具体实践(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现炒现卖,不会才怪儒家Fra bibliotek孔子改革变法
道家
庄子
“爱人”
法家
孟子
“无为而治”
墨家 兵家
墨子 孙武 老子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一、乱而思治,思想迸发——春秋诸子 春秋篇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个人简介: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曾收徒办学,
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不被采纳,晚年主要从
事教育工作。
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①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 ②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 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韩非
朴素的辩证法
百家争鸣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数量多;并不指100家。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 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发展,带 来经济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但是社会逐步变化,王室衰微,诸侯争 霸,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关注社会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 主张。到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激烈,加上私学兴起,士人队伍 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学派涌现,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先秦诸子选读概述 -完整版PPT课件

谈到做人的标准,这些文化体系中的大的标准没有什么区 别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儒家的相处之道是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例如孝和仁义,都是他们文化的标准之一 ,而道家讲究的是在于名利上的态度,讲的是应该淡泊名利, 不为了一些自己的好处,而破坏他人的生活或是好的事情,佛 家的大家都应该比较清楚,他们的理念就是人生在这个世界上 就是一个轮回,世界上总有因果报应,做的坏事迟早都会找到 头上来,好事也会相应地回报回来。
3、人生观 在儒家的思想里面,人的一生应该是十分积极向上的,道家的观念就是在人生
之中顺应自然生活的过程,人应该在生命的过程中不断的顺应自然,从而达到自我 的完善,平时多观察身边自然的事物,从而进行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佛教大家肯 定并不陌生,讲究的是一手普度众生的信念,以自己的仁爱之心来超度更多人于水 火。
主张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继承和发扬老子学说)
老子是道家学派 的创立者,
“老庄学说”
墨 家
墨子 《墨子》
墨 翟
战 国 初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攻、 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
墨家创立者 与儒家并称“显
学”
法 韩非子 韩 家 《韩非子》 非
战 国 末
“法治”(法律)、“术治”(手段) “势治”(权势)
其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要著作及 著作的特点。
家(邹衍)
兵家(孙武、孙膑)
纵横家(苏
秦、张仪)
杂家(吕不韦)
农家(许行
)
发展顺序:春秋晚期( 儒家 、 道家 )
战国初期( 墨家 )
战国中期( 道家 )
先秦诸子概说 三、先秦诸子的思想
学 尊称 姓 时 派 著作 名 代
主要思想及主张
备注
儒
3、人生观 在儒家的思想里面,人的一生应该是十分积极向上的,道家的观念就是在人生
之中顺应自然生活的过程,人应该在生命的过程中不断的顺应自然,从而达到自我 的完善,平时多观察身边自然的事物,从而进行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佛教大家肯 定并不陌生,讲究的是一手普度众生的信念,以自己的仁爱之心来超度更多人于水 火。
主张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继承和发扬老子学说)
老子是道家学派 的创立者,
“老庄学说”
墨 家
墨子 《墨子》
墨 翟
战 国 初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攻、 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
墨家创立者 与儒家并称“显
学”
法 韩非子 韩 家 《韩非子》 非
战 国 末
“法治”(法律)、“术治”(手段) “势治”(权势)
其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要著作及 著作的特点。
家(邹衍)
兵家(孙武、孙膑)
纵横家(苏
秦、张仪)
杂家(吕不韦)
农家(许行
)
发展顺序:春秋晚期( 儒家 、 道家 )
战国初期( 墨家 )
战国中期( 道家 )
先秦诸子概说 三、先秦诸子的思想
学 尊称 姓 时 派 著作 名 代
主要思想及主张
备注
儒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概述

“克己复礼以为仁 。”
《论语· 颜渊》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
孔子
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的伦理哲学
德治
强调治国者以身作则的道德表率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子 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
孔子
天命观
“敬鬼神而远之” 《论语· 雍也》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述而》
代表人物:孔子 孟子 荀子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
孔子
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的伦理哲学
“仁”
“仁者爱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颜渊》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
孔子
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的伦理哲学
“礼”
“不知礼,无以立。”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思考
百家争鸣中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 用?
法家。战国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造成严重灾难, 人民厌恶割据混战,渴望统一。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历 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 行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 的对象是广大臣民,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主张建立君 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 韩非子的思想既符合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 立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被战国后期最强的秦国所采用。秦统一 中国以后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 “制天命而用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 论》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ppt32 人民版课件

4
百家争鸣原因
⑴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⑵经济:井田制崩溃 ⑶阶级关系:“士”的活跃 ⑷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民间”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问题2: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 贡献。
材料
1、子曰:“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道知善家之为善,斯
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法义家而丧其国,
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
张?
17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3.下列属于孟子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是( ) A.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 B.克己复礼 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D.存天理、灭人欲
4.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5.“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 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孟子
主要思想
仁政:提出“政在得民”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道德规范:仁义礼智 人格精神:富贵不能淫………
8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 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
荀子 主要 思想
政治:主张“仁义” , “君舟民水”(民 本)
请思考: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11
(二)道家学派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先秦诸子概述上课用.ppt

《论语》有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 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 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 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 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 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 代价值。
Page 19
孟子的民权与革命思想
“人性本善” (课本3页)
民本:民贵君轻 ----
•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 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 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 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 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 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 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 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 一、缺一不可。 • 清静,指心性纯正恬静;今人多错误的把道家的无为 理解为对万物发展不加干预,任其发展。其实,道家 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 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 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无为”学说, 当代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们多把它当作一个消极的思想 来理解,其实这是错误的。从《道德经》的全篇哲学 理念的反映,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 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按现在通常的 说法,无为,就是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因 而也是积极的作为。
Page
9
孔子 孟子
儒家
荀子
墨家
兵家
孙膑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教派
儒家: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 主张积极入世。
释家:印度传入,主张因果报应修行来世。
《百家争鸣》PPT精品课件

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 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 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孔子是站在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的立场上,其学 说后来被改造为维护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所 形成的封建礼教后来越来越钳制了人民的思想, 阻碍了社会进步。
(二)孟子 简介:孟子,名柯,字子车或子舆。战国时期鲁国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 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 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 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释义: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所具有代表性的家族, 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一)墨子 简介:墨子,名翟(dí),战国初期宋国人, 他是墨
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科圣”。墨子是中国历 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的墨家学说,与儒 家并称“显学”。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 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 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4、文化成就: ①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 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 思想作出巨大贡献。编定《诗经》《尚 书》《礼记》《周易》 《春秋 》 ②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 语》一书。
《论语》书影
5、影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受后人敬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 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 真正的大丈夫。 这是在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 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 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 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孔子是站在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的立场上,其学 说后来被改造为维护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所 形成的封建礼教后来越来越钳制了人民的思想, 阻碍了社会进步。
(二)孟子 简介:孟子,名柯,字子车或子舆。战国时期鲁国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 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 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 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释义: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所具有代表性的家族, 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一)墨子 简介:墨子,名翟(dí),战国初期宋国人, 他是墨
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科圣”。墨子是中国历 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的墨家学说,与儒 家并称“显学”。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 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 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4、文化成就: ①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 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 思想作出巨大贡献。编定《诗经》《尚 书》《礼记》《周易》 《春秋 》 ②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 语》一书。
《论语》书影
5、影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受后人敬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 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 真正的大丈夫。 这是在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 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PPT课件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2013-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11
目錄
Hale Waihona Puke 儒家墨家
道
家
法
家
2013-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22
內容介紹
介紹一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核心思想 介紹二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核心代表 介紹三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区别共性 介紹四 其余各家的著名代表人物
2013-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言非礼勿动。礼可以理解为道德的准则,日常交际的礼节
三:等级制度,三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亲亲之爱,
有等级的爱。
四:以德治国,道德教化,举贤尊王。
孔子以“仁”
为中心 法
2013-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10 13 8
主題思想
主
孟子的思想主张:
題 介
一:以民为本的思想。
紹
二:四瑞思想,性善论,恻隐之心,仁之瑞。羞愧之心,
2013-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孔子又名孔丘,字仲尼 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 创始人。著《诗》, 《书》,《礼》, 《乐》,《周易》, 《春秋》。
13 24
孔子名言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 之内皆兄弟也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 乎?
法 别。分类分名,把事物按照实质来分名分类
2013-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12 13 8
孔子名言
媒介计划
“子曰: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2013-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11
目錄
Hale Waihona Puke 儒家墨家
道
家
法
家
2013-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22
內容介紹
介紹一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核心思想 介紹二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核心代表 介紹三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区别共性 介紹四 其余各家的著名代表人物
2013-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言非礼勿动。礼可以理解为道德的准则,日常交际的礼节
三:等级制度,三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亲亲之爱,
有等级的爱。
四:以德治国,道德教化,举贤尊王。
孔子以“仁”
为中心 法
2013-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10 13 8
主題思想
主
孟子的思想主张:
題 介
一:以民为本的思想。
紹
二:四瑞思想,性善论,恻隐之心,仁之瑞。羞愧之心,
2013-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孔子又名孔丘,字仲尼 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 创始人。著《诗》, 《书》,《礼》, 《乐》,《周易》, 《春秋》。
13 24
孔子名言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 之内皆兄弟也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 乎?
法 别。分类分名,把事物按照实质来分名分类
2013-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12 13 8
孔子名言
媒介计划
“子曰: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31张PPT)

孟子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 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儒家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
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 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 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法家
韩非
3.表现
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 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 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
孟子像
☆想一想,诸子百家在政治上的不同主张。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 确立。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2)诸侯竞相称霸,各国都需要人才,这就促成了 人才辈出的局面。
(3)当时的统治者没有推行文化高压政策,从而形
成了言论非常自由的社会环境。 (4)是施教授徒,传播文化的结果。
政治主张
(2)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 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1)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 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 在民间的发展 教育成就 (2)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 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 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 文化成就
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
大贡献。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 语》一书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
影响
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理规范对中国 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像
孔子像全称为“先师孔子行 教像”,传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 所绘,原像早已丢失,今仅存刻 石及拓本。目前,我们所能见到 最早的孔子形象,是东汉时的山 东嘉祥武梁祠中的“孔子见老子” 画像石。“先师孔子行教像”的 刻石现保存在山东曲阜孔庙圣迹 殿中,画面中的孔子头戴儒巾, 身穿袍服,腰佩长剑,身体略向 前躬,双手叉于胸前。这幅画像 表现了孔子虚怀若谷、谦虚好学 的形象。
儒家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
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 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 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法家
韩非
3.表现
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 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 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
孟子像
☆想一想,诸子百家在政治上的不同主张。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 确立。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2)诸侯竞相称霸,各国都需要人才,这就促成了 人才辈出的局面。
(3)当时的统治者没有推行文化高压政策,从而形
成了言论非常自由的社会环境。 (4)是施教授徒,传播文化的结果。
政治主张
(2)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 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1)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 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 在民间的发展 教育成就 (2)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 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 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 文化成就
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
大贡献。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 语》一书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
影响
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理规范对中国 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像
孔子像全称为“先师孔子行 教像”,传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 所绘,原像早已丢失,今仅存刻 石及拓本。目前,我们所能见到 最早的孔子形象,是东汉时的山 东嘉祥武梁祠中的“孔子见老子” 画像石。“先师孔子行教像”的 刻石现保存在山东曲阜孔庙圣迹 殿中,画面中的孔子头戴儒巾, 身穿袍服,腰佩长剑,身体略向 前躬,双手叉于胸前。这幅画像 表现了孔子虚怀若谷、谦虚好学 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概述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