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化学与人类文明》

《化学与人类文明》

《化学与人类文明》结课论文 题目:材料发展对化学的影响学 院 化学学院 专 业 材料化学 年 级 2013 学 号 2013438076 姓 名 万险峰 2015年12 月12 日装订线材料发展对化学的影响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化学对现实生活的具体体现。

它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与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联系紧密,相辅相成。

一, 古代材料与化学关系古代,可以说在15世纪以前,化学是来源于人类对材料的应用。

是在材料的使用中总结出来的,在实践过程中启发思想,古代化学大多是经验知识。

因此,古代并没有系统的人化学学科。

但是这一阶段却是整个化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因为近代化学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来的。

1、材料使用中总结出化学经验:人类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使用工具,这也是人和动物的重大区别之一。

通过使用工具,是人类的劳动效率提高,改善了物质生活条件。

工具的更新换代,直接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

然而,工具的每一次大的,根本上的更新换代,都是靠新材料的发现与使用,从石器时代到陶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都是材料的变革引发了工具的变革。

很显然,古代的材料都是从生活中无意的得到的,在发现它时,并没有去研究它,从而去合成制造它。

比如陶器,人类在长期使用火的时候,发现泥土在火的作用下变得坚硬牢固,于是便逐渐发明了陶器。

在此之前,人们并没有研究陶器的结构组成和加工工艺,只有在发明陶器之后,人们才开始探索其组成成分——是哪一种土烧制成的?其他的土也可以吗?烧成的陶器的质量一样吗?还有加工工艺——在做陶胚时加多少水?烧制时多大火,烧多长时间?这些便是古代化学的出现。

虽然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化学”这个概念,但是在今人看来,他们对陶器烧制方法的探索无疑是对化学的研究。

用哪种土——用哪种反应物;火大火小、烧制时间——化学反应条件。

2、材料使化学仪器改进从而促进化学发展随着各种新材料被摸索出来,各种各样的仪器被制造出来,用于炼金术和炼丹术,尤其是玻璃器皿的使用,使炼丹家们在化学上更进一步。

化学与人类第三版课程设计

化学与人类第三版课程设计

化学与人类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化学以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化学不仅可以解释自然现象,同时也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化学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而在这个科学浪潮中,对于化学与人类关系的深入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化学与人类关系的探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门学科的价值和作用,同时探讨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2.探究化学与人类关系的内在联系,了解化学应用在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和医疗等方面的作用;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素养;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化学基本概念2.化学元素和周期表3.化学键和化合物4.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第二章化学与人类关系1.化学与工业革命2.化学与环境保护3.化学与生活用品4.化学与食品安全5.化学与医学第三章实验部分1.通用实验器材的认识和使用2.常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用途3.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四、教学方法1.理论课程采取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分析等方式深入探究化学与人类关系的内在联系。

2.实验教学采用“实例演示、学生操作、思维创新”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规律,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

五、考核方式1.理论考核:主要以笔试和论文形式来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实验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技能来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化学与人类第三版》;2.参考书籍:《化学原理》、《化学反应实验指导》等;3.实验仪器:化学实验器材和试剂。

七、课程评价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化学与人类关系的探究和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提高化学的社会知名度和科学普及水平。

教育部统编初中化学教材名著阅读篇目

教育部统编初中化学教材名著阅读篇目

教育部统编初中化学教材名著阅读篇目1.《化学与人类文明》该篇目旨在让初中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

通过具体例子和案例,介绍了化学在农业、医疗、材料制备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2.《原子与分子》本篇目主要介绍原子与分子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和化学键形成过程。

通过实验、图示和简单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

3.《化学反应及其方程式》该篇目详细讲解化学反应和反应方程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规则。

学生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和观察化学方程式的变化,能够体验和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反应过程中原子、离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和再排列。

4.《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本篇目探讨了物质的性质和物质变化的规律。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了解物质的特性、相变现象以及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实验数据的能力。

5.《溶液与溶剂》该篇目介绍了溶液和溶剂的概念、特性及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溶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等概念,了解溶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6.《化学计量与化学反应的量关系》本篇目重点讲解化学计量和化学反应中的量关系。

通过实验和计算,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单位进行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与科学思维。

7.《离子与化合物》该篇目讲解离子及化合物的形成与性质。

通过实验模拟、观察离子溶液变化和化学方程式的描述,帮助学生理解离子的相关概念、离子的合并和分离规律,以及离子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8.《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调控》本篇目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调控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了解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现象。

9.《化学能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该篇目着重解释化学能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通过实验和计算,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变化,并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和反应焓变的概念。

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011000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学时学分】14学时,1学分【适用专业】化学一、课程性质和目标本课程为化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在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掌握化学的发展历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化学各分支学科概况、化学对现代文明的贡献以及化学专业考研与就业基本知识,达到培养化学专业思想和了解化学创新方法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化学概述3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化学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与周口;四次化学革命;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化学键理论的建立及发展;化学的难题、挑战及机会。

教学要求:1.掌握关于化学的科学概念和化学变化的特征;2.了解化学与周口的渊源以及化学对于当代的调整及机会;3.理解化学的四次革命、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化学键理论的建立及发展历程,强化化学专业思想。

教学重点:化学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化学挑战与机会。

教学难点:结合化学知识巩固学生的化学专业思想。

(二)第二章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3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新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和修订过程;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方案特色;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1.了解2016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和修订过程;2.理解方案的应用型、创新性特色;3.掌握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解读。

教学难点:理解方案的应用型、创新性特色,掌握学习方法。

(三)第三章化学分支学科与创新3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分支学科概况;化学研究中的突破;学科交叉与研究热点;化学发展趋势与主要问题。

教学要求:1.掌握化学各分支学科概况;2.了解历史上化学研究所取得的重大突破;3.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及其创新性。

教学重点:化学分支学科概况。

教学难点:结合学科交叉理解化学的创新。

(四)第四章化学与现代文明3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化学与文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军事;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环境;绿色化学。

化学创新学与人类发展

化学创新学与人类发展

《化学创新学与人类发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532031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Innov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适用专业:化学专业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化学创新学与人类发展》是化学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分析化学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应掌握分析化学学科的最新进展,能针对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问题并制定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不断适应新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实施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会有更新更好的新技术出现,教师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应不断吸收新知识,将更新更实用的技术充实到教学中。

以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更新的知识,到社会上学有所用。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对先修课的要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习题应考察对重点、难点内容掌握、运用的情况。

注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布置一些综合性的结合实际的练习题目。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察2.考核目标:掌握分析化学学科的最新进展,能针对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问题并制定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3.成绩构成:最终理论考试、平时考核(包括中期考试、作业、小测验、提问等)考核成绩的总和。

(七)参考书目《化学与人类文明》(第二版),王彦广吕萍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二、中文摘要新兴技术的理论和科技在化学领域的应用,学生应掌握分析化学学科的最新进展,能针对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问题并制定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化学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部分绪论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1.介绍化学与人类发展的关系重点: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新任务难点:对于化学的理解习题:化学的新任务第2部分化学是一门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的基础学科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1.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重点: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难点:化学学科的发展习题:对于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的理解第3部分化学向人类提供各种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1.石油。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Chemistry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6103002课程类别:教师教育类课程适用专业:化学(师范)专业学分:3总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40, 实践学时:8先修课程:化学与人类文明教师口语与书写中学化学课程与教材分析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后续课程:化学学习论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现代中学化学基础班主任工作中学化学实验创新选用教材:[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韩庆奎等.《现代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必读书目[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全八册)[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7(全八册)[5]《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上下册)[6]《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上下册)选读书目[1]杨承印.《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陈迪妹.《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3]林承志.《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马宏佳等.《化学教学论》[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5]周青.《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7二、课程教学目标《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是高校化学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是探讨中学化学课程特点和教学规律的教育学科。

它的开设对化学(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化学课程的历史与现状,掌握研究化学课程标准教材的一般方法,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形成初步的化学教学能力,养成热爱教师职业、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心理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教学设计(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历史资料、地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物理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高二化学教案:《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教学设计全面归纳金属冶炼方法1.热分解法适用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后面的金属,如Hg、Ag的氧化物受热就能分解。

化学与人类文明公选课教学探讨

化学与人类文明公选课教学探讨
学、 纳米 化学 等众 多新 兴 的交 叉 领域将 大 大改变 传统 化学 学科 的范 畴与意 义 , 已经改 变并 将在 更大 程度 上 改变 社会 和个人 的生存 、 发展 及生 活方 式 。 化 学所 涉及 的 内容多 、 围广 , 程 内 容选 择 不 可 能也 不 必 过 于 追求 系统 化 。本 课 程 的选材 原 则 范 课 是: 第一 , 授 化学 发展 的 历 史 、 学 思 维方 式 、 活 中 的化 学 知识 、 讲 化 生 化学 问题 和 化 学研 究 的前 沿 领 域
摘要
悟化学 。
探 讨 化 学 与 人 类 文 明公 选 课 教 学 , 便 于 指 导 选 修 此 课 程 的学 生更 好 地 认 识 化 学 , 用 化 学 和感 以 应 化学与人类文 明 课 程 教 学
关键词
近 些年 来在 高校 中推行 的文 化 素质教 育是 针对 我 国高 等教 育 的实 际情 况 而提 出的 , 化学 作 为 自然
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正如 Pm n l . . iet C 教授在《 eG 化学 中的机会——今天和明天》 一书中指 出的“ 化学 是 - I中心科 学 , 与社 会 发展各 方面 的需 要都 有密切 关 系 ” 。化 学 与其 他 学科 的交叉 将 ' 1 它 …
是 2 世 纪科 学发展 的必 然趋 势 , 1 生命科 学 、 材料 科学 、 环境 化学 、 绿色 化学 、 能源 化学 、 药物 化学 、 计算 化
过 获 2个 学分
第 3期
邢 亮 : 学 与人 类 文 明 公 选 课 教 学 探 讨 化
2 3
第 1章 绪论
化 学 发 展 简 史 、 学 基 本 概 念 及 研 究 内 容 、 学 发 展 的 未来 化 化

(渝冀闽)2021版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案苏教版必修

(渝冀闽)2021版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案苏教版必修

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开展的根底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离不开化学1.从自然界中的石英沙来制造单晶硅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元件中,需要用到超高纯度的硅芯片。

而自然界中没有单质硅,只有化合态的硅。

工业上提取高纯硅的方法如下,写出各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1)用焦炭在电炉中复原石英沙(主要成分为SiO 2)得到含少量杂质的粗硅。

其化学方程式为:SiO 2+2C=====高温Si(粗硅)+2CO↑。

(2)高温下,将粗硅与Cl 2反响。

其化学方程式为:Si +2Cl 2=====高温SiCl 4(液态)。

(3)将SiCl 4屡次蒸馏提纯后,在高温下用H 2复原。

其化学方程式为:SiCl 4+2H 2=====高温Si(高纯硅)+4HCl 。

2.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印刷电路板是由塑料和铜箔复合而成的,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 3溶液作为“腐蚀液〞。

(1)写出FeCl 3溶液腐蚀铜箔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比拟Cu2+、Fe3+、Fe2+氧化性的强弱:Fe3+>Cu2+>Fe2+。

(3)使用过的腐蚀液会失效,但还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一步需要将Fe2+转化为Fe3+,以下试剂①氯气、②铁、③铜、④稀硫酸中能实现上述变化的是__①__(填序号)。

(1)化学合成和别离技术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也为其余技术创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根底。

(2)化学科学的开展将帮助人们解决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技术问题,提供所需要的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开发高效的干净能源。

例1以下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的连线不正确的选项是( )A.某沿海城市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的海水淡化膜——资源问题B.某洗衣机厂研制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C.研制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导电塑料——能源问题D.中科院研制的纳米玻璃用于国家大剧院——材料问题答案 C解析海水淡化膜的研制可以解决淡水资源的缺乏问题;洗衣粉中的一些元素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研制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可以减少洗衣粉对水质的污染;研制导电塑料、纳米玻璃都属于材料领域问题。

2020-2021部编本高中化学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第1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20-2021部编本高中化学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第1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 苏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习目标:1.能用化学发展史说明并体会人类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是逐步发展和深入的。

2.了解化学科学在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在合成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4.了解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冶炼方法的联系,知道金属冶炼的本质。

(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 1.金属的冶炼 (1)金属使用的发展历程(2)写出金属Fe 、Cu 、Al 、Na 的冶炼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①Fe:Fe 2O 3+3CO ――→高温 2Fe +3CO 2,Fe 2O 3+2Al ――→高温2Fe +Al 2O 3。

②Cu:Fe +CuSO 4===Cu +FeSO 4。

③Al:2Al 2O 3=====通电熔融4Al +3O 2↑。

④Na:2NaCl=====通电熔融2Na +Cl 2↑。

2.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1)19世纪时的化学科学理论①以道尔顿原子论、分子结构和原子价键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经典原子分子论的建立。

②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③质量作用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④尿素的合成,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

(2)20世纪时的化学科学理论①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②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使用,实现了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3.人类对酸、碱理论认识的发展(1)阿伦尼乌斯电离学说(2)酸、碱质子理论二、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1.惰性电极电解熔融NaCl与电解NaCl水溶液的比较(1)反应原理:。

(2)合成氨技术对人类的贡献:哈伯等人于20世纪初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产量增长近一倍。

3.合成农药(1)DDT:残留毒性,对环境危害大。

(2)发展方向:研制高效、低残毒、能够被生物降解的新型农药。

4.合成医药(1)阿司匹林[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化合态的金属元素被还原时,一定得到相应的金属单质。

化学与人类文明

化学与人类文明

化学与人类文明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化学与人类文明?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是人类认识改造和保护物质世界的主要理论依据,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化学的成果,化学是再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恩格斯曾经说过“化学既是关于自然地科学,又是关于人的科学。

在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势中,它们正在走向统一。

因此,化学不仅仅是认识生命与进化的手段,也是人类生存和获得解放的手段”。

他的各个领域无不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到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问题。

当前,伴随着社会的化学化和化学的社会化趋势广泛而深入的发展,现代化学正在成为“一门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穿凿这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首先从我们的衣、食、住、行来看,尼龙,分子中含有酰铵键的树脂,自然界中没有,需要靠化学方法得到;涤纶,用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合成的纤维。

还有类似的许多衣料,如人造纤维、尼龙、的确凉等衣料大部分都是石油提炼成的化学品制成,这些都丰富了人们的衣橱。

色泽鲜艳的衣料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丰富多彩的合成纤维更是化学的一大贡献。

食物方面:化学同样重要。

用纯碱发面制馒头,松软可口。

各种饮用酒,经粮食等原料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制得。

槟榔是少数民族喜爱的食物,在食用前,槟榔必须浸泡在熟石灰中,切成小块。

到一定时间后,才可食用。

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调味剂和色素等等,它们大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用化学分离方法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来的。

住屋方面:建筑材料如三合土(水泥)、钢筋、磁砖、玻璃、铝和塑胶等均来自化学工业的制成品。

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A案】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A案】

从天然产物中分离与人工合成的 化合物种类统计数据
1900年统计数
55万种 110万种
45年增 加1倍 25年增 加1倍
1945年统计数 1970年统计数
1999年统计数 2003所统计数
236.7万种
2340万种 4500万种
29年增 加10倍 4年增 加1 倍
20世纪化学的回顾
(1)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放射性和铀裂变的发明; 化学键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创造新分子、新结构— 合成化学;高分子科学和材料;化学动力学与分子反 应动态学。 (2)化学工业的大发展 ①石油化工 ②三大合成材料(塑料、纤维、橡胶) ③合成氨工业 ④医药工业
物是碱。
交流与讨论
知识点3 酸、碱理论
路易斯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
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 是 酸; 凡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 是 碱。 若某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 受质子,称之为两性物质。
人类逐步深入认识物质组 成、结构、变化的历史
化学科学发展史
人类合成、创造更多新物 质的历史
海水综合利用联合工业体系一例
铜镜
汉武帝时铜币 先秦刀币
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
金属的开发和利用
黄铜矿
赤铁矿
铝矿
锰矿
钨矿
锌矿
1、记忆合金: Ni-Ti等合金,在较低温度下受 力发生变形后,当加热某温度时,形状会恢复到 受力前的形状。 2、泡沫合金:含有泡沫气孔的特种金属。如: 向熔融的铝合金中通入空气,然后加入发泡剂 如氢化钛可形成泡沫铝合金。它有质轻、隔热、 吸音的效能。 3、储氢合金:Ti-Fe和La-Ni合金能大量吸收 H2。为推动H2作为能源的实际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高中化学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高中化学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必修(2)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富阳中学董君说明:该文中许多内容是省级培训时各位专家提供。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及编写思路分析说明: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第一部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我们化学这把钥匙打开的。

教材分三个方面来说明,首先通过以金属的开发利用为例说明人类认识物质的过程。

其次结合化学科学发展史、现代化学理论和现代物理技术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物质世界,并提示有兴趣的学生为了更快地打开物质世界这扇门,必须去选修与学好《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门科目。

最后以人类对酸碱的认识过程为例说明了化学实验是认识物质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并提示学生要掌握实验技能必须要去选修《实验化学》。

第二部分——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

化学这把钥匙一旦打开了物质世界这扇大门,里头的物质尽管丰富,但人类对多彩物质和功能性物质的追求是永不满足的。

化学的创造力帮人类设计和创造了新物质,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物质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教材通过同学们熟知的实例论证了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

①由于天然纤维较短、不牢固、易降解,化学家把它制成了化学纤维,弥补了以上缺陷,教材用铜氨纤维的制作实验,说明人们怎样利用化学科学加工自然资源和合成新物质的。

②人类发展过程中,粮食不够吃,面临生存的危机,为了增产粮食,哈伯合成了氨,米勒发现了DDT,光合作用的机制、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③人类对物质世界无休止的开发、合成和利用,势必也祸害了人类自身,各种各样的疾病向人们侵袭而来,为了解救这些苦难的病人,又是化学家站出来为人类合成对付各种疾病的良药。

这样看来化学家简直就是救世主,神圣而又伟大。

同时也提示学生要学好化学,并不容易,还得修好以下科目:《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原理》。

说明: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单元从化学与其它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化学在环境保护事业中起的重要作用两面方面来阐述化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ppt课件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ppt课件
13
(5)赤潮 (a)污染物:含N、P的废水。 (b)成因:含N、P的废水任意排放,使水中植物疯长。 (c)危害:使水质腐败变质、变臭、水生生物因缺氧死亡或被污 染。 (d)防治: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限制使用含磷洗涤 剂。
14
(6)白色污染 (a)污染物:废弃塑料。 (b)成因:难以降解塑料制品的随意丢弃。 (c)危害: ①废旧塑料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 减产。 ②废旧塑料易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 (d)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很难处理、回收,不易分解。 (e)防治:减少使用和加强回收,使废塑料再利用、再循环,研制 开发可降解塑料。
23
体验2 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 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 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24
【解析】 A、B和D有副产物生成,原子利用率均达不到 100%,C项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答案】 C
25
4新思维·创新演练 知识点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化学 1.国务院曾召开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会议,停止了在建的煤化工 项目和粮食乙醇燃料项目,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粮食、不得破 坏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坚持发展非粮食燃料乙醇。据此判断,国务院 作出此决定的理由可能是( ) ①现行的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乙醇存在与人争粮问题 ②非粮食乙醇汽油技术目前尚未有效克服 ③煤制油项目耗资巨 大,成本很高,很不划算 ④煤作为化石能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 因而煤变油为不可持续发展项目 ⑤乙醇属可再生能源,因此在化石 能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发展非粮食乙醇燃料项目是大势所趋 ⑥煤制 油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因而必须大力提倡 A.①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化学发展简史和人类文明(2)PPT讲稿

化学发展简史和人类文明(2)PPT讲稿
化学发展简史和人类文明(2)课 件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古代和近代化学史大事记



化学实验发展史概述


物理化学发展史



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的明天

概述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概述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
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 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概述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 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
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 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 定量化学时期,即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
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 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 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化学实验发展史概述
• 早期化学实验 • 从远古时代开始到17世纪,化学实验在向科学道路迈进的过程中,经历了一
段漫长的发展时期。
• 近代化学实验 • 17—19世纪,是近代化学实验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诞生和工业革命的进行,以及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的重大突破,化学 实验终于冲破了炼丹术的桎梏,走上了科学的康庄大道。为此做出巨大贡献 的化学实验家当推波义耳(R.Boyle,1627—1691)和拉瓦锡(voisier, 1743—1794)。

苏教版《化学2》专题4教材浅析和教学建议

苏教版《化学2》专题4教材浅析和教学建议
教 材朴 析
口 张师 范 大 学 化 学 系 , 海 华 上
仔 细分析 苏教 版《 学 2 专 题 4 化学 科 学与 化 》 “
人类文 明” ,我们 发现苏教版 在这一 专题 的编 写上
的内容 , 激发学生进 一步学 习和探 索化学选 修模块 的兴趣 和热情 。 具体 来讲 , 专题 的编写 思路 有如 本


教材 通过人类是 如何认识物 质世界 的 , 回顾 来
和 归纳必修模块 的内容 , 使化学 知识 的学 习 回归 到 从 化学学科知识层 面上 , 对专题 4教材 内容进 人类 认识 物 质世界 的过 程 中 , 让学 生意识 到 “ 化学 行 考察 ,我们发 现本 专题 是对 化学 必修 内容 的 回 科 学发展 的历 史 , 是一部人类逐 步深入认 知物质组 顾、 归纳 、 提升 ; 从学 生学 习化学 的视 角进 行考 察 , 成 、 结构 、 化 的历史 …… ” 变 进一 步 让学 生 认识 到 我们发 现本专题期 望通过正 面引导 , 进一 步培养学 生 的科学 素养 、 技术 素养 和环境 素养 ; 从情 感 态度
修模 块 的兴趣 。 文将对专题 4的教材 内容进 行分 本
考。

了化学科 学理论 ,以指导 人类更好 地认识世 界。 接
析, 以期为 中学化 学教师在本 专题 的教 学 提供 参 着 , 时 回顾 了一系 列化 学科 学理论 。 着科学 技 适 随 术 的发展 , 人们要求用一 种更加直 观的方式来 观察
1知识的学 习回归到人类认识 物质世界的历史 .
特点鲜 明 。 由于 本专题 中涉及 的学科 知 识在 前面 下 几 点 。
《 化学 1Ⅲ 化学 2 圜 》 和《 》 专题 的学 习中基 本部 已经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分析技术的进展(2学时)
1.光谱分析法
2.电化学分析法
3.环境检测中的遥测技术
4.分子结构鉴定
5.色谱的进展
重点: 了解什么是分析化学,分析技术对化学研究和社会各领域的意义。
配套
实践
环节
第六章 生命在于化学(6学时)
一、人体化学
二、化学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
三、蛋白质与核酸
四、医药中的化学
重点: 了解当代生物学与化学的关系,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的关系
第七章化学是战争更(2学时)
一、火药与炸药
二、化学武器
三、核武器与核战争
四、现代高科技武器装备与化学
重点: 了解化学在现代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中作用
第四章 化学能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8学时)
一、水资源
二、大气
三、土壤
四、消防知识
重点:了解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危害与防治方法。
第五章 化学是人类使用新材料的源泉(6学时)
一、硅酸盐材料
二、金属材料
三、印染材料
四、高分子材料
五、表面活性材料
六、功能材料
七、纳米技术
重点:了解纳米材料的特点与应用。
6.考核形式:课堂作业、根据提供的素材写两段科普小品
7.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本课程主要是向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介绍当代化学的进展及其对人类生活所发生的深刻影响,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引起更多同学关注化学,培养文科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使理工科学生加深了解化学与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相关性。本课程要使学生了解作为中心学科的化学在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经济与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化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化学与生活的相互作用、化学与战争的关系、化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营养、化学与环境污染、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的社会责任,化学带给人类社会的利与弊,化学如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减少和消除其产生的弊;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的进展。



























绪论第一章 化学是一门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的基础学科(4学时)
一、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
二、化学使人类生活更美好
三、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当今的机会
四、分子语言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通用语言
五、诺贝尔(A.Nobel)及诺贝尔奖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
重点:了解化学了解化学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
编号
课程
名称
(中文)化学与人类文明
(英文)Chemistry and Civilization






1.学分:2学时:36 (课内学时:36 实验学时: )
2.课程性质:全校公共基础选修课
3.适用专业: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
适用对象:本科
4.先修课程:
5.首选教材:化学与人类(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选教材:《化学与人类》刘旦初 复旦大学版 2000(第二版)
参考书目:《化学与社会》唐有祺、王夔 高教版 1997.7
《步入化学新天地》郭国霖 河北科技版 2000
《实用化学》王玉标 上海交大版 2000
《走向高分子时代》应礼文 广西教育版 1999
第二章 化学向人类提供各种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4学时)
一、石油
二、煤及其综合利用
三、化学电源
四、光合作用
五、原子核能
重点: 了解传统能源的缺点,洁净化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化学使人类丰衣足食(4学时)
一、化学肥料
二、化学农点与鉴别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