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

合集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参赛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讲人:2011年3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提纲开课系部:专业班级:授课教师:职称:一、本门课程的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崭新课程,是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课程。

开设《基础》课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进行的一项创新举措。

二、教学目的和指导思想《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应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价值取向问题、诚信问题、社会责任感问题、艰苦奋斗问题、团结协作问题和权利与义务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师要在吃透吃准新教材的基本精神上下功夫,尽快熟悉和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基本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思路,以及应把握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热点。

教学中要转变观念,从片面注重理论化、专业化教学转变到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上来。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切实保证新课程开课质量。

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1)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3学时(2)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4学时(3)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4学时(4)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5学时(5)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4学时(6)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4学时(7)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4学时(8)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4学时(9)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5学时四、教学方式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观念和意识培养,力求将案例和“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大学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教案

大学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2. 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2.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新时代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大学生应如何担当。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a. 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大学生要肩负起时代使命。

b. 新时代大学生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c. 新时代大学生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a. 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敢于担当,勇于创新。

c.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如“90后”优秀大学生、“大国工匠”等,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拓展延伸1. 讲解新时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使命与担当:a.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竞赛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参赛教案: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参赛单位:参赛教师:2011年3月品作 赛 参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和实践过程,了解中国革命经历的挫折、坎坷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历程;使学生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是从中国革命实际和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而进一步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教学方法:理论讲述与启发思考相结合。

具体而言,按以下逻辑结构展开:通过对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及其内政外交政策的阐释,使学生认识到南京国民政府已经成为民主革命的对象。

通过对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阐述,使学生明晰革命新道路的创建的历程,理解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中国革命的艰难,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学时分配:本章内容安排2课时。

其中第一个大问题(即“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确立”)和第二个大问题中的第一个小问题(即“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1课时;第二个大问题中的第二个小问题(即“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和第三个大问题(即“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为1课时。

■教学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确立(一)国民党各派的纷争与宁汉合流(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和东北易帜(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外交1.内政2.外交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一)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八七会议2.各地武装起义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4.其它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1.红色政权有可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3.“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三、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2.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1.遵义会议2.红军长征的胜利(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教学基本内容: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导入课程▲巴黎公社: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是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Teaching a successfu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requires creativity, engagement, an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needs. As an educator, it is crucial to connect with students on a personal level, creating a meaningful and impactful learning experience.作为一名教育者,与学生建立个人联系、创造有意义且产生影响力的学习体验是至关重要的。

One approach to achieving this is through the use of real-life examples and case studies that are relevant to students' lives. By incorporating practical examples that students can relate to, educators can make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more engaging and accessible.一个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通过使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真实案例和案例研究。

通过融入学生可以理解的实际例子,教育者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具吸引力和可理解性。

Furthermore, creating a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essential for the success of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By encouraging active participation, group discussions, and critical thinking, educators can empower students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form their own opinions on important issues.此外,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思政课一等奖教案

思政课一等奖教案

思政课一等奖教案{"title": "青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content": "思政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初心”和“使命”的含义,认识到青春最重要的是不断追求,不断前行。

鼓励学生发扬青春特有的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增强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引入:寻找“初心”和“使命”开课前,老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或者放映一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感受寻找“初心”和“使命”的力量。

2.讲解“初心”和“使命”的含义通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初心”和“使命”。

让学生思考、体会“初心”和“使命”的物质与精神内涵。

3. 活用“初心”和“使命”——“我的初心、我的使命”展示“我的初心、我的使命”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演讲、可以是诗歌、可以是书信、还可以是短信,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去表达、让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来。

4. 笃行“初心”和“使命”——“奋斗的力量”选择一位下届毕业生作为典型,讲述他/她的成长历程和优秀品质,引导同学跟随其足迹进行思考,将故事融入现实。

5.总结:回归“初心、使命”与“奋斗之道”通过教学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答题的形式,让全班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思考“初心、使命”与“奋斗之道”的关系,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是否符合初心和使命。

三、教学方法:本次课程取精英教育和朴素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通过教学案例的集中展示来告诉学生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然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1.视频展示:采用“找初心、寻使命”的视频,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件讲解:通过PPT或者电子白板,讲解内容更加清晰明了,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苗。

3. 分组讨论:划分小组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初心、使命”与“奋斗之道”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教学目的: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二、教学内容: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想信念的概念2、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3、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4、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四、教学方法:课堂发言、系统讲述、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要求:本章的基本要求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持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力求做到准确性、科学性、针对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六、教学课时及分配:总课时:3节课,共120分钟。

其中课堂发言30分钟,案例演示20分钟,讲授70分钟。

教学进程:(幻灯片演示)首先演示案例:青春在奉献中闪光(案例一)然后,由学生课堂发言(上次课已经布置学生回去思考),谈谈对徐本禹行为的看法?(10分钟)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尚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30分钟)幻灯片演示案例一:徐本禹,23岁,山东聊城人,1999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2年7月开始到贵州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义务支教,2003年徐本禹考上本校研究生,当年7月,他申请保留研究生学籍,再次回到贵州狗吊岩村义务支教,徐本禹的到来,为狗吊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即使常常身无分文,徐本禹也寻思着“为他人做点什么”。

大学4年,徐本禹用奖学金和生活补助资助了5名大中学生。

他的行为,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成为2004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等奖展示(优秀8篇)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等奖展示(优秀8篇)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等奖展示(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等奖展示(优秀8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

大学道德与法治赛课一等奖教案

大学道德与法治赛课一等奖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明确道德与法治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关爱社会、践行道德品质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道德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2. 道德与法治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道德与法治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道德与法治问题。

2. 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道德与法治吗?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 法治: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是指国家依据宪法和法律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 道德与法治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个人层面:遵守道德与法治规范,有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品德,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 社会层面:道德与法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如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道德与法治的体现。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道德与法治的作用。

(四)互动环节1. 教师提出问题,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等,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总结提升1. 教师强调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

2.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学习计划。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竞赛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参赛教案: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参赛单位:参赛教师: 品作 赛 参2011年3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内容: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3.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目的: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1. 爱国主义的概念问题;2.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与怎样弘扬爱国主义问题;3. 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问题;4.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弘扬民族精神的问题;5. 弘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问题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关系;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学时:3课时(理论)。

主要内容:开篇的话:我们都知道犹太人。

他们为什么要复国?因为曾被巴比伦和罗马帝国灭国的犹太人长期流散,倍受歧视和迫害,以致二战期间被屠杀。

没有国的犹太人如一只只孤独的羔羊;而我国的近现代史又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国家,人民不过是一群群羔羊而已。

这就是我们这一章内容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为什么要爱国以及怎样爱国?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1课时) 播放二战屠杀犹太人资料和鸦片战争资料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爱国主义概念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七子之歌--澳门》歌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喻为七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大学思政课获奖教案设计

大学思政课获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理解青年在新时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

2. 青年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2.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青年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吗?2.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这个矛盾体现在各个方面,如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

2. 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挑战。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 讲解青年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 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青年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2. 讨论青年在新时代如何肩负历史使命。

四、总结1. 总结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和原因。

2. 强调青年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认识到青年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学思想政治获奖教案

大学思想政治获奖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明确中国梦的核心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1.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2.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2. 如何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中国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中国梦吗?(二)讲授新课1. 介绍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总体目标。

- 中国梦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必然要求。

- 中国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2. 分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如何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2.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巩固练习1.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2. 教师总结,强调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

2.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关于中国梦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在课堂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实现中国梦的决心。

3.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思政获奖教案

课程思政获奖教案

课程思政获奖教案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课程思政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我认真研究了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结合实际情况,撰写了一份获奖教案,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和奖励。

现在,我将这份教案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生活中的实践意义。

2.通过学习电影《中国机长》的内容,了解民航英雄的事迹,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观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2.电影《中国机长》的内容介绍3.电影《中国机长》中的民航英雄们的事迹介绍4.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观影法: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中国机长》,了解民航英雄的事迹,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3.讨论法:在观影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自己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作用。

四、教学过程1.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通过PPT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向学生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个方面,例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友善、敬业、奉献、自由、平等、法治、公正。

2.观看电影《中国机长》通过放映电影《中国机长》的片段,让学生了解民航英雄们的事迹,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3.学生讨论和思考在观影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自己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作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民航英雄们的事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

在今后的课程思政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课展示一等奖教案设计

思政课展示一等奖教案设计

思政课展示一等奖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思政课展示一等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思政课展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领会思政课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理,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展示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展示活动提升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领导才能。

教学内容:1. 思政课核心价值观的传达和理解2. 思政课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3.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4. 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思政课展示主题(10分钟)- 教师介绍本次思政课展示的主题和目的,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热情。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思政课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步:团队组建和主题选择(15分钟)- 学生自由组队,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分配。

- 学生选择一个与思政课相关的主题,例如“青年与社会责任”、“核心价值观在校园中的传播”等。

第三步:资料收集和整理(30分钟)- 学生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 学生整理资料,准备展示所需的图片、视频、PPT等。

第四步:展示设计和准备(40分钟)- 学生小组根据选定的主题,设计展示的形式和内容。

- 学生准备展示所需的道具、装饰和展示材料。

第五步:展示活动(60分钟)- 学生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主题,每个小组展示时间不超过10分钟。

- 学生可以通过演讲、展板、视频、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主题内容。

第六步:评价和总结(15分钟)- 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展示的内容和形式,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 学生小组进行展示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分享展示的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展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思政课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理。

2. 学生的展示是否能够准确传达思政课的核心理念和重要概念。

3.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是否得到有效培养和展示。

4. 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政治一等奖教学设计范文5篇

政治一等奖教学设计范文5篇

政治一等奖教学设计范文5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政治一等奖教学设计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一等奖教学设计范文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是__号考生。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学会调控情绪》。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学会调控情绪》是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

本框题是第一框的内容延伸与拓展,在理解情绪多样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从而为第七课“培养情趣,追求高雅生活”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学生正处于充满了心理冲突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的情绪具有冲动、易变、不稳定、不协调、不成熟的特点,自控能力较差,需要老师在课堂中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引导启发。

因此,我会在课堂中进行提问互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行为习惯,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并结合小组讨论活动,在帮助别人解决烦恼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地宣泄与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乐观的心态。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调控情绪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客观的心态;树立尊重他人、关注他人感受的意识。

【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帮助别人调控情绪,掌握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培养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情绪调控的方法;理解表达情绪要合理,也要顾及他人感受,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展示

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展示

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展示题目: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学会用丰富的思想文化素材,启迪学生思维,提升综合素质;3.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懂得珍惜人生,追求幸福;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品质,为实现中国梦、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人生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生活动的本质、人生的选择与价值取向;2.价值观:人的价值、社会的价值、自己的价值、价值观的变革与实践;3.世界观: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和趋势、世界观的类别和特点、世界观的实践意义。

三、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图文、案例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由教师介绍相关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2.互动式教学法:以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互动性;3.经典阅读法:选择符合主题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深入了解主题内容,并分析比较。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生观1.教师简述人生观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或图文介绍人生观的范畴和内容(20分钟);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的人生价值观(20分钟);4.学生汇报:各小组汇报本小组集体的人生观分享(20分钟);5.讨论与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内容及心得(15分钟)。

第二课时:价值观1.教师简述价值观的作用和内涵(10分钟);2.经典阅读:教师选择符合主题的篇章,学生进行阅读,并整理篇章中的核心价值观(20分钟);3.学生汇报:学生分小组,汇报阅读所得到的核心价值观,教师批判和点评(20分钟);4.分组讨论:老师给出一些常见价值观冲突的案例,学生自由讨论和解决(20分钟);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展望下节课内容(15分钟)。

第三课时:世界观1.教师简述世界观的定义和属性(10分钟);2.角色扮演: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不同的世界观进行角色扮演(20分钟);3.学生汇报:每组选择一位代表汇报自己所扮演的世界观,老师指导学生分析(20分钟);4.小组讨论:老师提供一些有关世界观的问题,有小组讨论,有个人思考,学生自由表达(20分钟);5.总结: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学到的内容,并展开自由讨论(15分钟)。

大学思想政治获奖教案设计

大学思想政治获奖教案设计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明确个人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2. 个人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

教学难点:1. 如何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是什么?二、新课讲授1. 讲解新时代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新时代的历史背景。

2. 分析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b. 勇于创新,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c. 勇于担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助力国家治理。

d.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2.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新时代青年如何践行使命与担当。

2. 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使命与担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上一节课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二、深化理解1. 教师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责任和担当。

2. 讲解个人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

b. 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c. 个人奋斗与民族复兴息息相关。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开展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实践等,践行使命与担当。

2. 各小组分享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

大学思政课获奖教案范文

大学思政课获奖教案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明确自身责任与担当。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2. 青年如何担当责任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2.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如何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二、新课讲授1. 讲解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1)回顾我国近现代史,阐述青年在国家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2)分析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强调青年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青年如何担当责任(1)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理解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2)结合实际案例,阐述青年如何践行使命,担当责任。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如何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2.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新时代青年使命与担当的论文或心得体会。

2.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担当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思政老师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大学思政老师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大学思政老师教案标题:探索大学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引言:大学思政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之一。

作为大学思政课的主讲教师,如何设计一份高质量、高效益的教案,成为了思政教师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大学思政老师教案的设计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思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教案设计的重要性教案是教学的重要工具,它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详细信息,能够帮助教师全面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教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成绩和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因此,在制定教案时,思政教师们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社会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明确教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大学思政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当通过设计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教学目标应当具体、明确,并与学生的需求相吻合。

例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师可通过设置启发性问题和案例分析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大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广泛而深入,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伦理等多个领域。

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思政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储备和学科特点进行合理搭配。

同时,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相关性,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思政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大学思政课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课、讲解依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过度使用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政教师可以尝试使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拓展性任务等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
家提供,可遇不可求)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标:
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计划,作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人,并通过深入探讨价值问题,激励学生择取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难点:
1、人生的意义及人生的目的。

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基本特征。

2、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进行互动教学。

教学课时: 2学时基本内容安排:
1
教学目录第一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第二节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第三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四节正确对待人生环境一、目的要求二、教学内容三、课堂点击四、互动教学五、名人名言六、问题探索七、教学小结1.斯芬克斯之谜2.扼住命运的咽喉3.错误人生态度剖析4.感动中国5.价值观的思考
新课导入:
人性论(人是什么?)
古老的希腊神话斯芬克斯之谜是这样讲述的: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兽,传说她在古埃及的提佛城郊外守着路口,对过路者提出一个谜语,猜不中的就要被她吃掉。

这个谜语就是:“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傍晚三条腿走路?”谜底是人。

后来俄狄浦斯从那里经过,猜出了谜底。

于是,斯芬克斯就把自己杀死了。

由神话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人到底是什么?这也就牵涉到了人的本质问题.人生目的构成了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因为人生目的的确立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前提和根由,它左右人生道路的方向,又在根本上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取向。

人生态度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人们处理人生问题的方式,对人生目的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需要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则首先应对“人的本质”等问题作比较深入的理论把握。

2
课堂点击人的本质是什么斯芬克斯之谜
伴随着关于人生的思考,人又总是会从价值的角度对人怎样生活算是有意义、才算是“值得”的问题加以把握,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因而,弄清人生价值的涵义、内容、评价标准、实现方式等问题,以便指导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乃至对个体人的一生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讲述新课: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总目标。

它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并制约人生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中的根本问题。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它涉及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辩证关系:
3
世界观与人生观在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和社会作用三方面是不同的,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不能以世界观代替人生观。

人生观受制于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从而形成对人生的理想、态度、人生道路等问题的基本看法。

世界观对人生观的形成以及发展方向都有指导意义。

人生观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它对世界观有积极的反作用。

人生观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对世界的看法,具有科学人生观的人能自觉地接受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科学论断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理结构和自本能。

如发达的大脑,直立行走,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性成熟了要生殖繁衍等。

自然本能是人和动物都有的。

社会属性,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劳动、语言、思维等。

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辩证统一的。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受制于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决定着自然属性,从而决定了人的本质。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正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塑造着人们,形成人的本质。

4.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人的本质是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关注现实的、具体的人,强调把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历史上变化着的人的本质,是最科学的
理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上流行的“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是错误的。

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的剖析
错误观点之一: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的食欲、情欲、求生欲等。

这种观点客观上势必导致物欲泛滥,把人引导到吃、喝、玩、乐的歧途上去,使人忽视精神、理想上的建树,对于人们确定科学的世界观极其有害。

错误观点之二:人的本质是自由
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那种绝对的、无条件的自由,不要任何法律、道德和纪律约束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把人的本质视为自由,就是不要任何约束,这种自由是对社会主义法律,道德和纪律的破坏,最终将陷入无政府主义的泥潭。

错误之三:人的本质是自私
4
首先,这种观点把人性混同于动物的本能,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

其次,这种观点从现实生活中人们都要考虑个人利益的现实出发,推断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个人利益是正当的,即自私则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私有观点,它是指以提取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来维护和发展个人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它们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出发点和实现手段的不同。

第三,这种观点认为自私是永恒的、绝对的,凡人都是自私的,这是普遍规律。

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是错误的观点。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课堂教学引导设计活动方案如下:
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纸,回答以下问题:一.预测死亡年龄的依据
(1)本人的健康状况(2)家族的健康状况(3)生活地域平均寿命二.找出今天你的位置
(1)写上今天的年龄(2)写上今天的日期三.过去的我与未来的我
(1)过去影响最大的三件事或者令你最难忘的三件事
(2)今后最想做的三件事或者最想实现的三个目标
写完之后,全体同学共同起立,播放《感恩的心》光盘,由教师在前面领着做《感恩的心》手指操,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

在歌唱之前,为同学们讲述
这首手语歌《感恩的心》的由来:
关于这首歌的由来: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她和妈妈相依为命。

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

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

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

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

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

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

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

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

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

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

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

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

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

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感谢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感谢坎坷,让我们在一
次次失败中变得坚强;感谢敌人,让我们使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朝前进步??
面对命运的不公你没有埋怨,没有退缩,你用自己的方式来顽强地生活,用爱来回报这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