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文档
三年级下册数学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反思稿 三篇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每套书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学生做了不同解决方法的尝试。
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在前面口算的基础上,引导先用竖式计算3×12=,再用竖式计算20×12=,学生算出后,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23×12=,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
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3得到3个十,故3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
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如:对学生估计过低,学生已经表达清楚地内容,总要自己再重述一遍。
还有些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孩子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
计算不熟练。
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
今天上了一节计算课,这节课是整个单元的核心——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而这个方法的学习又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乘法作铺垫。
课前对本课的定位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小组交流,为竖式计算做好算理的铺垫。
可能是课前对学生的估计过高,课堂中教学重点突出不够,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差,一节课下来,正确率大约只有70%左右。
反思今天的这节课,将一些问题应呈现出来,以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一、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后,应安排一定的交流和反思的时间。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5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5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关注要点把握关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笔算乘法的通法,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为不需要进位,就一个例题,重点让学生明白乘的顺序和乘得的积书写位置两个问题就可以了。
这部分内容看起来简单,可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却是很难理解的。
在备课时主要关注了以下几点:1.学生的起点。
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应该具备的必要技能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到这一起点,让学生能够在课伊始就能清楚地知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及方法,特别是通过“24_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由学生自己说出需注意的问题,然后把这三条贴在黑板上,以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完整的笔算思路。
为下面类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也提供了方法基础。
通过课堂的实际效果看,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2.转化思想的渗透。
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练习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是把它们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设计时想从这个地方开始就让转化在课堂中发挥作用,让孩子能够对转化思想有一个切身的体验;当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题用口算做出来时,再让学生感受到没学过的内容可以转化为学过的口算来解决;最后探究出用竖式计算时,总结算法,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原来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就是用第二个因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其实就是转化成了两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设想的过程是这样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让孩子从知道转化这个词,慢慢明白原来就是这么回事,简单易懂,不用非得描述出“转化”是什么,但是心中已经明白了“转化”是为了干什么。
3.习题的设计。
像这样的计算课,除了让学生明白了算理,知道了算法,更多的功夫应该放在练习上,只有在大量的练习中,学生才能逐渐掌握计算的技能和技巧。
因为是计算,如果只是一种形式的练习,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内容应该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三年级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初步的发展,这一年级的教学应多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思维活动,注重知识的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的力量,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复习引入,明确学习任务教师先出示了一组口算题,让学生进行会议旧知,然后在进行改编题目,明确本节课的主要解决问题,同时与旧知联系起来,使新知识与旧知能沟通好,从而为下面的学习任务做好铺垫。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运用的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经历了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3、梳理思路,小组交流,取长补短学生通过整理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通过观察他人的解题思路,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为数学的交流做准备,并通过交流书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
4、整理成果,全班交流,教师归纳让学生一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本小组的探究成果。
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明白了要解决两位数呈两位数只要通过正确的分拆就可以把它转化为以前的知识,从而可以解决问题。
然后在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明确只有在正确的分拆方法基础上,还要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拆,才能有助于计算,才能使计算更方便、更灵活。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通用5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通用5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1《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利用情境、操作工具、图片、图表、符号等,理解运算的意义,探索算理和计算的规律”。
这其中提到的“具体有趣的事物”、“操作工具”“图片”、“符号”等操作的材料应该是“计算模型”的一些具体形式。
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读中,我发现虽然多数学生能够计算出结果,但是他们并不理解算法背后的真正算理,针对算法易学,算理难懂的情况,引发了我一个思考:能否有便于学生实际操作,并给予学生更大数学活动空间的直观模型呢?能否让学生享受到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呢?在进一步研究中,我发现利用点子图的直观模型可以解决算法易学,算理难懂的情况,因此制定了借助模型支持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学主线。
一、借助模型获得多种算法。
二、借助模型理解算理。
三、借助模型沟通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
四、借助模型渗透神学文化。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呈现出多种方法,同时在不断交流与探索中,逐步对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法与算理深入的理解。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勇敢地退下来,让学生充分展示,又能够适时的进,促进学生思考问题不断深化。
在借助模型支持两位数乘法的过程中,我感悟到当学生运用模型将新问题通过转化的数学思想变为已知问题时,学生不仅获得了一个计算结果,而且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
久而久之,学生运用模型的意识会不断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会逐渐拓宽,它将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1、学生在列竖式进行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中,对计算原理的理解有困难,要多给予解释说明和思考时间。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9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9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篇1本节“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为计算法则教学课,我按照传统的模式:导入,新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设计的。
良好的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下围棋这一情节,就是针对新课中的“围棋”我设置了“专心致志”的故事而过渡到新课。
巧妙地将“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的问题融于故事情节之中,使单纯的数学教学变得情趣盎然。
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
但是复习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本节课的亮点部分生生互动环节“蜜蜂采蜜”没有实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新课练习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做错。
原因是两个数的和没有加反而也用乘法。
针对错误指出错误让全班的同学引以为戒。
避免这种错误再次发生。
精心设计的一节课并没有上出我理想中的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
分析如下:(1)导入过长。
导入过长直接影响后面的教学。
(2)复习注重梯度练习。
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练习多设置些有梯度性的题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消化。
(3)时间分配上要调整。
(4)尽量避免口误,注重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虽然存在种种遗憾,但是我会一如既往的努力下去,争取上好每一堂课,少上遗憾的课。
在遗憾中反思,在遗憾中完善,在遗憾中成长。
让学生学到学好更多的知识!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篇2这几天我教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现作出如下反思:一、优点:(1)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
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
(2)教学中成功创设了问题情景。
教学时,我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创设生动的情境,在学生入迷的听讲中,顺势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年级下册数学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反思稿 二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能够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这堂课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一、整堂课的衔接不够,没有巧妙地将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也就是没能够一直将学生的思维牢牢地注意在课堂学习上,缺乏激情,与学生的距离远了,课堂气氛不够和谐。
二、在笔算之后处理得不够正确,应该让学生个别回答,发现学生的问题,而不是用一起回答的方法,走个形式,没有起到准备题的作用。
三、让学生练习之前,应该把作业的要求说清楚明白,而且每个问题要“小”,能让学生一下子明白,并能按照要求练习。
这方面我做得不够好,想当然地就让学生解答问题,其实有时候学生还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这就没有达到练习的目的了。
学生解答问题,其实有时候学生还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这就没有达到练习的目的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能够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教学中,我从学校购新书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
例:24×12,让学生以探究、活跃、高昂的精神状态参与学习过程。
从课堂反馈来看,效果较好。
在探索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有的孩子用口算的方法,有的孩子用竖式的方法。
其中不少用竖式的孩子是直接写出得数而没有计算过程的,说明这些孩子还没能很好的理解算理。
此时,我请了几位孩子上台书写自己的方法,先请口算的孩子说了自己的想法,再请笔算正确的孩子说他的计算过程,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表达,让学生们理解笔算的计算过程。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文档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学目标基本上达到了。
同时渗透了数学中的常用方法
转化,通过练习,发现效果还可以。
我想这样的计算教学课,还应紧接着进行一节练习课,这样对学生熟练掌握算法有很大的帮助。
2、我在处理本课的重难点时,节奏有点快。
只是让一个学生说出算理后,没有
让其他学生再说一说。
就进行下一个环节。
算理对学生来说很难,只是说听一遍,我认为是不行的。
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其次在引导学生竖式中乘的顺序时,不太明确,从而导致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了乘的顺序不对的错误,这些地方需要我认真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3、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利用不好。
如在练习时有一个同学在板演时,竖
式中出现了错误,我只是主观分析了错因,没有了解这个同学真正错因。
生成的资源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教师的教学反思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在课堂上要适时抓住一些生成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教学。
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4、教师的语言不太精炼,在某些问题的表达上,让学生的活动指向性不强,不
能点燃学生的思维活动。
5、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不强。
本课中大部分学生参与热情较高,但也有一些学
生始终不太兴奋。
这与老师的调控有关系。
总之,本节课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我想出现的问题并不可怕,这有利于找出自己的不足。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把这些问题一一剖析,不断改善,努力提高自己。
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学老师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学老师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学老师教学反思「篇一」学习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理念的诠释,所有的这些都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让我感到自己所会的是多么的少、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这更让我迫切的意识到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地给自己充充电了。
不能再抱着自己旧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了,多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上一个新台阶!首先评价学生不能只看考试分数,还要看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社会责任感、行为习惯、学习热情、方法技能、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再次对“知识”的定义认识要转变,改变认为只有书本上、课堂上的内容才叫知识的传统观念,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思想,使课堂的时空无限扩大;教师应有让学生主动发展的观念。
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本质上讲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中主动发展起来的。
传统语文教育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教师也常以“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自勉,给人的感觉学校教育就如茶壶(教师)往茶杯(学生)里倒水一般容易。
其实这种提法只适合于“传道、接业、解惑”的传统教师功能,当前的创造性语文教育以“教师带领学生去找水”来描述更恰当,所谓教学活动,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找水”,才有喝不完的水。
课堂就是一个表演的舞台,问题是为什么表演,为谁而表演,怎么表演?那是理念的转变,方式的转变。
课堂这个舞台没有天花板,告诉我们这个舞台无比巨大,教师在课堂上有无比巨大的创造空间,我们只有在这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上,才能诞生出优秀教师。
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
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总之,今天我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这是对我的心灵、我陈旧的教育观念进行的一次洗礼,我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新知,充实自己,让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学老师教学反思「篇二」数学课其实是思维训练的场所。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是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如何在计算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如何让枯燥的计算题充满活力,下面给大家分享《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计算类教学一直被冠以枯燥、乏味的标签,学生课堂上提不起兴趣,反复强调但仍有学生不会计算,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也痛苦。
因此,如何上好计算课成为了我的困扰。
上个学期我们创新街基地校便以计算类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渐渐发现可以借助直观模型架起算法与算理之间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
很庆幸在我们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吴正宪老师的亲临指导,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下面我将针对到《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作以说明。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做过了表内乘法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这些都将成为本节课学习的依据,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已经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根据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教育观,在明确了这节课的知识地位之后,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学生情况,我进行了学前调查。
对班上随机抽取的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少数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家长或课外班辅导能计算出正确答案168,但对算理并不清楚,竖式的书写格式也不规范,对于给出的电子图,并没有起到帮助理解算理的作用。
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我对教材进行了研读。
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经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可见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新旧教材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中加入了点子图的直观模型并在练习十中安排了相应的习题,教材的用意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认真学习了教师用书。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通用6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通用6篇)这局部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
先消失不进位的,突出乘的挨次及局部积的书写位置,帮忙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把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根底。
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根底。
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在学问与技能、数学思索、解决问题、情感和体验上要到达以下几点: 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拟正确娴熟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沟通,享受独立思索后发表自己见解的欢乐,获得胜利的体验。
3、能应用学问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亲密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关键在于学生能把握好乘的挨次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教学理念:新课程根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学习计算的教学,首先要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
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
然后,为学生供应生动好玩、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并且,对于培育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和良好的数感是非常有利的。
于是我依据学生特点,在导入局部主要借鉴了孙教师的做法:我在课堂开头就从学校购新书入手,再现了学生熟识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计算设置在学生熟识的详细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学问与阅历,使学生情愿去主动探究学问。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精选6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精选6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今天继续用钉钉直播讲授数学课,本节课我讲的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整数乘法学习的重要阶段,需要让孩子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
课上,我通过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让学生说说笔算方法,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把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找准,为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新知做铺垫。
接着从王老师买书的情境引出算式14×12,从而出示本节课的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在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时,我让学生通过点子图的形式,明确可以把其中第二个乘数分成(3×4)或(10+2),首先知道了计算结果是168;接着一起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我让学生先根据独立尝试解决列竖式计算,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接着我一步一步出示正确的竖式书写方式,并通过点子图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意义时,特别强调14×2表示2套书的本数;14×10表示10套书的本数;28+140=168表示12套书的本数。
同时明确了竖式书写要对齐数位,十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的积个位的“0”可以省略的道理。
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理解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更便于理解和接受。
接着我通过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对比,让学生发现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从而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在巩固拓展环节,我先从笔算方法的掌握先着手,让学生通过计算、展示做一做的题目,让大家明确竖式中的每一步得数是怎么来的,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小学数学三年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次说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教材例1编排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四、说教法:根据计算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练习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使他们能及时肯定自己的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2、采用尝试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渗透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改错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五、说教法:1、使学生学会比较推理的方法概括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2、通过板演、讨论、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自查和笔算,使学生养成计算认真、仔细、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六、说教学程序:以目标教学为基本形式,以尝试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一)、前提测评:1、笔算下面各题24×3 78×8 57×7 63×5提问:用一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2、口算27×20 82×40 52×60 12×90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二)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怎样笔算呢?下边我们一起来学习。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优点:1、复习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的理解做好铺垫,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转化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
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去学习,理解更容易接受。
2、小组合作效果好,学生对算理理解到位。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140(本),再用14×2=28(本),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
不足之处:1、列竖式计算中,有易错点没有突破。
在列竖式计算中,出现了个位和个位相乘,十位和十位乘的现象,说明对竖式的算理理解不够透彻,对计算方法的认识还存在误区。
对于老师的提问与十位相乘的积的末位数字要与十位对齐,并且末尾的0不用写的原因说不清楚,表达不出来。
也说明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没有突破。
2、时间把握前松后紧,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完成。
由于突发状况的发生,错误题的纠正,和学生说算理不清楚再加以练习等等,使得前面时间用的较多,导致后面练习没有跟上,学生对竖式计算没有形成熟练的技巧。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2 1、该课时的内容是属于计算教学。
它是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笔算基础上开始教学的。
在学习这一内容的时候学生已经有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了。
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的内容,它主要的教学目标是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能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
其教学的重点则是让学生通过这一学习能很明确地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第一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二个因数得多少个“十”,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的难点是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片段一师:文具店新购进一批圆珠笔,一盒是24支.请每个同学都猜一猜,这样的圆珠笔12盒大概有多少支?并说说你是怎样猜的?(学生猜测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五花八门,从八十左右到四百多不等.) 师:看来大家猜想的结果很不一致,那么用什么办法可以判断哪种结果最准确呢?(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嘀咕,算算不就知道了.)师:(老师马上接过话头)这几位同学说的很好,算算就知道了.下面请每位同学把自己猜测的结果写在纸上,然后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算算12盒这样的圆珠笔到底有多少支?看看自己猜的是否准确。
(老师布置任务后,很多学生依然带着期待的眼光看着老师。
当老师问,你们为什么不动手计算时,听到的回答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没有学呢?”)师:对,我们以前是没学,不过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许多方法。
(在老师的鼓励下,全班学生都开始了算法的思考,教师则分组进行指导。
)(学生经过15分钟的独立思考后,教师回到讲台。
)师:老师刚才发现,许多同学已经有了不同的研究成果,如果相互交流一下就可以学到不同的方法。
在同学们相互交流之前,先整理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想想你准备讲哪几点?说哪几句话?(准备20分钟后,开始小组内交流,然后请代表报告本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
)通过交流,全班一共发现了近十种解法:1)24+24+……+24=288(12个24相加)2)12+12+……+12=288(24个12相加)3)24×2×6=2884)12×3×8=2885)24×3×4=2886)24×10+24×2=2887)竖式计算8)24×20-24×8=288片段二师:同学们已经探索出十几种算法,下面我们比较一下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计算教学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们计算的兴趣。
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目的,先引导学生估算。
由于刚学过估算,放手让学生们进行估算,然后汇报估算的结果分别是200、240。
这样我认为能帮助学生巩固估算的方法。
同时也为笔算作了铺垫。
这时我就问学生24×12准确值是多少呢?你们试着算一算,用你自己的方法计算。
学生们开始计算时,我就把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王召鑫:用竖式计算。
毕左雪:24×10=240,24×2=48,240+48=288。
李文彬:240+48=288。
他们三个写完后,底下就有同学就说李文彬和毕左雪的一样,我说:“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了,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三位学生是怎么想的。
”李文彬说:“我和毕左雪想的不一样,我是20×12=240,4×12=48,240+48=288。
”他一说完大家就说写的不清楚,不能让人一眼看明白,讨论后觉得就种方法只给5分。
毕左雪虽然方法和李文彬一样,却写得比较清楚,但是这种写法比较麻烦,不喜欢用这种方法计算。
这时,我在小结这种方法时表扬了这位学生爱动脑,这为以后的简便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最后同学们给毕左雪打了8分。
最后由王召鑫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这一下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味口,都觉得这样计算简单。
于是我们就来研究用竖式计算24×12,我发现学生们都进入了学习状态,最后教学效果也很好。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这几天我教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现作出如下反思:一、优点:(1)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
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
(2)教学中成功创设了问题情景。
教学时,我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创设生动的情境,在学生入迷的听讲中,顺势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
(3)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
A、教师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B、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c、严格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
D、效果明显。
二、不足:(1)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2)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
学生出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
三、今后改进方面(1)教学中既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
(2)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
可以采取课前听算的形式,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细水长流,每天必练。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2计算类教学一直被冠以枯燥、乏味的标签,学生课堂上提不起兴趣,反复强调但仍有学生不会计算,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也痛苦。
因此,如何上好计算课成为了我的困扰。
上个学期我们创新街基地校便以计算类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渐渐发现可以借助直观模型架起算法与算理之间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
很庆幸在我们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吴正宪老师的亲临指导,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下面我将针对到《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作以说明。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做过了表内乘法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这些都将成为本节课学习的依据,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已经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
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体验上要达到以下几点: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教学理念:新课程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学习计算的教学,首先要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
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
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是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计算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让枯燥的计算题充满活力,下面给大家分享《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 计算类教学一直被冠以枯燥、乏味的标签,学生课堂上提不起兴趣,反复强调但仍有学生不会计算,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也痛苦。
因此,上好计算课成为了我的困扰。
上个学期我们创新街基地校便以计算类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渐渐发现可以借助直观模型架起算法与算理之间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
很庆幸在我们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吴正宪老师的亲临指导,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下面我将针对到《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作以说明。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做过了表内乘法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这些都将成为本节课学习的依据,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已经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根据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教育观,在明确了这节课的知识地位之后,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学生情况,我进行了学前调查。
对班上随机抽取的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少数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家长或课外班辅导能计算出正确答案168,但对算理并不清楚,竖式的书写格式也不规范,对于给出的电子图,并没有起到帮助理解算理的作用。
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我对教材进行了研读。
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经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可见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新旧教材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中加入了点子图的直观模型并在练习十中安排了相应的习题,教材的用意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认真学习了教师用书。
书中明确指出在教学笔算的时候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几何直观,因此点子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点子图,我又阅读了一些相关的饿书籍——《小学数学基本概念解读》《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书中对电子图的一些解释也为我备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学目标基本上达到了。
同时渗透了数学中的常用方法
转化,通过练习,发现效果还可以。
我想这样的计算教学课,还应紧接着进行一节练习课,这样对学生熟练掌握算法有很大的帮助。
2、我在处理本课的重难点时,节奏有点快。
只是让一个学生说出算理后,没有
让其他学生再说一说。
就进行下一个环节。
算理对学生来说很难,只是说听一遍,我认为是不行的。
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其次在引导学生竖式中乘的顺序时,不太明确,从而导致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了乘的顺序不对的错误,这些地方需要我认真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3、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利用不好。
如在练习时有一个同学在板演时,竖
式中出现了错误,我只是主观分析了错因,没有了解这个同学真正错因。
生成的资源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教师的教学反思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在课堂上要适时抓住一些生成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教学。
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4、教师的语言不太精炼,在某些问题的表达上,让学生的活动指向性不强,不
能点燃学生的思维活动。
5、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不强。
本课中大部分学生参与热情较高,但也有一些学
生始终不太兴奋。
这与老师的调控有关系。
总之,本节课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我想出现的问题并不可怕,这有利于找出自己的不足。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把这些问题一一剖析,不断改善,努力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