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方法
《中外美术史教案》
《中外美术史教案》章节一:中国美术史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中国美术史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3. 理解中国美术史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1. 中国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中国美术史的主要流派: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
3. 中国美术史的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罗汉图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展示法:展示中国美术史的代表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美术史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教学评价:1. 测验法:对学生进行中国美术史知识的测验。
2. 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章节二:西方美术史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西方美术史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3. 理解西方美术史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1. 西方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西方美术史的主要流派:油画、雕塑、水彩画等。
3. 西方美术史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的晚餐、维纳斯的诞生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方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展示法:展示西方美术史的代表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西方美术史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教学评价:1. 测验法:对学生进行西方美术史知识的测验。
2. 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章节三:中国美术史的代表作品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美术史中的代表作品。
2. 分析中国美术史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观念。
3. 欣赏中国美术史代表作品的美感。
教学内容:1. 清明上河图:了解作者张择端,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观念。
2. 簪花仕女图:了解作者周昉,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观念。
3. 罗汉图:了解作者贯休,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观念。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罗汉图的作者和艺术特色。
中国美术史教学中的方法与思考
题, 并结合美术 史学科 的研 究方法 、 成果等
内容讨论美术史教 学中的创 新问题。
一
础 知识 与最新 成果 相结合 , 注重 解释 的 多 帮助 学生全 面 了解 一个 画科 出现 、 发展 、 成 样 性 , 思背 景堆 砌 加作 品介 绍 的套 路 。 熟 的历 史过 程 , 助 学 生 了解其 功 能 、 反 帮 意
索和 索引作用 。过 于粗放 的知 识排列呈现
授 , 以在教 学 中应突 出重 点 , 的放 矢 , 与之 息患相关的联 系与整体 感。观者 无法 所 有
传统 的美 术史教学 多以教 师的讲解 为
将课 堂上 的重 点讲授 、 织讨论 与学 生课 体会 作 品的完 整尺 寸与 内容 , 组 更遑 论作 品 主 , 以大 量的 图片资料 供 学生鉴 赏。 图 配 后的全面 自学、 互相探讨相结合 , 这样 才能 的质 感 、 理等 重要元 素 了。 它和 原作 有 片数量众 多, 息量 大 , 肌 信 而教 师为达到授课 真正完成 美术史 的教 与学。教 师应 引导学 很 大的差别 : 在大 小 、 质感 、 肌理 、 量感 、 欣 全面 的 目的, 一追 求 内容 的广度 , 单 力求将 生将美术 史教 材视为提供 知识体 系框 架和 赏环 境等 方面 , 印刷 品不 能替代原 作 。 因 信息庞大 的美 术史全面传授 给学生。这样 知识 索 引的工具 , 根据 自身 的兴趣 和专 业 此 , 我们必须处理好 这三者 的关系: 书本 文 的教 学方 法往 往是一厢情愿且缺 乏说服 力 在课 后查找文献深入 思考。 字 、 觉 图像 复制品、 视 美术 品原作。 文字描 的, 其缺乏 师生 的互 动, 说教 的意味过于 明
对美术史教材做 出相应 的补充和修正 。 逐 步 改进 , 如果 将 一个石 窟或是 一座 墓葬 教材 编写 与使 用有 一定 的历 时性 , 而 整体看 做是 一件作 品, 解读各 部分 之 间 来 美术 史处 于不 断被 改写之 中, 除过 时或 的逻 辑关 系, 能得 到相 对完整 的认识 , 去 则 也
郑午昌《中国美术史》研究
虽 然 郑 午 昌最 富 声 誉 的 著 述 是 ( 国 画 学 全 ( 中
史 ,但 就 作 者 的 历 史 观 而 言 ,我 认 为 《 国 美 术 中 史 》体 现 得 更加 全 面 完 整 。
时域 外 文 化侵 入 ,整 个 的 民族 受 了外 来 思 想和 外来
历 史 阶 段 ,而 是 沿 用 了滕 固 的 历史 分 期 法 ,只 是措
辞 方面 略 有 不 同 : 固提 出的生 长 时 代 、混 交 时 代 、 滕
昌 盛 时 代 和 停 滞 时 代 被 称 之 为 滋 长 时 代 、混 交 时 代 、繁 荣 时 代 和 沉 滞 时 代 。而 且 ,我 们 从 郑 午 昌的
具 体 行 文 中 ,不 时 可 以 看 到 “ 步 ” 进 化 ” 进 进 、“ 、“ 展 ”这 样 的概 念 。 值 得 一提 的是 ,郑午 昌还进 一 步
用 优 生 学 的 观 点 来 解 释 进 化 的 原 因 ,他 说 : 魏 、晋 、南 北朝 时候 是 中国艺术 的混 交 时期 ,此
进干 复 杂 ,由混合 进于 区 分”的 “ 步 ”过 程 。滕 固 进
期 是 中 国 艺术 史上 最 光 荣 的 时 代 。这 其 中的 道 理 , 说 来有 些 和优 生 学上 的理 由相 同 。外 来 文 化 与 中国 特 殊 的 民族 精 神 ,互相 作 微 妙 的结 合 而调 和 之 后 , 必 然 能生 出新 异 的 气 息来 的 ,正 如优 生 学上说 甲国
式样 的诱 惑以 后 ,艺 术上 使 得 了一 种极 健 全 、极 充 实 的伸 展 力 ,生 出一种 异样 光 辉 的 变态 。所 以 这 时
民 国时 期所 流 行 的 历 史观 与 中 国千年 的传 统 历 史观 相 比 ,所 发 生 的 变 化是 本 质上 的 。其 主 要 原 因 是 西 方 的 进 化 史 观 在 当 时 中 国 的 知 识 分 子 中 产 生 了深 远 的影 响 。某 种 意 义上 ,进 化 史 观 甚 至 成 为 了 中 国主 流 思 想 的 基 本 预 设 ,在 政 治 、经 济 、思 想 、 文 化 以 及 艺 术 等 各 方 面 都 发 挥 着 鞭辟 入 里 的 作 用 。 应 该 说 ,民 国 时 期 的美 术 史 家 们 或 多 或少 地 都 在 其 著 作 以及 论 文 中 , 中 国的 美 术 历史 的 发 展 看 将 成 一 种 进化 或进 步 的 趋 势 。陈 师 曾在 ( 国画 是 进 ( 中 步 的 》一 文 中 , 中 国 的绘 画 史 看 成 一 个 “ 把 由简 单
风格分析法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运用
风格分析法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运用陈瑶【摘要】风格分析是西方艺术史中比较成熟的方法,通过关注艺术作品及具体艺术家的风格演变并将其运用于艺术史的分期和具体作品的断代。
普林斯顿大学的方闻将传统中国视觉结构和西方风格分析的方法相结合是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次有效尝试;说明通过对西方中国美术史方法的了解有助于从不同的视角和领域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获得更广阔的认识。
【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5)001【总页数】5【关键词】风格分析;中国美术史;视像结构一、风格分析在西方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早期运用德国是艺术史这一学科的发源地,也是西方艺术史研究的重镇,当潘诺夫斯基开始对中世纪的视觉艺术进行图像学解读时,有一批学者也开始运用他们所受西方艺术史方法论的指导开始对中国的美术史进行跨语境的研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路德维希·巴赫霍夫(Ludwig Bachhofer)和马克思·罗樾(Max Loehr),这两位都继承了艺术史家沃尔夫林的风格分析法。
风格分析法可能是西方美术史方法中最早被国人接受和运用到美术史撰述中的,留学德国的滕固在著《唐宋绘画史》时就明确“绘画的——不只是绘画,以至艺术的历史,在乎着眼作品本身之‘风格发展'”[1]。
沃尔夫林是继温克尔曼和布克哈特之后又一位重要的美术史家,他的著作《美术史的原则》奠定了以风格分析为特点的研究方法,并且被誉为“近代艺术史之父”。
沃尔夫林研究的主要领域是意大利的古典美术,其学术文章中并没有直接对亚洲艺术进行的分析与研究,因而也很难判断他对西方艺术之外的亚洲艺术有什么样独特的理念,他和许多当时的美术史家一样对亚洲艺术的兴趣并非立足于东方独特的艺术特性本身,而是通过进入这种异族艺术的新鲜视觉领域以获得对欧洲艺术更新颖的灵感和想法。
但是沃尔夫林对他所擅长的形式分析非常自信能够运用到非西方。
“经过一定程度的修改,那套他所建立的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的转型标准也同样适合任何时代的任何文化领域中。
图像、文献与史境:中国美术史学方法研究
研 究 , 致 可 归 纳 为 三种 基 本 趋 向 : 是 依 据 文 大 一
作者简介 : 李倍雷 (9 0 )本名李蓓蕾 , , 16 一 , 男 重庆人 , 东南 大学 艺术 学院教授 , 士生导师 。 博 艺术学博 士后 流动站合作导
师 , 要从事美术学 、 术学理论研究。 主 艺 基 金 项 目:0 0 2 1 年度 辽 宁 省教 育 厅 人文 社 科 一般 项 目“ 像 、 献 与史 境 : 图 文 中国美 术 史 研究 方 法 ”W2 10 6 阶段 成 果 。 ( 005 )
De .2 1 c , 01
No 4,v 19 . o. 李 倍 雷 : 像 、 献 与 史 境 : 国 美 术 史 学 方 法 研 究 图 文 中
图像 、 献 与史 境 : 国美术 文 中 史 学 方 法 研 究
李 倍 雷
( 南 大 学 艺术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 0 9 ) 东 10 6
题 . 自然影 响到 中 国美术 史 教材 的编 写 。李 公 明
(9 71 、 蛮 《 国 美 术 史 》 14 .)刘 思 训 13 .) 胡 中 (922 、
《 国美 术 发达 史 》 14 .) 王逊 《 国美 术 史 》 中 (9 55 、 中 ( 9 61 ) 李 裕 《 国 美 术 史 纲 》 15 .) 阎丽 1 5 .0 、 中 (9 79 、 川 《 国美 术 史 略 》 15 .) 张 光 福 《 国美 术 I中 (9 8 、 8 中 史 》 18 .1 、中央美术 学 院美术 史 系 中 国美术 ( 9 21 ) 史 教 研室 《 中国美 术简 史 》 1 9 .)徐 建 融《 国 ( 9 09 、 中 美 术 史 标 准 教程 》 19 .) 黄 宗 贤 《 国美 术 史 (9 29 、 中
论艺术史学研究方法中的图像学与风格学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适用性
76史论经纬04 2020 北方美术摘 要:“图像学”和“风格学”是艺术史学领域最重要的两种研究方法。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两种研究方法的发展脉络及内容,分析和比较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艺术史学;风格学;图像学;中国美术史在西学东渐之风的影响下,“图像学”和“风格学”这两种西方艺术史研究中最主要的研究方法逐渐被引入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中,在这一过程中,为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带来新的突破,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水土不服”。
从美术史家们的各种尝试中可以看出,直接将这两种方法代入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并不可取,因为每一种理论都有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在运用西方艺术理论研究中国美术史之前,势必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本文分析图像学和风格学方法在引入中国美术史研究中所需要做出的转变,从而探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如何运用西方艺术理论,才能发挥其价值。
一、风格学与图像学的含义阐释风格学的代表人物是海因里希•沃尔夫林,他主张创建无名的美术史,把风格变化的解释和说明放在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位。
《艺术风格学》是沃尔夫林的代表作,他在这本研究文艺复兴后艺术中风格问题的专著中提出了“线描和图绘”“平面与纵深”“封闭和开放”“多样性和同一性”和“清晰与模糊”这五对基本概念。
在沃尔夫林看来,内在的、恒定不变的规律即是风格变化的原因,任何外部条件都是无法改变艺术形式自身的发展的,他主张把每一种艺术品都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并试图将文化史、心理学和形式分析统一于一个系统,在最终分析了不同地域或民族、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的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得出最有共性的形式。
可以说风格学就是旨在找寻作品在各时代的典型风格特征,在鉴赏造型艺术之后,对作品从表面的第一感受到最后的分析。
“图像学”一词一般被认为来源于切萨雷•里帕的《图像学》一书,该书并没有将任何图像作为研究对象,而是用文字对一百多个象征性的主题形象进行了描述,可以看出这里所指的“图像学”只是处于萌芽阶段,并不具备现代我们意义上图像学的方法论内容。
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
国收藏家带了许多重要的明清绘画作品。20世 纪40年代以后,美国最重要的宋元绘画的鉴藏 家、研究者王季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绘画的研 究,《王季迁读画笔记》集中体现了他的收藏 和研究。在方闻的努力下,王季迁的藏品大部 分花落大都会博物馆,包括五代佚名的《乞巧 图轴》、五代董源的《溪岸图》和元代刘贯道的 《消夏图卷》等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巨作。与 王季迁同时代的另一重要的收藏家顾洛阜,收 藏中国书画作品十分丰富,特别是对于中国书 法的收藏,开创了西方中国书法收藏的传统。 翁万戈编著的《美国顾洛阜藏中国历代书画名 迹精选》详细记录了顾洛阜的收藏,包括宋代 李结的《西塞渔社图卷》、宋代郭熙的《树色平 远图卷》、宋徽宗的《翠竹双禽图卷》,另外还 有马远、刘松年、梁楷、李迪、吴镇、倪云林、 沈周、唐寅、仇英、石涛、八大、王翚等大师的 名作,其中书法作品有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 合传》、米芾的《吴江舟中诗卷》、耶律楚材的 《送刘满诗卷》和董其昌、张瑞图、王铎等人的 书法。同样是在方闻的努力下,顾洛阜的绝大多 数藏品归于大都会博物馆。
20世纪上半叶,汉学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 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亚瑟·卫利在1923 年出版了《中国画的介绍到研究》,1931年还有 《来自敦煌的中国画发现目录》的问世。卫利 主要是对已有的中国绘画研究成果进行选编 介绍,普及了中国美术的知识,引起人们对于中 国美术的兴趣。另一位重要的汉学家福开森则 做了更为重要的工作,他强调艺术品的独特价 值,重视传世文献的解读。1933年,福开森编著 了《历代著录画目》,把目录学的方法应用到中 国美术史研究领域,为以后系统研究奠定了文 献检索基础。在汉学研究传统下,喜仁龙成为
方法打败理论 细节决定方向——浅谈巫鸿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
时 ,在细节 处发现 问题 ,丰富 了研 究视 角,以小见 大,将对作品的解 言 ’到 ‘ 视觉 ’的转化 也 就是 从 ‘ 空 间 ’到 ‘ 视觉 ’的转 化 ,这
读上升到 了新的 高度。跟 随科技 的发展 ,图像也 变得越来越重要 了,
是 摄 影改 变美 术史 思 维 的第二 个重 要 方面 …… ‘ 碎 片 ’的概 念 进 而 联 系到 摄影 对美 术研 究 的第 三个 深层 影 响 ,即研 究者 日益增 长
长补短 ,整 个中国美术 史领域里 享有声 望。他 的方 法打破 了原有的主 方 面 是 比较 ’式 论证 方 法 的盛兴 :从 1 9 世纪 下半 叶 开始 ,美 术
观 意识描述 ,而是采 取恢复 “ 原境 ”的 办法来重塑作 品的 呈现 ,同 史 研 究 和 教 学 越 来 越 以 图像 的 比较 作 为 立 论 的 基础 …… 从 ‘ 语
的 、空 间 的, 中间 不管 用什 么 方法 ,最 后又 回 到美 术上 来 ,那就 至 在研 究 一个 人的 时候 , 也要和 他 的整 个 生活环 境 、文 化环 境 联
是 美术 史 。 ’ 在 他 看 来 ,美 术 史 的研 究 方 法 是 很 多 的 ,重 要 的 系起 来 。在 他 的作 品里 , 《 武梁 祠 》和 《 重 屏 》里表 现 得特 别 明
巫 鸿是 近年 来 在西 方 的中 国美 术史 研 究领 域享 有盛 誉和 权 威 法 ,丰富 了研 究材 料 的信 息 。对待 文献 与 图像 的态 度 ,不 能厚 此 的 学者 之 一 ,如今 在芝 加 哥大 学美 术史 系 当讲座 教 授 。他在 方 法 薄 彼 ,只 有相 互补 充 ,取 长补 短 ,巧妙 联 系 ,才能 在细 节 处经 得 论 上兼 具 中 国传 统 美术 史和 美 国美 术史 的研 究 方法 的优 点 ,重视 起 推敲 ,让 学术探 讨更 加严 谨有 理 。 人类 学 和美 术 学的 跨学 科 融通 ,将 考古 学和 美 术史 结合 ,注 重 方 不 论是 讲 究美 术研 究 的方法 论 ,还 是注 重 文献 和 图像 的互 动 法 论而 不 是理 论 ,在他 看来 “ 所 有 理论 都 是方 法论 ”,并在 此 方 联 系 ,巫 鸿先 生无 非 是想 重构 历史 的原 境 ,这 是他研 究方法 里 反 法 论上 倾 向于做 一 个 中间层 次 ,既 注重 细节 ,又能 将细 节放 入 大 复 强调 的 一种 手段 ,他 认 为 ,只有 将作 品 带回 它所 存在 的那 个 朝 的文 化环 境 中,重 构 出最真 实 的历史 原境 。 代 、那 个位 置 、把 它放 回被 发现 遗 址前 的数 百 乃至 数千 年 ,去 追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
通过对近现代美术史的深入研究,我们逐渐揭示了这一时期美术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对于 各个阶段的重要事件、代表人物和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碰撞得到了深入探讨
在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碰撞,对于如何继承和发 扬传统艺术,以及如何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海派
总结词
海派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 之一,以上海地区的画家为代表,吸收 了传统与西方绘画艺术的精华,形成了 独特的艺术风格。
VS
详细描述
海派兴起于20世纪初,注重个性表达和 艺术创新,强调绘画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同时也关注现实社会问题。代表画家有吴 昌硕、任伯年、张大千等,他们的作品多 以上海地区的风土人情为题材,风格清新 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目录
• 引言 •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 •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主要流派与风格 •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重要人物及其作品 •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影响与价值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背景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是研究中国近现代时期(1840年至今)美 术的发展历程。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包 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转型,对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主要流 派与风格
岭南画派
总结词
岭南画派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广东岭南地区的画家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 风格。
详细描述
岭南画派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注重写生和反映现实生活,强调色彩和光影的表现,具有浓厚的 地方特色。代表画家有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他们的作品多表现南方风景、民俗和民族形象,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美术史视野下中国古代建筑的初步研究
美术史视野下中国古代建筑的初步研究目录一、内容综述...............................................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3 (二)研究范围与方法.......................................4 (三)相关概念界定.........................................5 二、中国古代建筑概述.......................................6 (一)历史沿革.............................................7 (二)建筑类型与分布.......................................8 (三)建筑风格与特点......................................10 三、美术史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建筑............................11 (一)建筑艺术的特征......................................12 (二)美术元素在建筑中的体现..............................13 (三)建筑与美术的关系探讨................................14 四、中国古代建筑实例分析..................................16 (一)宫殿建筑............................................16 (二)园林建筑............................................17 (三)宗教建筑............................................181.大雁塔.................................................192.泰山岱庙...............................................20五、中国古代建筑与美术的关系..............................21(一)建筑对美术的影响....................................22(二)美术对建筑的作用....................................23(三)建筑与美术的互动关系................................24六、结论与展望............................................25(一)研究成果总结........................................26(二)研究的不足与局限....................................27(三)未来研究方向展望....................................28一、内容综述本文旨在从美术史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初步研究。
文献、考古与鉴定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传统方法
发展趋势。 • 技术手段限制:鉴定研究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如对某些特殊材料的检测和分析存在
国美术的内涵和演变。
03
艺术史与宗教学
对于一些具有宗教背景的美术作品,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提供对作
品更为深入的理解。研究宗教信仰、仪式和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有
助于揭示作品背后的宗教意义和象征意义。
运用新技术的研究方法
图像分析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高清晰度图像分析技术,可以更为细致地研究美术作品的细节和风格特征。这 种方法在风格分析、艺术技巧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合作将成为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可以促 进对中国美术的多元理解和文化交流。点
中国美术史的鉴定研究面临着诸多难点,如作品真伪难以判断、时代风格和画家风格的把握难度大、 传世作品与出土作品的不确定性等。此外,不同鉴定方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也是鉴定研究的一个难点 。
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艺术市场的繁荣,中国美术史的鉴定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 鉴定的精度和效率,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造假手段;艺术市场的国际化趋势使得中国美术史的鉴定研 究需要与国际接轨;另外,鉴定研究的学术腐败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文献考据法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对作品的时代、作者、流传等进行考据和推断。文 献考据法需要掌握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考据技巧,同时也要具备对文献的真伪进行鉴别的能 力。
《中国美术史》教学方法探讨
识 需要复 习巩 固了, 哪些是本课 要学的新知识 应阐述清 楚; 要 研 究怎样通过作业练 习,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在钻研教 让 材 时要力求理解深透 , 应该 阅读分析有关资料、 美术作 品, 精心
准备好教案、 义等。 讲
二 、 审美 关系作 为《 把 中国美 术史 》 学 的轴心 线 教
作 品 特征 , 众 的 文 化水 平 、 活 经验 、 观 生 审美 趣 味 以及 欣 赏 过 程
在《 中国美术史》 学 中, 教 我们 不能静止地 停 留在 一个 阶 段、 一个 时期横 向的讲解上, 还要找 出它与前后 的联 系, 并使之 与前、 后比较。通过前 后比较, 把讲授 对象置于所处 的历史发
《 中国美术史》 学涉及很 多领域及 关系。如果从 美术作 教 品分析 出发 , 会关涉美术作品的 内容 、 形式 、 风格 、 流派, 作者的 思想、 修养技巧 以及表现材料 、 工具的性能等; 如果从美术创作 出发, 它关涉美术作 品所取材 的生活 , 美术创作者 的创作 思想 、 生活经历及创作过程 等 ; 如果 就美术欣 赏来说 , 它又 关涉美术
运用 中外美术 比较的方法, 我们可 以更清楚地 找出不 同民 族美 术独有的特殊性 。为什 么 中国绘 画一直处于“ 与不似” 似
之 间, 而西方绘 画曾长期逼 肖物象?为什 么中国雕 塑具有体 线
结合 、 塑与彩结合 的特 征 , 而西方雕塑只注重体面结构 以及 所
造 成 的光 影效 果 呢 ? 为 什 么 中 国建 筑 是 以线 为 骨 架 而具 有 空
审美情操和丰 富的鉴 赏能力, 丰富专 业理 论知识 , 进学 生专 促
业学习和创作水平的提高 , 之胜任 中小学有关 中国美术史方 使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美术史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2.开展中国美术史课程实践教学,如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临摹、创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美术比赛、展览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十二、教学效果与成果
1.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本知识和美术鉴赏方法。
二十四、课程总结
《中国美术史》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中国美术史的系统认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为核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2.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能力得到提升,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3.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作出贡献。
十二、教学效果与成果
(接上文)
4.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论文的撰写,形成自己的研究观点,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5.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十三、教学支持与保障
1.学校应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设备等,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教学过程中,学校应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如提供教学研究经费、优化教学环境等,保障教学质量。
十四、课程调整与优化
1.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时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
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论著述卷帙浩繁,蔚然可观。
据统计,从东晋至清代(1919年以后者不计)仅画学著作,已达814种。
如果再加上书法、工艺、雕塑以及建筑等方面的史论著述,数字就会更大。
当然,在中国古代美术研究中,主要以书法和绘画为对象,其他门类的著述则比较零碎和少见,而且,史与论以及鉴赏、批评区分不明,往往融合为一体,再有,论述多为经验性的、感悟式的,文体近乎随笔、杂谈一类,较少理论色彩和系统性。
这些,是20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美术研究的一些主要特点。
自本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美术研究受到西方艺术研究方法的影响,特别是1949年以后,更多的学者和书画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使中国美术的研究方法有了重大突破。
艺术院校培养了美术史论研究的专门人才。
随着美术考古发掘不断取得的新成果和美术创作的繁荣,美术研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回顾本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的历程和学术成果,拟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美术理论研究以及对外国美术的介绍和研究等三个方面,逐一论述之。
一中国美术史研究“美术”一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是“五四”时期移入中国的。
在此以前,中国古代的有关著作只有画史画论、书史书论等专史专论。
直到本世纪中叶,这种状况没有多大改变。
用现代方法研究和写作的比较系统的专史出现于20年代中期。
1925年出版了潘天寿《中国绘画史》,随后,陆续出版了郑昶《中国画学全史》(1929)、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1)、滕固《唐宋绘画史》(1933)、陈师曾《中国绘画史》(1934)、秦仲文《中国绘画学史》(1934)、俞剑华《中国绘画史》(1937)等多部史著。
50年代以后,才有所谓综合性的美术史出版,如胡蛮《中国美术史》(1952)、李浴《中国美术史纲》(1956)、阎丽川《中国美术史略》(1956)、王逊《中国美术史讲义》(1956)等,同时,也有一批专史和断代史出版,如阿英《中国年画发展史略》(1954)和《中国连环图画史话》(1957)、王伯敏《中国版画史》(1961)、郭味蕖《中国版画史略》(1962)王伯敏《中国绘画史》(1982)以及王伯敏主编的8卷本《中国美术通史》(1988)、毕克官、黄远林合著《中国漫画史》(1986)、张少侠、李小山合著《中国现代绘画史》(1986)、薄松年《中国年画史》(1987)、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1988)、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1985)、王子云《中国塑雕艺术史》(1988)、陈少丰《中国雕塑史》(1993)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方法———巫鸿教授访谈录[美]巫鸿1,朱志荣2( 1.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及东亚语言文化系,伊利诺斯州芝加637; 2.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按语:巫鸿( Wu Hung) 教授是著名的美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
早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1972 -1978 年间一直在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任职,1978 年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
1980 -1987 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学与人类学双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 年获终身教职,后受聘芝加哥大学“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教授,并于2000 年建立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美国古根海姆( Guggenheim) 基金会研究员,是美国在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和权威的学者。
他在方法论上兼具中国传统美术史和美国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的优点,重视人类学和美术学的跨学科融通,并且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方法论。
他还致力于推动对中国当代美术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
巫鸿教授著述甚丰,目前我们国内的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社,迄今已翻译出版了他的《武梁祠: 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礼仪中的美术》、《时空中的美术》、《黄泉下的美术: 宏观中国古代墓葬》等学术专著十余种,对中国美术界、美学界和相关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鉴于此,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志荣博士于2011 年 5 月 5 日下午一点在美国芝加哥现场采访了巫鸿教授,并就美术史研究的方法等问题请巫鸿教授作了深入阐述。
本刊欣闻此举,特地全文刊发本次访谈的相关内容,以期望学界在有关美术史、论研究领域与巫鸿教授进行更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与对话,以使本学科领域内的学术探讨更加细致、透彻。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 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学术为公,文以载道,站在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塑造国家艺术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基点上全力促进学术研讨的深入展开,既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同时也是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塑中华艺术精神,尽到《艺术百家》应有的责任和力量。
作者简介: [美]巫鸿,男,汉,北京人,1963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78 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 -1987 年入哈佛大学攻读并获美术史学与人类学双博士学位,1994 年在哈佛大学人文学院美术史系获终身教职,后为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和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中国艺术史专业方向教授,并受聘芝加哥大学“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教授,2000 年建立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朱志荣( 1961 -) ,男,汉,安徽天长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曾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美学,艺术理论。
朱志荣:陈寅恪将王国维的考古与文献相互参证归纳为“二重证据法”,在中国大陆产生了广泛影响。
您认为中国美术史研究应当如何利用考古发现?巫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王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在史学研究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文献研究主要是研究古代遗留下的书籍,考古学则研究出土的文物。
王国维当时研究注重的主要是文字材料,也就是文献文字。
他所谓的“考古”因此基本上指的是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还有青铜铭文等材料。
他想通过二重证据的考证,得出一个历史研究的更为可信的结论。
这些结论一般都是和历史事实相关的,比如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历史人物行为等。
用两种方法互证,这在中国近代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在今天也很重要。
但是一百年之后再来看二重证据法,我们会发现它给人以一种现代性的思维启示: 一个结论不是一个证据就可以论证的,而需要多重视角的检验。
虽然王国维当时只提出二重视角,但这种学说已经显示出多重视角的潜能———二重可以发展到三重,也可以发展到四重。
现在我们看问题就不只二重了,这种新的思考和王国维、陈寅恪的思想有一定的关联性。
如果说二重证据法主要还是作为史学研究的方法,现在我们研究的问题就更多了,学者们对美术史、文化史等历史书本以外的问题有了更多的兴趣。
作为证据的考古材料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
如果说过去所说的考古证据主要还是甲骨文、铭文一类,现在由考古提供的“证据”种类就多多了,比如城市空间、实物、中西文化交流、人的审美习惯等。
虽然历史考据在我们现在的研究中仍然很重要,但除此之外历史研究中还有很多别的问题。
研究这些问题仅靠文字材料是不能够完全说清楚的。
比如说如果要研究古人的审美习惯,除了文字材料,我们还要使用器物、图像、墓葬等材料,所有这些都有证据意义。
所以,在精神上我们还是要继承两位先生的二重或者多重证据法。
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个是: 什么是证据,什么东西可以构成证据; 另一个是: 使用证据想要证明的是什么。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连在一起的。
朱志荣:古代美术史的研究要运用和借鉴考古学的成果。
您认为在研究出土文物的时候,应当如何使用历史材料和文学材料?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巫鸿:我刚才已经提到一点。
美术史研究主要涉及的是视觉问题、看的问题、美感的问题,也涉及到物质性的问题,比如艺术品的材料构成、空间等。
中国历史考古学中,墓葬是一个重要部分。
墓葬里面有很多器物、图像———对这些个体进行研究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方法。
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墓葬内的空间安排和一些消失了的东西,比如当时摆的食物、香料、灯火等。
这些东西在考古中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可以根据其留下的痕迹、空间安排,重构当时的视觉或者物质的环境。
考古学者有自己的一套学术规范,比如如何发掘、如何记录等。
如果有些材料不属于这种研究重心的话,他们就不一定记录了。
特别是如果对象牵扯到墓葬设计者的主体感觉、审美感觉、世界观等内容的时候,就比较难于进入考古报告。
还有,如果对有些东西无法进行直接的考古分类的时候,比如“空间”———考古报告也容易忽略。
但是这些信息对美术史研究却非常重要。
这就需要在考古发掘和记录的时候,由美术史学者和考古学者进行学术互动。
朱志荣:在美术史研究中如何利用“重构”的方法分析材料?巫鸿:对历史状况的“重构”现在变成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或目的。
这和历史研究的学术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西方。
现在的历史研究,已经从研究一个重要人物和宏大历史事件转移到更为具体的、空间的和物质性的向度。
甚至在研究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和他的整个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i联系起来,而不像原来那样做著名人物的传记性研究。
这种史学转向在近些年中对美术史的影响非常大。
我在《武梁祠》一书里面对以前的汉画研究做了一个梳理,想看看不同时代的学者是怎么看问题的。
经过这种研究我发现,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对每张画发生兴趣,所关心的是这张画的出处何在,那张画画的是什么。
但后来就有人开始对整个的祠堂中的画像程序和结构有兴趣了。
我写这本书时的希望就是把武梁祠中所有的画像连在一起考虑,希望知道这些画像之间到底有没有一个叙事结构,其背后显示的又是怎样一种逻辑思维。
这也就像是研究《史记》,其中的每篇都可以单独来读,但是也可以作为整部书的组成部分来看。
后面这种读法所发掘的不但是司马迁对全书的想法,也可能反映出当时历史的某种观念。
这种研究方法是首先重构一个基本的建筑体,然后通过这个建筑内的整体图像程序重构当时的审美和思想,其中包括家庭关系、君臣关系、政治观念等。
“重构”有不同的层次。
首先,美术史研究离不开实际的东西,因此还是得从具体的图像、建筑、器物入手。
然而,我们继承下来的往往是一些离开了原来原境( context) 的历史碎片。
因此我们需要从这些很具体的碎片出发来重构原来的实体。
特别是我称为“礼仪艺术”的碎片,它们原来都是为了某种宗教、政治目的服务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建筑体。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的是: 这些碎片能不能重新拼起来? 它们背后的建筑体是怎样的? 如果这种重构能够做成,就可以接着去想,接着去重构更高层次上的东西。
比如像武梁祠,我们就可以进而考虑武梁祠和武氏墓地中别的祠堂的关系,考虑武梁祠石刻的大环境,甚至整个东汉时期墓葬的理念。
这都可以算作是“重构”。
很多领域,像物质、社会、政治和宗教的原境———实际上都需要重构。
但是在美术史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将这些领域分得比较清楚。
有的时候学生会操之过急,还没把第一步做好,没把完整的、具体的东西做好,就一下子跳到很高的层次去谈政治、历史的问题,显得缺少中间环节。
也不是说什么东西都可以做,都可以重构。
有的时候我们有比较多的证据,有的时候历史的遗迹消失得很多。
消失太多的时候就不太容易把它原来的环境重构出来,所以在挑选研究主题时也要进行一定的鉴别,看看什么东西可以允许你去做多层的重构。
如果材料能够允许你做许多层次,从初级的重构一直推到很高层次的那种,那就是非常好的材料,很难得,应该马上敏锐地抓住,充分利用。
但更多的时候不是这种情况,更多的情况是个空墓,里面什么东西都没了,有的只剩下壁画。
我们做研究的时候也就只能谈谈那幅画的特点,不可能谈更多的东西。
总体来说,艺术史研究中的重构有两类: 一类是和礼仪艺术有关的,刚才我讲到的例子多属于这种,需要进行建筑的、礼仪的、宗教的各种层面上的重构。
另一类是更接近纯艺术的单独艺术品,比如卷轴画、书法等,这些作品不是特别为了宗教场合或者祭祀场合而制作的,研究的方法和第一类自然也不太一样但是“重构”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英国著名学者迈克·苏利文( Michael Sullivan) ( 后来来到美国) 在20 世纪60 年代曾经写过一篇有关屏风的文章.他在研究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书画著作图2②后,发现唐朝、五代的时候屏风画占很大的比重。
著名的画家王维、吴道子等都画了大量的屏风。
当时立轴画还没有兴起,屏风、卷轴画和壁画是绘画的三大种类。
可是我们现在竟然没有一件当时的屏风画保存下来。
这些屏风都到哪里去了呢? 我曾在《美术史十议》中写过,这些屏风画有些是毁掉了,有些则是被改装了: 一些屏风后来被裱成了立轴画。
屏风原来有四扇或者八扇,现在每一扇就变成独幅画了。
那么,如果不进行历史重构,不知道它只是原来画作的四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一,上来就讲这幅画的构图怎么样,那就必然是误读。
还有很多的问题都和这种概念有关,比如一幅画本来的物质形态和媒材是怎么样的? 这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牵涉的问题很不简单。
古代很多画都被剪裁过,修补过。
比如故宫里的《洛神赋》,现在看印出的画面很漂亮,但是如果真看一下原画,就会发现它是经过大量修补和重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