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的措施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者:孙杰光来源:《新长征》2024年第06期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强调东北在振兴过程中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2024年4月9日,省委书记景俊海到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培育大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助力产业质效提升,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过程中,维护粮食安全是吉林省的首要责任,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是吉林省的首要担当。
一、粮食安全视角下从新质生产力到农业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详细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核心标志、基本特点和先进本质。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首先表现在粮食生产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位于“五大安全”之首。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开篇从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夯实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增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近年来,吉林省粮食单产呈现增加趋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高,随着高产超高产作物品种的应用和多种创新性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单位面积产量达到7186.4公斤/公顷,居粮食主产省第一位,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
强化四个支撑 发展现代农业
颗粒状 ) ,装 在 净 化 器 内脱硫 的瓶 子 里 。 气池 所 产 沼 气 ( 杂 气 ) 过 输 沼 舍 通 气 管和 总 开 关 , 然后 进 入 脱硫 瓶 。 二
氧 化 硫 与 活性 氧 化 铁 接 触 , 成硫 化 生
铁 和 亚硫 化 铁 , 臭味 就 被 除 去 了 。 送 到 灶 头 的 沼 气 才 闻 不 到 臭 味 。 脱 硫 新
( H) 沼 气 发 酵 为 中性 发 酵 ,H 应 保 p 。 p值 持 在 6 ~ .之 间 。 试 方 法 : 水 压 间 取 . 75 5 测 从 出 少 量 料 液 ,将 p H试 纸 浸 入 料 液 内 , 立 即 取 出视 察 , 显 酸 性 , 用 草 木 灰 、 若 可 石 灰 水 调 节 ;若 显 碱 性 ,可 取 出一 部 分料
喑 声 :原 因是 输 气 管道 内有 积 水 、 输
气 管道 折 弯 阻 气 。
3_ 外 圈 火 小 、 火 、 黄 : 因 3 脱 发 原
饱 舍 ,二 氧 化 硫 得 不到 吸 收 形 成 的 。
脱 硫 剂 主要 成分 为氧 化 铁 ( 黄 色 、 土
是 炉 盘 有 积碳 , 响 氧 气 吸 入 。 影
是农民 。 目前 , 省 各 类农 村人 才 仅 有62 人 左 我 .万 右 , 全省 人 才 总量 的4 远不 适 应 建设 社 会 主 占 %, 义 新 农 村 的 需 要 。针对 这 一 实 际 , 省 面 向 新 农 我
沼气 灶故 障的判别 与排 除
1 气 过 程 中 灶 头 释 放 臭 气 . 用
个农业科技示范 户; 应 农产品市场 开发需要 , 适 培 养 1 万 名 农 村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带 头 人 和 经 纪 0 人 ; 应 城 镇 化 发 展 需 要 , 养 1万 名 保 安 、 适 培 0 家 政 等服 务 人 才 ; 适 应 农 民转 移 就 业 需 要 , 培 养 1 o 名新 型 产业 工 人 。力 争 到2 1 年 培 养 造 就 0万 00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真正落实到位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真正落实到位作者:吕火明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22年第13期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并强调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按照“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走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巩固提升四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四川粮食安全提供好科技支撑,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坚决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转化为做好当前工作的实际行动。
发挥种业“芯片”驱动作用,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种业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我们要努力攻克一批种源“卡脖子”技术,加快优质高产、绿色高效、宜机宜饲、低镉安全等突破性品种引育,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一是强化基础研究。
加强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监测检验技术等基础性研究,重大基因挖掘与功能解析、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前沿原创性突破和应用技术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无性繁殖材料选育和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研究。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组织开展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保护、研究、评价和利用,建好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西南特色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
二是打造科研平台。
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四川省海南南繁育种工程中心,统筹考虑服务全省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并辐射全国,将南繁育种工程中心建设成为全省种质创新、品种选育、成果转化、科技交流、人才培养的科研平台。
做好产业“五篇”文章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做好产业“五篇”文章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作者:莫振华来源:《广西农学报》2021年第05期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近年来,桂林市雁山区以创建全域田园综合体为依托,着力做好“特色”“育强”“生态”“融合”“质量”五篇文章,取得了一定成效。
桂林市雁山区要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应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充分释放农村发展潜力;加强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推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特色;育强;生态;融合;质量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3-4374(2021)05-0001-04Developing Industries Around the“Five Areas”,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Prosperity in Yanshan District, Guilin CityMo Zhen-hua(Secretary of the Party Committee of Yanshan District, Guilin, Guangxi)Abstract: Industrial prosperity is the foundation c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recent years,Yanshan Distriet of Guilin City, relying on the cre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pastoral complex,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y relied on the five areas: characteristics, sttrong cultivation, ecology,integration and quality.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lustries, Yanshan District of Guilin City will apply the follow measures: 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modeem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aterial equipment to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ntinue to deepen rural reform for fully releasing the potential of rural development, enhance the cooperation with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ed rural personnel. Keywords: characteristics, strong cultivation,ecology, integration, quality“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简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简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者:陈斌斌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摘要:名山农场现有耕地面积26.5万亩,水田面积13.2万亩。
旱田面积13.3万亩,人口1.1万,职工9898名。
2012年,在管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农场克服并战胜了诸多自然灾害,夺取了全年农业产值佳绩,使农场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低于与全国先进地区,因此,增加农业科技股投入,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进行农业科技政策制度创新则成为改造名山农场地区农业的重要途径。
关健词: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行农业生产,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必由之路。
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树立科学发展观1、现代农业发展新理念的树立。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新型工业化理念引领现代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化物质条件、现代经营、新型农民来改造、装备、推进与发展农业。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高效、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重点抓好优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坚持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强化耕地保护,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认真抓好基本农田建设、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3、加快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型业态,逐步形成区域特色,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升级。
二、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巩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1、加速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质能、现代农业装备与制造、农村现代物流等产业的技术创新。
2、开展以节地、节水灌溉、节肥为主的农业节能减排技术,以种养循环、生物链循环为主的农业循环技术,农业重大灾害防控技术和农业生态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两型”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生物育种、生物质能源、生物饲料、生物农(兽)药、生物疫苗等产业的科技制高点,建立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技术体系。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17•【字号】闽政文〔2022〕288号•【施行日期】2022.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文〔2022〕288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福建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2022年6月17日福建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走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播种面积稳定在1250万亩以上、总产量保持在500万吨以上;生猪产能巩固提升,存栏保持在900万头以上;农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乡村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培育形成一批产业强县、强镇、强村;乡村建设行动取得积极成效,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村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领导机制更加完善,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沿海较发达的县(市、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及成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一、加强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即现代基础设施建设。
这包括了基础交通、通讯、水利、电力、农机化和信息化的建设。
通过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
同时,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可以引来更多外来资金和人才,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例如,在山西晋中市,新建的三环高速公路为晋城市火车站、商贸物流中心、平遥古城等地区带来人流、物流和产业发展的显著提升,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流通、消费环境。
二、加大科技投入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
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科技的进步,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和优化。
例如,引进高效耐沙农药、耐旱玉米新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现代农业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达到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是提高现代农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大大提升,同时又出现了多元化的食品需求,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对于提高整个农业产业的生产力和效益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例如,湖南省农垦体制改革后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生产规模较大,形成了“龙潭粮棉”、“株洲糖业”、“华鹤花卉”等农业产业,切实推动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产值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四、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意识、文化信仰和行为规范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当地农村有益于鼓励传统文化传承,同时也有助于发扬农村文化的特色。
农业部、财政部、银监会关于加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农业部、财政部、银监会关于加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财政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3.08.05•【文号】农计发[2013]18号•【施行日期】2013.08.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财政部、银监会关于加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计发〔2013〕18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财政(财务)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选择部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以下简称“试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示范引领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指导各地做好试点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总体要求,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核心,以破解农业经营规模小、投入分散、融资难、风险大等制约瓶颈为重点,通过整合部门资源,搭建试点平台,合力推动试点示范区率先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四化结合”的农业经营新体系,率先构建财政引导、金融支持、保险保障、订单营销“四位一体”的农业发展新机制,进一步释放发展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力、营造发展新优势,打造一批农业改革与建设的排头兵,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积累经验、储备政策、探索路径。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一年见起色、两年出成效、三年有突破”的总体目标,力争到2015年,试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试点示范区基本建立起以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的农业经营新体系、以订单农业为基础的产销新模式、以资金整合使用为重点的财政支持新方式、以金融资本为核心的农业投融资新机制、以农业保险为保障的风险防范新措施,现代农业建设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规模经营单产比2012年平均单产增加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0%以上。
七大措施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
七大措施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将通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等七项重点措施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稳定和提高商品粮供给水平。
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扶持制度,完善粮食生产补贴制度,增加补贴数量,扩大补贴范围。
探索粮食生产投入品补贴的有效方式,控制种粮成本上升。
健全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制度,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标准水平。
——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和改良,改善畜产品品质。
积极转变养殖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
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天然草原保护等工程。
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升水产品质量档次。
——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调整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高征低扣的政策。
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
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建立健全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农业七大体系。
——优先制定保障质量安全、保护资源环境等农业标准,推动强制性标准向技术法规的转化。
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
——从源头控制入手,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减少化肥、农药和农膜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污染。
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建立起“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什么是农业标准体系这里把构成我国农业标准体系的各类农业标准做简单介绍。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01.08•【文号】农发〔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1.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农发〔202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粮食连年丰收、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将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突出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中央一号文件擘画生态发展新蓝图开启“三农”工作新征程
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月21日全文发布,此文件为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文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党中央认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
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文件确定,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的关键之年。
文件对林业、生态问题继续予以高度关注,为林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
“十四五”时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
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
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力度
研发了山药重茬种植技术,突破了山药快速发展的关键性技 农 村 特别 是 边 远 和 深 山 区不 是 忙 收 季节 根 本 见 不 到青 壮 劳
要 要 术 ; 常量使 用磷酸 二氢钾 叶面肥技术 20 年 被省科技 厅评 动 力 。就 科技 培训 而言 , 么组 织不起 来 , 么靠发 钱发 物去 超 04 要么 科 空壳村 ” 已是 见而 不怪 。 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 严格按照该技术操作和应用可使农作物最 组 织 , 参加 的是 老弱病 残 , 技 “ 高增产 4%。 0 二是 在小麦高产创 建方面 。 武县 2 1 年创造 了 修 00
( ) 加 大对农 民的科技 培训 , 为科技 支撑 的 基础 。 三 把 作
转化 为 现实 的生产 力 。
( ) 提 高农 产 品质 量 和 打造 地域 品 牌 , 为科技 支撑 五 把 作
1 立技 术 培训 机制 。国家应适 当抬 高农 产 品价 格 , . 建 对依 的 标 志 。 靠 科 技 实 现 科 学 种 地 的农 民或 依 靠 科 技 经 营 的 涉农 企 业 实
0多家种 子企 业大 都规模 小 , 自主知识 产权 拥有 率 路。焦作市政协农业委员会 日前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 , 通过 亩 。全市 2
座谈 、 发放调查问卷 和实地察看 , 对农业科技支撑情况进行 低 ,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 致使 国外转基因小麦玉米品种 , 乘
了调 研 。
机侵 占我 市种 子市场 。 生产 方式 粗放科 技支 撑脆 弱 。主要表 现 :一是农 产 品加
一
、
现代农业凸显科技支撑重要性
1 企业 大 多规模 小 , 品档 次低 , = 产 附加 值 不高 , 外销 产 品种 类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xx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三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全面确立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四化同步等战略思想,全面制定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政策,全面构建农业生产经营、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群众得到很大实惠,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村贫困人口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农村民生加速改善,办了许多深得民心的大事好事。
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加快破除。
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农业农村形势好,为我国综合国力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大幅提升,为现代化建设在重重风险挑战中昂首迈进,为党和国家事业在各种困难考验中兴旺发达,注入了强劲动力,增添了应对底气,赢得了战略主动。
实践证明,中央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完全正确,出台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卓有成效。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
深度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资要率先起好步
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 程。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 (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 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 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 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发展智 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 合。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农 业气象灾害防范能力。
解读:今年的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 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 营主体。随着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有 序发展,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代表 的新型农业经营主派已成为农资企业寻
求价值增量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农业社会 化服务的提供主体,在服务大户的同时也 要兼顾小农散户,这就需要企业具备一定
时资源整合实力和健全的基层网络。因 此,以省级农资公司为代表的农业社会化 服务力量将更有优势,并在全面推进乡村 振兴的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五 科技支撑
文件指出: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 装备支撑。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 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深 化•体制改革,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 台。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加 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 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 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 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 机作业补贴。
关键词一 乡村振兴
文件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 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 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 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 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 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 「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解读:随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 成,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三农”工作重心也将发生历史性转移,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渡。在丈件中提出的 5年衔接过渡期内,一方面要守住不发生 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另一方面还要全面推 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要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在财政、金融、科技 等方方面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一定会空前 加大。对于农资企业来说,未来五年的发 展规划应紧紧国绕乡村振兴这一主线,从 政策中找方向、抓机遇、谋发展。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
如何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及农业科技支撑基本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机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劳动力科技素质,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是粮食生产稳步推进。
我市现有耕地面积1024万亩,近十年全市粮食作物平均播种面积70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9%,平均总产量317万吨,平均单产448公斤/亩,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省首位。
特别是2004年国家出台粮食直补政策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630万亩上升到700万亩以上,产量由280万吨上升到340万吨以上,单产稳定在420公斤/亩以上。
2007年,全市粮食总产达391万吨、单产达531公斤/亩,创历史新高。
二是设施农业、高效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我市现有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19.1万亩,其中,温室77.5万亩,冷棚43.6万亩,有百亩以上设施农业小区3150个,其中温室小区2170个,冷棚小区980个。
有5个万亩以上规模大区、6个五千亩大区、20个千亩大区、150个五百亩以上小区。
新民的设施蔬菜和设施两瓜种植,辽中的设施果蔬生产,苏家屯的温室葡萄、紫苏子叶反季节栽培,于洪的设施食用菌、北冬虫草生产,沈北的设施花卉生产等特色设施农业种植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以蔬菜、五味子、树莓、万寿菊、寒富苹果、地膜鲜玉米等为代表的高效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面积达到239万亩,其中集中连片超千亩以上规模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占总面积的41%。
现代农业发展保障措施
现代农业发展保障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需求的增加,现代农业发展变得更加重要而复杂。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性,需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
本文将从农业基础设施、农药使用、肥料管理、种植技术、农产品检测与追溯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来支持农业生产。
首先,农田的水利建设和管理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适度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可以提供农作物所需的水分和氧气,同时排除农田中的积水,防止病菌滋生。
此外,农业基础设施还包括农田的路网建设,便于农民及时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和物资运输,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二、农药使用农药的合理使用对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应坚持科学、合理、绿色的原则。
首先,选择适合的农药种类和剂量,避免过度使用农药造成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农产品质量的下降。
其次,合理安排农药施用时间和方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确保农产品达到安全标准,保护人们的食品安全。
三、肥料管理肥料的使用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中需要重视的一环。
合理用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农民应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科学配制肥料的种类和比例,在施肥时均匀分布,避免过度施肥和不均匀施肥造成的农田退化和土壤污染。
此外,农民还可以探索生物肥料的利用,通过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种植技术现代农业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种植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农民可以通过选育优质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利用农艺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同时,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轮作制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
在种植技术中,还可以运用温室种植、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五、农产品检测与追溯为了保障农产品的安全质量,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的检测与追溯工作。
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措施
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措施摘要: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于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有效措施一、加快科技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1、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
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
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实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
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离不开农机。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
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小于8%,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
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生活相对富裕。
农艺措施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农艺措施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农艺措施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改善土壤质量,并且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以下是农艺措施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具体应用:1. 种植选择:根据气候、土壤和农作物特性,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进行种植。
在气候干旱地区种植耐旱品种,在病虫害多发地区种植抗病虫害品种,以提高产量和抵抗力。
2. 合理施肥:根据作物的需求,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和微量元素,以满足作物的养分需要。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浪费和土壤养分的过剩。
3. 精细田间管理:通过控制密度、栽培间距和排水系统,优化田间布局;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及时清除杂草,保持土壤湿润和透气,提高光照和空气的流通。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4. 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等,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通过早期预警和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避免造成大面积损失。
5. 轮作休闲:合理安排轮作休闲,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轮作可以改变土壤的养分分布,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增加土壤肥力和抵抗力。
6. 控制重金属和化学物质的使用:避免使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以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可以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7. 农业机械化: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如播种机、收获机和喷洒机,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这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损伤和病虫害的传播。
8. 农业科技创新:通过研发新的种植技术和农业工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研发耐盐、耐旱和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监测和管理作物生长情况,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可控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的措施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的支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的措施。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
农业科技的进步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支持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和创新意识。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
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政府应加大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提供技术培训和示范,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灌溉等技术。
同时,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通过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提供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支持。
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投入,提供农机具、农业机械、农业用肥料、种子等物质装备的补贴和支持。
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方式,共同投资购买现代农
业物质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力。
第四,加强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的示范推广。
政府应加强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的示范推广,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物质装备展示中心,向农民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引导农民选择适合本地的农业技术和装备。
同时,加强农技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的应用。
建立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的长效机制。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的质量监管,确保其安全可靠。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的评估和评价,及时了解其应用效果和问题,优化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的不断创新和改进。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的支撑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措施。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供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支持,加强示范推广,建立长效机制,我们将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只有全面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的支撑,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