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十七中高三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7年10月十七中高三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7年10月十七中高三月考试卷及答案

十七中34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义百家之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累官为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

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已而京师失守,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

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擢右司谏。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上曰:“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无愧昔人矣。”中丞范宗尹言,故事无自司谏迁殿中者,上曰:“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遂迁侍御史。

鼎上疏言:“顷张浚出使川、陕,国势百倍于今。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今臣无浚之功而当其任,远去朝廷,其能免于纷纷乎?”又言:“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臣日侍宸衷,所陈已艰难,况在千里之外乎?”时人士皆惜其去,台谏有留行者。会边报沓至,鼎每陈用兵大计,及朝辞,上曰:“卿岂可远去,当遂相卿。”九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制下,朝士相庆。

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

(选自《宋史·赵鼎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B.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C.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D.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策,在中国古代科举中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应试与出题两个部分,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

B.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

C.除权,古代用来表示官职任免的术语,指除去旧职,授予新职,在这里指让赵鼎暂时代理户部员外郎。

D.宸衷,皇帝的心意。宸,北极星(北辰)的所在、星天之枢。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鼎忠君爱国,反对割地求和,金人掳获徽钦二帝后,准备立张邦昌为帝,赵鼎拒绝书写文书,躲进太学。

B.赵鼎正直敢言,参加进士考试时批评章惇误国,王德擅杀韩世忠手下将领,他直接将其抓捕和审讯。

C.赵鼎深得高宗信任,他的建议基本被采纳实行。皇上力排众议,从谏官破格提拔为侍御史。

D.赵鼎晚景凄凉,被贬到吉阳之后,门人故吏均不敢与他来往。当他得知秦桧有意置自己于死地时,为不牵连家人,绝食而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5分)

(2)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5分)

参考答案:

1.B (金帛是朝廷赏赐的,故不能与“所赍”断开,“除命甫下”是指对荐举的人的任命刚刚公布,也应与“荐举之人”连在一起。)

2.A (A“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出题与应试两个部分。)

3. B (“命鼎鞫德”,省略了主语“上”,他是在皇上命令下审讯王德的。)

4(1)王德在外统领军队,擅自杀人没有顾忌,这样如果不进行治理,还有什么不能做呢(或:还有谁不敢做呢)?(得分点“总兵”“专杀”“而”各1分,句意2分)(2)君臣互相信任,古今没有第二,(张浚如今)却最终遭到别人非议,以致被放逐。(得分点“相信”“物议”“窜逐”各1分,句意2分)

译文:

赵鼎字元稹,解州闻喜人。长到四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母亲樊氏教育他,(他)通晓儒家经典要旨和诸子百家的作品。崇宁五年考取进士,回答策问时斥责章淳误国。多次升迁后出任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道他有才能,提拔他担任开封士曹。

金兵攻占太原,朝廷准备议和并割让三镇地给金人。赵鼎说:“祖宗留下的土地不可以给别人,有什么可以商量的?”不久京城失守,徽钦二帝被金兵掳走,带到北方。金人商量立张邦昌为皇帝,赵鼎与胡寅、张浚逃到太学中,不肯书写议状。

高宗即位,任命赵鼎代理户部员外郎,不久又提拔为右司谏。刘光世的部将王德擅自杀死韩世忠的将领,而韩世忠也率领部下夺取建康府衙。赵鼎说:“王德在外统领军队,专权杀人没有顾忌,这样如果不进行治理,什么不能做呢?”皇上命令赵鼎审讯王德。赵鼎又请求皇上下令严词斥责韩世忠,而且下令抓捕韩世忠的将领并交给有关部门治罪,各位将领都肃然无声。皇上说:“肃宗复兴时在灵武得到一个李勉,朝廷才开始受到尊敬,现在我得到你,就没有什么愧对古人了。”中丞范宗尹说,旧例没有从司谏

升为殿中侍御史的,高宗说:“赵鼎在担任谏官时非常尽职,他提出的四十件事,已经施行了三十六件。”不久迁为侍御史。

赵鼎上疏说:“当年张浚出使川陕,国势比今天强盛百倍。张浚有补天浴日伟大的功劳,陛下有砺山带河永远不变的誓言。君臣互相信任,古今没有第二,(张浚现在)却最终遭到别人非议,以致被放逐。如今我没有张浚那样的功劳却担任了他的官职,(如果我)迅速远离朝廷,是不是就能避开别人的议论呢?”又说:“我请求带领士兵,数量不满一千,一半都是老弱病残,所赐给的财物又很少,推荐人的任命书刚刚下达,弹劾人的文书已经到来。我每天按皇上的心意行事,想要陈述我的观点还是很艰难,何况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呢?”当时的人们都为他的离去惋惜,御史台有人上谏留下他。这时刚好有边疆报告送来,赵鼎常常陈述用兵的大计。等到他上朝辞行时,高宗说:“你怎么能离去呢?我将要任命你作宰相。”九月,任命赵鼎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诏书一下,满朝大臣都来祝贺他。

在吉阳三年,深居简出,门人和旧日同僚都不敢来往来问候。只有广西帅张宗元不时给他送米。秦桧知道这件事后,命令吉阳军每月开具存亡的报告。赵鼎派人告诉他的儿子赵汾说:“秦桧一定要杀我,我死了,你们就没有忧患,不这样的话,灾祸会降临到我们一家人身上。”留下遗言叫他的儿子把他送回家安葬,于是绝食而死。当时是绍兴十七年。天下人听说这件事都为他悲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陈韡,字子华,福州候官人。父孔硕,为朱熹、吕祖谦门人。登开禧元年进士第,嘉定十四年,辟京东、河北干官。韡谓:“山东、河北遗民,宜使归耕其土,给耕牛农具。然后括淮甸闲田,募民为兵,给田而薄征之;盐丁又别廪为一军,此第二重藩篱也。”十五年,淮西告捷,韡策金人必专向安丰,使卞整、张惠各以其兵屯卢州以待之。其后金人果犯安丰,韡调诸军应援捣虚,遂有堂门之捷,俘其四驸马者。绍定二年冬,盗起闽中,帅王居安属韡提举四隅保甲,韡有亲丧,辞之。明年,起复,知南剑州。时有议当招不当捕者,韡言:“始者贼仅百计,招而不捕,养之至千,又养之至万,今复养之,将至于无算。”韡亲提兵督捕,所至克捷。四年二月,躬往邵武督捕余寇,贼首迎降,韡以其力屈乃降,卒诛之。

赣寇陈三枪据松梓山砦出没江西广东所至屠残韡遣官吏谕降贼辄杀之乃谓盗贼起

于贪吏劾其尤者二人韡亲督诸将,乘春瘴未生,薄松梓山。士皆攀厓上,贼巢荡为烟埃,端平二年,入奏事,帝称其平寇功,韡顿首言曰:“臣不佞,徒有孤忠,仗陛下威灵,苟逃旷败耳,何功之有。”景定元年,援福建安抚大使知福州。明年卒,年八十有三。崔福者,故群盗,尝为官军所捕,逸去。因隶军籍,收李全有功,名重江、淮,又累从韡捕贼,积功至刺史、大将军。会淮兵有警,步帅王鉴出师,鉴请福行,韡因厚遣之。福不乐为鉴用,遇敌不击,托以葬女擅归,亦不闻于制置司。鉴怒,请必正其慢令之罪。会韡亦厌忌之,遂坐以军法。

(节选自《宋史·陈韡传》)

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赣寇陈三枪据松梓山砦/出没江西/广东/所至屠残/韡遣官吏谕降贼/辄杀之/乃谓盗贼起于贪/吏劾其尤者二人/

B、赣寇陈三枪据松梓山砦/出没江西/广东/所至屠残/韡遣官吏谕降/贼辄杀之/乃谓盗贼起于贪吏劾其尤者二人/

C、赣寇陈三枪据松梓山砦/出没江西/广东/所至屠残/韡遣官吏谕降贼/辄杀之/乃谓盗贼起于贪吏/劾其尤者二人/

D、赣寇陈三枪据松梓山砦/出没江西/广东/所至屠残/韡遣官吏谕降/贼辄杀之/乃谓盗贼起于贪吏/劾其尤者二人/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门人的意思可以是门客,也可以是弟子(即求学者),本文中的意思是后者。

B、遗民这个词有多重含义,在这里是指躲避金人的劫掠,逃到南方的地方百姓。

C、保甲是一种户籍编制制度,几户联保,设保长一名;文中意即推举陈韡为保长。

D、中国古代帝王的女婿称作“驸马”。辽、金等少数民族王朝的帝婿也用此称谓。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韡开始为官,便倡议屯田御边。他任职后提出,官府可以给百姓提供土地、耕牛和农具,再把百姓武装起来,以此作为抵挡金兵南下的屏障。

B、陈韡思路清晰,平贼寇立场坚定。他常常亲自督率军队,四方征战,深得皇帝信任;对待贼寇态度强硬,对有的投降的盗贼也找理由杀掉。

C、陈韡足智多谋,作战中善出奇兵。他深得用兵之道,战略上能准确地判断敌人的进攻方向,战术上注重协调保障、出其不意,所以总能出奇制胜。

D、陈韡以己好恶,对崔福先斩后奏。崔福早年为寇,但从军后屡立战功;而陈韡接到王鉴的报告后,恰好自己也不喜欢他,就将崔福军法处置,实为不妥。

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不佞,徒有孤忠,仗陛下威灵,苟逃旷败耳,何功之有。

(2)福不乐为鉴用,遇敌不击,托以葬女擅归,亦不闻于制置司。

5、D

6、C(提举四隅保甲是官职名,负责管理各地的保甲组织。保长由联保的几户推举即可,不需要大帅举荐。)

7、A(文中“宜使归耕其土”意思是让百姓返回各自的土地上耕种,并非官府提供土地。)

8、(1)我并没有什么才能,所有的只是一片忠心,仰仗着陛下的神威,暂且免于失败罢了,哪有什么功劳。(“不佞”“逃旷败”,宾语前置各一分,句意2分)(2)崔福不乐意被王鉴调用,遇到敌人也不出击,以给女儿下葬为理由擅自回来,也不向制置司报告。(“乐为”“托”“闻”各1分,句意2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11分)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①化枯枝。

湘东一目②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①出于《庄子》中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丈人一心捕蜩,意志专一,竟把身子当做枯树,手臂当作树枝。②“湘东一目”,是用的南朝湘东王萧绎一只眼失明的典故,喻弈者处于不利之局。按理说,围棋要有两个“眼”才能活,可此时只有一眼,其结果十分不利。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题目中“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内容。

B.“碧落”指天空,和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

C.“尚可待”和“诚堪死”构成转折,说明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

D.尾联以反问的句式表明了作者对一向珍惜光明的人们在下棋方面浪费时间的不满。

E.诗歌重点描写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而没有重点描写双方的博弈过程。

10.颔联、颈联写出弈棋者怎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的?(6分)

答案:

9、C D (选对一项2分,两项全对5分)(C、“已经”错,诗歌说“尚可待”,即希望局势还能挽回;D、表明作者···的不满错,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意在反衬人们下棋的专注,连时间都忘了)

10、形象:心思缜密、神情专注、意志坚韧。(3分)作者通过比喻、用典、对比来刻画。把弈棋者的心比作“蛛丝”,足见其心思之细;以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写弈棋者神情专注,心无旁骛;用只剩一眼的危急情形和弈棋者的努力构成对比,突出弈棋者的坚韧。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11分)

吴中书事

杨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蠢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③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翎(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国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B.额联“名归范鑫五湖上”指的是范暴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C.颈联描写想象之景,意蕴丰富,“自”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空”意在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D.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思相同,表现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E.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领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1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一)、《吴中书事》【答案】

11.C D(选对1项2分,选对2项5分。多选,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C项中“想象”错,许久无人路过的香幽小径,落叶层层,新叶尚小,破败的长廊只有空空的回声和清冷的明月;D项中“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错,在政事上不得志,也有对朝廷政治统治不思进取的不满,寻不到志同道合的人。

12. (1)愁:诗人不为所用,无人理解的伤感;对国运渐衰、世事难测的感叹。

(2)表现:①对比。通过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的悲伤之情。②运用典故。通过范暴帮助勾践灭吴,最终名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的羡慕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③直抒胸臆。通过写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受重用,无事可做,只得借酒消愁的悲伤。(6分)“愁\“2分,表现手法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洞箫声的悲凉。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宠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描绘鲲鹏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的《劝学》中,写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成语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家自己开办的农村阅览室图书流动很快,从未发生【久假不归】的现象,大家对书籍的渴望可见一般。

B.许多参与拦截上访群众的闲散人员常常受雇于当地政府部门,强行遣送,无端扣押,这无疑于【火中取栗】,最后只能落个身陷囹圄的下场。

C.大年三十下午,店铺关门,机关放假,热闹的街市一下子【万人空巷】,人们归心似箭,都想在天黑前回家赶上年夜饭。

D.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答案:C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B.近段时间,“超级女声”在全国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那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间不容发来形容。

C.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D.今年东北大部分地区五风十雨,丰收在望,尤其是三江平原,粮食产量有望突破历史最高值。

答案:D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连续听了几次当代文化名家范增的讲座,真是如坐春风受益匪浅,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画者,境也!

B.松下企业刚创业的时候只有三个人,真应了三人成虎的中国老话,现在却是闻名于世的知名公司。

C.社区发动群众为地震灾区募集些急救物资,有些人不仅细大不捐,而且怪话连篇,极大地挫伤了组织者的热情。

D.朝鲜对美韩军演的危言危行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尤其对东亚局势的稳定制造了不小的障碍。

答案:A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雨季去云贵山区旅游,虽然会遭遇交通不便等情况,但处处高山流水,时时云雾缭绕,足以弥补交通上遗憾。

B.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她面对问题总是想得过多,做起事来期期艾艾,没有年轻人那种闯劲。

C.人际交往中绝大多数人不喜欢斤斤计较之辈,而愿意接近大方之家,感受其人格的魅力。

D.大学生进驻社区是新时期上山下乡的尝试,他们虽然经验不足,甚至毫无经验可言,但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差强人意。

答案:D

七、文言断句(本小题共2小题,每题4分)

17.下列对文中画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至正丙申,师敬为江浙行中书省照磨,谒告还吴。适外兵薄城甚急,俄闻城陷,即呼其妻并与君诀曰:“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可辱吾不可出弟处士耳宜往避。”语讫,即拔佩刀欲自刺,家人抱止,方共譬解。兵入,胁使拜不屈,遂刃其胸,君翼蔽之,乞以身代。众以君儒冠,掖之于门,复求入,见其兄已殪,伏尸号恸,因并见害,悉投于河。而广陵成元章素善君,募人求其尸,得于筱桥下,兄弟犹相倚立水中,若抱持然,人咸以为异。而求其所著书,皆散失。君尝与予讲《易》故知君为深时予居东城濒危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竞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

A.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可辱/吾不可出/弟处士耳/宜往避

B.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可辱吾/不可出弟/处士耳/宜往避

C.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可辱/吾不可出弟/处士耳宜往避

D.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可辱/吾不可出/弟处士耳宜往避

选A

18.对下列文句断句正确的一向是()

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挚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解析:选A。”顾往往不尽其用”的“顾”和“顾安所得酒乎”(后赤壁赋)中的“顾”的意思一样,表示“只是”,只是时常怀才不遇。“用矣”独立成句,表示即使他们被任用,有的人就开始阻碍他做事甚至逼死人。“要之”的意思是“总而言之”,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总之这也是天意啊】

八、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高中学生陈一凡勤工俭学,利用寒假期间到外卖店打工,不小心撞坏薛先生的宝马车。他随后留下一封道歉信以及打工挣得的310元钱。车主大为感动,千方百计寻找到家境普通的陈奕帆,并资助了助学金。

材料二:一名女中学生骑单车逆行,撞上奔驰车。女司机提出赔偿,女孩吓哭。女孩的母亲一听撞的是豪车,吓得迟迟不肯露面。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3708)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3.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4.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 )。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5.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6.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7.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 A.中国青年党 B.中国国家社会党 C.中国******临时行动委员会 D.中国******革命委员会 8.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1934年10月开始战略转移的是( )。A.红十五军团B.红一方面军C.红二方面军D.红四方面军 9.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对华侵略而发动的事变是( )。 A.九一八亊变 B.—·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0.1937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军据守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 )。 A.谢晋元 B.佟麟阁 C.张自忠 D.戴安澜 11.1940年,八路军对侵华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战役是( )。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 12.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举行的谈判是( )。 A.西安谈判 B.重庆谈判 C.南京谈判 D.北平谈判 13.1946年6月,******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 )。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14.台湾人民为反抗******当局暴政而举行“二二八”起义的时间是( )。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分析 一、试卷结构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分为选择题、实验题及其计算题三大部分,选择题总共45分15个小题,填空题为16-19题,占35分,实验探究题为20题,占12分,计算与分析题为21题,占8分。试卷考查内容为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中的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四章生命中的有机物质和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二、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化学涉及知识均符合《有机化学基础》学习目标的要求,对于试卷的总体评价如下: 1.试题考查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的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文字表达准确、简洁、规范。 2.试题突出了有机化学基础的知识的全面覆盖,充分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理论贯穿始终,对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题难易程度适中。 3.试题对有机推断内容考察较多,将各类物质综合起来,考察学生对物质性质的掌握程度。 三、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着重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考察,对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进行了具体物质具体考察,尤其是对银镜反应的考察比较全面,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方程式,还要求学生会定量计算,突出体现在第8、12小题,综合性较强,考察较为全面。但整体难易适中,得分率偏高。 <二>.填空及简答题

16、17题对基础的结构式、键线式进行了考察,此外对取代产物的判断也提出了要求。基础性较强,得分率较高。 18、19题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推断提出了要求,试题涵盖了烃、卤代烃、烃的衍生物等多数有机物。涉及到的反应有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综合性较强,值得推荐。 <三>.实验及探究题 20题考察对酯化反应的理解,从装置到方程式,还有实验的注意事项,需要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本题得分率不是很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以强化实验。 <四>.计算及分析题 与期中考试的计算题类似,利用元素分析考察分子式和同分异构体,基础性较强,得分率较高。 通过对试卷的详细分析,试卷答题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有机化学的兴趣不高。 <二>答题不规范,实验题语言组织能力稍有欠缺。 <三>化学推断题不知如何下手,盲目推理,没有依据。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多加练习,周练和章末检测要及时,并找出他们薄弱的地方,加以强化。 2.注重对结构的分析,从根本上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关联性,结构决定性质,这句话贯穿选修5整个教材。 3.复习时间仓促,很多知识点学生遗忘,考前找些套题让学生熟悉试卷结构,对知识的考察方向有大概的了解。 二〇一八年六月

2017年10月自考02333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软件工程试卷 (课程代码02333)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软件工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的主要成果有 A.瀑布模型 B.CASE产品 C.过程式语言 D.结构化方法 2.在销售管理系统需求文档中出现下列描述,属于外部接口需求范畴的是 A.系统应能产生月销售报表 B.系统应在5分钟内计算出给定季度的总销售税 C.对要构建的账户接收系统,必须为月财务状况系统提供更新信息 D.任取1秒钟,一个特定应用所消耗的可用计算能力平均不超过50% 3.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包括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可修改的、完整的和 A.一致的 B.可重复的 C.可复用的 D.可测试的 4.在建模过程中,可用以描述加工的工具是 A.数据表 B.加工表 C.数据字典 D.判定表 5.指不同模块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度量是 A.扇出 B.扇入 C.内聚 D.耦合 6.把要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或阶段,每一步是对上一步结果的细化,以接近问题的解法,该方法称为 A.逐步求精 B.逐步分解 C.逐步抽象 D.逐步概括 7.关联的多重性是指 A.一个类有多少个方法被另一个类调用 B.一个类的某个方法被另一个类调用的次数 C.两个类所具有的相同的方法和属性的个数比 D.类中对象参与一个关联的数目 8.使用用况图可以为系统建模,描述软件系统行为的 A.功能结构 B.业务过程结构 C.整体结构 D.状态结构 9.RU的设计方法给出用于表达设计模型中基本成分的术语,包括子系统、设计类、接口和 A.构件 B.用况细化 C.体系结构描述 D.部署模型 10.关于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一个侧面证明程序员的失败 B.受时间约束的 C.一个推理过程 D.由独立的测试组完成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C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考点】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2. 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答案】A 【解析】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洋务事业是军用工业。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3.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答案】B 【解析】戊戌维新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4. 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 )。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答案】D 【解析】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 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 【考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5.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答案】C 【解析】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考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6. 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答案】A 【解析】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 行的有组织较量,成为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面四个标志分别代表: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其中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a+3>b+3 B. 2a>2b C. ﹣a<﹣b D. a﹣b<0 3.(3分)小明拿一张如图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BC,其中∠C=90°,他将纸片沿DE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CAD:∠BAD=5:2,则∠CDA的度数() A. 20° B. 40° C. 50° D. 70° 4.(3分)小亮在解不等式组时,解法步骤如下: 解不等式①,得x>3,…第一步; 解不等式②,得x>﹣8,…第二步; 所有原不等式组组的解集为﹣8<x<3…第三步. 对于以上解答,你认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解答有误,错在第一步 B. 解答有误,错在第二步 C. 解答有误,错在第三步 D. 原解答正确无误 5.(3分)分式的分子分母都加1,所得的分式的值比() A. 减小了 B. 不变C, 增大了 D. 不能确定 6.(3分)如图,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将△ABC平移到△DEF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

A.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7.(3分)若分式方程=2+的解为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a>4 B. a<4 C. a<4且a≠2 D. a<2且a≠0 8.(3分)如图,图①、图②、图③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人由A地到B地的路线图(箭头表示行进方向)其中图②中E为AB的中点,图③中AH>BH,我们用a、b、c分别代表三人走过的路程,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9.(3分)用适当的符号表示a是非负数:_________. 10.(3分)如图,是一个风筝骨架.为使风筝平衡,须使∠AOP=∠BOP.我们已知PC ⊥OA,PD⊥OB,那么PC和PD应满足_________,才能保证OP为∠AOB角平分线. 11.(3分)小明做了一道因式分解题:x2y﹣2xy2+y2=y(x2﹣2xy+y2)=y(x﹣y)2,他用到的分解因式的方法是_________(写出两个) 12.(3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0,对角线AC、BD交于点O,E为CD 的中点,BD=6,则△DOE的周长为_________.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分为选择题、实验题及其计算题三大部分,选择题总共45分15个小题,填空题为16-19题,占35分,实验探究题为20题,占12分,计算与分析题为21题,占8分。试卷考查内容为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中的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四章生命中的有机物质和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二、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化学涉及知识均符合《有机化学基础》学习目标的要求,对于试卷的总体评价如下: 1.试题考查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的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文字表达准确、简洁、规范。 2.试题突出了有机化学基础的知识的全面覆盖,充分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理论贯穿始终,对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题难易程度适中。 3.试题对有机推断内容考察较多,将各类物质综合起来,考察学生对物质性质的掌握程度。 三、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着重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考察,对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进行了具体物质具体考察,尤其是对银镜反应的考察比较全面,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方程式,还要求学生会定量计算,突出体现在第8、12小题,综合性较强,考察较为全面。但整体难易适中,得分率偏高。 <二>.填空及简答题

16、17题对基础的结构式、键线式进行了考察,此外对取代产物的判断也提出了要求。基础性较强,得分率较高。 18、19题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推断提出了要求,试题涵盖了烃、卤代烃、烃的衍生物等多数有机物。涉及到的反应有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综合性较强,值得推荐。 <三>.实验及探究题 20题考察对酯化反应的理解,从装置到方程式,还有实验的注意事项,需要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本题得分率不是很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以强化实验。 <四>.计算及分析题 与期中考试的计算题类似,利用元素分析考察分子式和同分异构体,基础性较强,得分率较高。 通过对试卷的详细分析,试卷答题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有机化学的兴趣不高。 <二>答题不规范,实验题语言组织能力稍有欠缺。 <三>化学推断题不知如何下手,盲目推理,没有依据。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多加练习,周练和章末 检测要及时,并找出他们薄弱的地方,加以强化。 2.注重对结构的分析,从根本上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关联性,结构决定性质,这句话贯穿选修5整个教材。 3.复习时间仓促,很多知识点学生遗忘,考前找些套题让学生熟悉试卷结构,对知识的考察方向有大概的了解。 二〇一八年六月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 数学试卷(理科)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在复平面内,复数z=i 31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在(x+2)4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 A. 24 B. 12 C. 6 D. 4 3. 已知函数f (x )=ln2x ,则f'(x )= A. x 41 B. x 21 C. x 2 D. x 1 4. 将一枚均匀硬币随机掷4次,恰好出现2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A. 4 1 B. 8 3 C. 2 1 D. 8 5 5. 函数f (x )=-2 1 x 2+lnx 的极值点是 A. x=-1 B. x=-2 1 C. x=1 D. x=2 1 6. 5名大学生被分配到4个地区支教,每个地区至少分配1人,其中甲、乙两名同学因专业相同,不能分配在同一地区,则不同的分配方法的种数为 A. 120 B. 144 C. 216 D. 240 7. 设a ,b ,c 是正整数,且a ∈[70,80),b ∈[80,90),c ∈[90,100]。当数据a ,b ,c 的方差最小时,a+b+c 的值为 A. 252或253 B. 253或254 C. 254或255 D. 267或268 8. 已知函数f (x )=e x +ax-2,其中a ∈R 。若对于任意的x 1,x 2∈[1,+∞),且x 1

2017一2018年初中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2017一2018年初中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右图所示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 这一工程是() A.黄河 B.通惠河 C.长江 D.隋朝大运河 2.唐玄宗统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 强盛,唐朝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文景之治D.康乾盛世 3.在我国历史上,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A.秦始皇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 4.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朝代不包括( ) A.秦朝B.隋朝C.宋朝D.元朝 5.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以“善于用人和纳谏”著称,并开创“贞观之治”局面的“唐宗”是指(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6.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广州十三行 7.学习隋唐历史后,四位同学参加了主题演讲活动。以下是这四位同学的演讲标题,其中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分裂走向统一B.繁荣与开放C.文明初露曙光D.巩固与危机 8.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苏湖熟,天下足” D.“无徽不成镇” 9.“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 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 (如右图所示)最早出现于() A.西汉B.东汉C.隋朝D.唐朝 10.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也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的是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蛰.伏(zhé)镂.空(lòu)池沼.(zǎo)妇孺.皆知(rú) B.堕.落(duò)锃.亮(zèng)禁锢.(gù)鞠躬尽瘁.(chuì) C.酒肆. (sì)失怙.(hù)抽噎.(yè)蹑.手蹑脚(niè) D.发窘.(jiǒng)簪.子(zān)犒.劳(kào)轻举妄.动(wà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纶巾粲然隐匿相题并论 B.言讫犀利荒诞瞠目结舌 C.暝目皎洁衍生正襟危坐 D.恍惚窥伺风糜鹤立鸡群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则广告把没有橘子汁的早餐比作没有阳光的日子,新颖独特,别具匠心 ....。 B.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 ....的故事。 C.班主任今天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裤,在教室里招摇过市 ....,非常漂亮。 D.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 ....,别有一番风味。 4.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________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________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________。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恪守规则 B.传承保守规则 C.传承恪守准则 D.传播保守准则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2017年10月自考近代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考点】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2. 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A )。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解析】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洋务事业是军用工业。江南制造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3.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B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解析】戊戌维新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强学报》是强学会会刊为中国最早政论报纸,宣传维新变法。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4. 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D )。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答案】D 【解析】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 【考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5.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C )。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答案】C 【解析】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考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6. 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A)。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2017年下学期 期末 建筑节能考试试卷B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7-18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建筑节能》卷种(A/B):B 考核形式:开卷试卷总页数:4 适用班级(专业、年级):监理1511 监理1521 考试时间:90 分钟 学生系部: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本次考试所有选择题的答案请集中填写在最后一页的答题表内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建筑围护结构:建筑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墙体、门、窗和屋顶等,建筑围护结构联系着室内气候和室外气候,起着遮风挡雨、阻隔严寒和酷暑、维持室内气候相对稳定的重要作用。 2、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3、空调:空气调节简称空调,是用人为的方法处理事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的技术。 4、建筑遮阳:是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室内,防止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被阳光过分加热,从而防止局部过热和眩光的产生,以及保护室内各种物品而采取的一种必要的技术措施。 5、热桥:外墙的若干位置都必须和混凝土或金属的梁、柱、板等链接穿插,这部分传热比主体部分大的多。这种容易容易传热的部件叫热桥。。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规定: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8℃,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5℃。(√) 2、供热系统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供热管道)、热媒利用(散热设备.(√) 3、《节约能源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对实现集中供暖的建筑分步骤实行分户计量。(√) 4、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70%。(×) 5、常州地区属于风向季节变化型地区。(×) 6、日光灯是一种传统的节能型灯具。(×)

全国2017年10月03706自考试题

2017年10月-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A.信念 B.信仰 C.理想 D.空想 2.由于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的群体和人们会拥有不同的理想信念。这体现的是理想信念具有的() A.阶级性 B.思想性 C.实践性 D.时作性 3.根据内容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追求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成就什么样的人格形象,这属于()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C.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D.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是() 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与纯粹主观想象的关系 5.个人理想的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理想,也是一个集体的群众的事业。这说明个人理想的实现() A.是一个顺应等待的过程 B.是一个自我奋斗的过程 C.是一个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过程 D.是一个完全遵循内心选择的过程 6.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是()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B.维护个人权利、促进自由发展 C.维护民主法治、促进公平正义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密切联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简单延续 B.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 C.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D.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全面超越 8.作为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这是爱国主义情感中() A.民族自豪的体现 B.民族自尊的体现 C.民族自立的体现 D.民族自省的体现 9.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中,回答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的是()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境界 10.为了保证交往成功,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在交往中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古人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和而不同”等,体现的是()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互助原则 D.宽容原则 11.道德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道德的存在。这句话主要说明的是,道德作为一种调节方式,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 A.稳定性 B.广泛性 C.时代性 D.强制性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对于共产党员、先进分子来说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是()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13.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互相关联的共同活动。下列选项中,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状况的是() A.分散经营、彼此独立 B.相互交往、相互依赖 C.自给自足、自娱自乐 D.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14.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中,体现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根本要求的是()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遵纪守法 D.保护环境 15.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个从业人员都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 A.奉献社会 B.爱护公物 C.尊老爱幼 D.男女平等 16.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关于个人品德的形成,有不同的观点。下列观点中正确揭示了个人品德形成过程和规律的是()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12×5=60) 1.已知复数34,z i i =+为虚数单位,z 是z 的共轭复数,则 i z =() A. 4355i -+ B. 4355i -- C. 432525i - + D. 43 2525 i -- 2.对于命题“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切于三边的中点”,可类比猜想出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切于四面体() A. 各正三角形内的点 B. 各正三角形某高线上的点 C. 各正三角形的中心 D. 各正三角形各边的中点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220a b +=,则,a b 全为()0,a b R ∈”,其反设正确的是( ) A. ,a b 至少有一个不为0 B. ,a b 至少有一个为0 C. ,a b 全不为0 D. ,a b 中只有一个为0 4.函数()()21e x f x x =-的递增区间为() A. (),-∞+∞ B. 1,2?? +∞ ??? C. 1,2? ?-∞- ??? D. 1,2??-+∞ ??? 5.若函数y=f(x)的导函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则y=f(x)的图像可能 为() 6.函数y=f(x)的图像在x=5处的切线方程是y=-2x+8,则f(5)-f’(5)等于( ) A.1 B.0 C.2 D. 7.先后投掷同一枚骰子两次,落在水平桌面后,记正面朝上的点数分别为x 、y,设事件A 为“x+y 为偶数”,事件B 为“x ≠y ”,则P(B|A)=( ) A. B. C. D. 8.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 ) A. 12 B. 23 C. 1 D. 76 9.某班有的学生数学成绩优秀,如果从该班随机找出5名学生,其中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人

2017年10月自考《公共政策》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公共政策》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的关系是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互补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2.利用政策论证者自身的社会成就或特殊身份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作为论证信息可信度的 基础,这一政策论证模式是 A.权威模式 B.统计模式 C.分析模式 D.解释模式 3.政策体系中具有统摄性的政策是 A.基本政策 B.部门政策 C.元政策 D.科技政策 4.对特定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公共政策的形式予以关注,这是公共政策的 A.普遍性 B.稳定性 C.特殊性 D.回应性 5.政府最高首脑拥有对公共政策最终决定权的是 A.首长制 B.委员会 C.集权制 D.分权制 6.由于执行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是 A.政策制定偏差 B.政策执行偏差 C.政策评估偏差 D.政策规划偏差

7.在集团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政府作用并形成了“集团模型”的学者是 A.菜瑟姆 B.杜鲁门 C.莫斯卡 D.戴伊 8.政治系统模型认为,既是现政策过程的终点又是新政策过程的起点的是 A.转换 B.输出 C.反馈 D.输入 9.对政策规划和政策实施计划进行的监控是 A.引发性监抄 B.预防性监控 C.过程性监控 D.结果监控 10.建立在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基础上的政策议程设定模型是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三源流模型 11.能够由一位或数位决策者在相对有限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的公共政策问题是 A.结构适度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结构混乱问题 D.结构残缺问题 12.Z省出台《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改“暂住证”为“居住证”是 A.政策的增删 B.政策的修正 C.政策的更新 D.政策的合并 13.决策者学习有关政策价值以及规范、目标、责任等其他深层次的特质是 A.工具学习 B.概念学习 C.问题学习 D.社会学习 14.实现玫策目标和解决政策问题的直接途径是 A.政策研究 B.政策调整 C.政策执行 D.政策学习 15.既是构成政策执行人员的主要力量,又是影响政策执行效率的基础性因素的是 A.下级行政人员 B.政策研究机构 C.公共政策执行力 D.政策执行机制 16.对政策目标实现程度所进行的评估造

2017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七年级数学试题 第1页(共4 页) 麻城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 七年级数学试卷 考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 和 是同位角的是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A. 调查全体女生 B. 调查全体男生 C. 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 调查七、八、九年级各 100 名学生 3. 若 k < <k+1 (k 是整数),则 k= A.6 B.7 C.8 D. 9 4. 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3,-4) B.(-6,3) C.(5,2) D. (-4,-6) 5. 把不等式组 >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6. 甲、乙两仓库共存粮 450 60%,从乙仓库运出存粮的40%.结果乙仓库所余的粮食比甲仓库所余的粮食多30 吨.若设甲仓库原来存粮 x 吨,乙仓库原来存粮 y 吨,则有 A. B. C. D. 7. 如图所示,反映的是九(1)班学生外出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直方图的一部分和扇形图,下列说法: ①九(1)班外出步行有 8 人;②在扇形图中,步行人数所占的圆心角度数为82°;③九(1)班外出的学生共有 40 人;④若该校九年级外出的学生共有 500 人,那么估计全年级外出骑车的人约有 150 人,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七年级数学试题 第2页(共4 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8.若关于x 的不等式mx ﹣n >0的解集是x < ,则关于x 的不等式(m+n )x >n-m 的解集是 ( ) A. x <﹣ B. x < C. x >﹣ D. x >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9. 的平方根为_______________. 10.已知方程 是关于 ,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 __________. 11.在3.14, , , , , , ,0.2020020002…, , 中,有理数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AB ∥CD ,DB ⊥BC ,∠1=40°,则 ∠2 的度数是 __________. 13. 九年级(3)班共有 名同学,如图是该班一次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为 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不低于 分的成绩评为合格,则该班此次成绩达到合格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__. 14.已知 是方程组 的解,则 _________. 15.已知点A (4,3),AB ∥y 轴,且AB=3,则 B 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16.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恰有四个,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本题满分8分)计算: (1) (2)

#03709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理论联系实际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 3.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这是一种 A.诡辩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实用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特殊矛盾 C.事物的外部矛盾D.事物的主要矛盾 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6.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 A.把握事物现象B.揭示事物本质 C.追求自我实现D.改造客观世界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D.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中从个人层面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厚德、包容、求是、创新 10.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是 A.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B.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 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D.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 11.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D.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2.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A.唯一形式B.基本形式C.辅助形式D.补充形式13.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A.使用文字符号B.制造使用工具 C.具有自我意识D.具有宗教信仰 14.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A卷【必修模块2】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Si 28 S 32 Fe 56 Zn 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1~10小题,每小题2分;11~20小题,每小题3分) 1. 雾霾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 臭氧 B. 一氧化碳 C. 氮氧化物 D. 碳氢化合物 2. 氧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下列关于18 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8 A. 质子数为18 B. 中子数为18 C. 电子数为18 D. 质量数为18 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类的营养物质的是 A. 水 B. 氧气 C. 葡萄糖 D. 蛋白质 4.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 H2O B. CO2 C. MgCl2 D. KOH 5.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 A. Al B. Fe C. Cu D. Ag 6. 下列区别纯棉制品和羊毛制品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灼烧 B. 滴加碘水 C. 滴加酒精 D. 滴加氯化钠溶液 7. 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B.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 C.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 D. 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含氮、磷的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 8. 关于铝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铝热剂是混合物 C. 可以利用该反应焊接铁轨 D. 该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9. 下列关于烷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式为C n H2n B. 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在光照下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D. 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升高

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0181广告学(一)试卷及答案

2017年1O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广告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18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8年,威治·米斯撰写出版的专著是 A.《广告文稿》 B.《广告构图》 C.《广告设计》 D.《广告学》 2.1874年编著了《广告的历史》、堪称广告学研究先驱的是 A.J·劳沃德 B.C·哈特 C.H·辛普森 D.哈洛德 3.广告学是一门边缘性派生学科,它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从属于 A.市场学 B.经济学 C.传播学 D.管理学 4.《广告法》不允许经营或发布的广告是 A.商品价格具有竞争性的广告 B.粗制滥造的广告 C.对消费者没有吸引力的广告 D.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 5.广告代理制度是 A.管理制度 B.激励机制 C.经营机制 D.监督制度 6.《广告法》是规范我国广告活动与广告内容的 A.指导文件 B.行业标准 C.行政解释 D.根本大法 7.中国广告协会成立于 A.1980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3年 8.1979年11月,中宣部发出通知,肯定了广告的积极作用,该通知名称为 A.《关于企业刊播广告的若干问题》 B.《关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广告管理的通知》 C.《关予报刊、广播、电视台刊播外国商品广告的通知》 D.《关于烟酒广告和代理广告业务收取手续费的通知》 9.对广告产品现有市场容量和未来潜在量进行调查,实质是 A.对市场占有率调查 B.对替代性消费者调查 C.对产品需求量调查 D.对竞争者状况调查 10.媒体价格调查的一般性指标是 A.千人费用 B.接受广告信息总人数 C.单位时间或版面费用 D.媒体关注度 11.下列选项中,属于定性预测的是 A.达格玛法 B.德尔菲法 C.类型抽样法 D.AIDA法 12.企业销售广告宣传的主要内容是 A.产品功能 B.品牌形象 C.企业形象 D.营销措施 13.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中心是 A.生产需求 B.消费需求 C.营销需求 D.产业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