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C【解析】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故A错误;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故B错误;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正确;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故D错误;故选C。
点睛:重点是牢记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甲乙丙丁A. L甲=L乙=L丙=L丁B. L乙=L丁<L甲=L丙C. L甲=L乙<L丙=L丁D. L丁<L乙<L甲<L丙【答案】 B【解析】【解答】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让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量相同,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量相同,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分析】图甲虽然看上去只有一个拉力,实际上另一个拉力是墙,所以与丙的作用效果相同,同理,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相同。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力学1.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故A正确。
选A。
2.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案】 C【解析】【分析】(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故选C.【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手的作用.(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A. (M+m)gB. (M+2m)gC. Mg+fD. Mg+2f【答案】 D【解析】【分析】小环受到大环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环受到两个小环的摩擦力大小各为f,方向向下;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大环受到向上的力是绳子对它的拉力F,受到向下的力有:大环的重力G、两个小环的摩擦力2f;如图所示: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的特点,得到F=G+2f=Mg+2f;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够判定出摩擦力的方向。
初中物理力学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物体间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答案】C【解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故A正确;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B正确;C、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错误;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为“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也是后面学习受力分析的基础,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B. 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答案】A【解析】【解答】A、沙桶与沙的总重力为,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块受到的拉力大小为mg;因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mg,A符合题意;B、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C、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D、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3.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答案】A【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 F的方向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该同学由于匀速下滑,受平衡力,滑梯对该同学的作用力与重力平衡,竖直向上,大小相等。
故选A。
2.电子驱蚊器利用变频声波直接刺激蚊虫中枢神经,使其非常痛苦,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无法在此环境生存,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其部分参数见表格,取g=10N/kg关于驱蚊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驱蚊器的重力为0.6N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被正常人听到C. 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D. 驱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0.02kW•h 【答案】B【解析】【解答】A、驱蚊器的重力,G=mg=0.06kg×10N/kg=0.6N,A不符合题意;B、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Hz;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能被正常人听到,B符合题意;C、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C 不符合题意;D、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W=Pt=0.002kW×10h=0.2kW•h,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物体质量计算重力的大小,人耳的听声范围是20~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利用功率和时间计算消耗的电能.3.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B. 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C. 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 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答案】 D【解析】【解答】A、牙膏盒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A不符合题意;B、回形针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B不符合题意;C、钩码的质量已知,当挂在橡皮筋上时对橡皮筋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不同橡皮筋在相等的拉力作用下伸长的长度不同,即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D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A.B.C.D.【答案】B【解析】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四个选项可判断出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A【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A符合题意;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不符合题意;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运动才产生的;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车辆侧翻或侧滑;C、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人们才能闻到花香;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向后划水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动 .3.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 C【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不符合题意;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受力物体是手,故ABD错、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关键。
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解答】解: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为零时,重力也是零,所以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重力计算公式G=mg分析即可.3.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 C【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不符合题意;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4.如图所示,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 B.C. D.【答案】 D【解析】【解答】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时其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摩擦力(方向:沿着斜面向上)。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 F的方向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该同学由于匀速下滑,受平衡力,滑梯对该同学的作用力与重力平衡,竖直向上,大小相等。
故选A。
2.如图所示中,物体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解答】解: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从作用点起,垂直斜面画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力的示意图要把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画出来;注意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3.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 C【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不符合题意;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4.某弹簧的一端受到100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100N的拉力的作用,那么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A. 200NB. 100NC. 0ND. 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解答】弹簧测力计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100N的拉力,两个拉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所以是一对平衡力。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力学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其所受重力大于其所受阻力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踢力和重力的作用C.人推车向前运动,人对车有作用力,车对人也有作用力D.正在上升的氢气球不受重力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详解】A、由于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竖直下落,所以其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故A错误。
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因为这时脚已与足球脱离,所以足球不会受到踢力的作用,但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B错误。
C、人推车向前运动,人对车有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车对人也有作用力,故C正确;D、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所以正在上升的氢气球仍受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解答】解: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为零时,重力也是零,所以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重力计算公式G=mg分析即可.3.如图是2009年6月30日,醉酒超速驾车造成5死4伤的事故车辆,事故后严重变形.汽车变形说明()A. 汽车受重力的作用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 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 B【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会发生水平方向的碰撞事故.(3)只要两个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运动趋势时,存在摩擦力.(4)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需要的是物体的惯性.【解答】A、汽车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是水平方向的.不符合题意.B、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的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改变了汽车的形状,所以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符合题意.C、汽车地面上运动时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维持物体的运动的是物体的惯性,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力.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1)掌握力的作用效果.(2)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掌握摩擦力发生的条件.(4)掌握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就是运动的.
1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 图,正确的是(G 表示重力,F 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 据四个选项可判断出只有 B 符合题意.故选 B.
【答案】 B 【解析】【解答】自制测力计的量程只有 1N,要想把它的量程提高到 2N,应该把两根一 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这样测力计的量程就变为 2N 了; 故选 B。 【分析】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如图所示,A、B 为两个弹簧测力计,所挂重物的重均为 10N,如果滑轮的摩擦不计, 当重物处于静止状态时,A、B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
1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 G=2.0N,弹簧测力计 A、B 的示数分别为( )
A.0N 2.0N
B.2.0N 2.0N
C.2.0N 4.0N
D.】
【详解】
左图中,弹簧测力计测量重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其示数为 FA=G=2.0N,此时弹簧静止,
5N;
,所以 G=9N,故选项 D 正确;
故选 D.
11.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 5000N 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此时弹簧测 力计的读数为
A.2500N
B.5000N
C.0
D.1000N
【答案】B
【解析】
弹簧测力计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 5000N 的拉力,两个拉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所
3.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 1N.小红想将测力 计的量程提高为 2N,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 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 B. 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 C. 直接改变刻度,把刻度是 1N 的地方改写成 2N D. 增加刻度,在 1N 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直至 2N
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力学
1.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册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 10N B.课桌的高度约为 75cm C.泰安夏天最高气温约为 60℃ D.中学生 100m 短跑成绩约为 7s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一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 200g,故重力约为 2N;故 A 错误;课桌的高度接近 1m,约为 75cm(0.75m)故 B 正确;泰安夏天最高气温约为 40℃左右,达不到 60℃;故 C 错误;中学生 100m 短跑成绩约 15s,故 D 错误;故应选 B. 【考点定位】重力大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轨迹如图甲中虚线 OA 所示。在 OA 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 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 OB 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 出的结论是(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答案】C 【解析】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故 A 错误; 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故 B 错误; 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 的运动方向,C 正确; 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 变,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重点是牢记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
受平衡力作用,弹簧测力计左端受到固定物体对其的拉力与重物对其的拉力为一对平衡
力,即固定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也为 2.0N;右图中,弹簧测力计受到两侧的拉力
大小相等,处于静止,B 弹簧测力计受力情况与 A 弹簧测力计是一样的,所以其示数为
FB=G=2.0N。故 B 正确。
17.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
以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挂钩一端所受的拉力(5000N)为
准,所以,其示数是 5000N,故 B 正确。
故选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弹簧测力计读数的理解和掌握。要注意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区
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弹簧所受到的合力的不同。
12.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
2.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解析】【解答】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 以二者不是一对平衡力,A 不符合题意; BD.木块对细绳的拉力和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D 不符合题意;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 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
的大小。
5.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其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即水对碗壁的压力;由于压力的垂 直作用在碗壁上,并且斜向下,故 C 选项符合压力的方向; 故选 C。 【分析】注意压力垂直作用在受力物上,并且方向指向受力物。
18.现在全市各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 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B.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了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 C.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B 【解析】A. 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的,故 A 正确; B. 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具有惯性,故 B 错误; C.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用头顶足球攻门时,球对头也有力的作用,头感到 疼,故 C 正确; 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故 D 正确;
14.下列是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司机使用安全带与惯性无关 B.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 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牵引力大于阻力 【答案】B 【解析】【解答】A、司机和汽车一起运动,当急刹车时,车停止运动,司机由于惯性保 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行,容易冲出车外,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一定要系安全 带。A 不符合题意。 B、击打排球时手给排球一个力的作用,同时球给手一个力的作用,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B 符合题意。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人和伞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伞为参照物,人是静止 的。C 不符合题意。 D、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作用,两个力是 平衡力,大小相等。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如图所示,各用 5N 的水平拉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计)( )
A. 10N
B. 5N
C. 0N
D. 10N 或 0N
【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向两端拉弹簧测力计,与只拉一端效果是相同
的。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拉一端时,另一端也必须有力的作用,因此,弹簧测
力计不可能显示两边的拉力之和,而只会显示一个力的大小,即 5N。 故答案为:B。 【分析】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是挂钩上力的大小,与挂环上力的大小以及弹簧测力受到的 合力大小无关。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拍桌子时,手也会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时,所受的浮力变大 D.篮球被篮板弹回,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用手拍桌子时,手也会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书,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F 浮=G 时,物体漂浮,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时,重力不变,所受的浮力也不变 D.篮球被篮板弹回,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故选 C 考点:相互作用力;二力平衡;物体的浮沉条件;力的作用效果
9.初中毕业体育考试项目有长跑、实心球、立定跳远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跑的考生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B.立定跳远时用力蹬地快速跳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推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考生对实心球做了功 D.考生坐在水平操场上静止休息时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考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赛跑到达终点时,人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 用,故 A 错误;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B 错误;推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过程中,推力已经消失,故手的推力没有做功, 是由于惯性在运动,故 C 错误;考生坐在水平操场上静止休息时,受到的重力和与地面对 考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符合二力平 衡条件,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D 正确,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