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疖肿治疗方法

疖肿治疗方法

疖肿治疗方法疖肿,又称痈疽,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疾病,通常由葡萄球菌引起。

疖肿的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疼痛、发热和脓液排出。

对于疖肿的治疗,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缓解症状并加速康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疖肿治疗方法。

首先,局部热敷是治疗疖肿的常见方法之一。

热敷可以帮助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疖肿内脓液的排出,缓解疼痛和红肿。

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持续3-5天。

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敷的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其次,局部外用药物也是治疗疖肿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外用药物包括抗生素软膏、抗炎药膏等。

这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疖肿部位,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疖肿的愈合。

在使用外用药物时,需要注意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药物。

此外,口服抗生素也可以用于治疗疖肿。

对于复杂或严重感染的疖肿,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口服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在使用口服抗生素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以免产生耐药性或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手术干预也是治疗疖肿的一种选择。

对于较大、较深的疖肿,或者疖肿反复发作、不易愈合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引流。

手术可以彻底清除疖肿内的脓液,加速愈合,减少复发的风险。

最后,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和治疗疖肿的重要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内裤,避免过度摩擦和损伤皮肤,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之,疖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疾病,但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大部分疖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

在治疗疖肿时,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自行处理或滥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或产生不良后果。

同时,平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习惯的养成,预防疖肿的发生。

希望本文介绍的疖肿治疗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痈疽疮疡怎么治

痈疽疮疡怎么治

痈疽疮疡怎么治文章目录*一、痈疽疮疡怎么治*二、痈疽疮疡怎么护理*三、痈疽疮疡怎么预防痈疽疮疡怎么治1、痈疽疮疡怎么治1.1、患部制动防止炎症扩散,减轻疼痛。

唇痈病人可取头高卧位休息,给予流质饮食,减少说话,严禁挤压。

1.2、早期应用抗生素尽早应用抗生素,有利于制止脓毒血症的发生。

其原则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联合用药,剂量充足,疗程充分,以静脉给药途径为佳。

在药敏试验结果未出之前,可根据脓液涂片和革兰染色结果选用抗生素,通常可首选青霉素、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

1.3、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处理;疼痛剧烈、情绪烦躁不安者可给予止痛药和镇静药物。

1.4、支持治疗宜进食易消化、高能量的流质饮食或软食,每天补充维生素C2~3g。

重症者可吸氧、输注新鲜血或血浆、复合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2、痈疽疮疡的治疗偏方2.1、组成:于姜、米醋各适量。

用法:将干姜炒紫研为细末,用米醋调如泥状,敷于四周留头,药干则换新药。

主治:外痈初起。

2.2、组成:生葱、蜜糖各适量。

用法:上药适量,捣如泥状敷患处,用敷料或绷带固定,每日1 次,10 天为1 疗程,或至愈为止。

主治:痈肿。

2.3、组成:葱白一把。

用法:捣烂作饼,贴于患处,外加厚布数层,以热水袋熨之。

颜面部勿用。

主治:外痈初起。

2.4、组成:大蒜适量,艾炷。

用法:大蒜切成薄片,贴于疮头上,艾炷置于蒜片上,点燃灸之,蒜坏则换之,以痛者灸之不痛,不痛灸之痛为度。

颜面部勿用。

主治:外痈初起。

3、痈疽疮疡的临床表现3.1、内痈疽生于脏腑(如胃脘痈、心痈、小肠痈等),虽同属痈证,但在辨证论治上与外痈多有不同。

3.2、外痈疽系指发于体表的痈疽。

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易肿、易脓、易溃、易敛。

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脉数等。

3.3、无论哪一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疮疡,均能导致局部和全身一系列病理反应。

当上述各种致病因素侵入人体后,就会破坏这种生理功能,引起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产生肿痛症状。

第四章骨痈疽

第四章骨痈疽

五、治疗
• • • • • 1.初期(脓未成) 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1)仙方活命饮 (2)黄连解毒汤 (3)五味消毒饮 (4)外用金黄散,双柏散
2.成脓期(脓已成而未溃)
• • • • • • 托里透脓 托里消毒饮 3.溃后期 气血双补 (1)八珍汤 (2)十全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汤 (3)外用生肌膏
预防与调护
• 化脓性髋关节炎(晚期):右股骨头颈明显骨破 坏、吸收、变小、向上半脱位,髋臼骨破坏吸收 变宽大,并向内突出,髋关节间隙尚存在,但宽 窄不均,关节两侧骨质轻度反应性硬化。
• 化脓性膝关节炎:右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以 膝部以上为著,在股骨干骺端的后方软组织内有 积气现象(箭头)。
• 尤文氏肉瘤(Ewing's Sarcoma):腓骨中段弥 漫性破坏,皮质骨与髓腔界限消失,可见不规则 呈梭形骨膜反应。
病因病理
• 1 余毒流注:疔、疮、疖、肿,余毒未清, 残留体内,再加正气不足,循经流注到筋 骨或关节而发病。 • 2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诸邪,客于肌腠,内 注筋骨关节,经络受阻,气血不通,郁而 化热,热毒炽盛,腐蚀筋骨。 • 3 筋骨损伤:邪毒直接侵骨,或借伤发病。
• 4 七情内伤:正气已伤,不能御邪,邪毒不 能外散内消,深窜入骨而为患。 • 5 饮食不当:恣食膏梁厚味、辛辣刺激之品, 湿热火毒内生;营养摄入不够,气血化源 不足,正虚不能御邪。 • 6 其他原因:各种可致体虚气血不足之因。
治疗
• 内治法 1 中药:初期、中期(成脓期)、后期(溃 破期)三期辩证分别运用消、托、补三法。 2 抗生素应用:培养+药敏 3 其它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营 养,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
• 外治法 1 药物:箍毒消肿、祛腐生肌 2 患肢制动、固定 3 关节穿刺 4 功能锻炼

痈疽疔疖怎么根治

痈疽疔疖怎么根治

痈疽疔疖怎么根治文章目录*一、痈疽疔疖怎么根治*二、痈疽疖疔的鉴别*三、痈疽疖疔的中医治疗痈疽疔疖怎么根治1、痈疽疔疖怎么根治体质好的人,该病完全可以自愈,使用药物治疗可以促进自愈。

比如在高热、疼痛的时候用新鲜的蒲公英、菊花、败酱草捣烂外敷;可以加快疾病康复,但是痈如果生长在体内,就比较危险了,轻则器官腐烂,重则脓毒入血扰心,所以痈疽治疗必须及时、妥当。

比起西医的手术,中医治疗似乎更佳恰当有效。

中医是治疗皮肤病最佳的方法。

2、痈疽疖疔的饮食禁忌2.1、狗肉邪热炽盛的痈疖疔毒患者切禁食或少食狗肉。

《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若素常气壮多火之人,则宜忌之。

”痈疖疔毒者都为气壮多火之疾,-切温补食物应忌,否则必加重病情。

2.2、糯米糯米甘温黏滞,若制成糕饼,食之难消化,火毒内盛的痈疖疔毒患者不宜食用。

在《饮食须知》中提到:“多食发热,壅经络之气,令身软筋缓,久食发心悸及痈疽疮疖中痛。

”2.3、鲢鱼鲢鱼性温 ,味甘,有补中暖胃、健脾益气作用。

但痈疖疔疮患者切勿服食鲢鱼。

清代食医王孟英指出:“多食令人热中,动风,发疥。

疮家忌之。

”2.4、带鱼带鱼性温味甘,能补气暖胃,也是一种海腥发物。

病者食之,易加重病势,尤其是外科病症 ,如疔疖疮疡,食之令加速化脓。

3、痈疽疖疔的特征痈、疽、疔、疖,是四种发生于体表各有不同病理变化和形状特征的外科疾患。

痈是感染毒邪,气血壅塞不通而致的局部化脓性疾病。

发病迅速,易脓,易溃,易敛。

初起局部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皮焮红肿胀、疼痛,逐渐扩大高肿而硬,触之灼热。

疽是为毒邪阻滞而致的化脓性疾病。

其特征是初起如栗,不发热胀痛,易向四周扩大。

溃烂之后,状如蜂窝,发于肌肉之间,凡皮肤厚而坚韧的地方都可发生,但多发于项后及背部。

疔,名疔疮,发病迅速,而且病情较重,因其坚硬而根脚如钉,故名。

疔疮发无定所,随处可生,一般以头面及四肢较为多见。

其命名亦随所生部位不同而异,如生于人中的,名人中疔;生于口角而口不能张开的,名锁口疔;生于手指各处的名指疔,生于足趾的名趾疔。

《灵枢·痈疽》原文译文要点

《灵枢·痈疽》原文译文要点

《灵枢·痈疽》原文|译文|要点《灵枢·痈疽》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篇》,其作者不详。

文中专门论述了痈和疽的成因、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故篇名为“痈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灵枢·痈疽》原文作者:佚名黄帝曰:余闻肠胃受榖,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

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

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实。

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

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歧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

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萓不成,五榖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

血气犹然,请言其故。

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

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藏伤故死矣。

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

歧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

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

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

发于颈,名曰夭疽。

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

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

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

烦心者,死不可治。

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

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

痈发四五日,逞□之。

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

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

发于胸,名曰井疽。

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痈疽疮疡怎么治疗

痈疽疮疡怎么治疗

痈疽疮疡怎么治疗文章目录*一、痈疽疮疡怎么治疗1. 痈疽疮疡怎么治疗2. 痈疽疮疡的治疗偏方3. 痈疽疮疡怎么护理*二、痈疽疮疡的发病原因*三、痈疽疮疡怎么预防痈疽疮疡怎么治疗1、痈疽疮疡怎么治疗 1.1、患部制动防止炎症扩散,减轻疼痛,唇痈病人可取头高卧位休息,给予流质饮食,减少说话,严禁挤压。

1.2、早期应用抗生素得了痈之后尽早应用抗生素,有利于制止脓毒血症的发生,其原则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联合用药,剂量充足,疗程充分,以静脉给药途径为佳,在药敏试验结果未出之前,可根据脓液涂片和革兰染色结果选用抗生素,痈患者通常可首选青霉素,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

1.3、局部处理物理疗法:短波紫外线外局部照射,可控制感染扩散,促进痈的炎症吸收,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药物涂布:痈初期仅有红肿时,可用50%硫酸镁或0.5%碘伏湿敷;有少数脓点时可用鱼石脂软膏,金黄散敷贴,促进炎症局限,脓肿成熟。

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处理;疼痛剧烈,情绪烦躁不安者可给予止痛药和镇静药物。

2、痈疽疮疡的治疗偏方 2.1、【组成】于姜、米醋各适量。

【用法】将干姜炒紫研为细末,用米醋调如泥状,敷于四周留头,药干则换新药。

【主治】外痈初起。

2.2、【组成】生葱、蜜糖各适量。

【用法】上药适量,捣如泥状敷患处,用敷料或绷带固定,每日1 次,10 天为1 疗程,或至愈为止。

【主治】痈肿。

2.3、【组成】葱白一把。

【用法】捣烂作饼,贴于患处,外加厚布数层,以热水袋熨之。

颜面部勿用。

【主治】外痈初起。

3、痈疽疮疡怎么护理 3.1、一般护理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保持皮肤清洁,做好口腔护理。

3.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意观察疮形、肿势、色泽、疼痛及体温的变化,记录脓液的色、质、量。

高热烦燥者,宜卧床休息,多饮清热利湿解毒的确饮料或遵医嘱给予清热利湿解毒中药代茶饮。

3.3、给药护理外敷膏药宜紧贴患部,箍围药宜注意干湿度,掺药粉宜散布均匀。

痈疽是怎么引起的

痈疽是怎么引起的

痈疽是怎么引起的文章目录*一、痈疽是怎么引起的1. 痈疽是怎么引起的2. 什么是痈疽3. 痈疽如何治疗*二、痈疽的治疗偏方*三、如何预防痈疽痈疽是怎么引起的1、痈疽是怎么引起的其实痈是由病菌或细菌感染所致。

这种疾病一旦发生在人们的身上,就会让人痛苦难忍。

或者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为免疫力低下所造成的。

我们都知道,当人的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

不光是感冒发烧,有的人还会发生过敏性鼻炎等等之类的疾病。

当人的免疫力低下的时候痈也会找上门的。

因此人们发生痈这种疾病可能和免疫力低下有关。

2、什么是痈疽痈是一种因为感染毒邪,造成气血壅塞不通,从而出现局部化脓性的疾病。

他发病的速度十分的快,并且发病部位会出现红肿热痛的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局部光软无头,但是会在很快的时间里面结块,表皮出现红肿胀痛,逐渐变高变大,用手去触摸会感觉到疼痛。

疽则是一种因为毒邪阻滞而导致的化脓性疾病。

刚开始的时候看起来像栗子一样,不会感到发热和疼痛,但是他会向四周扩散,然后就出现溃烂的情况,溃烂之后形状像蜂窝一样,它主要发于肌肉之间,特别是皮肤厚而坚韧的地方都可发生,但多发于项后及背部。

3、痈疽如何治疗痈疽疔疮的治法是有的,而且不只一种。

患者可以采取中医治疗,也可以采取西医治疗。

就拿中医治疗来说,方法也是有很多的,有中药治疗,有按摩治疗等等。

患有痈疽疔疮的患者,其实他们是可以采取中药治疗这种方法来治疗的。

比如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苡仁、茯苓、桂心、白术、车前子等等中药混合煲汤来治疗自己的痈疽疔疮。

或者是通过银花、自果、桔梗、知母、甘草等等中药混合煲汤来治疗自己。

除此之外,患者可以将适量的川乌、草乌、苍术、细辛、白芷、薄荷、防风、甘草等等中药混合之后,加入适量的水去煮,然后按照一天三次的方法来服用,这样就可以来治疗自己的痈疽疔疮。

不过患者在进行中药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住,而且还要按照一定的用量来用药,也就是每一天都要坚持服药,千万不要停药,或者是一天喝,一天不喝,这样是起不到治疗效果的。

中医痈疽疖疔的鉴别

中医痈疽疖疔的鉴别

中医痈疽疖疔的鉴别
痈疽、疖疔是常见的皮肤病,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中医认为,痈疽、疖疔是由热毒所致,症状表现为红肿疼痛,局部温热,有时会有化脓、溃破等症状。

痈疽、疖疔在临床上容易混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医痈疽疖疔的鉴别。

1.痈疽
痈疽又称“豆状疽”,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疾病。

病变初期为皮肤红肿,局部有压痛,温度升高,随后形成脓肿。

当脓肿破溃后,可见白色脓液流出。

痈疽多见于身体部位的毛囊皮脂腺处,如面部、颈部、腋窝、肛门等部位。

中医认为,痈疽是由毒火所致,治疗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药物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黄连、黄芩、连翘等,也可以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如黄连膏,消肿止痛。

2.疖疔
疖疔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毛囊炎,是皮肤感染的一种。

疖疔局部表现为红肿疼痛,温度升高,有时会伴有发热等症状。

随着病情加重,疖疔部位会出现脓肿,有时还会伴有全身不适的症状。

中医认为,疖疔是由湿热毒邪所致,治疗应清热解毒,疏风利湿。

药物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金银花、连翘、黄连等,也可以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如三黄片、清热凉血膏等。

总之,痈疽、疖疔在临床上常见,但治疗方法不同,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如果病情严重或治疗效果不佳,
应及时就医。

治疗疮疖、痈疽茶方

治疗疮疖、痈疽茶方

治疗疮疖、痈疽茶方治疗疮疖、痈疽茶方疮疖、痈疽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皮肤所引起。

轻者出脓即愈,重者可反复感染或向深部发展。

疖疮一般不宜挤压,特别是对于一些发生在颜面部的疖疮更应当心,以防发生脑部感染。

下述方剂仅作为一般对症治疗。

若疖疮感染严重出现全身症状或败血症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1)绿茶3克、甘草10克、白花蛇舌草100克(鲜品250克),先将后2味加水浸过药面,文火煎至100毫升,捞出渣后,加入绿茶,分4次服,日服1剂。

用于疖肿。

(2)细茶30克、槐花和绿豆粉各适量。

将后2味同炒,研末,备用。

另将细茶加水适量,煎汤汁1碗,露1夜,每次用槐花与绿豆粉研成的末9克。

用露夜茶调敷患处,留露疖头。

用于各种疖疮疔毒。

(3)泡过的茶叶15克,晒干,乌梅3枚烧灰,共研粉,敷伤口。

用于疮溃不收口。

(4)茶叶5克、白萝卜100克,先将萝卜洗净、切片,加盐水煮烂,掺入茶汁,每日2次,有清热散风、止痛消肿之效。

用于暑毒、痱疖肿等症。

(5)茶叶2克、干金银花1克,用沸水冲泡6分钟饮用,饮后饮1杯。

可清热解毒,治外感发热、疖肿等。

(6)生地10克、乌梅肉12克,共焙干研末,撒于疮口上,每日2~3次,连撒3-5日。

用于疮疖久不收口。

【注】在撒药之前,先用浓茶水洗净疮口,并用干药棉吸干疮口渗液。

(7)龙眼壳烧灰研粉,调茶油外敷伤口。

用于痈疽久不愈合。

(8)蛇蜕9克、百草霜3克,共研细末,人茶油和匀,涂患处,每日3-5次,连涂3~5日。

用于痈疽脓水不干。

(9)蚕豆荚烧灰,茶油调匀,涂患处。

用于臀部坐板疮。

(10)苹果树叶烧灰存性,调茶油涂患处。

用于毒疮。

(11)茶叶捣烂,敷患处。

用于无名肿毒。

痈疽疔疮要怎么治疗

痈疽疔疮要怎么治疗

痈疽疔疮要怎么治疗文章目录*一、痈疽疔疮要怎么治疗1. 痈疽疔疮要怎么治疗2. 痈疽疔疮的中医治疗方法3. 什么是痈疽疔疮*二、痈疽疔疮的食疗偏方*三、痈疽疔疮要注意什么痈疽疔疮要怎么治疗1、痈疽疔疮要怎么治疗 1.1、一般疗法注意皮肤卫生。

避免搔抓摩擦。

注意有无糖尿病、贫血或全身疾病,予以相应治疗。

1.2、全身疗法可根据病情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敏感的抗生素。

对顽固性反复性发作的毛囊炎及疖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亦可注射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苗。

1.3、局部疗法疖应着重杀菌消炎,早期促进吸收。

早期可用热敷或20%~30%鱼石脂软膏局部厚敷,亦可用20%鱼石脂酊涂布,如己化脓,可切开排脓引流,切忌挤捏和早期切开。

1.4、其它可选用紫外线、超短波及音频电疗等疗法。

2、痈疽疔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2.1、针灸治疗治法:取督脉经穴为主。

毫针刺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处方:身柱、灵台、合谷、委中方义:该方取督脉经穴为主,以督脉统率诸阳,泻身往、灵台以疏泄阳邪火毒,二穴又为治疗疔疮之经验灾。

合谷为手阳明经的原穴,阳明多气多血,泻之以泄阳明火毒,面唇疔疮尤为适宜。

取郄穴委中,刺血以清泄血热。

2.2、中药治疗:三花二石汤【来源】贾美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金银花、野菊花各30克,红花10克,生石膏、寒水石各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剂),日服3~6次。

二煎后以药渣煎汁,以纱条浸渍后敷患处,日换2次。

【功用】清热泻火,清营解毒,活血和络。

【方解】红丝疔多因热毒瘀结,毒流经脉而成。

方中生石膏、寒水石清热泻火;金银花、野菊花清营解毒;红花活血和络。

方以大剂,药简效宏,且头二煎内服,三煎外敷,使药力内外并行。

腠理开,经脉通,热泄毒解瘀行,故能很快获效。

3、什么是痈疽疔疮痈疽疔疮是属于局部毛囊炎多个混合引起的症状,会引起局部疼痛和包块等症状的,你的情况需要积极治疗的,这种情况最好积极用药物外涂局部,积极输注菌必治针剂和左氧氟沙星针剂治疗,效果佳。

痈疽(yōngjū)根原

痈疽(yōngjū)根原

痈疽(y o ng j u )根原[原文]痈疽者,寒伤营血之病也。

血之为性,温则流行,寒则凝涩,寒伤营血,凝涩不运,卫气郁阻,蓄而为热,热盛则肉腐为脓。

脓瘀不泄,烂筋而伤骨,骨髓消烁,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则死矣。

痈病浅而疽病深,浅则轻而深则重。

痈者,营卫之壅于外也,疽者,气血之阻于内也。

营卫之壅遏,有盛有不盛,故肿有大小。

穴腧开而风寒入,寒郁为热,随孔窍而外发,故其形圆。

疽之外候,皮夭而坚,痈之外候,皮薄而泽,阴阳浅深之分也。

《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涩,血涩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壅肿。

寒气化为热,热盛则腐肉,肉腐则为脓。

痈成为热,而根原于外寒,故痈疽初起,当温经而散寒,行营而宣卫。

及其寒化为热,壅肿痛楚,于此营卫遏闭之秋,仍宜清散于经络。

至于脓血溃泆,经热外泄,营卫俱败,自非崇补气血,不能复也。

如其经络阴凝,肿热外盛,气血虚寒,脓汁清稀,则更当温散而暖补之,不可缓也。

若夫疮疖疥癣之类,其受伤原浅,但当发表而泻卫,无事他方也。

【翻译】痈疽(毒疮),是寒伤营血的病。

血的性质,温则运行畅通,寒则因冻结而滞涩,寒伤营血,冻结而滞涩不循序移动,卫气郁阻,蓄积而为热,热盛则皮肉溃烂化为脓。

脓凝滞不泄,烂筋而伤骨,骨髓消耗减损,经脉衰败渗漏,刺激五脏,五脏受伤便死了。

痈病疮面浅而疽病疮面深,疮面浅就轻而疮面深就重。

痈病,营气卫气堵塞在体外的表现,疽病,气血阻塞在内脏的表现。

营卫的堵塞,有的旺盛有的不旺盛,所以肿块有大有小。

人体上的穴道开启因而风寒进入,寒郁积为热,随着空窍向外发散,所以是圆形。

疽外露的征候,皮肤死去而且坚硬,痈外露的征候,皮薄而且光泽,是阴阳浅深的分别。

《灵枢? 痈疽》说:外来的寒邪在经脉之中则血涩,血涩则不通,不通则卫气返回,不能循环,所以堵塞发肿。

寒气化为热,热盛则腐烂肉,肉腐烂则化为脓。

痈形成为热,但根源性在于外寒,所以痈疽刚开始起的时候,应当温经散寒,流通营气并且疏导卫气。

痈疽疔疮的治法

痈疽疔疮的治法

痈疽疔疮的治法文章目录*一、痈疽疔疮的治法有哪些*二、痈疽疔疮的中药方*三、痈疽疔疮的日常护理痈疽疔疮的治法有哪些1、痈疽疔疮的治法有哪些痈疽疔疮的中医治法患者可以采取中医治疗,可以通过服用苡仁、茯苓、桂心、白术、车前子等等中药混合煲汤来治疗自己的痈疽疔疮。

或者是通过银花、自果、桔梗、知母、甘草等等中药混合煲汤来治疗自己。

中药中的外用紫金锭,也可以治疗轻度的痈疽。

除此之外,患者可以将适量的川乌、草乌、苍术、细辛、白芷、薄荷、防风、甘草等等中药混合之后,加入适量的水去煮,然后按照一天三次的方法来服用,这样就可以来治疗自己的痈疽疔疮。

不过患者在进行中药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住,而且还要按照一定的用量来用药,也就是每一天都要坚持服药,千万不要停药,或者是一天喝,一天不喝,这样是起不到治疗效果的。

2、痈疽疔疮的治法有哪些:痈疽疔疮的西医治法药物治疗。

在痈疽并不严重的的时候,很多医生都是给患者采取外用药物治疗。

比如说但如果痈疽面积比较大的话,那么病情也就非常严重了,此时应该采取内服抗生素药物来治疗,如阿司匹林,头孢克洛等药物。

激光治疗,这是本世纪出所采取的一种痈疽治疗方法,由于其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痈疽的临床治疗中。

激光治疗痈疽的原理是利用红外线杀菌。

通过红外线定位到病患部位,杀灭里面的痈疽的病毒,相对来说控制复发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手术治疗痈疽。

如果痈疽面积不大,那么不需要手术切除。

而痈疽面积比较大,且想要快速治好的话,还可以采取微创手术切除,然后再辅以消炎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在切除痈疽以后,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因此需要注意对创口的保护,尽量避免二次伤害。

3、痈疽疔疮的治法有哪些:痈疽疔疮的外治法益母草水煮,洗抹患处。

胡麻炒黑。

捣烂敷涂。

用守宫焙干,研为末,调油敷涂。

新鲜马齿苋,捣烂敷于患处。

蒲公英,捣烂敷于患处。

败酱草,捣烂敷于患处。

局部处理:初期红肿阶段,已有破溃者,可用八二丹掺入伤口中,外敷太乙膏。

痈疽怎么治疗

痈疽怎么治疗

痈疽怎么治疗文章目录*一、痈疽怎么治疗*二、痈疽民间偏方*三、痈疽症状表现痈疽怎么治疗1、痈的中医辨证施治本病证治法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如意金黄散;成脓期则内服透脓散,外治切开引流,继用二宝丹提脓去腐;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

2、疽的中医辨证施治疮面深而恶者为疽。

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

现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

有头疽系发于体表、软组织之间的阳性疮疡。

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

临证有虚实之分。

实证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

可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金黄膏贴敷;虚证又有阴虚和气血两虚之不同,前者内服竹叶黄芪汤;后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

无头疽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

包括附骨疽、流痰、肩疽等。

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成。

证见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暗,病程缠绵,甚至伤筋烂骨,难溃难敛。

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

内服阳和汤,外用阳和解凝膏。

3、痈疽中医方剂3.1、透脓汤生黄芪12克,当归身、白芍、皂角刺各9克,忍冬藤12克,炙甲片4克,甘草节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托毒透脓。

3.2、疏气消肿汤炒柴胡、川芎、赤芍各4克,当归、青皮、炒枳壳各6克,忍冬藤12克,制香附9克,全蝎1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理气和络,活血散结。

若局部皮肤微热,或舌苔燥腻,脉见弦劲,为郁久化火之兆,势将酿脓,此时宜加丹皮6克,焦山栀9克,龙胆草2克,茯苓12克以清泻郁火,力求内消。

3.3、和营托毒汤生西芪9克,川桂枝4克,炒当归9克,赤白芍9克,炙甘草6克,忍冬藤12克,陈皮6克,白茯苓9克,炙僵蚕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益气和营,托里消肿。

痈疽民间偏方鲜杨桃叶,捣烂敷患处,治跌打肿痛,痈疽肿毒,能止血止痛,却热拔毒。

用油菜煮汁食,或捣烂绞汁温服一小杯(约三十毫升),一日三次,疗程三天;并用鲜油菜叶捣烂敷患处,一日更换三次,治痈疽,丹毒,乳痈,无名肿毒等症。

痈疡的常用处方

痈疡的常用处方

痈疡的常用处方痈疡是指体表的痈、疽、疮、疡、丹毒、流注等,它的致病原因分为外因与内因两大类。

这里我们来看看痈疡的处方用药。

一、概述1.痈疡及其病因痈疡是指痈疽疮疡,临床上常表现为体表的痈、疽、疔、疮以及丹毒、流注等,痈疡的致病原因一般分为内因、外因两大类。

内因包括有内伤七情或恣食辛热之物。

外因包括有外感六淫或外来伤害如烫伤、金刃伤、跌打损伤及虫兽咬伤等。

这些病因常可导致经脉阻滞,气血不和,久而积瘀化热、甚则肉腐成脓;或是寒湿痰来自内生,流注于经脉、肌肉或附着于筋膜关节之间,凝聚不散。

这些都可致痈疡。

2.痈疡的常用治法痈疡的治法分体表痈疡治法与内在脏腑痈疡治法两种。

体表痈疡治法分内治与外治两种。

外治法如外敷围药、外贴膏药、手术切开及挂线等。

而内治法分别使用消、托、补三法。

消法一般用于痈疡尚未成脓初期,包括解表法、通里、清热、祛痰、行气等。

托法一般用于痈疡中期。

补法一般用于痈疡后期。

内在脏腑的治法是以清热解毒、逐瘀排脓、散结消肿为主。

3.使用注意事项当体表痈疡火热炽盛时,应禁温补。

二、常用处方1.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组成】白芷3g,贝母3g,防风3g,赤芍3g,当归5g,甘草6g,皂角刺3g,穿山甲(代)3g,天花粉6g,乳香3g,没药3g,金银花9g,陈皮9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痈疡肿毒初起,热毒壅聚,气滞血瘀。

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黄或黄,脉数有力。

【方析】本方主治的痈疡,多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而成。

营卫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故治用清热解毒,通经脉,行血结,消散溃结的方法。

方中的金银花清热解毒;贝母花粉清热散结;穿山甲(代)、皂角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陈皮理气;甘草化毒、和中。

全方具有清热解毒、通行血结、溃坚消散之效。

【辨证】痈疡以具有红肿热痛四大特征为辨证要点。

痈疽疔疮怎么治疗

痈疽疔疮怎么治疗

痈疽疔疮怎么治疗文章目录*一、痈疽疔疮怎么治疗*二、预防和治疗痈疽疔疮单方*三、痈疽疔疮症状痈疽疔疮怎么治疗1、痈疽疔疮治疗方剂五味消毒饮金银花30克,野菊花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紫背天葵子15克。

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3次,或煎后加酒1~2匙和服。

药渣可捣烂敷患处。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热毒疮疡、疔疮,红肿焮热疼痛,或有发热,舌红脉数。

可用于疔疮、多发性疖肿、蜂窝组织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败血症、急性肾炎、大叶性肺炎、心内膜炎、慢性骨髓炎、牛皮癣、痢疾、产褥热、赤带、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肺部感染、预防手术后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细菌性肝脓肿、疱疹性口内炎、急性湿疹、化脓性胆管炎、肺脓疡以及其他感染疾病等病症。

蟾酥丸蟾酥6克,轻粉15克,枯矾3克,寒水石3克,煅铜绿3克,乳香3克,没药3克,胆矾3克,麝香3克(后入),雄黄6克,蜗牛21个,朱砂9克。

上药共研细末,制成丸如绿豆大。

内服:每服3~5粒,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外用:以米醋烊化,敷于患处。

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痈疽、疔疮,初起红肿热痛。

可用于疔疮、痈疽、化脓性淋巴结炎、乳腺炎、化脓性骨髓炎、肌肉深部脓肿等多种外科急性化脓性炎症等病症。

2、痈疽疔疮外用药方疔疮二虫散止痛消散,拔毒提脓。

用治疔疮初起,肿痛较剧,或疔毒走黄,肿势散漫者。

苍耳虫100条,青蒿虫100条,百草霜6克,梅片1克。

将前2种虫捣烂,和入百草霜,放在石灰甏中,吸去水分,使之干燥后研细,再加人梅片研匀。

置膏药中贴患处,或敷患处用纱布覆盖,橡皮膏固定。

三黄蜂房散黄柏、黄连、黄芩各2克,野蜂房1个。

将前三味研末,将野蜂房烧存性(烧至外皮黑褐色,里面黄褐色为度,不可烧成灰烬)。

研末,与三黄末混匀调茶油敷患处。

若敷上药不干脱,则不必换药。

用此方治疗疔疮患者(其发病部位均在面部)60例,一般在敷药后2天内出脓,至第3天即可结痂痊愈。

在使用本方期间,未配合任何药物治疗,均治愈。

治痈疽秘方(2)

治痈疽秘方(2)

治痈疽秘方舒筋活血汤【来源】凌云鹏,《临证一得录》【组成】川楝子9克,炒元胡、当归尾、陈皮各6克,川连1克,赤芍4.5克,制乳没9克,生甘草2克,忍冬藤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理气活血,舒筋通络。

【方解】髂凹流注,儿童及妇女罹患居多。

多因外感湿热或感染所致。

终成邪毒郁结、气血凝滞之证,故方用川楝子泻湿热,而入肝舒筋;配元胡活血行气,通滞止痛,同为主药;少佐川连清火解毒;辅以当归、赤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而定痛;忍冬藤、甘草解毒通络,合用共奏理气活血、舒筋通络之功。

本方用药,量轻而效佳,一般服药后,痛止而挛急之筋渐弛,然后随症理气化瘀适当施治,每多得消散之效。

【主治】髂凹流注、每伴大腿挛缩现象。

【加减】若气滞甚,加木香3克,青皮6克,制香附9克;坚结瘀阻,加桃仁9克,红花3克,皂角刺4.5克;热重,加天花粉9克,川连倍用;湿重,加赤苓、生苡仁各12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归芪解毒汤【来源】唐汉钧,《名医方录》【组成】当归、丹参、黄芩、穿山甲、皂角刺各12克,生黄芪15克,赤芍、金银花、连翘各9克,紫花地丁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消肿,托里解毒。

【方解】痈疽(有头疽)热毒型多见于中壮年正实邪盛。

方用当归、丹参、赤芍和营活血;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黄芩清热解毒;生芪益气托毒,与活血药同用,其托里解毒之功尤著;穿山甲、皂角刺攻坚消肿。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消肿,托里解毒之功。

本方重在解毒消肿,以托里为辅,用于热毒型痈疽之症,每收良效。

【主治】热毒型痈疽(有头疽)。

【疗效】治疗32例,均获痊愈。

疗程最短15天,最长60天。

扶正解毒汤【来源】唐汉钧,《名医方录》【组成】党参12克,白术9克,云苓12克,生甘草3克,当归12克,生地15克,川芎、赤芍、金银花、连翘、黄芩各9克,黄连6克,皂角刺、穿山甲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孩子得痈疽怎么治疗

孩子得痈疽怎么治疗

孩子得痈疽怎么治疗文章目录*一、孩子得痈疽怎么治疗*二、痈疽的症状表现*三、痈疽的护理方式孩子得痈疽怎么治疗1、孩子得痈疽怎么治疗中医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西医常用抗生素治疗,副作用强。

清热解毒凉血的中成药可以用片仔癀,对于痈、疽、疔疮的治疗优势在于能够广谱抗菌、增强免疫、解热、消炎、安全、低毒、无“耐药性”、“反复性”。

常见人群:火热内盛青少年、免疫力低下老年人、体内外细菌性感染者。

治疗推荐:始于体表的外痈、疮疡、疖病:建议外用兼内服,疗程推荐6粒为1个疗程,0.6克/次,3次/天,连续使用1~2个疗程。

始于脏腑的痈疽:常规治疗下配合用药,6粒为1个疗程,0.6克/次,3次/天,连续服用1个月以上。

内痈演变为肿瘤者,需长期用药。

2、孩子得痈疽治疗中药方制大黄90克,乳香(去油)、没药(去油)、黄芩(酒拌,晒干)各30克,雄精15克,黄连9克,麝香1.5克,牛黄0.6克。

将制大黄用酒浸透,隔汤蒸后捣烂,入乳香、没药、雄精、麝香、牛黄、黄芩、黄连同捣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15克。

主治悬痈(会阴部脓肿)、热毒大痈、杨梅疮(梅毒)、火毒。

荆芥穗、防风、白芷、柴胡、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浙贝母、天花粉、瓜蒌、桔梗、当归、玄参、黄芩各10克,黄连、甘草、红花各5克。

每日1剂,水煎15分钟,滤出药液,加水再煎20分钟,去渣,两次煎液兑匀,分服。

主治痈症初起。

黄芪120克(切碎),金银花60克,甘草30克(切碎),红酒1000毫升。

同入小口沙罐内密封,重汤炖煮。

取滤清液服,患处注意保暖,其疮渐渐高肿,此转阴为阳,后用托药溃脓。

主治脑疽及诸阴疮,色变紫黑者。

金银花10克,天花粉、皂角刺、穿山甲各6克,陈皮、当归、防风、白芷、甘草、浙贝母、没药炭、乳香炭各5克。

每日1剂,水煎15分钟,滤出药液,加水再煎20分钟,去渣,两次煎液兑匀,分服。

主治痈。

黄芪、枸杞子各30克,乳鸽1只。

将鸽子去毛及内脏,纳入黄芪及枸杞子,同隔水炖熟,去渣,调味后服食,2~3日1次,连服3~5次。

痈疽是什么引起的

痈疽是什么引起的

痈疽是什么引起的文章目录*一、痈疽是什么引起的*二、痈疽的西医治疗方法*三、治疗痈疽的中药方痈疽是什么引起的1、痈疽是什么引起的痈疽是一种毒疮,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

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

痈疽证见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及成脓等。

现代医学解释其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

本病多由外感六淫,过食膏粱厚味,外伤感染等致营卫不和,邪热壅聚,化腐成脓所致。

2、痈疽的分类痈:分内痈、外痈。

外痈即西医所称的生于体表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易溃,易敛;内痈指生于脏腑的脓肿,如肝痈、肺痈、肠痈。

疽:分有头疽和无头疽。

有头疽:初起有粟米状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

溃破后,状如蜂窝,项背部多见,常见于成年人及老年人。

无头疽:发于骨骼及关节间,患部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溃后多损伤筋骨,是一种骨与关节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3、痈疽的治疗原则在对于痈疽的治疗上主要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上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一般用箍围药、酒剂等外敷治疗,可以有效的排毒解毒,提脓去腐等作用,另一方面内服药可以清热解毒,使体内得到平衡做到阴平阳秘。

在内治法中消法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及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在成脓前治疗疮疡,消法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下面托法指运用补益气血以及透脓的药物,托毒外出,扶助正气,防止毒邪进一步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最后补法运用补益的药物,恢复人体正气,助养新生,促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

痈疽的西医治疗方法1、抗生素的应用早期可用广谱大剂量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奎诺酮类抗生素,一般多采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如青、链霉素同用,或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三药同用。

血培养(或脓培养)确定致病菌及其对药物敏感性后,即改用针对性更强的抗生素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痈疽,毒疮,多而广的叫痈,深的叫疽。

这样的毒疮被现代医学解释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

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

痈”字的繁体写法是“癰”,形声兼会意字,从“疒”。

雝,是水流汇聚环绕城郭的意思,也通“雍”字,引申为汇聚、聚集。

“癰”字的意思就是皮下、肌肉组织间气血、脓液汇聚,形成的肿胀隆起。

《说文》:“肿也。

”《释名》:“痈,壅也。

气壅否结,裹而溃也。


“疽”字也是形声兼会意字,音和意均与病字旁下边的“且”字相关。

“且”字是多音字,有一个音是jū,当“且”字发音为jū的时候,含义为阻断、隔绝。

“疽”是痈的演变、恶化、深入,由气血雍盛到气血瘀闭;由饱满脓浆到干枯或流清水;由体表皮肤、肌肉发展到筋膜、骨髓;由六腑渐至五脏。

《说文》:“久痈也。

”《医书》:“痈者,六腑不和之所生。

疽者,五藏不调之所致,阳滞于阴则生痈,阴滞于阳则生疽。

”《正字通》:“痈之深者曰疽。

疽深而恶,痈浅而大。


痈疽是一种毒疮,多而广的叫痈,深的叫疽,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症,是中医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痈是感染毒邪,气血壅塞不通而致的局部化脓性疾病。

发病迅速,易脓,易溃,易敛。

初起局部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皮焮红肿胀、疼痛,逐渐扩大高肿而硬,触之灼热。

疽是为毒邪阻滞而致的化脓性疾病。

其特征是初起如栗,不发热胀痛,易向四周扩大。

溃烂之后,状如蜂窝,发于肌肉之间,凡皮肤厚而坚韧的地方都可发生,但多发于项后及背部。

《黄帝内经〃灵枢》的最后一篇专门论述了《痈疽》,歧伯分析其病因、病机时说:“寒邪客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
相荣,经脉败漏,薰于五藏,藏伤故死矣。

”痈疽病机乃喜怒无常,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寒署不调,气血失和,使五脏六腑之气怫郁于内,以致阴阳不和,气血凝滞而发也。

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要清淡,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另外还可以选择外用洗液来进行治疗,比如金苦参白花蛇爽肤洗液;本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苦参清热燥湿;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之功效,可以有效治疗痈疽等皮肤病,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