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doc 47页)

合集下载

XX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及移动护理系统建设需求说明

XX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及移动护理系统建设需求说明

XX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及移动护理系统建设需求说明一、项目背景基于我国护理信息化的现状,目前有很多医院已经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之所以信息技术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得到很应用,是因为其方便、快捷在医疗护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护理信息化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优势,强调护理信息化在护理临床中的重要应用,并提出现阶段护理信息化的不足及对未来护理信息化的展望。

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水平。

近几年,我国的信息化技术飞速,医疗护理信息化为医院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将在更广泛领域中使用信息技术,它不但提高了的工作效率,保障了用药安全,而且给就诊病人提供了许多方便。

护理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对于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科学化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变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护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移动护理系统、护理管理系统1套及配套计算资源,新建护理专业PDA50台、工作台10台、无线吸顶AP50个等。

三、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及移动护理系统建设,改善患者服务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规范护士行为,促进护理学科的建设。

积极推动护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优化医院护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的目的。

通过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移动护理系统,使护理管理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由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为推行护理岗位管理及绩效管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及信息,实现从个人、科室到全院护理工作的绩效考评,同时可以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护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将会更好的加强护理工作在临床的过程质量监控和管理,有效地提高护士临床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

Company Logo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涉及公路交通 运输、水路交通运输、城市客运、工程建设等各类企业, 企业数量巨大、规模不一、业务繁杂。为强化标准化建设 达标工作管理,科学规范考核流程和考评工作,提高考核 评级效率,切实有效减轻企业负担,经部领导特批,于
2011年10月着手建设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第5页,共70页。
张德江强调,今后几年是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 的关键阶段。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 科学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特点,深刻领会安全生产工 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 企业主体责任、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加 强安全管理和监督。要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深化安全隐患 排查治理,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要夯实安全生产 基础,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增 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着力构建安全防范体系。
信息系统,该系统以信息化为手段,将实现企业申报、评 级、跟踪管理、信息发布和考评机构申请、认定,考评员 的报名、培训考试及管理的网络化运作。
第11页,共70页。
系统建设必要性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交通运输企业数量多、类型复杂,标准化评 审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2、标准化评审实现随时申请、随时评审、随时发证的 难度较大
一、系统简介
第27页,共70页。
一、系统简介
第28页,共70页。
二、用户注册
(一)注册步骤
第29页,共70页。
二、用户注册
(一)注册步骤
第30页,共70页。
二、用户注册
(一)注册步骤
第31页,共70页。
二、用户注册
第33页,共70页。
二、用户注册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中级学习笔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中级学习笔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目录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知识(会考3分) ......................................................1.2电子政务的模式.....................................................................1.3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1.4ERP ...............................................................................1.4.1 ERP系统特点...................................................................1.4.2 ERP系统的功能.................................................................1.5CRM的三个要点.....................................................................OLAP:联机分析处理.....................................................................1.6.1商业智能的主要功能:...........................................................1.6.2商业智能的三个层次:...........................................................1.8电子商务的模式.....................................................................1.8.1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 第二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上午必考,下午有可能会考).....................................1.1信息系统服务中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1.2产生问题的原因.....................................................................1.3.1第一类:对单位的管理...........................................................1.3.2第二类:对人员的管理...........................................................1.4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从高到低).........................................1.5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格管理...........................................................1.7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1.8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几个重要的概念.....................................................2.0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与信息系统建设.....................................................2.1ITIL与IT服务管理.................................................................2.1.1名词解释.......................................................................2.1.2实施ITSM的根本目标............................................................2.1.3 ITSM的基本原理(二次转换)....................................................2.2信息系统审计.......................................................................2.2.1概念(评审、论证、审计).......................................................2.2.2目的...........................................................................2.2.3审计触发....................................................................... 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重点) ................................................1.1系统集成的概念.....................................................................1.2系统集成的特点.....................................................................1.3信息系统集成分类...................................................................1.5.1结构化方法.....................................................................1.5.2原型法:.......................................................................1.5.3面向对象方法...................................................................1.6软件工程...........................................................................1.6.1软件需求的特征,目的...........................................................1.6.2软件设计.............................................................................................................................1.6.5软件复用.......................................................................1.6.6软件质量.......................................................................1.7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1.7.1基本概念.......................................................................1.7.2类和对象的关系.................................................................1.8可视化建模与统一建模语言................................................................................................................1.8.2九种建模图.....................................................................1.9软件架构...........................................................................1.9.1中间件(五种常见的中间件).....................................................2.0典型应用集成技术...................................................................2.0.1从两层理解数据仓库.............................................................2.1W EB S ERVICES技术....................................................................2.2J2EE架构、.NET架构 ...............................................................2.2.1 J2EE规范包含的构建及服务技术规范..............................................2.3常用构建标准.....................................................................................................................................2.4计算机网络知识.....................................................................2.5网络...............................................................................2.5.7综合布线系统图.................................................................2.5.8综合布线适用范围............................................................... 第四章项目管理的一般知识..............................................................1.1项目的定义和目标...................................................................1.2项目的特点.........................................................................1.4项目管理的知识范围.................................................................1.4.4过程域.........................................................................1.5项目管理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1.5.1软技能.........................................................................1.7项目的组织方式.....................................................................1.8项目管理办公室(PMO)在组织结构中的作用............................................1.9项目经理和管理办公室(PMO)的区别..................................................2.0项目生命周期.......................................................................2.1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2.2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2.2.1 PDCA循环......................................................................2.2.2项目的5个管理过程组和项目管理知识领域映射关系图............................... 第五章立项管理........................................................................1.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1.3项目的可行性研究...................................................................1.3.1项目评估的方法.................................................................1.4项目招标...........................................................................1.4.1招标...........................................................................1.4.2招标代理.......................................................................1.5承建方的立项管理...................................................................................................................................1.5.2投标文件内容...................................................................1.6签订合同...........................................................................1.6.1合同谈判的方法.................................................................1.6.2签订合同....................................................................... 第六章项目整体管理....................................................................1.2项目启动...........................................................................1.2.1项目章程的作用和内容(输出)...................................................1.3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1.3.1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的技术和工具.........................................1.3.2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的输入和输出.........................................1.4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1.4.1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的输入、输出.................................................1.5监督和控制项目.....................................................................1.5.2监督和控制项目的输入、输出.....................................................1.6整体变更控制.......................................................................1.6.2整体变更控制的方法.............................................................1.6.3整体变更控制的输入、输出.......................................................1.7.2项目收尾的输入、输出........................................................... 第七章项目范围管理....................................................................1.2产品范围与项目范围.................................................................1.2.1产品范围.......................................................................1.2.2项目范围.......................................................................1.3编制范围管理计划...................................................................1.3.1编制范围管理计划的工具和技术...................................................1.3.2编制范围管理计划的输入、输出...................................................1.4范围定义...........................................................................1.4.1范围定义的工具和技术...........................................................1.4.2范围定义的输入,输出...........................................................1.5.1 WBS概念.......................................................................1.5.3创建WBS的工具和技术...........................................................1.5.4 WBS的输入、输出...............................................................1.6范围确认...........................................................................1.6.1范围确认的输入、输出...........................................................1.7范围控制...........................................................................1.7.1范围控制的工具和技术...........................................................1.7.2范围控制的输入、输出........................................................... 第八章项目进度管理....................................................................1.2活动定义...........................................................................1.2.1定义...........................................................................1.2.2 WBS的主要用途,活动定义与WBS的关系...........................................1.2.3活动定义的输入、输出...........................................................1.2.4活动定义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1.3活动排序...........................................................................1.3.1活动排序的输入、输出...........................................................1.3.2活动排序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1.4活动资源估算.......................................................................1.4.1定义...........................................................................1.4.2活动资源估算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1.4.3活动资源估算的输入、输出.......................................................1.5.1定义...........................................................................1.5.2活动历时估算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1.5.3活动历时估算的输人,输出........................................................1.6制定进度计划.......................................................................1.6.1制定进度计划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具.............................................1.6.2制定进度计划的输入、输出.......................................................1.7项目进度控制.......................................................................1.7.1定义...........................................................................1.7.2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技术和工具...................................................1.7.3项目进度控制的输入、输出....................................................... 第九章项目成本管理....................................................................1.1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四种过程).....................................................1.2项目成本失控原因(四种原因).......................................................1.3成本的类型.........................................................................1.4管理储备...........................................................................1.5成本基准...........................................................................1.6学习曲线理论.......................................................................1.7制定项目成本管理计划...............................................................1.8项目成本估算.......................................................................1.8.2成本估算的工具和技术...........................................................1.9项目成本预算.......................................................................1.9.1项目成本预算的工具与技术.......................................................2.0项目成本控制.......................................................................2.0.1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2.0.2成本控制的工具与技术...........................................................1.1基本概念...........................................................................1.2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和目标.............................................................1.2.1基本原则:.....................................................................1.2.2目标:.........................................................................1.3质量管理主要活动和流程.............................................................1.3.1主要活动:.....................................................................1.3.2流程:.........................................................................1.4国际质量标准.......................................................................1.4.1 ISO9000 系列(ISO9001、ISO9004、ISO9011) ................................................................................................1.4.3六西格玛(六倍标准差).........................................................1.5制定项目质量计划...................................................................1.5.1制定项目质量常用的技术工具和方法...............................................1.5.2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工作的输入、输出...............................................1.6项目质量控制.......................................................................1.6.1项目质量控制活动的内容.........................................................1.6.3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技术和工具................................................. 第十一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1.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1.2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1.3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有关概念...........................................................1.4.1名词解释.......................................................................1.5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编制...............................................................1.6项目团队组织建设...................................................................1.6.1获取人力资源的依据(输入).....................................................1.6.2组建项目团队的工具和技术.......................................................1.6.3组建项目团队的输出.............................................................1.7激励理论...........................................................................1.7.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7.4期望理论.......................................................................1.8X理论和Y理论.....................................................................1.9项目团队建设.......................................................................1.9.1项目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1.9.3项目团队建设的工具与技术.......................................................2.0项目团队管理.......................................................................2.0.1定义...........................................................................第十二章项目沟通管理..................................................................1.1沟通管理计划编制...................................................................1.1.1定义...........................................................................1.1.3沟通模型.......................................................................1.1.2沟通管理计划编制过程的步骤.....................................................1.1.3沟通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1.2信息分发...........................................................................1.2.1定义...........................................................................1.2.2常用的沟通方式的优缺点或特点介绍...............................................1.2.3用于信息分发的技术、方法.......................................................1.2.4经验教训总结过程结果...........................................................1.3一个考点........................................................................... 第十三章项目合同管理..................................................................1.1合同的法律特征.....................................................................1.4项目合同的分类.....................................................................1.5项目合同签订.......................................................................1.5.1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1.5.2项目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1.6项目合同管理.......................................................................1.6.1定义...........................................................................1.6.2合同管理的作用.................................................................1.6.4合同变更控制系统的一般处理程序.................................................1.6.5合同管理的工具和技术.........................................................................................................................................................................1.7项目合同索赔处理.................................................................................................................................1.7.2索赔的分类.....................................................................1.7.3索赔程序....................................................................... 第十四章项目采购管理..................................................................1.1采购管理的主要过程.................................................................1.2编制采购计划.......................................................................1.2.1合同的类型(合同按费用支付方式分为三类).......................................1.3编制询价计划.......................................................................1.3.1常见的询价文件.................................................................1.4招标.........................................................................................................................................1.4.2六种方式的使用条件.............................................................1.4.3招投标程序.....................................................................1.4.4招标人及其权利以及义务.........................................................1.4.5供方选择的工具和技术...........................................................1.4.6评标委员会.....................................................................1.5合同及合同收尾.....................................................................1.5.1合同收尾的内容.................................................................1.5.2合同收尾的输入、输出........................................................... 第十五章信息(文档)和配置管理 ........................................................1.1配置管理...........................................................................1.1.2配置管理有关的概念.............................................................1.1.3配置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1.1.4配置识别的基本步骤.............................................................1.1.5建立配置管理方案的基本步骤.....................................................1.2版本管理.................................................................................................................................1.2.2变更控制流程................................................................... 第十六章变更管理......................................................................1.2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1.3组织机构...........................................................................1.4工作程序...........................................................................1.5项目变更管理的工作内容.............................................................1.5.1对进度变更的控制...............................................................1.5.2对成本变更的控制...............................................................1.5.3对合同变更的控制...............................................................1.5.4变更管理与其他项目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1.1信息安全定义.......................................................................1.1.1信息安全属性及目标.............................................................1.2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1.3技术体系...........................................................................1.4计算机机房与设施安全...............................................................1.5环境与人身安全.....................................................................1.6电磁兼容...........................................................................1.6.1计算机设备防泄露...............................................................1.7系统安全等级管理...................................................................1.7.1保密等级(三级)...............................................................1.7.2可靠性等级(三级)............................................................. 第十七章项目风险管理..................................................................1.1风险管理的过程.....................................................................1.2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的内容.............................................................1.3制定风险管理计划...................................................................1.3.1风险管理计划的基本内容.........................................................1.3.2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工具与技术...................................................1.3.3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输入、输出...................................................1.4风险识别...........................................................................1.4.1项目风险识别的特点.............................................................1.4.1风险识别的具体方法.............................................................1.4.2风险识别的输入、输出...........................................................1.5定性风险分析.......................................................................1.5.1定义...........................................................................1.5.2定性风险分析的方法.............................................................1.5.3定性风险分析的输入、输出.......................................................1.6定量风险分析.......................................................................1.6.1定义...........................................................................1.6.2定量风险分析常用技术...........................................................1.6.3数据收集和表示的方法及应用.....................................................1.6.4定量风险分析的输入、输出.......................................................1.7风险监控...........................................................................1.7.1定义...........................................................................1.7.2风险监控的目的和主要工作内容...................................................第十九章项目收尾管理..................................................................1.1项目收尾的内容.....................................................................1.2项目验收........................................................................................................1.4项目总结会应讨论的内容.............................................................1.1知识产权定义.......................................................................1.2我国的知识产权法法律体系...........................................................1.3知识产权的范围.....................................................................1.3.1着作权的主体...................................................................1.3.2着作权的归属划分...............................................................1.4专利权.............................................................................1.4.1专利权的内容...................................................................1.6知识产权管理要项...................................................................1.7知识产权(着作权)的有效时间.......................................................1.8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第二十一章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1.1标准和标准化常识...................................................................1.1.1定义...........................................................................1.1.3国际标准.......................................................................1.2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法律、技术标准和规范...................................1.2.1法律法规....................................................................... 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知识(会考3分)1.1国际信息化体系要素(六大要素):1)信息技术应用2)信息资源3)信息网络(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4)信息技术和产业5)信息化人才6)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1.2电子政务的模式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2C)4)政务与公务员(G2E)1.3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英文缩写:1)企业资源计划(ERP)2)物料需求计划(MRP)3)能力需求计划(CRP)4)制造资源计划(MRP II)5)客户关系管理(CRM)6)企业关系管理(ERM)1.4 ERP1.4.1 ERP系统特点1)ERP是统一的集成系统2)ERP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3)ERP是模块化可配置的4)ERP是开放的系统1.4.2 ERP系统的功能1)财会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2)生成控制管理(主生成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3)物流管理(销售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招聘管理,工资核算,工时管理,差旅核算)1.5 CRM的三个要点1)客户2)关系3)管理1.6商业智能(简称:BI)定义:将组织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组织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级别:a)操作级b)战术级c)战略级OLAP:联机分析处理1)数据仓库2)数据ETL3)数据统计输出(报表)4)分析功能1)数据报表2)多位数据分析3)数据挖掘1.8电子商务的模式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B)2)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3)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4)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G2B)1)法律法规2)标准规范3)安全认证4)信用5)在线支付6)现代物流7)技术装备8)服务9)运行监控第二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上午必考,下午有可能会考)1.1信息系统服务中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1)系统质量不能满足应用的基本需求(需求管理、范围管理)2)工程进度拖后延期(进度管理)3)项目资金使用不合理或严重超出预算(成本管理)4)项目文档不全甚至严重缺失(文档管理、配置管理)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系统业务需求一变再变(需求管理、变更管理)6)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扯皮、推诿现象(沟通管理)7)系统存在着安全漏洞和隐患(安全管理)8)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维护,重建设轻使用1.2产生问题的原因1)不具备能力的单位搅系统集成市场2)一些建设单位在选择项目承建单位和进行业务需求分析方面有误3)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自身建设有待加强4)缺乏相应的机制和制度1.3我国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何处理)(分两类)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系统集成单位)2)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监理单位)1)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质管理(高级项目经理)2)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格管理(监理人员)1.4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从高到低)1.5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格管理1)项目经理2)高级项目经理3)资深项目经理1.6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甲乙丙三个级别)1)甲:被监理项目投资规模没有限制2)乙:被监理项目投资规模1500W以下3)丙:被监理项目投资规模500W以下1.7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1)管理原则:认证和审批分离的原则2)管理体系:资质评审和审批、年度监督、升级、降级、取消及其他相关内容3)资质评定原则:评审和审批分离的原则信息产业部统一颁发证书《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1)一、二级: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初审,报信息产业部审批2)三、四级: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审批,报信息产业部备案1.8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几个重要的概念1)信息系统工程:是指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应用等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2)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指在政府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且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3)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业务的单位1.9监理内容(四控、三管、一协调)1)四控: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变更控制2)三管:工程的合同、信息、安全管理3)一协调:协调有关单位及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组织协调)2.0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与信息系统建设质量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工程控制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三方单位:建设单位(主建方【甲方】)、集成单位(承建方【乙方】)和监理单位(监理方)2.1 ITIL与IT服务管理1)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基础设施库2)ITSM(IT Service Management):IT服务管理1)以客户为中提供IT服务2)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3)提供的服务是可准确计价的2.1.3 ITSM的基本原理(二次转换)1)第一次(梳理):将技术管理转化为流程管理2)第二次(打包):将流程管理转化为服务管理2.2信息系统审计评审、论证、审计)收集并评估证据以决定一个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的使用资源评估并提供反馈、保证及建议。

ERP系统使用基础操作指南

ERP系统使用基础操作指南

ERP系统使用基础操作指南第1章 ERP系统概述 (4)1.1 系统简介 (4)1.2 功能模块介绍 (4)第2章系统登录与退出 (5)2.1 登录系统 (5)2.1.1 打开浏览器,输入ERP系统访问地址,按回车键。

(5)2.1.2 在登录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按钮。

(5)2.1.3 登录成功后,系统将自动跳转到主页面。

若登录失败,请检查用户名、密码是否正确,或联系系统管理员。

(5)2.2 退出系统 (5)2.2.1 在系统主界面的右上角,找到“退出”按钮,。

(5)2.2.2 弹出确认退出提示框,“确定”,即可退出系统。

(5)2.3 修改密码 (5)2.3.1 在系统主界面,右上角的“用户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修改密码”。

(5)2.3.2 进入修改密码页面,输入原密码、新密码及确认新密码。

(5)2.3.3 按照页面提示,完成密码修改操作。

(5)2.3.4 修改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密码修改成功”,“确定”后,重新登录系统即可使用新密码。

若修改失败,请按照提示信息进行操作或联系系统管理员。

(5)第3章系统界面与基本操作 (5)3.1 系统界面布局 (5)3.2 菜单栏与工具栏 (6)3.2.1 菜单栏 (6)3.2.2 工具栏 (6)3.3 功能快捷键 (6)第4章基础信息管理 (7)4.1 员工信息管理 (7)4.1.1 新增员工信息 (7)4.1.2 修改员工信息 (7)4.1.3 删除员工信息 (7)4.1.4 查询员工信息 (7)4.2 客户信息管理 (7)4.2.1 新增客户信息 (7)4.2.2 修改客户信息 (8)4.2.3 删除客户信息 (8)4.2.4 查询客户信息 (8)4.3 供应商信息管理 (8)4.3.1 新增供应商信息 (8)4.3.2 修改供应商信息 (8)4.3.3 删除供应商信息 (8)4.3.4 查询供应商信息 (8)第5章销售管理 (9)5.1.1 订单录入 (9)5.1.2 订单审批 (9)5.1.3 订单执行 (9)5.1.4 订单跟踪 (9)5.2 销售出库管理 (9)5.2.1 出库单创建 (9)5.2.2 出库单审批 (9)5.2.3 出库操作 (10)5.2.4 物流配送 (10)5.3 销售退货管理 (10)5.3.1 退货申请 (10)5.3.2 退货审批 (10)5.3.3 退货接收 (10)5.3.4 退款处理 (10)第6章采购管理 (10)6.1 采购订单管理 (10)6.1.1 创建采购订单 (10)6.1.2 审批采购订单 (10)6.1.3 采购订单跟踪 (11)6.2 采购入库管理 (11)6.2.1 收货确认 (11)6.2.2 入库验收 (11)6.2.3 入库单管理 (11)6.3 采购退货管理 (11)6.3.1 退货申请 (11)6.3.2 退货审批 (11)6.3.3 退货执行 (11)第7章库存管理 (11)7.1 库存查询 (11)7.1.1 功能描述 (11)7.1.2 操作步骤 (12)7.1.3 注意事项 (12)7.2 库存盘点 (12)7.2.1 功能描述 (12)7.2.2 操作步骤 (12)7.2.3 注意事项 (12)7.3 库存预警设置 (12)7.3.1 功能描述 (12)7.3.2 操作步骤 (13)7.3.3 注意事项 (13)第8章财务管理 (13)8.1 应收账款管理 (13)8.1.1 客户资料管理 (13)8.1.3 收款管理 (13)8.1.4 账龄分析 (13)8.2 应付账款管理 (13)8.2.1 供应商资料管理 (13)8.2.2 采购发票管理 (13)8.2.3 付款管理 (14)8.2.4 账龄分析 (14)8.3 会计凭证管理 (14)8.3.1 凭证录入 (14)8.3.2 凭证审核 (14)8.3.3 凭证过账 (14)8.3.4 凭证查询 (14)8.3.5 凭证打印 (14)第9章报表与分析 (14)9.1 销售报表 (14)9.1.1 销售数据概览 (14)9.1.2 销售明细报表 (14)9.1.3 销售退货报表 (14)9.2 采购报表 (15)9.2.1 采购数据概览 (15)9.2.2 采购明细报表 (15)9.2.3 采购到货情况报表 (15)9.3 库存报表 (15)9.3.1 库存数据概览 (15)9.3.2 库存明细报表 (15)9.3.3 库存预警报表 (15)9.4 财务报表 (15)9.4.1 财务数据概览 (15)9.4.2 应收账款报表 (15)9.4.3 应付账款报表 (15)9.4.4 费用报表 (16)第10章系统设置与维护 (16)10.1 系统参数设置 (16)10.1.1 进入系统参数设置界面 (16)10.1.2 设置系统参数 (16)10.1.3 保存与生效 (16)10.2 用户权限管理 (16)10.2.1 添加用户 (16)10.2.2 设置用户权限 (16)10.2.3 启用与禁用用户 (16)10.3 数据备份与恢复 (17)10.3.1 数据备份 (17)10.3.2 数据恢复 (17)10.4.1 查看系统日志 (17)10.4.2 导出日志 (17)第1章 ERP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一种集成了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_刘婷婷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_刘婷婷

482014年第2期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4.02.024“大数据”[1]作为时下最火热的IT行业的词汇,随之而来的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围绕大数据的技术逐渐成为专业人士争相研究的焦点。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特定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目前我国政府尚未直接以专有名词对“大数据”给予政策支持。

但是在2011年1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上提出的四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中,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了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另外3项也都与“大数据”密切相关。

[2]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但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同时也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山东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从培养标准、课程设置等进行了全新的改革,以期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一、大数据1.大数据的概念和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说,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

大数据可分成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工程、大数据科学等领域。

大数据技术是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大数据工程指大数据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系统工程;大数据科学关注大数据网络发展和运营过程中发现和验证大数据的规律及其与自然和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2]对于大数据时代,目前通常认为有下述四大特征,称为“四V”特征:第一,数据体量巨大(Volume Big):数据量级已从TB (1TB=210GB)发展至PB(1PB=210TB)乃至ZB(1ZB=220PB),可称海量、巨量乃至超量;第二,数据类型繁多:越来越多的为视频、位置信息、图像与图片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第三,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有价值的数据可能仅为一两秒的数据流;第四,处理速度快,处理工具演进快:数据流往往为高速实时数据流,而且往往需要快速、持续的实时处理。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课件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

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学生使用培训(ppt 48页)

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学生使用培训(ppt 48页)
规定时间交纳学费——网上电子注册——集中加盖注册章 未按规定办理缴费者,不予办理注册手续。学生不能参加
选课。对于家庭经济确有困难不能如期注册的学生,按照 《河北大学学生报到注册暂行规定》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以免影响选课和课程学习。
27
选课管理流程及操作介绍
未注册情况(2012级)
28
选课管理流程及操作介绍
抽中课程,页面会有提示 “恭喜,你抽中课程XXX”
41
选课管理操作介绍
正选阶段操作界面(学生自己抽签)
抽签之后,若已抽中,选课状态会 发生变化,可以查看确认。
42
选课管理操作介绍
正选阶段操作界面(学生抽签或系统抽签)
未抽中,课程自动消失, 可以到“未选中,已删除
课程”界面查询。43
选课流程
学分制是与学年制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 是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 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则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 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 理制度。
3
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分类
学年学分制
既有学年限制的特征,又有完全学分制的特征。它 既保留了学年制计划性强、专业分类严密完整的特 性,又具有学分制的某些长处,比如,在对课程的 选修方面,给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度等。
44
选课步骤
45
学习过程中遇到教学管理问题如何解决?
学习文件,自己解决(★ ★ ★ ★ ★ ) 咨询高年级学生( ★ ★ ★ ) 咨询导师或辅导员( ★ ★ ★ ) 咨询学院教学秘书( ★ ★ ★ ★ ) 咨询教务处相关科室( ★ ★ ★ ★ ) 教务系统服务支持( ★ ★ ★ ★ )
46
学习过程中遇到教学管理问题如何解决?

信息化系统综合运维方案

信息化系统综合运维方案

信息化系统综合运维方案1.服务内容1.1 信息资产统计服务这是我们的基本服务之一,包括在运行维护服务中。

它帮助我们了解用户现有的信息资产情况,以更好地提供系统的运行维护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硬件设备型号、数量、版本等信息统计记录软件产品型号、版本和补丁等信息统计记录网络结构、网络路由、网络IP地址统计记录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的绘制其它附属设备的统计记录1.2 网络、安全系统运维服务我们从网络的连通性、网络的性能、网络的监控管理三个方面实现对网络系统的运维管理。

网络、安全系统基本服务内容如下:序号服务模块内容描述提供方1 现场备件安装配合用户进行,按备件到达现场时间工程师到达现场公司2 现场软件升级首先分析软件升级的必要性和风险,配合用户进行软件升级公司3 现场故障诊断按服务级别:7×24小时、5×8小时、7×24小时公司4 电话远程技术支持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发布公司5 问题管理系统提供方公司网络核心交换机巡视典型作业计划书系统管理单位:设备名:设备型号:维保单位:管理IP:检查内容硬件运行电源运行状态风扇运行状态参考标准检查结果检查结论巡视方法描述巡检周期正常□异常正常□异常第1页状态系统运行状态检查日志检查其他检查内容模块运行状态VLAN状态配置状态OSPF状态日志状态正常□异常正常□异常正常□异常正常□异常正常□异常正常□异常正常□异常正常□异常2.具体服务说明2.1 用户现场技术人员值守我们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长期的用户现场技术人员值守服务,以保证网络的实时连通和可用,保障接入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的正常运转。

现场值守的技术人员每天记录网络交换机的端口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网络的转发和路由是否正常进行,交换机的性能检测,进行整体网络性能评估,针对网络的利用率进行优化并提出网络扩容和优化的建议。

现场值守人员还进行安全设备的日常运行状态的监控,对各种安全设备的日志进行检查,对重点事件进行记录,对安全事件的产生原因进行判断和解决,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共47页)

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共47页)

摘要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因特网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立信息基础设施的热潮,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已继原材料、能源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资源。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

因此,各国政府纷纷制订相应(xiāngyīng)的发展计划以避免在这场新的科技竞争中落在后面,从而丧失国际竞争力。

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如何能够及时获取各方面信息并尽快做出反应,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此,各级政府和企业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目前,就全国地市级以上政府而言,大部分已先后建立起自己的政务信息网络,但网络的运行效率(xiào lǜ)与作用发挥参差不齐。

而县、区级地方政府则大部分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局域信息网,只是在互联网上设立了主页,部分工作人员单机上网。

因此,各县、区级政府必然面临着如何规划、建立自己的政务信息网络的重大课题;而如何维护与管理建成后的政务信息网络,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并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管理方法,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洛阳高新政务信息网的实际建设情况,就政务信息网络的规划、建设、风险效益分析以及(yǐjí)网络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洛阳高新政务信息网的建设、管理情况和发展思路,结合实践总结了网络建设和管理经验,为县区级地方政府规划、建立内部局域办公网络提供借鉴,为各级地方政府的政务信息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府(zhèngfǔ) 信息(xìnxī) 局域网办公自动化1ABSTRACTThe world is stepping into the information age. Along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Internet, the globe-wide tide of setting up the information system is up surging, and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is firstly mentioned. People recognize that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third resource after raw material and energy. Today,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uided by science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ost advanced productivity. Corresponding plans are made by the states to develop the technology, or they will be lost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new competition of science.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the coming of knowledge economy, a task facing all states and enterprises is proposed that how to obtain various information quickly and response in tim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and enterprises start to establish their own network one after another. But the efficiency of the network is not as good as anticipated. At present, although all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above have built the network, governments at county and district level have not set up the LAN yet. Instead, they only simply own a homepage on the Internet, which stuff has to connect to Internet through dialing. The problem for governments at county and district level is how to project and establish the network. However, how to manage the established network and to operate efficiently so as to bring the most benefit and find an effective way for network management, is the problem for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Well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in the establishment,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of risk benefit of Network System of Luoyang High&New 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 (LHDZ), this paper not only expatiates on the practical technology in running the system and the ideas on how to develop the system, but also on how to build an economic and effective LAN satisfying various demands from all department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and how to maintain the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etwork can be fully utilized and the profit can be insured, which can be the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planning to establish or develop the system.Key word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Local Area Network Office Automation23目录摘要 (I)A B S T R A C T....................................................................................I I I 第1章洛阳高新区建立(jiànlì)政务信息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1 建立(jiànlì)政务信息网络的必要性 (1)1.2 建立(jiànlì)洛阳高新局域信息网络的可行性 (3)第2章洛阳高新政务信息网建设(jiànshè)方案 (10)2.1 设计(shèjì)原则 (10)2.2目标功能设计 (11)2.3设计方案 (14)2.4设计特点 (23)2.5实施计划 (25)第3章洛阳高新政务信息网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27)3.1投资估算 (27)3.2效益分析 (32)第4章洛阳高新政务信息网的管理与维护 (34)4.1政务信息网络管理的一般内容 (34)4.2政务信息网络管理的主要问题 (35)4.3 洛阳高新政务信息网在管理方面的几点做法 (36)第5章结论与建议 (38)5.1结论 (38)5.2经验总结 (38)5.3发展建议 (40)4第1章洛阳(luò yánɡ)高新区建立政务信息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 建立(jiànlì)政务信息网络的必要性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因特网在全世界的迅速(xùn sù)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立信息基础设施的热潮,信息网络正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实现社会各种功能的主要载体。

高铁1000t40m梁昆仑号架桥机信息化系统设计

高铁1000t40m梁昆仑号架桥机信息化系统设计

文章编号:1009 - 4539 (2021) 01 -0039 - 03重大专题高铁1 000 t/40 m梁昆仑号架桥机信息化系统设计安志刚朱晓伟雷大臣(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摘要:架桥机是高速铁路桥梁施工的必备设备,随着我国高速铁路40 m简支箱梁的使用,我国首台千吨级运架一体机“昆仑号架桥机”也在福厦铁路正式投入使用。

为保障昆仑号架桥机的安全作业、科学管理、设备维护服务等需求,研发了昆仑号架桥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通过实际工程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昆仑号架桥机运架一体机高铁40m梁信息化系统中图分类号:U445.36; TP274 文献标识码:A D O I:10. 3969/j. issn. 1009-4539. 2021.01.009Design on Information System of 1000 t/40 m Beam Kunlun Bridge ErectingMachine for High-speed RailwayAN Z higang, ZH U X iao w ei, LEI D achen(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Beijing 102600, China)A b s tr a c t:Bridge erecting m achine is essential eq u ipm ent for h igh-speed railw ay bridge construction. W ith the u se of 40msim ply su pported box g irder for high-sp eed railw ays in C h in a, our country* s first 1,000-ton transport an d erection integrated m achine is also officially put into use on F uzhou-X iam en Railw ay. To en su re the req u irem en ts of safe o p eratio n, scientific m an ag em en t, equipm ent m aintenance se rv ic e s, e tc., the inform ation m anagem ent system for K unlun bridge erecting m ach in e is d ev elo p ed, and its practicability and stability are verified through th e actu al engineering test.K ey w o r d s:K unlun bridge erecting m a c h in e;com bined m achine for transporting an d e re c tin g;h igh-speed railw ay 40mb e a m;inform ation system1引言随着我国高速铁路40 m简支箱梁的使用,我国 首台子吨级运架一体机“昆仑号架桥机”也在福厦 铁路投入使用。

MIS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

MIS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

1.信息形成知识。

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能成为信息。

2.信息具有一下性质: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变换性,价值性。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消除的程度大则信息量大。

3.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4.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结合的系统。

发展: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5.根据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可以将决策划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决策(固有模式),非结构化决策(随机灵活),半结构化决策(两者中和)。

6.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2)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能向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基于计算机的人机系统,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从系统本身转向系统与组织、环境的交互作用)(3)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整体化,提高企业效率。

7.管理任务层次结构:战略管理,管理控制(战术管理),运行控制,业务处理。

8.由MRP到闭环MRP到MRPII到ERP。

ERP(企业资源计划)核心任然是MRP(物料需求计划)。

9.链表结构在每个结点设有链指标,用来提示下一个结点的位置,结点本身可以存放在任意一组存储单元中,这些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点,也可以是分散的。

10.数据项是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

11.关系模型的完整性有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及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1)实体完整性,是指二维表中描述主关键字的属性不能取空值。

(2)参照完整性,是指具有一对多联系的两个表之间子表中与主表的主关键字相关联的那个属性(外部码)的值要么为空,要么等于主表中关键字的某个值。

物业管理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_简化共37页

物业管理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_简化共37页

整体解决方案--客户服务子系统
电话话音服务系统
①业主致电物业公司总台报修报事 ②总台受理并向职能部门派工 ③职能部门派出人员上门服务、带单返回 ④职能部门向总台和主管领导反馈服务情况
PDA、短信、电子邮件流 转,实现移动服务
⑤总台根据反馈进行客户回访 ⑥职能部门将费用收取情况反馈财务部 ⑦财务部门向客户收取费用
饮水思源 服务客户 第 5 页 共 47 页
议程 第一部分 公司简介 第二部分 物业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第三部分 思源产品总体设计思想 第四部分 物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第五部分 实施服务保障 第六部分 Q&A 问题与交流
饮水思源 服务客户 第 6 页 共 47 页
整体解决方案--概览
、软件、经营五大业务板块,业务范围覆盖城市运营与土地一级开发顾问、 项目全案策划、经纪代理、地产投资、地产IT服务、二手房置业、物业经营管理等领域。以 “专业顾问 先导,经纪/投资/软件/经营跟进执行”的独有业务模式,逐步成长为国内颇具规模的房地产综合服务集 团。
饮水思源 服务客户 第 2 页 共 47 页
总经理
工程部
财务部 服务经理
客服 前台
客服
客服
前台饮水思源
前台 服务客户 第 9 页 共
47

整体解决方案--基础管理子系统
饮水思源 服务客户 第 10 页 共 47 页
整体解决方案-收费管理子系统
饮水思源 服务客户 第 11 页 共 47 页
整体解决方案--收费子系统
饮水思源 服务客户 第 12 页 共 47 页
物业管理集团 化
物业管理E化与 数字化社区
基础管理子系统+收费管理子系统+银行 划款、财务软件、三表抄表、税控机等接 口+ +PDA移动应用+客户服务子系统+物 业ERP子系统+集团OA+集团BI+集团财 务+集团HR+集团供应链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结构演示文稿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结构演示文稿

反馈信息
第二十页,共47页。
1.3管理信息
1.3.3管理信息的特点
信息量大 信息来源面广 信息资源的非消耗性 信息处理方式与手段的多样性
第二十一页,共47页。
1.3管理信息
1.3.4管理信息的分类
(l)按加工程度来分,可分为原始信息、加工后的信息和高级 信息。
(2)按决策层次来分,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
1.1信息
1.1.1信息的含义
1.1.2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
1.1.3信息与数据
1.1.4信息内容的四个层次
l.l.5信息的类型
1.1.6信息的主要特性
第五页,共47页。
1.1信息
1.1.1信息的含义
信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 描述。
信源:信息的发生者,
信宿:信息的接受者,
统 80 处理的综合性 计、管理报告生 据 通 信 与 计 算 息系统(MIS)

系统性、及时性 成
机网络

与准确性
决 70 — 支 持 管 理 者 的 分析、优化、评 人机对话、模型 决 策 支 持 系 统
策 90 决 策 活 动 以 提 价、预测
管理、人工智能 (DSS)、

高管理决策的
的应用
现代的管理信

有效性
息系统
综 90 年 提 高 管 理 者 的 为 管 理 者 的 智 INTERNET/INTR 基于 WEB 的信
合 代 以 素质、创造良好 能活动(决策分 ANET 技术多媒 息系统. ERP 系
第二十九页,共47页。
3、支持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 是一种以 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处理系统。主要目标,就是支持 管理中的半结构化决策。它具有以下特点:

东风汽车公司ERP信息系统建设方案(doc 49页)

东风汽车公司ERP信息系统建设方案(doc 49页)

东风汽车公司ERP信息系统建设方案(doc 49页)东风汽车信息系统建设之东风汽车股份公司ERP系统建设方案提交日期:2001年09月15日拷贝份数:*目录文档更新记录 (1)文档审核记录 (1)文档去向记录 (1)文档说明 (5)1.项目背景 (9)2.东风股份现状分析 (12)2.1 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12)2.2业务流程分析 (15)3.管理改造总体思路 (30)3.1管理改造原则 (30)3.2东风股份管理改造总体思路 (38)4.业务流程重组及《企业管理白皮书》的制定 (41)4.1.重组准备 (42)4.2.业务流程识别 (43)4.3.业务流程优化设计 (43)4.4.重构组织 (46)4.5.变革管理 (48)5.ERP系统实施与绩效监控系统的建立 (49)5.1 ERP系统结构 (49)5.3 ERP系统汽车行业解决方案 (52)5.4基于BPR的ERP实施方法论 (61)5.5 实施策略 (62)5.6 项目管理 (64)5.7 质量管理 (69)5.8 风险控制 (72)6.全面实现电子商务,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 (73)6.1 电子商务总体设计方案 (73)7.项目目标、工作内容与时间计划 (80)7.1项目总体目标 (80)7.2管理模式设计与业务流程重组 (82)7.3ERP系统的实施 (85)7.4电子商务系统实施 (92)8.投资预算与效益分析 (94)8.1.1网络建设预算 (94)8.1.2软件购置预算 (94)8.1.3BPR及ERP实施费用预算 (97)8.2 效益分析 (98)文档说明本文档是在对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股份”)的现状的调研基础上,通过对东风股份财务、采购、库存、销售和生产制造部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归集和分析,并结合东风股份的发展战略,提出的针对东风股份ERP系统的建设方案。

做为东风公司ERP系统实施的一个试点,本项目的财务部分包括在集团财务系统实施的框架之内,本项目的营销管理部分包括在东风公司营销管理系统实施的框架之内。

抓好“三网一库”建设 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抓好“三网一库”建设  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全省档案馆工作会议典型材料抓好“三网一库”建设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滕州市档案局馆滕州市档案局馆积极贯彻《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以“三网一库”(即内部局域网、电子政务网、Internet网和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为核心的滕州市档案事业发展第十五规划和第十一五规划,并分别列入我市总体信息化建设规划。

现已初步建立了以“三网一库”为基础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

2007年8月被山东省档案局认定为“省特级”档案馆,2008年6月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

下面,我就滕州市档案局馆“三网一库”建设和档案信息化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夯实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早在2001年春,我市首先启动相关的网络设施建设,初步完成了市档案局馆局域网结构化布线。

在此基础上,2003年6月,我们建立了“滕州市档案信息中心”网页,开始在网上公布和开放馆藏档案,举办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市级领导来滕州视察调研、获得省部级以上集体荣誉、滕州历史名人、五大班子机构沿革、滕州市微山湖湿地红荷节、墨子研讨会等重大活动以及“古滕八景”等图片展览,积极开展档案信息的网络化服务和网上档案宣传。

2007年6月,选定北京东方飞扬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合作伙伴,与其合作开发了东方飞扬档案网络管理软件。

在局馆率先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全市档案培训会议,向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荐使用该软件;并从统一全市档案文件格式入手,在全市党政OA办公平台的基础上,创建开通了OA二级办公平台,规范了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实现了档案工作上下交流互动。

同时,我们向社会公开档案资源数据库链接,实现了非涉秘现行文件的快捷查阅共享,规范了公文流转程序,促进了公文收发效率,加快了无纸化办公进程。

建立了“滕州市档案信息网站”,已成为我市宣传滕州的重要窗口,在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以“三网一库”为基础构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根据“三网一库”建设管理利用的需要,我们先后起草制定了《关于开展现行文件利用服务、档案寄存服务的实施意见》、《滕州市档案馆档案寄存管理办法》、《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委托管理工作的意见》、《收集征集档案资料的实施方案》、《滕州市机关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文件36份,其中多数分别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予以转发执行,为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文件编号:编写部门:行政人事部编写人:审批人:审批日期:第一章产品目标与管理模式本章节旨在解决产品链的建立、衔接与管理,明确纵向产品体系和项目经理管理模式。

1.管理模式1.1管理方法产品化管理,在原直线职能管理模式基础上实行矩阵式管理,由项目经理对项目组所开发的产品负主要责任,从需求——开发——测试——发布——培训——实施的整体业务体系全程监督与控制。

1.2管理重点抓“两头”放“中间”。

其中,抓“两头”是指项目经理主抓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抓数据库结构;放“中间”是指部门范围内开发代码,实现模板化编译和信息资源共享。

基于场所层面的开发重在解决管理职能,基于地市省厅层面的开发重在解决指导职能。

1.3管理源头需求是软件开发的根基、是节约成本的源头,需求描述必须可交流、格式化,经开发、测试和培训服务三方共同理解与确认的需求说明文档,是信息系统流程运作的主要依据。

2.产品目标2.1产品体系以看守所系统为主导产品,带动治安拘留所系统、安康医院系统、收容教育所系统等场所产品发展,着手研制强制戒毒所系统。

在实现基本业务功能和充分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将一系列产品挂至省厅地市系统,实现综合应用和深挖犯罪。

2.2开发模式·开发结构:场所开发C/S结构为主,B/S开发旨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和综合运用。

B/S与C/S结构开发相互独立、留有接口。

·开发方法:由原型法转入瀑布法,加强需求调研与开发质量,为后期维护减负。

·开发方向:产品模块化和智能化运作,明确系统主体业务模块与非主体业务模块,在主体业务功能完善的基础上稳定产品;在充分实现系统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实现WEB平台的综合应用和深层次的犯罪挖掘。

3.发展目标·第一阶段:采集数据。

与硬件系统集成,实现采集系统的功能拓展。

·第二阶段:综合应用。

通过业务报表实现查询功能,通过数据接口对外部系统形成连接平台,引导行业标准。

·第三阶段:数据挖掘、横向联查,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挖掘系统。

·第四阶段:将数据应用系统作成公安系统的办公平台,成为公安系统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办公工具。

通过平台反向促进数据采集的准确率。

4.市场定位4.1竞争对手目前有湖北东方(业务导向)、华迪公司(BS优势)、深圳胡晓峰(OA理念)、南京科安(份额优势)、上海三所等。

需时时了解对手动态,掌握对手优势,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

4.2竞争策略看守所层面形成绝对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其它系统才能进入市场,形成绝对垄断。

信息系统市场的巩固与拓展,是带动系统集成业务发展和获取收益增长的前提。

4.3.市场定位稳固看守所系统,挖掘省厅地市、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等信息系统,争取部局系统,逐步向地铁公安、公安消防等相关行业信息系统递延。

5.工作重心·明确信息系统主体业务,确立与主体业务相关的需求和功能模块,以及非主体业务应用等级。

将主体业务分离,结合非主体业务的应用等级分阶段对系统进行完善和稳定。

原则上主体业务部分只保留一个标准版本,非主体业务视情况分离出相近地区版本。

·综合应用组B/S结构开发从设计阶段开始就明确功能结构和开发目标,确立信息集中和综合利用的观点,充分考虑数据利用模式和业务应用模式。

加强市局模块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开发团队并入综合应用项目组。

·场所项目组中,看守所系统实行模块化分割,以维护为主;拘留所系统实行“两条腿走路”,边维护边更新;安康医院系统和收容教育所系统重构框架;新开发强制戒毒所系统。

·测试部统一管理信息系统产品版本库,负责版本确定、编号以及出入库管理。

·定时收集各地用户需求,并尽量收集竞争对手的应用状况和资料,作为C/S系统的修改参考和B/S结构的设计指导。

·确立周五信息系统工作例会制度,例会前各项目经理提交项目计划与工作安排给部门负责人、公司主管领导,并抄送行政备案。

·根据产品目标与工作重点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项目进度安排及完成情况使用MS Project,缺陷管理工具使用IBM Rational ClearQuest。

·以项目计划和资源状态报告作为业绩考核的书面依据,以需求分析报告和测试报告作为流程考核的书面依据。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项目组之间信息共享、相互学习,同时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第二章 团队规模与建设本章节旨在解决团队组织架构、知识架构、人员编制、岗位职责、职业规划、培训方向。

1.组织架构 1.1直线职能机构1.2业务矩阵结构注:信息工程部项目经理对所负责的产品负主要责任,从需求——开发——测试——发布——培训——实施的整体业务体系全程监督与控制。

2.知识架构2.1.专业人才配置需求2.2.专业经验配置需求2.3.学历层次配置需求2.4.综合素质配置需求3.定编定岗 3.1.职位编制3.1.1总经理助理(编制人数1人)3.1.2信息工程部(编制人数共计18人)3.1.3测试部(编制人数5人)3.1.4培训服务部(编制人数6人)3.2部门职责3.2.1信息工程部·编制部门技术发展规划、技术管理制度,遵守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设计产品方案、实行新品开发、遵守技术规范,控制产品质量;·组织需求调研、系统设计与代码编写,对项目进行阶段性评审及审批,保证项目进度与质量,组织产品认证和内部单元测试与功能测试;·及时编制开发文档,认真作好资料归档,严格保密与交接制度;·及时处理和解决产品出现的技术问题,确保经营工作正常进行;·召开技术研讨会议,组织部门人员为其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服从公司领导工作安排。

3.2.2培训服务部·建立健全业务及产品培训大纲,编写用户手册;对产品进行演示、安装、培训;·现场处理用户问题,后期技术支持与电话跟进,及时收集、反馈准确用户需求;·策划宣传材料、公司网站,维护公司形象工程,与用户建立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会同财务部门作好应收帐款的催收工作;·配合开发、测试部门执行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与工作制度,相互协调配合;·服从公司领导工作安排。

3.2.3测试部·制订测试计划,保证测试质量,验证测试结果,实施测试评估,参与技术研讨;·分析软件错误类型,为开发人员修改错误提供参考意见;·建立产品版本库,掌控版本变更情况,发布版本确认或变更说明;·配合开发、测试部门执行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与工作制度,相互协调配合;·管理公司技术文档、资料和图书,及时提供信息查询。

·负责ISO9000的监督、内审及管理评审等工作。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3.3管理层岗位职责3.3.1总经理助理(分管信息系统)·全权负责公司信息系统(包含信息工程部、培训服务部、测试部)主营业务工作。

·查阅财务报表和经营资料,掌握信息系统整体业务情况,及时提出经营调整策略。

·拟订公司信息系统业务发展规划、经营目标,确定技术发展方向,承担经营责任。

·主持召开信息系统内部经营例会与技术研讨会议,掌握、控制经营、技术活动。

·主持信息系统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签署日常行政、业务文件,调配人力资源,组织绩效考评,建设技术队伍。

·对公司信息系统质量体系建立、实施、完善和决策负责,为开展与质量有关的活动提供充分的资源。

·会同行政人事部组织编写并审核信息系统内部机构调整方案和管理规章、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保证公司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的实施与监督。

·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

3.3.2信息工程部经理·对产品技术方向、市场定位、技术方案、工作流程等组织评审和认定;·对项目整体需求把握、框架设计和数据库结构组织评审,监督业务运作流程;·审查项目计划及完成情况,组织技术把关和指导,及时组织处理质量事故;·负责对各项目组产品认证和内部可操作性测试与代码审核情况进行抽查;·审核技术文档的完整性,编制测评标准、技术规范与质量认定标准并监督执行;·负责技术队伍的建设、管理,提出工作岗位配制要求及调配建议;·召开技术研讨会议,组织部门人员为其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监督考核各项目组工作,强化开发队伍建设与培训,收集归纳合理化建议,为公司领导提供决策支持,完成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任务。

·通过任务管理工具Project来了解各个项目组的任务进度及审阅项目状态报告;·通过ClearQuest了解并监督各项目组的产品质量情况,并执行相应的奖罚措施;·通过代码管理工具VSS或CVS对各项目组的代码的规范及质量进行抽查、监督,并执行相应的奖罚措施;·组织部门内部的技术交流及培训,提高部门员工的素质;·协调各项目组之间的关系,及处理好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对部门外部及客户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3.3项目经理·需求理解与把握。

在需求调研阶段,深入到客户的实际工作岗位上,仔细观察与询问,通过电话方式或Email方式进行事后跟踪;对反馈的需求进行确认与研究可行性,确保需求准确,与培训服务的同事了解他们与用户的一些想法,和合理化建议。

和培训服务的同事商量方案的可行性。

·系统设计、概要设计、框架搭建、数据库结构;·制订开发规范,如代码规范、注释规范、变量命名等;·通过任务管理工具PROJECT合理地作任务安排(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安排,作到各尽其能),并每日审查任务完成情况,·审查代码编写质量,组织成员绩效考评;·通过Project每周向部门经理提交项目状态报告;·安排组员交叉测试,组织单元测试抽查,递交测试版本;·安排组员编写详细的需求与测试报告,对每个模块的测试重点进行说明。

与测试部同事沟通,及时知道测试结果,组织相应的修改。

·把好出口关,打包封装软件,实行配置管理;·产品运作流程与质量的监督与控制;·通过源代码管理工具(VSS或CVS)对本项目组的源代码进行管理;·通过ClearQuest,对项目组成员进行缺陷管理;·产品运作流程与质量的监督与控制;·不定期组织项目组内的技术、业务讨论会,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业务及技术的指导;·协调与其他项目组或其他部门的关系,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对部门经理负责,及时汇报工作与项目进展情况,申请资源之类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