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飞行器人-机-环境工程
必修 2 32
计算方法
必修 3 48
空气动力学实验
必修 2
48
实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实验(一) 必修 1
践 飞行器模型设计与制作
必修 3
环 认识实习 节 生产实习
必修 1 必修 3
毕业设计(论文)
必修 15
24 3周 1周 3周 15 周
(四)专业方向模块课程(15 学分)
课程名称
空气动力学
飞行器模型 设计与制作
生产实习
电子技术 B
航空航天材料 工程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电工学实验 B (二)
机械设计基础 B
机械精度设计 与检测技术 B
流体力学
振动与波动 力学
自动控制原理 B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
综合素质类
飞行器人-机-环 境工程
32
课内学时 实践环节
实验 上机 实践 设计 8 8 8
48 12
24
12 12
2周
课外 学分
课外 学时
337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三)专业课程(含课程设计、实习或实践、毕业设计或论文等)(51.5 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 属性
课内学时
课内 学分 授 课
实践环节
实验 上机 实践 设计
课外 学分
课外 学时
课程类别
课程属性
思想政治理论类
通 军事体育类 识 计算机基础类
课 外语类 程 导论类
综合素质类
专 人文社科类
业 自然科学类
基 础
工程技术类
课 经济管理类
程 艺术设计类
专 专业课程(含课程设 业 计、实习或实践、毕 课 业设计或论文等)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感谢观看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01 专业定义
03 发展前景
目录
02 主干课程 04 就业方向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应用无人机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互联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基础理论及 专业知识,掌握飞行器信息获取、处理和控制的技术方法,能从事飞行器相关技术研发及飞行器信息系统规划、 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航空航天类企业:飞行器控制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飞行器信息处理与传输。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家航空、航天、兵器及其它国防单位、通航产业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监管机构等单位, 从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应用和开发工作。包括各种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飞行器控制与信息系统、导航与制导系统 的应用与开发工作,也能够在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从事控制与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等技术工作。
专业定义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主要研究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信息系统与络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涉及控制工程、信息科学、电子技术等多个学科,进行飞行器控制与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等,以实现飞行器智能 化、自主化。例如:卫星、导弹等飞行器的定向控制,飞机的导航与信息处理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干课程
航空航天概论、飞行动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制导与控制、飞行器控制与仿真、导航 原理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飞行器动力工程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学科,主要涉及飞行器的动力系统设计与开发,包括发动机、燃料系统、涡轮机、推进系统等各个方面。

该专业培养拥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化的工程技术知识及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人才:1. 扎实的数理基础: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和物理原理解决飞行器动力系统工程中的问题。

2. 专业技术能力:掌握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调试、测试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飞行器动力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3. 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熟练操作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实验设备,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产品改善。

4. 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合作与沟通,在团队中能够有效发挥自己的作用。

5. 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具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置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课程: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2. 专业核心课程:飞行器动力学、燃气轮机原理、燃烧与燃烧器、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推进系统原理等。

3. 应用能力课程:航空航天材料、噪声与振动控制、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4. 实践教学环节:飞机发动机实验、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与实施实践等。

四、实践教学与创新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设置了一系列实践教学和创新活动,包括:1. 实验教学:开设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熟悉实际动力系统的操作和性能测试。

2.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动力系统设计与制造能力。

3. 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中职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涉及飞行器自动控制系统、通信导航系统、航空电子技术等多个方面。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熟悉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领域相关专业知识及技术,具备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的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飞行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与应用技术;2.培养学生熟悉飞行器通信导航系统的原理与技术;3.培养学生掌握航空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4.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培养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程数学、物理、电子电路基础、计算机编程、信号与系统2.专业核心课程飞行器控制系统、通信导航系统、光电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数字电路与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航空电子技术3.实践教学课程飞行器控制系统实验、通信导航系统实验、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实验、航空电子技术实验、工程实践4.专业选修课程航空航天器械仪表、飞行力学、飞行器发展与设计、飞行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无线通信原理等四、实践环节1.实验教学设置飞行器控制系统实验、通信导航系统实验、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实验、航空电子技术实验等实验环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工科实训基地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设立工科实训基地,提供实践教学场所、设备和资源,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参与设计和开发,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3.产学合作项目与航空航天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参与相关研究项目或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学习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实习实训1.实习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学生实习期间参与工作任务,接触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实践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该专业是以系统工程的方法,用工程语言的形式指导飞行器设计、制造、实验和应用等环节的工程技术领域,同时也是研究飞行器设计理论、制造方法、科学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中南大学在该专业相关领域拥有“高性能复杂制造”和“粉末冶金”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以飞机刹车副、机轮刹车系统、轻型飞机为主要产品的三家高科技企业,承担了“大飞机”、“现代先进飞行器”等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项目,形成了以机轮刹车系统、轻型飞机、飞机刹车副、高精度定向定位为特色的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实验及计算机基础,掌握航空航天领域的多学科知识,能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手段,研究和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在有关政府部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飞行器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军民两用型高级人才。

三、培养要求按本方案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实验及计算机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基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计算机应用、飞行器总体设计、导航原理、发动机设计、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具有应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和解决航空航天领域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某个专业方向必须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其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8.能熟练使用一门外语。

四、主要课程和特色课程主要课程: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热力学、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航空航天中的计算方法、自动控制原理、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航天动力学基础与应用、导航原理、推进系统引论、航空发动机原理等。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为适应我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对高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年设立航空航天工程本科专业,年开始招生。

本专业现有专职师资人,其中教授人,副教授人,多是近年由国外知名航空航天院校引进,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本专业设有省重点实验室,与航天科工集团联合建立了先进飞行器协同创新中心和空间智能飞行器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以新概念飞行器技术和飞行器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为特色的专业方向。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行优秀、身心健康;具备深厚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实验及信息技术基础,掌握航空航天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本专业的现代分析测试手段;了解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具备在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和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产品研发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三、培养要求航空航天工程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重要地位的专业方向,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高技术领域。

该专业主要以航空器、航天器、火箭与导弹等类型的飞行器的工作原理、结构与设计、飞行动力学与控制、研制与生产、应用与维护等方面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对象,学科基础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学、控制科学、电子信息学、力学等多个学科,具有理论与工程并重、专业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学科紧密交叉融合的特点。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本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素质如下:. 知识要求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①人文素质知识掌握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掌握一定的人际交流、管理、行政领导学等知识,满足工程应用中的管理和交流的需要,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②学科基础知识掌握航空航天工程技术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本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培养方案#(精选.)

本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培养方案#(精选.)

本科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Specialty英Flight Vehicle Design and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1501Specialty Code 081501学院名称航天学院Section School of Aerospace培养方案制定人签字年月日Signature of Pogram Designe May,10,2007年月日院长签字May,10,2007 Signature of Dean 年月日May,10,2007校长签字年月日Signature of President May,10,2007西北工业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May, 2007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Flight Vehicle Design and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I. 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面向航天、航空、民航技术等重要国民经济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能到航天、航空、兵器及其它国防单位从事飞行器设计工程,包括总体设计、结构设计、结构动力学、飞行力学、气动特性计算、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系统仿真与计算机应用工作,以及国民经济中其它有关部门的设计与技术开发工作。

Flight Vehicle Design and Engineering is a four-year program. Undergraduates will have specialized courses from this unique specialty after they have completed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Basic Technical Courses and Specialized Courses.Students shall develop balanced qualities among morals, intellig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obtain basic qualification for being senior engineers in our college.The graduates will be capable doing a broad range of research activities, such as flight vehicle conceptual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structure dynamics analysis, flight mechanics and dynamics, aerodynamic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of flight vehicle, spacecraft dynamics and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 automatic control engineering, and do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orks in other related field.二、培养要求II. Educational Requirements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结构力学/飞行力学、结构设计与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导弹和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计算结构力学与结构动力学、结构设计、飞行器总体设计、导弹和航天器飞行力学、自动控制原理与现代控制理论、导弹和航天器控制等,并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的能力。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为适应我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对高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2012年设立航空航天工程本科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

本专业现有专职师资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多是近年由国内外知名航空航天院校引进,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本专业设有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与航天科工集团联合建立了先进飞行器协同创新中心和空间智能飞行器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以新概念飞行器技术和飞行器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为特色的专业方向。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行优秀、身心健康;具备深厚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实验及信息技术基础,掌握航空航天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本专业的现代分析测试手段;了解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具备在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和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产品研发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三、培养要求航空航天工程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重要地位的专业方向,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高技术领域。

该专业主要以航空器、航天器、火箭与导弹等类型的飞行器的工作原理、结构与设计、飞行动力学与控制、研制与生产、应用与维护等方面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对象,学科基础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学、控制科学、电子信息学、力学等多个学科,具有理论与工程并重、专业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学科紧密交叉融合的特点。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本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素质如下:1.知识要求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①人文素质知识掌握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掌握一定的人际交流、管理、行政领导学等知识,满足工程应用中的管理和交流的需要,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②学科基础知识掌握航空航天工程技术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力学基础和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与强度分析、实验技术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设计、科研与技术管理等,也可在其它领域从事产品机电一体化设计和控制等方面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作的飞行器设计学科高级工程技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应掌握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空气动力学、控制系统原理、飞行器制造工艺及设计、实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与分析设计、大型先进通用计算软件的应用能力及相关的处理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方法;.具有飞行器设计的工程能力;.熟悉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的有关规范和设计手册等;.了解飞行器设计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飞行器设计问题具备系统表达、建模、分析求解、论证及设计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航空航天领域的方针和政策。

三、主干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

四、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基础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自动控制原理、飞行器结构动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可靠性工程、空气动力学;空间飞行器设计方向专业主干课程: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总体设计;导弹及运载火箭设计方向主干课程:导弹飞行力学、远程火箭弹道学及制导方法、导弹及运载火箭总体设计。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航天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航天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力学基础和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与强度分析、试验技术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设计、科研与技术管理等,也可在其它领域从事产品机电一体化设计和控制等方面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作的飞行器设计学科高级工程技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应掌握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空气动力学、控制系统原理、飞行器制造工艺及设计、实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与分析设计、大型先进通用计算软件的应用能力及相关的处理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方法;3.具有飞行器设计的工程能力;4.熟悉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的有关规范和设计手册等;5.了解飞行器设计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飞行器设计问题具备系统表达、建模、分析求解、论证及设计的能力;8.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力;9.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10.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航空航天领域的方针和政策。

三、主干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

四、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基础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自动控制原理、飞行器结构动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可靠性工程、空气动力学;空间飞行器设计方向专业主干课程: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总体设计;导弹及运载火箭设计方向主干课程:导弹飞行力学、远程火箭弹道学及制导方法、导弹及运载火箭总体设计。

2024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2024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2024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飞行器总体设计及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具有分析设计、系统测试、认证审定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仿真技术、智能化设计及网络技术、工业化技术、现代技术管理等能力,能在航空航天、军工企业及研究机构从事飞行器设计、安全审定及技术改造方面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设有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控制与运行、飞行器表层及件装配设计、飞行器动力与发动机设计、飞行动力学、飞行器整机检测、飞行器技术管理等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从构架设计,结构设计,气动设计,控制设计,系统设计,电气设计,导航设计,数控设计,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拓扑优化,机械设计,车辆设计,环境设计,航空宇航计算机,智能控制,人因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智能化设计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培养方案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培养方案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培养方案随着民用航空和国防航空市场的发展,飞行器在日常生活、商业运营和军事应用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培养具有飞行器设计和工程能力的人才,各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份典型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培养方案。

专业课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

基础课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课程涵盖数学、物理、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这些课程的学习是建立飞行器设计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也是由于其重要性而被设计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

专业课程该专业的专业课程涵盖飞行器总体设计、航空航天制造工程技术、飞机气动学、力学、控制理论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供应学生全面熟悉飞行器设计和制造的各个方面,包括理论和实践知识。

学习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的专业知识将使学员能够在航空航天部门、研究机构、航空制造厂和航空公司等领域内应用并实践这些技能,并在研发领域中为学生回报增值。

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包括科技实践课程和课程设计。

科技实践课程通常是为了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工程项目的过程而开设的,包括实验室实践和设计、计算机模拟、模型制作和综合设计等。

课程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并得到实践经验。

类型包括飞行器总体设计课程设计、飞行器制造工程课程设计、导航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等。

工程实践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一系列的工程实践。

学生需要参加科技实践,通过实验和实践工作来加深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还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现场参观、故障排除、维护和委托项目监督等机会。

课外活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该专业通常会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包括航空航天基础知识竞赛、模型飞行器制作竞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竞赛、支持学会或俱乐部等。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是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涵盖了飞行器控制理论、飞行器信息处理与传输等多个方面。

本文档将介绍该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并详细描述每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一、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概述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处理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课程设置包括飞行器控制理论、飞行器信息处理与传输、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通过本科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本科课程详细介绍1. 飞行器控制理论飞行器控制理论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飞行器的控制原理与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飞行力学基础、飞行器操纵与动力学分析、飞行器稳定性与操纵性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飞行器的动力学特性,了解控制理论和方法在飞行器上的应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2. 飞行器信息处理与传输飞行器信息处理与传输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介绍飞行器信息处理与传输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课程内容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信息传输与编解码技术、飞行器数据链路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飞行器信息处理与传输的关键技术,为飞行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3.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控制系统模型与性能分析、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性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支持。

4. 其他相关课程除了上述课程外,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还设置了其他相关课程,如飞行器模型与仿真、飞行器导航与制导等。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设置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设置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设置简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是以飞行器的控制与信息工程为研究对象,涉及飞行器控制、飞行器导航、飞行器通信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该专业的基础设置,包括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

学习内容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设置包含以下学习内容:1.数学基础: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物理基础:涉及力学、电磁学、热学等物理学知识,为理解飞行器的物理原理和控制方法提供基础。

3.电子技术基础:包括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实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理解电子技术原理和设计电子系统的能力。

4.飞行器控制基础:学习传感器原理、控制器设计、飞行器动力学、姿态估计等内容,为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打下基础。

5.飞行器导航与定位基础:包括导航原理、卫星定位、惯性导航等知识,培养学生在飞行器导航与定位技术方面的能力。

6.飞行器通信基础:学习无线通信原理、协议设计、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等内容,为飞行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基础。

培养目标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设置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学生:1.掌握数学、物理和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能够应用到飞行器控制和信息工程领域中。

2.理解飞行器的物理原理和控制方法,能够设计飞行器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验证。

3.掌握飞行器导航与定位技术,能够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导航和准确定位。

4.了解飞行器通信技术,能够设计和优化飞行器通信系统,提高通信效果。

5.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参与飞行器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总结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设置是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数学、物理、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并结合飞行器控制、导航与定位、通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在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领域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1.《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张三, 李四, 王五.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基础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doc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doc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英文名称:Flight Vehicle Propulsion 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2004)一、专业培养标准(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现代航空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热力学与气体动力学基础理论、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发动机控制和维修维护基本知识,具有解决飞行器动力系统技术故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飞行器动力工程训练素养,能在航空领域从事航空动力装置及飞机维修、维护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1.知识规格与要求(1)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数学、物理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①具有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②掌握国内外形势、国家政策、思想修养与法律等基本知识。

(3)专业知识①掌握机械设计、材料力学、热力学与气体动力学、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②掌握航空发动机结构及原理、控制、故障诊断、维修维护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③掌握飞行器动力系统运行监控及故障诊断方法。

(4)工具性知识①熟练掌握基础英语,熟悉航空发动机专业英语;②掌握民用航空器维修相关文献与资料检索的知识;③掌握计算机应用、编程语言方面的基本知识。

(5)其他相关科学知识①了解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和规范;②了解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2.能力规格与要求(1)基本能力①信息获取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多渠道检索所需知识文献的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使用专业文献,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②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意识和素养,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能力。

(2)核心能力①综合运用专业和实践方法,分析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机械工程原理、电工电子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具有飞行器动力装置的运行监控、故障诊断、维修维护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总学分
25
25
24
25
24.5
20.5
16
10
170
附2:各课程模块的学分分布情况
总学分
通识通修
学科专业
综合素养
综合实践
学科基础
专业核心
学科前沿
专业选修
170
69
29.5
15.5
3
13
12
28
所占比例
40.6%
17.4%
9.1%
1.8%
7.6%
7.1%
16.5%
U01M11066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2.0
32
必修
学科专业
学科基础
U01M11132
飞行平台总体设计
3.0
48
必修
专业核心
U01M11028
通信导航与雷达
3.5
56
U01M11135
飞行器信息系统及网络技术
2.0
32
专业选修课程
6.0
96
限选
专业选修
U01P71003
飞行器设计实践
4.0
4周
必修
综合实践
电路基础II
3.5
56
必修
学科专业
学科基础
U08M21062
电路基础实验
1
16
必修
第二学年 秋季学期(学分24)第3学期
U34G1100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0.5
8
必修
通识通修
职业规划与发展课
英语拓展提高类课程
2.0
32
限选
公共通修基础
U31G71003
体育(3)
1.0
32
限选
U01G11001
线性代数
程序设计II实验
2.0
32
U11G11023
高等数学(下)
6.0
96
限选
分层次通修基础
数学课,二选一
工科数学分析较高要求,高等数学一般要求
U11G11021
工科数学分析(下)
U11G13043
大学物理I(上)
4.0
64
限选
U11G23058
大学物理实验I(上)
1.5
26
限选
U08M11052
集中实践
第四学年 秋季学期(学分16)第7学期
U01M11134
飞行器综合控制系统
4.0
64
必修
学科专业
专业核心
专业选修课程
3.0
48
限选
专业选修
U01P41002
生产实习
3.0
3周
必修
综合实践
集中实践
(安排在暑假)
U01P61001
研究训练
2.0
1周
必修
1-7学期
U01P51009
飞行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教学计划
(航空学院)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性质
课程模块
课程类别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学分25)第1学期
U34P41001
军事技能训练
1.0
课程
U34G11002
军事理论
2.0
32
必修
U13G110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U10G21017
C程序设计II实验
1.5
24
U10G11020
C++程序设计II
2.5
40
U10G21021
C++程序设计II实验
1.5
24
U10G11024
C#程序设计II
3.0
48
U10G21025
C#程序设计II实验
2.0
32
U10G11028
程序设计II
3.0
48
U10G21029
1.5
1.5周
必修
U01P51010
飞行器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1.5
1.5周
必修
U01P21007
飞行器系统综合仿真实验
1.0
1周
必修
第四学年 春季学期(学分10)第8学期
U01P71009
毕业设计(论文)
10
15周
必修
毕业设计/论文
综合实践
附1:每学期的学分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2.0
32
必修
思想政治理论
U13G110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48
必修
U16G12038
大学英语(I)
2.0
32
限选
公共通修基础
分级考试成绩后70%学生第一学期必修
U16G12039
大学英语(II)
分级考试成绩前30%学生第一学期必修
U31G71001
体育(1)
1.0
32
限选
U01G71001
计算方法
2.0
32
限选
U08M11054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II
3.5
56
必修
学科专业
学科基础
U08M2101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1.0
16
必修
U01M11128
材料与结构力学
2.0
32
必修
U01M11130
飞行器空气动力学
2.5
40
必修
U32P41002
金工实习B
2.0
2周
必修
综合实践
集中实践
综合素养
新生研讨课
1.0
16
限选
学科专业认知
U11G11022
高等数学(上)
5.5
88
限选
分层次通修基础
数学课,二选一
工科数学分析较高要求,高等数学一般要求
U11G11020
工科数学分析(上)
U01M11001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2.0
32
限选
学科专业
学科前沿课程
U34G1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0.5
8
必修
2.5
40
必修
分层次通修基础
U01G110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0
48
必修
U11G12044
大学物理I(下)
4.0
64
限选
U11G23059
大学物理实验I(下)
1.5
24
限选
U06M11004
理论力学II
3.0
48
必修
学科专业
学科基础
U08M1105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3.5
56
必修
U08M21009
心理成长与个人课
综合素养
5
80
任选
综合素养
科学、人文、艺术素养;经管法
毕业前艺术素养至少修读2学分;必修航海概论
第一学年 春季学期(学分25)第2学期
U13G11013
形势与政策
2.0
32
必修
通识通修
思想政治理论
U16G12039
大学英语(II)
2.0
32
限选
公共通修基础
第一学年秋季学期修大学英语(I)的必修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1
16
必修
U32P41001
金工实习A
2.0
2周
必修
综合实践
集中实践
第二学年 春季学期(学分25)第4学期
英语拓展提高类课程
2.0
32
限选
通识通修
公共通修基础
U31G71004
体育(4)
1.0
32
限选
U01G11003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0
32
限选
分层次通修基础
U01G11004
U16G12040
大学英语(Ⅲ)
第一学年秋季学期修大学英语(II)的必修
U31G71002
体育(2)
1.0
32
限选
U10G11016
C程序设计II
2.5
40
限选
公共通修基础
程序设计类课程,有4组(C程序设计II及实验、C++程序设计II及实验、C#程序设计I及实验、程序设计I及实验),四选一
3.5
56
必修
学科专业
学科基础
U01M11133
飞行动力学
3.0
48
必修
U01M11129
飞行器系统概论
3.0
48
必修
专业选修课程
4.0
64
限选
专业选修
U01M11163
学科前沿系列讲座
1.0
16
限选
学科前沿课程
系列讲座
U01P41001
认识实习
1.0
1周
必修
综合实践
集中实践
安排在暑假
第三学年 春季学期(学分20.5)第6学期
7.0
112
任选
综合培养
科学、人文、艺术素养;经管法
毕业前艺术素养至少修读2学分;必修航海概论
第三学年 秋季学期(学分24.5)第5学期
U13G1100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
48
必修
通识通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