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解读

合集下载

初中政治统编教材解读

初中政治统编教材解读

初中政治统编教材解读背景:初中政治统编教材是教育部根据《中小学政治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解读,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材内容。

内容概述:初中政治统编教材涵盖了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和公民道德与法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能动研究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提高他们对政治与社会问题的认识。

教材特点:1. 系统性:教材内容按照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标准进行编写,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教材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依次展开相关主题,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用性:教材内容紧密关联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思辨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还设置了与时事相关的新闻热点,使学生能够关注和理解当下的社会和政治事件。

3. 多样性:教材设计注重多样化,结合图表、图像、表格等可视化工具,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同时,教材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提问、讨论和创造性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学建议:1.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内容,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和重点,充分利用案例和活动设计课堂教学。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阅读课外相关书籍和新闻,增加对政治与社会问题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

通过思考和交流,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政治学知识。

3. 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变化。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到政治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结语:初中政治统编教材是学生研究政治的重要教材,它的编写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和学生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对政治与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2024语文新教材培训:统编版语文三上教材内容解读

2024语文新教材培训:统编版语文三上教材内容解读

2024语文新教材培训:统编版语文三上教材内容解读一、教科书编排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科书安排课文27篇。

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科书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3课为“学校生活”篇,课文内容大都围绕校园生活展开,部分遣词造句新奇有趣。

第4〜7课为“金秋时节”篇,展现了秋天多彩的声响景色,彰显了平常生活之美。

第8〜11课为“童话世界”,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中外童话,充满了神奇丰富的想象。

第12〜14课为“预测”篇,意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

第15〜16课为“留心观察”篇,是本套教科书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

曹〜20课为“祖国河山”篇,所选诗文展现了我国的壮美河山。

第21〜23课为“我与自然”篇,呈现的是三篇语言各具特色的文章,蕴含了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第24〜27课为“美好品质"篇,课文中有成人有儿童,有古代史学家也有近现代的革命家,都展现了璀璨夺目的美好品质。

从本册教科书开始,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二'教科书的基本结构本册教科书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单元部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习作例文、快乐读书吧等)三大部分。

教科书继续按专题编组。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8个专题依次是:学校生活、金秋时节、童话世界、预测、留心观察、祖国河山、我与自然、美好品质。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写作学习要求。

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

统编版语文教材特点解析

统编版语文教材特点解析

统编版语文教材特点解析统编版语文教材作为我国国家级的教材体系,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统编版语文教材注重素养培养。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知识技能向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变。

因此,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统编版语文教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以优美的诗词、经典的文言文和诸多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为主线,突出语言的表达、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材还强调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和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其次,统编版语文教材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统编版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将各个民族的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教材中。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和话题与我国各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密切相关,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身份认同。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多元文化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第三,统编版语文教材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语文学科的核心是语言的使用和交流,而语言能力是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提高的。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教材设计中,注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剧本表演、演讲比赛、写作交流等,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和表达效果。

最后,统编版语文教材注重个性特点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统编版语文教材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教材设计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设置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和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舞台。

综上所述,统编版语文教材具有注重素养培养、融入多元文化、开展实践活动和关注个性特点发展等特点。

这些特点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家意识的当代公民。

统编教材特点解析

统编教材特点解析

统编教材特点解析
统编教材是指经过全国教育部门统一编写、审定,并在全国推广、使用的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统一性强:统编教材是统一编制的,内容与格式也是统一的,确保了教材的一致性,不会因为地区或者学校不同而存在差异。

2. 科学性强:统编教材是基于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要求进行编写的,内容丰富,贴近实际,且切实可行。

3. 规范性强:统编教材的编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能够确保学生学习成果的规范性。

4. 更新性强:统编教材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保证了教材的时效性和先进性,适应了新时代、新需求、新环境下的教学要求。

总之,统编教材是以全国范围内的教育需求为出发点,经过反复研究、讨论以及各方面的审核和评估,由专家学者共同编写完成的,具有优秀的质量和权威性,被认为是适应国家教学改革和发展需求的重要教材。

统编教材,培育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沃土——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培育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沃土——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培育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沃土——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解读统编本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注重不同年级的纵向联系,呈现由易到难的发展梯度;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集中体现学习方法的指导、运用与迁移;在练习活动和语文园地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凸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这样的编排体系为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兴趣入手,激发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情感。

语文书第一册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良好的情感催生既是良好的开端。

统编教材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用轻松愉快的儿歌、对韵歌,形象生动的象形字吸引刚入学的孩子,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一次口语交际就是做游戏,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童话故事。

学生在这种积极情感的驱动中有了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就有了“喜欢学习汉字”“喜欢阅读”“乐于表达”这样的情感,也就有了建构语言和将所学语言运用生活实际的内在驱动力。

二、字词理解,夯实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

在理解句子或进行习作时,要抓关键词或围绕一个中心词进行,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再如本册习作单元:让真情自然流露。

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进行语言建构运用的基础,而语言是由一个个字、一个个词组成,只有正确理解字词的意思,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才有可能进行正确的运用。

统编教材一、二年级通过猜字谜、认识反义词、分析汉字结构、同偏旁字理分、多音字辨析等方法理解字的含义,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语境、构词方式等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在演一演、说一说、比一比、填一填等多种方式中帮助学生理解,给予方法,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授王尚文说:“我们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字词、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建构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以“条”教学为例。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有个生字“条”。

统编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特点解析(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基本的意识形态立场。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比一般版本教材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

既体现主流价值观,又不停留于“说教”。

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措施就是八个字:“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要做到“有机渗透”,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

小学一年级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

到了高年级和初中,每个单元都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设计,还安排了包括“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

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想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

3.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统编版”语文教材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比如,识字写字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何让孩子“多认少写”,尽快学会读书写字,新编一年级教材的识字课文就采纳了北师大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一年级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在新教材编写过程中,既继承原来人教版的比较成熟可行的部分,包括选文和内容设计,又要吸收其他版本养分,超越人教版。

显然出新的格局、新的气象。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教育部统编教材

教育部统编教材

教育部统编教材
教育部统编教材,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编出版的教材”,这是由中国教育部统编并正式出版的教材,被称为中国最权威的教材,覆盖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领域,其中各学科同类最佳教材被称为“教育部统编教材”。

教育部统编教材的内容涵盖比较广泛,其中有多种形式的教材,如文学类教材、语言类教材、自然观察类教材、艺术类教材、技术类教材、地理类教材等。

所有这些教材都是教育部审定,严格按照国家教学标准,经过国家允许的出版社出版和发行,以确保教材的质量。

教育部统编教材的特点是,它的宗旨是教育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实践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推动中国未来教育的发展;且课程设置尊重和尊崇学生的个性,体现课程的创新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此外,教育部统编教材的内容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制定科学解决方案的能力。

教育部统编教材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推动了教育体系的改革,也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的执行,重组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思路,让学生更深入的体验到真实的知识。

教育部统编教材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它不仅能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更
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让学生不断探索自我,在改革中实现自我发展,使得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九年义务教育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整理1、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怎样体现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教材编排设计一是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核心价值观;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由近及远,结合学生不断增长的年龄和阅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核心价值观;三是采取循环往复、螺旋递进的呈现方式,强化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层层推进;四是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我们特别注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既注重了传统节日、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也注意使用古代诗歌、传统格言及谚语等题材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快乐过新年》《团团圆圆过中秋》等,还专门以“骄人祖先、灿烂文化”为单元,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教材富有中国文化风格和精神气息,帮助学生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涵养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品德。

2、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整体内容是如何安排和设计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按照自我—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地设计了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等六大领域。

同一领域内部,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如“我的健康成长”,在一年级侧重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三年级侧重学习习惯和安全成长,四年级侧重同伴交往,五年级侧重生活中的新问题等。

在具体安排学习内容时,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如快乐过新年安排在寒假前倒数第二课,国庆节安排在秋季第三课等;涉及自然的主题,采用与教材使用时间一致的季节安排,方便孩子们观察体会。

初中教材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知识领域融合起来,囊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国际交往教育等,整体建构教材的内容体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新在哪里重点解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新在哪里重点解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新在哪里重点解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新在哪里重点解读一、编写的理念新编语文教材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基本思路,发挥语文教材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

选材文质兼美,实践活动丰富多样,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注重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除了古诗词、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符合当今时代特点、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二、选文的总体思路选文强调经典性和时代性,适应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新教材编写确定选文的四个原则:一是以经典性为主,兼顾时代性。

所选课文大部分必须是文学史、文化史上有好评的作品,包括那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

当然也要考虑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适当选择一些优秀的当代作品(特别是科技类文章)。

二是重视适宜性。

选文要满足教学需要,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主线,系统设计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同时要难度适中,适合特定年段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是选文要“美”。

所选文章是思想格调高、语言形式优美的作品,值得咀嚼、涵泳,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其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

四是强调多样性。

选文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演讲词、新闻报道等各种文体,涵盖古今中外作品。

三、编写体例的特色按照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采取“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

“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以文化人;“语文素养”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

在教材内容的具体编排上,围绕“人文精神”培养的需要,整体规划各单元主题,依据单元主题选择相应的文章,在不同单元主题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将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主线。

谈谈对统编教材的认识

谈谈对统编教材的认识

谈谈对统编教材的认识
统编教材是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制定的统一的教材标准,供全国或地方各级学校使用的教材。

统编教材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1. 统一的知识框架:统编教材能够确保全国各地的学生在相同的学科内容上接受到一致的教育。

这有助于建立一种统一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

2. 提高教学质量:统编教材经过权威部门精心编写和审核,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教师可以根据统编教材进行教学,避免了针对不同教材做出的个人化调整,提高了教学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3. 促进学生公平竞争:统编教材旨在统一学科教学标准,减小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异。

这有助于确保学生在学习成果和评价体系上具有可比性,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

4. 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统编教材可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成本。

同时,统编教材的推广和使用也促进了教材出版和配送产业的发展。

然而,统编教材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1. 缺乏个性化:统编教材可能只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但对于
一些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来说,统编教材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个性
化教学。

2. 增加教师负担:统编教材需要教师进行调整和适应,但对于一些
教师来说,这可能增加了他们的教学负担和准备工作量。

3. 可能存在政治教育倾向:由于统编教材通常由政府制定,存在一
定的政治教育倾向。

这可能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统编教材在统一国家教育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
生公平竞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也需要关注和应对统编教材
可能带来的个性化需求、教师负担和政治教育等问题。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解读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解读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解读
近年来,教育部发布了新版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这份教材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这份教材呢?
首先,新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其中,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而综合能力则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通过这份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其次,新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

教材中的文本多样化,包括文学经典、科技新闻、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多个领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各类知识和信息。

同时,教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和问题,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行动。

最后,新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教材中融入了讨论、阅读、写作、演讲、课外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教材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个人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自主自立地学习和合作。

总之,新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出现,为高中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

通过这份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语
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统编教材实施方案解读

统编教材实施方案解读

统编教材实施方案解读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统编教材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之一。

统编教材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落实统编教材实施方案,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统编教材实施方案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统编教材的推行,能够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系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统编教材还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统编教材实施方案的重点是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统编教材,可以有效减少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统编教材的实施,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相同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教育公平性。

再次,统编教材实施方案的关键是保障教材质量。

统编教材的编写需要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确保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同时,还需要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保障教材的质量。

最后,统编教材实施方案的保障是多方共同努力。

统编教材的实施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学校需要积极配合,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灵活运用教材;家长需要关心和支持学生的学习;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关注教育事业,为教育改革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之,统编教材实施方案的落实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统编教材实施方案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核心目标、重点内容、关键保障和多方共同努力,从而更好地推动统编教材的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统编教材的实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解读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解读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解读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高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统编版”教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题的设计等方面,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其次,新编教材注重将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让学生在课外更多地接触语言、文化和社会,以满足一线需要。

教材中安排了“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力图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纠正当前语文教学中读书少的弊病。

第三,教材编写注重科学性,研究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教材编写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用来指导编写,体现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最后,新编教材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教材选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更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教材还注重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介绍和解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总之,“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在于体现核心价值观,满足一线需要,加强科学性,贴近当代学生生活,这些特点将为学生的语文研究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重建了语文知识体系。

教材将语文知识和能力分成了不同的单元,从基础的语文知识到写作、口语训练等方面进行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语文研究中全面发展。

4.注重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

统编版”语文教材注重情感教育,通过选取具有感染力的课文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

教材中的课文涉及到人生、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如何理解和使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

如何理解和使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

如何理解和使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1、本文概述《如何理解和使用初中语文统一教材》一文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的理解和有效的使用指南。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制背景和目的,强调统编教材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文章将探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主要特点,包括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变化和创新。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理解和使用统一初中语文教材的建议和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材的精髓,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提高语文水平,也为家长指导孩子的语文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对统一的初中语文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和学习活动。

2、初中语文教材统编的特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设计和编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具有鲜明的特色。

强调人文素养与语文能力的融合:在内容选择上,统编教材强调经典与现代元素的结合,既有传统文化名著,也有现代思想元素。

教材通过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文本形式,引导学生欣赏语言之美,增强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同时,通过系统的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统一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讨论、探究、写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该教材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和选择,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加强跨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统编教材强调与历史、哲学、艺术等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文本,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实践力。

同时,教材还通过设置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综合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强调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在文化传承方面,本教材既强调传统文化的弘扬,又强调现代文化的创新。

教材通过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统编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解读

有关“统编教材”的解读
有关“统编教材”的解读如下:
1.覆盖面广:统编教材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
学、历史等多个学科,能够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2.系统性强:统编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学科体系
进行编排,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内容丰富:统编教材的内容涵盖面广,包含了各个学科的各个方面,同时强调思想
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4.编写团队专业:统编教材的编写团队由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组成,
他们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科素养,保证了教材的编写质量和科学性。

5.适应性强:统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情
况和学生特点,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解读国家统编教材使用

解读国家统编教材使用

解读国家统编教材使用
国家统编教材是教育部门统一规划、编写和出版的教材,是国家对教育内容和质量的管理的重要举措。

国家统编教材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们教学的重要工具。

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有许多好处。

首先,国家统编教材可以保证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避免了地方教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其次,国家统编教材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们接受到全国统一的教育标准。

最后,国家统编教材可以降低学生和家长的负担,避免了地方教材的频繁更换和费用过高。

然而,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们要熟练掌握国家统编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教师们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应用。

最后,国家统编教材虽然全面性强,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总的来说,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统一教育标准和降低教育成本都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注意灵活运用和持续改进,以确保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学生们的全面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基本的意识形态立场。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比一般版本教材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

既体现主流价值观,又不停留于“说教”。

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措施就是八个字:“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要做到“有机渗透”,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

小学一年级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

到了高年级和初中,每个单元都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设计,还安排了包括“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

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想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

3.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统编版”语文教材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比如,识字写字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何让孩子“多认少写”,尽快学会读书写字,新编一年级教材的识字课文就采纳了北师大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一年级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在新教材编写过程中,既继承原来人教版的比较成熟可行的部分,包括选文和内容设计,又要吸收其他版本养分,超越人教版。

显然出新的格局、新的气象。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体现时代性。

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

此外,教材的课文有较多的更新,注重经典性和适合语文教学。

和原来人教版比,新的课文约占30%以上。

教科书编写语言、习题的题型变化、插图和装帧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

以上四点,是从总的方面说的,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基本思路和全新面貌。

(二)“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1.选文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兼顾时代性。

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

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其中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约占所有选篇的%,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

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2.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统编版”语文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适当保留人文主题,按照“内容主题”(如“修身正己”“至爱亲情”“人生之舟”等)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每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语,对本单元主题略加提示,主要指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3.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现在各种教材都是课改之后编写的,大都是以人文主题来建构单元,考虑更多的是选文如何符合单元主题,而对语文课程内容目标如何实现,就难于处理。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这方面作了重要的一点改进,即让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

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

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

努力做到“一课一得”,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

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

4.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统编版”语文教材就有意识改变各种教材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初中教材干脆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

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

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5.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统编版”教材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老师们去“加码”。

建议老师们采取1加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有些老师反映说由于条件限制,难于选择课外阅读的材料。

人教社近期出版有《语文素养读本》,从小学到高中,每学年2册,和教材有所呼应,大家可以参考选择。

此外,新教材还设置有课外古诗词诵读。

这些内容可以要求学生去反复诵读,不一定要和课文那样逐篇讲解。

大家注意其导读的写法,除了简明地介绍作品的内容及艺术特色,还格外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艺术风格,学习有关古典文学鉴赏的某些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6.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的课文和习题等的设计就注意严格落实300字基本字表。

这个字表是以王宁教授为主的北师大科研团队研究的成果,主要是依据大量对小学生阅读的调查,从字频的角度来确定那些字必须先学。

另外,还要考虑字的结构等,看那些字先学,更有利于孩子们理解与记忆。

其次,就是汉语拼音教学,新教材的安排大约往后一个月,改变了以往入学即学拼音的方式,安排在识字单元之后,使拼音和认字互为拐棍。

老师们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对汉语拼音的要求不宜过高,这无非就是识字的拐杖,另外,要重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注意这两点,就要降低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7.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

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

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

(三)“统编版”语文教材有五个渠道体现语文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点第一,是教师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对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或能力点,亦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二道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方法或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第五,每个单元都有一两块“补白”,用比较浅显和生动的语言来介绍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

(四)四个关键词准确把握统编语文教科书——立德树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诚信友善:《陈太丘与友期行》《驿路梨花》(2)爱岗敬业:《敬业与乐业》《纪念白求恩》(3)自由平等:《老王》《最后一次讲演》(4)富强法治:《土地的誓言》《出师表》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古诗文125篇(首),占全部选文238篇(首)% 除课标推荐61首外,还选入《卖油翁》《狼》《<世说新语>二则》《杞人忧天》等64篇(首)。

(2)综合性学习安排:《有朋自远方来》《人无信不立》《君子和而不同》3.革命传统教育30多篇,老一辈革命家(《七律长征》《回忆我的母亲》)、英雄人物(《邓稼先》)、新时期领军人物(《太空一日》)等。

4.国家主权与海洋意识(1)国家主权:《我爱这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木兰诗》(2)海洋意识:《观沧海》《黄河颂》三、统编教材全面铺开使用给中考带来的影响1.由目前的各地级市单独命题中考渐渐过渡到全省统一命题,“中考”异化成了“高考”。

2.新教材的教学要求会通过中考指挥棒强行落实,淡化甚至强行减弱商业化训练。

3.名著阅读将会成为考试重要内容,而且必须是切切实实读过,而不是训练过。

4.踏踏实实、真真切切教好语文教材,拼教辅读物、拼训练、拼刷题量的方式将失去优势。

★★您认为实行“统编版”教材,将会对高考语文改革有怎样的影响?温儒敏:肯定会带动考试,比如要考阅读面、阅读速度。

“统编版”教材回归到语文的本质,抓住了读书这个“牛鼻子”。

我想中考高考也会重视读书的测评的。

近几年高考语文命题,阅读题就很注重考阅读面、阅读量和阅读速度。

关于写作教学,新教材也有改进。

主要是强调读写结合,特别重视写作背后的思维训练。

★★赢在阅读,输在训练PK 赢在训练,输在阅读统编版总主编温儒敏:语文教学“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阅读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

“‘统编版’语文教材还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力图‘教读’‘自读’,加上‘课外阅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这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端,想在教材中起到纠偏的作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