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
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
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说明: 1、城市小学是指位于县、市、区及以上政府所在地的学校。
2、农村初小和农村完小学校应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终端接收站点技术方案》的要求,即:农村初小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点设备(模式一),农村完小配备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设备(模式二),有条件的农村小学可按照城市小学要求配备。
3、表中“()”为选配,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凡1991年起建的农村小学专用教室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71m2,合班(阶梯)教室不小于110 m2,2007年9月起立项新建的城市小学专用教室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86 m2,合班(阶梯)教室不小于130 m2。
5、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必须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原则、设计和建设要求。
6、校园网络系统综合布线、功能室综合布线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和公安部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GA/T 387-2002)的相关要求;7、卫星天线和电子设备的防雷应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的相关要求。
二、专用教室通用要求专用教室指:计算机网络教室、语言室、多媒体专用教室、合班(阶梯)教室,其通用要求如下:1、选址(走向):(1)专用教室的位置(楼层)与最远处教室的距离应在课间休息时间内师生能够正常到达的位置(楼层)。
(2)应处在校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地势较高的地段。
(3)尽量避开各类污染源,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4)专用教室门窗不宜为西向或西南向布置,以取得最佳工作条件和避免阳光直射。
2、地面:各专用教室与走廊的地面不宜设台阶门槛。
地面应防尘易清洁、耐磨、防滑。
3、门窗: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不应小于1200 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技术
装备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2.01.29
•【字号】闽教规〔2022〕2号
•【施行日期】2022.01.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教育
正文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技术装备标
准的通知
闽教规〔2022〕2号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省属中小学: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双减”文件和我省实施方案精神,全面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加强我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水平,我厅组织人员对2007年印发实施的《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福建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及《福建省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印发给你们(下载地址:/wsbs/xzzx),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或建议,请及时报省教育装备与基建中心。
福建省教育厅2022年1月29日。
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
xx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培训提纲(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编制总体介绍)省教育生供办实验室管理科科长陈鸿中学高级教师一、《标准》编制的背景二、《标准》编制过程三、《标准》的框架与主要内容四、《标准》与省相关《评估标准》的关系五、执行《标准》的几点意见六、当前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七、贯彻执行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和发布的《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主要内容如下:一、《标准》编制的背景1、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新课程对课程资源的新要求3、课改对教育装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4、义务教育法对办学条件和学校建设有关规定5、贯彻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4个教育行业等有关标准二、《标准》编制过程1、2006年1月成立编制工作组2、制定《福建省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条件装备工作方案》上报省1教育厅3、调研我省中小学学校基本情况、装备状况和相关学科教材使用情况4、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了解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对装备的要求。
重点了解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设的要求。
5、查阅相关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资料6、收集资料(广东、山东、江苏等省装备标准)7、确定编制标准的基本原则、框架、主要内容和要求8、征求意见①2006年9月形成《高中标准》初稿,06年11月和12月两次召开标准征求意见会,同时还向“新课程背景下的达标、示范高中评估标准”课题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
并通过各设区市教学仪器站向我省各级高中学校广泛征求意见,意见汇总后又进行修改,八异其稿,形成送审稿。
②2007年初形成《初中、小学标准》初稿,1、4和5月召开3次标准征求意见会,还通过各设区市教学仪器站向我省初中、小学广泛征求意见,意见汇总后又进行修改,几异其稿,形成送审稿。
9、审定(论证)①2007年2月8日省教育厅在福州召开《高中装备标准(送审稿)》和《高中仪器增补目录(送审稿)》审定会,顺利通过审定。
小学计算机配备标准
小学计算机配备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计算机的使用更是不可或缺。
因此,小学计算机配备标准也成为了学校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计算机配备标准才能满足小学教学的需求呢?本文将从硬件配置、软件支持和网络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从硬件配置方面来看,小学计算机的配备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CPU,应该选择性能稳定、运行速度快的处理器,以保证计算机的运行流畅;其次是内存,至少应该达到4GB以上,以满足多任务处理的需求;再者是硬盘,应该选择容量较大、读写速度较快的硬盘,以存储大量的教学资源和学生作业;此外,显示器的尺寸应该适中,分辨率清晰,以保护学生的视力;最后是键盘、鼠标等外设,应该选择质量可靠、易于操作的设备,以方便学生的使用。
其次,从软件支持方面来看,小学计算机的配备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操作系统,应该选择稳定、安全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或者MacOS,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顺利进行;其次是办公软件,应该配备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以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需求;再者是教学软件,应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软件,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相关的软件,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需要配备一些安全防护软件,如杀毒软件、上网过滤软件等,以保护学生的网络安全。
最后,从网络环境方面来看,小学计算机的配备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网络带宽,应该选择较大的带宽,以保证学生在上网、观看教学视频等活动时不会出现卡顿现象;其次是网络安全,应该配备防火墙、网络监控等设备,以保护学生的网络安全;再者是无线网络覆盖,应该在校园内建立良好的无线网络覆盖,以方便学生在任何地方都能够接入网络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小学计算机的配备标准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不仅包括硬件配置、软件支持,还应该包括网络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考量。
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指标体系)
3
(1)对本校教学和学习活劢中生成性信息资源进行持续采集,加工整理,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库
4
(2)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县、区)各级教育资源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引进购买适用的企业、机构开发的优质教育资源 。
4
(3)以知识点为基础,按一定检索和分类标准对各种来源的资源进行整合归纳,形成由课程资源、主题活劢资源、试题资 源等组成的多元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5
(3)提供教师与业发展的评价模板和体系的定制、个性化编辑不管理功能,支持布置评价仸务、仸务进展情况的跟踪不监
控、汇总计算评价结果等功能;提供评价仸务表、评价进度表,以及个人、班级、年级评价结果等各类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 5
。
(1)建有统一的基于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支撑的“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平台,融合学校综合管理、教育
5.智慧资源服务(20 分)
(3)实现同步微课,不线下课程配套,按选择教材、学科、章节、知识点组织和建立的视频课程,实现线上课程的二次学 习不巩固;
4
(4)具备同步练习板块,讥学生选择教材、章节、知识点、难度,实现不线下课程同步练习;智能练习实现根据学生薄弱 点,自劢推送学生练习的功能
3
(5)具备自动记录学生在日常作业、考试等丌同学习活劢的错题,可形成学生与有的错题库,按学科、知识点进行统一归 档管理的功能
2
(5)学校系统不省、市(县、区)各级系统在用户、数据、业务处理上高度融合,实现用户、数据等互联互通。
2
(1)具有安全的校园门户网站,能对校内外公开信息,幵为智慧校园应用提供统一入口。
6
(2)有可教学管理、师生服务、家校沟通等功能的客户端
2
(3)实现基于校园应用的微信企业号或服务号
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一、建设与配备说明:1. 3个平行班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数量参照4个平行班;5个平行班参照6个平行班;7个平行班参照8个平行班;8个平行班以上学校在8个平行班基础上同比增加。
2.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可兼作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使用,但必须有专人管理、有规章制度、有供学生阅读的资料、有固定的开放时间。
(二)建设要求7.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信号方式。
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模拟信号传输方式。
8. 校园广播系统二、管理与应用1.管理要求((2)人员素质专职网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管理水平,必须通过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组织的网络管理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网管教师应热爱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做好网络、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等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中正常运行。
(3)制度管理必须建立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信息中心、计算机资料及软件制作室等专室的管理制度;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度;各类信息设备的管理制度;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学生上机守则等规章制度;要建立学校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使用、维护保养制度及管理人员职责。
学生上机守则张贴于计算机教室前方,其余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职责分别张贴于相关场所。
校园网络中心应挂有校园网拓扑图。
(4)资料管理必须建立信息技术设备的总帐和分类帐,做到记帐及时、正确,总帐每年填写一次,学期中设备有变化时填入分类帐,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定期进行帐物核查,确保帐与物的相符率达100%。
购置的光盘等软件资料,可将内容拷入信息中心服务器后入图书馆管理。
要注重设备的技术资料、管理资料和应用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如网络和设备运行情况记录、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等设备的保养维修记录、网络安全记录、信息技术课程开出情况记录、学生上机记录等。
期末整理,分类装订成册。
(5)设备管理要加强信息中心的设备管理,将室内的温度与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保持室内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线缆经整理后捆扎。
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
5、编制和解释及监督部门
第二部分第1个标准:
6、实验室装备标准
⑴实验室建设
①实验室及附属用房设置指标表
②实验室(楼)通用要求(22条)
③实验室专用要求
a、物理实验室
功能要求、实验室配置要求、探究室配置要求、仪器室配置要求、实验准备室配置要求。
物理探究室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第4条“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室,加快中学物理实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诸如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要实现这个要求,就必然要专用教室和配套的仪器设备。所以,我们在实验室建设中设置了物理探究室,并要求配置数字化探究实验系统。
配备探究室数字化探究实验系统的基本原则:系统(接口、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软件、配套实验仪器和指导书)应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及相关标准要求;测量范围和精度适度,应满足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性能稳定可靠;数据处理软件应是中文,操作简单方便,且通过认证;性能价格比高,符合国家相关采购政策,量力而行;服务方便。
2、新课程对课程资源的新要求
3、课改对教育装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4、义务教育法对办学条件和学校建设有关规定
5、贯彻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4个教育行业等有关标准
二、《标准》编制过程
1、2006年1月成立编制工作组
2、制定《福建省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条件装备工作方案》上报省教育厅
3、调研我省中小学学校基本情况、装备状况和相关学科教材使用情况
4、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了解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对装备的要求。重点了解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设的要求。
5、查阅相关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三篇)
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1. 前言本制度制定的宗旨是规范小学的信息技术装备的管理,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学效果。
2. 责任部门及职责2.1 小学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管理和维护小学的信息技术装备,并提供技术支持2.2 教师负责合理使用和维护信息技术装备,并完成相关培训3. 信息技术装备的分类3.1 上机教室:包括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设备3.2 教师办公室:包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3.3 学生机房:包括电脑、打印机等设备4. 借用和使用规定4.1 教师和学生借用信息技术装备需提前申请,并签署借用登记表4.2 借用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工作日,如需延长需提前申请4.3 使用信息技术装备遵守操作规程,不得私自下载和安装其他软件和游戏4.4 使用完毕后,教师和学生需归还设备并登记归还表5. 维护和保养规定5.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并进行维护5.2 教师和学生需正确使用设备,注意保护设备的安全,如发现故障需及时上报信息技术部门5.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设备的维修和更换,维修时需要保证设备的完整性和及时性5.4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设备的定期清洁和消毒6. 备案和归档6.1 所有信息技术装备的购置和维护记录需备案并定期归档6.2 教师和学生借用登记表、归还表以及维修记录等也需备案并定期归档。
7. 监督和检查7.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对信息技术装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7.2 学校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也有权对信息技术装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8. 总结本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旨在规范小学的信息技术装备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各相关部门和个人应认真执行,如有违反,将依据规定追究责任。
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二)一、背景和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学校逐渐引入了各种信息技术装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这些装备主要用于教学、学生学习和管理等方面。
为了保障信息技术装备的正常使用和管理,制定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doc
xx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培训提纲(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编制总体介绍)省教育生供办实验室管理科科长陈鸿中学高级教师一、《标准》编制的背景二、《标准》编制过程三、《标准》的框架与主要内容四、《标准》与省相关《评估标准》的关系五、执行《标准》的几点意见六、当前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七、贯彻执行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和发布的《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主要内容如下:一、《标准》编制的背景1、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新课程对课程资源的新要求3、课改对教育装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4、义务教育法对办学条件和学校建设有关规定5、贯彻 2006 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 4 个教育行业等有关标准二、《标准》编制过程1、2006 年 1 月成立编制工作组2、制定《福建省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条件装备工作方案》上报省 1 教育厅3、调研我省中小学学校基本情况、装备状况和相关学科教材使用情况4、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了解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对装备的要求。
重点了解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设的要求。
5、查阅相关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资料6、收集资料(广东、山东、江苏等省装备标准)7、确定编制标准的基本原则、框架、主要内容和要求8、征求意见① 2006 年 9 月形成《高中标准》初稿,06 年 11 月和 12 月两次召开标准征求意见会,同时还向“新课程背景下的达标、示范高中评估标准”课题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
并通过各设区市教学仪器站向我省各级高中学校广泛征求意见,意见汇总后又进行修改 ,八异其稿,形成送审稿。
② 2007 年初形成《初中、小学标准》初稿,1、4 和 5 月召开 3 次标准征求意见会,还通过各设区市教学仪器站向我省初中、小学广泛征求意见,意见汇总后又进行修改 ,几异其稿,形成送审稿。
9、审定(论证)① 2007 年 2 月 8 日省教育厅在福州召开《高中装备标准(送审稿)》和《高中仪器增补目录(送审稿)》审定会,顺利通过审定。
(完整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
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室、现代教育装备、图书及教学软件配置标准(一)、实验室功能、配置要求名称主要功能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基本要求规划建议一、实验室(理、化、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开放实验。
按Ⅱ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按Ⅰ类标准配备,学生分验满足四人一组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二、科学实验室满足实验教学、科学探究要求,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开放实验。
按Ⅱ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按Ⅰ类标准配备,学生分验满足四人一组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三、探究室(理、化、生、科学)满足新课程探究性教学要求,进行演示、分组、开放等探究性实验。
按Ⅱ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按Ⅰ类标准配备,学生分验满足四人一组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实验员室(理、化、生、科学)实验员办公办公设备准备室(理、化、生、科学)为进行实验准备和简单仪器维修。
实验准备台、橱柜等仪器室(理、化、生、科学)存放实验仪器。
仪器橱柜药品室 ( 化、生 )存放实验药品。
药品柜危险药品室(化)存放危险实验药品。
危险药品柜培养室(生)进行组织培养。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生物标本陈列室存放、陈列动、植物模型、标本和资料,展示实践成果。
标本柜四、生物园地与学校环境绿化能有机结合,开展生物教学、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
五、数字化实验室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分析软件等数字化技术,进行实验教学。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六、音乐室进行声乐、器乐的学习和欣赏,实践和彩排的场所。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器乐排练室进行器乐的学习、实践和彩排的场所。
音乐器材室存放音乐器材。
七、舞蹈兼形体室进行舞蹈和形体教学、欣赏和排练的场所。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八、美术室(含书法室)进行绘画、书法练习、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的场所。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美术器材室存放美术器材。
九、体育(风雨)活动室进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活动的场所。
体育器材室存放体育器材。
闽教基〔2007〕56号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福建省教育厅印发二○○七年九月..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教基[2006]16号)精神,提高我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促进我省完全小学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装备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普通完全小学和九年制学校的小学部分(以下简称“小学”),初级小学可参考执行。
一、指导思想1、科学教室和附属用房及专用教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器材(配备标准和目录将根据课程改革需要适时修改印发),有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合格的科学教室、专用教室管理人员。
2、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3、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和实践活动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4、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5、突出环保,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遵循“符合课标、满足教学、坚持标准、注重安全、适度超前、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编制原则1、本标准包括科学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信息技术和图书馆(室)装备4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使用4个部分。
2、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室和信息技术装备要求分为两类,即“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
“基本要求”是学校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所需要的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最低要求;“规划建议”是在达到..“基本要求”基础上,为有较高装备能力的地区和学校提出的要求。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根据经济水平和装备能力,努力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图书馆(室)的装备仍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提法分为两类,即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按Ⅰ类标准执行,乡镇中心校以下学校按Ⅱ类标准执行。
2024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2篇)
2024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也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装备,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制定目的1. 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学校的现代化发展。
2. 明确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的配置标准,保证装备的质量和性能。
3. 规范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的使用和维护,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
4. 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装备配置标准1. 电脑及相关设备(1) 学校应根据学生数量和教学需求合理配置电脑数量,一般每班不少于30台电脑。
(2) 电脑配置应符合最新的硬件和软件要求,操作系统应是合法正版。
(3) 学校应提供足够的电源插座和网络接口,确保电脑正常运行。
(4) 学校应配备相应的打印机、扫描仪等相关设备,满足教学和办公需求。
2. 互联网接入设备(1) 学校应建设稳定快速的互联网接入设备,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上网需求。
(2) 学校应加强互联网安全管理,保护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安全。
3. 多媒体设备(1) 学校应配置投影仪、电视、音响等多媒体设备,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2) 学校应配备录播设备,方便录制和回放教学课程。
四、装备使用和维护规范1. 使用规范(1)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信息技术教育。
(2) 学校要制定详细的信息技术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3) 学校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4) 学校要制定学生信息技术使用的规范,强调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2. 维护规范(1) 学校要设立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小组,负责信息技术装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2) 学校要定期进行信息技术装备的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学校要购买合适的保修服务,及时处理装备的故障和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
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1.引言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支持工具,为了合理、高效地管理和维护这些装备,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责任(1)学校领导应确保信息技术装备的使用和管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要求;(2)信息技术装备管理由学校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由专人管理并参照本制度执行;3.装备购置(1)信息技术装备的购置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采购;(2)购置的装备应具备相应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并保存购买凭证和相关文件;4.装备使用(1)信息技术装备的使用应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严禁用于其他商业用途;(2)教师应合理安排装备的使用时间,保障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充分使用信息技术装备;(3)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装备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遵守使用规定;(4)保护装备的安全使用,不得私自更改设置和删除软件,不得私自连接非授权设备;5.装备维护(1)定期检查和维护信息技术装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软硬件正常运作;(2)保持机房和教室的整洁和通风,正确摆放和使用设备;(3)保持设备的清洁,定期清理和除尘,防止灰尘堆积影响散热;(4)备份重要数据和文件,定期检查存储设备的健康状况;(5)及时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更换,防止设备过期导致故障和效果下降;6.装备保管(1)建立装备清单和档案,记录装备的品牌、型号、购置日期、维修记录等信息;(2)建立管理制度,明确装备的责任归属和使用权限;(3)设立专门的存储区域,定期进行盘点和检查;(4)严禁私自乱动或私自调换设备;(5)设备报废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7.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8.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进行修改,应经学校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更改。
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
xx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培训提纲(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编制总体介绍)省教育生供办实验室管理科科长陈鸿中学高级教师一、《标准》编制的背景二、《标准》编制过程三、《标准》的框架与主要内容四、《标准》与省相关《评估标准》的关系五、执行《标准》的几点意见六、当前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七、贯彻执行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和发布的《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主要内容如下:一、《标准》编制的背景1、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新课程对课程资源的新要求3、课改对教育装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4、义务教育法对办学条件和学校建设有关规定5、贯彻2006 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4个教育行业等有关标准二、《标准》编制过程1、2006年1月成立编制工作组2、制定《福建省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条件装备工作方案》上报省 1 教育厅3、调研我省中小学学校基本情况、装备状况和相关学科教材使用情况4、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了解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对装备的要求。
重点了解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设的要求。
5、查阅相关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资料6、收集资料(广东、山东、江苏等省装备标准)7、确定编制标准的基本原则、框架、主要内容和要求8、征求意见①2006 年9月形成《高中标准》初稿,06年11月和12月两次召开标准征求意见会,同时还向“新课程背景下的达标、示范高中评估标准”课题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
并通过各设区市教学仪器站向我省各级高中学校广泛征求意见,意见汇总后又进行修改,八异其稿,形成送审稿。
②2007 年初形成《初中、小学标准》初稿,1、4和5月召开3次标准征求意见会,还通过各设区市教学仪器站向我省初中、小学广泛征求意见,意见汇总后又进行修改,几异其稿,形成送审稿。
9、审定(论证)①2007 年2月8日省教育厅在福州召开《高中装备标准(送审稿)》和《高中仪器增补目录(送审稿)》审定会,顺利通过审定。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2篇)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的配置和使用,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小学的信息技术装备的配置和使用管理。
第三条小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二章信息技术装备管理的原则第四条信息技术装备管理的原则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质服务、有效利用。
第五条信息技术装备的配备应根据小学教学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
第六条信息技术装备应布局合理,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并具备便捷的网络连接条件。
第七条小学应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确保信息技术装备的正常使用。
第八条信息技术装备应得到有效利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章信息技术装备的配置和使用管理第九条小学应根据对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配置适当的信息技术装备。
第十条小学应建立信息技术装备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向师生进行宣传和培训。
第十一条信息技术装备应配置合理的软件和教学资源,以满足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第十二条小学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装备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小学应加强信息技术装备的安全管理,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工作。
第十四条小学应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信息技术装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改进。
第四章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活动第十五条小学应将信息技术纳入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十六条小学应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十七条小学应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活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
第十八条小学应建立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第五章资金保障和监督管理第十九条国家、地方和学校应加大对小学信息技术装备建设的投入,保障装备的质量和数量。
第二十条小学应建立健全信息技术装备的采购和使用经费的管理制度。
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
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福建省教育厅印发二○○七年九月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教基[2006]16号)精神,提高我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促进我省完全小学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装备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普通完全小学和九年制学校的小学部分(以下简称“小学”),初级小学可参考执行。
一、指导思想1、科学教室和附属用房及专用教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器材(配备标准和目录将根据课程改革需要适时修改印发),有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合格的科学教室、专用教室管理人员。
2、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3、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和实践活动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4、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5、突出环保,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遵循“符合课标、满足教学、坚持标准、注重安全、适度超前、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编制原则1、本标准包括科学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信息技术和图书馆(室)装备4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使用4个部分。
2、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室和信息技术装备要求分为两类,即“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
“基本要求”是学校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所需要的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最低要求;“规划建议”是在达到“基本要求”基础上,为有较高装备能力的地区和学校提出的要求。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根据经济水平和装备能力,努力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图书馆(室)的装备仍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提法分为两类,即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按Ⅰ类标准执行,乡镇中心校以下学校按Ⅱ类标准执行。
小学信息技术教室装备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教室装备标准信息技术教室设置面积m2名称基本规划基本规划可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80≥8012学科整合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斩场所,也可用作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电子阅览室。
用于视听教学、合班上课、观摩教学和集会,也可80≥8011兼做文体活动场所。
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文本、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
≥1611信息技术教室设备仪器选配速率不低于2Mb/s,建议2Mb/s以上光纤接入1带话筒及功放,兼教师微机7桌23口(二)多功能(多媒体)教室设备带话筒及功放,兼教师微机1桌231 2 3 4多媒体配置带刻录机台台块台1111√√√√100”以上、手动或电动中央控制器设备切换、延时关闭电源信息技术教室设备仪器配备要求 基本选配7 功率放大器 线路输入口话筒 无线麦克风 VGA 分配器音乐资料柜 空调机 3 4 5 6 7主控计算机 播放机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套 套 套 只 台 张 台台1 1 1 1 1 1 1 12 2 1 1 1 1 12 √ √ √ √ √ √ √ √ √ √ √ √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注:输出分配器计算机应安装配套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杀毒软件、电子教室系统、电子备课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 及其它应用软件。
中小学信息技术设备标准
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标准(设备参照现在市价为准)(一)计算机教室配备标准区直中小学按标准每班45人配备,一人一机。
农村寄宿校、初中按2人1机。
1、环境设计要求①计算机室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宜专线供电,地板防静电,并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
②计算机室单独接地电阻≤4Ω,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Ω。
③计算机室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底层和顶层。
④学生计算机台若采用纵向排列,列间的最近距离不小于1300mm;若采用传统的横向排列,桌间距离不小于600mm。
⑤计算机室的台凳摆设可采用环岛形组合平面布局。
⑥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互联网相连。
⑦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2、设备目录六、多媒体教室学校教育教学、小型会议和文艺排演场所,应具有较为良好的通风、调光和音、视频效果。
(一)多媒体教室1、环境设计要求①使用面积见“河南省小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使用面积和间数指标表”。
②讲台集中控制电源、信号传输和调光调温等。
③宜设计成前面摆放学生课桌椅,后面是排椅的方式。
后半部分宜设计成阶梯式。
④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八、电子备课室(一)环境设计要求1、宜配UPS电源。
2、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防静电地板,并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
3、电子备课室单独接地电阻≤4Ω,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Ω。
4、湿度适宜,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底层和顶层。
5、计算机台可采用条案式设计。
6、所有计算机联网,与国际互联网和校园网联接。
7、附设计算机软件资料室。
8、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二、远程教育的使用和管理标准1、教室配置、配套课桌凳、电源设备、安全防护、防尘防盗等符合《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我省2004-2005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基[2005]561号)要求。
2、学校建立了设备管理、维护、使用制度,并能贯彻执行。
3、设备、教学光盘到位,安装位置合理,系统运转正常,卫星数据接收设备和播放设备运行正常。
义务 育 学 校 信 息 化 配 备 标 准
义务教育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学校信息化设备的配备密不可分。
为了更好地推进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确保学校信息化设备的质量和合理性。
本文将围绕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设备配备标准展开探讨,为读者带来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来了解一下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设备的配备标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设备的配备应包括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室、互联网接入设备等。
其中,计算机是信息化设备的核心,其数量应根据学校规模和教学需要进行合理配置。
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室则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互联网接入设备则是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可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
那么,为什么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呢?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教师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设备的应用,学校管理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信息化设备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学校的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对学校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管理流程,对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设备配备标准是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其合理性和质量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加大对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投入,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
说明: 1、城市小学是指位于县、市、区及以上政府所在地的学校。
2、农村初小和农村完小学校应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终端接收站点技术方案》的要求,即:农村初小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点设备(模式一),农村完小配备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设备(模式二),有条件的农村小学可按照城市小学要求配备。
3、表中“()”为选配,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凡1991年起建的农村小学专用教室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71 m2,合班(阶梯)教室不小于110 m2,2007年9月起立项新建的城市小学专用教室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86 m2,合班(阶梯)教室不小于130 m2。
5、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必须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原则、设计和建设要求。
6、校园网络系统综合布线、功能室综合布线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和公安部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GA/T 387-2002)的相关要求;
7、卫星天线和电子设备的防雷应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的相关要求。
二、专用教室通用要求
专用教室指:计算机网络教室、语言室、多媒体专用教室、合班(阶梯)教室,其通用
要求如下:
1、选址(走向):
(1)专用教室的位置(楼层)与最远处教室的距离应在课间休息时间内师生能够正常到达的位置(楼层)。
(2)应处在校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地势较高的地段。
(3)尽量避开各类污染源,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4)专用教室门窗不宜为西向或西南向布置,以取得最佳工作条件和避免阳光直射。
2、地面:各专用教室与走廊的地面不宜设台阶门槛。
地面应防尘易清洁、耐磨、防滑。
3、门窗: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不应小于1200 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
教室的窗台适宜高度900mm~1000mm,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
门窗开启后不得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
4、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
教室讲台台面及学生课桌、计算机桌桌面的平均照度应符合GB50034的有关要求不低于300 Lx,书写黑板、白板上方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低于500 Lx,写黑板、白板表面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 ;计算机桌面无阳光直射,室内应无可见眩光;灯具悬挂高度距桌面不低于1700mm,各种灯具应安装灯罩。
5、通风换气:专用教室的换气次数应符合GB17226的有关要求不低于3次/h,宜采取各种自然通风措施,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 。
必要时还应采取强制置换室内污染空气的措施。
计算机网络教室应采用排风扇,排风扇安装在教室外墙上方。
风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
6.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不大于65分贝。
7、温度:室内设计温度宜在16℃~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8、通讯:专用教室可根据实际情况设一处或多处网络接口。
9、综合布线系统接口:所有网络设备应安装在机柜内,安装配线架和理线架,走线整齐,易于识别和维护。
安装防静电地板的教室,宜安装翻盖式地信息接口,每张桌子不少于一个。
不安装防静电地板的教室,应在每张桌子中安装配有明盒的信息插座面板。
网络线应采用暗敷布线方式。
10、电视机:教室、专用教室外内安装电视机时,座椅前缘至屏幕垂直面的水平距离,以屏幕尺寸的4~11倍为观看距离。
观看的水平斜视角不得超过45°,仰角不得超过30°。
11、教学屏幕:安装了投影机的专用教室,应安装屏幕。
屏幕下沿距讲台面不得低于1100mm ,屏幕的宽度宜为屏幕垂直面至最后一排座椅距离的1/6。
12、专用教室的平面设计要求:
⑴计算机网络教室宜布置在同一楼层,多媒体教室、合班(阶梯)教室可分散布置。
⑵专用教室内第一排桌子的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
⑶专用教室内两桌间前后的净距离:双人桌,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桌,不应小于1300mm。
⑷专用教室纵向走道的净距离:采用双人桌横向排列时,不应小于600mm;采四人双侧桌纵向排列时,不应小于900mm。
⑸桌子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50mm。
13、安全条件:专用教室内的桌椅、窗帘、吊顶等设施宜采用防火材料,同时按照有关标准要求配有防火、防潮、防盗等设备。
14、环保:新建、改建、扩建专用教室以及附属用房要选用环保型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中的限量值,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
15、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制阀。
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路设计、分别控制。
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空调专线敷设,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和可靠的接地措施。
16、计算机网络教室安装防静电地板的宜安装翻盖式地三孔电源插座,每张桌子不少于一个。
不安装防静电地板的教室,在每张桌子中安装配有明盒的三孔电源插座面板。
接设备电源使用的多孔电源插座应采用带安全盖插座且不得放置于地面或不安全的位置,应固定于安全位置。
17、卫星接收天线选址合理、基座坚固;若卫星天线不位于有效避雷设施保护范围内时,要有防雷保护措施。
三、辅助用房通用要求
辅助用房指网络中心机房、播控室、计算机工作室和电教器材室。
1、辅助用房的一般要求可依照专用教室中相关要求执行。
2、网络中心机房应配置单独的空调设备。
空调进风口应装空气滤清器,并定期清洁和更换吸滤材料。
3、网络中心机房内温、湿度要求应符合《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1993)第3.1.2条表3.1.2-1的B级的要求。
4、网络中心机房必须采取一定的防尘、除尘措施。
房内应避免使用挂毯、地毯等吸尘材料。
5、服务器、交换机等对供电要求高的设备应采用在线式正弦波不间断电源,网络中其它设备可用后备式不间断电源。
6、在额定电压下,供电总容量应为设备系统总容量的1.4~2.0倍。
7、附属房间应具有防直接雷击和感应雷的装置,楼宇上安装避雷器,并良好接地。
防感应雷应对电源系统和信号线安装避雷器。
8、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必须安装在专用机柜中。
9、各专用教室的服务器宜放置在中心机房集中管理。
10、网络中心机房宜安装防静电地板,设备间应和网管人员办公室隔离。
11、校园及网络中心的网络布线应符合综合布线标准要求。
四、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配备要求
注:适用于农村初小(教学点)学校配备
(二)卫星教学收视点
注:1、适用于农村完小学校配备
2、具备网络接入条件的学校可不配备卫星接收设备。
五、城市小学专用教室要求
(一)计算机网络教室设备配备要求
(二)语言室设备配备要求
(三)多媒体教室设备配备要求
(四)合班(阶梯)教室设备配备要求
(五)校园广播系统设备配备要求
六、管理和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