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会主义法与政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社会主义法与政治

一、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

政策

社会自治

民主政治

社会自治组织规范

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共产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考研)

A. 政策对法律具有指导作用,法律对政策的实施具有保障作用,两者相辅相成

B. 政策决定法律,法律对政策具有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C. 政策与法律在指导思想和制定机关方面相同,两者不可分离

D. 政策是法律的评价标准,法律是政策实施的有效手段

2、在治国方式上,当代中国应坚持()

主要依靠政策

法律至上

政策与法律处于同等地位

主要依靠思想教育

3、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自治的关系的观点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社会自治会抵消法治的作用

B、社会自治会提高公民法律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法治进程

C、社会自治能有效影响立法过程,使立法反映民意

D、社会自治能监督执法与司法活动,遏制法的实施过程中的腐败

4 关于民主与法治之间关系的一个正确表述是()

A、民主是法治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B、民主必须法律化才能健康发展

C、司法独立与民主可能有一定冲突

D、健全法治是发扬民主的最终目标

5、关于法与政策的不同之处那一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在效力范围上法的效力范围大而政策的效力范围小

B、在保证实施的力量上发主要靠国家强制力而政策主要靠党组织自身的纪律

C、政策代表党的意志而法律代表国家意志

D、政策更稳定而法律更灵活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下列选项关于法与政策的表述,哪一些是正确的?

A、法律的效力是普遍的,政策没有约束力

B、政策可以是法的非正式渊源

C、法治国家不需要政策,只需要法律

D、法律和政策的表现形式不同

2、属于国家权力的特征的是()

A、阶级性

B、社会公共性

C、主权性

D、受制约性

3、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法律相对于国家权力具有独立性,这是它有可能对国家权力的运行及其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B、执政党的政策是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

C 、“党的政策就是法,就是我们最好的法”

D、社会自治组织的规范也是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之一

4、法与政策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两者制定的机关和程序不同

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两者的调整范围、方式不同

两者的稳定性程度不同

5、对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

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程度决定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程度

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前提

社会主义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保障。

6、下列哪些选项符合现代民主政治内涵()

A、政府权力必须是有限的、受约束的

B、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和保护少数”的民主决策原则

C、健全的民主政治应当事宪政民主、法治政治

D、民主自身也必须受约束

7、社会主义法和执政党的政策的一致性表现在()

A、经济基础一致

B、体现相同的意志

C、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一致

D、追求的社会目的一致

8、、国家权力对于法的依赖性表现在,国家权力借助于法律()

A、确认其合法性

B、组织国家机构

C、实现国家职能

D、约束国家的活动

9、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三者间的关是()

A、三者是有机统一的

B、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C、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是相互促进的

D、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0、发扬民主就是要求()

A、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对人民负责,接受监督

B、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的民主意识

C、国家权力体系内要通过分工和制约实现权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化

D、通过执政党的积极活动促进对国家权力的监督

四、简答题

简述社会主义法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简述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

简述法治对民主的促进作用。

简述社会自治对法治的作用。

简述执政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

1、2001年4月27日,《检察日报》第一版发表了一篇报道名为《六位出嫁女挑战乡规民约》,报道中说,湖南省桃江县桃花江镇肖家村梭关门村民小组在1994年4月20日召开的村民大会上,经大多数村民通过一项“组规”——梭关门村民小组承包责任制的各项规定,其中包括:“凡出嫁到城关镇的女青年,户口在本真本村本组的,一律不享受本村村民的待遇。”据此,该组将县政府征用改组49亩土地所支付的78万征收费、补偿费分配到户,而已经出嫁但户口仍在本组的6位妇女却分文不给。虽经他们据理力争,组、村、镇三级干部都予拒绝,理由是“组规代表了大多数村民的意见”。社会舆论也认为六女难以对抗组里大多数人的决定。终于引发了六女状告村组的诉讼。经法院审理认为,该“组规”违反了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男女平等原则,无法律效力,判决被告梭关门村民小组10日内立即付清六女应得的土地征收费。

思考:从六女状告村组的行为我们可得到什么启示?从民主的角度加以思考。

2、2001年2月14日上午,辽宁人民会堂、沈阳市第12届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进入表决程序,一项项决议像往年一样顺利通过。然而,当关于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议表决结果出来时,电子屏幕上显示;人大代表应到504人,实到474人,赞成218人,反对162人,弃权82人,未按表决器9人。赞成票不过半数,市中级人民法院报告未获通过!一时间,安静的人民会堂不再平静,代表们议论纷纷。人大主席屯紧急商量解决办法,最后决定,由市人大常委会对沈阳级人民法院报告继续审议,并将审议结果向下次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半年之后,沈阳市召开第12届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专门审议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整改情况和2001年工作安排的报告,并进行表决。结果,89.9%的代表投了赞成票。法院报告未获通过,在我国副省级省会城市是首例。“沈阳事件”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民主政治的标志性事件”。

思考与讨论:沈阳市中级法院的报告未获通过,从人大工作的角度说明了什么?(监督、民主)

3、除了任用干部之外,政党还直接参与政府事务的领导和管理,因而在政府机关内部产生了党政两套班子。一般地说,通过党政领导由一人兼任或明确党政职能的分工(如明确首长负责制或党委“一把手”)等措施,两套班子能够避免发上矛盾。尤其是党委对机关干部的人选发挥决定性作用,因而通常能够保证二者和谐一致。然而,近年来农村基层选举的发展打破了原来的干部任用模式,也给中国的党政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八十多万个村庄,绝大多数都展开了村委会选举。据学者统计,其中实施得比较好的大概有三成。村委会制度的实施导致了村庄传统权力结构的“裂变”,引发了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之间的权力冲突。目前绝大多数村庄还是“村民选村长,党员选书记”;村委会主任是村民自发选举出来的,而支书则是由党员推选,必要时可由镇党委直接任命。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村长“一呼百应”,书记“说话不灵”的现象,从而产生了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之间的矛盾。

据《人民日报》2001年3月21日报道,山东栖霞市4个镇的57名村委会成员集体要求辞职,原因是“由于村党支部和镇党委、政府片面强调党领导一切,采取支部包办代替村委会的做法”,致使新当选的“村官”有职无权,“村里的财务、公章不交接,财务支出由指数以个人说了算,镇党委、政府不但不解决‘村官’们反映的问题,反而对村委会成员随意‘诫勉’甚至停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