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运动学

合集下载

中学生物理竞赛系列练习试题运动学

中学生物理竞赛系列练习试题运动学

中学生物理竞赛系列练习题第一章 质点的运动1、合页连杆机构由三个菱形组成,其边长之比为3:2:1,如图所示,顶点3A 以速度v 往水平向右移动,求当连接点的所有角都为直角时,顶点1A 、2A 、2B 的速度量值。

教学参考04.102、轮子在直线轨道上做纯滚动,轮子边缘点的运动轨道曲线称为滚轮线,设轮子半径为R ,轮子边缘点P 对应的滚轮线如图所示,试求此滚轮线在最高点的曲率半径ρ1和在最低点的曲率半径ρ2。

题库p143、一小球自高于斜面上h 处自由落下后击中斜面,斜面之斜角为θ,假设小球与斜面作完全弹性碰撞(碰撞斜面前后速率不变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如图所示。

求(1)再经多长时间后球与斜面再度碰撞?(2)两次碰撞位置间距离d 为多少?(3)假设斜面甚长,小球与斜面可以作连续碰撞,证明小球与斜面在任意连续两次碰撞之时间间隔均相等。

并计算在连续两次碰撞点之距离依次为1d ,2d ,3d ,……n d 之数值。

(1)t=g h 22(2)d=θsin h 8 (3)θsin nh 8=d n4、以初速0v 铅直上抛一小球A ,当A 到达最高点的瞬间,在同一抛出点以同一初速0v 沿同一直线铅直上抛同样的小球B ,当A 、B 在空中相碰的瞬间,又从同一抛出点以同一初速0v 沿同一直线铅直上抛出第三个同样的小球C 。

设各球相遇时均发生弹性碰撞,且空气阻力不计,从抛出A 球的瞬时开始计时。

试求:(1)各球落地的时间;(2)各球在空中相遇的时间。

(1)g v 2=t 0C ,g v 3=t 0B ,gv 7=t 0A ,即C 最先落地,A 最慢落地 (2)A 、B 相遇在g 2v 3=t 01,其次B 、C 相遇在g 4v 7=t 02,最后A 、B 再相遇于g4v 9=t 03,共有三次碰撞。

5、由t=0时刻从水平面上的O 点,在同一铅垂面上同时朝两方向发射初速率分别为A ν=10公尺/秒、B ν=20公尺/秒两质点A 、B ,(如图)求:(1)t=1秒时A、B相距多远? (2)在铅垂面xOy上,从原点O出发朝平面各方向射出相同速率ν的质点,今以朝正x方向(水平)射出的质点为参考点,判定其他质点在未落地前的t时刻的位置组成的曲线。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运动学资料讲解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运动学资料讲解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运动学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运动学1.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A.甲先被击中B.乙先被击中C.两人同时被击中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2. 如图所示,静止的传送带上有一木块正在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向下开动时,木块图2滑到底部所需时间t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所需时间t0相比是()A.t=t0B.t<t0C.t>t0D.A、B两种情况都有可能3.如图所示,A、B为两个大小和材料都相同而转向相反的轮子,它们的转轴互相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

有一把均匀直尺C,它的长度大于两轮转轴距离的2倍。

把该直尺静止地搁在两转轮上,使尺的重心在两轮之间而离B轮较近。

然后放手,考虑到轮子和尺存在摩擦,则直尺将( )A 保持静止。

B 向右运动,直至落下。

C 开始时向左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D 开始时向右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4. 在一辆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人竖直于车厢地板向上跳起,落回地板时,落地点( )A 在起跳点前面;B 在起跳点后面;C 与起跳点重合;D 与火车运动情况有关,无法判断。

5. 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高速飞行的轰炸机上投下一颗炸弹,飞机驾驶员和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对炸弹运动轨迹的描述如图12所示。

其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图126. 一列长为s 的队伍以速度V 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

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 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到队末。

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时间是。

; ; ; 22222)D (2)C (2)B (2)A (V v sv V v s V v s V s -++7. 甲、乙两车站相距100千米,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匀速驶向乙站,速度为40千米/时。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运动力学分析答案:自由落体实验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运动力学分析答案:自由落体实验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运动力学分析答案:自由落体实验根据题目描述,下降物体自由落体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以下是题目的答案和解析。

1. 一颗小石子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如果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用时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错误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小石子从静止开始下落时,速度会逐渐增加。

当它达到最低点后,速度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上升。

由于上升过程中需要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速度会逐渐减小。

因此,上升过程所用的时间会比下降过程所用的时间更长,所以说法错误。

2. 一个小球从7.2米高的位置自由下落,经过多少秒可以到达地面?(重力加速度取10米/秒^2)答案:2.4秒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位移公式,下落高度h可以表示为 h = (1/2) * g * t^2,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将已知的数值代入公式中,得到 7.2 = (1/2) * 10 * t^2。

通过解方程可以求得t 的值。

计算得到t ≈ 2.4秒。

3. 在自由落体运动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速度减小的过程是一个匀减速运动解析: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在下降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而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

因此,速度减小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匀减速运动,而是一个变速运动。

4. 一颗小石子从自由落体运动的最高点下落,下落到最低点用时2秒。

抛出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答案:20米/秒解析: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下落到最低点所用的时间等于抛出时的速度的2倍。

根据题目可知,下落到最低点用时2秒,因此抛出时的速度是2秒的一半。

计算得到速度大小为 2秒 * (1/2) = 1米/秒。

即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20米/秒。

5. 一颗小石子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如下所示。

图像表示了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小石子下落的速度逐渐增加解析: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小石子的位移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说明物体在下落运动中速度逐渐增大,所以说法正确。

初中物理竞赛难题选编

初中物理竞赛难题选编

初中物理竞赛难题选编第一部分运动学1.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周定测速仪。

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问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C.汽车的速度是34m/sD.汽车的速度是30.9m/s2.如图,青蛙从P点出发过河,各排间距及障碍物厚度均为d,同排间距为c,且障碍物的长度和移动速度如图所示(v1≠v2),青蛙只能以一恒定速度运动,求青蛙能顺利过河的最小速度。

(d>c)第2题第3题3.如图乙,长杆AB中间搁在高为h的墙上,接触点为C, A端以恒定速率v沿水平地面运动,当AC为2h时,B点向c点接近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4.为保障交通安全,对公路上的行车速度就要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要对公路上过往的车辆进行车速的检测.通常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被车辆反射回的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的信号时间差,可以算出被测车辆的速度.设车辆匀速驶向检测者,当汽车行至某一位置时,测速仪发出第一个脉冲信号,后经汽车反射后被测速仪接收,测速仪记录下从发射到接收信号历时t1=0.4s;在发出第一个信号后Δt=1.0 s时又发出第二个信号,之后经t2=0.3 s又收到了反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v=340 m/s,求汽车在先后两次反射超声波脉冲信号时间内的位移Δx和汽车速度的大小。

5.一辆实验小车沿水平地面上的长直轨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有一台能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离地面10m的小转台M上,转台可在竖直面内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扫描。

初中物理竞赛 第四讲 运动学

初中物理竞赛 第四讲 运动学

第四讲 运动学一、相对运动问题如果有一辆平板火车正在行驶,速度为火地v (脚标“火地”表示火车相对地面,下同)。

有一个大胆的驾驶员驾驶着一辆小汽车在火车上行驶,相对火车的速度为汽火v ,那么很明显,汽车相对地面的速度为: 火地汽火汽地v v v += (注意:汽火v 和火地v 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汽车中有一只小狗,以相对汽车为狗汽v 的速度在奔跑,那么小狗相对地面的速度就是火地汽火狗汽狗地v v v v ++=从以上二式中可看到,上列相对运动的式子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①合速度的前脚标与第一个分速度的前脚标相同。

合速度的后脚标和最后一个分速度的后脚标相同。

②前面一个分速度的后脚标和相邻的后面一个分速度的前脚标相同。

③所有分速度都用向量合成法相加。

④速度的前后脚标对调,改变符号。

相对运动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许多问题通过它的运用可大为简化1、一列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察到雨滴以一定速度垂直下落,那么车外站在站台上的人看到雨滴是( )A 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B 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C 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D 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上行驶,方向相同,乙在前,早在后,在射程以内,车上两人同时发出相同的演示子弹,子弹对枪口的速度都是u 。

在两车速度分别为1v =2v ,1v >2v ,1v <2v 三种情况下,正确的判断应该是( )(A )甲车上的人选被射中 (B )乙车上的人选被射中(C )两人同时被射中 (D )无法确定3、有A 、B 两艘船在大海中航行,A 船航向正东,船速15km/h,B 船航向正北,船速20km/h. A 船正午通过某一灯塔, B 船下午二点也通过同一灯塔.问:什么时候A 、B 两船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4、如图所示,某人站在离公路距离为60m 的A 处,他发现公路上有一汽车从B 处以10m/s 的速度沿公路匀速前进。

物理竞赛入门之一:运动学单元测试题

物理竞赛入门之一:运动学单元测试题

一、运动学一、选择题1.如图1-11所示,M 、N 是两个共轴圆筒的横截面.外筒半径为R ,内筒半径比R 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筒的两端是封闭的,两筒之间抽成真空.两筒以相同的角速度ω绕其中心轴线(图中垂直于纸面)匀速转动.设从M 筒内部可以通过窄缝S (与M 筒的轴线平行)不断地向外射出,两种不同速率v 1和v 2的微粒,从S 处射出时初速度方向都是沿筒的半径方向,微粒到达N 筒后就附着在N 筒上.如果R 、v 1和v 2都不变,而ω取某一合适的值,则( ) A .有可能使微粒落在N 筒上的位置都在a 处一条与S 缝平行的窄条上B .有可能使微粒落在N 筒上的位置都在某一处如b 处一条与S 缝平行的窄条上C .有可能使微粒落在N 筒上的位置分别在某两处如b 处和c 处与S 缝平行的窄条上D .只要时间足够长,N 筒上将到处落有微粒2.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平直公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 .若前车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车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滑行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过程中不相碰,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应保持距离至少为( )A .sB .2sC .3sD .4s3.一条船渡河时,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v 1和水流速度v 2保持不变。

当船以速度v 1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开出时,到达对岸的时间为t 1.当船以速度v 1偏向上游沿某一方向开出时,恰可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经时间t 2到达对岸.则v 1与v 2的大小之比为( ) A.21221t t t + B.21222t t t + C.21221-t t t D.21222-t t t4.如图1-2所示,一根细绳绕过两个相距2a 的定滑轮(滑轮大小不计),细绳两端分别静止吊着相同的物体A 和物体B .现于两个滑轮间绳子的中点处挂一物体C ,当C 下落距离b 时,其速率为v ,则此时A 、B 的速率为( ) A.v B.bba v 222+ C.22ba bv + D.bba v 22+5.火车站的自动扶梯用l0s 可把站立在扶梯上的人由一楼送到二楼,而如果自动扶梯不动,人沿扶梯由一楼走到二楼需用15s .若人沿开动着的扶梯向上走,则由一楼到达二楼需要的时间为( )A.3sB.5sC.6sD.8s 二、填空题1.如图1-3所示,相互平行的光滑竖直墙壁a 和b ,相距s .现从两墙间的地面上某P 点处,以初速v 0斜抛出一小球,要使小球分别与a 、b 两墙各发生一次弹性碰撞后恰好重新回落P 点处,则抛出小球的抛射角θ= .2.两个质从地面上的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率v 0和不同的抛射角抛出,当两个质点的射程R 相同时,它们在空中飞行时间的乘积为 .(不计空气阻力)3.以y 轴为抛出点的竖直线(物体做平抛运动),但抛出点未知.AB 是平抛的一段轨迹,已知A 、B 两点到y 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x 1、x 2,A 、B 两点之间的竖直距离为h ,如图1-4所示,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4.杂技演员把三只球依次竖直向上抛出,形成连续的循环.在循环中,他每抛出一球后,再过一段与刚抛出的球在手中停留时间相等的时间,又接到下一个球.这样,在总的循环过程中,便形成有时空中有3个球,有时空中有两个球,而演员手中则有一半时间内有球,有一半时间内没有球的情况.设每个球上升的高度为1.25m ,取g=10m/s 2,则每个球每次在手中停留的时间.是.5.如图1-5所示,一把雨后张开的雨伞,伞的边缘的圆周半径为R ,距地面的高度为h .当伞绕竖直伞把以角速度ω匀角速转动时,伞边缘的雨滴被甩出,落于地面上同一圆周上,则该圆周的半径为 . 三、解答题1.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s ,均分为n 段·一质点从A 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运动,若质点到达每一段末端时其加速度都增加na ,试证明质点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为)n1-(3as .2.n 个有共同顶点O 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分布在同一竖直平内,其倾角在20πα≤<范围内.现将n 个质点同时从顶点O 由静止释放,让其分别沿n 个斜面下滑,试证明任意时刻n 个质点位于同一圆周上,并求出该圆周的半径和圆心位置与时间的关系.3.A 、B 两颗行星,绕一恒星在同一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相同,A 的周期为T 1,B 的周期为T 2,且T 1>T 2.若某一时刻两颗行星的距离最近,求在以后的运动中: (1)再经历多少时间两颗行星的距离可再度达到最近? (2)再经历多少时间两颗行星的距离可达到最远?4.炮兵由山顶向海上目标射击,发现同一门炮以倾角1α和2α发射相同的炮弹时,都能准确地命中海面上位置不变的同一目标.已知炮弹初速度大小为0v ,求此山的海拔高度(不计空气阻力).5.两只小环O 和O'分别套在静止不动的竖直杆AB 和A'B'上.一根不可伸长的绳子,一端系在A'点上,绳子穿过环O',另一端系在环O 上,如图1-6所示.若环O'以恒定速度v'沿杆向下运动,∠AOO'=α.问:环O 的运动速度多大?。

初中物理竞赛运动学专题训练

初中物理竞赛运动学专题训练

初中物理运动学专题训练1、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点B,甲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 乙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是V1和V2,则()A.甲先到达B B、乙先到达BC、两人同时到达B地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某科研所每天早晨都派小汽车按时接专家上班。

有一天,专家为早一点赶到科研所,比平时提早1小时出发步行去科研所。

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了来接他的汽车,他上车后汽车立即掉头继续前进。

进入单位大门时,他发现只比平时早到10分钟。

问专家在路上步行了多长时间才遇到汽车?(设专家和汽车都作匀速运动,专家上车及汽车掉头时间不计)3、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

此时恰好有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出向甲地出发,且以后每隔15分钟乙地均有一辆车发出,车速都是20千米/时,则从甲地发出的那辆车一路上可遇到从乙地发出汽车共 ________辆.(不包括进出车站的车辆)。

4、相距4500米的甲、乙两车站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

每隔半分钟,有一辆货车从甲站出发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开赴乙站,共开出50辆;于第一辆货车开出的同时有一辆客车从乙站出发匀速开往甲站。

若客车速度是货车速度的2倍,那么客车途中遇到第一辆货车与最后一次遇到货车相隔的时间为多少秒?5、从港口A到港口B的行程历时6昼夜,每天中午12时,由A、B两港口共分别开出一艘轮船驶向B港A港,则每一艘开出的轮船在途中遇到对港口开来的轮船是(不包括在港口遇到的轮船)()A、6艘B、11艘C、12艘D、13艘6、某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原计划用5小时30分,由于途中有3.6千米的道路不平,走这段不平的路时,速度相当于后来的3/4,因此,迟到12分钟,该同学和县城相距多少千米?7、某高校每天早上都派小汽车准时接刘教授上班。

一次,刘教授为早一点赶到学校,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发步行去学校。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正确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的含义?A.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B.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加速度C.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改变的速率D.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动能2.质量为2kg的物体以2m/s的速度向右运动,在受到一个向左的2N的力作用之后,物体速度变成多少?A.6m/s向左B.0m/sC.2m/s向左D.2m/s向右3.一圆环分成四个等份,一个半径为3cm的向下面的圆环的中部拉上一根线,恰好和上面的圆环接触,求上面圆环的半径。

A.1.5cmB.3cmC.6cmD.18cm4.以下哪项不属于能量的守恒原理?A.能量不会凭空创造B.能量不会凭空消失C.能量可以相互转化D.能量可以永恒不变二、填空题:1.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状态是因为物体所受到的________2.望远镜的主要构成是________3.杠杆支点与功力和负力的作用地点会在________4.时速72km的汽车在5s内可以行驶多少米?5.从2km/s的速度开始,以每秒减速2m/s的速度,物体减速减到0m/s时所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_三、解答题:1.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3kg和5kg,它们的质心位置分别距离物体3m和2m的位置上,求质心位置。

解:质心位置的计算公式为 x = (m1x1 + m2x2) / (m1 + m2)代入数据计算得 x = (3x3 + 5x2) / (3 + 5) = 2.4m2.一个物体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200N的向右的力和一个120N的向左的力分别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物体的净力为200N - 120N = 8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代入数据计算得 a = F / m = 80N / m3.一个人站在大厦顶部,以40m/s的速度水平向前跳出,同时一个在地面上的人用望远镜观察,求望远镜在跳出的人跳出后的0.5s可以看到的高度。

解:望远镜在观察时,光线需要时间传播,而跳出的人距离望远镜越远,光线传播时间越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运动学
1. 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 )
A.甲先被击中 B.乙先被击中
C.两人同时被击中 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
2. 如图所示,静止的传送带上有一木块正在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向
下开动时,木块图2滑到底部所需时间t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所需时间
t0相比是( )
A.t=t0 B.t<t0 C.t>t0
D.A、B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3. 如图所示,A 、B 为两个大小和材料都相同而转向相反的轮子,它
们的转轴互相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

有一把均匀直尺C ,它的长度
大于两轮转轴距离的2倍。

把该直尺静止地搁在两转轮上,使尺的重
心在两轮之间而离B 轮较近。

然后放手,考虑到轮子和尺存在摩擦,
则直尺将( )
A 保持静止。

B 向右运动,直至落下。

C 开始时向左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D 开始时向右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4. 在一辆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人竖直于车厢地板向上跳起,落回地板时,落地点( )
A 在起跳点前面;
B 在起跳点后面;
C 与起跳点重合;
D 与火车运动情况有关,无法判断。

5. 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高速飞行的轰炸机上投下一颗炸弹,飞机驾驶员和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对炸弹运动轨迹的描述如图12所示。

其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
图12
6. 一列长为s 的队伍以速度V 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

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 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到队末。

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时间是 。

; ; ; 22222)D (2)C (2)B (2)A (V v sv V v s V v s V s -++
7. 甲、乙两车站相距100千米,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匀速驶向乙站,速度为40千米/时。

当公共汽车从甲站驶出时,第一辆大卡车正好从乙站匀速开往甲站,而且每隔15分钟开出一辆。

若卡车的速度都是25千米/时,则公共汽车在路途中遇到的卡车总共有( )
(A).20辆。

(B)15辆。

(C)10辆。

(D)8辆
8. 某高校每天早上都派小汽车准时接刘教授上班。

一次,刘教授为了早一点赶到学校,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发步行去学校,走了27分钟时遇到来接他的小汽车,他上车后小汽车立即掉头前进。

设刘教授步行速度恒定为v ,小汽车来回速度大小恒定为u ,刘教授上车以及小汽
车掉头时间不计,则可判断( )
A.刘教授将会提前3分钟到校,且v :u =1:10。

B.刘教授将会提前6分钟到校,且v :u =1:10。

C.刘教授将会提前3分钟到校,且v :u =1:9。

D.刘教授将会提前6分钟到校,且v :u =1:9。

9. 一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 的物体P ,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物体恰能沿MN 方向(如图1中箭头指向)斜线上升,图1中OO ’为竖直方向,则在图1中气球和物体P 所处的情况正确的是( )
10. 某段铁路有长度L 的铁轨一根一根地铺设,一列火车匀速前进,车内一乘客欲测出火车运行的速度,他测得火车经铁轨接缝时连续发生N次振动的时间间隔为t,则计算车速v的关系式应是()
A.v=L/tB.v=NL/tC.v=(N-1)L/tD.v=(N+1)L/t
11. 已知水流速度恒定为v 1,一艘船顺流行驶,船相对水的速度为v 2。

某时,船上有一人迅速跳上摩托艇,向岸边驶去,摩托艇的艇身始终垂直于对岸,摩托艇相对水的速度为v 3,经过3min 到达岸边后,马上改变摩托艇的方向向船追去,摩托艇相对水的速度仍然保持v 3不变.已知v 1:v 2:v 3=l :2:4,不考虑人跳上摩托艇、摩托艇启动以及掉转艇身所浪费的时间,由此人从岸边追上船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
A .3min
B .4min
C .5min
D .6min
12. 甲、乙两人质量之比为5:4,他们沿静止的自动扶梯匀速跑上楼的功率之比为3:2,甲跑上楼所用的时间是t1。

当甲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开动自动扶梯把甲送上楼所用的时间是t2。

那么,当乙用原来的速度沿向上开动的扶梯跑上楼时,所用的时间为( )
13. 即将进站的列车发出一鸣号声,持续时间为t 。

若列车的速度为v1,空气中的声速为v2,则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为 ( )
(A)t (B)t v v v 221+ (C) t v v v 212- (D) t v v 2
1 14. 如图所示,某一实验室内有一宽度为d 的跑道,假设有一连串玩具车沿着同一直线以相同的速度v 鱼贯驶过,玩具车的宽度为b ,前后两车间的间距为a 。

某智能机器人用最小的速度沿一直线匀速安全穿过此跑道,则智能机器要穿越跑道的时间为( )
A 、bv
ad B 、av b a d 22+
C 、bv b a d 22+
D 、abv
b a d )(22+ 15. 如图所示,扶梯的A 端只能沿墙面无摩擦上下滑动,开始时扶梯与墙面的夹角为30O。

由于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导致扶梯A 端沿墙往下滑,B 端沿地面向右
滑,关于扶梯A ,B 两端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端下滑速度始终大于
B 端右滑速度
B. A 端下滑速度始终小于B 端右滑速度
C .A 端下滑速度先小于B 端右滑速度,后大于B 端右滑速度
D. A 端下滑速度先大于B 端右滑速度,后小于B 端右滑速度
16. 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到B 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 地。

已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大,并且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均比跑步速度大,若甲、乙两人离开A 地的距离s 与所用时间t 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则下列四个图象中,甲、乙各人的图象只可能是( )
A .甲是①,乙是②
B .甲是①,乙是④
C .甲是③,乙是②
D .甲是③,乙是④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