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财政政策(2010财政政策回顾及2011财政政策展望)
2011中央政府财政报告
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各位代表:受国务院委托,现将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顽强拼搏,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在此基础上,财政发展改革稳步推进,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开始试编,预算完成情况较好。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全国财政收入83080.32亿元,比2009年(下同)增长21.3%。
加上预算安排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亿元,使用的收入总量为83180.32亿元。
全国财政支出89575.38亿元,增长17.4%。
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48亿元和地方财政结转下年支出1356.94亿元,支出总量为93180.32亿元。
全国财政收支总量相抵,差额10000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收入42470.52亿元,完成预算的111.6%,增长18.3%。
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亿元,使用的收入总量为42570.52亿元。
中央财政支出48322.52亿元,完成预算的103.6%,增长10.3%。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5972.89亿元,增长4.7%;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32349.63亿元,增长13.3%。
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48亿元,支出总量为50570.52亿元。
收支总量相抵,赤字8000亿元,比预算减少500亿元。
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十年回顾
2005年之后,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的局面大大缓解,但经济运行又出现了新问题, 一些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国家连续出台针对房地产业的经济政策,包括增 加税收、提高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利率、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推进廉租房和经济适 用房的建设等。
2007年之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加速上涨,宏观调控措施更加严厉,一年之内10 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调高存贷款利率。
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十年回顾
国务院对增发国债所筹集的1000亿元资金的使用作了认真研究。项目安排的重点 是:第一,增加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投资。结合防汛抗洪,抓好大江大河干 流堤防的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水毁工程修复,以及长江、黄河中上游天然 林资源保护、植树造林等。第二,继续加快铁路、公路、电信和一些重点机场建 设。铁路主要安排京九南段复线建设等;公路按照“五纵七横”,的规划,重点 加快“三纵两横两个重要路段”的建设进度;电信建设主要发展数字通信和移动 通信网络。第三,扩大城市环保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重点用于大中城市污 水和垃圾处理,供水、供暖、供气、城市道路和绿化等。第四,建设250亿公斤仓 容的国家储备粮库,全年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建设投资达到年初计划的17.5倍,超 过建国以来的投资总额。这些粮库主要由地方政府按统一标准包干建设,地方无 偿提供建设用地,免除相关的税费,并由国家粮食储备局选派工程监视,保证工 程质量。第五,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工程,同时抓紧进行城市电网改造。第 六,扩大经济适用住宅建设规模。此外,运用新增国债所筹资金,还将增加公检 法设施建设投入。
2008年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保持货币信贷合 理增长,以诸多举措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 策发生了由“从紧”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宽松”的大转变。年初“从紧” 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更好地应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基础。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2011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
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欧元区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但主导国家立足于机制性、根本性的解决思路逐步明朗,欧元区内部“小循环”与美欧“大循环”都着手设立。
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市场的“拐点”隐现。
财政收支形势较好,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复苏阶段的差异性,我国经济调控总体上表现出“逆调控”的特点,需审慎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搭配,在具体政策手段上侧重预调微调,侧重制度、机制建设,重视完善市场和引导市场力量,此外,在汇率政策上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美欧“双循环”结构建立与欧债危机化解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化解是2011年国际经济领域的首要问题。
当前,欧元区国家已经着手建立长期制度和机制,以德国为中心,以欧洲央行(E C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为支柱,以财政联盟和欧洲共同债券的构建为方向,形成了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小循环”。
同时,又形成了美欧协力的“大循环”。
美国经济:复杂金融市场环境下的经济加速复苏2011年,美国经济尽管受到年初经济增速下滑,年中美债风波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但总体经济形势基本保持稳定,从第4季度开始,美国经济的复苏信号明显增强,关键经济指标普遍趋于好转,G D P增速超过3%,私人固定资本、个人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增长强劲,发展前景看好。
美元利率是美国货币当局的基础政策工具,根据美联储2012年首次货币政策会议的决议,在2014年以前,美联储都有望保持0-0.25%的超低联邦基金利率安排。
2011年的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总体表现为贬值,对支持美国出口扩张和实体经济复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美国国债实施余额管理,在成功度过2011年8月2日的国债危机后,美国国债余额又逼近15 .2万亿美元的新上限,国家债务率达到100%。
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含5篇)
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含5篇)第一篇: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各位代表: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0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全市各级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城三市”发展思路和“五大突破”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真抓实干,着力破解“三大难题”,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实现了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地方财政收入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各项财政预算指标顺利完成。
2010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完成调整后收入预算的 %,较上年实绩增长 %,增收万元。
其中:工商税收完成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 %;烟叶税完成万元,较上年减少 %;契税、耕地占用税完成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 %;非税收入完成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加上各项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及调入资金,全市财政总收入为万元。
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万元,完成调整后支出预算的%,较上年实绩增长 %,增加支出万元。
具体是:一般公共服务万元,较上年增长 %;国防和公共安全万元,较上年增长 %;教育万元,较上年增长 %;科技万元,较上年增长 %;文化体育与传媒万元,较上年增长 %;社会保障和就业万元,较上年增长 %;医疗卫生万元,较上年增长%;环境保护万元,较上年增长倍;城乡社区事务万元,较上年增长 %;农林水事务万元,较上年增长 %;交通运输万元,较上年增长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万元,较上年增长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万元,较上年增长 %;住房保障支出万元,较上年增长 %;其他支出万元,较上年增长 %。
分支出级次看,共完成市级支出万元,较上年增长%;完成乡镇级支出万元,较上年增长 %。
地方财政支出加上各类上解支出,2010年全市财政总支出为万元。
论述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论述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策2011年是我国执行“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也是确保“十二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一年。
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准确而及时地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策。
这对做好2011年的经济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首先,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但应比2009年—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严重时有所控制。
其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向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将更多的钱用于“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农村水利交通、城镇公益性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体系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发展。
第三,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在改革税制的同时减轻中低收入居民的税负负担。
第四,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防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
三、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保持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总量合理增长,既要满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又要把握好流动性总闸门。
第二,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投向“三农”、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发挥金融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作用。
第三,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第四,保持金融稳定,切实防范各种形式的金融风险。
四、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在于:首先,虽然我国经济已经逐渐步入正常增长的轨道,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未消除,还需要对经济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
2011年财政政策分析
国内
收入分配改革 国际
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 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难言乐观。
2011财政政策内容
赤字变化 2011年财政 政策的实质 内容大致可 以分为三个 层次 结构减税
支出方向
赤字变化
• 财政赤字:两年来首度缩水 赤字规模将搭配合理投资
2011年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中央代地方发行债务2000亿元,全 国财政总赤字预计安排为9000亿元。根据上述安排,2011年全国财 政赤字率约为2%左右,较2010年的2.5%下降0.5个百分点。
•
•
具体表现
• • • 4、农民增收 增加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规模,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5、发展教育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保障机制。 6、深化医改 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保险参保率,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 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7、社会保障 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并将试点地区城镇无收入居民纳入 养老保险范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
支出方向
• 支出方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方 向
• (1)政府投资项目续建及“十二五”建设项目启动 • (2)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支出保持上升 • (3)保障和改善民生,尤其以保障性安居工程
支出方向
“十一五”期间全国财政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支出方向
• 2009-2011年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
具体表现
• 1、促进消费 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促进提高低收入 者劳动报酬。 2、结构性减税 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好各 项税费减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3、稳定物价 大力支持粮油、蔬菜、棉花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稳定化肥、煤炭、成 品油等供应,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 物价基本稳定。
中国经济在调整中回归稳健——2010年回顾及2011年展望
当 前 、 着 眼 长 远 ,综 合 施 策 、 重 点 治 理 , 好 过 。为 了更 好 地 应 对 内外 经 济 环 境 变 化 保 障 民生 、稳 定 预 期 ” 的 宏 观 调 控 原 则 , 带 来 的 挑 战 , 中国 经 济 对 结 构 进 行 了 适 应
以及 “ 极 稳 健 、审 慎 灵 活 ” 的 宏 观 调 控 性 调 整 ,并 在 调 整 中逐 渐 回归 到 平 稳 增 长 积 基 调 ,我 们 认 为 , 中国 经 济 仍 可 保 持 平 稳 的 轨道 ,总 体 运行 态 势 较 好 。 较快增长。
全年 居 民消费 价 格 指数 CP 将 会稍 环 境 仍 不 乐 观 。 作 为 新 的 五 年 规 融 危机 冲 击 后 的恢 复 时期 。 I 俗话 说 , 高于 3 %。 回 顾 历 史 ,l 7 - 0 9 划一 一 “ 二五 ”规 划 的开 局 之 年 , “ 来 如 山倒 ,病 去如 抽 丝 ” 受历 9 9 2 0 十 病 。 年 CP I的 年 均 上 涨 率 为 5. %I 5
骖
中国经济在
2 1 O
_ 郑京 平
过去 3 0多 年 审 国 经 济 之 所 以 能 够 持 续 较 快 发展 ,形成 了所 谓 “ 国发展 奇 中 迹” ,关 键 是 得 益 予 “ 大 红 五 利” ;朗 体 制 转 换 红 利 全球 化 红 剽 人 【结构 = 】 红 利 、靥发 展级 利 翻 县 级 政 府 阔 竞 争 发 展 模 式红幂。 唾
Hale Waihona Puke 也会 较 常 年 有所 差 别 。但 分析 推 动 史 罕见 金 融 危 机 的影 响 ,世界 经 济
l 9 -2 0 9 1 0 9年 的 年 均 上 涨 率 为 中 国 经 济 持 续 较 快 发 展 的 主 要 因 刚刚 经 历 了一 场 大 病 。尽 管 在 信息
2011年的财税形势
22 | ECONOMY 高培勇点评2011年的财政预算,无论是全国财政收支,还是中央财政收支,都沿袭了多年以来的编制框架和思维定式。
就全国财政收支而言,全国财政收入还是根据GDP的计划增速即按8%的增长率计算的。
这就是,在去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32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增长8%,即全国财政收入89720亿元。
除了当年的财政收入之外,又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当中调入1500亿元。
故而,今年可以使用的全国财政收入总量为91220.32亿元。
依此计算,加上9000亿元的财政赤字,从今年开始,全国财政支出的盘子会超出10万亿元,即达到100220亿元,增长11.9%。
不过,这还只是预算数字,根据以往年度的规律,实际支出数要远大于计划支出数。
就中央财政收入而言,当年收入是45860亿元,但加上由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的1500亿元之后,今年可动用的收入总量是47360亿元。
除此之外,中央财政赤字安排7000亿。
依此计算,今年的中央财政支出预算数字为54360亿元。
需要指出,中央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不是自己花的,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转给地方的。
在2011年的预算中,只有16982亿元即31.2%的钱花在中央一级,其余的37378亿元即68.8%的钱,要通过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两个渠道转到地方,形成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
从总体上看,在2011年,值得关注的相关财税政策问题可能有如下几个:其一,2011年财政政策的基本趋向。
我们的判断是,名义上虽然标榜“积极”,但实际上实施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
或者,是由“积极”向“稳健”过渡中的财政政策。
其道理不难说明,今年财政政策的总目标,主要不是保增长,而是防通胀。
说到通胀的危险,迄今为止,虽然单就数字而言并不十分严重,但今年的问题,除了通胀以外,还有以收入分配矛盾为代表的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
一旦两者相碰头,就有可能危及社会稳定。
所以,今年财政政策总体安排,不要只看它的名称如何,而要看它具体的操作内容。
2010年中国财政政策
2010年中国财政政策2010年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一是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在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同时,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点调控的优势,大力支持推进结构调整,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在中央财政支出预算安排增长6.3%的情况下,安排30611亿元,增长7%。
落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税收政策,提高财力薄弱地区落实民生政策的保障能力。
要进一步扩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增添经济发展的后劲,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科学技术支出1632亿元,增长8%。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重点行业、企业科学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
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环境保护支出1412亿元,增长22.7%。
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2)二是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把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将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财政调整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促进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引导消费的财政政策要加以完善,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进一步增加农民补贴,中央财政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指出1334.9亿元,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的付息和生活补助标准。
安排补助资金846亿元,努力扩大就业,支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大对就业困难家庭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力度,健全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居民消费。
财政政策基本取向和重点
2011年第1期○许生刘国艳财政政策基本取向和重点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应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坚持“扩大力度、调整方向、增量调节”的基本取向,将财政政策的重点调整到优化支出结构、推进体制改革、防范财政风险等方面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2011年财政收入形势分析在国际经济环境不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随着本轮经济刺激政策滞后效应的持续显现,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将持续增强并逐步稳定,带动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从而为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创造良好条件。
(一)宏观经济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保持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据预测,2011年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进出口净值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长14.7%。
物价保持基本稳定。
全年经济增速虽可能略低于2010年10%的实际增长水平,但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达到9.4%左右。
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总体上有利于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二)2011年财政收入预测考虑到2011年经济增长、物价上涨、财政收入弹性以及相关财税改革增减因素,预测全年财政收入增速可达15%,增速比2010年降低5个百分点左右,实际收入总规模有望达到9.5万亿元。
从月度收入增长趋势看,受2010年收入增速“前高后低”影响,2011年收入增速总体上将会呈现“前低后高”趋势。
二、2011年财政政策基本取向对于2011年财政政策的基本取向,建议确立为:“适度扩大扩张力度,重点调整政策干预方向,着力实施支出增量调节”。
(一)适度扩大扩张力度1.财政支出预算。
一方面,按照2010年实际赤字率的2倍确定2011年预算赤字率,将预算赤字率提高到不低于1.5%;另一方面,基本预算支出以2010年实际支出为基数,结合当年物价上涨因素,并考虑新的防灾抗灾形势、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力度需要,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多种增支因素影响加以适当调整。
综合考虑基本预算支出和提高预算赤字率的实际需要,建议2011年国家财政总支出为9.95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5.7%左右,从而使预算支出增长率略高于15%的财政收入年度潜在增长率,以保持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本意。
2010-2011货币 财政政策
2010年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其中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涉及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策途径:主要通过这三方面⑴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⑵改变政府支出⑶对私人投资补贴,具体如下:1、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2、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3、调整完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和引导居民消费。
4、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5、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通过这三方面:⑴公开市场操作⑵再贴现率⑶法定准备金,具体如下: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2010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的分析监测,按照货币调控的要求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不断优化操作工具组合,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适度。
二、适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 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1 月18 日、2 月25 日、5 月10 日、11 月16 日、11月29日和12月20日6 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 个百分点,累计上调3 个百分点。
三、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于10 月20 日、12 月26 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2010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11年国家财政政策
2011年国家财政政策分析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着重把握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二是合理把握财政赤字和政府公共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三是调整完善税收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和引导居民消费。
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是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推动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两个主方向,一是部分领域的减税,一是在多个重要领域增加支出,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方面。
1、促进消费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促进提高低收入者劳动报酬。
落实和完善相关财税政策措施,多渠道促进增加农民收入。
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
完善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居民即期消费。
2、结构性减税继续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落实好各项税费减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
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3、稳定物价大力支持粮油、蔬菜、棉花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稳定化肥、煤炭、成品油等供应,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
落实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以及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补助政策,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等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油价补贴。
4、农民增收增加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规模,健全农作物良种补贴制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地方推选机型的自主权。
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深入推进财政扶贫开发,加强财政扶贫政策与其他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衔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完善 财政 资金 管 理制 度 ,严格 财政 监 督 ,健全 覆盖 所有 政府 性 资金 和财 政 运行 全过 程 的监 督机 制 ,切实 维 护资 金安 全 。继续 开展 重 大财 税政 策 实施 情 况 专项 检查 。积 极 推进 全过 程财 政 预算 绩效 管理 试 点 。加快 推进 预算 公 开 ,进 一 步细 化 预算 公开 内容 ,推进
染 、大量 消耗 资 源 的产 品以及 部 分高 档消 费 品纳入 消 费税 的征 收 范 围。健 全个 人所 得税 制 度 ,提高 个人 所得 税 工薪 所得 费用 扣 除标 准 ,合理 调整 税 率 结 构 ,降低 中低收 入者 税 负 ,强 化 对高 收入 的调节 。进 一步 推进 资 源税 改革 。按 照 “ 正税 清 费 ”的原 则 ,清 理政 府非 税 收入 ,提 高税 收收 人 占财
●
全 童
. 9
第十 一 届 全 国人 民代 表 大会 财 政 经 济委 员会
关才 2 0 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7 与 2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07 7
2 ] 年 3月 1 01 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十一届 全国人 大 四次 会议 主席 团 :
9 4・ 新 华月 报 ・ 0 1 月 ・ 2 1 年4 上
有机结合 。狠抓预算执行管理,提高
预算执 行 的及 时性 、 均衡 性 和有 效性 。
严禁超标准装修办公用房 ,努力降低 行政成本。牢记 “ 两个务必” ,树立
过 紧 日子 的思想 ,严 肃 财经 纪律 ,坚 决反对 铺张 浪费 。
政 收人 的 比重 。
工作 。加 强财 政 管理 基础 工作 和基层 建设 。强化 地方 政府 性债 务 管理 ,努
2010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回顾及2011年政策取向判断
2010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回顾及2011年政策取向判断2011-03-15 10:12来源: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10.3%的高位稳定增长。
宏观调控的重心也由经济刺激转移到扩大内需、促进结构调整和防止通胀上来。
政策组合延续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货币政策由极度宽松转为适度,年末趋于稳健。
“调结构”的力度明显加大,在房地产和产能过剩等领域出台了十分严厉的调控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1年,宏观政策将突出“调结构、控通胀、促转型、惠民生”的总体基调。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和延续性,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证物价水平合理稳定,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2010年我国宏观政策回顾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顺利完成了由刺激政策下的快速增长向市场推动下的稳步增长转变,宏观政策的重心相应转移到“调结构”上来,全年政策主基调可分为“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紧货币、控通胀”三个阶段。
(一)2010年初至4月中旬继续“扩内需、稳增长”2010年伊始,宏观经济延续2009年末的快速增长态势,呈现高位开局。
但先行指标有所回落,为防止经济二次探底,国家将“扩内需、稳增长”定为这一时期的政策主线。
延续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施消费刺激政策,力求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延续家电、汽摩下乡、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拓宽范围、提高额度,刺激国内尤其是农村消费需求。
同时为削减过于庞大的流动性规模、抑制投资冲动和价格水平快速上涨,央行别于1月18日、2月25日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公开市场业务维持数周正回购操作,货币政策由极度宽松转为适度。
在“扩内需、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下,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GDP实现了11.9%的高位增长,工业生产快速回升、三大需求全面恢复,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过度充裕的流动性有所下降,国民经济进一步向好的势头发展。
2011中国财政政策
根据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宏观经济分析小组的分析2011年我国的财政政策将会致力于“经济增长恢复常态,货币政策趋于中性”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经济发展总体上呈“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
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难言乐观。
作为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疲弱、政策调控和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2011年我国经济总体上谨慎乐观:预计全年GDP增长9%左右,比2010年回落约1个百分点;CPI上涨3.5%左右,略高于2010年。
宏观政策总体趋于稳健,财政政策更加强调结构调整和“包容性增长”,货币政策趋于中性,更加强调管理通胀预期,加强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利率、汇率微有上升。
经济运行总体上依然呈“高增长、低通胀”态势.2011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快速回升转入稳定增长阶段重点有以下内容:(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二)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和“稳增长”(三)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或“中性”,货币信贷回归常态(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避免剧烈波动(五)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方向不动摇、力度不放松2011年3月20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阐述了我国当前财政政策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他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我国将从完善财政体制、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化税制改革三方面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011年将调减营业税,将部分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以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
2011年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
会议强调必须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建立健全公开机制,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税收风险报告:中国税负水平高于中上等收入国家2011-积极的财政政策2010年12月10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评析我国近十年以来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财政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各个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起伏变化,相继选择了不同的财政政策,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持续发展中功不可没。
而且,财政政策的调控手段和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放弃了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调控,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
以下为我国近十年实施的财政政策。
1998~2003年底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1、宏观经济背景: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大的比重来之于外贸出口,进而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把宏观政策的定位转为扩大内需方面。
国内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
上次调整的力度过大,虽然通货膨胀得到治理,实现了“软着陆”,但宏观调控的惯性下滑,加之外部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度降低。
为此国家不得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从1998年起,为缓解通货紧缩,保证经济增长,我国实行近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于防范金融风险,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合。
这样的政策组合在通货紧缩,经济景气度较低的情况下,保证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具体措施: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为目的的“双松”政策。
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发行国债;大规模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扩大转移支付;实施财政赤字政策。
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
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关于**乡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11年5月31日在**乡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乡财政所所长***各位代表:我受乡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乡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是我乡加速经济转型、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一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财政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富民兴乡”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确保促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促进了我乡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完成了全年的的各项预算任务。
(一)收入情况2010年全乡地方收入完成751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收239.5万元,增长47%,完成预算数的133%。
加上上划中央收入和省级收入425.5万元,全乡财政总收入完成1176.5万元,比上年增收334.6万元,完成乡预算数的105%。
主要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是:国税完成486.8万元,比上年增收21万元,增长4.5%;地税完成341.9万元,比上年增加156.7万元,同比增长84.6%;财政完成347.8万元,增收126.7万元。
2010年上级补助收入1201万元,其中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254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278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55万元,一般公共服务转移性支付收入109万元,教育转移支付收入219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20万元,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励资金收入68万元,专项补助198万元。
除专项补助198万元外,上级补助收入占可用财力57.1%。
2011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为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以及实现“两防”目标,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货膨胀;党中央、国务院准确而及时地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作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策这是国内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
这表明中国此前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正式退出,也是中央对央行此前提出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政策注解,这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是要继续发展经济,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要“积极”。
“稳健”是要控制通胀。
通胀压力很大,要防止经济过热,就必须“稳健”。
可以看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和具体政策是互相对应的,体现出中央政府的深思熟虑和综合考量。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注入动力。
受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2008年11月份开始,我国已实施了两年多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稳定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必要性在于:首先,虽然我国经济已经逐渐步入正常增长的轨道,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未消除,还需要对经济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
其次,很多已经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后续资金支持,这也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三,财政政策主要是用于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的。
只有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可行性在于:目前我国财政赤字、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均在国际公认的警戒水平之下,我国财政、金融状况良好以及宏观经济有力的增长势头,都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空间。
大量劳动者长不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这就要求就业者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劳动素质。
2010~2011年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及新取向
2010年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货币政策】2010年的货币政策,既不同于危机时期的“危机式管理”,也不同于正常年份的“周期性管理”。
2010年的宏观调控需要对危机时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也需要应对改革产生的各种冲击和国际经济、政策环境可能变化带来的影响,还需要呵护经济内在的复苏动力,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支持等,是多目标的权衡。
除此之外,2010年的货币调控还增加了管理通胀预期的任务。
通胀预期来源于老百姓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感觉,也反映了对政府政策的信任程度。
管理通胀预期,并不是某些领导说说,简单的宣传就能调整的,而是要未雨绸缪,从影响未来通胀的各种因素入手,并通过必要的手段,如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产生现实的效果,提高大众对政府政策的信任。
特别是大众感觉较为强烈的房地产价格。
管理通胀预期,是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更高要求,是从原因,从机制入手,前瞻性管理通货膨胀,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技巧。
【两者区别】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
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财政政策2011-1-26摘要: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站在在新的起点,中国宣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保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为核心基调,充分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在回顾2010年财政政策取得的良好成绩基础上,通过“赤字”、“减税”及“支出”三个方向展望2011年财政政策变化趋势。
关键字:财政政策,十二五,变化趋势一、回顾2010: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能力良好1.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为核心,推进社会事业建设2010年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侧重点主要体现在刺激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政策的灵活运用等方面,如根据物价变动推出的惠民措施等。
如表1所示,2010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在推进地方财政改革、加强中小企业和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支持社会事业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我国对关税政策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表1:2010年我国重点财政政策内容一览整体上看,在受到经济发展规律及前一年大批建设投资影响的情况下,2010年我国在保证续建支出的同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及医疗卫生四项支出达到28634亿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32%,对比过去几年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财政政策更加偏重在稳定经济的同时解决民生问题,为未来向稳健财政政策过度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与此同时,在以上四项主要民生开支中,住房保障开支所占比例显著上升。
如图1所示,2010年住房保障开支在四项开支中已由2009年的3.19%猛增至8.23%,由此可见,我国民生工作的侧重点已逐渐转向保障性住房建设。
图1:2009-2010年教育、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及医疗四项开支比例变化情况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研网整理2.财政执行情况在积极财政政策引导下,我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如图2所示,2010年累计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经济较快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税源基础,以及全年汽车旺销带动车辆购置税、汽车消费税等大幅增长。
另外,价格水平上涨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支出方面,全年累计财政支出89575亿元,比上年增加13275亿元,增长17.4%,支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重点支持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图2:2006-2010年我国财政收支情况变化(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研网整理二、2011年财政政策展望:“保增长、调结构、保民生”核心不变2010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其重要原因有以下四点:(1)由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期间开工的大量项目周期较长,需后续建设资金;(2)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包括保障性住房在内的许多基础建设需财政配合;(3)国内经济基础不牢固,仍需财政支持;(4)近年财政收入增长均在10%以上,有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基础。
2011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基调使财政政策肩负着更加艰巨的任务,主要原因是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这种转变使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的双重压力逐步向财政政策倾斜。
与此同时,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全国财政工作座谈会上强调,2011年要发挥好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由此看来,财政政策在“调结构、保民生”上的作用不会改变,具体地,2011年财政政策实质内容大概分三个层次——赤字变化、结构减税与支出方向。
1.财政赤字:两年来首度缩水赤字规模将搭配合理投资在2010年底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根据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态势和通货膨胀愈加明显的基本需求,我国决定适当削减财政赤字,2011年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中央代地方发行债务2000亿元,全国财政总赤字预计安排为9000亿元。
根据上述安排,2011年全国财政赤字率约为2%左右,较2010年的2.5%下降0.5个百分点。
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先降后升(如图3所示),于2010年突破万亿大关,直到2011年才有所回落。
图3:2006-2011年中央财政赤字情况(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研网整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国内宏观政策正处于财政“稳健”与货币“紧缩”时期,国民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为遏制经济下滑趋势,我国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带动引导社会投资4万亿元。
2010年末,“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收尾,同时正值“十二五”规划开局,这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被动续建和主动扩张的动力并存。
在2011年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基调下,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和增速,相应需要适度规模的财政赤字予以支持。
然而,在保持一定财政赤字的同时,削减赤字规模也成为了我国2011年财政政策的必然选择,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根据财政部提供的数据,2010年我国财政总收入超出预算近1万亿元,按常规超收收入一部分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外,剩下的大部分将用于安排来年支出。
因此,2010年财收的良好情况为2011年财政投入收缩预留了一定余地。
(2)2008年底投入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虽然有效遏制了中国经济下滑的趋势,使中国经济最先从危机中复苏,但2010年四季度以来,随着通胀压力越来越大,以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全球流动性泛滥趋势,目前的经济形势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发展曲线呈现出急转弯态势,我国已不需要两年前那样大规模的政府刺激性投资。
(3)2010年我国民间投资积极性已有所回升,预计2011年这股力量将与财政投资形成互补,如果政府投资过猛难免会挤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间投资,让他们在稳健货币政策下出现贷款难困境。
因此,2011年我国财政将合理把握财政赤字和政府投资规模,财政支出将在前两年高增长的基础上降低下来,相应地赤字率也会降低下来。
然而,从另一角度来说,我国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国际经济形势复杂,2011年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定价格总水平、健全社会保障、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与产业结构、支持三农和推动改革上的支出仍是一个巨大的数目。
另外,为保证前期投入在建项目的完工,财政支出也会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
所以,2011年的积极财政将在资金投入数额上保持一定增长比例的同时,较前两年相对收缩,赤字率也会降至更低水平。
2.结构性减税: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是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增强消费拉动力、调整优化需求结构的新任务。
结构减税作为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在2011年仍将被放到重要位置上贯彻实施。
联系上文,我国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与2010年存在一定区别,其中适度减小政府投资规模、降低财政赤字已成为必然趋势。
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势必更倾向于“结构性减税”,而不是增加开支。
这是由于,一方面减税可以刺激生产和供给来化解通胀压力,实现保增长;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和居民的减税可以增强其抗通胀的能力,有助于平衡货币紧缩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加大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落实好各项税费减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重点提出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产业将成为2011年结构性减税的主要目标。
与此同时,支持传统行业设备更新及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将成为2011年财税工作重点。
结构性减税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既要根据经济形势需要,通过减税对税制结构作进一步优化,从而使税收更好地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也要适当增税,缓解由减税带来的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未来一年,我国一方面将加大减税力度,另一方面将对已实施的减税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和细化优化,并在继续落实减税政策的同时,研究必要的增税举措,考虑完善资源税、房产税等部分税种,这对建设生态文明、完善税制、深化税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以上种种政策导向可以看出,2011年我国结构性减税的三个重点方向为:(1)在企业赋税方面,加大对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方面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的优惠政策。
例如为加快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2011年我国将继续采取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全面推广节能汽车和加大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力度,继续实施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同时,我国将继续推进鼓励企业雇佣失业人员的税收优惠及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减税政策。
(2)在个人赋税方面,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展望2011年财政思路时,曾提出在不提高减除标准的情况下,可将第一档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为1%,使工薪收入超过“起征点”不多的低收入人群明显降低税负;在中等收入阶层这个档次上,可以保持目前5%的最低档税率不变;对中等收入阶层以上的高收入者,可以按照收入状况划分为15%、25%、最高不超过35%的另外三档累进税率。
由此可见,个人所得税偏高的普遍问题在“十二五”时期将提到较高的日程上,在居民消费中对高收入人群进一步监控的同时,总体上要给居民减税。
3.支出方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我国从世界经济危机阴影中走出来的重要一年。
财政支出方向的确定要在服从我国现实条件的同时,充分考虑未来五年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
因此,2011年我国财政支出既要保证经济稳步增长、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又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财政支出的重要位置。
(1)政府投资项目续建及“十二五”建设项目启动正如前文所提到,我国为应对经济危机,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带动引导社会投资4万亿元。
2011年,这些项目的续建工程仍将占据财政支出很大比重。
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被提到“十二五”议程中来,因此,一部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将在2011年陆续启动。
再次,进入“十二五”,西部大开发战略依然是中国的不变国策,西藏及四省藏区、新疆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需财政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