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一次调研报告(参考课件)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ppt

早期城市:农业革命,
出现剩余产品
导致:作为政治中心或
军事中心、文化中心 的城市
现代城市
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工厂规 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
当代城市: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 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生产性
城市规划原理
序言
城市规划专业与相关专业
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的 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与人们的审美观点、对生活环境的 追求目标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
城市规划与建筑学、园林学、测绘学 城市规划与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 城市规划与堪舆学、风水
如何学好城市规划
(2)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往往 是市镇设置中的重要考虑内容。
中国: 设镇条件(任一条件)(1984): 县政府所在地; 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 设市条件(同时满足)(1986): 非农人口80000人以上的镇; 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
我国的市制有两个基本特点:
例题1: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 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 )的产物。
A 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 B 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 C 政治统治和商品交换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 产物…….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 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 分工的产物。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第二节 城市化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市化速
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城市化有其一定的规律,研
究各国城市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市化的趋势
及水平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迎接下一世纪大规模的城
市化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
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 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阳宅十书》
9
风水的实质——良好的生存环境
(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 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内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
1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 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工 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比较集中的用地及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 的基础设施。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 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 的提高。
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及城市规划的行政与
法规等。
3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
1、什么是城市
城市 = 城+市 ≠ 城+市
反映城市的变迁
“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
构筑物,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
形态封闭、内向。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

二、规划的特征
1、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 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 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
2、规划目标 目标是规划评价的最基本准则与依据
3、未来不确定性 未来研究是规划研究的基础
4、前果后因性
规划不是一个由原因到结果的循序过程。规划以目标作为 组织未来和行动的原因;在此过程中,规划者充当着 特殊的角色。
5、实证性和规范性
以经验、观察为基础与价值判断为基础
规划的本质在于规范性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
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 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 、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 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与经济的需要” 。
➢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城市不仅是人口聚居、建筑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生产、消费 、交换的集中地。城市集聚效益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也是与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城市各中资源的密集性, 使其成为一定地域空间的经济、社会、文化辐射中心。
➢ (3)城市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古代拥有明确的空间限定,到现代成为一种功能性地域。 西方国家出现郊区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一系列现 象。现今经济全球一体化、全球劳动地域分工,城市传 统的功能、社会、文化、景观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的城市规划方式 主要是物质空间规划(physical planning)
(2)《马丘比丘宪章》1977
➢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 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 的基本任务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

一、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聚落)的形成
(1)出于生存安全与交流目的,人类以群体为单位的活动方式在某地永久性停留下来,产生最初的定居形式——村落。
(2)周期性祭祀活动可能形成定居,反映了聚落形成过程中精神和文化因素的作用。(Lewis Munford)
(3)人类早期的原始聚落主要分布在农业文明发达地区。大多靠近河流,位于向阳的河岸台地上。
4)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阳宅十书》
3、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A,现代城市(镇)的特征
①具有非农业为主体的职能;
②高密度的人口与生活居住空间;
·大量的对外交通运输改变了城市结构布局;
·城市类型增加,如港口贸易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等。
工业革命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引起城市的畸形发展,市区地价昂贵,建筑拥挤,密度过高,居住条件恶化。
2.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引起了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破坏了原来脱胎于封建城市的那种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
——明代北京宫城:
1.城市布局符合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城市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以宫城为中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2.城市布局重点出主,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的手法,形成宏伟景观。
3.道路沿用元大都的基础,皇城居中,将城市分成两部分。
③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1)封建中央集权的国家通常都城规模很大,布局较严整,中心为宫殿、官府衙门。
城市特征五点论(Max Weber,1864-1920)
城市规划的调查与研究课件

请从城市布局和省道改线 两方面分析以下哪个规划 方案更适合该城市的长远 发展,并说明理由。
城市规划的调查与研究
50
• 1、方案一向东面发展,
现状均为农田,且水体 较多;
• 革命历史城市 遵义、延安
• 风景旅游城市 杭州、苏州、蓬莱、张家界、青岛、肇庆
• 边境城市
黑河、满洲里、丹东(、广州等)
• 特区城市
• 行政特区 香港、澳门
• 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大连、黑河、绥芬河
城市规划的调查与研究
11
(五)城市性质的确定及其方法
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确定城市的性质:
21
• ①人口的自然变动:
• 人口年龄构成:人口百岁 图
• 可以判断城市的人口自然 增长变化趋势;
• 分析育龄妇女人口的数量, 是推算人口自然增长的主 要依据;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ppt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ppt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
1. 实地调研:我们选择了几个典型的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城市的道路布局、建筑风格、绿地设置等方面。
2. 问卷调查:我们制定了一份问卷,向市民和相关专家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当前城市规划的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
1. 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根据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结果,道路拥堵问题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过快,道路规划滞后,导致交通瓶颈。
2. 城市绿地不足:城市规划中绿地的设置不足,公园和绿地建设跟不上城市的扩张速度。
缺乏绿地不仅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化。
3. 建筑风格单一:城市规划中建筑风格单一,缺乏创新和个性。
这使得城市缺乏了与众不同的魅力和特色。
四、问题解决和建议
1. 道路规划优化:加强对城市交通情况的研究和分析,科学规划道路网,减少交通拥堵的发生。
2. 增加绿地建设: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地比例,提供更多的公园和休闲空间,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3. 促进建筑创新:鼓励各类建筑设计师进行创新设计,提供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建筑作品,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五、调研总结
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并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予以改进。
只有优化城市规划,才能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ppt.ppt

中Hale Waihona Puke :设镇条件(任一条件)(1984):
县政府所在地; 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
设市条件(同时满足)(1986):
非农人口80000人以上的镇; 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
我国的市制有两个基本特点:
( 1 )市制由多层次的建制构成。从地域类型上划分—— 包括了直辖市、省辖设区市(或自治区辖设区市)、不 设区市(或自治州辖市)三个层次。从行政等级上划分, 包括了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四个等级。目前我国 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省级),23个 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370余个县级市。
5 城市的法律定义 瑞典、丹麦: 澳大利亚、加拿大: 法国、古巴: 200人; 1,000人; 2,000人;
美国:
比利时: 日本:
2,500人;
5,000人; 30,000人。
我国城市建制体系
我国20世纪50年代就制定了具体的市(镇)设置标准。
我国的市镇设置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标准: (1)聚集人口规模:目前将人口聚集规模超过100万 的作为特大城市,50万-100万的作为大城市,20-5 0万的作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为小城市。 ( 2 )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往 往是市镇设置中的重要考虑内容。
相关的字,如 citizenship (公民)、 civil (公民
的)、 civic (市政的)、 civilized (文明的)、 civilization (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 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 的一种工具。
二 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 经济学 J. Button :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 —— 住房、劳动 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
城市规划原理调研报告

学号08110116城市规划原理A调研报告天津华苑小区碧华里社区住宅调研学生姓名汤弈班级08建筑学1班指导教师刘欣规划与建筑系2011年11月3日天津华苑小区碧华里社区住宅调研调研地点:天津市华苑小区碧华里社区调研时间:2011年10月26日以下是调研正文:一、基地概述华苑居住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紧邻城市外环线内侧,处于天津市主导风向的上风位。
居住区用地约160ha,分为十个小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800000m2,碧华里小区是该居住区的7号小区,位于居住区的中心地段。
小区西临居住区30m宽的主干道,东北临居住区的20m宽的主干道,南侧为30m宽的半圆形道路。
半圆形地段面对居住区南入口,地理、环境位置重要。
小区占地约17公顷,其中居住区14公顷,其它用地3公顷(包括城市道路用地2.31ha,为居住区配套的电话局用地0.77ha)该基地形态犹如马蹄形,东西宽约300m,南北长约530m。
二、住宅类型碧华里的住宅类型是以结构类型分为混凝土空心砌墙、承重体、大开间支撑体系和剪力墙体系(高层住宅),住宅平面类型共12种,分别为:一般条式住宅、台阶式邻里住宅、高层住宅、大开间支承体住宅、锯齿形联排住宅、和别墅式低层住宅。
多层住宅以6层为主,兼有三、四、五、六层退台住宅,高层住宅由18层和22层板与塔结合而成,别墅式底层二、三层住宅。
左图:碧华里区域位置示意图住宅面积指标:平均每套建筑面积85m2。
高层住宅: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为38400 m2,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27%。
上图:碧华里中央绿地高层住宅多层住宅:以6层为主,总建筑面积为96300 m2,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68%。
上图:碧华里东侧多层联排住宅上图:碧华里西侧多层联排住宅分析:住宅共分2种:点式高层住宅和联排式多层住宅点式高层住宅是内天井式住宅独立单元的变化而成,适用于多层和高层住宅,由于体型短而活泼,进深大。
并具有布置灵活和能够丰富空间群体组合的特点,但是有些套型的日照受限制。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完整版)

三、城市的发展
1、“自下而上”
城市发展一般是以聚落为基础,从不自 觉得自然村落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 城市没有一个预先构想的目标与形态,依 实际发展需要,在自然环境、客观规律作 用下长期积累而成,因此也被称为“自然 城市”。
主讲:
中国石油大学储建学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
ZHONGGUO SHIYOU DAXUE CHUJIAN XUEYUAN
主讲:
中国石油大学储建学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
ZHONGGUO SHIYOU DAXUE CHUJIAN XUEYUAN
2、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2)社会学
Bardo & 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 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自上而下”的城市是指主要按人的主 观作用、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 一统治阶层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它通 常以一种法定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控制 和要求之下进行建设实施。因此也被称为 “人造城市”,它是一种控制机制下的建 设方式,一般在集权统治的社会制度下 “自上而下”而形成的城市较多。
主讲:
中国石油大学储建学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
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
主讲:
中国石油大学储建学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
ZHONGGUO SHIYOU DAXUE CHUJIAN XUEYUAN
2、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3)地理学 F. Ratzel:“地理学上的城 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 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 的密集结合体”。
主讲:
中国石油大学储建学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
中国: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设镇; 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设市。
城市规划原理PPT

之形成影响 景观审美的主体-城市人群本身的意识邢台状况
城市形象更新
未来的城市建筑将更加强调环境意识、生态观念、可
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根据不同生态环境来规划城市 肌理 提高城市功能,达到城市调整,创造具有名族性、时 代性、地方特色的城市形象
城市设计观念
天安门前华表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
城市设计观念
在城市发展演变中,城市形式元素能作为城市历史的
独特品质而区别于其他城市,使城市富有形象的识别 性 城盘中的南京、水中城的苏州、城中城的北京,都以 城墙为重要的建筑基本元素,并构成了各自独特的城 市形象
宋画“金明池图”
城市生态系统物质空间
中国城市快速扩展
中国现阶段城市形象更新的实质就是基于现代进程开
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近年来,中国频繁出现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方式 上出现大拆大建的局面
中国城市发展类型
依据各地不同的地势、资源发展条件,可大致划分为5 种类型: “北京型” “沿海型” “风景型” “中心型” “卫星型”
是城市的生命力和生产力?城市的特色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全球化问题?千城一面是长期困扰我国城市建设领域的一个问题?如今城市特色的发展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再加上现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师普遍追求朴实的建设规则?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新城市缺少特色老城市的特色也不断丧失21世纪城市生态?各种类型的城市建设中社会结构都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改变城市建设也随之改变?都市沙漠现在的城市环境没有融入人的活动缺乏活力中国城市快速扩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文化的进程与机制健全及建设速度的落差使大多数有历史的城市的古城丶古河丶古场所遭到了严重破坏造成了永久遗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在快速扩展的同时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也同时展开规模的城市更新也同时展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对传统城市文化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十分普遍?城市仅有历史而没有文化更谈不上城市特色中国城市快速扩展?中国现阶段城市形象更新的实质就是基于现代进程开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近年来中国频繁出现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方式上出现大拆大建的局面中国城市发展类型依据各地不同的地势资源发展条件可大致划分为5种类型
《城市规划原理》PPT课件

1) 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 和措施;
2) 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 技术经济指标;
3) 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 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
4) 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5) 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6) 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7) 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8) 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
7
③ 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架构的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空间系统, 尤其是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政治关系 形态化和作为这种表象载体的城市土地 使用关系。
• 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历来是城市 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规划实施的 主要工具。
8
三、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 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 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10
四、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
• 1)《城市规划法》 • 2)《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其实施细则 • 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 4)城市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 • 5)城市上一级城镇体系规划 • 6)城市的现状情况及发展条件 • 7)城市规划的技术规范、标准 • 8)城市人民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 9)其他有关部门(土地、环保、矿产等)的要求
• 城市规划作为—项社会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的背景 及其过程中运作的,因此,城市规划要在运作过程中对城市社 会的发展发挥作用,它必然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同时 也就要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城市调研报告ppt课件

区域由于三条主干道和 一条次干道包围的原因, 该区域交通便利,四通
八达。 大西门
调查区域
喷水池
交通主干道 繁华区域
大十字
区位8 分析
调研内容:
五、道路分析
瑞金中路:
自南向北,是一条四车道主干道,以机动车为主,道路两侧无设置停车位。 北向通往紫林庵,南向与市西路口交接,设有车行天桥直通浣纱桥,车流量
通过假山与水,增加内部元区域绿化广场,除了承担绿化、净化空气的作用外, 还承担着为城市消除负面情绪,给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大十字广场清早有大量市民在广场散步锻炼。
下沉式空间
锻炼
古式建筑
广场风格多元化,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
祥云石刻柱
广场14
调研内容:
了解区域内的一些不合理。
调查3 目的
调研内容:
二、调查地点与时间
地点:贵阳市(延安中路—中山西路—公园北路—延安中路)
调查时间:
①9月12号 早上9点-12点 ②9月13号 下午上3点-5点
区域简介:
区域为位于贵阳市中心地段,全长2.2公里,北临紫林庵,南近大十字,并且在两 条主干道设置有商业裙房:区域内设置有大量居民区。
飞山街这一地名。 街道两边作为停车位,让原本拥堵的车
变得更加不堪。
调查区域 主干道
街道
区位分析与11道路分
调研内容:
道路分析
飞山街:
从前的飞山庙现已变为建筑设计院 拥堵的飞山街
飞山横街
区位分析与1道2 路分
调研内容:
六、公共绿化
通过实地走访后,所调查的区域内并没有设立有公共绿化,多数都是为小区内部的 休息平台。
商务
城市调研报告ppt课件

在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后,进去小范围区域规划。 3、服务设施: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原有的服务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在 的状况,建议:将原设立的服务设施维护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设,并
的互通发展也更加顺利。 2、对楼市的版图的影响 在原来,市民在买房置业之时,考虑的是上班便利。现在因为轨道的交通 的实施,生活出行时,不再为交通拥堵而感到困扰,购房时也会更加考虑 靠近轨道交通的区域。
3、对商业的影响 轨道站点出口商业模式,每一个站点都会聚集着各种各样的商业圈,这
是对于旧商业圈的冲击。
路绿化呈线性摆放,虽然满足了少数人间的休憩时的交流,但对于多数人间的交流并不适合。
座位的数量与在城市休闲的人数有直接关系。 即休憩场所的数量影响着人们的逗留情况。对 于不正式的休憩场所,即次要座位,其为人们 小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花坛边沿、台阶, 墙壁的凹凸处,纪念物基座、或者人行道的铺 地、广场上的铺地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所有 的这些次要座位都有可能被利用上来,所有这 些次要座位都影响着人流的分布及人们的交流
飞山街这一地名。 街道两边作为停车位,让原本拥堵的车
变得更加不堪。
调查区域 主干道
街道
区位分析与11道路分
调研内容:
道路分析
飞山街:
从前的飞山庙现已变为建筑设计院 拥堵的飞山街
飞山横街
区位分析与1道2 路分
调研内容:
六、公共绿化
通过实地走访后,所调查的区域内并没有设立有公共绿化,多数都是为小区内部的 休息平台。
交通分析5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部分ppt课件

39.6 42.3 47.3
12.8 22.0 36.2 43.9 49.0
52.7
60.1 63.4 65.8 >70
ppt精选版
20
表:1920-2000年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规模结构变化
所有都市区
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
年 数 人口数( 占美国人 数 人口数( 占美国人
份量
万
口
量
万
口
)
%
农业
工业
非农产 业
服务业
城市化 率 变 化 %
71.2 65.8 55.7 48.9 43.8
39.5
30.0 25.2 15.9
7.8 9.1 16.4 20.6 23.5
25.8
30.3 32.5 36.8
28.8 34.2 44.3 51.1 56.2
60.5
70.0 74.8 84.1
21.0 25.1 27.9 30.4 32.7
程中,这些决策将作为人类行动的基础”。
ppt精选版
29
二、规划的特征
1、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 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 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
2、规划目标 目标是规划评价的最基本准则与依据
3、未来不确定性 未来研究是规划研究的基础
ppt精选版
30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ppt精选版
8
英文: urban(城市、市政),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
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 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

“世界名胜和古迹理事会”(ICOMOS)1987年10月 发表了一份《保护城镇历史地区的宪章》。提出: “为了彻底实施法规(威尼斯法规),保护历史 城镇必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与城镇各级计划 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
第四节 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
自然环境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0
一、自然地理因素
33
(2)人口的劳动构成 基本人口:指在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其他不属地方
性的行政、财经、文教等单位的职工总数; 服务人口:为当地服务的企业、行政机关、文化和
商业服务机构中的职工总数; 被抚养人口:指未成年人、老年人、没有劳动力或
未参加劳动的人口总数。 (3)人口的文化构成 (4)人口的民族构成
34
二、社会结构
1、人群 人群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元。 人群指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他们有相同的身
份或某种团结感,有共同的目标和期待。
首属群体:较小的多目的群体,以感情为基础,有 强烈的群体认同感。 最典型的首属群体是家庭。
35
次属群体:为实现实际的目标而形成的专门团体, 由一种专门化的、相对来说非个人的和感情淡薄 的关系所形成的,其成员只表现其个性的某一方 面。
27
第五节 社会环境的调查研究
《雅典宪章》:“对于从事于城市规划的工作者, 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 工作成功的关键”。
《马丘比丘宪章》:“人与人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 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一般来讲,规划过程……必须对人类的各种需求 作出解释和反应”。
28
一、人口
1、人口的自然变动 (1)人口年龄结构 (2)人口性别构成 (3)人口年龄中位数 (4)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内的(出生人口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在室外您一般怎样处理手上的垃圾?
A.扔到大家默认的垃圾堆上 B.留着,看到垃圾桶再扔 C.看心情
6.您是否会注意垃圾分类?
A.会
B.偶尔
C.不会
D.不是很了解垃圾分类
第三组 8
谢谢观赏!
第三组 9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三组:伍鹏程 邱晓翰 蔡鸿基 张业颖
第三组 1
调研题目 灵感来源 调研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三组 2
第三组 3
第三组 4
第三组 5
第三组 6
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
实地考察
第三组 7
“校园是我家,环境靠大家”调查问卷(初稿)
1.您对您现在的生活环境卫生状况满意么?
A.满意,很干净 B.一般,过得去 C.不满意,垃圾较多
2.当您想扔垃圾时,是否能找到垃圾桶?
A.很难找到
B.有时可以
C.身边总能找到垃圾桶
3.您认为目前街道垃圾桶存在什么问题?
A.数量较少
B.分类不够明确 C.垃圾箱的容量太小,扔了
容易掉出来
D.形状样式较单一
4.您觉得街道上多长距离设置垃圾桶比较合适?
A.50~100 米 B.100~150 米 C.100~150 米 D.150~20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