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与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性共5页word资料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
2
不同年级、性别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在社会公 德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3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影响 显著。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次调查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调查范围,关注不同地区、类型高校以及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公德状 况。
可以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和实践经验。
节约公共资源
大部分大学生在用水、用电等方面能够节约公共资源,避免浪费。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违反校规校纪。
保护环境方面
要点一
保持个人卫生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保持个人卫生,注 意个人形象,不随地乱扔垃圾。
要点二
保护生态环境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保护生态 环境的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 等。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02
03
参考文献是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包 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报告、报纸 文章等,它们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支 撑。
参考文献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学术研 究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 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规范使用是学术伦 理和学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 保证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THANK YOU.
03
校园文化影响
一些校园文化中缺乏对社会公德的重 视和倡导,容易使学生忽视社会公德 。
社会因素
社会风气影响
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行为习惯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产生负面影响。
社会价值观多元化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包括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遵守程 度。
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与现状如何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与现状大学生应如何增强自身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
因此,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范。
那么我国的社会公德现状如何呢?在这里我做了如下分析:一、当今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指出,社会公德,它是“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提出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为:在人与人的关系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上,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爱护环境。
那么反过来讲,个人的行为也是对自身于社会公德实践的体现,但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又该怎样看当的今社会公德,这是值得商榷的。
经常同朋友和同学聊天,在他们的谈论中经常会涉及到社会公德方面,他们会感慨当今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很严重,一些连小孩子都懂得的社会公德正在人群的主流中淡漠、流失,这多么让人惋惜,悲哀啊。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事例来了解一下当今社会公德的现状,虽不很全面,但至少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功德意识呢?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社会对大学生公德的修养和实践能力的期望与要求亦随之提高。
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的一部分。
浅谈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报告
浅谈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
就是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
社会公德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
所必须遵循的一种公共道德规范,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原则。
那么,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道德之缺
道德之缺是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校
园和社会中,时常会看到一些大学生旷课、抄袭等行为,甚至闹事、打架斗殴的事件不时爆发。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形象,还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是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问题的重要原因
之一。
如今,很多大学生对社会责任存在一定的漠视和忽视,只
关注个人利益和欲望,不会主动承担社会义务,也不会主动关注
和参与社会事务。
三、追求功利主义
追求功利主义的心态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
很多人自认为完成学业就算是最大的贡献,因此他们在学校里只关注学术,而忽视了对社会的贡献。
他们认为只要有好的文凭就能获得一个好的工作和高薪,而不想去对自己处在的社会做出任何贡献或者回报。
结语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翁,更是传播现代化文明和社会公德的主要力量。
只有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希望有关部门、高校和大学生本人能够共同努力,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和践行高尚的社会公德,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
则会 主要 表现在考试作弊 、 学术抄袭方 面。 社会其他成员在公共 场合 的行为主要依 仗个 人的 自觉和公众 的舆 论监督 .在校大学 生不 仅受 到舆论 的监督 ,还 会受到校纪校规 和老师监督等外在
制约 。 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 从 总体来说 ,当前 大学 生社会公德认知情况 和实践情况较 好 ,大部 分同学能够认识 到社会公德对 于社会 秩序稳定 的维护 作用 , 对实践社会公 德行为 的人能保持 尊敬的态度 , 对违反公德 的行 为持 反感态度 。多数 同学也认为实践社会公德 应是每个公 民应尽 的义务。 但是 。 在肯定大学生社会公德 总体表现 良好 的同 时, 也不能 忽视 仍有部分大学生存 在公德缺失 问题 。通过分析 , 当前 大学 生社 会公 德失范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 一) 道德 责任 意识 较为单薄 , 没有树 立道德理 想。 道德 理想 的树立 。 有助于加强 大学生增强道德责任感 , 将社 会公 德付诸实践 。但 当前社会风气和舆论 引导指 向上 。都将金 钱、 名利的获得作 为判定个人成功 与否 的标准 . 这种 歪风邪气 的 滋长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 了大学生对道德 的重视 , 较少人会 将“ 君 子” 作为道德 目标 。 用高 尚的道德行为要求 自己。许多 同学容易 在熟人 面前会表现 出责任意识 .比如有人 出现了违反社会公德 行为 , 如果这个人是 熟人 , 大 学生可能会予 以提 出 , 若是 陌生人 , 大学 生一 般会 选择 视而不见。没有 道德 目标 的确立 , 必然会影响 大学 生的道德责任感 ,也会 一定程度上减弱 了大学生 自觉实践
大 学 生 社 会 公 德 的 内涵 及 特 点 社会公德是道德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史上较早关注“ 公 德” 概念 的学者是 梁启超 , 他将 该词 引人 国内 , 并 对公德 下定义 为“ 人 人相善其 群者” ①, 即涉及 个人 与社会 、 个人 与 国家 的伦理 准则 和道 德行为是公德 。“ 社会公德 ” 在新 中国首 次正 式出现是 在 1 9 4 9年第一 次全 国政协会议 中通过 的《 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 议共 同纲领》 。 在 当代 . 学 者们对社会公德概 念的表达略有不 同 。 但总体上 较一致 。罗国杰教授从广义 和狭义定义社会公德 , 他提 出“ 广义 上认 为公德 是涉及个人私生 活中处理婚姻 、 爱情 、 家庭 等问题 的 道德 , 及 与个人作 风 、 品德相对 的 , 反 映民族和 阶级共 同利益 的 道德 。狭义上 的社会公 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 生活实践 中积 累的 最 简单 、 最基本 的公共生活规则 。” @ 有的学者是从总体上对社会 公德 下定 义 , 如“ 社会公 德是在 一定 的社会公共 生活 中 , 人 们应 当遵 守的最基本 、 最简单 的生活准 则和行为规范 , 它是人类社会 公共 生活 中最低层 次的道德要求 , 体现的是个人 与整体 、 个人利 益 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③ “ 社 会公德是全体公 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 活 中应该遵循 的基本行 为准则。 社会公 德反映了人类 社会 生活最一般的关系 , 能否遵循 它是衡量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 ④ 《 公 民道德建设 实施 纲要》 中认 为社会公 德是 “ 全体公 民在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一、引言社会公德是指个体在社会中遵守和执行的道德规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基础。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社会公德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调查,旨在了解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行为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学院、年级和性别的学生。
问卷包括社会公德意识、社交礼仪、志愿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了选项进行选择和陈述部分补充意见。
三、调查结果分析1. 社会公德意识大部分受访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认为社会公德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在社会公德意识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对于具体的社会公德规范了解不深或存在误解。
2. 社交礼仪在社交礼仪方面,受访大学生普遍认同给予他人尊重和礼貌的重要性。
多数学生表示自己会主动问候他人、注重礼貌用语和礼仪行为。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不文明言行,如不尊重老师、不遵守课堂纪律等问题。
3. 志愿服务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参与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包括支教、义卖等。
志愿服务不仅帮助他人,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感。
然而,仍有一些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了解和参与度不足,需要更多的宣传和鼓励。
4. 环境保护关于环境保护,大部分受访学生表示有意识地减少浪费、垃圾分类等。
他们对环境问题存在较高的认识,并通过自己行动投入到环境保护中。
但仍有一些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 社会公德意识教育不足:部分学生对社会公德的意识和规范了解不足,需要加强相关教育课程和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公德观念。
2. 社交礼仪需进一步规范:个别学生在社交场合存在不文明行为,需要加强校园礼仪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大学生的社交礼仪水平。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引言概述:社会公德是指个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尊重、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现。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和未来的栋梁,其社会公德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研究,将分析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原因、对策等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正文内容: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1.社会公德的定义及重要性2.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总体描述a)缺乏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认识b)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意识不强c)忽视公共环境卫生和资源的合理利用d)缺乏公平正义观念e)对待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不足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原因分析1.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的问题a)教育评价导向的影响b)课程设置与社会公德教育的缺失2.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问题a)成功主义观念的影响b)家庭教育缺乏社会公德教育的引导c)社会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三、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对策1.制定全面的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计划a)加强课程设置,提高教育质量b)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社会公德的培养2.加强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引导a)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社会公德的意识和行为b)社会教育提供良好的导向和榜样3.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a)建立志愿者活动平台b)提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c)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的教学力度四、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的效益1.对个人的价值a)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b)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c)提高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2.对社会的贡献a)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b)提高社会公德意识的普及和强化c)构建善治社会的重要基础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公德评估机制1.设立大学生社会公德评估指标体系2.实施定期的大学生社会公德评估3.制定激励和惩戒政策,推动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总结: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是当前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的分析,发现了目前大学生社会公德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认识、遵守规范、资源利用、公平正义观念和他人关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综述
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综述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所具备的社会公德观念和行为举止,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
因此,探究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和提高其社会公德意识和素质,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下文将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概念及作用、现状和影响因素、提高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概念及作用1. 概念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该遵从的规范和道德标准,它是社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是社会各界公认的一个行为准则。
在大学生中,社会公德表现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公共事业建设、社会责任、文明礼仪等方面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 作用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和影响因素1. 现状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呈现出“人云亦云”的现象,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处事重情感、轻理性,忽视规范约束和自我约束,容易陷入轻薄和浮躁的情绪中。
另外,大学生在道德观念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功利化”、“唯物主义化”、“道德虚无主义化”等。
2. 影响因素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影响因素、自身因素等。
其中,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网络文化、消费观念、社会风气、观念固化等;家庭影响因素则包括家庭教育、父母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自身因素包括性格特点、个人经历、个人信仰等多个方面。
1. 强化社会公德教育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应着重强调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进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社会情感、社会思维等等。
2. 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塑造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真正做到不以成绩论英雄、重人品、重道德。
3. 加强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必要措施之一。
各大学应对大学生的精神健康、道德水平进行定期检查,加大行为规范和违纪处罚力度,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和素质。
4. 加强社会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也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关键方法之一。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1一.调查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人民生活质量的明显改善,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越来越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提高整体民族素质的迫切要求,越来越成为我国公民的热切愿望。
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革。
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广大民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使社会公德建设凸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使社会公德建设的价值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大工夫。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又好又快的运行轨道,这种“好”字当头的快速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实践中既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更要依靠道德的力量,提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作为道德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公德与经济交融为一体,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源泉。
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便备受关注。
二.调查意义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具有广泛适应性、普遍认同性、历史继承性等特点。
反映了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运行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认同,是人类人际交往活动中道德智慧的历史凝结,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社会公德通过劝导力和说服力,调节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最鲜明的标志,是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最基本的保证。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分析报告前言社会公德是指社会成员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遵守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是社会道德安定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要求个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人格,秉持礼貌和谦逊的态度与人交往。
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公共场所排队等候,尊重轮候的权益,遵守交通规则,保持交通秩序等,以维护社会治安与和谐。
其次,社会公德为社会带来良好的社会风尚。
一个秉持社会公德的社会,人们心怀公益和奉献精神,关心他人,善于助人。
社会公德要求个人爱护公共财物,保持环境整洁,担当社会责任,形成崇尚奉献和乐于助人的社会风气。
再次,社会公德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至关重要。
通过遵守社会公德,个人能够培养自律的品质和优秀的道德素养。
社会公德教育个人尊重规则和权威,培养自觉遵守规则和法律的意识。
个人在遵守社会公德的过程中,能够塑造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综上所述,社会公德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促进社会安定与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个人的行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一,调查目的1,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水平: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以及对社会公德行为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2,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促进社会公德教育:调查结果可以为大学和社会公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通过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认知和行为状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计划和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道德素质。
二,调查方法(一),调查设计以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所有学生为抽样主体进行抽样调查,以线上问卷调查为主,与此同时对合格的问卷进行登记分析得出可供分析使用的初步结果,对本次调查结果作出准确描述及初步分析,为下一步分析提供依据。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都义娟20114150321资源与环境学院我们大学生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大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面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凯旋调查小组在大学校园内进行了这次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呼吁大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把握住自己的方向,为了报效祖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学习进步.公德是我们心灵深处最醇厚的元素,它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社会号召大学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意义1.社会公德的内涵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因此,社会公德是我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我们应有的品德操守。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处于当代的大学生,为了彼此的交往,为了维持社会的起码生活秩序,都必须遵守为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所必需的起码的简单生活规则。
2.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从总体上看,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整体水平不错, 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公德观念、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并能在行为层面上有所实现。
绝大多数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认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大意义。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 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缺点和弱点。
对社会公德的认识相对肤浅、社会公德情感较冷漠、社会公德意志比较淡薄、社会公德的知与行脱节。
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与反思
系层 面上 , 社会 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 自 然 、保护环境 。社会公 德是整 个社会道 德体 系的基 础层次 ,它有 利于社会 公共秩序 的维护 ,有利于 良好社会 风尚的形成 ,有利 于提高整个 国家 的文明程度 。而 大学生是 当代 中国的优 秀青年 ,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 源 ,是实现 中华 民族伟大 复兴的主力军 。这就要求我们 当代大 学生应该在社 会主义文化 大发 展 大繁荣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时代背景下 ,争 取做全社会 的道 德 模范 ,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 的传播 者和践行者 。因此 ,了解大学生 社
衡量 大学生是 否具 有社会公德 意识 ,努力做社会 公德规范 的传 播者和
睹。例如,据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显示 ,当看到 在公共场合插 队,8 % 的大 学生会 马上 制止 , 7 l %的同学会心 里抱怨 , 2 1 %的同学会不予理睬 , 也就是说 9 2 % 的大学生是对这种行为持放纵和 置之不理 的态度。这一数据足 以说明,大学生对危害公共利益 、影响社 会公德的言行熟视无睹 ,在践行社会公德基本规范方面做得不到位 。
一
( 二 )部分大学生个体文明举止较差、社会公德 水平偏低。例如 , 文明礼 貌是社会交往 中必然 的道德要 求 ,是调整和规范人 际关 系的行
为准则 ,体现在 日 常生 活中的细微 之处。 比如 :尊重师长 ,主动让座 等。在调查 中,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 4 5 %的被 调查者会积
会公德规 范的有效途径 是我们 高校 思想政 治教 育工作者的当务之 急。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公德 现状 反 思
社会公德是 指在 社会 交往 和公共 生 活 中公 民应 该遵 守 的道德 准 则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明确指出 ,社会公 德 “ 涵盖 了人 与人 、 人与社会 、人与 自然之 间的关系 ” 。在人与人之 间关 系 的层 面上 ,社 会 公德 主要体现为举 止文明 、尊重他人 ,在人 与社会之 间的关系层 面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近年来,一些负面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关注和担忧。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以及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一系列调查和研究,对大学生社会公德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整体较低。
在礼貌待人方面,有接近60%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大学生的无礼行为,如不礼貌的言辞和态度。
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方面,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在公交车、地铁等拥挤场所的行为不文明,存在推搡、吵闹等不良行为。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底线模糊的问题,如考试作弊、抄袭等不诚信行为。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影响因素1. 教育环境大学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重要场所,而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导致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同时,一些教师教育方式陈旧,注重灌输而忽视启发,缺乏对社会公德的重视和教育。
2. 家庭教育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实中一些家庭存在教育方式单一、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这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产生了不良影响。
此外,一些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过高,过分追求成绩和功利,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也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社会上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和不良行为,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也不容忽视,一些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较高,这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对策1. 加强教育高校应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规范意识。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一个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格取向,决定着一个新生代的道德水平。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化的全球开放环境下,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必将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全方位的挑战。
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坚持以中华美德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和铸造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公德,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这使得大学生整体素质下滑、社会公德失范等问题逐渐突出。
虽说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大学生能够认真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但是,这个群体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存在着诸多的缺点和不足,着实令人堪忧。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文明行为的缺乏。
部分大学生公共卫生意识差,随地吐痰,乱丢杂物;“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处处可见;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行为屡见不鲜;校园偷窃现象时有发生;在公共场所甚至自习室里大声喧哗,语言粗俗无聊,无顾他人感受;校园里的情侣们更是众目睽睽之下搂搂抱抱,完全不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
2、诚信意识的淡薄。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诚信危机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学生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学校、社会的焦点问题:如今的大学校园,考试作弊方式繁多、花样百出、屡禁不止;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的行为更是让银行和学校伤透了脑筋,有些学生一方面手里拿着钱,进行奢侈消费,另一方面却拖欠着学校学费,这些行为为本来和谐的校园增添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3、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可以说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伦理知识的自学能力,但从“知”到“行”还有一个过程。
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提升对策2023-11-08•引言•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对策•实证研究•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丢垃圾、不尊重师长等行为。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形象和未来发展,也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要点一要点二意义通过研究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通过调查和分析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和意识,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高校和社会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研究现状和已有成果;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行为和意识的调查;最后,通过访谈法对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看法和建议。
02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大部分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
大学生整体的社会公德素质水平仍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存在缺乏公德意识、不尊重他人、不遵守公共秩序等问题。
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总体情况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存在的问题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如对同学、老师、家长不够尊重,对弱势群体缺乏关注和帮助。
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如抄袭、作弊、捏造实验数据等行为。
部分大学生在公共场合行为不文明,如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插队等。
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因素学校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一些学校可能存在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导致学生缺乏社会公德教育。
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社会公德素质是指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遵循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权益、关心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社会公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提升。
本文将从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现状、原因分析以及提升对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现状普遍较低。
由于大学生阶段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影响下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能力。
然而,现实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不守时、不守信;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存在着侥幸心理和复制黏贴作业等现象;在公共场合缺乏基本礼仪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形象与发展,也对社会交往和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教育背景、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一方面,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传递。
此外,社会文化因素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有一定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推进。
首先,高校教育需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其次,加强与家庭的互动和合作,积极引导家长重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发挥自身优势,为大学生提供道德示范和引导。
比如,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可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同时,媒体也应当承担起社会道德建设的责任,多报道正能量的新闻事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对于个体大学生而言,他们也应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社会公德素质。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道德修养。
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中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权益以及维护社会正义的道德规范。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社会公德的表现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为了解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态度,我们进行了调查,并总结了以下结果:1. 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重视程度(此处可插入相关的数据和图表)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其中,约8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公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然而,仍有一些受访者对社会公德的认知程度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
2. 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展现的社会公德(此处可插入具体的个案或情景描述)在日常行为中,大部分大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
例如,他们在公共场合排队等候、主动给予他人帮助、遵守交通规则等。
这些行为既体现了大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也为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公共秩序。
然而,还有部分大学生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例如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乱扔垃圾、不尊重他人等。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社会公德,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因素(此处可插入相关的数据和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其社会公德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另外,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重要途径。
大学应该注重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社会环境也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的舆论导向、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等都能对大学生的行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因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进他们的社会公德培养和提升。
4. 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建议(此处列举相关建议)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家庭教育:鼓励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他们的行为表现,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公德。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汇报人:2024-01-07•引言•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大学生社会公德问题分析目录•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建议•结论01引言研究背景社会公德作为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公共意识、不文明行为等,这些问题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03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01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02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02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应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扰乱公共秩序。
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应遵守规定,不大声讲话,不随意丢弃垃圾。
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应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不以貌取人,不歧视他人。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主动给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让座。
公共场所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待人公共场所秩序维护社区环境维护大学生应爱护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如公园的座椅、健身器材等,不随意损坏,不涂鸦,保持设施的整洁和完好。
垃圾分类与环保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分开投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应倡导环保理念,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大学生在道路上应遵守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减速,不闯红灯,不逆行。
骑行电动车或自行车时,应佩戴安全头盔,确保自身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在有人行横道或行人较多的路段,大学生驾车或骑行时应礼让行人,确保行人的安全。
同时,在校园内也应礼让行人,维护校园交通秩序。
礼让行人交通规则遵守03大学生社会公德问题分析家庭氛围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观念有显著影响。
如果家庭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大学生更有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现状及对策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良好的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社会成员的高素质的体现。
大学生是在所有社会成员中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公德意识和行为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意义重大。
现阶段根据我国大学生日益突出的社会公德问题不仅对大学生自身造成危害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员的重要职责所在。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我们国家自古就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具有源源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华传统公德观念在大学生公德教育建设中的价值性减弱,进而又受到社会转型时期公德作用变迁的影响,最后全球化的紧密联系的影响是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外在原因;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当代大学生出现社会公德失范问题的主观原因,因为我们需要对当代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双重角色做出研究。
为了大学生长远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的发展,我们还有必要做好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对策的思考,更好地体现有用的社会价值。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1.文明行为习惯的缺乏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知识分子”,理应懂得文明行为习惯的内涵与意义,但素有“天之骄子”之称的某些大学生在很多时候仍然缺乏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校园内的传统文明行为丧失,如校园里面“请勿践踏草坪”的标牌形同虚设,恶意毁坏学校公共物品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是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基本的礼仪规范得不到尊重,人际交往中社会公德所要求的个人的仪表整洁、语言文明、举止端庄等视为不和时宜,而出语粗野、举止轻浮则被认为潇洒。
三是不注意在公众场所的形象。
2.诚实守信意识的缺失 ??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道德,如果人与人的交往不以相互诚信为原则,那就是一种相互的欺骗,这样的交往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
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调查报告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其社会公德水平备受关注。
为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公德现状,我特进行了一项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我针对大学生的道德精神、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进行了细致的考量。
以下是我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首先,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社会公德有较高的认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了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并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有义务遵守社会公德规范。
他们普遍认为,社会公德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约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尽管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德重视,但在具体行为及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差距。
调查结果表明,约有40%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
其中,晚归、打扰他人安静学习、乱丢垃圾等问题最为突出。
这表明了在校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找到解决的途径。
首先,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道德教育的渗透,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家庭也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大学生的引导和关注。
社会组织可以多组织义工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让他们深入社区,亲身体验做公益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媒体也应该加强道德宣传,让大学生在平时可以接触到更多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信息。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进一步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自律性的重视程度与社会公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调查发现,那些具有较强自律性的大学生往往更能遵守社会公德规范。
自律性是一个人行为方式的内在驱动力,而社会公德则是外在行为规范的体现。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性,学校可以通过强化管理制度、设置规范学习和生活的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与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重
要性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德育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普遍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这使得大学生整体素质下滑、社会公德失范等问题逐渐突出,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后,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逐步重视并得到加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真领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认真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但是,这个群体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存在着诸多的缺点和不足,着实令人堪忧。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文明行为的缺乏。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优良传统的文明大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人从懂事起就在不断学习和培养的行为意识。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让我们感到不解的是这种意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不但没有增强,反而逐步下降。
缺乏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似乎与有着“天之骄子”之称的大学生不相匹配,这让人感到惋惜和痛心:部分大学生公共卫生意识差,随地吐痰,乱丢杂物;“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处处可见;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行为屡见不
鲜;图书馆占座现象严重;校园偷窃现象时有发生;在公共场所甚至自习室里大声喧哗,语言粗俗无聊,无顾他人感受;校园里的情侣们更是众目睽睽之下搂搂抱抱,完全不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
2、诚信意识的淡薄。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诚信危机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学生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学校、社会的焦点问题:如今的大学校园中“***手”风靡,招募“***手”和应聘“***手”的小广告大胆的裸露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考试作弊方式繁多、花样百出、屡禁不止;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的行为更是让银行和学校伤透了脑筋,有些学生一方面手里拿着钱,进行奢侈消费,另一方面却拖欠着学校学费,这些行为为本来和谐的校园增添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3、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可以说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伦理知识的自学能力,但从“知”到“情”到“行”还有一个过程,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较差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大学生经常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抱怨环境卫生太差,但同时自己又乱丢乱扔;一方面感叹同学情淡漠,但当别人需要他帮助时,又往往不能助人为乐;一方面担心宿舍违章用电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同时又乱接乱拉,以图方便。
这些现象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因为它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也会破坏大学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性
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 [3]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
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大学生是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作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者,我们更应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文明、更健康、更能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总之,社会公德建设是一项关涉全民的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的积极引导和教化,同时也离不开个人的自觉修养和完善。
古人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公德意
识。
拥有一颗公德心
一说起爱护公物,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老生常谈,因为类似“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这样的口号恐怕连幼儿园小朋友也能说上几条。
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做得怎么样呢?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校园里破坏公物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同学为求近路而不惜践踏草坪;踢球时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门窗;户外运动中弄坏了校园里的公共桌椅、栏杆和垃圾桶;课桌椅上经常会看见各式各样的涂鸦……你有没有想过,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行为都对公物造成了损坏,也给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增加学校对公物的维修费用,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每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也许会皱着眉头嘟囔一句:缺德!是的,这些人所缺少的正是“公德心”,不讲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
他们从来也不曾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这些公物的“主人”,不知道公物是大家公用的物品,每一个人都有爱护公物的义务。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
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
一个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
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都应该按这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其实爱护公物做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拥有一颗公德之心,处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公共设施的完好无损与正常使用。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