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通讯录最新
024南京中科天文仪器有限公司
025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020中科院广州电子有限公司
020-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028-
四川中科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28-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028-
中国网络通信(控股)有限公司
电话号码 办62553250 办62553022 62568356c 办62562939 62541689c
中国科学院院直属事业单位(京区)
单位名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数学研究所
应用数学研究所
系统科学研究所
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研究所
高能物理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 理化技术所 化学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过程工程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 云南天文台* 0871乌鲁木齐天文站* 0991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0431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025-
半导体研究所
微电子研究所(待批,原微电子中心) 电子学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 电工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筹)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筹)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筹) 光电研究院(筹)
*为下设法人单位 国铁科林 院直属事业单位(京外)
办62542623
5815093c
62567724c 62561239
82304210
62021601c 62554605 82614508c 62560904c 62575913c 62582756
64017637c
62542619c
全国性学会及中科院等部门主办的部分代表性学术刊物目录
全国性学会及中科院等部门主办的部分代表性学术刊物目录(仅供参考)中国科学(A辑、B辑、C辑、D辑、E 辑、F辑),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数学学报(中国数学学会)应用数学学报(中、英)(中国数学学会)数学物理学报(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数学年刊(中)(教育部)计算数学(中科院数学与工程计算所)数学进展(中、英)(中国数学学会)力学学报(中、英)(中国力学学会)力学与实践(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学报(中)(中国力学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工程学报(中国水利学会等)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快报(英)(中国物理学会)理论物理通讯(英)(中国物理学会)化学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学会)工程热物理学报(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光学学报(中国光学学会)中国激光(中国光学学会)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国光学学会)声学学报(中国声学学会)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英)(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报(中国化学会)催化学报(中国化学会)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吉林大学)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学报(中国化工学会)硅酸盐学报(中国硅酸盐学会)测绘学报(中国测绘学会)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会)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震学报(中国地震学会)地质学报(中国地质学会)振动工程学报(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海洋学报(中国海洋学会)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环境科学委员会等)水土保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土壤学报(中国土壤学会)材料导报(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复合材料学报(复合材料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太阳能学报(中国太阳能学会)石油学报(中国石油学会)煤炭学报(中国煤炭学会)金属学报(中国金属学会)金属学报(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稀土学报(中国稀土学会)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汽车工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计量学报(计量测试学会)仪器仪表学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制冷学报(中国制冷学会)内燃机学报(中国内燃机学会)兵工学报(中国兵工学会)空间科学学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气动力学报(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电工技术学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子学报(中国电子学会)电波科学学报(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报(中国通信学会)自动化学报(中国自动化学会)信息与控制(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图像图形学报A版(图像图形学会)电子与信息学报(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自动化学会等)计算机学报(计算机学会)软件学报(中科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学会)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办公室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报(计算机学会)计算数学(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物理(中国核学会)中文信息学报(中文信息学会)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利学报(中国水利学会)生物工程学报(中国微生物学会)土木工程学报交通工程分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学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报(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地质学报(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城市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园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铁道学报(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公路学报(公路学会)航空学报(中国航空学会)宇航学报(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国劳动保护学会)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情报学报(中国情报学会)系统工程学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科院系统工程研究所)管理科学学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中国软科学(中国软科学学会)管理工程学报(国家教委管理工程教材委员会)系统科学与数学(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运筹学学报(中国运筹学学会)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统计研究(中国统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世界经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学会)财政研究(中国财经学会)投资研究(中国投资学会)经济研究(中科院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科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社科院)中国高教研究(高教学会)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道德与文明(中国伦理学会)体育科学(体育科学学会)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北京体育大学)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法学研究(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社会学研究(社科院社科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中央编译局)哲学研究(社科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语文(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文学评论(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学评论(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语教学与研究(北外外国语言研究院)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当代语言学(社科院语言所)(目录中所列期刊被检索系统收录的情况请参见本指南的其他部分)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计算数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
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四个研究所整合而成,此外还拥有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随机复杂结构与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和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等。
2010年11月成立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旨在从国家层面搭建一个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合作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研究领域涵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共有16个硕士点和13个博士点(二级学科),分布在经济学、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六个一级学科中,可以在此范围内招收和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在2006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院数学学科的整体评估得分为本学科的最高分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招生类别为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19年共计划招收122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16数学分析现行(公开发行)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数学系用数学分析教程。
801高等代数[1] 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2003年7月第3版,2003年9月第2次印刷.[2] 复旦大学蒋尔雄等编《线性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 张禾瑞,郝鈵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五、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复试原则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小组领导下,按研究所成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
清华大学王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王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介绍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成立于1958年。
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我国计算机学科领域内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计算机系,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6年,计算机系在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持的全国计算机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在国内首批获得按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资格;2002年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计算机系在总共4个分项指标中,3项(学术队伍、人才培养、学术声誉)在全国排名第一。
2006年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以总分满分100分的成绩排名第一。
目前本系拥有一支从事计算机研究与教育、具备良好素质的师资队伍。
全系共有教师110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2名,教授41名,副教授3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9名。
本科生在校人数689名(含留学生),博士研究生475名;硕士研究生463名;工程硕士生302名,博士后50多名。
每年进入本系的各省市高考状元每年进入本系的各省市高考状元每年进入本系的各省市高考状元每年进入本系的各省市高考状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计算机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属全国首批国家重属全国首批国家重属全国首批国家重属全国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点一级学科点一级学科点一级学科。
该一级学科下包含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二级学科。
计算机系这三个二级学科同样全部为全国重点二级学科,是全国少数拥有全部重点二级学科单位之一。
同时,计算机系还是“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三次评估均为优秀,两次荣获集体“金牛奖”。
计算机系包含了国内计算机专业最全的学科方向,设有网格与高性能计算、CPU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系统性能评价、理论计算机科学、数据工程及知识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与VLSI设计自动化、软件理论与系统、生物计算及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机器人、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技术、CAD技术、计算机视觉、媒体信息处理等研究方向。
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doc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中国科学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2年3月20日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召开,万哲先院士、陆汝钤院士、李邦河院士、林惠民院士等10多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参加了会议。
中科院基础局数学物理处王永祥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雷天刚处长应邀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邦河院士主持。
实验室主任李洪波研究员从科研进展、国内外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向与会各位专家汇报了2011年度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工作进展情况,指出实验室在过去一年里科研工作稳步提高,取得多项重要成果,获国内外奖励多项,发表专著2部,译著1本,论文47篇;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主持、多所大学与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数学机械化方法及其在数字化设计制造中的应用”顺利立项;实验室组织召开了多次国际和国内会议,如:可信计算国际会议,计算机辅助制造工程和数控中的数学与算法国际会议,信息安全与密码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计算机数学学术会议,实验室战略发展研讨会等;在人才引进方面,2011年新进的科研人员有贾晓红、冯秀涛。
随后,按实验室研究方向由闫振亚、袁春明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与会专家们听取了两个报告后,提出了多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在科研成果的展示方面,认为应该突出科研特色,展示主要研究成果。
在科研队伍的描述方面,认为科研队伍的描述应采用梯队形式,老中青相搭配,突出中青年科研人员。
专家们在会议中也对实验室开放课题得设立,实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林惠民院士提出理论研究要深入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陆汝钤院士提出要以理论创新为主。
张继平教授提出要深入技术前沿,使理论研究与技术充分结合。
雷天刚处长建议理论研究要在实际应用中主动提出新思路、新想法,并且要确认实验室大的方向。
王永祥处长指出目前以技术为导向,建议在建模上下功夫,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创新,同时提出了两个方向性问题:一是对数控技术的定位,二是在应用方面是否要发展经济数学。
中科院各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院直属事业单位(京外)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营养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原武汉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原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长沙矿产资源勘查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招收计算机专业(408)的研究所
一、北京1、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总共招收42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招收16人)2、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总共招收90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不详)3、高能物理研究所(总共招收95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不详)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总共招收63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招收37人)5、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总共招收75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招收75人)6、工程教育学院(总共招收44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不详-都为工程硕士)7、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总共招收15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招收1-3人)8、计算技术研究所(总共招收183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招收183人)9、自动化研究所(总共招收95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招收1-30人)10、软件研究所(总共招收47人以上,408计算机统考招收47人)、11、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共招收45人,408计算机统考招收45人)12、光电研究院(总共招收40人,408计算机统考不详)13、信息工程研究所(总共招收85人,408计算机统考招收85人)二、沈阳1、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总共招收60人,408计算机统考招收40人)2、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总共招收72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招收9人-都为专业硕士)三、合肥1、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总共招收218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招收17人)四、上海1、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总共招收100人以上,408计算机统考不详)五、深圳1、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总共招收45人,408计算机统考不详)六、长春1、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总共招收135人,408计算机统考不详)1、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总共招收42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不详)1、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总共招收42人左右,408计算机统考不详)。
属中科院的所有研究所
北京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力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
高能物理研究所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理化技术研究所化学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遥感卫星地面站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沈阳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长春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西安
国家授时中心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地球环境研究所
兰州
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
国家科学图书馆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微电子研究所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光电研究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苏州纳米技术与仿生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
上海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天文台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
外语系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动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心理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电工研究所软件研究所
倾心科研事业天道自然酬勤——记中科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研究员卢本卓
解程序 ”软件包 ( AF MP B )的b e t a 版本
从计 算机模拟第 一次 尝试介入解 决 发 布 。这 一 工作 总结 了 卢本 卓 近 年来
院计算数 学与科学工程计 算研究所研究 分 子生物学 的问题开始算 起 .至今 已经 在 生物 分 子 静 电相 互 作 用计 算 研究 中
严谨 的学科词汇 ,在 大家的眼 中 ,从事
应快速多极 ̄_ P o i s s o n - B o I t z ma n n 方程求
这类科研工作 的人 员该是严肃 紧张 而又 细致认 真的吧 ,但 当我们 见到 中国科 学
项成果 引关注
倾心科研事业 天道 自然 酬勤
记中科 院计算 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研究 员卢本卓
本刊记者 廖潇莎
数学 在生物学 中的介入 ,主要是 以数值 计算 和模拟 为主。就像现代交通 技术 中 用摄像 头监视记录 大街上忙碌 穿梭 的车
流 ,然后 后台用 电脑分 析庞大 的细 节路 况信息一 样 ,分子模拟也 用计算机来观
一
CP U一的最 主要任务 。实 际上 ,一个
普通分 子生物学 问题 的模拟研究 里的计 算量就 可 以大得足 以让 当前 国际上最强
大 的超级计算机也 难 以承受 。这 也是计
算机模拟科学 家们 要攻 克的一个难关 。
计算数学 、分 子结构 ,多么前 沿而 不断寻 求生命最大效 能的科研 工作者。
夕 阳 ,可他始终不惧疲 惫 ,没有怨 言。 末2 O 世 纪初理论物理 和如今 理论生 物 最新进展 。 卢本 卓 介 绍 这 一进 展 和 软 件 发 布
相反 .他 总是用 写满 笑容的面庞 ,追逐 学 ”的显著 区别之一 )。
【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中文核心学术期刊目录修订稿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中文核心学术期刊目录(修订稿)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化学类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机械、仪表类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水处理技术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双月1975 杭州 注:1.备注中,SS为2000年加入SCI期刊,S为2000年加入SCIE期刊,E为2000年EI收录期刊,数字为2000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前100名排名/总被引频次前100名的排序,ss为2000年加入SCI的英文版期刊的对应期刊,s为2000年加入SCIE的英文版期刊的对应期刊。
中科院数量经济学考研(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戴彧虹
09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周爱辉
10 微分方程数值解
严宁宁
11 动力系统保结构算法理论与 应用
洪佳林
12 动力系统几何算法
尚在久
13 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 唐贻发
同上
同上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只招硕博 ③616 数学分析④801 高等代数 连读
同上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岳澄波
16 几何分析
李嘉禹
同上 同上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③616 数学分析④801 高等代数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同上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黄民强
同上 同上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只招硕博 ③616 数学分析④801 高等代数 连读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同上
只招硕博 连读
同上
只招硕博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付保华 郑维喆 席南华
05 李代数和应用偏微分方程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应用统计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经验指导
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四个研究所整合而成,此外还拥有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随机复杂结构与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和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等。
2010年11月成立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旨在从国家层面搭建一个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合作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研究领域涵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共有16个硕士点和13个博士点(二级学科),分布在经济学、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六个一级学科中,可以在此范围内招收和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在2006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院数学学科的整体评估得分为本学科的最高分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招生类别为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19年共计划招收122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统计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统计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统计专业考研参考书目432统计学1、《统计学》,贾俊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6版。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谢式千,潘承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版。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李永乐编著,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2版。
4、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版。
请以招生简章为准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统计专业复试原则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小组领导下,按研究所成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
复试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其中专业知识成绩占60%,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占20%,综合素质成绩占2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篇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亦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下属三个二级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计算机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学习内容(以北京大学课程设置为例):全校必修课:英语等大类必修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力学,电磁学,信息科学技术概论,微电子与电路基础,基础电路实验,计算概论,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实习专业必修:专业数学理论基础类(算法设计与分析、集合论图论、概率统计、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数理逻辑)、硬件基础类(数字逻辑设计、微机原理、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系统软件基础类(编译原理、操作系统)专业方向组合选修:(a)计算机理论:人工智能导论、数值计算、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信息论、随机过程、机器学习、信号与系统(b)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汇编语言、计算机图形学、面向对象技术、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信息安全引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基础(c)计算机实用技术:Window程序设计,Java,Linu某程序设计,Web概论,语言统计与分析、科技交流与写作、SOA概论、EMC-存储技术、开源中间件技术概论、自然语言处理导论、初等数论、现代信息检索导论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中科院研究所名单
039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095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132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174中科实业集团(控股)公司
019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29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014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049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096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093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0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07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35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133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43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
094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149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76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035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036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055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
100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110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研究所
109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113中国科学院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
018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017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44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
084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
076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062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
121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仪器研制中心
072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4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012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029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
042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
12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030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009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科院各研究所排名-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注:引用请说明来自生物统计家园网机构数量数量排名经费/万元经费排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136169022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124210997.21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8735318.6610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86462885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8556292.5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8165729.87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8175418.3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818431714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7945351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76106673.3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751162846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711251711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68135602.18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67143614.520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6215386215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6216370918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6117378517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6118232237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601934242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5920350521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562145641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56223241.126中国科学院大学55233837.216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54243282.125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5125286630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482633482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48273307.32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48282657.53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4729322827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4730297629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4531249232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4432246234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44332405.335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443419694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4335369419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4236305528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42372491.43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4238236836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393919554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38402055.539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3741174252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3742163258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34431703.55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3344204840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3345165356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334615175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3247182648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3248180149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3149200243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3150186247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3051179450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3052145463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30531261.473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30541215.376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95520264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956164457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85719694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2858130370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859128172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760211038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761148161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76214596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66317825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664145464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56520334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2566139169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2467125674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36817375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2369165655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370116180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371106482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227292885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173149960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2174144765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2175119578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76143066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771136.681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2078101284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7987789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20807679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81139768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1882140467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1883129971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18841187.879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188563293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1786123975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787120677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178854397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68988487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59088488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159173891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1492101583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149363294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139492186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139561696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129645999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19767692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1198408100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109963095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1010040610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910134310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7102387102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7103312104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7104267105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7105265.7106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6106237108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510750998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5108192109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4109265107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2110148110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2111129111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211210611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11340113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111430114305115。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基础数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经验指导
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四个研究所整合而成,此外还拥有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随机复杂结构与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和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等。
2010年11月成立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旨在从国家层面搭建一个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合作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研究领域涵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共有16个硕士点和13个博士点(二级学科),分布在经济学、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六个一级学科中,可以在此范围内招收和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在2006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院数学学科的整体评估得分为本学科的最高分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招生类别为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19年共计划招收122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数学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数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16数学分析现行(公开发行)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数学系用数学分析教程。
801高等代数[1] 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2003年7月第3版,2003年9月第2次印刷.[2] 复旦大学蒋尔雄等编《线性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 张禾瑞,郝鈵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复试原则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小组领导下,按研究所成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
冯康院士与科学计算(简)
学术生涯-呕心沥血开拓创新
祖籍绍兴,‘师爷’世家。1920年9月9日 生于南京,长在苏州。秀丽风光陶冶,深 厚文化熏陶。常以苏州自豪:明清出状元, 当代多院士。 战时求学重庆,电机系各科第一;语文缺 考转系,物理系名列前茅。入学20人,毕 业仅4位。(同学王德懋89岁) 恶疾缠身,缺医少药,卧床苦读,锲而不 舍。啃‘黄皮书’打下扎实数学基础。 (胞弟冯端87岁)
25
功垂史册
有限元方法是当代计算方法进展的一个里 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已在科学和 工程计算极其广泛的领域得到重要应用。 “中国学者在对外隔绝的环境下独立创始 了有限元方法,在世界上属最早之列。今 天这一贡献已为全人类所共享。” --- J.L. Lions,1981。 “冯康独立于西方平行地创造了有限元方 法理论,在方法实现及创建理论基础两方 面均有建树。” --- P. Lax, SIAM NEWS,1993。 26
23Leabharlann 学术生涯 最后一个工作日:应‘有限元50年’纪念文 集约稿,校对1965年论文的英译稿(2002年世界数 学家大会上还有外国数学家向我索要此文);收到国际工业与 应用数学会大会报告邀请;准备华人青年计 算数学家会议;… 过度劳累,倒在浴缸旁。弥留之际,关注华 人青年学者科学计算会议。住院一周,医治 无效,为科学计算事业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 一刻。 1993年8月17日冯康院士因后脑珠网膜大面 积出血不幸病逝, 享年73岁。
21
学术生涯
1978科学春天,宏图大展。成立中科院计 算中心, 任首届主任。创办学会、刊物,任 全国计算数学会理事长, 《计算数学》、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J.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及 “Chinese J. of Numer. Math. & Appl.” 等四刊主编。 1982-1997,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6,“紧急建议”。1991,创建国家重 点实验室,任‘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 22 家。
中科院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生院秦国林科研,论文发表
中科院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生院秦国林科研,论文发表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老师,有人说“一位好老师就像一个大厨房,他烹调出来的食物永远比你想象得要美味”。
同时也有人认为“一位好老师就像园丁,虽然没有修剪花朵的技巧和能力,但他却拥有发现花蕾的眼睛”。
当我看到这两句话后,心里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果把我们老师比喻成大厨、园丁那真是太贴切不过了!从事数学专业的教育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一名教师更多地关注于课堂上所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教材理解程度的精确性,往往忽略了授课形式的灵活多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让我明白一点:一位好老师应该是一位善于创新的老师,其所制定的教学计划符合学生特征、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通过自身亲身体验获取有效信息,再将之传递给学生使之消化吸收最终达到良好掌握的目的。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经历,结合目前我校对于课改提出的三条要求(探索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径)可谓任重道远。
面临着诸多困惑和挑战,首先感觉到教学上的无奈与压抑。
虽然思路很清晰、方向也正确,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量导致操作起来总是有点吃力,难以完全落实到位,甚至还会造成意料之外的反弹效果,随着课题逐步进入深入展开后信心受到了极大打击。
可喜的是近半年以来本班的学习风气明显有了较大转变,每天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去,当然除了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以外还存在着部分基础差的同学对此仍抱有怀疑态度等因素造成学习氛围欠佳的情况,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另外本人在论文写作上始终未找到最佳切入口,只能凭借平日的积累做到循序渐进,不敢贸然尝试,但愿有朝一日能顺利完成毕业答辩。
一个月以来经常会陷入沉思状态,一直苦苦寻觅既轻松愉快又能有所收获的好办法。
刚参加工作时就听别人说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曾经非常渴望自己能够站在成功者的行列,也曾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扬眉吐气地坐在教室里享受着阳光般灿烂的笑脸,或许我们不必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但绝对要有令人羡慕的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LSEC)是在已故著名数学家、中国计算数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冯康院士的倡导、并亲自筹备和组织下,由原中科院计算中心从事计算数学研究的部分课题组成的。
实验室筹建于1990年,1993年10月经中科院验收后正式投入运行,1994年向国内外开放,1995年9月和 2005年3月两次通过国家验收。
实验室主要开展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解决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大计算问题,着重研究计算方法的构造、理论分析及实现。
研究内容包括:动力系统与数值方法,研究各类保结构算法的理论、算法的构造和数值试验;有限元边界元方法,针对具有应用背景的椭圆边值问题及其它相关问题,提出适合于这些问题的有限元边界元新型高性能计算方法;非线性最优化,主要研究求解非线性规划的新算法以及算法的收敛性;计算流体力学,研究非定常不可压N-S方程和可压缩流的计算方法;并行计算方法和科学计算可视化;非均匀多孔介质中渗流问题的多尺度计算方法。
实验室主任是陈志明研究员。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
实验室建设以来在动力系统几何算法,非线性优化,有限元边界元,数理方程反问题,计算流体力学,并行算法,科学计算可视化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十分突出的是关于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的研究。
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实验室在设备研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19人,中科院院士2人(石钟慈、林群),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崔俊芝),其中研究员16人,此外,实验室还获得多项其它重要奖项,其中石钟慈院士在 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奖”,林群院士获2001年获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奖”。
实验室十分重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注重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引进。
目前通过中科院“百人计划”已引进3位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其中实验室主任陈志明研究员被国家科技部任命为973计划项目“高性能科学计算研究”首席科学家,一批优秀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因此获得了荣誉。
例如,袁亚湘研究员曾获1995年首届“冯康科学计算奖”、1996年度“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度“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张林波研究员曾获1995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1997年度“中科院优秀青年”奖、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白中治研究员获得1998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99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中科院优秀青年”称号、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许学军研究员获2000年度“钟家庆数学奖”;陈志明研究员获200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度“第四届冯康科学计算奖”、2003年度“第七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称号、2004年度“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度“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周爱辉研究员获200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实验室主任:陈志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实验室副主任:张林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白中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崔俊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舒其望教授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王斌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崔俊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陈志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程晋教授复旦大学数学学院鄂维南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侯一钊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和计算数学系江松教授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林群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石钟慈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舒其望教授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汤涛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王斌教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孝群研究员中科院理论物理所许进超教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数学系袁亚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张平文研究员北京大学数学系科学学院实验室固定人员实验室主任:陈志明实验室副主任:张林波、白中治研究员:曹礼群、崔俊芝、戴彧虹、洪佳林、林群、石钟慈、唐贻发、徐国良、许学军、余德浩、袁礼、袁亚湘、周爱辉副研究员:胡齐芽、李忠泽、明平兵技术人员:白英管理人员:樊建荣、张纪平实验室访问学者访问学者合作者来自地点来访日期联系方式张智民许学军美国韦恩州立大学2006.1.17---2.25zzhang@谢小平石钟慈四川大学数学学院2006.2.06---3.06xiaopingxie@刘学深洪佳林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2006.3.01---4.15liuxs@陈小山白中治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6.4.29---6.29cxs333@黎稳白中治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6.4.29---5.29liwen@简澄升周爱辉国立中兴大学2006.5.09---5.21cschien@.tw丁玖周爱辉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2006.5.09---5.21jiu.ding@刘海亮周爱辉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2006.5.21---6.11hliu@李治林陈志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2006.5.22---6.22Zhilin@Maya G. Neytcheva 白中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2006.5.15---6.15Naya.Neytcheva@it.uu.se黄京芳唐贻发美国北卡罗莱纳州2006.5.25---6.25huang@郭学萍白中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2006.6.01---9.01xpguo@张翼胡星标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2006.6.04---7.14zy2836@舒其望陈志明美国布朗大学2006.6.08---7.17shu@沈捷汤涛美国普渡大学2006.6.13---7.13shen@王立联汤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理学院数学系2006.6.13---7.13lilian@.sg邱建贤张林波南京大学数学系2006.6.17---Jxqiu@7.17M.Stynes周爱辉英国爱尔兰国立大学2006.6.22---6.27阳莺周爱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6.6.23---8.23傅景礼唐贻发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2006.7.01---sqfujingli@8.30jack Xin周爱辉美国加州大学2006.7.03---7.17蔡小川胡齐芽美国科罗拉多州2006.7.26---cai@8.25陈昌麒袁礼香港理工大学2006.8.01---ck.chan@.hk9.01研究方向研究所主要从事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结合解决在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计算难题,构造和发展新型计算方法和算法过程,并解决算法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伴随计算技术的进步研究和发展高性能的算法。
它是一个以基础计算方法研究为核心,多学科交叉联合的研究中心。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动力系统保结构算法∙多尺度计算∙线性和非线性优化∙计算流体力学∙并行计算∙数学物理中的反问题与孤立子∙数值代数∙计算几何∙生物计算∙科学计算平台Ya-xiang Yuan (1960 -- 20??)My name is Ya-xiang YUAN. "Ya" means that I am the second child of the family, and "xiang" indicates that I come from Hunan, the province called in short by xiang.I was a farmer, and remains a farmer forever in heart.I went to school at the age of 5. I was out of school for one year when I was 11, working in the fields to take care of two oxen in my village. I finished my high school at the age of 15, beginning my life as a farmer for three years. I wished to become a poet, but unfortunately I do not have such a talent.When I was 18, I managed to enter Xiangtan University by passing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After 4 years' study, I managed to pass an exam, and came Beijing as a graduate student at the Computing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I stayed in Beijing for about 9 months before I went to England studying at the 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of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 November 1982. I finished my Ph.D. thesis by the end of 1985, and worked in Cambridge for three years as a Rutherford research fellow at Fitzwilliam College of Cambridge before returning to China in September 1988.I work on nonlinear optimization, mainly on trust region algorithms, quasi-Newton methods, etc.. I think that I work reasonably hard.I enjoy reading. Buying books is one of my hobbies.I like playing contract bridge , still play now and then.I used to run middle to long distance, but now too old and too busy.I enjoy talking with friends.I hate administration, but right now I have no way to get rid of it, because, unfortunately, I am the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tific/Engineering Computing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rom 1995), and I am also the director of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Computing of China (from 1996). And, still worse, now I also serve as one of the vice presidents of the newly founded 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 Scienc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My address is as follows: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ndScientific/Engineering Computi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P.O. Box 2719, Beijing 100080, Chinatel +86-10-6255-9001, +86-10-6255-4590Fax +86-10-6262-7365, +86-10-6254-2285e-mail: yyx@Zhiming Chen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Mathematics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0, ChinaTelephone: 0086-10-62545823Facsimile: 0086-10-62542285E-mail: zmchen@Dr. Aihui ZhouProfessor of Mathematics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ndScientific/Engineering Computing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0ChinaEmail: azhou@Phone: (86)-10-62625704Fax: (86)-10-62542285============================English=========================== The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ndScientific/Engineering Computing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tes from the former Computing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hich was founded in 1978 by Professor Kang Feng. The institute is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center for scientific computation. The research of the institute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s and algorithms for solving practical and complex problems arising from various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Academic Staff :Professor:Jun-zhi Cui Multiscale computaion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ScientificcomputingXing-biao Hu Soliton theory and integrable systemsAi-hui Zhou Finite element method, eigenvalue problem, chaoticdynamicsAssociate Professor:Li-qun Cao Multiscale computationQi-ya Hu Integral equation, domain decompositionJian Li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Wen-shengZhangInverse problemAssistant Professor:Jia-yue Gong Software engineeringPing-bing M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Nonconforming methods, Multiscalemodelling and computationYa-juan Sun Structure-preserving algorithms for dynamical systemsAt present the research areas include:∙Multiscale analysis and numerical methods;∙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y;∙Integrable systems, dynamical systems and inverse problems;∙High-performance algorithms,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Academic Staff of ICMSEC:Professor:Zhong-Zhi Bai Numerical linear algebra, Parallel computationsLi-qun Cao Multiscale computationZhi-ming Chen Finite element method, Maxwell equations, Flow transport inporous mediaJun-zhi Cui Multiscale computaion for composite materials,Scientific computing Yu-hong Dai Nonlinear optimizationQiang Du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mputational materialscienceJialin Hong Structure-preserving algorithms for dynamicalsystemsXing-biao Hu Soliton theory and integrable systemsQun Lin Finite element method, superconvergenceZhong-ci Shi Finite element method, nonconforming elements, domain decomposition,multigridYi-fa Tang Geometric numerical integration of dynamicalsystemsGuo-liang Xu Computatuinal geometryXue-jun Xu Finite element method, domain decompositionDe-hao Yu Boundary element methodLi Yua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Ya-xiang Yuan Nonlinear optimizationLin-bo Zhang Parallel computingAi-hui Zhou Finite element method, eigenvalue problem, chaoticdynamicsAssociate Professor:Qi-ya Hu Integral equation, domain decompositionZhong-ze Li Parallel computingPing-bing M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Nonconforming methods,Multiscale modelling and computation Wen-sheng Zhang Inverse problemAssistant Professor:Jia-yue Gong Software engineeringJingtang Ma Adaptive numerical methods for PDEs/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Ya-juan Sun Structure-preserving algorithms for dynamicalsystemsXin Wen Artificial boundary method, Hamiltonian-preserving scheme for Liouville equationZhi-qiang Xu Computational geometry,PDE methods in imageprocessing and computer graphicsWeiying Zhe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Electromagnetic and opticalcomputationSupporting Staff of ICMSEC::Ying Bai Computer system administratorRu-juan Ding SecretaryJian-rong Fan SecretaryXiang-yang Ge EditorJing Li EditorJi-ping Wu SecretaryJi-ping Zhang SecretaryWen-qiong Zhang Secretary。