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水土保持具体措施
![水土保持具体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84ad24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7.png)
title: 水土保持具体措施author: [你的名字]date: [当前日期]水土保持具体措施水土保持是指通过一系列工程、生物和管理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土地利用。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1. 工程措施1.1 治坡工程梯田:通过修建梯田,减缓坡面径流速度,减少土壤侵蚀。
水平沟:在山坡上挖掘水平方向的沟渠,拦截径流,防止土壤流失。
鱼鳞坑:在坡面上开挖成排的半月形小坑,种植树木,既可固土又能蓄水。
1.2 治沟工程淤地坝:在沟底建造,拦截径流,沉积泥沙,形成小水库。
谷坊:在沟谷中设置的障碍物,用于减缓水流速度,减少侵蚀。
1.3 小型水利工程水池和水窖: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 生物措施2.1 植被覆盖造林:种植树木,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种草:在裸露地带种植草类,稳固土壤,防止风蚀和水蚀。
2.2 封山育林保护现有森林:禁止砍伐,允许自然再生,恢复森林生态系统。
3. 农业措施3.1 合理耕作等高耕作:沿等高线方向耕作,减少土壤流失。
轮作与休耕:通过作物轮换和适时休耕,保持土壤肥力,减少侵蚀。
3.2 土壤管理有机肥料使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
4. 林业措施4.1 护林造林水源涵养林:在水源地区种植,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防风固沙林:在沙漠边缘和风蚀严重地区种植,减少风蚀。
5. 水利措施5.1 水土保持工程小型水库和塘坝:调节径流,减少洪水危害,提供灌溉用水。
排水工程:合理规划排水系统,避免水土流失。
6. 临时措施6.1 施工期间的水土保持临时排水沟:在施工现场设置,引导水流,减少侵蚀。
覆盖与压实:对裸露地表进行临时覆盖或压实,防止雨水冲刷。
施工现场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现场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b9b187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a.png)
施工现场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现场的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止水土资源损失和破坏的系统工程。
在本工程中,我们将结合主体设计中已有的防护设施,布置水土保持措施,形成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水土保持以“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为原则,切实做好预防保护工作,贯彻“谁施工、谁治理、谁管护”的政策。
1.1水土保持防治范围及内容1)施工现场的水土保持措施应按监理人批准的水土保持措施计划,负责实施本合同责任范围内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施工开挖的场地、生活区、施工道路和渣场等,并在工程结束后,按合同要求进行场地清理和整治。
2)防治目标及工作内容包括:1)做好料场、渣场的挡护、截、排水等工程措施和表土剥离及回填措施,并负责料场和渣场施工期的维护管理工作。
规范弃渣堆放,渣场防护措施由主体工程统筹考虑,运渣过程中散落在路面的渣土应及时清理。
2)按合同技术条款的规定,做好场内道路上下边坡水土流失的防治工程措施;施工场地应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降雨径流对施工场地和渣场的冲刷。
3)应选择不易受径流冲刷侵蚀的场地堆放开挖料和弃渣,并在其堆放场地周边修建临时排水沟引排周边汇水。
4)应保护施工场地周边的林草和水土保持设施,避免或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5)通过综合治理,使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减轻,土壤侵蚀强度小于允许值,区内水土流失控制在轻度以内,以达到工程竣工验收的要求。
1.2水土保持技术要求1)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应注意:1)开挖坡度控制在稳定坡度范围内,对开挖软弱面及时进行工程防护。
2)在开挖边坡两侧设置临时排水沟,将施工期间的降水排至下游,防止边坡坍塌,引起水土流失。
3)为防止施工期降水及地面径流给工程带来影响,设置排水沟拦截并排走施工生产区场内及周边降水和地表径流,在排水沟出口处设置蓄水兼沉沙的沉沙池淤积施工区产生的泥沙,并及时对其进行清淤。
2)弃渣处理应注意:1)工程开挖出渣必须严格按施工设计指定的渣场集中堆放,不得沿途、沿河及沿沟随意倾倒。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措施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d89300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8.png)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环保水土保护措施
1.消除污染源: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污染控制,减少污染源,
强化生态保护;
2.加强污染治理:实施污染治理计划,实施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改
善污染环境;
3.加强水土保护:制定水土保护规划,实行植被保护制度,进行水土
保持和治理;
4.加强节水利用:加强节水教育,加强节水措施,提高节水利用水平;
5.建立环保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环保制度,强化环保监管,扩大环
境保护范围;
6.建立生态系统:改善自然循环,增强植物种群,改善生物多样性;
7.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环保监督机构,实行水土保持管理,加强监测、执法、监管;
8.强化责任落实:建立环保责任体系,增强责任意识,加强责任落实;
9.开展环境教育: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
和参与意识;
10.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水土保持技术,推广技术应用,改善
水土保持状况。
二、环保水土保护保证体系
1.绿色管理:从设计到施工,从建筑到运行,要在各环节坚持绿色管理。
河道水土保持措施
![河道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9a5c4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7.png)
河道水土保持措施
河道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植被覆盖:在河道两侧种植植被,如草皮、灌木和树木等,以减少水土流失。
这不仅可以防止雨水冲刷土壤,还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有助于维护河道的稳定。
2. 梯田建设:在河道上游的坡地上修建梯田,通过改变地形,减少水流速度,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梯田的建设还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3. 拦沙坝建设:在河道的关键位置建设拦沙坝,以拦截上游来沙,减少下游河道淤积。
拦沙坝的建设需要考虑水流条件、坝高、坝长等因素,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4. 河道疏浚: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清除河道内的淤积物,保持河道的畅通。
河道疏浚可以减少水流阻力,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防止洪水对河道的冲刷。
5. 水土保持宣传与教育: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河道水土保持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河道水土保持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植被覆盖、梯田建设、拦沙坝建设、河道疏浚以及水土保持宣传与教育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以实现河道水土保持的目标。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7198f0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b.png)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总的指导思想为:由预防措施、临时措施和防治措施有机结合,点、线、面水土流失防治相互辅佐,充分发挥工程措施和临时措施的控制性和时效性,保证在短时期内遏制或减少水土流失,利用水保林草和土壤整治措施蓄水保土,保护新生地表,实现水土流失彻底防治。
具体为:在项目建设区建立防护拦挡工程,使生产中的弃渣、开挖面产生的水土流失在“点”上集中拦蓄;施工中形成的新生面(如场地边坡等)采取截水(洪)沟,护坡和修筑挡土(渣)墙,保护区域和坡脚稳定,同时使水土流失在“线”上有效控制,减少地表径流冲刷,使泥、土、石“难出沟、不下河、不入库”;同时在施工迹地进行土地整治,即进行土地的平整、改造、修复、种植水保林草或复耕,形成“面”的防治。
这样,通过点、线、面防治措施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立体的综合防治体系,达到保护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c8438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0.png)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农田水土保持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改善农田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减轻或防止农田土壤的侵蚀和破坏,提高土地的产量和质量,维护农田生态环境稳定的过程。
农田水土保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重要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1. 植被保护措施:植被是农田水土保持的第一道防线。
通过种植适宜的作物和草坪植被,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
作物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在水流冲击下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
草坪植被能够形成茂盛的草丛,增加土壤的抗冲刷能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 林木种植措施:林木种植是一种重要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通过合理布置林木,可以形成防风固沙的林带,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同时,林木的根系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壤的固结性,抵御水流的冲刷,防止土壤侵蚀。
此外,林木还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3. 土壤保水措施:土壤保水是农田水土保持中的关键环节。
农田中常采取的土壤保水措施包括修建沟渠、建设水库和塘坝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修建这些水利设施,可以有效地储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的速度和冲击力,降低农田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4. 合理耕作措施:合理的耕作方式对于农田水土保持至关重要。
采用保持农田地面平整的耕作方式,减少地面起伏,可以降低雨水径流的速度和冲击力,减少土壤流失。
合理选择耕作深度和耕作工具,保持土壤的固结性,避免土壤压实和结壳的发生。
同时,科学施肥、合理轮作,也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5.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是一种集中保护农田水土的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例如,修建沟渠、築堤截沟等工程能够有效地引导和控制雨水流动,减小水土流失;铺设防渗透膜和排水系统,能够提高土壤的渗透性,保持土壤湿润和通气性;修建水槽和梯田等工程,可以减少水流速度,降低冲刷力。
综上所述,农田水土保持措施是维护农田生态环境稳定、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f9aca3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e.png)
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措施
1、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
2、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冶坡与冶沟相结合,以冶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
充分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示范引导,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加强管理,突出保护,依靠深化改革,实行机制创新,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强化造林治理。
主要用于水土流失严重,面积集中,植被稀疏,无法采用封禁措施治理的侵蚀区,其治理技术要点是:适地、适树、营养袋育苗,整地施肥,高密度、多层次造林,争取快速成林、快速覆盖。
对流失严重、坡度过陡,造林不易成功的陡坡地,要辅以培地埂,挖水平沟,修水平台地等工程强化措施。
4、加强预防监督职能的发挥,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近年来,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尤其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
《水土保持法》明令规定“禁止在2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退
耕、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或者修建梯田“,但这项规定目前还未真正得到落实。
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防治措施配置
![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防治措施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c6e1e6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e.png)
治理措施
土壤改良
通过施加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等手段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保水 能力。
水源保护
建立水源保护区,控制污染源,保护 水资源。
生态移民
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科技支撑
加强水土保持科研,推广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提高防治效果。
03
水土保持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培训与交流
组织水土保持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04
水土保持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内容与方法
监测内容
01
02
水土流失状况
土壤质量
03
04
水文状况
植被覆盖情况
05
06
人类活动影响
监测内容与方法
监测方法
模型模拟 实地调查与采样
遥感与GIS技术 地面观测站
评估指标与标准
评估指标 水土流失程度 土壤质量等级
规划实施
成效评估
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拦沙坝等) 和非工程措施(如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经过一定时期的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得 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某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案例
治理背景
某流域因采矿、开垦等人为 活动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影响下游河道的行洪安全和 生态环境。
治理目标
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 土流失,恢复流域生态功能 ,保障下游河道的行洪安全 。
治理实施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水 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土 地整治等,同时加强监管和 执法力度。
治理成效
经过一定时期的治理,该流 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河道行 洪安全得到保障。
水土流失预防保持措施
![水土流失预防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64c1e74998fcc22bdd10d09.png)
水土流失预防保持措施1、充分依靠大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十五”计划纲要中指出的“要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建成我国西部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封育保护力度。
大力推广沼气灶、节柴灶,积极实施“以电代柴”,促进封禁管护。
在发动群众坚持不懈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又要注重依靠大自然力量,改善生态环境。
实践证明,仅仅依靠人的力量加快植被建设是比较困难的,加强封禁治理,依靠生态自我修复,是在短时间内治理水土流失和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
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实现小范围内高效开发利用,大面积封育保护的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建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提高社会成员素质,以水土保持为核心,寓富民增收于生态建设中。
把恢复植被作为突破口,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带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借助“西部大开发”东风,利用各种媒体,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了解水土保持法,使水土保持法家喻户晓,提高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让厂矿企业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纳入到监督管理范畴,解决好边开发边治理的问题,使广大干部、群众、开发建设单位进一步认识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迫切性,为水土保持执法创造良好氛围。
3、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森林生态体系加大沟壑治理力度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对我县区域内荒山、荒沟、河滩地采用鱼鳞坑、水平阶等方式整地造林,提高林木成活率,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区域内坡陡,不适宜粮食种植的土地退下来,进行植被恢复。
在支毛沟的沟头修建沟头防护,在沟道修建塘坝、谷坊、沉沙涵等骨干排放工程,控制泥沙流失,达到石不下山,泥不出沟,确保安全。
4、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建立管理机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遏制人为的水土流失,把好立项审批关,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凡生产建设性项目,一定要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工程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原则。
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3e56fd17f1922791788e803.png)
水土保持措施一、水土保持措施(1)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开挖和回填产生的水土流失,在路基尤其回填路段和一侧开挖路段施工前应沿着设计的路基排水沟开挖临时性的排水沟,并沿排水沟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沉沙凼,在每个沉沙凼下游设置滤网挡沙,定期清理沉沙凼的淤积物。
此外,在进行路基填筑时,在坡脚还应设土工布挡沙。
路基临时排水沟要先于路基回填与开挖,并在路基竣工后改作永久捧水沟,要做到路基临时排水沟的挖方同路基挖方一起处理。
(2)在建设过程中,随着地貌形态的不同,产生的弃渣数量和品质不同,设置弃渣场的自然条件不同,工程措施也就不同,因此,弃渣场的合理选址和科学防护,是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的关键。
将弃渣置于沟头、沟中、沟口或将沟道全部填平,是山区和丘陵区采用的主要方法。
对于较大河流的凹岸,应选择洪水频率较小时形成的凹岸或一般洪水冲刷不到的凹岸设置弃渣场。
弃渣场切不可凸出河岸太多,以免造成顶冲,使河道的水流形态发生较大的改变。
(3)临时占地水土流失防止措施。
施工动土工程尽量安排避开雨季,场地平整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弃渣、弃土量。
应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料、渣的堆和处置,禁止无序的乱堆乱捧。
及时清除排水沟中的冲淤物,以保持排水系统的通畅。
(4)植物防治的措施水土保持的植物措施以公路路基边坡及其附属建筑物的植物防护与绿化美化、弃渣场植物防护与植被再造恢复为主,适地适树,提高公路沿线植被覆盖率,达到控制水土流失,美化项目区环境的目的。
为了保护路堑、路堤等边坡的稳定,可以利用植物材料进行防护,植物的根系纵横交织,十分发达,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机械固着能力,对提高防冲,防蚀能力、保持水土、稳固路基非常有效。
它可截流,阻挡雨水直接冲击坡面,加大坡面的粗糙度,减少地表径流,防止路基变形及坡面坍塌。
另外,路基的稳定和含水量有很大关系,路基含水量过大,是造成路面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在路基设计中,考虑到一定的排水和隔水的措施,但若把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起来,起稳定路基的效果会更佳。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311cf95daef5ef7ba0d3ced.png)
1、堤防防治区根据堤防开挖余土填筑调配情况,施工期间没有挖余土方堆放。
堤防主体工程在背水侧布置草皮护坡,水土保持增设防护林措施设计。
堤防土方工程竣工后,根据用地宽度营造护堤林带,并配置种草,发挥速生草的防风固土的作用;考虑到堤防两岸房屋、道路等建筑分布情况,堤防背水侧耕地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布设防护林带。
堤防经过的草地段,在距堤防2.0m外布设护堤林,株行距为1.5m×1.5m,三角配置,裸地全面种草;城镇居民密集段,根据房屋道路布设情况,建造绿地花园,绿地点缀观赏性强的绿化灌木;途经耕地段考虑农业生产环境的要求布设护堤林,距堤防2.0m栽植双行乔木,行距为1.5m,三角配置,裸地全面种草;根据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选择适生草种和树种。
2、取土场防治区取土场开采前,先剥离腐殖土,在取土场一侧堆放保存;要求采挖时按设计挖深取料,避免超深度取料给土地功能恢复带来困难;施工期间水土保持重点布置好地面径流疏导措施;采料结束,利用工程挖余弃土填筑取土场,进行土地整治,回填腐殖土,恢复土地功能。
1)临时排水措施取土场利用编织袋填土设置挡水埂;控制外水汇入采区,造成土料含水量增加,避免因增加土料晾晒程序而带来的一系列水土流失问题。
2)取土坑治理措施取料结束后,根据弃土筑情况进行土地整治,整理边界,分层压实。
经取土、弃土平衡分析,弃土足够填筑取土坑到原来的地面高程,整地覆回腐殖土,恢复土地功能。
3)土地功能恢复措施取土场全面整地,撒播草籽恢复草地,草籽选用当地适生的草种。
3、临时施工防治区施工区地势较平坦,根据施工需要场地做了进一步平整,场地内施工期间布设临时排水措施;施工结束及时清理场地,恢复原地类。
1)临时排水措施在施工场地内布置纵向及横向土质排水沟,排水沟断面采用梯形断面,断面尺寸为定型设计。
2)土地功能恢复措施要求主体工程进行场地清理、全面整地,撒播草籽恢复草地,草籽选用当地适生的草种。
6、临时施工道路防治区1)临时排水措施2)工程措施新建道路罩面前要剥离表层腐殖土,推到边沟两侧压实;工程竣工后,清理路面,推回两侧的腐殖土。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2a3a84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f.png)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随时和气象部门联系,了解大雨的时间和特点,以便雨前将填铺的松土压实,减少松散土的存在;如必须雨季施工时,要做好场地排水工作,保持排水沟畅通。
2、施工场地应注意土方的合理堆放,与下水道和河道保持一定的距离;建筑材料和未及时清运的弃土,在大风大雨天气时要用篷布严密遮盖。
3、工程施工中要做好土石方平衡工作,开挖的土方应尽量作为施工场地平整回填之用。
如果有弃土,应及时妥善处理。
4、工程施工尤其是开挖作业尽量做到分期、分区进行,不要全面铺开,以缩短单项工期。
5、弃土临时堆放场地中,若有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其周边应挖好排水沟,对裸露表层进行清理,植物恢复,避免雨季时的水土流失。
堆土的边坡要小,尽量压实,使其少占地且不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流失。
6、加强施工管理,强化对工人关于水土保持的教育工作。
临时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临时水土保持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b1ad9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4.png)
临时水土保持防治措施1.道路施工现场:(1)设置沟道:施工现场周围设置沟道,用于收集并排除雨水和地表径流,以减少水流速度和冲刷力。
(2)搭建挡土墙:在陡坡上建立挡土墙,防止泥石流和水土流失。
(3)安装护坡网:在斜坡上安装护坡网,以增加护坡效果和土壤稳定性。
(4)露天堆放土方料:堆放土方料时,应注意采取覆盖措施,避免风雨侵蚀土方料。
2.农田耕作:(1)合理耕作和播种: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和播种方法,减少裸露土壤,保持和增加农田覆盖度。
(2)保留隔离带:在农田的坡耕地和水田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隔离带,减少水土流失。
(3)水稻稻田的水利设施:在水稻稻田中设置层级梯田、水圳、输水沟、滤池等水利设施,提高水稻稻田的保水能力和水土保持效果。
3.临时工地:(1)固定覆盖:用专用的覆盖材料(如棚膜、遮阳网等)覆盖施工现场裸露地表,减少水土流失和飞扬扬尘。
(2)临时固土处理:对开挖的土方进行固土加固处理,保持土体的稳定性和防止水土流失。
(3)临时排水设施:为工地提供合理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雨水和地下水,防止积水导致的泥石流等灾害。
(4)围护结构:对坑挖、基坑等临时开挖工程进行围护,防止山体滑坡和坍塌。
4.山地开发:(1)合理布置道路:减少山地道路的纵坡和横坡,避免道路渗水和水流冲刷,采用旋风隔离带等措施减少道路侧坡的吹蚀。
(2)林地清理:清理山地植被,建立合理的木本和草本植物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和地面侵蚀。
(3)设置防护构造物:在陡坡上设置防护构造物,如防尘网、护坡栏杆等,增加土壤的抗冲刷性和水土保持能力。
(4)保持山地植被:在山地开发中,保留和恢复原生植被,以保持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临时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在工地施工、农田耕作和山地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条件。
因此,在各类临时性工程活动中应加强对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和监督,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f7400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e.png)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1.植被措施植被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植被的根系固定土壤,并能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和养分。
植被措施可分为种植植被和保护现有植被两方面。
种植植被包括草坪、绿化带和林带的种植,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保护现有植被包括划设禁止砍伐区、修建防护林和设置保护标志等,以保护原有植被,保持植被覆盖率。
2.轮作休耕制度轮作休耕制度是指在农田中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并在一定时期内将土地静养,使土壤得到充分恢复。
通过轮作休耕制度,可避免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导致的土壤退化和养分流失,减少土壤侵蚀。
3.坡面防护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是用以减缓和阻止土壤下滑运动的一系列措施。
常见的坡面防护工程包括梯田、沟槽和植被覆盖等。
梯田可降低坡度,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沟槽能有效收集坡面径流,减少坡面流失的水和泥沙;植被覆盖能减缓水流速度,固定土壤。
4.沟道整治工程沟道整治工程是用来防止沟道中的水流侵蚀和冲刷的措施。
常见的沟道整治工程包括加宽沟槽、修建降水口和设置消力池等。
加宽沟槽能提高沟道的输水能力,减少水流对沟壁的冲刷;修建降水口可以有效降低水流速度,减轻侵蚀作用;设置消力池能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水流冲刷河床。
5.堰塞坝工程堰塞坝工程是用来拦截和固定上游土壤泥沙,阻止土壤流失和水势下泄的措施。
堰塞坝可以形成小水库,拦截上游泥沙并减缓水流速度;并固化泥沙,减少泥沙向下游的输送。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合理排水等,以提高土壤的保持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总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通过人工干预和管理来保护和恢复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措施。
这些措施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农业种植特点来选择和实施,以实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
浅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防治及治理措施
![浅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防治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1c046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6.png)
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当地实际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 ,应注重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协商,确保治理措施得到充分理解和支持。
03 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的技 术措施
工程措施
01
02
03
山坡防护工程
通过改变小地形,防止坡 地水土流失,保护农作物 。
山沟治理工程
通过拦泥、蓄水、调节水 沙等措施,控制山沟的水 土流失。
保障河流行洪安全,发挥水利工程效益
水土保持能够保障河流行洪安全,减轻洪水对水利工程和下游地区的危害。水土 保持能够减少河床淤积,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
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发挥防洪、灌溉、发电等多种效益,而水土保持工作 能够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和长期效益的发挥。
02 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的基 本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预防措施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格控 制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从源头上减少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将水土保持与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土地利用、城乡规划等相结合,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 等手段,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能够减少泥沙进入水源地,提高水质,降低水体中 的浊度、悬浮物和有机物含量,从而保障公众的饮用水安全 。
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水土流失是当今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会导致土地 退化、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水利工程水 土保持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物覆盖、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等,能 够减缓水流速度,增加土壤抗蚀能力,减少泥沙流失,从 而保护土地资源。
水土保持安全防护措施
![水土保持安全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2ebaf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68.png)
水土保持安全防护措施
一、水土保持质量保证措施
1、成立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制订水土保持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
2、定期对施工区和生活区水土保进行检查、评比。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及安全、劳动纪律、水保等教育。
4、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提高职工的水土保持意识。
5、由专职监督员定期进行工地巡察,对于违反水保措施的施工及人员记录在案,并发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对严重违反行为或造成后果者将按有关规定从严处罚。
二、水土保持综合措施
1、严格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做好施工活动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避免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依照国家、地方和业主有关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管理制度,做好水土保持实施、监督、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施工期的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各部门在布置生产的同时,按“三同时”的要求,同时布置水土保持工作。
3、自觉接受业主、监理和当地环保部门对水土保持的监督、指导和管理,积极改进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水土保持水平。
三、水土保持专项措施
1、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采取限高或载重等控制方式,减少土壤在运输过程中的洒落,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缩短工程运输路程。
2、为了防止进出施工场地土壤的流失,场内施工道路两边修建临时排水渠,将雨水汇入周边排水设施。
3、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措施,并对场地的回填边坡进行必要的拦挡及护坡措施,以减少施工期间产生的水土流失。
4、施工结束后,对道路和施工场地进行清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典型措施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典型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f6c8d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a.png)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典型措施1.植被保护:植被是土壤保持的重要因素,能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
在建设项目中,应重视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例如,在施工前应进行植被调查,合理安排施工区域,保留具有保护功能的植被,减少植被破坏的程度。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覆盖保护土,设置护坡等,防止土壤裸露,减少水土流失。
2.坡面处理:在陡坡上,采取适当的坡面处理措施,如切槽防护、绿化覆盖等,能够有效地减少坡面产生的表土侵蚀和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在坡面处理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地形特点,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引导降雨水尽快排出,减少坡面侵蚀的机会。
3.沟道治理:在建设项目中,沟道是水土流失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在沟道的规划和设计中,应重点考虑水土保持因素。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沟道加宽、加深,增加沟道断面,增强水流稳定性;设置沟底铺石或混凝土,减少沟道底部的侵蚀;在沟道两侧种植适当的植被,提高土壤固结性能。
4.林分培育:如果建设项目中有大面积的空地,可以考虑进行林分培育。
由于树木的根系可以很好地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在林分培育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设置种植密度,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并进行适当的修剪和管理,以保证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5.临时设施管理: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临时设施的搭建,如施工工棚、材料堆场等。
为了减少临时设施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例如,设置固定的装卸点,减少场地面积;加强对临时设施的维护和清洁,避免污染土壤和水体。
总之,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典型措施应该全面考虑,结合不同区域的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采取合适的手段和技术,以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同时,在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和评价,及时纠正和改进,提高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项目水土保持措施
![项目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1ac47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c.png)
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是指为了防止水和土壤流失,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而采取的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大类。
1.工程措施建立排水系统:通过排水渠、排水沟等排水设施,及时排走地表积水,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
架设梯田:在山坡地上建设梯田,通过梯田的阶梯形式,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
建设露天沟:在坡地上挖掘露天沟,以收集斜坡上的降雨水和表土,减少坡面径流,阻止水土流失。
建立防护林带:在坡地和土地边界处种植灌木、乔木等植物,形成防护林带,减少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
构筑沟堰:在坡地和河流沿岸等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区,采用建造沟堰的方式,来调整水流路径,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2.非工程措施耕地保护措施: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例如通过保持留茬、轮作、深耕浅播等措施,减少耕地的水土流失。
植被保护措施:通过合理的植被管理,包括适时浇灌、种植草坪、开展林地防火等活动,保护植被的完整性,减少土壤暴露,防止水土流失。
水资源管理措施: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包括建设水利设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开展节水宣传等,以减少对水资源过度利用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
农田排水措施:修建排水沟、沟槽和渠道等,保持农田的适度排水,减少水土流失。
生态绿化措施:通过加强城市和农村绿化,种植绿色植物,建设湿地公园和生态农场等,保护土壤和水体,减少水土流失。
在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土地利用方式和资源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措施。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和企事业单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水土环境。
水土保持率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率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714f36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5.png)
水土保持率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率是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后,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的程度。
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率,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
-治坡工程:包括梯田建设、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分散水流能量,降低冲刷作用。
-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设施等,用于拦截泥沙、滞洪蓄水、控制沟壑发育。
-小型水利工程:修建水池、水窖、灌溉与排水系统等,优化水资源利用,减少水分流失。
2.植物措施(生物措施):
-造林种草: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和草种进行种植,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强土壤固持能力。
-封山育林、育草:对一些不宜直接开垦的土地实行封禁管理,自然恢复或人工辅助促进森林和草地的再生长。
-林网构建:在农田周边建立防护林带,减轻风蚀、抑制水蚀,改善小气候环境。
3.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按照地形设计等高线进行种植,使作物行间形成微型挡土墙,减少径流。
-等高带状间作、套种:结合农作物种类特性,采用不同高度层次的种植模式,增加地面覆盖,减少裸露土壤。
-沟垄耕作、少耕免耕技术:通过保留作物残茬、不翻耕土地等方式,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保护土壤表面不受雨水直接冲刷。
4.水利调控: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方式,避免过量灌溉导致的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开展河道治理,修复河岸生态,稳定河床,防止河水对两岸造成冲刷破坏。
5.监测与维护:
-定期对水土保持工程设施进行巡查、维修与更新,确保其功能正常发挥。
-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定期评估水土保持效果,为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1. 引言
水土保持是一项关系到农田、林地、草地等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
的保护的重要工作。
为了降低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肥力和水资源,采取一系列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 范围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包括植物覆盖、梯田、栽培措施
和建筑措施等。
3. 植物覆盖
植物覆盖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通过种植各种植物,可以增加土
壤的持水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分蒸发。
植物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
常见的植物覆盖措施包括:
•种植草坪或绿化带:在水土流失易发区域,可以种植草坪或绿化带来覆盖土壤,并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林草混交:将树木和草地混合种植,既可以保持土壤肥力,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4. 梯田
梯田是一种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通过改变土地的坡度,有效减少水流速度,
防止水土流失。
梯田的建设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确定梯田的位置:选择坡度较大的地形,根据地形和水流情况设计合适的梯田位置。
•建设梯田堤坝:根据设计要求,修建梯田堤坝,确保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灌溉和排水系统:建设合理的灌溉和排水系统,保证梯田的水分平衡。
5. 栽培措施
合理的栽培措施也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栽培措施:•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合理施肥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抗旱能力。
•耕作方式: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如保护性耕作、轮作、间作等,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风险。
•水分管理:合理管理土壤水分,避免水分蒸发和过度排水。
6. 建筑措施
在一些特殊的地形和条件下,可以采用一些建筑措施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措施:
•建设拦土墙:在土地坡度较大的地方,可以建设拦土墙来阻挡水土流失。
•建设沟渠和水槽:在水流较大的地区,可以建设沟渠和水槽来引导水流,减少水土侵蚀。
•建设护坡工程:在土地边坡较陡的地方,可以采取保护性措施,如加固坡面、植被覆盖等。
7. 结论
水土保持是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
通过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风险,保护土壤肥力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档介绍了植物覆盖、梯田、栽培措施和建筑措施等一些常用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