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中医基础知识--阴阳五行精品课件
独特的护理技术与方法: 起居护理 预防护理 情志护理 饮食护理 中药护理等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编 《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考核评分标准》
最新 PPT
•第一节 阴阳学说
最新 PPT
阴 阳 的 起 源
最新 PPT
概念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 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 水(阴) • 火(阳)
要点:相关 对立 属性
1.《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宋代·陈无择 “三因学说” 2.《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开创 “脏腑证治”
最新 PPT
3.金元四大家:
• 刘完素(刘河间):认为大多数病证性质属于火热,治疗 善用寒凉药物,世称寒凉派。
• 张从正(张子和):认为人患病是因为感受邪气,邪去则 正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世称攻邪派(攻下 派)。
完整过程。
最新 PPT
辨证施护
• 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有 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资料,分析整理从而制定相应护理 计划和护理措施的过程。
最新 PPT
防护结合:预防与护理结合
1.未病先防 ①固护正气:顺因自然、调神情志、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锻炼身体 ②预防邪侵:慎避六淫、疫毒、预施药物 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控制传变
最新 PPT
三、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施护 防护结合 恒动观念 独特的护理技术与方法
最新 PPT
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 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 整体;并通过气血津精等生理物质的作用,来完成机 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 李 杲(李东垣):认为脾胃虚弱或异常是内伤疾病的主要 病因,脾胃一伤,百病由生,治疗上善补脾胃,世称补土 派。
中医基础知识阴阳五行(ppt)
三、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施护 防护结合 恒动观念 独特的护理技术与方法
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 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 机的整体;并通过气血津精等生理物质的作用,来完 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2.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天人相通、天人相类 四时季节气候 昼夜晨昏 地方区域
治疯狗咬伤。 3.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 著 4。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专科护 理
“葱管导尿术”比橡皮管导尿术早1200年。 5.唐·王涛《外治秘药》:传染病护理
三、宋,金,元时期(丰富与发展) 医学界百家争鸣,涌现许多流派,中医的理论体系产生突破 性进展。
• 代表作: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证。
吴鞠通:《温病条辩》,创立三焦辨
五、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随着西医的流入,逐步走上中西医结合
和多学科研究中医的道路。
医学基础 生产、生活实践中偶然发现的医学知识
形成基础
医疗实践中医学知识的积累
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中 医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 阳 的 起 源
概念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 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 水(阴) • 火(阳)
要点:相关 对立 属性
• 阴阳的划分: • 阳—运动的、热的、在上的、 向外的、
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
• 阴—静止的、寒的、在下的、向内的、 晦暗的、抑制的、虚弱的。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体 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 的身心健康。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 ppt课件
二、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 的运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阳——上部 上下
阴——下部
人
阳——体表
背腹
阳——背 阴——腹
体 分 表里
四肢
阳——外侧 阴——内侧
阴
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阴——体内——内脏
阳——六腑 阴——五脏
阳—心肺
阴—肝脾肾
经脉
阳经——循行于四肢外侧面 阴经——循行于四肢内侧面
(二)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和关联性
• 普遍性: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存在阴阳关系
。
❖ 自然界:
❖ 机体:
• ❖阳
❖阳
日天昼火热温夏 春 干 清……
男 外 表 背 上气 腑 实……
❖阴
❖阴
月 地 夜 水 寒 凉 冬 ❖ 女 内 里 腹下 血 脏
秋 湿 浊……
虚…
相对性:各种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
阳来说明。
二.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阴阳对立 (二)阴阳互根 (三)阴阳消长 (四)阴阳转化
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属性是对立、矛盾的。
如寒与热、上与下
相互对立基础上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 系。
表现出阴阳平和、阴强则阳弱、 阳盛则阴退等
阴阳的互根
• “阴”“阳”任何一 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 独立存在。
Relative and dynamic balance
阴阳转化
•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 的条件下的相互转移、变
化。
•
阴阳消长(量变)阴
阳转化(质变)
•
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
定的条件
阴阳五行学说ppt
• 互根与互用不可分离,互用必须 以互根为前提。
(三)消长平衡
• 消,减少;长,增加。 • 消长,反映了阴阳双方量 的不断变化。 • 平衡,反映了阴阳双方的 变化状态。即通过阴阳的 消长变化维持着一种动态 平衡状态。
•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 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
声高 息粗
阴阳属性的特性
• (2)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 转化为阴。
例如:
动
静
(参照物或标准不同)
阴阳属性的特性
(3)可分性:
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 阴阳,而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 例如: 阳 阴
昼 上午 阳中之阳 下午 阳中之阴 上半夜 阴中之阳 夜 下半夜 阴中之阴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 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过”。如“阳胜则热”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 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如“阴虚则热”
(二)互根互用
• 互根,指阴阳互为对方存在的前 提,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不能单 独存在。
–如:明与暗、上与下。
• 互用,指阴阳双方不断地相互资 生、促进和助长。
• 例1:春夏秋冬四季的温、 热、凉、寒的气候变化, • 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 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 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 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 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 的缘故。
一方面互相对立 互为参照 一方面 互相抑制
• 例2: 人体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 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若动态平衡 失调,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
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诊断方法
中医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来判断阴阳的偏盛偏衰,从 而确定病证的性质和部位。如望诊观察面色、舌苔,闻诊听 声音、嗅气味,问诊询问病情、病史等。
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根据阴阳失调的具体 情况,采用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方法,使阴阳恢复平衡。 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阴阳五行学说概述 •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 阴阳五行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 • 阴阳五行学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学习阴阳五行学说的意义和方法
01
阴阳五行学说概述
阴阳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阴阳观念起源于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形成于殷周时期,西周 末年,以伯阳父为代表的一些贵族卿大夫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
在建筑和风水布局中,阴阳五行学说 也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合理的布局 和设计,可以营造和谐、宜居的环境 。
阴阳五行学说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根 据时令和气候的变化,合理安排种植 和养殖活动,以获得更好的收成。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发展
春秋时期,阴阳学说被赋予哲学含义,战国时期,阴阳学说进一 步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
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五行学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方位 观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
在战国时期,五行学说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与阴阳学说相结合 ,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的含义是 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 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阴阳五行学说课件阴阳五行学说简介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
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
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
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阴阳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
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
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
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
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若是以一个动物为例,则它的肉体为阴,生命活动为阳;它内在的脏腑为阴,外露的皮毛为阳;它向下的腹为阴、向上的背为阳……。
由以上例子说明,阴阳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心为( ) •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至阴 • E.阴中之阳 • 12.脾的阴阳属性是( )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 E.阴中之至阴 • 13.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阳( ) • A.滋润 B.抑制 • C.凝聚 D.收敛 • E.推动 • 14.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 ) • A.推动 B.温煦 • C.滋润 D.兴奋 • E.升散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上为阳,下为阴 体表(阳) 背为阳,腹为阴
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左为阳,右为阴 人体
心肺为阳 五脏(阴) 体内(阴)
肝脾肾为阴 六腑(阳) 气为阳,血为阴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正常的生理功能,是阴阳双方保持对立统一的 协调关系的结果 ,这种关系称为阴阳平衡.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 阴阳转化
1.对立制约
阴阳双方属性相反,彼此约束制约的关系。 (一分为二的辩证观)
例如:寒(阴):可以制热, 热(阳):可以温散寒冷。
水(阴):可以灭火, 火(阳):可使水沸腾化气。
兴奋(阳)
人体的功能
人体机能的动态平衡
抑制(阴)
对立制约的结果 动态平衡 “阴平阳秘”
() • A.相关性 B.普遍性 • C.可分性 D.转化性 • E.规定性 • 4.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 •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 E.以上都不是
• 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了阴阳的 哪一关系( )
•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 C.消长平衡 D.相互交感 • E.相互转化 • 6.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阴阳互根的关系( ) • A.阳在外,阴之使也 • B.独阴不胜,孤阳不长 • C.阴在内,阳之守也 •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 7.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是阴阳哪一关系在病理方面的体现( ) •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 C.互相转化 D.消长平衡 • E.阴阳自和 •
明、日、天、昼、火、动、热----阳 暗、月、地、夜、水、静、寒----阴 凡是明亮、温热、上升、运动、外向、 兴奋的事物和现象,统属阳
凡是晦暗、寒冷、下降、静止、内守、 抑制的事物和现象,统属阴
阴阳学说
二、阴阳的特性:
普遍性 关联性
相对性 无限可分 转化性 性
事物和阴阳属性举例
三、阴阳的相互关系(基本内容):
3.消长平衡
阴阳双方增减、盛衰、进退。(恒动观念的体现)
消长的意义:动态平衡
4.阴阳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 的方向转化。(量变与质变,恒动观念)
转化:指事物阴阳属性的转化
例如:四季的变化 日夜的转化
《素问》:“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病情变化:
高热 体温下降(由阳转阴) 表寒 里热 (由阴转阳)
定义健康:阴阳平衡或阴平阳秘。
例如:肾阴-肾阳 物质-功能 气-血 五脏藏精为阴,六腑传化物(动)为阳。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之一。 正气-----阳气、阴气
邪气-----阴邪、阳邪
阴阳盛衰示意图
实热证 实寒证 虚寒证 虚热证
16 14 12 10
8 6 4 2 0
阴阳学说
本节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概念(熟悉)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掌握)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理解)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 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含义。
阜:山、岗 高地
阴阳的最初含义 (日光向背) 向光为阳,背光为阴
阳北
南
阴
长期实践 由此引申
实
阳证 阴证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总纲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病机 .
调整阴阳,“补其不足(虚者补之), 泻其有余(实者泻之)”,
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 则。
1、确定治疗原则及方法
阴偏盛(实寒证) 用温热药以制其寒(寒者热之) 实则泻之
• 8.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肾为( )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 E.阴中之至阴 • 9.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至阴 • E.阴中之阴 • 10.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肺为( ) •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 E.阴中之至阴 •
2.互根互用
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普遍联系的观点)
也就是说阴阳双方不能脱离对方而单 独存在,每一方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为自 已存在的条件。
例如:上与下;天与地;昼与夜 寒与热;升与降;物质与功能
脏与腑;形与神;气与血; 阴气与阳气
生:阴阳互根,阴平阳秘。 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阳偏盛(实热证) 用寒凉药以泻其热(热者寒之)
阴偏衰(虚热证) 虚者补之
阳偏衰(虚寒证)
滋阴 温阳
2、归纳药物性能:
寒
热
四气(药性)
温
凉
酸 苦
阴
甘阴
五味 辛
阳
咸阳
淡
• 1.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指( ) • A.日月 B.动静 • C.天地 D.昼夜 • E.寒热 • 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什么特性( ) • A.相关性 B.普遍性 • C.可分性 D.转化性 • E.规定性 • 3.《内经》认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
阴平阳秘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指导临床诊法辨证) 1、指导四诊(分析症状):
色泽鲜明者
望诊
阳
色泽晦暗者
声音宏亮者
闻诊
阴
声音低微者喜寒恶热者 问诊喜来自恶寒者浮数洪滑者 切诊
沉迟细涩者
2、指导辨证(八纲辩证):
表 疾 病 的 病位 里
寒 疾 病 的 性质 热
虚 疾 病 的 盛衰
• 15.“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 • 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 E.阴阳交感 • 1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 • 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 •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 E.消长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