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 (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共29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共29张PPT)
一、夏商政治形式
二、西周的分封制 1、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2、目的:巩固统治 3、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 封 制 示 意 图
2/13/2020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西周的分封制 1、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2、目的:巩固统治 3、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4、特点:金字塔式、等级森严 5、内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二、西周的分封制 1、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2、目的:巩固统治
周王室贵族 召公奭封国
深化理 解
武王弟康叔 封国
成王弟叔虞 封国
周公长子 封国
功臣吕 尚封国
殷商贵族微子 启封国
从地图中可看出周朝分封的对象有哪几类 人?
2/13/2020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继承关系?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宗主)
天子
诸侯

嫡长子
大夫
余嫡子及庶子
嫡长子(嫡长孙…… )
小宗
大宗
嫡长子(嫡长孙…… )小宗 大宗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士 小宗
2/13/2020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商政治制度的特点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神 权与王权结合。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2/13/2020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起源(时间、地点、标志) 2.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6张PPT)

7.分封制特点:
①分封对象多元,同姓王族为主,血缘为纽带 ②等级森严 ③诸侯权势大 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二)宗法制——家国一体 1.概念: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关系的政治制度。
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
高一年级 历史导言
高中历史课程结构:
必修课程: 历史一:政治文明历程 历史二:经济成长历程 历史三:文化发展历程
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的不同
初中:是什么?(时间、事件、人物)
高中:是什么?(概念 、特点) 为什么?(原因) 怎么样?(影响、评价) 有什么联系?(横向、纵向)
主要思路:历史史实 历史概念 历史线索 历史规律(套路)
1.概念: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土地、人口和统治权授予王族、功
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 扩大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统治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概念: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土地、人口和统治权授予王
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统治
如何学好历史
转变观念,重视历史。 课前预习,动脑动手。 课堂听讲,理清主线。 课后复习,夯实基础。
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


西周 东周(春秋与战国)
奴隶社会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作两姓联姻为“喜姐秦晋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共39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共39张PPT)
★分封制的崩溃: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坏。 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 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失去控 制。战国末年,周王室更是偏居一隅,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 国吞并,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春秋初期有170多个诸侯国,大国诸侯与周天 子地位差不多。到战国时代,诸侯国只剩七、 八个,周天子的地位更可怜!
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 意图
三、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宗法制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奴隶
1、内容:
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核心内容(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与小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家族 等级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诗经·小雅》
▪ 材料二:“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 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理解材料中的“封建”; 概括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目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建立诸侯,巩固周朝的统治
受封对象:同姓贵族、异姓功臣、先代帝王之后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设置官 受封者的权利 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家祠
蒋孝严蒋家身份桂林祭祖
公祭黄帝陵
周礼
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即周礼。周礼是表 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它名目繁多,有 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等。它是维护等级制 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如周礼规定了贵族饮 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牛、羊、 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 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 )、卿大夫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 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乐舞的规格也有差异 。礼乐制度自制定后,任何人都不能修改。周王有权 惩罚违礼的贵族。

人民版必修1历史专题一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共26张PPT)

人民版必修1历史专题一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共26张PPT)
周王关是系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
主子,自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 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分布图
二、西周分封制; 6、崩溃:西周(建立) 春秋时(名存实亡) 战国时(被郡县制取代)
思考: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
原 因: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史料链接:
《左传》记载: 读史感悟: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实行宗法制,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发展统一国家的需要 D、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C、居民“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结 【探究活动】早期国家形成的时间、地点、标志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探究活动1】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是 什么样的关系?
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宗与 分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探究活动2】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
期 C、居民“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结果 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子弟、 ②贫富分化——阶级对立(政治) 政 三、西周的宗法制和礼乐秩序;
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治 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各地,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
D、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 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 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 的各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 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课件(共3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课件(共31张PPT)
区域,有利于边疆开发和秩序的稳定. • (2)消极:埋下分裂割据祸根,导致战乱和国家分裂。
原因:生产力发展,铁器和牛耕技术应用,私田大量 开垦,井田制瓦解,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崩溃.
三、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
血缘纽带(里)
宗法制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
二者互为表与里、相互依存;宗法 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 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C 有利地方安定与发展
D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4)中央集权制度
例题: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在封建后期阻碍社会进步主要指( )
A 嵌制思想
B 摧残人才
C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D 不利科技发展
第三节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 了解汉到元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监察制 度的变化;知道汉朝刺史制度、隋唐三省 六部制的基本内容;认识在中央集权与地 方分权的矛盾斗争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的逐步加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 点。(福建省)
地主衰弱.含义:分科考试.标准:学识才能.意义:打 击士族门阀.加强皇权.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 础.形成重教氛围,体现公平公正.但忽视科技人才培 养.明清时八股取士走向疆化,1905年清朝废除.
• (三)加强—北宋
• 1.中央:设中书门下(同宰相);设参知 政事等分割相权;分化事权,加强皇权与 中央集权。
• 2.地方:行省制度(中国省制开端);形 成省、路、府、州、县级制 ;土司制度 (西南重地点区对)行省制度的分析与掌握?如
• 3.监察意于义:社:御会有安史利定于台与中地央方对发地展方.管有理利,于有维利
护国家统一,是重大地方行政制度 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 1.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 • 2.地方绝对服从中央,缺少自主权 • 3.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 • 4.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 5.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 • 6.政治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长期影响古代政治。 • 7.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 • 8.实行人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pt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pt课件
刻写在甲骨上的有关这些占卜的事情的 文字,就叫做“卜辞”。而今幸存下来的近 20万片甲骨,几乎全是卜辞。
1.通过以上信息,你能发现商朝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决策).
2.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低下,限制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统治者借迷信崇拜,加强对. 劳动人民和奴隶的残酷统治.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兴衰: 禹建启继 400余年 亡于商汤 政治特征:
戴冠冕的夏禹
.
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声威上升,成为民众心目 中的贤能之人,于是继承帝舜成为最高领袖。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史记 》记载,夏朝自启至桀共16位王。全为姒姓。
思考:两段材料反映了领袖产生方式发生 了什么变化?
问题探究3
被称为“天下第一家谱”的一片甲骨上记录 了一个完整的11代家庭世系,它是目前所 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家谱。
商代贵族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实 行宗法制
祭祀祖先的坑穴有上千处
.
三、 商 朝(约BC1600—BC1046年)
王朝兴衰:汤建 600年左右 亡于周武王 政治特征: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决策).

纪 -
隋、唐(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279年)国家分裂到统一
1840
明、清朝前期(1368—1840年)封建社会晚期 年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夏、商、周

.
清朝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共55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共55张PPT)
——《史记》
是。平定四方,设置官员,确定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早期国家的出现 ①时间:距今大约五千年前 ②地区:黄河、长江流域 ③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 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 ④早期国家的政治特色: A.帝王用战争手段平定四方,分置官员,确定了初步的 政治管理秩序。 B.政治权利接替以禅让的方式实现。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假如你是姜尚或伯禽,作为受封的一方诸侯,你 要为天子尽哪些义务?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 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 移之。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 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 贡。”
黄帝陵
殷墟 禹州
齐鲁大地
第四站:走进齐鲁大地
临淄 齐国故庙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4.西周的政治制度
① 分 封 制
1、齐国和鲁国是姜尚和周公长子伯禽接受周王分封 而建。周王封建邦国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受封的理由 又是什么?还有什么人可以像他们一样接受分封?
制度:王位世袭制。
影响:“家天下”开始,王权在一姓中世袭, 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早期国家的出现 2.夏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家天下”开始,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 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商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的 政治文明之旅
黄帝陵
殷墟 禹州
第三站: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史记》记载,周幽 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点 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

必修一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 【课件】(共44张PPT)

必修一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 【课件】(共44张PPT)
2019/5/8
《史记》中 这两段话反 映出政治制 度的何种变 化?
从禅让到世 袭(从“天 下为公”到 “家天下”)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礼运》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 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 以为纪。 ——《礼记· 礼运》
◇被称为“天下第 一家谱”的一片 甲骨上记录了一 个完整的11代家 族世系,它是目 前所能见到的年 代最早的家谱。
王权与神 权结合 商代贵族 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 实行宗法 制
◇祭祀祖先的坑穴 有上千处
宗 法 制

“宗”字是什么意思?
太庙
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 政权与神 权的结合
表明宗法制与血缘和 神权有关
2019/5/8
自主学习: 阅读目一、目二回答: 1、中国早期的国家形成的
距今约5000年 时间:
金属工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 标志: 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形成 原因:农耕经济的进步 2、中国大地上都产生过哪些早期国家?(可 用国君代替其所处时代。)
中国大地上都产生过哪些早期国家? (可用国君代替其所处时代。)
分封制
宗法制
以礼乐文 化来维护 分封制和 宗法制下 的等级制 度
征派赋役权、军事征伐权
2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分封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分封制的影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初期:稳定政治秩序,巩固周 天子的统治;扩大西周版图 后期: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 权威被削弱
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 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 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 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节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共36张PPT)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节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共36张PPT)

问1:分封制的对象有哪些?分封最多的是哪类人?说明 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 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二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 侯纳不纳贡。”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三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 侯悉至…… 军赋
至威胁王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分封制破坏。
分封制评价
积极(西周):①巩固了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 大了疆域。②稳定政治秩序,加强周天子权威。
局限(春秋战国):诸侯有很大独立性,随实力日益 强大,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权威逐 渐削弱。
分封制
1、目的: 巩固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 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 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夏、商、周(分封制、秦(汉唐宋元)明清 宗法制)
形成 发展 顶峰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主学习: 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 1、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
时间:距今约5000年 地点: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特征:金属工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 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形成
(可用国君代替其所处时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PT精品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PT精品课件

时间:距今约五千年前;
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
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禹成的。儿子启废除禅
让制称王,政治权
政治权力更替方式:禅让制
力由“传贤”变成了
神话:三皇五帝
“传子”,“公天下” 变成了“私天下”。
5
2021/3/1
(三)、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二、宗法制 概念: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 政治联系。 目的:防止贵族内部斗争,巩固分封制。 核心(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4
2021/3/1
思考
1、什么是嫡子?什么是长子?什么是嫡长子?
答:正妻所生的叫嫡子;第一个儿子叫长子;正妻生 的第一个儿子叫嫡长子。
12
2021/3/1
材料:
积极:
孔子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 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 也。”“周监(鉴)于二代,郁 郁乎文哉!”;
据史籍载,夏朝存在了400多 年,商朝存在了600多年,周 朝则存在了800年之久,时间 之长久,远远超过了以后的任何 一个封建王朝。
13
2021/3/1
消极:
7
2021/3/1
(二)、夏商政治形式
二、商朝的政治——信史的开端 时间:BC1600-BC1046 汤、盘庚、纣 甲骨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政治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8
2021/3/1
(三)、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一、分封制 概念:分封制是周天子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把一 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诸侯的权力和义务: 权力:世袭统治权; 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35张PPT)。[

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35张PPT)。[

3.史载:“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 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封武王弟 康叔于卫,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周公子伯 禽于鲁,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当时山东、山 西是主要农业区)。由此可见: 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②亲族封地富庶,战略位置重要 ③分封奠定了武王灭商的基础 ④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礼乐秩序
分封制
稳定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1、目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对象: 王族(同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
权利:封地世袭统治
3、权义
义务: 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积极) 诸侯独立性强,削弱了周天子权威(消极)
4、影响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兼并战争),分封制受破坏 5、结果:
二里头宫殿复原
(一)
夏 朝
照片上的禹与你平时了解 的禹有何不同?
夏朝兴衰:
禹建启继 政治特征: 400余年 亡于商汤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家天下”制度开始
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戴冠冕的夏禹
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声威上升,成为民众 心目中的贤能之人,于是继承帝舜成为最高领袖。
禹的儿子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
思考:这两种最高领袖的继承方式有何不同?
传贤
传子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问题探究1
有人说,世袭制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体 现出的是独裁,禅让制是选贤任能,体现的是民主, 因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你是否认同 此观点? 观点: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 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世 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共4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共44张PPT)

当时社会上最突出的形态分封制是建立 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是表;也就是说当时的
分 封
统治关系由宗法关系来决定的,宗法制是里,贵 制
族宗法统治的宗统和贵族政治统治的君统是合一 是
的。

——钱宗范




问题探究四: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政治”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 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 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 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 便是政权。”
——孙文《三民主义》
“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指人类社 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 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 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 念两个层面的内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禽于鲁,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当时山东、山
西是主要农业区)。由此可见:
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②亲族封地富庶,战略位置重要
③分封奠定了武王灭商的基础
④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9.《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候立家, 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士以 其子弟为仆隶),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 有等衰(按等级递减)。”这段记载反映了
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有一座九龙石 柱,名曰:九龙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 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共49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共49张PPT)

B、大宗
C、礼乐制度
D、嫡长子继承制
6、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血缘关系 D、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7、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 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 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
分封制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周王朝社会等级图
天 子
贵 族
诸侯 诸侯 卿 大夫 士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材料三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 民。……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 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 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 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 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姓氏的由来 一、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传说上古代虞舜出生于姚墟,便 以姚为姓。(如:东郭、南郭、西门)。 二、以古国名为姓。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 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 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三、以邑名为姓。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 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 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因而姓翁;周 公旦的儿子被封到邢国为邢侯,他的后代便姓邢。 四、以官职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 司寇,他们的后代便以这些官职为姓。 五、以祖辈的字为姓。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 性传世。 六、因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比如汉明帝讳“庄”字,凡姓 庄的都改姓“严”。 七、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共28张PPT)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共28张PPT)
补充:民国纪年法
导语分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宗族血缘
皇权独尊,官僚体制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21年——1912年)

春秋

清朝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 表现,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其余嫡子及庶子
庶人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 社会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①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 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 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 识多少有些违背。
大宗:嫡长子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以 及庶子
从血缘上看是兄弟关系,从政治上看是从属
关系;从宗族上看是族长与族人关系(大宗,宗主)形成
了天家子 国一体的政权结构。
小宗
大宗
(6)作諸用侯
小宗
①保障贵族垄断卿大地夫 位与特权(“世卿世大宗禄”)。
②凝聚宗族,防止纷争,稳固内部统小治宗 , 强化王嫡长权子,“国”“家士”一体。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 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 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 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 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2、宗法制
(1)含义: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 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㈡ 宗法制 1.含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
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核心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4.意义: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对象: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3.受封者的义务: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 4.受封者的好处(权利): 得到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 装、征派赋役等;可以实行再分封(除士外)。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5.影响:
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尧 舜 禹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背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我国开始有了早 期国家政治制度。
2、王位世袭
(1)建立:
BC2070年建立夏
舜————禹————启
禅让制 世袭制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以后的约三千年的时 间里基本上成为君主承传的正统定规。
简介:中国历史分期 中国现代史
至今65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
共110年 1840年鸦片战争
中国古代史
包括了漫长的100多万年的原 始社会,一千多年的奴隶社会, 和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朝代沿革简表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会: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重点)
含义、目的、核心内容、 意义
1、 相传,我国古代早期部落联盟首领尧在年老后, 将位置让给舜,舜年老时将位置让给禹,而禹
死后,其子启即位,以后王位就在一家一姓中
传承,这反映了:
A、分封制已经开始实行
B、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C、夏朝实行了宗法制
D、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混乱
2、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 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3、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 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 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 是: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4)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123 C.234 D.23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 西周后期,王权衰 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 落,分封制破坏. 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6.结果: 西周后期,破坏; 春秋时期,瓦解; 战国时期--秦朝,废除。(被郡县制取代)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铁器出现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周王衰弱,诸候势力强大
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C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 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 了什么? 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哪一制度?
பைடு நூலகம்
“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 一定“小”吗?
就周王室而言:
在诸侯国内:
在卿大夫封地内:
分析课本P6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示意图 思考: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2.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1.大宗和小宗是相对,且有双重关系(嫡长子与 其他诸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 臣关系) 2.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是分封制,分封制在 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是宗法制
积极
B.开发了边远地区,扩了统治区域。
C.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 了“天子——诸侯——卿大 夫——士”的等级序列
消极: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候有很大的独立性,易出 现割据和分裂,从长远看不利于统治
成语“问鼎之心”(也作“问鼎中原”)的典故: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 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 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 史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 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 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在当时尚无先进 的通讯和交通工具 的情况下,它是如何 进行管理的?
把这块土地和 土地上的人民 封给你,你在 此建立国家。
周朝实行分封制度 周武王自称天子,所有诸侯 国都是由天子授权分封的。
申国
申侯受封
第二年,周武王病逝, 其子继位,是为周成王, 由周公旦辅政。
周 公 旦
周 成 王
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
第1课
夏、商、西周 的政治制度
一·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 如何选举部落联盟的首领? 原始社会时期实行氏族公社制,那时候“天下为 公,选贤与能”,通过禅让制来推选部落联盟首 领。 二﹒夏朝建立后,又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呢? 夏朝建立后,“禅让时代”结束,“夏传 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这说明原始社 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蒋孝严抵达桂林祭祖,这是他在蒋家认祖归宗, 首次以蒋家人身份回大陆扫墓祭祖。
中国特有的族谱
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
核心 里 表
分封制
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二者 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在 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 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阅读教材P5—6,并结合以下问题:探寻分封制的内涵
1.分封的目的? 2.分封的对象? 3.分封的内容—分什么?
4.受封者的义务与权利?
5.影响—分的效果? 6.分封的结果及出现结果的原因?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1.目的: 加强统治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 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 ,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 定会挑我的。
禅让制:领袖把权位传给有才能的人, 而不传给自己的子孙亲族,称为禅让。尧将 “共主”位传给舜,舜传禹。禹准备传给益, 但禹的儿子启也很有才干,并得了不少部落 的支持。后来启抛弃禅让制,代之以世袭制。
世袭制:领袖把权位只传给自己的子孙 或族人,称为“世袭”。
大禹的形象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公元前2070年夏朝 的建立,大禹成为 夏朝的王。
B
C
4.某诸侯年青时购买一女,生子 甲。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 为妻,先后生子乙、丙。以后又 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 人。该诸侯死后,能合法继承其 位的应该是 B A、甲 B、乙 C、丙 D、丁
B 5、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
①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③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的独立性,为日后的分裂割据创造了条件 ②受封诸侯有
(2)特点:
(3)方式: (3)影响:
3、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4、夏商初建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国王 中央 相 卿士
参与商王决策
地方
卜 祝


执掌军权


负责祭祀占卜和 记录王朝大事
封部落(方国)首领为侯、伯
中央
相、卿士
掌管政务 定期纳贡 奉命征伐
地方
侯、伯
大家是否看过《封神榜》?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 事。一个疆域辽阔的周王朝建 立起来以后,该如何进行治理? 它是否沿用了商王朝的统治方 式?
宗法制度的内容: 1、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 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2、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 宗体系; 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4、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 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的影响?
①在当时,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 特权地位,防止在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 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②在现在看来,宗法制仍然有着深远影响, 如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是 其积极方面,而重男轻女的传宗接代思想、任人 唯亲、家长制的不良风气就是消极方面。
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家国一体”) ③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小结
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中央 夏 相、卿、师等的设立 夏商的政治制度 商 地方 封侯、伯 周 的 政 分封制 目的、对象、内容、影响、 治 制 (重点) 结果及原因 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④受封诸侯国具有相对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 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 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 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 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