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表(常见中药图解表)

合集下载

200种常用中药饮片图谱,值得收藏

200种常用中药饮片图谱,值得收藏

200种常用中药饮片图谱,值得收藏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功效简介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风,癫痫,疮疡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雄黄:二硫化二砷(As2S2),硫化物特征:条痕淡橘红色,断面具树脂样光泽,有特异的臭气【功能主治】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自然铜:二硫化铁(FeS2),硫化物特征:晶形多为立方体,集合体呈致密块状,表面亮淡黄色,有金属光泽,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方剂选用1.治疗心气刺痛:自然铜火煅醋淬九次,研末,醋调一字服.(《卫生易简方》)2.治疗打扑伤:自然铜(研极细,水飞过)、当归、没药各2.5克.以酒调频服,仍以手摩痛处.(《本草衍义》)3.治疗跌扑骨断:自然铜(煅通红,醋淬七次,放湿土上,月余用)、乳香、没药、当归身、羌活等分.为散,每服10克,醇酒调,日再服.骨伤用骨碎补25克,酒浸捣绞取汁冲服.(《张氏医通》自然铜散)4.治疗项下气瘿:自然铜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仁斋直指方》)5.治疗一切恶疮及火烧汤烫:自然铜、密陀僧各50克(并煅研),甘草、黄檗各100克(并为末).上四味,一处研细,收密器中,水调涂或干敷.(《圣济总录》自然铜散)配伍效用自然铜配伍没药二者皆有活血止痛之功.且自然铜能接骨续筋;没药能生肌消肿,相伍为用,有活血止痛、接骨续筋、生肌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外伤所致之骨折疼痛、淤血肿胀等。

赭石: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铁特征: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可见圆形突起或凹窝,有的具金属光泽功能主治平肝镇逆,凉血止血。

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

500个中草药图谱(附主治功效)!中医爱好者可以收藏

500个中草药图谱(附主治功效)!中医爱好者可以收藏

500个中草药图谱(附主治功效)!中医爱好者可以收藏解表类1、发散风寒药生姜别名:大肉姜、鲜生姜白芷别名:芳香、泽芬防风别名:铜芸、茴草、百枝、屏风苍耳别名:常思菜、地葵、道人头、猪耳、刺儿棵羌活别名:羌青、护羌使者、羌滑、退风使者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山人参荆芥别名:香荆芥、假苏、姜芥、四棱杆蒿、稳齿菜桂枝别名:柳桂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2、发散风热药牛蒡子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升麻别名:周麻、鸡骨升麻、鬼脸升麻柴胡别名:地薰、茹草、柴草、茈胡葛根别名:甘葛、干葛、粉葛、葛条根桑叶别名:铁扇子、蚕叶菊花别名:甘菊、金蕊、真菊、药菊薄荷别名:蕃荷菜、土薄荷、南薄荷、人丹草、野薄荷泻火药1、清热泻火药天花粉别名:栝楼根、花粉、白药、瑞雪决明子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千里光、假绿豆知母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羊胡子栀子别名:木丹、越桃、山栀子、黄鸡子、黄栀子莲子心别名:苦薏、莲薏、莲心夏枯草别名:铁色草、棒柱头花、榔头草、棒槌草、牛枯草2、清热燥湿药龙胆别名:陵游、草龙胆、苦地胆、山龙胆、水龙胆白鲜皮别名:野花椒皮、白羊鲜、北鲜皮、臭根皮、八股牛、八挂牛、好汉拔苦参别名:地槐、苦骨、穿参、牛参、地参、野槐、山槐鸦胆子别名:老鸦胆、鸦蛋子、小苦楝、苦参子黄芩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别名:黄檗、圆柏、檗木、川黄柏黄连别名:川连、川黄连、姜黄连、吴萸黄连、酒连3、清热泻火药大青叶别名:大青、北板根、大靛别名:豆根、北豆根、广豆根、苦豆根北豆根别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山地瓜秧、蝙蝠藤白头翁别名:野丈人、头公、毛姑朵花、老公花白蔹别名:白根、山地瓜、鹅抱蛋、地老鼠、猫儿卵连翘别名:旱莲子、空翘、空壳、落翅板蓝根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金银花别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二宝花鱼腥草别名:紫背鱼腥草、紫蕺蒲公英别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草、蒲公丁4、清热凉血药地黄别名:生地、生地黄赤芍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牡丹皮别名:丹皮、丹根、牡丹根皮5、清虚热药银柴胡别名: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土参胡黄连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泻下药1、攻下药大黄别名:将军、锦纹、锦纹大黄、川军2、润下药火麻仁别名:大麻仁、麻子仁、麻子线麻、山麻郁李仁别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小李仁3、峻下逐水药千金子别名:千两金、菩萨豆、续随子巴豆别名:巴仁、巴米、红子仁、泻果、猛子仁、巴仁甘遂别名:甘泽、陵泽肿、手花根、猫儿眼、胜于花芫花别名:赤芫、杜芫、头痛花、南芫花、药鱼草、九龙花、闹鱼花京大戟别名:大戟、红芽大戟、紫大戟、将军草商陆别名:章陆、章柳根、见肿消、当陆祛风湿药3、祛风散寒药川乌别名:鹅儿花、五毒、铁毒木瓜别名:木瓜实、铁脚梨草乌别名:乌头、独白草、土附子威灵仙别名:铁脚威灵仙、酒草阶、黑骨头、老虎须、七寸草、牛闲草独活别名:独摇草、独滑、长生路路通别名:枫实、枫草、九空子、枫草2、祛风湿清热药防己别名:粉防己、汉防己、石解马钱子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苦实、马前秦艽别名:秦胶、秦纠、左秦艽桑枝别名:桑条3、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狗脊别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桑寄生别名:桃树寄生、苦楝寄生、广寄生化湿药广藿香别名:土藿香、大叶薄荷、猫尾巴香、山茴香苍术别名:赤术、仙术、茅术、华苍术豆蔻别名:白豆蔻、草果、草豆蔻佩兰别名:兰草、木香、大泽兰、女兰、香草、杭佩兰草豆蔻别名: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扣仁草果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厚朴别名:川朴、厚皮、重皮、烈朴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药冬瓜皮别名:白瓜皮、白冬瓜皮赤小豆别名:红豆、小豆、野赤豆泽泻别名:水泻、芒芋、泽芝、天鹅蛋、水泽、如意菜、水白菜、及泻茯苓别名:茯菟、茯灵、松薯、松苓薏苡仁别名:薏仁、薏米、草珠子、回回米、六谷子、尿珠子2、利水通淋药川木通别名:淮木通、山木通、花木通、白木通车前草别名:当道、蛤蚂草、车轮草、铁贯草石韦别名:石皮、金星草、石兰、石剑、石背柳灯心草别名:虎须草、赤须、灯心、灯草3、利湿退黄药垂盆草别名:半枝莲、佛指甲、狗牙半支、豆瓣子菜、狗牙齿、鼠牙半支、白蜈蚣金钱草别名:神仙对坐草、蜈蚣草、黄疸草茵陈别名:茵陈蒿、绵茵陈、绒蒿虎杖别名:苦杖、斑杖、花斑杖、紫金龙、酸汤杆、山大黄、阴阳莲温里药丁香别名:母丁香、公丁香、雄丁香八角茴香别名:大料、大茴香、舶上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小茴香别名:土茴香、谷茴香、草茴香、谷香、小茴、小香、香丝菜花椒别名:秦椒、蜀椒、巴椒、川椒肉桂别名:桂树、牡桂、玉桂、紫桂、大桂、桂皮干姜别名:白姜、干生姜、均姜、药姜吴茱萸别名:食茱萸、吴萸、气辣子、曲药子附子别名: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高良姜别名:良姜、小良姜、海良姜、膏良姜。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3-10g 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退肿。

桂枝 3-10g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5-10g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荆芥 5-10g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防风5-10g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羌活3-10g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2.发散风热药薄荷3-6g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6-12g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蝉蜕5-10g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5-10g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 3-10g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葛根10-15g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石膏 5-15g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夏枯草10-15g清泻肝火,解毒散结。

2.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

归肺胃胆、大肠膀胱经。

5-15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苦,寒。

归心、胃、大肠、肝经。

2-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

归肝胆、大肠肾膀胱经。

6-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3.清热解毒药治湿热病药金银花微苦辛甘,寒。

归肺心胃大肠经。

10-15g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辛,寒。

归心肺、小肠经6-15g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板蓝根 10-15g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10-30g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利湿热。

鱼腥草辛,微寒。

归肺经 15-30g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白头翁苦,寒。

归大肠经。

6-15g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治咽喉肿痛药射干 6-10g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4.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甘、苦、寒。

归心肝、胃、肾经。

10-30g 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玄参甘、苦、咸,寒。

归心肺胃肾经。

常用中药用法和剂量(表格文件)

常用中药用法和剂量(表格文件)
解表药 发散 风寒药 药名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 葱白 鹅不食草 胡荽 柽柳 解表药 发散 风热药 药名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药味 辛、微苦,温 辛、甘、温 辛、温 辛、温 辛、微温 辛、微温 辛、甘、微温 辛、苦、温 辛、温 辛、温。有小毒
归经 归肺、膀胱经 归心、肺、膀胱经 归肺、脾经 归肺、脾、胃经 归肺、脾、胃经 归肺、肝经 归膀胱、肝经 归膀胱、肾经 归肺、胃、大肠经 归肺、肾、心经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 湿止带,消肿排脓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 化饮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药味 辛、凉 辛、苦、寒 甘、寒 甘、苦、寒
归经 归肺、肝经 归肺、胃经 归肺、肝经 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疏肝行气 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 解毒消肿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 退翳,息风止痉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
应用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 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 胁痛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痈 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 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咳嗽,燥热咳嗽,肝 阳上亢眩晕,目赤昏花
甘、苦、咸、微 归肝、大肠经 寒 辛、甘、平 归肝、肺经 甘、微寒 苦、微寒 归肝、胆经 归肝经
清热药 清热 燥湿药 药名 黄芩

神农本草五行药谱图

神农本草五行药谱图

神农本草五行药谱图神农本草总图及目录按上图各味中药的序号查阅神农药性1甘草 2白术 3干姜4生姜5大枣6陈皮7吴茱萸8当归9川芎10阿胶11龟板12生地13石斛14神曲15茜草16半夏17黄芩18车前子19薏苡仁20人参21葛根22玉竹23桑寄生24天麻25旋覆花26石膏27丹皮28山萸肉29泽泻 30苁蓉31砂仁 32桑白皮33枳实34麦冬35茵陈36远志37滑石38茯苓39忍冬藤40紫石英41附子42肉桂43鹿茸44鹿胶44山药45杜仲46补骨脂47续断48菟丝子49桑寄生50桑螵蛸51淫羊藿52鳖甲53五味子54猪苓55黄柏 56芒硝57何首乌58石菖蒲59防风60巴戟天61牛膝62羚羊角63乌梅64橘皮65菊花66蝉衣67白僵蚕68柏实69防己70贝母71荆芥72柴胡73龙胆74黄芪75麝香7677黄连78黄芩79羌活80桂枝81麻黄81.5秦艽 82沙参83知母84马兜铃85血余炭86瓜萎根(天花粉)87栀子88丹参 89枸杞90木香91朱砂92代赭石93升麻94木通95赤石脂96禹余粮97细辛98款冬花99紫菀100玄参101天门冬102紫苏103葱白104葶苈子105龙骨106牡蛎 107芍药108厚朴109杏仁110大黄111桃仁112桔梗113蜂蜜一、由中土调节其他1、补阴20人参21葛根22玉竹23桑寄生2、补阳、由阴生阳,补肾水之阳41附子42肉桂3干姜3、补脾胃药1甘草2白术3干姜4生姜5大枣6陈皮7吴茱萸8当归9川芎10阿胶11龟板12生地13石斛14神曲15茜草16半夏17黄芩18车前子24天麻27丹皮4、由脾胃通九窍94木通5、脾胃与肾药11龟板12生地44山药45杜仲46补骨脂47续断6、肺脾胃药5大枣38茯苓4生姜7吴茱萸10阿胶13石斛21葛根24天麻61牛膝74黄芪80桂枝93升麻94木通95赤石脂96禹余粮113蜂蜜102苏子2白术54猪苓56芒硝37滑石7、心、脾胃药8当归10阿胶61牛膝75麝香77黄连78黄芩79羌活80桂枝36远志55黄柏 86瓜萎根(天花粉)88丹参8、肝、脾药7吴茱萸8当归9川芎19薏苡仁51淫羊藿59防风60巴戟天61牛膝99紫菀39忍冬藤40紫石英 102紫苏9、脾、胆药、三焦药57何首乌72柴胡73龙胆74黄芪75麝香80桂枝10、胃土至皮毛64橘皮二、肺、肾、脾药48菟丝子49桑寄生50桑螵蛸51淫羊藿52鳖甲67白僵蚕97细辛98款冬花99紫菀100玄参101天门冬37滑石54猪苓56芒硝三、肝与肺、肺药27丹皮52鳖甲61牛膝64橘皮65菊花66蝉衣67白僵蚕68柏实69防己70贝母106牡蛎3干姜4生姜50桑螵蛸71荆芥103葱白104葶苈子四、心火与肾水药27丹皮66蝉衣82沙参83知母84马兜铃85血余炭86瓜萎根(天花粉)88丹参 15茜草77黄连87栀子88丹参89枸杞90木香91朱砂92代赭石五、肾水与肝木药62羚羊角63乌梅64橘皮105龙骨106牡蛎 28山萸肉53五味子六、木生火81麻黄七、肝、胆药71荆芥八、任督药11龟板43鹿茸44鹿胶九、三焦药112桔梗十、上气药63乌梅十一、下气主泄药107芍药108厚朴109杏仁110大黄111桃仁。

中药属性一目了然归类表

中药属性一目了然归类表

中药属性一目了然归类表发散风寒药香薷化湿和中(善治阴暑)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助阳化气、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紫苏发散风寒力缓行气宽中安胎(气滞之胎动不安)生姜解鱼蟹毒温胃止呕(呕家圣药)解药毒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以祛风见长胜湿止痛(风药润剂)、止痉羌活发散风寒性升散善治太阳经后头痛、上半身痹痛解表胜湿止痛祛风湿藁本(风寒夹湿之表证)善治巅顶头痛白芷发散风寒善治眉棱骨头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宣通鼻窍细辛祛风止痛善治少阴头痛连齿、温肺化饮(解表寒,散里寒)散风寒通鼻窍苍耳子散风寒兼胜湿止痛(善治鼻渊)辛夷通鼻窍发散风热药薄荷疏散风热、辛散力强、清利头目、疏肝解郁蝉蜕利咽、透疹发散力弱、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既祛外风,又息内风)牛蒡子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主入肺经、偏于清肺润燥菊花平抑肝阳主入肝经、偏于清肝平肝解表热,清里热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润肠通便升麻清热解毒升阳举陷升阳举陷柴胡——和解退热、升阳举陷、疏肝解郁长于退热葛根——解肌退热(善治项背部疼痛)、升阳止泻、生津止渴、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善祛头面诸邪)淡豆豉——宣散解表、除烦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味辛长于透热为清解之品又(煅用)收湿敛疮除烦止渴知母药力强味甘养阴生津为清润之品又清相火、退虚热清肺胃热芦根清热泻火清胃止呕、清热利尿天花粉生津止渴兼养肺胃之阴,生津止渴力强又消肿排脓竹叶清心除烦长于清心又生津上清心火淡竹叶清热利尿长于利尿下利小便夏枯草清肝明目清肝火力强,又散郁结草决明明目效佳虚实皆宜又润肠通便栀子——清热泻火(清泻三焦,尤善清心火而除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气血双清)、清利湿热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主上焦、清肺与胸膈之热、善清中上二焦湿热、清热安胎、凉血止血黄连泻火解毒主中焦、善清心胃之热、善清胃肠湿热(湿热泻痢要药)黄柏主下焦、善清下焦湿热清相火、退虚热龙胆草善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苦参善清下焦及肌肤湿热、又杀虫利尿清热燥湿白鲜皮祛风解毒(止痒)秦皮收涩止痢、止带、清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清热解毒力强、又凉血止痢、清解暑热(为阳痈要药)连翘疏散风热又散结消肿,散结力强,善清心火,尤为疮痈要药、蒲公英善治乳痈(清肝胃之热、兼能通乳)又利湿通淋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善治疔毒鱼腥草消痈善治肺痈(清透肺热)、又利尿通淋野菊花败酱草活血祛瘀红藤善治肠痈又祛风止痛贯众杀虫、凉血止血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力强青黛凉血消斑长于凉肝定惊(清肝火)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散结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善治痰火互结之咽喉肿痛)山豆根利咽散结为咽痛要药有小毒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为治梅毒要药)白头翁——凉血解毒,止痢(功专力强,为治热毒血痢要药)半边莲利水消肿蛇舌草清热解毒(解热毒、蛇毒)利尿通淋蚤休凉肝定惊清热凉血药生地清热凉血凉血、养阴力强、又凉血止血、退虚热玄参养阴生津又泻火解毒、软坚散结丹皮清热凉血偏凉血止血、消痈、退虚热赤芍活血祛瘀偏活血止痛、清肝火紫草清热解毒、透疹水牛角——凉血解毒、定惊清虚热药青蒿清虚热又截疟、解暑(气味芳香,宜后下)地骨皮凉血除蒸(味甘质润,善治有汗之骨蒸)凉血止血,清肺降火银柴胡清退虚热清除疳热胡黄连又清热燥湿泻下药大黄攻下力峻,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利湿退黄泻下攻积、清热芒硝润燥软坚,(外用)清热消肿止痛番泻叶——泻下通便(热结便秘)火麻仁兼补虚之功润肠通便郁李仁兼行气滞甘遂消肿散结大戟峻下逐水芫花(用于水湿壅盛之实证)杀虫、疗疮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牵牛子——泻下逐水、祛积杀虫(别名:二丑)祛风湿药独活偏治寒湿痹痛及下半身痹痛,解表威灵仙善治行痹(性猛善走,通经络),消骨鲠蕲蛇祛风湿善治行痹、顽痹(祛风力强),祛风通络,止痉川乌止痹痛散寒止痛力强,善治痛痹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胃,善治着痹秦艽通络止痛,为风药润剂。

中药学表格完整版

中药学表格完整版
4、疮疡不敛,湿疹,烫伤
寒水石
辛咸寒,心胃肾
清热泻火
1、热病烦渴, 2、丹毒,烫伤
知母
苦甘寒;肺胃肾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1.气分实热证2.肺热咳嗽,阴虚燥咳3.阴虚消渴
4.骨蒸潮热5、肠燥便秘
4、骨蒸潮热5.肠燥便秘
4、骨蒸潮热5、肠燥便秘
芦根
甘寒,肺胃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除烦,止呕,利尿
除烦,止呕,利尿
1、风热感冒,头昏头痛2、目赤肿痛,齿龈肿痛
柴胡
辛劳微寒,
肝胆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1.感冒发热,少阳证2.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4、疟疾寒热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4、疟疾寒热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4.疟疾寒热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4、疟疾寒热
升麻
辛微甘微寒,
肺脾胃大肠
苦参
苦寒,
心肝胃大肠膀胱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带下,阴肿阴痒2、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3、淋证涩痛,小便不利
白鲜皮
苦寒,脾胃膀胱
清热燥湿,解毒,祛风
1、湿热疮毒,湿疹,疥癣2、湿热黄疸3、风湿痹痛
椿皮
苦涩寒,大肠胃肝
清热燥湿,涩肠止泻,
止血止带
1、湿热泻痢,久泻久痢2、赤白带下3、崩漏,便血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止痉
1.外感表证2、风疹搔痒3、风湿痹痛4、破伤风证
羌活
辛劳温,膀胱肾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止痛
1、风寒感冒,头痛项强2、风寒湿痹,肩背疼痛
藁本
辛温,膀胱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1、风寒感冒,颠顶疼痛2、风湿痹痛

中药学图表-各章概述

中药学图表-各章概述

第一单元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

1.性能、功效与适应范围:解表药多为辛味,其性发散。

辛温解表药物主治风寒表证。

辛凉解表药主治风热表证。

此外,以其发散表邪作用,部分解表药还能兼治水肿、咳喘、疹发不畅、风湿痹证等病症。

2.配伍方法:表证兼虚证者,应随证配伍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以扶正祛邪;辛凉解表药在用于温病初起时,应适当配伍清热解毒药。

3.使用注意:解表发汗以微微汗出为度;使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解表药时,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阳伤阴,甚至导致“大汗亡阳”、“大汗伤阴”;对于虚证兼表证者,应用解表药须慎,以防伤正;本类药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第二单元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蚤休、土茯苓、熊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

1.分类、功效与主治病症:清热药根据其性能,主要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五类。

其中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实热证及脏腑火热证,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清热解毒药主治热毒证,清热凉血药主治血热证,清虚热药主治虚热证。

2.配伍方法:使用清热药,首先要辨别热证属气分或血分,属实热或虚热。

有表证者,当先解表或表里同治;气血两燔者,宜气血两清;里热兼阴虚者,应兼以滋阴;里热积滞者,当配以泻下;兼脾胃虚弱者,应辅以补脾。

3.使用注意:本类药大多“苦寒伤阳”,易伤脾胃,脾胃虚弱证慎用;清热燥湿药易“苦燥伤阴”,热病津伤与阴虚证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禁用清热药;使用本类药物,中病即止,以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第三单元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牵牛子、大戟、芫花。

19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19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19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1、缬草——【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有微毒。

入心、肝二经。

【功效禁忌】洽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体弱阴虚者用。

2、艾叶——【性味归经】苦辛,温。

入脾、肝、肾经。

【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B3、巴戟天——【性味归经】味辛,甘; 性微温。

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4、白花蛇——【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5、白蒺藜——【性昧归经】苦辛乎,入肝经。

【功用】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6、白石英——【性味】甘、微温。

【功效】益气、安神、止咳、降逆、除湿痹、补五脏、利尿。

7、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

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8、白芍——【性味归经】苦酸,凉。

入肝、脾经。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9、白鲜皮——【性味归经】苦,寒。

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10、白芷——【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1、百部——【性味归经】甘、苦,微温。

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12、白蔹——【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

13、斑蝥——【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

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14、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

入脾、胃经。

【功效】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

15、萆薢——【功效】利水药,渗湿利尿。

【性味归经】苦,平。

归肝、胃、膀胱经16、扁豆——【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胃经。

【功效】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

17、冰片——【性味归经】辛、苦,微寒。

归心、脾,肺烃。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18、槟榔——【性味归经】气微,味涩而苦。

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破积,下气,行水。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

131.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怀牛膝)的根。

功效分类:祛风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苋科。

别名: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性味:味甘、苦、酸,性平。

归经:入肝经,肾经。

功能:散瘀血,消痈肿。

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用药禁忌: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服。

132.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薯蓣科。

别名:藷藇、署预、薯蓣、山芋、诸署、署豫、玉延、修脆、藷、山藷、王藷、薯药、怀山药、蛇芋、白苕、九黄、野白薯、山板薯、扇子薯、佛掌薯。

性味:甘;平。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补脾;养肺;固肾;益精。

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

用药禁忌: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禁服、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133.牡蛎:一种软体动物,身体呈卵圆型有两面壳,生活在浅海泥沙,肉味鲜美。

壳烧成灰可入药。

也叫“蚝”。

性味:咸,微寒。

归经:归肝、胆、肾经。

功能:平肝息风药;养阴药。

功能: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

生牡蛎:上收下敛,治疗头晕、便稀。

用药禁忌:牡蛎恶麻黄、吴茱萸、辛夷。

本品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134.菟丝子:兔丝子是荒地上常见的寄生植物,通常会缠绕在矮小的植物上,由于体於不含叶绿素,植株呈现淡淡的黄色,只要稍微留意不难发现。

种子入药。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金黄丝子、马冷丝、巴钱天、黄鳝藤、菟儿丝、菟丝实、吐丝子。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100种常见中药材的主要药性及治疗病症!

100种常见中药材的主要药性及治疗病症!

100种常见中药材的主要药性及治疗病症!
中医的发扬离不开中药,其中熟知中药特性是每一位中医人必备的知识技能!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汇总了,我们常见常用的100种中药材的药效特性,希望对你有用!
(58)桃仁:善活血祛瘀,为治血瘀诸证之要药。

因其活血力强,能促进新血生长,故习称其能“破血”、“祛瘀生新”。

(59)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衄要药。

(64)自然铜、土鳖虫:伤科要药。

(65)半夏:内服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湿痰、寒痰、呕吐之要药。

外用能消肿散结,可治瘿瘤痰核及痈肿等。

天南星也是治疗寒痰、湿痰的要药。

(66)旋复花:既下气行水消痰,又降胃气止呕哕,为治肺胃气
逆之要药。

(67)川贝母:善清肺化痰、润肺止咳,为肺热燥咳及虚劳咳嗽之要药。

(68)苦杏仁:为治咳喘要药。

(73)黄药子:既化痰散结而消瘿,为治瘿瘤要药;又清热毒、解蛇毒,治疮痈、咽痛、蛇咬伤;还清血热而止血,治血热出血。

(74)海浮石:善清肺化痰,为治痰热咳喘之要药;能软坚散结,为治瘰疬结核所常用;兼通淋,治淋证涩痛可投。

(75)百部:善润肺止咳,为治新久咳嗽之要药,最宜痨嗽及百日咳。

(76)洋金花:具麻醉镇痛之功,止痛力甚佳,为治诸多痛证之要药。

(77)朱砂:善重镇安神,为治心火亢盛诸证之要药;能清热解毒,为治热毒疮肿、咽痛、口疮所常用。

常见中药药性药性一览表

常见中药药性药性一览表

常见中药药性药性一览表中医药是中国的瑰宝,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可以用它们来对付百病,我们更可以将其用在食疗之中,调养自己的身体~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白茅根: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薏苡仁:不是珍珠胜似珍珠甘草: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花椒:麻辣医生,驱寒很有性格中药药性之最清热解毒之最—---金银花;芳香化湿之最---—藿香;利水渗湿之最———茯苓;芳香开窍之最———麝香;泻火之最———黄连;降气之最———沉香;生津之最———石斛;化痰之最———半夏;平肝之最———羚羊角;辛凉之最———薄荷;止痛之最———元胡;止血之最———三七;补阳之最———鹿茸;补阴之最———女贞子;泻下之最———大黄;凉血之最———犀角;理气之最———枳实;舒肝之最———郁金;活血之最———丹参;补气之最———人参;补血之最———当归;补脾之最———山药;消食之最———神曲;清痰之最———贝母;退黄之最———茵陈;安神之最———枣仁;温里之最———附子。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当归:养血圣物,保女人一生平安红花:活血养颜的女人花益母草:女皇武则天的驻颜美容师雪莲花:冰山来客养出花样年华艾草:天然养生“舒肤佳”芦荟:埃及艳后靠它征服世界白芨:草药里的美白仙子葛根:解热生津的“女人参”白芍:养阴补血的女性知音杏仁:润养肌肤,容颜不老白嫩嫩玉簪花:养血祛斑,像花一样美丽无瑕保佑我们的先天之本何首乌:温补肾阳,再活500年还是黑发飘飘枸杞子:古人的四季养生不老丹冬虫夏草:世间有、天上无的阴阳双补药三七:起死回生“金不换”芡实:对脾肾忠心耿耿的水中仙子女贞子:补肝益肾,完美的天人合一杜仲:双向调节血压第一药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山药:神仙药食,养足我们的后天之本番木瓜:“万寿果”保你肠胃平安陈皮:身边最常见的健脾良药藿香:助脾胃正气,让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丁香花:香喷喷的暖胃好手常见病不求人板蓝根:治感冒的经典药方桔梗:让大长今微笑的止咳药膳罗汉果:可以降血糖的甜果子桃仁:最擅长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紫苏:散寒暖胃,吃海鲜绝对少不了它南瓜子:每天吃一把,不用担心前列腺槟榔:消食化积,南药第一名茱萸:外用降血压的最佳选择冬桑叶:止盗汗、自汗之妙品款冬:久咳不愈肺寒患者的首选良药落地生根:傣家跌打损伤圣药石菖蒲:善入心经,冠心病患者的福音大蓟:无论外用还是内服,都是止血良药卷柏:消炎止血的还魂草仙鹤草:让人迅速恢复体力蒲黄:可以降血脂的花粉健脑安神大法天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酸枣仁:失眠去无踪,美梦伴一生红枣:补血安神,每天都可以当零食吃黄花菜:健脑清心,乐而忘忧桂圆:养血安神、益智强身,说不完的好处莲花:清心养神,固精气、强筋骨的宝贝远志:治疗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的特效药轻轻松松草本排毒金银花:有了它,炎炎夏日也清凉蒲公英:身上长了无名肿毒就用它鱼腥草:消炎解毒,小草药有大作用决明子: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枇杷叶:清肺热的常用药栀子:擅长解全身热毒夏枯草:清热泻火,治淋巴结核第一药紫花地丁:解毒消痈要药牡丹:凉血妙品,花中神药凤仙花:外用可以清热解毒的“女儿花”黄连:清五脏湿热,世间第一苦餐桌上的素淡美味银耳:润肺滋阴的最佳食物百合:补益五脏,怎么做都好吃荠菜:“三高”患者的极品蔬菜薄荷:清咽利喉的芳香疗法茴香:慢性胃炎的缓解药白果:治疗咳喘,当仁不让车前草:前列腺炎患者的最佳食疗消食药消化食积楂曲麦,内金矢藤谷芽莱。

常用温热性中药药性功能表

常用温热性中药药性功能表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 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音哑,肺痈吐脓, 疮疡脓成不溃。
心、肝
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心、肝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
(大肠) 秘。
82 三 棱 活血化瘀 肝、脾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 瘕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肺(胃)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 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27
白芥子
化痰止咳 平喘药

温肺豁痰利气,散 结通络止痛。 用于寒痰喘咳 ,胸胁胀痛 ,痰滞 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28 苦杏仁
化痰止咳 平喘药
肺(大肠)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 小毒 肠燥便秘。
83 王不留行 活血化瘀 84 牛 膝 活血化瘀
85 茯 苓 利水渗湿
86 山 药
补益
肝(胃)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用于乳汁不下,经闭,痛经,乳痈肿痛。
肝、肾
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 闭瘢瘕,肝阳眩晕。禁忌: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滑精,月经过多。
心-脾-肺-肾
42 佛 手
理气
肝、脾、肺
舒肝理气,和胃止 痛。用于肝胃 少呕吐。
气滞,胸胁胀 痛,胃脘痞
满,食
43 荔枝核 44 补骨脂 45 当 归 46 熟地黄 47 菟丝子
理气 补益 补益 补益 补益
肝、肾 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中药药性表格图解

中药药性表格图解
①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②风寒湿痹,寒血滞之月不调、痛、闭及癥瘕。
③阳虚水肿、痰饮证。
④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⑤虚寒腹痛。
3-10g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诸出血证忌用,孕妇及月过多者慎用。
紫苏
辛,温
肺、脾
①发表散寒
②行气宽中
③安胎
④解鱼蟹毒
①风寒感冒,咳嗽胸闷。
②脾胃气滞证。
③气滞胎动证。
④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不宜久煎。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解毒。
5-10g
本品辛温耗气,故气虚和表虚者慎用。
生姜
辛,微温
肺、脾
①发汗解表②温中止呕
③温肺止咳
④解毒
①风寒表证。
②胃寒呕吐。
③风寒客肺的咳嗽。
④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煎服或捣汁冲服。
3-10g
本品辛温,故阴虚内热及热盛者忌用。
3-10g。
本品苦寒燥泄,能生划生发之气,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用
黄连
苦寒
心、肝、胃、大肠
①清热燥湿②泻火解毒
①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②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
③肝火犯胃呕吐吞酸。
④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湿热疮疹。
生用长于泻火解毒燥湿、,清心与大肠之火。酒炒引药上行并可缓和苦寒之性。姜汁或吴茱萸煎汁拌炒则苦泻辛开,缓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强降逆止呕作用。吴茱萸制又治肝郁化火证。
3-10g。
本品苦寒,易伤胃气,故脾胃虚寒者忌服。
龙胆草
苦寒
肝胆胃
①清热燥湿②泻肝胆火
①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阴囊湿疹,湿热黄疸。

医院常见中药按药性排列顺序表(497种)

医院常见中药按药性排列顺序表(497种)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蚤休、紫花地丁、野菊花、千里光 、鱼腥草、穿心莲、半边莲、半枝莲、山慈菇、漏芦、白花蛇舌草、红藤、败酱草、土茯苓 、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秦皮、射干、山豆根、马勃、木蝴蝶(千层纸)、土牛膝、胖 大海、生甘草、凤尾草、天葵、金银花藤、木鳖子、胡麻仁、石上柏、黄药子、素馨花、象 牙丝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凉粉草、人中白 第五节 清虚热药
第十四章、安神药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珍珠、龙齿、珍珠母、紫石英 第二节 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安神药 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花、首乌藤、灵芝、合欢皮
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珍珠母、牡蛎、赭石、(白)蒺藜、玳瑁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人工牛黄、天然牛黄、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蛇蜕
2
中药药性排列顺序表(适合百子柜)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白及、仙鹤草、棕榈、血余炭、藕节、卷柏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艾叶、炮姜、艾叶炭、荆芥炭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丹参、红花、藏红花、桃仁、益母草、茺蔚子、 牛膝、泽兰、鸡血藤、王不留行、土鳖虫、自然铜、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莪术、 三棱、水蛭、穿山甲、苏木、穿破石、皂角刺、川牛膝、无名异、毛冬青、田七、象皮、牛 大力、马鞭草
第七章、温里药
附子、国产肉桂、安南玉桂、干姜、吴茱萸、丁香、小茴香、大茴香、砂姜、花椒、高良姜 、胡椒、胡椒(根)、荜茇、荜澄茄、胡椒根
第八章、理气药
陈皮、橘红、青皮、枳实、木香、香附、香附子、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荔枝核、荔 枝壳、佛手、薤白、大腹皮、柿蒂、甘松、广木香、芒果核、厚朴、黄皮仁、紫苏梗、樟木 子

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功效一目了然(来自网络)徐小丽LittleLily

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功效一目了然(来自网络)徐小丽LittleLily

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功效一目了然(来自网络)徐小丽LittleLily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功效一目了然徐小丽LittleLily2021-12-24 17:51中药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若是不加以分类,笼统而学,怕是难以厘清各药之间的关系,也不易掌握各药的效用,影响临床的发挥。

如何快速掌握中药的作用?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将中药分门别类,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具体怎么分呢?本文介绍现在常用的分类法,详见正文!北齐徐之才曾把药物的效能分为十种,他说:“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

”内容是: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即理气和胃药;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即利尿药;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即强壮营养药;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即泻水、通大便药;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即解肌发汗药;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即安神镇静药;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即利尿润肠药;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即收敛固涩药;燥可去湿,桑皮、赤小豆之属,即理湿化痰药;湿可去燥,白石英、紫石英之属,则滋润药。

宋朝寇宗奭补充两种:寒可去热,即清凉药;热可去寒,即温热药。

清朝贾九如又提出:雄可表散,锐可下行,和可安中,缓可制急,平可主养,静可制动等。

各有见地,可供参考。

现在一般分法比较明朗,大致如下:解表药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

辛温解表,如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薷、白芷、秦艽;辛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

泻下药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

寒下,如大黄、玄明粉;热下,如巴豆;润下,如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泻下,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葶苈等。

理湿药具有除湿渗利作用。

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佛手、苍术、厚朴、草果;淡渗,如茯苓、通草、苡仁;利尿,如车前、泽泻、木通、防己、瞿麦、猪苓、萆薢、萹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蔓荆子
辛苦微寒;膀胱肝胃
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1、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及偏头痛等证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柴胡
苦辛,微寒,肝胆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
1、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4、用于疟疾
升麻
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肠
鹅不食草
辛,温;肺肝
祛风散寒,宣通鼻窍,
化痰止咳
1、用于风寒头痛及鼻渊鼻塞2、用于湿疮肿毒3、用于寒痰咳喘证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
辛,凉;
肺肝
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2、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3、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搔痒4、用于肝气郁滞,证见胸闷、痛等
芦根
甘,寒
肺胃
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利尿
1、用于热病烦渴2、用于肺热呕吐3、用于肺热咳嗽,肺痈咳吐脓血4、用于热淋涩痛
天花粉
甘、微苦,微寒,肺胃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1、用于热病口渴,内热消渴2、用于肺热咳嗽或燥咳3、用于痈肿疮疡
竹叶
甘、辛、淡,寒。心胃小肠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1、用于热病烦渴2、用于口舌生疮,尿赤涩痛
牛蒡子
辛,苦,寒;肺胃
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1、用于外感风热,证见咳嗽、吐痰不利等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3、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4、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
蝉蜕
甘,寒;
肺肝
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
1、用于外感风热,咽痛喑哑2、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疹瘙痒3、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4、用于风热目赤,目翳,多泪
白芷
辛,温,肺胃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
细辛
辛温;有小毒,肺肾心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通窍
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
苍耳子
辛苦温;有小毒,(肺)
祛风解表,宣通鼻窍,
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搔痒3、用于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用于吐衄下血
防风
辛甘微温,膀胱肝脾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3、用于破伤风
羌活
辛苦温,膀胱肾
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
藁本
辛温,膀胱肝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1、用于外感风寒,颠顶头痛 2、用于风寒湿痹
1.用于外感表证,2.胸中烦闷,虚烦不眠。3.护胃和中。
*浮萍
辛寒,肺膀胱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外感风热,发热无汗证,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3.水肿,小便不利。
*木贼
甘苦平,肺肝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1.风热目赤,翳障多泪。2.便血,痔血。
第二章 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1.热病,2.咽痛,疮疡,毒蛇咬伤,3.水肿,热淋
栀子
苦,寒,心肝肺胃三焦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1、用于热病烦闷2、用于湿热黄疸3、用于血热出血4、用于热毒疮疡
夏枯草
辛苦寒,肝胆
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1、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疼痛2、用于瘰疬瘿瘤
决明子
甘苦咸,微寒。
肝肾大肠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淡竹叶
甘淡寒,心胃小肠
清热除烦,利尿1、用于热病烦 Nhomakorabea2、用于口舌生疮,尿赤淋浊
*莲子心
苦寒,心肾
清心安神,涩精止血
1.用于热病高热神昏,2.用于失眠,遗精。
*熊胆
苦寒,肝胆心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
1.用于惊痫抽搐,2.用于肝热目赤,3.疮痈,痔疮肿痛。
*鸭趾草
甘苦寒,肺胃膀胱
清热泻火,解毒利水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
辛、甘,大寒
肺胃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喘3、用于胃火牙痛4、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知母
苦、甘,寒
肺胃肾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3、用于阴虚消渴4、用于骨蒸潮热
*寒水石
咸寒,心胃肾
清热泻火
1.用于热病烦渴,2.用于丹毒,烫伤。
中医药学药性表格
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麻黄
辛、微苦,温。肺膀胱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1、用于风寒表实证2.用于咳喘实证3.用于风水水肿
桂枝
辛、甘,温
肺心膀胱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通阳化气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紫苏
辛,温,
肺脾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解鱼蟹毒
1、用于外感风寒证2、用于脾胃气滞证3、用于食鱼蟹中毒
生姜
辛,微温,
肺脾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多种呕吐证3、用于风寒咳嗽
香薷
辛,微温,
肺胃脾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1、用于阴暑证2、用于水肿
荆芥
辛,微温
肺肝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1、用于目赤肿痛,目暗不明2、用于头痛眩晕3、用于肠燥便秘
*谷精草
辛肝凉,肝胃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1.用于目赤翳障。2.用于头痛齿痛。
桑叶
甘苦,寒;
肺肝
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
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2、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
菊花
辛,甘,苦,微寒,肺肝
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初起,发热头痛2、用于目疾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用于疔疮中毒
除湿止痛
1、用于风寒表证及鼻渊2、用于痹证
*葱白
辛温,肺胃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阴盛格阳证。
*胡荽
辛温,肺胃
解表透疹,健胃消食
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胃寒食滞
*柽柳
辛平,肺胃心
解表透疹,祛风除湿
1. 用于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风寒湿痹
辛夷
辛温;肺胃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1、用于风寒头痛鼻塞2、用于鼻渊头痛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1、用于发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热毒所致多种病证3、用于中气下陷所致脱肛,子宫脱垂,崩漏不止
葛根
甘辛凉,
脾胃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举陷
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3、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
*淡豆豉
甘辛凉,肺胃
解表,除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