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

合集下载

井冈山的经典红色故事

井冈山的经典红色故事

井冈山红色故事:艰苦奋斗、革命精神与忠诚传承
的典范
井冈山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浓厚。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红色故事:
1.八角楼上的油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经常工作到深夜,为了节省燃油,
他让工作人员把油灯的芯子减短,从而减少油的消耗。

正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困难中不断前进。

2.小井红军医院:当年红军在小井村设立了医院,许多伤病员得到了治疗和
照顾。

这些医院不仅体现了红军的医疗水平,也彰显了红军的革命精神。

3.朱德的扁担: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成为军民鱼水情的典范。

4.草鞋的故事:当年红军将士穿着草鞋迎接着每一个挑战和困难。

草鞋虽然
简单,却代表着红军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5.造币厂的故事:中央苏区的造币厂为红军制造了大量的货币,保障了军队
的物资供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提高效率,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6.红色交通线的故事: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交通线之一,它连接着各
个根据地和党中央。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英勇无畏、忠诚于党的优秀党员和干部。

7.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典型的红色故事,还有很多其他的故事也在井冈山的
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和革命传统。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革命的圣地。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承载着革命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至今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小故事一,毛泽东与井冈山的不解之缘。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文学家。

他在井冈山留下了光辉的一生,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小故事。

1927年,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举起了红旗,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井冈山,毛泽东领导革命斗争,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军事理论和革命路线,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井冈山,毛泽东还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井冈山》。

这首诗以井冈山为背景,歌颂了井冈山人民的英勇斗争,表达了共产党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前赴后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小故事二,井冈山女红军的豪迈情怀。

井冈山女红军,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她们出身贫苦,却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毅然投身革命队伍,成为了一名名英勇善战的女战士。

在长征途中,井冈山女红军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她们舍生忘死,不畏艰险,最终与红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她们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革命的传奇。

小故事三,井冈山的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井冈山的红色精神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人们铭记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着红色基因,弘扬着红色精神。

每年,无数游客慕名而来,走进井冈山,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红色教育的熏陶。

他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承载着革命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至今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井冈行”培训活动心得体会9篇

“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井冈行”培训活动心得体会9篇

“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井冈行”培训活动心得体会9篇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井冈行培训活动心得体会一井冈之行已经结束,溜走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记忆。

从最开始刚到井冈山的憧憬向往,到最后离开时的不舍难分,四天三夜的基地培训历历在目。

红色井冈行,我们从共青走来,来到这片红色热土,共和国的摇篮接受熏陶和洗涤。

学习党史,与历史时空对话,不忘来时路,才能看清脚下并坚定勇敢地往前走。

从党史中汲取思想、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学习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内涵,用来赓续红色精神血脉,谱写时代发展新篇!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井冈行培训活动心得体会二看见了,看见了,那火红的党旗,中国现代革命圣地井冈山到了,看着那神圣的党旗,心中涌起无限的激动。

车到茨坪,换车直奔毛泽东故居。

在导游小姐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大井红军领袖故居红军造币厂等革命胜迹。

在黄洋界,我们领略了当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逍遁的壮烈场景。

我们感受到当年革命领袖、红军战士和井冈山人民在敌人严密封锁的情况下所进行斗争的艰苦性。

同时井冈山的一草一木和流传下来的动人故事感动着我们每一位游客。

当年战争年代的那棵毛泽东、朱德挑粮上山时曾歇息过的菏树,如今已成了公路旁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它默默见证着历史。

而我也很感恩可以和一行伙伴们共同见证这段宝贵难忘的岁月。

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井冈行培训活动心得体会三为期四天的青春井冈行是受益匪浅的,是满载而归的,亦是刻骨铭心的。

无论是在井冈山的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等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或是在参观井冈山烈士陵园纪念馆等活动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的精神都令我深受震撼。

我深刻感悟到了在艰辛的革命道路上无数革命烈士对中国大地及中国人民深深的热忱,深切体会了红军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与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我也学到了何为艰苦奋斗,何为信仰坚定,何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

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

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下面介绍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曾志。

?曾志的故事在这之前我就读过,读时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这次,井冈山学习之行,再次聆听了石金龙老师(曾志之孙)的讲述。

1998年6月21日,曾志走完了她87年的生命历程,魂归井冈山。

后事完全按老人家的遗嘱办理。

曾志的遗体火化时,尽管没有通知任何人,但还是有许多人得到消息后从四面八方赶到北京医院为她送行。

没有灵堂、没有花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遗体火化过程,令人难以相信这是在与一位德高望重的功勋老人做最后的告别。

望着老人家的遗容,许多人泪湿衣衫,哀祝声起伏不断、撼人心肺。

????若问为什么她的一生会是这样感人,回答是:她不仅是一个战绩辉煌、功成名就的革命者,更是一个把大爱撒向人间的女神!复叙几个故事给大家听:故事一:1949年,井冈山解放了!此时,石来发的外婆已经去世了,来发分了田,讨上媳妇,过上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舒心日子。

????平静的生活孕育着波澜,孕育着一出出人间悲喜剧。

20年来,一直奔驰疆场、转战南北的曾志,无时无刻不思念她留在井冈山的骨肉,但因战争和工作原因,她没有闲暇去寻找。

机会终于降临了。

????石来发,在苦海里挣扎了二十几个春秋,从没有享受过母爱,听到此事后,不禁热泪盈眶:我有妈妈?他压根没想到自己的母亲还健在,而且是大首长!????阔别24个年头后,母子俩终于在广州相见,他们凝视着对方,似乎想从对方沟壑纵横的脸庞上找到二十年来的风雨和坎坷,他们的眼睛噙满了幸福的泪水!石来发了解自己的身世后,改名为蔡石红,因为他忘不了抚育他的石家,更忘不了养育他的这块深情的红土地。

在广州,蔡石红吃住在母亲家里,没有任何特殊的照顾,但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温馨的补偿,他感到了从未享受过的母爱!????想想过去的苦日子,蔡石红斗胆向母亲提出希望能调到母亲身边,吃上皇粮。

曾志一口回绝:“毛主席的儿子都去前线打仗,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家务农呢?!”蔡石红无言以对。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思政部浦爱东2013年8月5日,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思政部组织我们思政教师,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这片热土,先后瞻仰了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医院、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生活过的旧址旧居、参观了茅坪八角楼、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观看了给我们以无限回想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所有这一切,仿佛把我们唤回那打土壕、分田地的“工农革命”年代,听到了同仇敌忾、震耳欲聋的黄洋界隆隆炮声,看到了开展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扩展红色政权的燎原之火。

走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建成的铜像广场上,心情也越发的肃穆,参观的时候,一个个有关毛主席的故事情境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是呀,就是他们,就是他,带领我们创建了新中国。

从毛泽东勤政为民、清廉如水、博览群书、雅情逸趣一直到他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毛泽东辉煌的、富有魅力的人生是让每名党内干部不敢轻易忘记的。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时刻牢记毛泽东——这位从韶山冲一步一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缔造者的伟人的一生,要永远思考他给我们党、给我们国家甚至给整个国际社会的留下的宝贵财富。

就参观学习而言,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一、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不仅仅属于他那个时代毛主席给我们留下的财富是不可用金钱来衡量的。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毛泽东同志表现出了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和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

今天,他的思想仍在继续影响中国,为古老的中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阔步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同志创造的神话仍然在中国继续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到:“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

红色经典故事12则

红色经典故事12则

毛委员送棉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

毛泽东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

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

好在苦惯了。

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

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

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

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

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水缸的秘密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

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

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

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

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

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井冈山革命故事(69篇)

井冈山革命故事(69篇)

井冈山革命故事(69篇)附件井冈革命故事目录第一篇坚定执着追理想1.三湾改编铸军魂 (5)2.?排头兵?的故事 (7)3.真正的英雄 (9)4.举着红旗干到底 (11)5.毛泽东被?开除党籍? (14)6.井冈山第一个女红军——贺子珍 (15)7.莲花一支枪 (17)8.宛希先勇斗叛徒 (19)9.龙源口大捷 (21)10.杨开明英勇献身 (24)11.吴月娥舍身跳崖震敌胆 (25)12.贺页朵不忘初心的入党誓词 (27)13.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 (29)14.蓄须立志的王尔琢 (31)15.谢甲开宁死不屈 (33)16.?一战成名?的朱云卿 (36)17.五军虎将贺国中 (38)18.小井浩气长存 (41)19.历尽沧桑的学习笔记 (42)20.周介甫跳崖不死 (44)21.蔡德华的笔记本 (46)—1—22.碧血丹心刘仁堪 (47)23.曾宝华誓死护印 (49)24.凋谢的井冈兰 (51)25.克诚千里找党 (53)26吴仲廉投笔从戎 (56)27考验人生 (58)28国际歌声找同志 (61)29?刘真精神不死!? (64)第二篇实事求是闯新路30.文家市转兵 (66)31.赣南三整 (68)32.八角楼的灯光 (70)33.第一面军旗的诞生 (72)34.茅坪安家 (73)35.毛泽东保护天主教堂 (76)36.三释俘虏兵 (77)37.十六字诀的由来 (79)38.井冈山农民首次喊出了?共产党万岁? (80)39.毛泽东夏幽遇险 (81)40.毛泽覃乔林建党 (83)第三篇艰苦奋斗攻难关41.朱德的扁担 (86)—2—42.毛委员带头打草鞋 (88)43.朱军长睡地铺 (89)44.毛泽东的三张发票 (91)45.张子清师长献盐 (93)46.朱军长与团结菜 (95)47.朱军长怎么成了?伙夫头?? (97)48.井冈山走出的?皮箩将军? (99)49.曾志魂归井冈 (100)50.彭家女将 (103)51.红军?大管家? (106)第四篇依靠群众求胜利52.毛委员坐上席 (109)53.黄洋界上炮声隆 (111)54.一罐食盐的历史见证 (113)55.毛泽东赴?鸿门宴? (115)56.一个红枣也不能动 (117)57.龙关秀巧送粮 (119)58.毛委员送棉衣 (120)59.?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122)60.党代表罗荣桓 (124)61.?三项纪律六项注意? (127)62.毛委员改政纲 (129)63.泥腿子县长 (131)—3—64.朱军长赔壶 (134)65.聂槐妆送盐 (135)66.永新困敌 (137)67.彭德怀发银元 (139)68.米缸的故事 (141)69.打败江西?两只羊? (144)—4—第一篇坚定执着追理想1.三湾改编铸军魂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

井冈山经典红色小故事

井冈山经典红色小故事

井冈山经典红色小故事井冈山位于江西省东部,是中国革命时期的重要地区,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曾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战斗和政治运动,形成了红军的一系列策略和战术。

以下是井冈山经典红色小故事,以此纪念革命先烈和他们的英勇事迹。

1. 赣南会议在1930年的赣南会议上,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毛泽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武装夺取政权。

这个思想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清风店起义在1930年的清明节,井冈山地区的共产党员在清风店举行了一次起义,这是毛泽东开始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行动。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军事力量。

3. 红四军成立在1931年,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正式成立了,这个军队由几个小红军合并而成,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正规军队。

红四军曾经在井冈山、鄂西、闽西等地开展了一系列战斗。

4. 争取群众在毛泽东领导的红军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争取群众。

红军在井冈山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工作,如减租减息、保护妇女权益、提供医疗救助等。

这些工作为红军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5. 严厉斗争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在井冈山地区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的斗争,如白色恐怖、反围剿等。

这些斗争对红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6. 西征战役在1934年,红四军离开了井冈山地区,开始了西征的战役。

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在长征中经过了困难的旅程,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到达了陕北地区。

7. 纪念馆在井冈山地区,有一个纪念馆,它讲述了红军在井冈山地区的革命历程。

这个纪念馆是红军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祭奠革命先烈的场所。

8. 红军歌曲在井冈山地区,有一些著名的红军歌曲,如《井冈山上》、《小小兵团》、《打倒蒋介石》等。

这些歌曲是红军在井冈山地区生活、斗争的真实写照,也是红军革命军歌的经典代表之一。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传承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

故事一,毛泽东与红军将士的情谊。

在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岁月里,毛泽东同志与红军将士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有一次,红军在井冈山打了一场胜仗,毛泽东同志得知后非常高兴,他亲自到前线慰问将士们。

当他看到战士们负伤的时候,眼眶泛红,他紧紧握住他们的手,温和地安慰他们,并亲自为他们送去慰问金。

在这一刻,将士们感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关怀和爱护,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决心。

故事二,朱德与红军战士的患难与共。

朱德同志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与红军战士之间也有许多感人的小故事。

在井冈山长征途中,红军队伍遭遇了连续的暴雨和饥饿,士兵们疲惫不堪。

朱德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他亲自下厨,为士兵们做起饭来。

虽然他的手艺并不娴熟,但他的一片深情却感动了每一个红军战士。

在朱德同志的带领下,红军战士们共度难关,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故事三,井冈山女红军的英勇事迹。

井冈山女红军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

在一次战斗中,女红军小雪被敌人包围,生死关头,她毫不畏惧,临危不惧,奋勇杀敌,最终成功突围。

她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所有人,成为了红军中的英雄。

这些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珍贵遗产,它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

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继续前行。

愿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愿我们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游览井冈山红色之旅的观后感800字

游览井冈山红色之旅的观后感800字

游览井冈山红色之旅的观后感800字游览井冈山红色之旅的观后感800字1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擎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次旗帜;在这里,革命之火燃遍了大地。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体会许多,感受许多……在经历一夜的火车硬座后,疲惫的头脑尚未苏醒,我们就来到了革命博物馆。

虽说我从前已来过一次,但这次来,似乎又多了些更深层的感悟。

看着墙上那些革命先烈的照片,阅读着他们的革命故事。

我感受到那时候的革命斗争是多么的艰难!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下,仍保持着顽强的革命斗志是多么的不容易!这种精神到现在都是需要我们学习的!而我们当代学生,需要这种在困难下依旧坚持自己信仰的精神!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黄洋界,八角楼,象山庵。

其中,黄洋界给我的印象颇深。

黄洋界被薄薄的雾气笼罩着,但依稀可见以当年红军迫击炮为原型的雕塑。

我的思绪飘回到车上导游给我们讲述的故事:红军当年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的两个团,这迫击炮就有不少的功劳。

如不是那最后的神来一炮,红军也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想来,有可能老天爷也被红军守住黄洋界的决心打动,也帮了他们一把。

八角楼倒是让我小吃一惊,毕竟若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当年的毛泽东、朱德的办公,居住坏境居然如此之简陋。

看着简陋的桌椅板凳,我真为当初嫌弃军训环境的我感到羞愧!回到农家,整洁的床铺,热情的农家主人,给我疲惫的身体和心灵极大的安慰。

在吃过美味的农家饭菜,我洗了个长长的热水澡,就早早躺进被窝里睡了。

这时,我才明白吃饭和睡觉是多么美好的两件事啊!第二天,我们参观了革命烈士陵园。

整个陵园以阶梯修筑,走进圆门,几十级的台阶,高耸和凝重。

我们怀着虔诚的心献上花圈,看着革命先烈的塑像,大理石上密密麻麻写着的革命英雄事迹。

我的心情是那样的沉重,我不禁猜测他们其中或许有些和我是同龄,在无忧无虑最美好的年纪里,他们选择为中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多么勇敢。

红色经典故事12则

红色经典故事12则

毛委员送棉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

毛泽东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

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

好在苦惯了。

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

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

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

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

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水缸的秘密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

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

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

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

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第一篇】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xx月xx日,民建建德市委会组织23名会员赴井冈山红色之旅。

去之前,郑冰主委就和我们讲,她去过井冈山,那是一个让她久久不能忘怀的地点。

在参观烈士陵园,缅怀烈士那一刻,她的眼睛涩润了,她真正体会到了:在中国没有那个党能担负起救中国的历史使命,只有共产党。

她坚信:民主党派跟着共产党走是对的,要让民建会员树立起跟共产党走的坚决信念。

也在那一刻,她萌发了要组织民建会员来井冈山,同意一次教育。

一、体会历史xx月xx日,早上九点,我们一行23名会员乘坐大巴车前往井冈山。

夜幕落临,我们来到了江西吉安市,匆忙的晚餐后,又驱车向井冈山进发。

一个多小时后,车窗外掠过的山峦夜影慢慢多了起来,这时不知是谁讲了声井冈山到了,沉睡的车厢连忙沸腾了起来,大伙儿疲乏的身躯顿刻振作了起来,一会儿又静了下来,一张张脸贴着车窗玻璃,眺望那远方夜色下的井冈山影,仿佛要想寻找到当年红军战士的身影。

晚8点,我们到达井冈山的茨坪目的地。

住宿安顿后,会员们两两三三兜转茨坪,寻踪伟人足迹,缅怀伟人丰功伟绩。

那一夜大伙儿聊了很多,很多人久久不能入睡。

翌日一早,我们上了黄洋界。

一路上,大伙儿怀着激奋的心情,钟君会员专门的活跃,歌也唱得专门的好,带领大伙儿唱《红星闪闪》、《十送红军》等红军歌曲,深深感受到“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施舍慷委员豪情满怀地给大伙儿唱了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西江月》,“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大伙儿也跟着唱起来,歌声响彻回荡在黄洋界。

接着,参观了红军造币厂、红军第四军医院。

解讲员介绍:1929年1月,敌人偷袭红军医院,136名红军伤员来不及转移,全部壮烈牺牲。

接下来,我们到了井冈山龙潭,龙潭风景秀美。

最后,我们参观了井冈山历史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看着一个个悲壮革命历史的回放,看着满墙革命烈士的姓名,甚至还有数万烈士至今无法明白姓名,会员们显露出沉重心情。

郑冰主委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成千上万烈士用生命换来的。

井冈山的烈士事迹五篇800字以上

井冈山的烈士事迹五篇800字以上

井冈山的烈士事迹五篇800字以上我爱井冈山,因为她庄严肃穆。

我爱井冈山,因为她令人留恋。

我爱井冈山,更因为她是红色摇篮,是革命圣地。

今天wtt 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井冈山烈士事迹作文,接下来随着wtt一起来看看吧!井冈山烈士事迹篇1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鸟儿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花园是花朵的家,四季常绿,美丽富饶的百色就是我的家。

百色,一片撒先烈热血的土地;百色,一座英雄的城市;百色,一个生我养我的故乡。

作为故乡的儿女,我感到无比自豪。

接下来,就随我来尽情领略这片炽热的“红色”土地吧!百色,知名的红色经典景区有: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红军桥等。

就说我们百色的粤东会馆吧!它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秀美的风景,但是它带着一股浓郁的历史沧桑感,典雅又古朴。

一进大门,庭院里种着左右对称独具南方特色的两棵石榴树,过道两旁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

过道被打扫得一尘不染。

往前走,竖立在眼前的是一扇古典而又有风格的大门。

进入大厅,厅堂高大雄伟,两边陈列着革命先辈们用过的办公用品和生活物品。

厅堂的中心还有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革命前辈围坐一起开会的场景,栩栩如生、生动逼真。

以前每每路过粤东会馆,往里瞧时,我还总以为是演员正在里边拍戏。

正厅的两侧有厢房,厢房作为警卫连的住室,非常简陋,每张床上有叠着的一张棉被。

厢房旁还陈列着先辈们用过的战斗武器和一些简陋的生活用品,如:手枪、长枪、大刀、长矛、文件包、煤油灯……每件物品都配有文字说明,每件物品都述说着一个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让我们联想到革命战争年代的那段峥嵘岁月。

革命先辈们经过千辛万苦,不怕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百色起义,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今天的百色,和平安宁,人们过上幸福的日子,这一切都是革命先辈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我们永远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幸福和平的美好生活。

井冈山革命烈士事迹五篇700字(精选)

井冈山革命烈士事迹五篇700字(精选)

写井冈山革命烈士事迹的作文17月24日,也就是昨天,我和我的亲戚去了井冈山。

6:40我们准时起床,8点我们开车直奔井冈山,一路上我头脑中所有形容山高大巍峨的词一股脑儿全涌了出来,但最终我无法准确地用上一个,只能在心里发出深深的慨叹。

10点左右我们到达了井冈山,那标志像红色的岩石,一定是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拍完这雄伟的景象。

随后,我们来到了毛泽东雕塑馆,急匆匆的瞥了一眼,因为井冈山很大我还要看更多的地方,在去其他地方的途中我看到了胜利号角,那一定是胜利的标志!接着,我们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有四个展示厅,我们在那还买了纪念品,我买了两个,红旗给爸爸,因为我觉得红旗非常有纪念意义,小姑娘给妈妈,因为我想让妈妈永远年轻漂亮,我还让阿姨在纪念品上刻上了爸爸妈妈的名字和日期,然后就是吃中午饭了,我们去吃了农家乐,吃了红军菜,苦中带涩,这一定红军以前吃的野菜,我们还吃了木槿花炒鸡蛋,特别好吃,香甜可口还带有一丝清香,还有石鱼,石鱼的鱼皮滑嫩,肉质新鲜,里面的豆腐,犹如冰淇淋般即口融化,嫩极了。

吃完午饭,我们去了烈士陵园,我们沿着台阶走了上去,在玻璃的大门上写着一个大大的肃静,里面有好多革命烈士的照片,下面写了他们的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还有他们的光辉事迹,接着我们看到了密密麻麻牺牲烈士的名字刻在一张石板上。

接下去,我们登山,看到了雕塑园,有的骑着马,手高高举起;有的像是在呐喊着,像白满腔的怒火发泄向鬼子们;还有的威风凛凛的站着。

看完了烈士陵园我们就去了旁边的古镇,买了几个新鲜的李子就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此次旅程,让我懂得了红军顽强抗战的精神,我也要学习红军的精神。

写井冈山革命烈士事迹的作文2坐在回程的列车上,我回想起井冈山上发生的种种。

这里的美丽包括青山绿水。

层山被茂密的树木覆盖,空气中是潮湿的清冷的味道。

流水是清澈的透明色,在石头上冲击出白色的浪花。

这是在大都市难得一见的景象。

这里的美丽包括激澜壮阔的革命。

参观井冈山博物馆,这里陈列着革命先烈们战斗、生活时使用的物品,看着这些好像就看到了当时红军们奋勇抗击敌人的画面。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5则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5则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5则一、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的背景介绍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孕育了无数英勇的革命先烈和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这里,我们选取了五则红色经典小故事,旨在传承革命精神,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二、故事1:朱毛红军的成立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和毛泽东两位伟大的革命家携手创建了朱毛红军。

他们共同领导这支队伍,英勇抗击敌人,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朱毛红军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三、故事2:井冈山的斗争策略井冈山斗争时期,面对敌人的围剿,红军采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策略,有效地打击了敌人。

这种斗争策略不仅在井冈山得到了成功实践,还为后世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故事3: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在井冈山斗争中,红军战士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英勇的品质。

比如,红军战士张思德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还有贺龙、叶剑英等一大批英勇的红军战士,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值得后人怀念。

五、故事4: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土地改革、教育、卫生等各项建设。

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六、故事5:红色经典的传承与意义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传承这些故事,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同时,我们要从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之,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承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是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重要载体。

井冈山红色故事简短30字

井冈山红色故事简短30字

井冈山红色经典故事篇1小井位于井冈山西北面,距茨坪6公里。

1928年夏天,红四军在这里设立了红军伤病员医务管理组(第四组),当时全村的40多户农民家里,住了200多名伤病员。

为了减轻群众的负担,改善伤病员的医疗条件,根据湘赣边界特委的决定,1928年10月开始兴建小井红军医院。

建院所需的木材、石料都是由井冈山军民上山砍伐、开采的,所需经费也是红军和群众节衣缩食自愿捐献的,共收到捐款1000余元。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建起了这栋两层木质结构、共32间、可容纳200名伤病员的病房。

原打算建三栋这样的房子,因敌人进攻而停工。

医院建好后命名“红光医院”,这是中国红军的第一所正规医院。

院长曹镕,党代表肖光球,党总支书记曾志(女),医生有:李宝森、段治中、谢秋月、伍海泉、伍文奎等。

当时医院的医疗设备很差,经常缺医少药。

医院的医务人员自己采挖草药,自制医疗器械,同时利用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药品,采取中西两法治疗伤病员。

1929年1月,湘赣两省敌军调集18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会剿”,红五军和王佐部在彭德怀、滕代远等指挥下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1929年1月29日,敌人在多次进攻不得手的情况下,买通了宁冈县斜源村游民陈开恩带路,绕过红军正面阵地偷袭了小井村。

在医院养伤的重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共130多人因来不及转移,全部落入敌军手中。

敌军对红军伤病员严刑拷打,威逼伤病员说出红军主力的去向,伤病员们面对敌人的枪口,忠贞不屈、誓死如归,无一人开口。

敌人未能达到目的,就把伤病员拖到小溪旁的稻田中用机枪扫射,红军伤病员全部英勇就义。

英雄们倒下后,隐敝在深山密林里的井冈山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的遗体掩埋在这块稻田中。

这130多名英雄究竟叫什么名字,史料上没有任何记载。

解放后,根据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同志回忆,才得知吴鸿禄、李玉发、朱娥龙和邓颖发等20多名伤病员的名字,大部分则为无名英雄。

1951年井冈山,井冈山军民将烈士们的部分遗骨从小井迁到茨坪重新墓葬,并建造革命先烈纪念塔。

井冈山红色故事200

井冈山红色故事200

篇一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篇二井冈山上南瓜香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根据地物资严重匮乏。

为解决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根据地军民就以南瓜替代主粮。

战士们想方设法收集南瓜籽,有的还跑到破屋、大陇、黄坳等很远的地方去收集。

收到种子后大家满山遍野种南瓜。

小井红军医院的领导、医护人员和伤病员也积极行动起来种南瓜,任务是每人四株。

一些重伤员无法完成任务,轻伤病员就帮着分担。

有个姓赵的排长,腿部负了重伤,护士不让他出来,但他硬拿着拐杖,一拐一拐地爬上山坡,帮别人点籽浇水。

一位连长伤很重,躺在床上不能动,便把通信员叫到床边,郑重地交代:“我现在动不了,请你代我种好四株南瓜。

”通信员笑着说:“我已经种了十株,算上连长的份,已超额完成任务。

”山上的老百姓看见红军种南瓜,称赞道:“只听说当兵吃粮,按月发饷,但没有听过当兵的种粮,这样的部队真是头一次见到。

”不久,战士们种的南瓜开始长叶了,南瓜苗顺着山坡往上爬。

战士们经常去拔草、捉虫、浇肥,根本用不着领导吩咐。

有时执行任务回来,也要到山坡上看看自己种的南瓜长得怎么样。

如果部队下山执行任务,出去的时间比较久,当地暴动队员和儿童团员就主动帮忙管理南瓜。

秋天到了,战士们种的南瓜长得又大又好,有的一个就有四五十斤重。

有的连在丰收时,还专门开了庆丰大会,在最大的几个南瓜上贴上红纸,上面写上这个南瓜是哪个班、排和个人种的,以示表扬。

当时在红军中传唱的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200字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200字

井冈山红色经典小故事200字(6)1.“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

”1928年4月底,朱毛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两天后,两军负责人在“龙江书院”举行会议,会议根据湘南特委的决定,将两支部队合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兼十师师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十一师师长。

5月4日上午,在井冈山砻市广场隆重召开的井冈山会师暨红四军成立庆祝大会上,毛泽东出人意料地背上了匣子枪。

他挎上匣子枪,走到行伍出身,经常一身戎装的朱老总跟前诙谐地说“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罗。

”2.“干嘛非要人家入党不可”共和国上将郭天民在延安时,毛主席听说他年龄不小还没有结婚,关切地问其中原由。

当听说是因郭天民的未婚妻不是党员,上级未批准成婚,毛主席笑了,对郭天民说,你那未婚妻是个从东北来的流亡的学生,跑了几千里地来革命,干嘛非要人家入党不可,你回去跟政治部说一下,就说我同意你们结婚。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关怀下,郭天民成了家。

那年他33岁,任红军第一局局长。

3.“你照样喊我老毛就是!”1950年9月25日,毛主席接见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突然,一位代表紧握毛主席的手重重抖动着,大声说“老毛,你咯胖呀!”周围人大吃一惊,但毛主席很快地给对方肩膀上一拳头:“罗瞎子,是你呀!”原来,大革命时期,毛主席到苏区找一个乡长搞调查;问名时乡长说家里穷,不字识,没有名字。

毛主席说:你总得有个名字呀。

他说:从小叫习惯了,如今更不能叫官名。

毛主席赞叹说:“说得好,日后革命成功我们也不能像陈胜那样”。

他哈哈地笑着问:“你管天下我怎么称呼你呢?”毛主席说:“你照样喊我老毛就是!”他说“我记着你的话了。

”这下子真碰上“老毛”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老毛”也就脱口而出了。

4.“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1955年1月14日,毛泽东请李四光、钱三强给中央领导同志讲课,他说:"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就原子能有关问题,请你们来上一课。

"1964年2月6日,毛泽东又请李四光、竺可恢、钱学森到他的住所谈科学。

红色故事分享会发言稿开头

红色故事分享会发言稿开头

红色故事分享会发言稿开头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红色故事的经历和感悟。

红色,代表着热情、勇敢和坚韧。

红色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激励前行的力量。

在这个特殊的红色故事分享会上,我想讲述一个我亲身经历的红色故事,与大家共勉。

那是我大学时的一次实践活动,当时我们的社团组织了一次红色革命遗址考察活动。

我们前往了井冈山,这片充满了红色记忆的土地。

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

站在这片遗址上,我仿佛看到了那段艰苦卓越的岁月,那群年轻人的英勇和无畏。

一天早晨,我们来到了井冈山的悬崖边。

面对着那险峻的悬崖,我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力量,那是红军壮丽的临冰看水时的决绝和坚定。

据说,当年面对敌人的追捕,红军士兵们为了保存队伍的机密,选择了跳崖。

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无疑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当我站在崖边,眺望远方,心中泛起无尽的思绪。

我想到了那些革命烈士,他们是多么英雄,多么伟大!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鲜血和汗水,但他们所倡导的理想却永远燃烧在我们心中。

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英雄的血液汇聚成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我们应该怀着对历史的敬仰,对英雄的崇敬,向他们学习,在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着他们的精神。

回到学校后,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成立了一个爱国主义社团,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传达红色精神,激励更多的人。

我们组织了一次红色文化分享会,通过影像资料和亲历者的讲述,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革命历史。

通过分享红色故事,我们引发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共鸣,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在这个红色故事分享会上,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红色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种精神。

红色精神蕴含着勇敢、毅力和奉献。

红色精神是我们的瑰宝,更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

我们应该怀着对红色历史的敬仰和对英雄的崇敬,将这种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
下面介绍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曾志。

曾志的故事在这之前我就读过,读时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这次,井冈山学习之行,再次聆听了石金龙老师(曾志之孙)的讲述。

1998年6月21日,曾志走完了她87年的生命历程,魂归井冈山。

后事完全按老人家的遗嘱办理。

曾志的遗体火化时,尽管没有通知任何人,但还是有许多人得到消息后从四面八方赶到北京医院为她送行。

没有灵堂、没有花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遗体火化过程,令人难以相信这是在与一位德高望重的功勋老人做最后的告别。

望着老人家的遗容,许多人泪湿衣衫,哀祝声起伏不断、撼人心肺。

若问为什么她的一生会是这样感人,回答是:她不仅是一个战绩辉煌、功成名就的革命者,更是一个把大爱撒向人间的女神!复叙几个故事给大家听:故事一:1949年,井冈山解放了!此时,石来发的外婆已经去世了,来发分了田,讨上媳妇,过上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舒心日子。

平静的生活孕育着波澜,孕育着一出出人间悲喜剧。

20年来,一直奔驰疆场、转战南北的曾志,无时无刻不思念她留在井冈山的骨肉,但因战争和工作原因,她没有闲暇去寻找。

机会终于降临了。

石来发,在苦海里挣扎了二十几个春秋,从没有享受过母爱,听到此事后,不禁热泪盈眶:我有妈妈?他压根没想到自己的母亲还健在,而且是大首长!
阔别24个年头后,母子俩终于在广州相见,他们凝视着对方,似乎想从对方沟壑纵横的脸庞上找到二十年来的风雨和坎坷,他们的眼睛噙满了幸福的泪水!石来发了解自己的身世后,改名为蔡石红,因为他忘不了抚育他的石家,更忘不了养育他的这块深情的红土地。

在广州,蔡石红吃住在母亲家里,没有任何特殊的照顾,但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温馨的补偿,他感到了从未享受过的母爱!
想想过去的苦日子,蔡石红斗胆向母亲提出希望能调到母亲身边,吃上皇粮。

曾志一口回绝:“毛主席的儿子都去前线打仗,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家务农呢?!”蔡石红无言以对。

他三次南下广州,三次空手而归。

从母亲严厉的目光、倔强的表情里他悟出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蔡家的光荣不应躺在烈士的名份上,而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
曾志何尝不心疼儿子?她总想设法补偿多年来对儿子的感情,以慰藉心中的歉疚。

她也想给儿子安排一个工作,但她更清楚,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她不能这样做。

故事二:1931年,又是11月,曾志又生下了一个又黑又壮的男婴,取名铁牛。

铁牛太可爱了。

曾志产后第6天就投入到紧张的斗争中去,铁牛便出奇的乖,不哭不闹。

“这孩子多乖啊,我们自己能养大!”曾志当时改做白区工作,
很有信心养大这个儿子。

两个月后,她与丈夫一道,抱着小铁牛来到厦门,准备稍作停留后便送到母亲那里去,请母亲帮忙照看。

厦门中心市委书记王海平同志赶来看望蔡协民和曾志,见面就劝说:“孩子就不送他姥姥那儿去了,兵荒马乱,路途遥远,晕船不说,路上也可能发生意外……”
“我怕什么?”曾志生性刚强,硬硬地顶上一句,“我这个人什么都不怕!”
王海平怔了怔,又低下头犹豫片刻,终于尴尬地吐出真情:“曾志同志,对不起了。

市委急需经费,听说你生了一个男孩,已由组织决定,卖了200块大洋。

现在钱已经差不多花光了,孩子你不给也得给了……”
曾志愣住了,半天才像大梦初醒一般透过一口气。

她茫然地望望丈夫,望望儿子,最后将目光呆呆地落在市委书记的脸上,久久不动一动。

市委书记无声地垂下头,等待那意料中的哭声和责骂。

可是,传到他耳边的却是一声催人泪下的颤音:“服从组织决定……”
坚定信念,忠于信仰,努力实践中国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