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分析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分析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分析仪器是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分析仪器的正常运行,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校准、清洁、备件管理以及记录与报告等方面进行探讨,详细阐述分析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策略。
一、校准1、定期校准分析仪器定期校准是确保仪器准确度的重要手段。
根据仪器的规格要求和使用频率,制定相应的校准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校准包括零点校准、线性校准、灵敏度校准等,通过标准物质进行比对,及时调整仪器参数以确保仪器准确度。
2、外部校准在定期校准之外,还应进行外部校准。
外部校准是指通过与其他同类仪器进行比对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通过与实验室内其他仪器或者参考标准仪表进行对比检测,修正分析仪器的读数,消除差异,提高仪器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二、清洁与维护1、日常清洁定期对仪器进行清洁是维护仪器的基本工作。
在清洁过程中,应使用纯净水、无灰棉布等专用工具,避免使用有腐蚀性或有撕裂性的清洁剂,以免对仪器造成损害。
清洁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水分或灰尘进入仪器内部,避免影响仪器正常运行。
2、定期维护除了日常清洁,还应进行定期维护,以确保仪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定期维护主要包括更换易损件、检查线路连接、紧固螺丝等维护工作。
根据仪器的使用时间、使用环境和使用工况合理制定维护计划,并建立维护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三、备件管理分析仪器的备件管理是仪器维护的重要环节。
建立备件清单,明确备件的名称、型号、规格以及供应商等信息。
根据备件的使用寿命和消耗情况,定期检查备件库存,并及时进行补充。
备件采购要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备件的质量和性能,减少故障率,提高仪器的可靠性。
四、记录与报告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需要进行记录和报告,以提供工作可追溯性和参考依据。
记录内容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使用情况等。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仪器的使用情况、维护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等。
实验室仪器管理、维护保养与使用共19页PPT
2.3严禁擅自拆卸和改造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做 到每年清点一次。
2.4仪器使用结束,应检查仪器和配件的完好, 做好保养、清洁工作,放回原位;做好防尘、防 潮、防锈等工作,特殊要求的仪器必须按说明书、 尽可能使用专用材料进行维护保养。
1. 8 特别是新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进入研究工作 前,必须熟悉仪器的的基本操作。
1.9 对于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故,实验室
责任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重大事故报公司处理。
2、仪器维护保养
2.1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要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维 护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清洁润滑、紧固、通电检查、 更换磨损零件。
3 仪器使用及注意事项
3.1 主要针对我们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在实际工作中的 使用情况,结合以下仪器图形说明。
3.2 结合仪器图形说明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FA2004分析天平
NDJ-1旋转粘度计
NDJ-79旋转粘度计
数字电导率 仪
分光光度计
精密酸度计
烘干称量法水分测定仪
数显白度仪
实验室仪器管理、维护保养与使用
实验室仪器管理、维护 保养与使用
1.7 所有使用仪器的人员必须保持仪器清洁,不得使 仪器接触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品,仪器的放置要 远离水源、火源、气源等不安全源。各仪器要根据 其保养、维护要求,进行及时或定期的干燥处理、 充电、维护、校验等,确保仪器正常运转。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维护实验室仪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维护实验室仪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实验室仪器是科学研究、教学及工业应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其正常运转对于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实验室仪器的稳定性和寿命,必须要有维护及保养规程,以减少故障率和提高使用寿命。
本文具体介绍了实验室仪器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1.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室仪器一旦出现故障,不仅可能延长实验周期,还会导致数据失真,影响整个实验结果。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一下操作注意事项:1.1 使用前必须检查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实验室仪器是否安装正确。
检查电源线是否接触良好,设定参数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各部位是否正常运作。
1.2 操作前要阅读说明书必须在操作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操作前要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及安全用品穿戴鞋套、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必要安全用品,确保自身安全无忧。
1.4 切勿随意拆卸或更改设备部件实验室仪器的部件较为复杂,若随意拆卸或更改设备部件,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及不可修复,同时也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及实验的安全系数。
1.5 注意仪器周围环境实验室仪器的周围环境应清洁、干燥,防止实验室被漏水或进入杂质等。
2. 保养注意事项实验室仪器的保养是不可或缺的,保养不当会对其使用寿命和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以下是保养注意事项:2.1 定期检查并清洗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设备,拆下相关部件进行清洗,保证设备的清洁。
定期更换滤网、磁滑块等零部件,保证器具的顺畅。
2.2 电源插口每次使用后,应该关机,并拔下电源插口。
应定期对插口进行清洗、维护,防止堵塞或生锈。
2.3 储存长时间不使用的设备应该存放到相应的位置。
设备存放的位置应干燥、通风,并且避免长时间存放在阳光直射下。
同时设备的存放位置应离开有放射性的物质。
3. 维护及保养相关人员应具备技能维护及保养工作需要符合相关人员具备一定技能要求。
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技能:3.1 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实验室仪器,且能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的基本要求
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的基本要求
1仪器保养的重要性
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是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还可以在满足测量准确度和精度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延长设备的寿命。
正确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不但是提高测量质量、减少费用和消耗的重要手段,而且还带来安全性的福利。
2基本要求
1.保证实验室的清洁和室内环境,注意保持湿度合适。
2.定期检查,定期点拨和维护设备,并记录维修状况。
3.正确使用,仪器应安装在垫片上,严禁把仪器移到室外。
4.仪器存放时要封锁静电,并且在仪器面板上加上滴漏保护器。
5.保持仪器上插件连接处的清洁,接口上可定期更换机油,防止生锈。
6.仪器安全使用,操作前应先检查使用说明、技术规格和安全列表。
7.仪器工作结束后,调节,清扫应用的仪器间隔和实验室环境,熄灭仪器。
仪器维护和保养严格,做到不低于标准要求,可以有效地减少实验室设备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保持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科学研究的
准确度,稳定生产质量,降低维护和维修成本。
实验室的经营者应遵循安全法规,加强对设备的检查,以满足实验室安全要求,确保仪器的可靠性,维护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持久性。
实验室仪器日常的维护保养
实验室仪器日常的维护保养实验室仪器是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需要保障它们的正常运行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仪器日常的维护保养方法,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保护实验室仪器。
1. 保持样品仪器的清洁与卫生样品仪器包括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等。
在实验过程中,样品仪器容易被污染或受到灰尘、水汽等环境污染的影响。
为了保证样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保持样品仪器的清洁与卫生。
•定期用无菌擦拭布清洗样品仪器的外壳和杯盖,表面要保持干燥和整洁。
•定期用专用刷子和氯仿或无水酒精(工业级)清洗进样管和出样管等位置,确保被测物体的样品接触部位和仪器内部干净卫生。
•如果是真空状态的实验操作,需要将进样口的进样器从样品仪器中取出,用甲烷或醇类洗涤。
(某些操作最好不要用氯仿或无水酒精进行清洗)。
2. 加强设备降温措施一些实验室的仪器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工作,例如常用的超低温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器等等。
但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这些设备的散热能力会下降,容易超温或者出现过热的现象,从而导致设备损坏。
•对于超低温冷冻离心机,应该每十天左右对柱子水槽进行清洁。
清洁时必须断电,保护好设备。
•对于其他需要使用水冷却的仪器,需要不定期检查水管、水泵和冷却器的状态,可以适当更换水管和水泵,定期清洗冷却器附近的位置,避免堵塞导致散热不良。
3. 正确使用实验室仪器正确使用实验室仪器不仅可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几点正确使用实验室仪器的建议:•在使用前详细了解说明书,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操作行为或不正常情况,必须及时停止操作,检查原因并进行排查。
•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关注仪器的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电压等参数,及时反馈给仪器维修人员或进行维修处理。
4. 确保设备接地良好设备接地不良会影响仪器的稳定性,严重时可能会影响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因此,实验室人员需要确保所有设备的接地良好。
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指南
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指南2023年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指南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实验室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实验室仪器设备也在不断提升和更新。
作为实验室中重要的工具和装备,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指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定期清洁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室仪器设备需要经常进行清洁,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对于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设备,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清洁:(1)实验室烘箱:使用软布擦拭箱体内外和门框边缘,注意不要把水和灰尘擦到箱内或通风孔中。
(2)实验室电热板:使用软布擦拭热板表面和边缘,注意不要触碰热板;清洗时间间隔根据热板使用情况而定,一般为1-2周。
(3)实验室离心机:定期清洗离心机的转盘和盖板,使用软布擦拭离心机内壁,并注意不要弄到转轴和电机部位。
(4)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对PCR仪、测序仪、电泳仪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要设备也要按照厂家说明进行定期清洁。
2.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校准,以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检查温度计、恒温箱、电子天平等仪器的测量误差,并进行校正。
(2)对于显微镜、色谱仪、光度计等需要精度较高的仪器设备,一般需要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校准和维护。
(3)对于需要进行定期更换的配件,如滤纸、药液和耗材等,一定要按时更换。
(4)定期对常用的实验室试剂进行检验和核对,以确保其标准和有效性。
3.正确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室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来操作。
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让操作人员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同时,对于一些易损部件和关键部位,如运转部件和电源接头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因此一定要小心谨慎。
4.仪器设备保养除了定期清洁和校准,还需要进行仪器设备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保养工作:(1)对于常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应该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查和维护,如实验室烘箱、电热板等。
实验室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方法介绍
实验室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方法介绍实验室仪器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室仪器维护与保养方法,以帮助实验室工作者更好地保护和使用这些设备。
一、电子天平的维护与保养电子天平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
为了保证其稳定性和准确性,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首先,每天使用前应检查天平的电源连接是否正常,称量盘是否清洁。
其次,应注意避免电子天平受潮和震动,避免碰撞。
最后,可以定期校准电子天平,以确保其准确度。
二、高压电子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高压电子显微镜是研究微观结构的重要工具。
为了保证其正常工作和精确测量,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
首先,每天使用前应检查高压电子显微镜的电源和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其次,使用完毕后应注意清洁工作,避免灰尘和其他杂物的积累。
最后,定期进行高压电子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包括更换零件和润滑部件。
三、pH计的维护与保养pH计是测量溶液酸碱度的常用仪器。
为了保证其准确性和灵敏度,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
首先,每次使用后应注意清洁pH电极,避免电极污染影响测量结果。
其次,定期校准pH计,以确保其准确性。
最后,pH计的存放也很重要,应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并注意避免震动和碰撞。
四、离心机的维护与保养离心机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分离仪器。
为了保证其稳定运行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
首先,每次使用后应将离心机清洁干净,避免杂物的积聚。
其次,定期检查离心机的电源和传动系统,避免异常磨损和损坏。
最后,根据离心机的使用情况,可以更换离心管和配件,以保证其正常运转。
维护和保养实验室仪器不仅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此外,注重实验室仪器的维护还可以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实验失败和数据丢失。
因此,实验室工作者应该养成良好的维护和保养习惯,并严格按照设备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实验室中,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超速离心机等,它们都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
实验室设备维护与保养技巧
实验室设备维护与保养技巧在实验室中,各种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保养措施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技巧。
一、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1. 清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是维护的第一步。
使用一些无刺激性的清洁剂和软布对设备外部及内部进行清洁,特别是对那些易藏尘的地方要加强清洁,如仪器的控制面板和孔隙部分。
清洁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将水或清洁剂进入设备内部,以免损坏设备。
2. 润滑:一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润滑。
选择合适的润滑剂,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润滑。
润滑剂的添加应控制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3. 检查电源和线路: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源和线路是否正常。
检查设备插头和插座是否松动或破损,若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同时还需检查电源线是否有变形或破损,以免出现安全隐患。
二、实验室试剂的储存和保养1. 包装和标识:实验室试剂一般都会有特定的包装和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厂家信息、危险性等。
合理保持试剂的包装完好,并及时将开封后的试剂用密封袋或密封瓶保存,避免试剂受潮、挥发或变质。
2. 储存环境:试剂的储存环境要符合相关要求。
不同试剂可能需要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一般来说,试剂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
某些试剂还需要冷藏或冷冻储存,此时需要确保冷藏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检查温度。
3. 定期清点和报废:定期对试剂进行清点,并根据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报废。
过期的试剂不可使用,过期时间临近的试剂要及时安排使用。
三、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对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措施。
检查包括设备的连接情况、仪器接口的干净程度、传感器和电极的工作状态等。
2. 校准和调整:一些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误差,需要进行校准和调整。
校准应在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遵循校准操作步骤和规定。
校准的频率应根据设备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要求来确定。
实验室教学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仪器的维护与保养(1) 关于“六防”A.“六防"的基本内容防尘:就是要防止灰尘落到仪器的表面和内部。
灰尘对仪器的危害是较大的,因为灰尘的成分是十分复杂的,其中可能有水、霉菌、细小的沙粒、腐蚀性物质等,这些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仪器的安全产生危害。
仪器一旦落尘,清除起来很麻烦,落在仪器表面的灰尘如果除尘方法不当,就可能损伤仪器的外观;清除落到仪器内部的灰尘需较强的技术性,一旦失误就会破坏仪器的性能。
支架类仪器上的灰尘落入化学试剂里,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防潮:就是防止潮湿空气对仪器的损害。
在较长时间的潮气的侵袭下,木制仪器可能变形;金属仪器可能生锈;静电仪器可能失效;蛀虫会加快繁殖;影响绝缘强度、电气性能;造成弱电仪器的接触不良……。
防潮的主要措施:降低湿度,提高温度;加强自然通风;放置干燥剂。
防蛀:就是防止蛀虫对仪器的破坏。
剥制标本、木制仪器、挂图等是防蛀的主要对象。
防蛀的主要措施:放置防蛀药品;对标本室定期薰杀灭虫.防冻:就是防止冰冻对浸制标本、化学药品等液态仪器的损害。
防冻主要措施:冬季采取保温措施;保证环境温度在安全线以上。
防腐:就是防止化学试剂、水、含一定浓度酸碱的空气对仪器的腐蚀,例如蓄电池、万用表(电池没取出).防腐的主要措施:中学试剂与仪器不能放在一室;小学的试剂要单柜存放;保持空气的流通.防锈:就是防止金属制仪器或仪器的金属部分生锈,例如方座支架,特别是一些在实验中要接触到水的仪器,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巴斯卡球等.防锈的主要措施:保持空气的清洁和干燥;保持金属部分的洁净;涂凡士林油;实验结束立即擦拭。
(防阳光直射:模型、标本、玻片、光学、药品)B.防尘的主要措施仪器要入柜成保存,实在不能入柜的要用塑料罩上.仪器柜如果有损坏,应及时维修。
实验结束应及时送回仪器柜。
风沙较大的时候,要关好门窗。
仪器室或实验室清扫卫生时,要尽量降低空气的灰尘含量。
落在显微镜和剥制标本上的灰尘不能用水擦洗,应用吹耳球和吸尘器处理。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保养与维修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保养与维修实验室分析仪器是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保持分析仪器的正常运行状态对于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分析仪器的保养与维修是保证仪器长时间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1.定期清洁:定期清洁分析仪器表面的灰尘和污渍,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软布进行擦拭。
注意清洁剂不要直接喷在仪器上,以免对仪器造成损坏。
2.定期校准:校准是确保分析仪器准确度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厂家的要求,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操作。
3.及时更换耗材:实验室分析仪器使用一些耗材,如电池、灯泡等。
及时更换这些耗材可以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避免因为耗材损坏而影响仪器的性能。
4.防止干燥:一些分析仪器在长时间不使用时易受潮,造成仪器内部损坏。
在存放仪器时应注意防潮,可以使用防潮剂等进行保护。
5.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分析仪器是保护仪器的一种有效方法。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剧烈震动、过高温度和过高湿度等不利于仪器的环境。
1.自检操作:一些分析仪器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自检操作,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位是否正常运转。
如果自检过程中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仪器的厂家进行维修。
2.定期维护:根据仪器的使用状况和厂家的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内容包括对仪器进行清洁、校准和更换耗材,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3.故障排除: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仪器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应先查看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尝试根据说明书中的故障排除办法进行处理。
如果无法解决问题,应及时向仪器的厂家或售后服务部门进行咨询。
4.维修保养记录: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仪器维修保养记录,记录仪器的使用情况、维修维护情况以及更换耗材的时间和操作人员等。
这些记录可以为仪器的保养和维修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分析仪器的保养与维修是实验室常规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实验室的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实验室人员应加强对仪器的保养与日常维护工作,定期检查仪器的状态,及时处理问题,确保仪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实验室建设方案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实验室建设方案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实验室是科研和实验教学的核心场所,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转和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和故障排除三个方面论述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一、设备的日常维护1. 清洁保养:日常使用过程中,设备表面可能会积累灰尘、污渍等,应定期进行清洁保养。
可以使用干净软布擦拭设备表面,并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直接接触设备。
2. 仔细操作:使用设备时,要仔细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
操作结束后,应将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关闭设备,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液体管理:合理使用和管理实验液体,避免液体进入设备内部,防止发生腐蚀、短路等问题。
同时,在实验液体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理设备内部,保持设备干燥。
4. 储存规范:当设备暂时不用时,应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储存。
例如,将易受潮的实验仪器放入密封袋中,放入干燥箱内保存,避免设备受潮生锈。
二、设备的定期保养1. 设备保养计划:制定设备保养计划,明确设备保养的周期和内容。
将设备根据使用频率和重要程度分为不同的保养级别,制定相应保养方案。
2. 保养记录:对每一次设备保养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日期、维护人员、保养内容等。
保养记录有助于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比记录可以评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状况。
3. 关键部件保养:对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特殊保养,如清洗气孔、更换滤芯等。
关键部件的保养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设备的故障排除1. 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电源、接线等。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故障的扩大化。
2. 故障报修: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报修。
可以寻找厂家提供的维修服务,或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严禁私自拆解设备或使用不合适的工具进行修理,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坏。
3. 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归因分析,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
仪器的日常维护及保养
仪器的日常维护及保养仪器是科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但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它们也需要合理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以下是针对仪器日常维护及保养的一些指导建议。
1. 清洁一般来说,定期清洁仪器是保养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用专业浸渍酒精或乙醇棉球清洁仪器表面,可有效去除仪器面积上的灰尘和杂质;其次,对于一些易于粘附油脂的部件,如悬挂杆、转轴,可用棉签蘸上适量的橄榄油进行清洗,可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最后,对于一些仪器的内部清洁,如离心机的转盘室和离心管,可采用毛刷、清洁棉进行擦拭清洁。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洁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过多的水等液体,以免引发水滴进入体积测定器等设备内部,导致读数不准确。
2. 校准仪器的校准也是日常维护及保养的重要环节。
校准设备时,需根据所使用的仪器进行细致的操作和调整。
对于一些仪器,如溶液密度计、天平,可采取标准品进行校准;对于一些需要程序控制的仪器,如流式细胞仪,校准方式则要根据设备的不同功能而定。
另外,对于一些需校准的仪器,如离心机和高压液相色谱设备等,更好的方式是将设备送回生产商进行校准,以保证设备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查及更换耗材仪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呈现稳定的工作状态,而更换陈旧的耗材(如易损部件、气路过滤器、光学滤镜、紫外灯等等)可使设备维持稳定和可靠的正常状态。
另外,对于每台仪器,都要关注其使用说明书中对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的要求,若达到相应更换周期后,建议及时更换。
4. 保持日常使用操作规范保持操作规范也是日常维护及保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特别是对于涉及样品特殊化学组成的仪器,如气相色谱仪、质谱仪,使用前应清洗相关部位以去除潜在危害物质。
另外,一些操作规范术语,如转速、温度等,亦应该视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中规范执行。
总结仪器日常维护及保养是长期使用一个设备的必要内容,它是保证设备是基础环节之一。
除了本文介绍内容外,更多针对特定仪器型号及规格的维护建议,请参考相应仪器的操作手册或从相关实验室中获取。
医院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
医院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医院实验室是医疗诊断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部门。
仪器设备作为实验室的核心工具,对于医疗诊断结果准确性与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定期维护和保养实验室仪器设备是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行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一、维护仪器设备的重要性实验室仪器设备是高精度、高敏感的科学仪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磨损、老化、漂移等问题。
如果不及时维护,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甚至仪器设备的损坏,给医院的工作和病人的诊断带来严重影响。
同时,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费用较高,因此及时维护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省医院的经济开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维护措施1.日常保洁:定期清理仪器设备的外表面,避免灰尘、污垢积聚,造成机械故障或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
2.仪器校准:定期对仪器进行校正,确保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校准包括调整仪器的内部机械和电子元件,以及校正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范围。
校准结果应记录在案,以备后续核查。
3.保养润滑: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手册,定期对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
如果需要,应添加适当的润滑剂以减少磨损和摩擦,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4.系统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部分仪器设备可能需要进行软件或硬件更新。
医院实验室应与供应商或生产厂家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设备的最新更新,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升级。
三、维护记录和追踪为了确保维护措施的有效性,医院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维护记录和追踪系统。
记录维护人员、维护时间、维护内容,以及任何异常情况和解决方法。
这些记录可以为后续的漏洞排查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四、培训和交流医院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维护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
因此,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维护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医院也应与其他医院或科研机构进行经验交流和合作,分享仪器设备维护的经验和有效方法,提高整体水平。
总结:医院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是确保医疗诊断准确性和科研成果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保养与维修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保养与维修实验室分析仪器是科研工作者和实验室人员在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确保分析仪器的正常运行对于保证实验室的正常工作和科研成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实验室分析仪器的正常使用,必须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本文将就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保养和维护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实验室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知识和建议。
一、定期保养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定期保养是保证仪器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保养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工作实验室环境通常较为特殊,仪器设备容易受到化学试剂、灰尘、潮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定期对仪器进行清洁工作十分必要。
清洁工作可以采用软布和酒精溶液进行,避免使用含有酸碱物质的清洁剂,以免对仪器产生腐蚀。
特别是仪器表面和仪器内部的重要部件都需要进行清洁,避免因清洁不彻底导致使用异常。
2. 检查电源线和连接线电源线和连接线的损坏可能导致仪器无法正常启动或工作,因此定期检查电源线和连接线的状况十分重要。
如发现电源线和连接线有破损或老化等情况,应立即更换,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 校准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准确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定期校准仪器是十分重要的保养措施。
校准仪器需要选择专业的仪器维修公司或机构来进行,避免因误差校准导致的不准确结果。
4. 更新软件和固件有些实验室分析仪器需要经常更新软件和固件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因此定期更新软件和固件也是保养工作的一部分。
更新软件和固件应该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和操作步骤来进行,以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仪器损坏。
二、故障维修即使做好了定期的保养工作,实验室分析仪器仍然可能会出现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及时维修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故障和维修方法:1. 仪器无法启动如果实验室分析仪器无法启动,首先要检查电源线和连接线的状况,确定没有问题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其次可以检查仪器后面板上是否有散热孔被堵塞,因为实验室环境较为特殊,灰尘和杂物容易进入实验室分析仪器导致其散热不畅,从而无法启动。
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保养
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第一步——清洗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在使用中吸附灰尘,沾上油腻、胶液、汗渍等污垢,若不及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极易产生锈蚀、霉斑,从而影响仪器的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实验效果。
仪器设备做到以防尘防污为主,经常地除尘清洗是搞好仪器维护保养的重要环节,需得掌握保养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除尘清洗灰尘多为带有微量静电的微小尘粒,常飘浮于空气中,随气流而动,遇物便附着其上。
灰尘附着在模型标本上会影响其色泽,运动部件上有灰尘会增大磨损,电器上有灰尘,严重者会造成短路、漏电,贵重精密仪器上有灰尘,严重者会使仪器报废。
清除灰尘的方法很多,主要应依灰尘附着表面的状况及其灰尘附着的程度而定。
1 在干燥的空气中,若灰尘较少或灰尘尚未受潮结成块斑,可用干布拭擦,毛巾掸刷,软毛刷刷等方法,清除一般仪器上的灰尘;2 对仪器内部的灰尘可用皮唧、洗耳球式打气筒吹气除尘,也可用吸尘器吸尘;对角、缝中的灰尘可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起来除尘。
3 对贵重精密仪器,如光学仪器、仪表表头等,用上述方法除尘也会损坏仪器,此时应采用特殊除尘工具除尘,如用镜头纸拭擦,沾有酒精的棉球拭擦等。
注意:在空气潮湿,灰尘已结成垢块时,除尘应采用湿布拭擦,对角、缝中的灰垢可先用削尖的软大条剔除,再用湿布试擦,但是对掉色表面、电器不宜用湿布拭擦。
若灰垢不易拭擦干净,可用沾有酒精的棉球进行拭擦,或进行清洗。
污垢清洗仪器在使用中会沾上油腻、胶液、汗渍等污垢,在贮藏保管不慎时会产生锈蚀、霉斑,这些污垢对仪器的寿命、性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清洗的目的就在于除去仪器上的污垢。
通常仪器的清洗有两类方法,一是机械清洗方法,即用铲、刮、刷等方法清洗;二是化学清洗方法,即用各种化学去污溶剂清洗。
具体的清洗方法要依污垢附着表面的状况以及污垢的性质决定。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仪器和不同材料部件的清洗方法1. 玻璃器皿附着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用水即可清洗干净的,另一类则是必须使用清洗剂或特殊洗涤剂才能清洗干净的。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保养与维修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保养与维修实验室分析仪器是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如何正确保养和维修这些设备对实验室工作的高效运转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保养和维修进行讨论。
一、保养1.日常清洁实验室分析仪器是高端的科研设备,清洁是保护设备的第一步。
日常清洁需要根据不同的设备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方法。
2.环境保护实验室环境中的化学气体、颗粒物等都会对仪器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实验室仪器的位置时要考虑周围的环境。
同时也要避免在使用设备时,仪器受到环境污染。
3.仪器运输与放置仪器运输和放置的过程对仪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仪器运输时,要严格按照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操作,保证仪器包装完好,运输过程中避免冲击和震动。
摆放仪器时应该避免仪器受到直接阳光和强烈的振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
4.保养记录建立每台仪器的保养记录是保护设备的有效手段。
记录中应包含仪器的定期维护内容及时间,出现故障的维修情况等信息。
二、维修1.故障排除及时解决仪器中出现的故障是维修的第一步。
在对仪器进行故障排除时,一定要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对所有可能的故障原因进行逐一排查。
同时,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操作时安全可靠。
2.维修保养在清洗、检查和更换部件时,需要注意维修保养的安全和操作规范,避免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害。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备的保养手册进行日常保养维护,保证设备的长期正常工作。
3.故障原因分析针对设备故障的状况,需要进行彻底的原因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检查所有相关的部件和设备,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找出故障的原因,从而确定正确的解决方法。
4.备件管理设备配件的备件管理极为重要,可以避免由于缺少配件而造成的停机时间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备件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备件库存管理和备件的规范使用,调整存货数量和种类,以满足实验室运行的正常需求。
综上所述,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保养和维修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这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并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室设备的安全、高效、长期稳定的运行。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保养与保管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保养与保管
1. 日常保养
- 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内部: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确保表面和内部的无菌环境。
- 维护电源和电线:检查并确保设备的电源线完好,并定期更换老化的电线。
- 定期校准和调整:根据设备说明书,定期校准和调整仪器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设备保护
- 防止水分和灰尘进入:在使用和存储设备时,要注意防止水分和灰尘进入设备,以防止损坏。
- 避免过度使用和过负荷:正确使用设备,并确保不超过其额定负荷,以避免设备损坏。
- 妥善搬运和存储:在搬运和存储设备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3. 定期维护
- 设备检查: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预防性维护:根据设备的维护手册,进行预防性维护操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 定期更换易损件:根据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更换易损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安全保障
- 设备操作培训: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修复或更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 灭火设备和紧急应急措施:为实验室配备满足安全要求的灭火设备,并制定紧急应急措施,以应对意外事件。
结论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保养与保管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日常保养、设备保护、定期维护和安全保障等措施,可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
实验室仪器保养规程
当实验室设备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密切协作,停止操作。 6.1.3对涉及到的实验数据立即向有关人员进行汇报和说明。 6.2加强日常清洁和安全管理 6.2.1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实验室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查,保持仪器和实验室的清洁。 6.2.2实验室负责人应遵循相关安全规范,确保实验室操作安全。 6.2.3应建立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和应变方案。 第七章附则 如遇特殊情况,本规程的修改必须经过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并有上 级主管部门的批准。 本规程未能覆盖的保养内容,应按照仪器设备使用手册的规定进行操作。
实验室仪器保养规程
实验室仪器保养规程 实验室仪器保养规程 第一章总则 为了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本规程制定。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包括常规仪器和特殊仪器)。 实验室管理者应负责对本规程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实验室工作 人员熟知规程内容并正确执行。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分类和保养分类 常规仪器的保养分类 半个月保养:对日常使用的常规仪器、小型计量器具等应进行半个月一次的简单保养,主要包括清洁、检查、 校对等。例如:天平、显微镜、电子称、移液器等。 一个月保养:对常规仪器、小型计量器具等应进行一个月一次的全面保养。主要包括润滑、清洗、检修等。例 如:离心机、振荡器、移液枪等。 特殊仪器的保养分类 高端分析仪器和大型仪器:应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和记录,由
3定期校准仪器的信号和数据。 2.1定期清洁仪器和附件,确保灵敏度。 2.2更换一次性的气缸、滤膜等消耗品。 2.3定期校准仪器质谱输出的信号和数据。 3核磁共振仪保养规程 3.1维护设备健康,定期进行技术检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3.2对核磁共振仪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内部的清洁。 3.3定期进行零点和灵敏度校准。 第五章仪器保养记录 每次保养,应填写保养记录,包括日期、仪器名称、保养内容等。 保养后和维修后,应再进行一遍性能检查,同时进行保养记录和性能检查记录。 保养记录应按规定保管,并作为原始记录之一,保存备查。 第六章紧急故障处理 实验设备紧急停机处理
实验室建设中的实验室设备维护与保养
实验室建设中的实验室设备维护与保养在实验室建设中,实验室设备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实验室设备的长期使用和发挥最佳性能,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一、设备定期检查与维护1. 定期清洁设备实验室设备使用过程中,会有一些灰尘、污渍等杂物沉积在设备表面或内部,这些杂物可能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甚至损坏设备。
因此,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是必要的。
清洁设备时,应根据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并使用柔软的布或专用工具进行清洁操作,切忌使用硬物或腐蚀性强的溶剂。
2. 定期校准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一些设备可能会出现偏差或不稳定的情况。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在校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或相关标准操作,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定期更换易损件实验室设备中的一些易损件,如橡胶密封圈、滤芯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磨损或老化。
为了避免因易损件失效而导致设备损坏或使用效果下降,应定期更换这些易损件。
更换易损件时,应选择与设备匹配的原厂或同等品质的配件,确保更换的有效性。
二、设备日常操作与保养1. 正确使用设备在使用实验室设备时,应仔细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严禁使用不适合设备的试剂或样品。
同时,应注意设备的使用环境,避免受潮、受热、受力过大等情况对设备造成损害。
2. 注意设备安全实验室设备常常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使用设备时,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完好。
3. 妥善保管设备实验室设备是昂贵的科研仪器,妥善保管对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发挥至关重要。
在设备闲置或不使用时,应进行适当的存放和保护措施。
如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灰尘、湿气等对设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实验过程控制在预定的条件之下,确保实验的优质、高效和安全,这是仪器设备防护的目的与任务。
但仪器设备也会和人一样,在缺乏抵御“细菌”侵蚀的情况下发生“疾病”。
这里的“细菌”是指水分、霉菌、工业大气、工作介质以及光和热等侵蚀性物质。
检测仪器遭受侵蚀后则不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各种参数的真实情况,甚至使实验无法进行,或缩短仪器使用寿命,或可能导致实验事故的发生。
搞好仪器防护工作,将利于实验的正常进行,有利于新实验方法的采用,有利于实验水平的提高:可以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可以扩大仪器的使用范围,可以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这就相当于仪器生产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二)仪器设备的侵蚀仪器设备不外乎由金属与非金属两种材料所构成。
研究仪器侵蚀过程,实际上是研究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侵蚀过程,所不同的是仪器有特殊的结构形式和使用场合,所以,又存在着仪器侵蚀的某些特殊问题。
抗折仪和天平刀口的磨损,这是受力情况下的机械损坏;塑料密封圈浸泡在溶剂中变形胀大,这是溶剂对塑料的物理溶胀;金属零部件被介质腐蚀、橡胶衬里层经长期使用变脆开裂,这是介质对材料的化学腐蚀;长了霉的绝缘材料介电性能下降,这是霉菌对绝缘材料的微生物侵袭。
这些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在机械、物理、化学及微生物作用下所引起的性能破坏的现象通称为材料的侵蚀。
金属的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是气体或液体介质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作用,生成化合物,从而使金属表面遭受破坏的过程。
金属材料在高温下遭受氧气、水蒸汽、二氧化碳等腐蚀性介质腐蚀的过程称为高温氧化过程。
而具有抵抗高温氧化气氛腐蚀作用的能力称为抗氧化性。
电化学腐蚀是指在腐蚀过程中,伴随有电流产生。
一般使用的金属材料,均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合金。
即使纯金属材料,也会含有一定量的杂质,所以,从微观看,材料内部各个微小区域的成分和组织结构总不会完全一致,故其电极电位值也就不同,当这样的金属材料与腐蚀性介质接触时,便构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使金属材料遭受腐蚀。
非金属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状态不同于金属材料,故非金属材料的侵蚀亦不同于金属材料的侵蚀。
高分子化合物材料的侵蚀表现为受热软化或烧焦碳化;在溶剂作用下发生溶胀或溶解;在热、光、电、氧及侵蚀性介质等作用下变色、发粘、硬脆、龟裂和机械强度下降等。
陶瓷、玻璃、搪瓷等硅酸盐材料当遇到氢氟酸、热碳酸、浓碱、熔融碱等侵蚀性介质时,也会腐蚀变薄或者变为疏松多孔。
例如将由Na2O 和SiO2组成的玻璃侵入盐酸等酸性介质中,Na2O 会与酸发生作用而被沥滤出来,剩下的SiO2则呈多孔组织,使玻璃的机械强度显著降低。
当玻璃与水相互作用时,水能溶解玻璃中的碱金属氧化物,使水呈碱性溶液。
此碱性溶液又会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作用,使玻璃遭受腐蚀,当然,这一腐蚀过程很缓慢而不引人注意。
影响仪器侵蚀的因素很多,温度的变化也可能发生侵蚀作用。
热胀冷缩、低温变脆、高温软化、熔化或者烧焦等是常见现象。
富有弱性的橡胶在低温下变得很硬;柔软的塑料在低温下变得很脆;有些金属如普通碳素结构钢(体心立方点阵)在低于-40℃温度下呈现明显的脆性倾向,而铜、铝和奥氏体不锈钢(面心立方点阵)在此低温下则不呈脆性。
当温度升高时,材料的机械强度下降,铸铁和中碳钢在350℃以上,合金钢在超过400℃时会发生蠕变。
有些塑料在常温下长期负荷也会发生里蠕变,有色金属也会在常温下发生蠕变。
随着温度升高,导电材料阻值有所增加,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引起开裂、熔融、烧焦或热击穿。
另外,金属材料和介质发生腐蚀作用,会形成腐蚀产物,例如形成致密的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腐蚀。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工业大气中的氧、氨、氯、二氧化硫等腐蚀性气体,变成具有腐蚀性的溶液。
仪器、仪表表面吸附的水分,连接成连续的水膜或凝聚成露滴,并溶解着工业大气中的腐蚀性气体,中性的水就变成了有腐蚀性的溶液,侵蚀着仪器。
例如,一个铜制电磁阀上拧着一个铁螺丝,与湿空气接触时蒙上一层水膜,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就这样,铁螺丝不断遭到腐蚀。
绝缘材料如玻璃、细瓷,表面致密,水分只能附着在表面,不会吸入材料内部。
但棉纱、丝绸等绝缘材料,组织疏松多孔,有很强的吸湿能力,并且水分会向内扩散。
吸附在绝缘材料表面上的水分又会溶解腐蚀性气体,形成导电介质,降低电绝缘性能,发生漏电以致击穿现象,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
霉菌的生长条件,不外水分、营养物质和温度三个基本条件。
霉菌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镁、磷、硫、钾、钙、铁等。
在3~45℃温度范围内皆可生长繁殖。
长了霉的材料,霉菌往往以它为营养物质生长繁殖,破坏了材料本身。
霉菌分泌出来的物质也有腐蚀作用,腐蚀被寄生的材料。
例如霉菌利用油漆层成膜物作为食物,破坏成膜物质,使涂层失去防护性能。
霉菌也促使绝缘材料的电绝缘性能下降,造成漏电等现象。
仪器设备遭受大气的腐蚀是最常见的事。
所谓大气腐蚀,实质上是大气中水、氧、氮、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钠、工业大气中氨、氯、氯化氢以及微生物、尘埃等对仪器联合作用的结果。
这些腐蚀性物质在热、光、风等气候条件配合下,更加剧了腐蚀作用。
玻璃、陶瓷等硅酸盐材料耐大气腐蚀性能比较好。
塑料、橡胶等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容易在氧、热、光的联合作用下发生老化现象。
干燥大气对金属的腐蚀过程是纯化学反应,湿度较大的大气对金属的腐蚀过程是电化学反应。
潮湿大气对金属的腐蚀速度自然要比干燥大气高得多。
许多测试仪器设备的零部件是直接接触工作介质的,从而会受到工作介质的腐蚀作用。
工作介质的种类很多,有酸、碱、盐、溶剂等无机物或有机物质。
存在状态有气态的、液态的和颗粒状的。
不同化学性质的介质会对仪器零部件产生不同的腐蚀作用。
.PH值是表征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指标,它反映了溶液腐蚀性介质的重要化学性质,如PH=7的介质是中性的,PH>7的介质是碱性的,PH<7的介质是酸性的。
PH值越大则碱性越大,PH值越小则酸性越大。
中性盐类溶液,对非金属材料的腐蚀作用不大,对金属材料则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
当盐类溶液浓度增大时,由于增大了溶液的导电性,会加速金属的腐蚀过程,但当进一步增加盐的浓度时,溶液就会发生缺氧现象,减缓了腐蚀速度,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变化,腐蚀速度具有一个最大值。
在PH<7的酸性溶液中,酸的性质对腐蚀有很大影响。
在非氧化性酸中,由于酸的氧化作用,易使许多高分子化合物材料遭受破坏,但对金属材料,表面能被氧化形成致密保护膜的则腐蚀速度随着酸浓度的增加而减低,若不能形成保护膜则腐蚀速度随酸浓度增加而增高。
盐酸是非氧化性酸,在溶液中HCl几乎全部电离成H+和Cl-离子。
因此,许多金属材料在HCl中不能形成保护摸,易受其腐蚀,且随浓度而加速腐蚀。
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对一些金属材料有着腐蚀作用,且随浓度而加剧。
当硫酸浓度增加到75%左右时,硫酸就由非氧化性变成强氧化性,能使金属表面生成保护膜,阻止进一步腐蚀。
硝酸是强氧化性酸,且氧化性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由于硝酸的氧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以硝基-NO2取代有机物中的氢原子),使许多高分子化合物材料经受不起硝酸的腐蚀。
在PH>7的碱性溶液中,许多高分子化合物材料是耐腐蚀的。
但对非氧化性或氧化性酸耐腐蚀的硅酸盐材料却对碱的耐蚀性能较差。
金属材料在碱中的腐蚀速度基本上与生成腐蚀产物的特性有关。
若腐蚀产物会在碱溶液中溶解,则腐蚀速度随溶液浓度增高而降低。
除工作介质的PH值和浓度对材料的腐蚀性能有影响之外,还与介质中氧的含量、水的含量、杂质的存在以及相态等有关。
铜在氨或铵的化合物溶液中会发生严重腐蚀,这是因为在氨或铵的化合物溶液中具有足够的氧时,可以形成铜铵复盐,强烈地降低靠近铜表面的铜离子浓度、加速腐蚀的进行。
但当溶液缺氧时,就会使铜的腐蚀过程大大减缓。
工作介质是水的含量对腐蚀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是氯气的腐蚀,干燥的氯气腐蚀作用不强,潮湿氯气的腐蚀作用很强,即使是微量水分。
工作介质中杂质的存在,对材料的腐蚀影响很大。
纯净的醋酸是一种弱酸,腐蚀作用很差,一般的铬镍不锈钢是完全能抵御的。
但在醋酸工业生产中常混入铜、铁、钼等离子,醛酯等有机物质,这些杂质,加速了腐蚀过程。
在工作介质气相和液相发生相变的部位腐蚀比较严重。
总之,介质的浓度、氧、水和杂质含量及其所处的温度、压力,流速等状态都是影响腐蚀过程的因素。
(三)仪器设备的防护1.仪器设备防护的一般原则(1)仪器设备的防护性能应有针对性。
如是否与腐蚀性介质接触;有无机械磨损现象;承受什么负荷;安装在什么环境中;对仪器的外观有何要求,等等。
(2)绝对不被侵蚀的材料和防护层是不存在的。
所以,必须考虑用在仪器上的那些材料和防护层,当经受侵蚀时,允许被侵蚀的程度怎么样。
对于检测仪器来说,如圆柱体压缩法可塑仪上的钢梁锈蚀后将影响弹性限度,从而影响可塑性指标测定的准确度。
(3)要解决仪器的防护问题,可以从选用防护材料、采取防护层工艺措施和改进仪器结构等三方面着手。
(4)应尽可能地改善仪表安装位置。
如能安装在室内,则不安装在室外;能安装在阴凉干燥处,则不安装在日光曝晒、潮湿阴暗处,等等。
(5)为了保护仪器的精度,应尽量不采用隔离器或其它隔离装置的方式防护仪器。
(6)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
解决仪器的防护问题,同样要求既达到良好的防护性能,又能做到经济合理、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节约原则。
2各类防护材料及防护层的性能比较与选择(1)各类防护材料及防护层的性能比较当金属材料得不到防止腐蚀的天然“屏障”时,便得求助于人为的防护层。
用作防护层的材料无非还是金属与非金属。
采用金属材料作防护层就是让具有极高化学稳定性的金属或能够产生防护“屏障”的金属材料来遮盖表面。
如镀金,就是用化学稳定性极高的金来遮盖容易腐蚀的金属表面;渗铝就是为了能使金属表面生成耐高温氧化的“屏障”——三氧化二铝。
采用非金属材料作防护层就是利用非金属材料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把介质与基体金属隔绝开来。
如金属表面涂漆、喷塑料、搪瓷衬里、金属表面氧化以及采用表面合金化工艺,生成非金属防护层(如铬碳化合物层)。
用防护层防护仪器零部件,通常比采用整块的耐蚀结构材料价格便宜,来源容易,工艺方便,并且不影响原来的结构设计,有些防护层如表面合金化层、镀层、氧化或钝化层还不影响零部件的尺寸精度。
防护层的防护能力,不仅决定于所选用的防护层材料本身,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有很大关系。
若施工不佳,就会造成气孔、剥皮、起泡等缺陷,起不到防护作用。
在采用电极电位较高的金属作防护层时,若施工不当,使基体金属仍然暴露在外,将会导致电化学腐蚀,加速基体材料破坏。
另外,防护层一般较薄,常经不起冲击、碰撞、刻划、磨擦等,这些都是防护层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