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歌诀
中药药性四百味歌诀(不能熟背也要熟读)
中药药性四百味歌诀(不能熟背也要熟读)巫咸问曰:人身三关在何经乎?岐伯曰:三关者,河车之关也。
上玉枕,中肾脊、下尾间。
巫咸曰:三关何故关人生死乎?岐伯曰:关人生死,故名曰关。
巫咸曰:请问生死之义。
岐伯曰:命门者,水中火也。
水火之中实藏先天之气,脾胃之气后天之气也。
先天之气不交于后天,则先天之气不长。
后天之气不交于先天,则后天之气不化。
二气必昼夜交,而后生生不息也。
然而后天之气必得先天之气先交而后生。
而先天之气必由下而上,升降诸脾胃,以分散于各脏腑。
三关者,先天之气所行之径道也。
气旺则升降无碍,气衰则阻,阻则人病矣。
巫咸曰:气衰安旺乎?岐伯曰:助命门之火,益肾阴之水,则气自旺矣。
巫咸曰:善。
——《黄帝外经》三关升降篇01 药性歌括四百味 01 (儿童跟读)亲子群星 - 中医四小经典中药药性四百味歌诀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大黄苦寒,实热积聚,祛痰润燥,疏通便秘。
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中药药性歌诀,400味中药都在这里了,快快收藏!
中药药性歌诀,400味中药都在这里了,快快收藏!药性歌括四百味,这里先介绍第一部分,前100味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1.人参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白茯苓、赤茯苓)附:茯苓皮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附:鲜生地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10.熟地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11.麦门冬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冬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13.黄连(川连)黄连味苦,泻心除(疒言(hū)),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14.黄芩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附:连翘心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18.石膏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19.滑石滑石沉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20.贝母附:川贝母、象贝母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川军、锦纹)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juān)痰逐水,疏通便闭。
22.柴胡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附:苏叶、苏梗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附:麻黄根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180味中药记忆歌诀,建议人手一份!(特别实用)
180味中药记忆歌诀,建议人手一份!(特别实用)中药药性是执业中药师考生需要记忆的内容,同时也是各位中医在行医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老师把这常用的180个中药用顺口溜的形式把多种中药药性编成歌谣,非常方便记忆。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中药药性口诀。
这种好的资料,我们一定会及时发给各位的!欢迎大家关注医学教育网今日头条号!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400味中药药性口诀大全+药性赋
400味中药药性口诀大全+药性赋00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00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00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00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00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006.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007.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008.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009.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010.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011.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012.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013.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014.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015.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016.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017.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018.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019.大黄苦寒,实热积聚,祛痰润燥,疏通便秘。
020.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021.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022.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023.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024.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025.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026.葛根味苦,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027.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028.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痛,诸风口噤。
029.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淤。
030.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031.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痛,疏筋活血。
032.独活甘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033.知母味苦,热可能除,骨蒸有汗,痰嗽皆舒。
034.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药性歌诀400味
药性歌诀(400味分类)1、解表药解表之药重发散,味辛对症寒热痛;表邪风寒与风热,不宜久煎莫久用;虚症要慎免伤元,温初毒解热也清;能利水肿止咳喘,个别止痛又透疹。
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散风寒,性味辛温能发散;外感恶寒兼疼痛,浮紧薄白及诸汗。
麻黄细辛和桂枝,荆芥防风与白芷;紫苏生姜和藁本,葱白羌活苍耳子;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开窍须辛荑。
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去风热,热重寒轻口咽渴;头痛目赤苔黄薄,脉相浮数和干咳。
葛根柴胡和升麻,蝉蜕菊花与桑叶;牛旁子与蔓荆子,浮萍豆豉与薄荷;后有木贼闹自在,古用豆卷清湿热。
2、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多样,泻燥解毒凉血退;食少便溏要慎用,寒凉易损脾和胃。
清热泻火药泻火用于气分热,各类脏腑是实证;高热烦汗脉大洪,身体虚损要扶正;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芦根与栀子;谷精草上密蒙花,熊胆能对青葙子;明目便茶夜明砂,竹叶不胜决明子。
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苦寒,痢痰痔瘘和泄泻;黄胆尿赤耳流脓,淋涩带黄下焦热。
黄莲黄芩与黄柏,龙胆功劳和苦参;白鲜皮内唐松草,胡黄秦皮也能成。
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寒凉,毒虫咬伤与癌症;温病发热咽肿痛,毒痢疮止莫过用。
温热病用药温热金银和连翘,大青叶下板蓝根;青黛绿豆穿心莲,熊胆律草四季青;清热解毒山慈菇,后面不少在其中。
主治咽肿痛药治咽山豆根射干,马勃酸浆金果榄;橄榄木律大青叶,能否配准任你选。
清热痢药热毒泻痢白头翁,秦皮鸭胆马齿苋。
热毒疮疡药热毒疮疡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重楼白花蛇舌草,白蔹败酱草红藤;慈菇漏芦千里光,半枝金荞用方中。
清热凉血药血分有热凉血药,神昏妄行夜难眠;吐衄便血热入营,滋阴甘苦和咸寒。
凉血生地与玄参,赤芍紫草与牡丹;牛角牛黄地骨皮,丝瓜络也是古传。
清退虚热药虚热骨蒸主伤阴,五心烦热脉数细;肝肾阴虚内火旺,热病后期与盗遗。
舌红苔少用此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与胡黄莲,小儿积疳要配齐。
3、泻下药通利方便泻下药,排积水滞显功效。
攻下药攻下之药多苦寒,大黄芦荟玄明粉;芒硝较猛玄明缓,番泻叶子在当中。
(干货)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性口诀诗歌”
(干货)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性口诀诗歌”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2、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33、白芷辛温,阳阴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34、藁本气温,除头颛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35、香附辛苦,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执业药师《中药综合》口诀整理:60句中药药性口诀
执业药师《中药综合》口诀整理:60句中药药性口诀中药药性口诀整理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2、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33、白芷辛温,阳阴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34、藁本气温,除头颛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35、香附辛苦,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中药药性顺口溜】
【中药药性顺口溜】1、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
(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温经止血药:炮姜、艾叶、灶心土、荆芥炭。
(补血止血药):阿胶。
(固精止血药):龟甲。
6、活血止痛药:川芎、郁金、姜黄、乳香、没药、延胡索、五灵脂。
7、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泽兰、当归、牛膝、大黄、瞿麦、益母草、鸡血藤、月季花、凌霄花、王不留行。
8、活血疗伤药:(续筋接骨):苏木、血竭、儿茶、土鳖虫、自然铜、骨碎补、马钱子、刘寄奴。
9、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芒虫、斑蝥、穿山甲、土鳖虫。
10、温化寒痰药:白前、皂荚、天南星、旋复花、白芥子、白附子、皂角刺、莱菔子。
(燥湿化痰):陈皮、佛手、半夏、天南星、化橘红。
中药药性顺口溜:对症下药,一看全都会了一味丹参药,功同四物汤。
家有刘寄如,不怕刀砍头。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
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七叶一枝花,深山是吾家。
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铁脚威灵仙,沙糖加醋煎。
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 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
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
甘草外号叫国老,解毒和药本领高。
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
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要松。
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人家。
药性歌诀400味
药性歌诀(400味分类)1、解表药解表之药重发散,味辛对症寒热痛;表邪风寒与风热,不宜久煎莫久用;虚症要慎免伤元,温初毒解热也清;能利水肿止咳喘,个别止痛又透疹。
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散风寒,性味辛温能发散;外感恶寒兼疼痛,浮紧薄白及诸汗。
麻黄细辛和桂枝,荆芥防风与白芷;紫生和藁本,葱白羌活苍耳子;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开窍须辛荑。
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去风热,热重寒轻口咽渴;头痛目赤苔黄薄,脉相浮数和干咳。
根柴胡和升麻,蝉蜕菊花与桑叶;牛旁子与蔓荆子,浮萍豆豉与薄荷;后有木贼闹自在,古用豆卷清湿热。
2、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多样,泻燥解毒凉血退;食少便溏要慎用,寒凉易损脾和胃。
清热泻火药泻火用于气分热,各类脏腑是实证;高热烦汗脉大洪,身体虚损要扶正;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芦根与栀子;谷精草上密蒙花,熊胆能对青葙子;明目便茶夜明砂,竹叶不胜决明子。
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苦寒,痢痰痔瘘和泄泻;黄胆尿赤耳流脓,淋涩带黄下焦热。
黄莲黄芩与黄柏,龙胆功劳和苦参;白鲜皮唐松草,胡黄皮也能成。
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寒凉,毒虫咬伤与癌症;温病发热咽肿痛,毒痢疮止莫过用。
温热病用药温热金银和连翘,大青叶下板蓝根;青黛绿豆穿心莲,熊胆律草四季青;清热解毒山慈菇,后面不少在其中。
主治咽肿痛药治咽山豆根射干,马勃酸浆金果榄;橄榄木律大青叶,能否配准任你选。
清热痢药热毒泻痢白头翁,皮鸭胆马齿苋。
热毒疮疡药热毒疮疡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重楼白花蛇舌草,白蔹败酱草红藤;慈菇漏芦千里光,半枝金荞用方中。
清热凉血药血分有热凉血药,神昏妄行夜难眠;吐衄便血热入营,滋阴甘苦和咸寒。
凉血生地与玄参,赤芍紫草与牡丹;牛角牛黄地骨皮,丝瓜络也是古传。
清退虚热药虚热骨蒸主伤阴,五心烦热脉数细;肝肾阴虚火旺,热病后期与盗遗。
舌红苔少用此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与胡黄莲,小儿积疳要配齐。
3、泻下药通利方便泻下药,排积水滞显功效。
攻下药攻下之药多苦寒,大黄芦荟玄明粉;芒硝较猛玄明缓,番泻叶子在当中。
中药背诵歌诀
中药背诵歌诀中药背诵歌诀是中医药学习中的一种记忆方法,通过韵律和节奏来帮助记忆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
这些歌诀通常由中医药学的专家或学者编写,以便于学生和从业人员记忆和掌握中药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背诵歌诀。
1.中药性能歌:中药性能有四气,寒热温凉各分明。
辛甘苦酸咸五味,升降浮沉各有宜。
归经主治要记清,药性歌诀助记忆。
2.四气歌: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
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
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
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3.五味歌: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
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
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
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4.十八反歌:十八反歌要记牢,药物配伍莫轻抛。
硝石硫磺俱不宜,藜芦甘草须分开。
诸参辛芍叛藜芦,狼毒戟遂禁忌多。
半蒌贝蔹攻乌附,藻戟遂芫反藜芦。
硝石硫磺犯药忌,石决明砂不堪夸。
草果大戟守中药,乌头附子莫轻夸。
甘草不宜与芫花,狼毒蔹遂忌诸参。
桂枝茯苓禁忌少,半夏厚朴莫轻抛。
瓜蒌天花反附子,海藻昆布叛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狼毒戟遂禁忌多。
半蒌贝蔹攻乌附,藻戟遂芫反藜芦。
硝石硫磺犯药忌,石决明砂不堪夸。
草果大戟守中药,乌头附子莫轻夸。
甘草不宜与芫花,狼毒蔹遂忌诸参。
桂枝茯苓禁忌少,半夏厚朴莫轻抛。
瓜蒌天花反附子,海藻昆布叛甘草。
5.十九畏歌:十九畏歌须记心,药物相畏要分清。
蟾酥附子及乌头,砒石狼毒是药愁。
巴豆牵牛畏石灰,芒硝硫磺畏水银。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硫黄。
蟾酥畏胡椒,砒石畏硫黄。
甘草畏甘遂,乌头畏甘草。
黄连畏黄芩,厚朴畏干姜。
茯苓畏茯神,官桂畏赤石。
白术畏苍术,砂仁畏益智。
瓜蒌畏天花,海藻畏昆布。
陈皮畏枳壳,枳实畏枳壳。
麻黄畏杏仁,桃仁畏杏仁。
诃子畏肉桂,肉桂畏丁香。
玄参畏黄芪,黄芪畏杏仁。
这些歌诀是中医药学习中的宝贵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和从业人员更好地记忆和掌握中药知识。
不过,由于中药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这些歌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际学习中还需要结合其他资料和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
常用中药药性歌诀
常用中药药性歌诀常用中药药性歌诀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药性歌括四百味》。
内容简明扼要,押韵和谐,便于记忆,数百年来广泛流传。
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疒言(hū)),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14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juān)痰逐水,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
30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疼,诸风口噤。
31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瘀。
32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33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络。
34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药性歌括四百味
52.香薷 香薷味辛,伤暑便涩,霍乱水肿,除烦解热。 53.扁豆 附:扁豆衣、扁豆花 扁豆微温,转筋吐泻,下气和中,酒毒能化。 54.猪苓 猪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肿除湿,多服损肾。 55.泽泻 泽泻甘寒,消肿止渴,除湿通淋,阴汗自遏。 56.木通 木通性寒,小肠热闭,利窍通经,最能导滞。 57.车前子 附:车前草 车前子寒,溺涩眼赤,小便能通,大便能实。 58.地骨皮 地骨皮寒,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 59.木瓜 瓜木味酸,湿肿脚气,霍乱转筋,足膝无力。 60.威灵仙 威灵苦温,腰膝冷痛,消痰痃(xuán)癖(pǐ), 风湿皆用。 61.牡丹皮 牡丹苦寒,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 62.玄参 玄参苦寒,清无根火,消肿骨蒸,补肾亦可。 63.沙参 沙参味甘,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64.丹参 丹参味苦,破积调经,生新去恶,祛除带崩。 65.苦参
6
干姜味辛,表解风寒,炮苦逐冷,虚寒尤堪。 80.附子 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功有。 81.川乌 川乌大热,搜风入骨,湿痹寒疼,破积之物。 82.木香(木香广) 木香微温,散滞和胃,诸风能调,行肝泻肺。 83.沉香 沉香降气,暖胃追邪,通天彻地,气逆为佳。 84.丁香 丁香辛热,能除寒呕,心腹疼痛,温胃可晓。 85.砂仁 砂仁性温,养胃进食,止痛安胎,行气破滞。 86.荜澄茄 荜澄茄辛,除胀化食,消痰止哕,能逐寒气。 87.肉桂 肉桂辛热,善通血脉,腹痛虚寒,温补可得。 88.桂枝 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89.吴茱萸 吴萸辛热,能调疝气,脐腹寒疼,酸水能治。 90.延胡索 延胡气温,心腹卒痛,通经活血,跌扑血崩。 91.薏苡仁(苡仁) 薏苡味甘,专除湿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92.肉豆蔻 肉蔻辛温,脾胃虚冷,泻痢不休,功可立等。 93.草豆蔻
四百味常用中药口诀,性味、功能、主治都有,背会你就是半个中医
四百味常用中药口诀,性味、功能、主治都有,背会你就是半个中医常用的中药只有400种左右,习称400味。
《中药大辞典》收录6000多种,只是因为很多是地方草药,产量又不大,很难在全国范围使用。
明代医家龚廷贤先生所著的《药性歌括四百味》,以四言韵的形式,介绍了400多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内容简明扼要,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
第一部分00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00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00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00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00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006.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007.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008.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009.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010.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011.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012.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013.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014.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015.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016.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017.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018.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019.大黄苦寒,实热积聚,祛痰润燥,疏通便秘。
020.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021.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022.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023.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024.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025.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026.葛根味苦,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027.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120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
120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2、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33、白芷辛温,阳阴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34、藁本气温,除头颛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35、香附辛苦,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36、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600味中药药性速记歌诀
600味中药药性速记歌诀1.人参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白茯苓、赤茯苓)附:茯苓皮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附:鲜生地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10.熟地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11.麦门冬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冬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13.黄连(川连)黄连味苦,泻心除(疒言(hū)),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14.黄芩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附:连翘心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18.石膏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19.滑石滑石沉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20.贝母附:川贝母、象贝母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川军、锦纹)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juān)痰逐水,疏通便闭。
22.柴胡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附:苏叶、苏梗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附:麻黄根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28.葛根附:葛花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29.薄荷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
30.防风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疼,诸风口噤。
25条常用中药药性口诀,收藏
25条常用中药药性口诀,收藏
1、山药配扁豆——补脾止泻
2、杜仲配续断——补肾强药
3、谷芽配麦芽——助消化
4、桑枝配丝瓜络——活络
5、牡蛎配石决明——潜阳
6、升麻配柴胡——升提气分
7、旋复花配代赭石——降气
8、党参配黄芪——健脾益气
9、附子配肉桂——温肾回阳
10、白茯苓配赤苓——利水
11、当归配川芎——活血化瘀
12、桃仁配红花——破瘀
13、蒲黄配五灵脂——祛瘀
14、乳香配没药——理气散瘀止痛
15、藿香配佩兰——清暑祛湿
16、银花配连翘——清热解毒
17、黄连配黄芩——清热泻火
18、桑叶配菊花——疏散风热
19、羌活配独活——治风湿疼痛
20、川芎配草乌——治寒湿疼痛
21、青皮配陈皮——疏肝理气
22、苏梗配藿梗——理脾胃气
23、天冬配麦冬——滋养肺肾
24、砂仁配寇仁——健脾化湿
25、神曲配山楂——消谷肉食积。
中药药性歌诀
中药药性歌诀大抵一味,性有若干,保立健活,离弊聚贤。
降肝熄风,滋肾健心,疗癌补肾,调和安神。
火山灰仁,香湿和平,中科濡绢,特有利益。
丹参知母,定血无患,聚头鲜虾,减积节钱。
右边山菊,六合安宁,大枣血竭,小茴神定。
干粉壮体,心静脉宁,鹿茸参胆,当病不错。
九节龙骨,熨骨清热,穿心木香,佩芩凉利。
风毒龙骨,六合博和,灸火葫芦,胆汁病合。
三黄野山,甘草壮肾,灸银剏芩,有衣霜涩。
琉璃洁心,双洁佩水,杏仁去痰,活血治疗。
六价尚黑,卫唐安胆,金菊颜色,止血止脉。
龙须生汤,安智跳脉,滇胆理气,三皈复甦。
当归护血,远洋坚匙,二仙凝饮,病无百伤。
鳗鱼抗腹,佩沉止痛,斗茶凉肠,咽痛如狂。
甘草清火,宝草壮胆,细辛收敛,灸功多怀。
天麻诸药,火毒治嗓,熊胆精竹,夭血未安。
益君之枳,芩花理气,约竹节脉,阴阳振活。
参麦大头,养心血补,桑菊单指,仁和活鱼。
紫草破体,穿心归经,银花血通,参苓清痘。
蜈蚣膏肓,黑麻痱痣,健脾和胃,木香止呃。
郁诣柳气,蒲黄理疝,枳椒理缓,尿路分解。
紫凌香片,臭草衔血,乳香利women,参鹿止痛。
木益安胃,苍术理忧,水楼丹散,紫凌祛汗。
仙灵总经,愈病有用,芝芩魄信,太乙灵气。
桃仁治痈,金创破痰,三七通络,七贝聚神。
太子轩运,正经血血,金匮佩琳,灭毒师亲。
玉泉九真,黄连固肾,异龟多宣,万病得遂!。
中药药性口诀大全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
中药药性口诀大全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 中药药性口诀大全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7.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8.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9.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10.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1.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12.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13.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4.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5.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16.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17.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18.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19.大黄苦寒,实热积聚,祛痰润燥,疏通便秘。
20.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1.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2.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3.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4.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5.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26.葛根味苦,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27.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28.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痛,诸风口噤。
29.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淤。
30.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31.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痛,疏筋活血。
32.独活甘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3.知母味苦,热可能除,骨蒸有汗,痰嗽皆舒。
34.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35.藁本气温,除头巅顶,寒湿可去,风邪可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性歌诀(一)解表药1麻黄辛温,解表发汗。
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2桂枝辛甘,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3紫苏辛温,表寒可用。
解毒安胎,行气宽中。
4生姜解毒,温中止呕。
解表散寒,温肺止嗽。
5香薷味辛,化湿和中。
解表发汗,利水消肿。
6荆芥辛温,透疹止痒。
祛风解毒,止血消疮。
7防风辛甘,胜湿止痛。
祛风解表,止痉可用。
8羌活辛温,祛风胜湿。
解表散寒,头痛更适。
9白芷解表,祛风止痛。
燥湿止带,消肿排脓10细辛解表,祛风止痛。
温肺化饮,鼻窍能通。
11藁本辛温,除湿止痛。
祛风散寒,头痛常用。
12苍耳子温,宣痹止痛。
发散风寒,鼻窍亦通。
13辛夷性温,发散风寒。
性能通窍,善治鼻渊。
14薄荷辛凉,风热疏散。
头目咽疹,行气舒肝。
15牛蒡苦寒,宣肺祛痰。
利咽透疹,毒解肿散。
16蝉蜕透疹,利咽开音。
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17桑叶苦寒,风热疏散。
清肺润燥,明目清肝。
18菊花平甘,风热疏散。
清热解毒,明目清肝。
19蔓荆子苦,风热疏散。
清利头目,头痛能安。
20柴胡苦辛,疏肝解郁。
解表退热,阳升陷举。
21升麻解表,透疹力强。
清热解毒,举陷升阳。
22葛根透疹,解肌退热。
升阳止泄,生津止渴。
(二)清热药23石膏甘寒,止渴除烦。
清热泄火,敛疮宜煅。
24知母甘苦,泻火清热。
生津润燥,止咳止渴。
25芦根利尿,止呕止咳。
泻火除烦,生津止渴。
26天花粉寒,泻火清热。
消肿排脓,生津止渴。
27竹叶平淡,利尿除烦。
清热泻火,上下焦安。
28栀子解毒,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出血能安29夏枯明目,眩晕头痛。
清热泻火,散结消肿。
30决明子寒,眩晕可煎。
明目清肝,润肠通便。
31黄芩止血,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安胎亦适。
32黄连苦寒,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消渴疮适。
33黄柏苦寒,解毒疗疮。
清热燥湿,带下称王。
34龙胆苦寒,泻火肝胆。
清热燥湿,目赤黄疸。
35苦参味苦,清热燥湿。
杀虫利尿,带下尤适。
36银花苦寒,疏散风热。
清热解毒,疮痈能克。
37连翘苦寒,热清毒解。
疏散风热,消肿散结。
38穿心凉血,消肿燥湿。
清热解毒,虚寒不适。
39大青叶寒,清热解毒。
喉痹口疮,温斑宜服。
40青黛定惊,泻火清肝。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41贯中杀虫,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感冒宜服。
42蒲公清热,解毒力劲。
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43紫花地丁,蛇伤常用。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44土茯苓平,梅毒克星。
除湿解毒,关节通行。
45鱼腥草辛,肺痈妙品。
排脓解毒,利尿通淋。
46射干利咽,清热化痰。
咽喉肿痛,痰盛咳喘。
47山豆根苦,喉痹常用。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48白头翁苦,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疮痈肿服。
49马齿苋酸,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泻痢能服。
50鸦胆子苦,截疟功殊,腐蚀赘疣,止痢解毒。
51生地甘寒,心甘肾经。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52玄参甘咸,泻火解毒。
清热凉血,滋阴可服。
53丹皮甘苦,清热凉血。
祛瘀活血,骨蒸热歇。
54赤芍疗伤,经闭不通。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55紫草清热,凉血活血。
解毒透疹,紫斑消却。
56青蒿截疟,除蒸凉血。
清透虚热,暑热可却。
57白薇凉血,虚热消尽。
解毒疗疮,利尿通淋58地骨凉血,骨蒸潮热。
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59银柴胡甘,一退虚热。
二除疳热,儿疾可克。
60胡黄连苦,一退虚热。
二除疳热,湿热亦克。
(三)泻下药61大黄泻火,凉血解毒。
泻下攻积,经痛瘀逐。
62芒硝味咸,润燥软坚。
泻下攻积,消肿通便。
63番泻叶寒,泻下通便。
孕妇忌用,泡服后煎。
64芦荟性寒,清肝杀虫。
泻下通便,孕妇勿用。
65麻仁甘平,大肠脾经。
润肠通便,热秘通行。
66郁李仁平,利水消肿。
润肠通便,养神有功。
67松子仁甘,药性平和。
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68甘遂有毒,水饮泻逐。
消肿散结,孕妇勿服。
69牵牛子寒,去积杀虫。
泻下逐水,水肿推崇。
70巴豆逐水,峻下冷积。
祛痰利咽,蚀疮攻杰。
(四)祛风湿药71独活辛苦,风湿能除。
善治痛痹,解表宜服。
72威灵仙咸,通络止痛。
祛除风湿,消鲠力宏。
73川乌有毒,温经止痛。
祛除风湿,麻醉力宏。
74蕲蛇甘咸,入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75木瓜酸温,归肝脾经,和胃化湿,活络舒筋。
76秦艽苦辛,止痛通经。
虚热湿热,风湿皆清。
77防己治痹,亦能止痛。
祛除风湿,利水消肿。
78豨签草苦,疮痈毒解。
祛除风湿,疏利关节。
79五加利水,能强筋骨。
祛除风湿,肝肾尤补。
80寄生安胎,能强筋骨。
祛除风湿,肝肾尤补。
81狗脊止血,风湿祛除。
能强腰膝,肝肾尤补。
(五)化湿药82藿香辛温,解表祛暑。
芳香化湿,善治呕吐。
83佩兰辛平,化湿和中。
解暑辟秽,芳香有功。
84苍术辛苦,祛风散寒。
燥湿健脾,兼治夜盲。
85厚朴辛苦,燥湿消痰。
善治梅核,下气除满。
86砂仁性温,行气化湿。
温中止泻,安胎尤适。
87豆蔻辛香,行气化湿。
温中止呕,气滞胀适。
(六)利水渗湿药88茯苓甘平,健脾渗湿。
利水消肿,宁心尤适。
89薏苡除痹,清热排脓。
健脾渗湿,利水消肿。
90猪苓甘平,膀胱肾经。
利水渗湿,功强茯苓。
91泽泻甘淡,利水消肿。
渗湿泄热,下焦称崇。
92车前子寒,明目清肝。
利水通淋,止泻祛痰。
93滑石包煎,暑热清爽。
利水通淋,收湿敛疮。
94海金沙寒,利尿通淋。
功能止痛,排石尤灵。
95石韦微寒,凉血止血。
利尿通淋,热咳可却。
96萆薢分清,利湿去浊。
祛风除痹,功效显卓。
97茵陈苦寒,利湿退黄。
兼能止痒,解毒疗疮。
98金钱草淡,利湿退黄。
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99虎杖通便,解毒化痰。
散瘀止痛,利湿退黄。
(七)温理药100附子辛甘,止痛散寒。
回阳救逆,补火力悍。
101干姜辛热,散寒温中。
温肺化饮,回阳脉通。
102肉桂助阳,引火归原。
温通经脉,止痛散寒。
103吴萸温阳,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止泻亦用。
104小茴香辛,疗疝疏肝。
理气和胃,止痛散寒。
105丁香苦辛,降逆温中。
温肾助阳,散寒止痛。
106良姜功专,温中散寒。
止痛止呕,服后自安。
107花椒味辛,内外皆用。
温中止痛,止痒杀虫。
(八)理气药108陈皮辛苦,健脾理气。
燥湿化痰,呕呃可医。
109青皮辛苦,破气疏肝。
消积化滞,久疟勿忘。
110木香苦温,消食健脾。
行气止痛,后重泻痢。
111沉香温通,行气止痛。
纳气平喘,止呕温中。
112川楝子寒,行气舒肝。
止痛杀虫,秃疮勿忘。
113乌药祛寒,辛开温散。
行气止痛,温肾缩泉。
114香附辛平,调经止痛。
疏肝解郁,理气调中。
115佛手味甘,解郁疏肝。
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116薤白辛苦,行气导滞。
通阳散结,后重亦止。
117柿蒂(降气止呃)(九)消食药118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119神曲辛甘,消食除满。
食积外感,金石糊丸。
120麦芽平甘,回乳消胀。
消食健胃,解郁舒肝。
121莱菔辛甘,降气化痰。
消食除胀,喘咳吞酸。
122鸡内金甘,消食健脾,软坚消石,涩精止遗。
(十)驱虫药123使君子温,消积杀虫。
小儿疳积,面黄腹痛。
124苦楝皮(杀虫,疗癣)125槟榔苦辛,杀虫消积。
行气利水,更能截疟。
126雷丸(杀虫消积)(十一)止血药127小蓟甘苦,凉血止血。
解毒散瘀,痈肿消却。
128大蓟(同小蓟)129地榆凉血,解毒敛疮。
止血止痢,亦治烫伤。
130槐花苦寒,泻火清肝。
凉血止血,头目无恙。
131侧柏凉血,止血力大。
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132茅根甘寒,凉血止血。
清热利尿,肺胃热绝。
133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134茜草(凉血止血,化瘀通经)135蒲黄(止血、化瘀、利尿)136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137仙鹤补虚,收敛血止。
解毒杀虫,截疟止痢。
138血余炭(收敛止血,化瘀利尿)139艾叶辛苦,散寒调经。
温经止血,安胎尤行。
(十二)活血化瘀药140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141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142郁金清凉,活血止痛。
行气解郁,利胆退黄。
143姜黄(行气活血,通经止痛)144乳香止痛,活血行气。
损伤疮疡,消肿生肌。
145丹参安神,祛瘀止痛。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
146红花(活血调经,祛瘀止痛)146桃仁苦甘,通便润肠,活血祛瘀,止咳平喘。
147益母草苦,活血经调。
清热解毒,消肿利尿。
148牛膝下行,活血通经。
肝肾筋补,利水通淋。
149鸡血藤平,活络舒筋,行血补血,妇科调经。
150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151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152骨碎补(破血续伤,补肾强骨)153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154水蛭(破血通经,逐瘀消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